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
--以《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讨论范围
游祥洲
世界佛教友谊会 (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 执行理事
前言
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曾将「文殊法门」单独提出来讨论。印顺法师对于「文殊法门」的陈述,将是本文主要的讨论基础。虽然大乘佛教与「文殊菩萨」有关的经典相当多,但印顺法师则明白地列举了《维摩诘经》、《诸法无行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问经》、《持心梵天所问经》、《文殊师利问菩提经》等多部经典,归类为「文殊法门」。1的确这许多部经典,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思想特色,有别于其它大乘经典。对于这些经典的思想特色,印顺法师所陈述的重点,至少包括下列七项。2印顺法师并且认为,文殊法门具有梵天的色彩。3
在「文殊法门」所涉及的众多经典之中,本文拟以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两部经典为主要范围,就下列十个重点,加以探讨:
1. 从「深观法性」切入。
3. 空与业报并存的生命观。
4. 藉假修真的理念。
5. 不二法门的契入。
6. 即烦恼而证菩提。
7. 即生活而修行----入音声法门。
8. 善用方便。
9. 入一切诸佛法门。
10. 不动相法门。
本文将藉此逐层探讨文殊法门的圆顿义与次第义。就笔者个人的研究而言,在文殊法门中,往往圆顿义与次第义交叉出现,有时圆顿中自有次第,而次第中亦不离圆顿。兹分述之。
1. 从「深观法性」切入。
笔者以为,文殊法门的根本特色,就是看任何事情,都要从「深观法性」切入。在文殊法门的众多经典中,处处可以看到这个特色。甚至于可以说,「深观法性」是文殊法门的方法学基础。
所谓「深观」,当然有别于「浅观」。看一件事情,如果只看表象,只从肉眼上去看,只在文字上做功夫,只绕着人类有限的世俗经验打转,对意识型态的型塑过程缺乏透视力,对「童年自我」的局限性缺乏反省力,这就是「浅观」。相反地,「深观」则是突破这一切的肤浅思惟,凡事透到里子里去观察,也就是彻底地观察到万法的本质。
例如一般佛教徒,一谈到贪、瞋、痴,第一个反应就是「三毒」。事实确乎如此。因为贪、瞋、痴,所以有种种烦恼,称之为「毒」,并不为过。但这是表象。《诸法无行经》说: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这就是「深观」。也就是从贪、瞋、痴的本质上来观察贪、瞋、痴的生态。表面上「贪」是不善的,它是种种不善法的根源之一。但从本质上去看,「贪」其实是「匮乏经验」的潜意识反映。从这一点来看,人的贪心起来的时候,其实是不由自己的,人在这个时候,其实是在对他自己的「匮乏经验」做出不自觉的反应,换句话说,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从「匮乏经验」的伤害中痊愈过来,因此,贪心生起之时,也就是「匮乏经验」的伤痛复发之时。简单地说,你是贪心的奴隶。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值得同情呢?这是世间凡夫的常态。圣者所要觉悟的,,也就是觉悟这个真相。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贪心的烦恼生态,不但智慧增加了,慈悲心也增加了。这就是「深观法性」。
《诸法无行经》又说:
这也就是说,唯有真正地深观法性的内涵,才能够达到无所挂碍的解脱境界。《诸法无行经》又有一段经文谈到通达法性的重要: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灭业障罪,云何灭业障罪?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见一切法性,无业无报,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能见一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灭业障之罪。6
在这一段经文中,明白地指出了,「见一切法性」是彻底消除业障的快捷方式。反之,如果不能通达法性,就会生起种种无谓的虚妄分别,然后造作种种业障。《诸法无行经》云:
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无知无闻。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是人妄见忆想分别,作是念:我是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学道。
复作是念: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我当越度生死,得于涅槃免诸苦恼。是人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应知、是应断、是应证、是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而复分别: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行皆三毒炽然,我当疾舍此有为法。常作如是思惟。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厌心,尔时便作是念:见诸行如是。是名见苦,恶厌诸行。是名断集,分别诸行。见于灭谛,即作是念:我今见灭,是名证灭。我当修道,便至静处,念如是法。作是念已,摄心定住。
