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百科 > 佛教人物 > 正文内容

方立天

佛教人物  时间:2023-06-15   作者: 觉悟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方立天
方立天

  方立天(1933年3月3日~2014年7月7日),浙江永康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2014年7月7日上午9时25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中文名 方立天 职业 教授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永康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出生日期 1933年3月3日 代表作品 《中国哲学研究》、《法藏评传》
逝世日期 2014年7月7日 主要成就 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立天,1933年出生,浙江永康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北大哲学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宗教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方立天文集》、《慧远及其佛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国佛教研究》、《法藏评传》等著作十余部。

人物经历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系)工作。方立天教授在宗教学与中国哲学领域“双耕”不辍,著作等身,出版著作21部,合著18部,文章420余篇,有《方立天文集》12卷本行世。他的著作屡获大奖,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经典,多部著作和论文被翻译成英、韩、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方立天先生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当时,他选择的方向是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教互动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从此以后,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确定以佛学为研究对象在当时并非易事。一方面,佛学在中国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他也几乎要重新学起,而佛学的典籍却浩如烟海。研究者又同时要具备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历史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于是,他甚至曾经到中国佛学院进修八个月。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于佛学研究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即使在学术界,佛学研究也是被边缘化的,“文革”期间更是被禁止。这对于一向珍惜时间的方立天先生来说的确是一件无奈的憾事。然而,本着对学术的负责,对真理的执着,方立天先生选择了佛学,也选择了困难,选择了勤奋。于是人们便看到了方立天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图书馆学习、工作的身影。

方立天
方立天

  1978年,方立天先生恢复了他的研究计划之后,很快便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他历时十八年完成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这部文集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在初版13年后,于1995年再版,2002年三版。

  在个案研究领域,他专门写作了《慧远及其佛学》、《法藏》等。在佛教典籍的整理上,他与师友一起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史料选编》共4卷10余册,成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高校最流行的佛教思想资料集。他自己撰写的《华严金师子章校释》得到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的高度评价,成为古籍整理的范本。

  这一时期,方立天先生影响最大的著作是《佛教哲学》。这本书可以说是方立天先生为佛教现代化所做出的一个努力。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能广泛为现代人所了解,必须用现代哲学语言加以解释。当时的佛教研究著作以佛教史居多,而介绍佛教基本思想的极少。

  《佛教哲学》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对佛教哲学的基本内涵做出了准确而精要的概括。此书出版后,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乃至佛教界的共同推崇。北京大学周一良教授称赞说,中国自此有了“一本真正的佛教入门书”。它的确成为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最广的一部佛教入门书。这部书甚至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93年被译为韩文,在韩国出版。

  1978年以后的十年间,方立天先生出版专著6部,合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基于此突出成就,国务院1984年将其从讲师破格晋级为教授。

  方立天先生先后完成了《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和《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同时还萌发了撰写在思路与体裁上与《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相似的中国佛教哲学著作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深化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吸纳佛教哲学研究成果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以丰富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内涵。”

  这一成果就是后来呕心沥血十五年完成的九十一万字的巨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这部书一出版,在学术界、佛教界以及政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将中国佛教哲学置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下,对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概括。

  显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并产生中国佛教哲学的过程。专家评论说“与以往同类著作相比,该书无论是就思想的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仅如此,这部书在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上,都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方立天笔耕不辍,发表的文字已有400多万字,论文350多篇。其中的重要著作和论文现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汇编到《方立天文集》(六卷)。成为了解方先生思想的重要作品。

学术研究

方立天
方立天

  方立天在对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进行理论创造的同时,他也时刻关注时代,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社会取得了空前进步的今天,精神领域却出现了诸多危机。信仰与道德的失落,人文精神的贫乏,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

  而佛教本身有其积极入世的一面,对中国传统社会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这便决定了宗教研究者应有一种历史使命感,来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各宗教之间、宗教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佛教如何在当代社会重建价值,发挥作用,成为了方立天先生理论思想的内容之一。

  方立天先生认为“宗教问题特别重要,千万不能等闲视之。”他重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并对中国宗教观进行了理论的探索,撰写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归纳、总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十个创新观点。方立天先生是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首席专家,正在为推动宗教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经过“同情之默应”与“心性之体会”之后,方立天先生也在实践着自己的佛学人生。学术研究枯燥而繁琐,在完成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之后,方立天先生形容“犹如参加一场马拉松赛跑”。这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更需要一种献身精神的支撑,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对学术的热忱。

