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入门 > 佛教纪念日 > 正文内容
入门须知(16)
佛学常识(66)
在家修行(28)
入门知识(87)
佛教礼仪(36)
基础知识(140)
相关书籍(8)
佛教纪念日
佛经入门(318)
佛门法器(9)
直播(12)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

佛教纪念日  时间:2021-02-12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2月12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一 弥勒菩萨圣诞 ,生活禅的理念,一是觉悟,一是奉献。因为菩萨的精神,一是大智,二是大悲。智者,觉悟人生;悲者,奉献人生。

弥勒菩萨圣诞
 

弥勒的事迹

弥勒,全译梅特雷耶(Maitreya),又译为慈氏。

弥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

西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佛同时。

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

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 

简介: 

按印度的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

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

这话很快传到国王耳里,满朝文武惶恐异常,怕国内要发生政变。急欲觅得此子,加以杀害。

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其匿藏于舅父家中。及长,舅父虑其祸终不能免,即令其见佛闻法,从佛出家

弥勒由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著。

 

如国王将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将它赐给诸比丘,大家看到这般华丽的袈裟,谁都不敢要。

唯弥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议论,他听了根本不放在心上。

弥勒在《楞严经》里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

《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说明他这一习性的养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由来已久。

 

历史

弥勒学佛的历史,比释迦牟尼佛资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爱吃穿,而重视慧学。

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结果是后来者居上了。

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

‘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地位

弥勒出家后,生活或修学,不与小乘比丘为伍。

而与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

如《华严经》弥勒故现楼阁,而令善财入于法界。

《般若护国》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华会上,而与文殊共任流通。

《解深密经》释迦以瑜伽了义之教,传与弥勒,九百年后,畅弘于世。

 

接班人

释迦牟尼佛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

他选择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议。

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优波离问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释迦牟尼佛回答优波离说:‘十二年后,弥勒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

身紫金色,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

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密,字义炳然。

时诸天人,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

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狮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转大法轮,度诸天子’。

 

异见

在优波离等人的眼中,弥勒是一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未尽诸漏’的一介凡夫。

释迦选这样的一个人接班,授记作佛,是难以令人想得通的。

说明二乘人心怀偏见,对一乘佛道不能望其项背。

弥勒精神体现菩萨在艰苦条件下,行菩萨道,著重利他的大乘气象,于利他中实现自利,完成佛国依正庄严。

未来

据说,再过五十六亿七千六百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证得佛果。那时阎浮提的情况大致如下:

(1)自然条件:国土长一万由旬,广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镜,名花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花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

(2)居民: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详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3)城市:城市次比,鸡飞相及。有一大城,名翅头木,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洒扫清净。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时世安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哀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

(4)政治:时有转轮王名叫儴佉,有四种兵,以威武统治四天下,王有七宝,又有四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珍宝涌出,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无贪著。

 

下世

弥勒下世,也如释迦有托生、出家、成道、说法种种示相。

(1)托生:有大婆罗门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提,弥勒托生以为父母。弥勒生后,肤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广三十丈,面长二十丈四尺,具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无比。

(2)出家:弥勒观世五欲,致若甚多众生沉没在生死海,甚可怜愍。如是正念,不乐在家。感王施物,终归毁坏,知一切法,亦皆幻灭,修无常想,出家学道。

(3)成道:弥勒成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即日成就无上道果,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地神乃至诸天,各相告曰‘当今弥勒已成佛道’。

(4)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灭之论,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时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说法常赞释迦功德。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般涅盘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

(5)弟子:儴佉王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6)涅槃: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入涅槃后,遗法留存一万四千岁。 

 

弥勒菩萨的故事

弥勒在兜率天内院,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传我国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

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号“长汀子”——因为他是奉化县城北长汀村农民张重天的养子。

契此长大后在岳林禅寺出家,曾经在海边的天华寺常住。由于他宿具灵根,很快就大彻大悟,豁然领会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开悟之后的契此,在江浙、福建一带云游多年,直到公元900年前后,才重返明州。此时的契此,形体肥胖,宽心大肚,语默无常,举止癫狂,时常以禅杖和一只布袋出入街市。

他所有的用具尽数存放布袋之内,所乞讨到食物也塞入其中。有的时候,他把布袋里东西倒在地上,一一个展示给人们看,并询问:“是什么?”他的那只布袋似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十分神奇,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居无定所,随地坐卧,但居雪水中而衣不湿,处暑寒而无炎凉;只要他身穿蓑衣在街道上疾走,片刻之后就会下雨;而他脚踏木屐在大桥上倒立,天气则会由阴变晴;他无意之中示人祸福,无不应验……他身边经常围绕着十六个小儿,与他在街头追逐嬉戏。

人们却不知这些孩子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布袋和尚貌似疯癫,但他的话语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他的举止看似荒唐,却更像禅者的作略,举手投足都在演示禅机。

蒋介石的第二十七代先祖蒋宗霸,号“摩诃居士”是布袋和尚的俗家弟子,跟随他云游多年。

在布袋和尚的启迪下,蒋宗霸明心见性,契入了自由自在解脱境界……

后梁贞明二年(一说三年)三月三日夜,布袋和尚跏趺端坐在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大青石上,说偈曰: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偈毕,安然顺化。

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更神奇的是,在他死后,人们还经常在其他地方,例如杭州、越州(今绍兴)、天台山等地,看到他杖头挑着布袋,招摇过市……

于是,人们争相描摹他的形象供奉。而他游化过的广大江浙地区,首先以他那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造像,取代了原来的弥勒佛像,堂而皇之进入了各个寺院的天王殿。

到北宋时期,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的传说,得到了皇家的认可,元符元年,赐号为“定应大师”。

从此,源自印度的庄严神圣的弥勒佛,演化成了亲切可爱、乐观豁达的中国的布袋和尚形象。

中国民间之所以更喜爱布袋和尚形象的弥勒佛,是因为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大都让人肃然,惟有大肚子弥勒给人以安然、和蔼、平等的感觉。

而这,也的确更符合弥勒大慈——给人欢乐的表征。

弥勒作为佛,他与释迦不同;作为菩萨,也与观音有别。

他的宽容、亲善、智慧,诙谐、轻松、愉悦,正是人们所期待的;

他所倡导的那个和平美好、丰盛安乐的国土,正是人们所盼望的;

他乐观向上的根本精神表明,人生是美妙的,社会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那个理想的人间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到来。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期盼弥勒早日出世,给世界带来光明与幸福。

各个寺院在新年伊始——正月初一要举行弥勒法会,念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表示学佛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共同发愿:祝弥勒佛早日下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本文地址:

https://www.juewu.org/rumen/jinianri/21109.html

阅读时如发现错字或其他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