是人先得厌心,今得定心,故于诸行中心便舍离,而自愧厌,不喜不乐。复作是念:我今于一切法中已得解脱,更无所作;我身已得阿罗汉道。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即菩提中心生疑悔。以此疑故,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何以故?是人于无生法中而分别故。7
这一段话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不明白法性,不明白一切法毕竟不生的本质,于是在种种无谓的虚妄分别中打转,结果转出一大堆自以为是的「所知障」来。自以为是大修行人,却不自知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大障碍。佛法本来只是法药,却因为不明白法性,结果法药反而变成了「法执」,甚至于是另外一种镀金的三毒。
「深观法性」的切入方式,贯穿了整部《诸法无行经》。一旦通达法性,整个佛法都活过来了。《诸法无行经》还有一段经文谈到修持「四圣谛」的要领,经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应观四圣谛?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相,是名证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证,是法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所以者何?凡夫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起憎爱。
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8
这段话说明了,即使是贪瞋痴三毒,从法性上去看,也是空无自性的。空无自性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对它做出反应?你为什么要对它生起爱憎之心?修行修行,不是叫你跟自己的影子战斗,而是看清楚影子的真相。影子既然只是影子,所谓真相也就不必把它想成是什么的东西了。了解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当下就是涅槃,当下就是佛。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只要这一念心与空相应,当下四谛现前,你已经坐在金刚座上呀!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有一段话谈到了「法」的本质,其中特别强调「法无戏论,毕竟空故」。9法的本质是「毕竟空」,因此法无定法,也无有一法可得可说。任何世俗的言说,都只是方便说。如果在语言文字上起了执着,那便是「戏论」。唯有深观法的本质,在正觉之路上,才能够避免一切的错谬颠倒。也唯有随时随地保持这种「深观法性」的态度,才能够真正安住于「三三昧」之中。究竟处,甚至于连「一切观行」都要放下,如此才能够得大自在。
《维摩诘经》〈菩萨品〉中还有一段话谈到了「如」的理念。10「如」是「法性」的异名。经中以「如」来说明弥勒菩萨得到授记的本质,既是「如」,则弥勒与众生无二无别。因为弥勒也好,众生也好,本来就具有觉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二者是毫无差别的。如果把菩提当做是一种外来的东西,那根本就不是菩提。因此,从弥勒与众生一如无二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位菩萨得到授记,都不应该生起「有所得心」,也就是「增上慢」。如果一个人成为大菩萨,或是成佛,在心态上有任何「优越感」,那么这个「优越感」的本身,岂不就是另外一堆贪瞋痴的精致结晶吗?
这就是「深观法性」的妙用。整个文殊法门的圆顿要义,必须从这里切入。
文殊法门「深观法性」的内涵,与阿含圣典所发挥的「缘起」,本质上并无差别。从某一方面说,「缘起」乃是甚深甚深法性之根本原理。大乘经典如《华严经》,广明法界缘起观,把「一多相即」的深义发挥无遗,这与文殊法门「深观法性」的精神亦无二致。
2. 以正念为修行的根本。
文殊法门的圆顿要义,固在于「深观法性」,而其平实浅易的入手处,则在于修持「正念」。《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云: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11
这一段话明白地指出,修持「正念」是消除烦恼的根本动力。与「正念」相反的,就是「颠倒想」。经中追问「颠倒想」从何而来,答案是「无住」。「无住」者,不一定呀!「颠倒想」这个东西,随时随地,只要你一念不觉,它就在那里了。好比说「黑暗」这个东西,它从那里来呢?它不从那里来,因为它只是「光明」照不到的状态罢了。同样地,你要问「颠倒想」从那里来,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它只是「正念」不现前的状态罢了。此所以经中接着说:「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正念」的根本义,就是专注于当下。但从「专注」下手来修持「正念」,并不是叫你死死地看着一个东西,而是说,当下这一念心,必须聚焦,必须念念分明。如果你能够做到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念头都可以了了分明,那么,这个正念本身,其实就是一股很强的照明力量。所以,在佛陀所开示的「八正道」之中,「正念」其实是修行的总枢纽。有了「正念」,「正见」才能够发挥引导的作用。有了「正念」,「正思惟」才能够发挥贯彻意志的作用。有了「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才有支撑。有了「正念」,「正定」才能够在「七觉支」当中,维持惺寂平衡。有了「正念」,「正精进」才能够坚持到底。