个人成就

  半个世纪以来,方立天躬耕于人大校园,相继开设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佛典选读、佛教概论、佛教哲学、佛教与中国文化、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等课程;发表著作17部,文章370余篇,培养国内外博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其中,他参与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出版),为佛教学科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他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宗教》卷是国际公认的了解中国宗教学科研究现状的权威刊物;他主编出版的《宗教研究》年刊成为反映国内宗教研究最高成果的园地;他相继担任教育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等多项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

观点主张

方立天
方立天

  方立天先生认为,心性和直觉是中国佛教哲学的两大要点。《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这部书以心性问题为中心,这“不仅抓住了佛学,而且是整个宗教的本质问题。”(蒙培元语)方先生认为从思想文化的旨趣上看,儒释道都是生命哲学,都强调人要在生命中进行向内磨砺、完善心性修养,最终成圣成贤,这也成为三教合流的思想基矗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有明显的差异,其融入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就是心性学说。

  方立天先生对中国佛教的直觉现象予以了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中国佛教哲学最富特色和价值的部分之一。他利用现代学术方法解析这一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实践方式,为人们科学地了解佛教的宗教实践开辟了研究途径。直觉思维方式并非为佛教所独有,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也拥有丰富的直觉思维资源,而且与佛教直觉是相通的。

  三者之间互相影响而各有特点,“中国佛教重视空观是区别于中国固有哲学直觉论的根本特点,而中国佛教重视把自心与真理、本体结合起来进行观照,以及鲜明的圆融直觉思维,则是有别于印度佛教直觉论的主要特色所在。”

  他认为“有人在追求外在物质财富时,忽略了内在价值和精神生活。甚至在富裕舒适的生活中丧失了人性和价值。物质生活提升,精神生活下降;科学知识增多,道德素养欠缺……这是一种价值危机,它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了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

人物评价

  方立天并不是一位盲目的信仰者,而是理性的研究者。对于宗教信仰与研究的关系,他曾多次发挥了他的老师汤用彤先生提出的思想,即研究者必须有“同情之默应”与“心性之体会”。因为宗教是一种精神现象,包括了理论与实践。“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生命智慧的升华,精神品格的净化,去体会佛教哲学,感悟人生的真实。

  只有这样才能探骊得珠,真正得到佛教哲学的精华,提升人生境界和生命品质。否则只做文字考证,舍本逐末,徒得其表。”这段话可以说道出了方立天先生研究佛学几十年的体悟。把佛教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融入到生命之中,在学术与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正是方立天先生一生的写照。

  当人们赞叹于他的勤奋与丰硕的研究成果时,他谦虚地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又是新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必要以最大的努力回报党和人民。当被问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方先生的影响时,他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我身上都能体现出来。

  我的工作、事业取儒家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活、名利上则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顺其自然、淡然处之。”与方立天先生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不同,他在生活上从来没有高的追求。一年前,方立天先生一家还住在校内80多平米、住了几十年的房子。

  很多在房间放不下的书,都摆在走廊。不过,对此他不以为然。他的房子正如他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因陈旧而失去价值,也不因时代的变迁、思想的变幻而改变。然而,正是这不变的生活和不变的执着,成就了中国佛学研究、宗教发展的巨变。他的人生价值也由这变与不变得到了体现。

主要专著

方立天
方立天

  专著部分

  1.《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4版,1995.7(二版)。

  2.《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1983.9版,1987(二版)。

  3.《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1版,1987(二版)。

  4.《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6版,1991(增订本),1997(二版)。

  5.《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版,1992(二版)。

  6.《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0.2版,1992(二版)。

  7.《华严金师子章今译》,巴蜀书社1990.6版。

  8.《法藏》,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版。

  9.《中国哲学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版。

  10.《中国佛教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版。

  11.《法藏评传》,京华出版社1995.9版。

  12.《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合著部分

  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2版。

  2.《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版。

  3.《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一、 二、 三卷), 齐鲁书社1981 ~1982版。

  4.《中国哲学通史》(第一.二.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995版。

  5.《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6.《世界十大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

  7.《中国的文化与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译著)。

  8.《中学生中外名著选读》(哲学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版。

  9.《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哲学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版。

