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经 > 楞伽经 > 正文内容
无量寿经(79)
阿弥陀经(51)
观无量寿经(28)
普贤行愿品(29)
圆通章(39)
心经(90)
金刚经(74)
圆觉经(5)
楞伽经
楞严经(123)
维摩诘经(94)
六祖坛经(121)
华严经(156)
地藏经(158)
十善业道经(26)
大般涅槃经(43)
盂兰盆经(31)
药师经(84)
解深密经(36)
佛说八大人觉经(14)
法句经(10)
大宝积经(2)
佛说四十二章经(49)
佛遗教经(10)
占察善恶业报经(19)
吉祥经(4)
妙法莲华经(180)
成唯识论(24)
中观论(58)
现观庄严论(16)
俱舍论(32)
大悲心陀罗尼经(3)
佛经注音(285)
佛经原文(861)
佛经译文(143)
佛经故事(159)
佛经入门(0)
其他经书(6)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楞伽经  时间:2015-01-10   作者: 网络  来源: 未知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一、殊胜地位

  “楞伽”为梵语“难至”的音译,表示该经为“无上”经典。实叉难陀译本御制序言云:“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亲传二祖慧可,以作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禅宗盛行《金刚经》之前最要经典,也是历来法相宗、唯识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更是各宗共尊的圣典。今所见版本是该经自传入中国至隋末初唐失传450年后,到北宋仁宗时为太子太保张安道所重新发掘、苏东坡所抄写刻印。清代同治年间(1863年)吴坤修居士精选的《释氏十三经》,也录有此经。

二、说法缘起

  释迦牟尼佛在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以大慧菩萨为上首,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聚会,为该城罗婆那夜叉王开示自所得圣智证法,该经由此而宣说。

三、核心内容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时求那跋陀罗、北魏菩提流支、唐代于阗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加上史载初祖达摩传二祖慧可为四卷本,因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经中回答了大慧菩萨的108个问题,详示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法门。深研精通《楞伽经》者,古称“楞伽师”,足见其内容之丰富、经义之深奥。

四、经典语录

  1、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2、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3、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及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摇荡。彼起烦恼灭,余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

  4、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5、非我乘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6、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谓是五无间,不入无择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本文地址:

https://www.juewu.org/fojing/lengjiajing/5192.html

阅读时如发现错字或其他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