用「正念」来面对烦恼,效果最好。如果你懊恼,你念念分明地知道你懊恼。如果你生气,你念念分明地知道你生气。只要守住这一念心,然后,懊恼也罢,生气也罢,它自然地就会在念念分明中,如实地呈现它自己。只要「正念」在,烦恼慢慢地就成了被观察的对象。观察烦恼有其要领,举个例子来说,当「贪」的念头起来的时候,你一旦有所觉察,这个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不要去责备它,不要去打压它。你只要轻轻地「照」它一下,那就够了。那个贪的念头就会在你「照」它的时候薄弱了。你越是「照」它,它就越薄弱。然后,你继续守住念念分明的这一念心,烦恼就会慢慢地转化,慢慢地就变成不烦也不恼了。这个道理,可以把它叫做「烦恼见光死」。这就是「正念」的奥妙。
因此,佛教所谓修行,不用什么高调,也没有什么玄妙,要紧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时时提醒自己「坚住正念」而已。禅宗所谓「照顾足下」,所谓「照顾话头」,其实都只是要你当下提起「正念」罢了。
3. 空与业报并存的生命观。
文殊法门虽然处处强调法性与空性,但也强调因果业报的相对客观性。《维摩诘经》〈香积佛品〉云:
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是悭?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12
这一连串的表达,就是说一个道理:因果业报。如是因缘,如是业报。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调伏刚强众生苦切之言。但是讲因果业报,不能讲得太死,否则就成了机械的宿命论。因果业报无论如何开展,它本身毕竟是缘起法,缘起法是无自性的,因此它随时都有改变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因果业报开展的同时,你的心在那里。这一点尤其重要。你的心可以因循故事,也可以当下幡然省悟。当下这一念心,在因果业报开展的进程中,拥有极大的自觉的空间。文殊法门在这一点上,显然十分强调心灵的自觉性与自主性。《诸法无行经》所谓「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起憎爱」,便是说明当下这一念心,一旦与法性相应,憎爱的习气便起不了作用。
《维摩诘经》〈佛国品〉有一个重要的偈语,所谓: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13
「无我无造无受者」,这是空;「善恶之业亦不亡」,这是业报。空也罢,业报也罢,都离不开「以因缘故诸法生」的原理。了然乎此,则不落「有」「无」二边。这就是生命的中道。
4. 藉假修真的理念。
《维摩诘经》第二品〈方便品〉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借「肉身」以成就「法身」。这个理念,简单的说,就是「藉假修真」。这个观念,包含三个重点:
1. 「肉身」为假有,因此不可执着。经文中强调:「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14但肉身也是我们此生此世非常重要的凭借,因此也不能有忽视或践踏肉身的观念。肉身除了支持我们现实的生命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我们修持法身的资粮。
2. 「法身」是生命的最主要目标,它的实现来自整个佛法的实践。也可以说,整个佛法实践的结果,就是成就法身。经云:「诸仁者!此(肉身)可患厌,当乐佛身!」15法身的意义,在《维摩诘经》中的表达,是十分具体而又容易理解的。它不是指任何抽象而神秘的东西。它是生命与佛法结合的一种呈现。
3. 实现法身,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所以《维摩诘经》中说:「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16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勤修无量清净法,如来身(法身)就在当中逐渐孕育成长出来了。换言之,法身是不离现实的。有人总以为,一旦成就法身,就完全脱离了现实的世间,那是一种误解。
因此,从文殊法门的圆顿义上说,其究竟处乃是实现「法身」。但其实现的次第,则在于不断地实践佛法的各种功课,包括戒定慧三学、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等无量佛法。而其根本动力,则是「发菩提心」。
5. 不二法门的契入。
《维摩诘经》所标榜的「不二法门」,充份地展现了趣入「不二法门」的多样性与究竟会通性。有人以为,《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三十二位大菩萨各各讲说「不二法门」的内涵,最后,维摩诘居士一人以「默然无言」作结,好象只有维摩诘居士一人是对的,其它人说的都不究竟。这是误解。三十二位大菩萨所说的是趣入「不二法门」的过程与理趣,每一个人所说的都是究竟的,只不过维摩诘居士很有幽默感,他用默然无言来肯定每一个人的发言,同时,借着默然无言来突显:「各位讲的都很对,不过,用讲的不等于真正的修行,也不是真正的境界。」所以维摩诘居士要来一个画龙点睛,「默然」,因为「不二法门」是以「行入」,不是「芝麻开门」,叫一叫就进得去的。「无言」,正是说,语言是有缺陷的,「言不尽意」,「无言」,就是不可迷信语言,更不可「以言代行」。