  10.《佛藏辑要》,巴蜀书社1994版。

  11.《宗教箴言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版。

  12.《佛教大师评传丛书》(智顗、吉藏、玄奘、法藏),京华出版社1995.9版。

  13.《佛学精华》(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版。

  14.《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版。

  佛教论文

  1.《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1964.3。

  2.《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评》,《新建设》1964.8─9。

  3.《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5.5 美国《中国的哲学研究》转载。

  4.《僧肇的形而上学》,《新建设》1965.8。

  5.《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80.4。

  6.《论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的异同》,《哲学研究》1980.10(合作)。

  7.《慧远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8.《僧肇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9.《论支遁的佛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1.1。

  10.《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哲学研究》,1981.8(合作)。

  11.《梁武帝萧衍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1.4。

  12.《道安评传》,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 齐鲁书社1980。

  13.《道生评传》,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 齐鲁书社1982。

  14.《论隋唐佛教宗派的特点》,《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4(合作)。

  15.《〈华严金师子章〉评述》,《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6.《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1。

  17.《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2。

  18.《佛性评述》,《求索》1984.4。

  19.《华严宗的佛教理论构架和哲学范畴体系》,《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

  20.《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中原文物》特刊,1985。

  21.《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哲学研究》1985.7。

  22.《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简论》,日本《中外日报》1985.11.18;《世界宗教研究》1986.2。

  23.《试论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2;《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

  24.《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世界宗教研究》1986.4。

  25.《中国佛教的特质》,《文史知识》1986.10。

  26.《三度舍身的梁武帝》,《文史知识》1986.10。

  27.《佛教与中国伦理》,《五台山研究》1987.1─2。

  28.《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2。

  29.《佛教与中国哲学》,《晋阳学刊》1987.3。

  30.《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哲学研究》1987.7,《新华文摘》1987.10转载。

  31.《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冲突与融合》,日本《中外日报》1987.10.23;《世界宗教研究》1988.1。

  32.《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8.1。

  33.《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浙江学刊》1988.8(合作)。

  34.《近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概述》,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东方出版社1987。

  35.《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1。

  36.《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9.3。

  37.《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宗教研究》1989.3。

  38.《禅悟思维方式简论》,《五台山研究》1989.1─2。

  39.《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1。

  40.《般若思维简论》,《江淮论坛》1989.5。

  4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89.6。

  42.《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990.1。

  43.《佛教文化体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香港《菩提》1990.12。

  44.《论佛教文化体系结构与核心》,《佛教文化》1991.2。

  45.《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1.6。

  46.《佛教与汉地习俗》,《现代中国》1991.11

  47.《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思维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8.《论佛教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92.4。

  49.《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历史研究》1992.3。

  50.《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哲学研究》1992.10。

  51.《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992。

  52.《天台宗心性论述评》,《佛学研究》第1期,1992。

  53.《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社会科学战线》1993.1,《新华摘》1993.3转载。

  54.《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方立天
方立天

  55.《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国文化》第7期,1993,《书摘》1994. 3。

  56.《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世界宗教研究》1993.2。

  57.《中国佛教文化漫述》,《中华文化》创刊号1993。

  58.《洪州宗心性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4.2。

  59.《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华夏文化》创刊号1994。

  60.《临济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社会科学》1994.2。

  61.《〈坛经〉心性论述评》,《哲学研究》1994.5,《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年》,上海出版社1996。

  62.《如何全面认识玄奘的形象与思想》,《玄奘研究》创刊号,1994。

  63.《真性与自觉──达摩、慧可、僧璨心性论》,《少林禅苑》1994.1。

  64.《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 《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1994。

  65.《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佛学研究》第2期,1993。

  66.《华严宗心性论述评》,《中华文化论坛》1994.4。

  67.《禅宗精神》,《哲学研究》1995.3。

  68.《弥勒信仰在中国》,深圳大学《文化与传播》1995.7。

  69.《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5。

  70.《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3卷,1995。

  71.《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思想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5.3。

  72.《〈法华经〉导读》,台湾《文化与哲学》,1995.10。

  73.《禅与道》,《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

  74.《儒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第2期,1995。

  75.《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6.2。

  76.《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述评》,《佛学研究》第4期,1995。

  77.《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哲学研究》1996.6。

  78.《灵知心体说──菏泽宗心性思想略论》,《禅学研究》第2期,1994. 11。

  79.《印度佛教人生理想论简说》,《长白论丛》1996.4。

  80.《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文史哲》1996.5。

  81.《简论中国佛教的涅盘思想》,《闽南佛学院学报》1996.2。

  82.《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6。

  83.《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 《亚文》第1、2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97。