那么,「不二法门」究竟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破除二元对立的思惟模式。人类的思惟模式,是以二元对立的逻辑为主要架构,譬如,「一是一」、「二是二」,这是逻辑的同一律。「一或者为一,一或者为非一,二者不能同时为真。」这是逻辑的排中律。「「一为一,一又为非一,这是自语矛盾,永远不能为真。」这是逻辑的勿矛盾律。人的思惟如果不接受这三个定律,那就是颠倒错乱。问题是,人的思惟不能完全用语言概念来概括,也就是不能用逻辑的三个定律来概括。如果对于这三个逻辑定律的限制性,缺乏了解,那么,你永远站在不二法门之外。不二法门就是要跳出这三个逻辑定律的二元性,不要让你的智慧死在这个逻辑的框框里。
在整个文殊法门的实践上,你必须随时保持这种不落二边的自觉。把这一份自觉放在面对烦恼的态度上,尤其好用。烦恼一起来,你只要保持正念,保持觉察,不要与烦恼「对立」!不管什么念头起来了,你只要保持正念分明,当下明白这个念头是什么就好了。轻轻地「照」,不要太用力,太用力又是一种障碍。只要当下明白这个念头是什么,烦恼已经如实地呈现在那里了。换一个方式说,就是保持正念分明,随时随地明白你自己的感觉。「我很生气」,这是感觉。「我明白我现在很生气」,这就是「回光返照」。简单地说,清清楚楚的感觉本身,就是「观」。烦恼的念头刚起来的时候,本来还很微弱,但如果你毫不觉察,烦恼就会偷偷地壮大起来,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消耗你的生命能量。烦恼本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不觉察。所以,修持这个法门一定要养成「即起即观」的习惯。
只要做得到「即起即观」,那么「即观即断」就是水到渠成了。烦恼一起来,你马上观,而所谓「观」,只是轻轻地「照」它一下,这就是「即起即观」。一照过,你马上「放下」,这就是「即观即断」。为什么一照过马上可以放下呢?因为你一起观,烦恼就被你的观照力量罩住了,烦恼如果是老虎,那么观照的力量就是一张网子,只要网子的韧性够,这只老虎就跑不掉了。同样地,只要你的观照力够强,烦恼就会逐渐衰减,乃至于不起作用。这一切都是在你观照的当下完成的。此处所谓「断」,不是阿罗汉的急断烦恼之断,而是大乘佛教的「观空」之断。「观空」之断,是深观烦恼的缘起无自性,所以烦恼已被空性的智慧所转化了。虽说是「断」,其实只是轻轻地放下,轻轻地化掉罢了。悟此则烦恼与菩提一如,生死与涅槃不二。此即「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弟子品〉还有一段经文谈到维摩诘居士与阿那律尊者的对话。阿那律尊者虽有天眼,却还是跳脱不出清净与污秽的对立。维摩诘居士因此对他说:
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17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只要你心中还有这么一点对立,你的贪瞋痴就在那里。为什么?有对立就有欣厌呀。所谓欣静厌喧、欣净厌秽、欣上厌下、欣彼厌此,不都是从对立中生起的吗?文殊法门十分强调,十方世界诸佛国土净秽平等,只不过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不同罢了。
要而言之,契入不二法门,只在一念之间。《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三十二位大菩萨各各宣说「不二法门」的内涵,其实每一位菩萨的修持方式都是一道方便门。好象纽约的中央公园,东西南北各有许多不同的出入口,每一个出入口都有不同的景观。但中央公园原来还是一个,东走、西走、南走、北走,走遍了,你就明白,每一道门都是中央公园的一部份。因此,不二法门不是在众门之外,另有一门,而是当你走进每一道门的时候,你的心中不作对立想,不作善不善想,不作净不净想,只是一念直入法性,一一门当下即是不二门。
6. 即烦恼而证菩提。
处理烦恼的方式,可以说是文殊法门的重大特色之一。一般的法门重在呵责烦恼,避开烦恼,使烦恼不生起。而文殊法门则重在直观烦恼,转化烦恼,甚至于转烦恼为道用,使烦恼变成菩提资粮。
文殊法门的相关经典,对于烦恼的本质,有非常深刻的探讨。烦恼有粗有细,有根本,有枝末,所谓生老病死,所谓世间八苦,这些都是烦恼的枝末。所谓妒嫉、懈怠等等,这些是粗烦恼。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唯识宗把烦恼称为「随眠」,意谓烦恼随逐于人,三世不离;眠伏于心,不易觉察,的确能够说出烦恼的特性。
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只是畏惧烦恼,排斥烦恼,乃至于逃避烦恼,只要有一念的挂碍,烦恼就消灭不了。大乘佛教用「明」与「暗」来比喻智慧与烦恼的对待关系,确有深意。因为光明与黑暗本来就不是绝对的。多一分「明」,自然就少一分「暗」。修行的功夫,就是不断地增加这个「明」,相对地,「暗」就减少了。这个「明」,就是人人本然具有的觉性。任何人只要当下正念现前,当下觉性就在那儿。即使正念不现前,觉性也还是在那儿,只是你自己不觉察罢了。
这个当中还有一个要领,就是彻底地认识到「烦恼无自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说烦恼无自性?因为烦恼不是自己生起的。如果没有内因外缘,烦恼如何生起?我的肚子饿了,这是内因,找到可以吃的东西,这是外缘。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属于我的,只因为我非常的饿,于是这个时候,贪烦恼就生起了。这个贪烦恼,在这个当下,就是一个「缘起法」。你先不要急着下道德判断,因为「该」「不该」的道德判断,在贪烦恼生起的当下那一念,还没有生起。重点是,这个贪烦恼在内因外缘的支持之下生起了。不但生起,而且十分自然。大乘佛教清楚地看到了烦恼生起的当下,有这么一个「缘起性」,也就是「无自性性」,因此他认为烦恼可以解,烦恼可以转化。更重要的是,在上面举的例子当中,人对于食物的反应,看似跳脱不出巴伏洛夫(Pavloff)「制约反应论」的范围,但大乘佛教认为,这种反应,只是一种「串习」,「串习」也是生命经验在重复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因此,「串习」也是「缘起」的,也是「无自性」的。更进一步说,不管烦恼如何生起,「串习」如何延续,只要正念现前,烦恼生起的力量就减弱了。「串习」亦然。这就是为什么大乘佛教面对烦恼的态度,不是逃避,不是畏惧,而是积极地增长正念,用每一个正念,来转化烦恼,渐渐地,渐渐地,烦恼就没有力量了。
《维摩诘经》第八品〈佛道品〉有一段文字讨论到「如来种」,正可以说明文殊法门「即烦恼而证菩提」,这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18
这一段话明白地主张,所有一切烦恼原来都是成佛的「种子」。在一般的理解中,成佛的「种子」应该是清净的慈悲与智慧,应该是神圣的发心与行动,怎么可能是贪瞋痴等「烦恼」呢?烦恼不是垃圾吗?烦恼不是有毒的吗?烦恼不是成佛的破坏成份吗?《维摩诘经》本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
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19
《维摩诘经》这一段文字,应用了三个比喻。
一、莲花与淤泥喻。莲花无法生长在干旱的高地,反而只能生长在「卑湿淤泥」之中,成佛的智慧好比莲花,智慧来自苦难的磨练,来自烦恼的冲击,来自困境的逼迫。人在顺境中,心灵容易钝化,智慧无由生起。人就是因为经常要面临不同的烦恼,经常要从烦恼的逼迫中寻找出路,智慧因此被激发出来了。因为经常看到周遭的人在烦恼中受苦,慈悲心也被激发出来了。成佛的种子──智慧与慈悲,就这样在烦恼的滋润下成长了。所谓「处污泥而不染」,正是此义。
二、殖种与粪壤喻。如果要播种,我们不能把种子撒在虚空之中,因为虚空是没有着落的,种子唯有撒在土地上,尤其是粪壤之地,愈是污秽,愈是营养。一般人总以为,学佛了,烦恼愈少愈好,这就个人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清福」,但这份「清福」却也是智慧与慈悲的空白。唯有不断的走入众生之中,「众生」虽浊,但你心无挂碍,然后你观察烦恼的机会增加了,你承担烦恼的耐力也增长了。所以,成佛的种子绝不是来自空洞的清净,而是不惜涉足粪壤之中,辛苦耕耘,然后才有丰硕的收获。
三、宝珠与巨海喻。珍珠、珊瑚等海底的贝类,必须要有深海的环境才能生存,浅水中是养不出来的。同样的,成就「一切智宝」的优势,原来不在浅水之中,而是来自无边深广的烦恼大海。所谓烦恼大海,也就是「五浊恶世」,烦恼多得不得了呀!发心成佛者,与其日日祈祷生活中少烦恼,不如时时勉励自己增强面对烦恼的能力。
《维摩诘经》甚至于说「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所谓「入无为正位者」就是阿罗汉,《维摩诘经》意谓,宁可你有极大的我见,也比急断烦恼、早证涅槃好得多了,因为阿罗汉早证涅槃是一条不归路,但「起于我见如须弥山」者,反而因为这个烦恼而激发修行的大因缘,在六道轮回中引生成佛的推力。
上述这一段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的对话,引起了在座大迦叶尊者的响应,他说:
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20
在大迦叶尊者这一段响应当中,我们看到了所谓「根败」的比喻。大乘法与声闻法的最大分野,一句话说到底,就是一个「耐烦」,一个「不耐烦」。「耐烦」就是耐烦恼,「不耐烦」就是不耐烦恼。声闻因为「不耐烦」,所以急着要去断烦恼,也因此失去了成就菩提的机会。菩萨因为「耐烦」,所以能够借烦恼为因缘而善修智慧与慈悲,这正是文殊法门的妙谛之所在。
《诸法无行经》在面对烦恼的态度上,也有十分直接的表达。《诸法无行经》云:
分别烦恼垢,即是着净见,无菩提佛法,住有得见中。
若贪着佛法,是则远佛法,贪无碍法故,则还受苦恼。21
这几句话很有深意。你在乎烦恼,你与烦恼为敌,你已经落入了垢净二元对立的圈套中。用这种态度来接近佛法,反而远离了佛法。
《诸法无行经》又云:
若人无分别,贪欲瞋恚痴,入三毒性故,则为见菩提。
是人近佛道,疾得无生忍。
若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异,是人终不得,脱于有为法。
若知二性同,必为人中尊。
佛不见菩提,亦不见佛法,不着诸法故,降魔成佛道。22
这也就是说,贪瞋痴来了,你只要做一个「旁观者」。你不要与它交涉,不要与它纠缠,观察着观察着,菩提智慧就渐渐现前了,无生法忍也更接近了。佛之所以成佛,只是因为深观法性,明白了烦恼实性即是菩提,因此跳脱出二元对立的束缚。所谓「降魔成佛道」,其实这个「魔」,不是别的,二元对立的妄想罢了。
《诸法无行经》又云:
若以菩提心,自高无所畏,自念当作佛,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离菩提宝印。23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发了菩提心,已经很努力在修行,然后从这个当中生起了修道者的优越感,你就完了。你所达到的修行境界越高,你的优越感就越细微化,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个「魔」还是你自己呀!
唐代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经》第十一会「布施波罗密多分」当中,有一段极重要的文字,直接标榜「烦恼」虽然是大菩提的障碍,却能随顺菩提资粮。不但如此,「烦恼」还是菩萨的大恩人。这一段文字的精神与文殊法门十分相应。《大般若经》说:
是故菩萨应作是念;贪瞋痴等相应之心,于大菩提虽为障碍,而能随顺菩提资粮。于菩萨心非极间杂,如求独觉声闻地心。所以者何?贪瞋痴等能令生死诸有相续,助诸菩萨引一切智,谓菩萨众方便善巧起诸烦恼受后有身,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中略)是故菩萨摩诃萨众,若起烦恼,现在前时,不应于中极生厌恶。何以故?满慈子!诸菩萨众于诸烦恼起有恩想,作是思惟:我由彼故,引发种种菩提资粮,令速圆满,故彼于我有大恩德。
(中略)若如是菩萨方便善巧,以结摄受所依有身,若时若时,由结摄受有身相续,尔时尔时,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密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渐次圆满。
(中略)尔时尔时,令诸有结渐次衰减。若时若时,令诸有结渐次衰减。尔时尔时,渐得邻近一切智智。若时菩萨证大菩提,尔时所依身、结俱尽,所作已办,不须身结,如已入城,车无复用。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若得菩提,一切顿断。24
《大般若经》这一段有关「以结摄受所依有身」的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是极重要的一部分。此一「以结受身」的思想,有的经典叫做「润业受生」、「发业润生」、「扶习润生」、「留惑润生」或「结生相续」。所谓「发业润生」或「润业受生」,就是菩萨保留某些烦恼习气之业,藉此而受生人间,行菩萨道的意思。25
7. 即生活而修行-----入音声法门。
《诸法无行经》主张「贪瞋痴性,即是涅槃性」,对于「不断烦恼而证菩提」的实践,有相当具体的陈述。经中提到过去久远以前,有两位修行人,一名喜根法师,一名胜意法师。喜根法师因为主张「贪瞋痴性,即是涅槃性」,所以他的修行风格是「不舍世法,亦不分别善恶」;反之,胜意法师则是一位强调头陀苦行、持戒清净的修行人。这两个人因为修行风格截然不同,一方面喜根法师常常赞叹胜意法师「少欲知足」的道风,另一方面胜意法师却非常看不惯喜根法师「不舍世法,无所罣碍」的作法。在胜意法师的眼光中,喜根法师的作法简直是脱轨到了极点。由于攻讦不断,冲突于是发生。经中叙述这一段互动的过程说: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瞋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诸法性。
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碍;以无瞋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26
喜根法师的道风,本质上就是的典型的文殊法门。文殊法门在实践上有其极重要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空性。佛教所说的「空性」,本来就必须落实在生活中来体验,但文殊法门强调的是:当下直观,当下即是,当下安住,当下现证!要在实践上切入文殊法门,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自我观照。贪瞋痴的习气人人有,但修持文殊法门者,必须在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保持了了分明。贪也罢,瞋也罢,痴也罢,修行人不会没有这些念头,要紧的是,贪瞋痴的念头起来了,你是否当下了了分明的看着它?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悟迟」,念头起来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自己不觉察;不觉察,贪瞋痴的念头就会偷偷地壮大起来,于是慢慢地你自己就作不了主了。喜根法师的法门在这个地方,就是要你当下提起这个了了分明的正念,只要照明得清楚,贪瞋痴当下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当下这个念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下把贪瞋痴的实相看明白罢了。
一般人贪瞋痴的念头一起来,自己就作不了主,这是因为在那个念头起处,缺少「觉察」的功夫。好比一栋房子,主人平常若不注意门禁,那就难怪贼进贼出,拿他没有办法了。喜根法师的教学,不同于别的法门。别的法门一向都是对贪瞋痴采取「隔离」、「防堵」或「打压」的手段,而喜根法师则不隔离、不防堵,也不打压,他只是盯着贪瞋痴,盯着盯着,盯到你变不出花样来,盯到你无所遁其形,然后,正如俗话所说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只要你在「见怪」那个当下,你敢睁开眼睛盯住它,结果当然就是「其怪自败」!同样地,当你的觉照力量增强了,贪瞋痴除了呈现出它本身的「诸法实相」之外,什么都不剩下了,什么都不是了。
不过,你开始盯着贪瞋痴的时候,可能盯不住,因为你的觉照能力还不够,你随时可能被反扑、被俘掳、被吞噬。所以,下手做觉照功夫的时候最为关键。喜根法师强调「诸法实相清净」,就是提醒学人下手做功夫的时候,不要害怕烦恼,你怕它,你就把它膨胀了,「怕」很容易剥夺我们自己的能量。你只要相信「诸法实相清净」,贪瞋痴的实相也不例外,那么,贪瞋痴有什么好怕呢?有此确认,则「贪瞋痴」与「诸法实相」在正念的观照之下,已经无二无别,这就是喜根法师所谓的「一相智」。有了这个「一相智」,自然而然地,你看到贪瞋痴,贪瞋痴已不再是魑魅魍魉、牛鬼蛇神了,你再也不用憎恶害怕了。
不过,这个法门仍然有高度的挑战性与危险性,如果不是「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根本承当不了这种挑战。换句话说,众生根机有利有钝,而佛法中的法门有适合利根者,有适合钝根者,彼此不可错乱。喜根法师的法门显然只适合于利根者。也因此,这些利根的弟子们,在喜根法师的教导下,一个个成就了,此所以经中说:「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碍;以无瞋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这可是一件极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看透了贪瞋痴的实相,所以摆脱了一般修行人对于贪瞋痴的过敏性恐惧症,因此,看人不用贪瞋痴去作分别,是是非非也没有了,这一念心无时而不安住在诸法一相的境界上,这是何等轻松自在,「法忍」因而成就。所谓「于佛法中决定不坏」,也就是说喜根法师的弟子们,个个成就了「不动三昧」,这是真正的大修行啊!但是,在胜意法师那一方面,却对喜根法师展开强烈的攻击,经中说:
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到喜根弟子家。‥‥‥又于居士子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瞋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27
从经中这一段叙述,可以看出胜意法师不但持戒清净,而且禅定的境界已具足四禅八定,但只因为对于喜根法师的法门缺乏了解,反而攻击喜根法师「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更严重的是,胜意法师与他的弟子们因为本身持戒清净,因而对于善恶罪福的分别心特别强烈,不但如此,他们对于自己的持戒清净,更生起了「有所得」的傲慢。这个傲慢把他们的攻击性合理化了。
试想,持戒清净不是为了消除贪、瞋、痴、慢、疑吗?现在胜意法师与他的弟子们却因为本身持戒清净,反而生起了傲慢与瞋恨,甚至于形成一种言词的暴力。请问,这一连串不清净的言行,为什么会与原来持戒清净的目标相违背呢?问题出在修行的态度上。经中有一段文字,清楚的描述了胜意法师的修行态度:
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净音声则喜,于垢音声则瞋。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圣道音声则喜,于凡夫音声则碍。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乐音声则喜,于苦音声则碍。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家音声则喜,于在家音声则碍。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世间音声则喜,于世间音声则碍。
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布施则生利想,于悭则生碍想。
以不学佛法故,于持戒则生利想,于毁戒则生碍想。28
所谓「入音声法门」,又称做「入音声陀罗尼」。这个法门是指修行人已经悟入音声的空性,因此对于各种顺耳、不顺耳的音声已经了无罣碍。胜意法师的修行态度,很明显的还停留在「善恶二元」的对立架构之中。善恶在「世俗谛」上,有它相对的真实性,但修行人在观察善恶的时候,却不可以把这个相对的真实性,在心灵上予以绝对化。一旦在心灵上把善恶绝对化,宗教的任何救赎与忏悔,就要全盘被否定。胜意法师虽然是戒禅俱尊的大德,可惜他的悟境尚未到此。
喜根法师听到了胜意法师的攻讦,不但没有生气或报复,反而深深地同情胜意法师的偏差。喜根法师为了响应胜意法师,于是集众宣说了七十余偈,其中有几个偈语十分重要:
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29
这三个偈语,说明了贪瞋痴的本质,与菩提无二无别,为什么?因为正念现前的时候,你所看到的贪瞋痴,只是缘起法。缘起法是无自性的,对于时时刻刻活在正念之中的修行人而言,他看不到贪瞋痴,他只看到缘起,只看到无自性,原来贪瞋痴只是假象而已。所以,菩提与贪欲有什么分别呢?喜根法师还有三个偈语值得注意:
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
若有人分别,是持戒毁戒;以持戒狂故,轻蔑于他人。30
这三个偈语指出了胜意法师修行上的盲点。持戒也好,禅定也好,都是为了成就心的自在,如果心不得自在,那么,「戒」也会绑人,「禅」也可能只是令人上瘾而已。如果我们不自觉地把戒禅的「手段」目的化,那么我们就会迷失真正的「目的」。
《诸法无行经》这一段有关喜根法师与胜意法师的对诤,决不只是经典中的一段寓言而已,事实上,它也反映出佛教在历史发展中的客观现实。旁观者清,看了这一段典故,我们就可以了解,所谓「道并行而不悖」,本来喜根法师也好,胜意法师也好,双方的修行方式并不矛盾,「对诤」是完全不必要的。佛法讲究的是「应病予药」,药只要对症,那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当然,在这一段对诤之中,胜意法师的偏差,只因为他在修行态度上仍然停滞在「有所得」的想法上面,「有所得」的想法限制了他的眼界。对于佛教教团内部的纷争,《诸法无行经》在这里显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反省题材。
虽然如此,但我们仍不可忽略胜意法师在「戒」「禅」并重方面已有的坚持,因为「戒」「禅」并重是佛教实践哲学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诸法无行经》除了描述喜根法师提倡「贪瞋痴实相清净」之外,还描述他「质直端正,不坏威仪」,可见喜根法师一样重视持戒,他在「戒」「禅」并重这一方面的立场,与胜意法师完全没有两样。因此在这一段对诤之中,纯粹只是修行态度与观念的差异,绝对不是「持戒」与「不持戒」的对立。
《诸法无行经》在叙述这一段对诤的过程之后,还提到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胜意法师因为毁谤喜根法师的过失,受到堕地狱的罪报,并且经历了多少世的轮回,一直都得不到学习正法的机会。幸好喜根法师在他堕入地狱之前,宣说七十几个偈语,为他预先种下修持文殊法门的种子,所以胜意法师在经历很长很长的轮回之后,终于借着这个种子重新学习正法。
另一件是喜根法师因为直修「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的文殊法门,所以轮回不久之后就成佛了,他就是现在东方宝庄严国的「胜日光明威德王如来」;而胜意法师后来「重修」文殊法门之后,终于成为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师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文殊师利菩萨在菩萨道的成长过程中,原来经历了这么一大段颠倒与曲折,最后才修成了圆顿直了的智慧门。《诸法无行经》这一段叙述,虽然只是一段「本生谭」,但在修行的态度上,对于后世的佛弟子而言,却是一个万万不可忽视的警惕。
从这一部经中可以发现,喜根法师所代表的「文殊法门」,其真正高明处,乃在于他一方面上达「第一义谛」的境界,入于「一相智」,另一方面则「不舍世法」,在「世俗谛」的境界上无所罣碍。如实而论,喜根法师的修持已经到了「真俗无碍,二谛圆融」的境界,这是菩萨道的最高理想。很显然地,「文殊法门」当下直观实相的修行方式,对于「不断烦恼而证菩提」的法门而言,的确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用功方向。
8. 善用方便。
善用方便是文殊法门另外一个重要的特色。这里简略地举几个例子。
《维摩诘经》〈方便品〉谈到维摩诘居士住在印度当时的商业大城毗耶离的情形。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31
这一段话说明了维摩诘居士是以六波罗蜜为自度度人的基础。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32
这一段话进一步说明了维摩诘居士如何实践他的在家菩萨道。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佛教徒视为蛇窟虎穴的赌场、淫舍、酒吧,维摩诘居士不但出入自在,还在这些地方开导人心。这的确是菩萨道的难行处。赌场、淫舍、酒吧是社会上的黑暗面,也是最需要心灵灯光的地方。所谓「入污泥而不染」,这是何等的潇洒与担当!
《维摩诘经》〈香积佛品〉也谈到了菩萨入世的八种方便善巧。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33
所谓「不与声闻而相违背」,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弹偏斥小」,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法无定法」的妙用。「法无定法」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值得注意的是,「法无定法」如果被滥用,那么,「法无定法」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因此,所谓「善用方便」,必须以「深观法性」的智慧为基础,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所谓「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34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叫做「入一切诸佛法门」。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35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为什么?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大般若经》所谓「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若得菩提,一切顿断。」36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贪」吗?没关系,「若得菩提,一切顿断!」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37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此所以经中说「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为什么?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罪恶感」。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此所以佛教只许「忏悔」,不许「后悔」。「忏悔」与「后悔」不同。「忏悔」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后悔」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重复」而已。《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38
「犯律行以为耻」,这是罪恶感。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经中所谓「不敢问佛」,正是一个讯号。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深观法性」上,深观罪性不可得,否则「戒垢」就可能被内化为「心垢」,这根本不是佛法。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不动相」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世尊!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39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已经安住在「不动相」之中。所谓「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这句话是总关键。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基本上是以「阿?佛」为中心,「阿?佛」意为不动佛,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维摩诘居士来自「阿?佛」的佛土。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维摩诘经》与《诸法无行经》的心得,稍作整理而已。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深入阐明「即心即佛」的念佛观,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爰题之为「文殊法门摄颂」,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圆成方便妙吉祥。
*参考书目另附
文殊菩萨心咒的功德利益 文殊菩萨心咒:嗡ong 阿...
文殊五字咒(海涛法师辑) 唵阿罗跛者曩地 oM a ra ...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西北...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主讲...
文殊菩萨给你智慧和吉祥 文/如瑞法师 大家来五台...
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 --以《维摩诘经》与《诸法...
【 大智文殊菩萨十大愿 】 摘自:大乘瑜伽金刚性...
遇见文殊菩萨了吗? ◎永芸/撰 有人问文殊菩萨:...
文殊大圆满愿词·明空金刚之本色 十方四世善逝佛...
文殊菩萨妙吉祥 宣化上人开示 虽然过去世已经成...
文殊菩萨的宝珠 宣化上人开示 文殊师利这位菩萨...
【文殊菩萨圣诞】 文殊菩萨圣诞在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 --以《维摩诘经》与《诸法...
四大菩萨(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遇见文殊菩萨了吗? ◎永芸/撰 有人问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 黄靖芠 中华佛学研究 第...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
文殊五字咒(海涛法师辑) 唵阿罗跛者曩地 oM a ra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