  84.《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6。

  85.《道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1996。

  86.《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宗教学研究》1997.1。

  87.《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哲学研究》1997.9

  88.《中国佛教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7。

  89.《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宗教学研究》1997.4。

  90.《中国佛教“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5卷,1998。

  91.《〈法华经〉与一念三千》,日本《中外日报》1997.11.25;《世界宗教研究》1998.2。

  92.《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身观》,《五台山研究》1998.2。

  93.《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文史哲》1998.5。

  94.《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而作》,《中国宗教》1998.4。

  95.《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论──“诸法即实相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1998.6。

  96.《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哲学研究》1998.11。

  97.《从中国固有本体论的特色看中国佛教本体论的形成》,《佛学研究》第7期,1998。

  98.《从地论师与摄论师的心识本原之辨到天台、华严心本说的阐发》,《人海灯》1998.4。

  99.《中国佛教的心论》,《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与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2。

  100.《中国佛教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文史》1999第2辑,中华书局。

  101.《汉晋禅法略述》,《闽南佛学院学报》1999.1

  102.《禅、禅定、禅悟》,《中国文化研究》秋季号1999。

  103.《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正法研究》1999创刊号,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104.《论南顿北渐》,《世界宗教研究》2000.1。

  105.《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人海灯》2000.1。

  106.《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中国哲学史》2000.2。

  107.《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佛教三论系与成论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哲学研究》2000.6

  108.《南北朝禅学》,《宗教学研究》2000.2。

  109.《如来禅与祖师禅》,《中国社会科学》2000.5

  中国哲学史论文

  1.《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光明日报》1978.9.21

  2.《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哲学研究》1979.4

  3.《评“四人帮”在中国哲学史方法上的实用主义》,《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9.9

  4.《我国古代对立统一规律思想简论》,《哲学研究》1979.10

  5.《法制、是非、宗教──读刘禹锡〈天论〉》,《光明日报》1979.12.20

  6.《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观》,《教学与研究》1979.3

  7.《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1

  8.《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3

  9.《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哲学》第3辑,1980

  10.《桓谭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齐鲁书社1980

  11.《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百科知识》1980.5

  12.《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人民日报》1980.7.17

  13.《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1

  14.《王充的战斗精神》,《人民日报》1981.1.22

  15.《〈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学术月刊》1981.4

  16.《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1

  17.《关于魏晋玄学的范畴、主题和分期》,《文史哲》1985.4

  18.《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2

  19.《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天府新论》1985.6

  20.《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1

  2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1

  22.《隋唐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2

  23.《欲与理》,《哲学范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10

  24.《儒学与佛学》,《文史知识》1988.6

  25.《儒家人生哲学简论》,《百科知识》1988.6

  26.《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7.《早期儒家人格观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1.2

  28.《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在全国首届陈亮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中国哲学史》1994.1

  29.《儒道的人格价值观及其会通》, 《长白论丛》1995.2 ,《新华文摘》1995.7转载

  30.《传统人生价值观与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报》1995.8.5

  31.《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2)1996

  32.《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教学与研究》1996. 6 ,《新华文摘》1997.2转载

  33.《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高校理论战线》1998.10

  36.《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光明日报》1999.3.19,《教育报》199.4.20,《新华文摘》1999.6转载

  37.《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光明日报》1999.10.22,《新华文摘》 2000.1。

  宗教、文化及其他

  1.《读〈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哲学研究》1964.2

  2.《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研究与批判》,《人民日报》1964.4.29

  3.《文贵深沉──再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日报》1980.1.8

  4.《良好的开端──介绍〈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光明日报》1981.3.5

  5.《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人民日报》1983.1.21

  6.《一部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再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3

  7.《在民盟中央召开的中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发言--发挥中坚和桥梁作用》,《群言》1985.6

  8.《佛教与中国文化》(访谈录),《光明日报》1986.6。11.11

  9.《佛教与中国社会》(访谈录),《社会科学评论》1986.12

  10.《在五台山研究会首届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五台山研究》1988.2

  11.《中国宗教古迹一览·序》,《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88.9

  12.《把握自我,勤奋开拓--治学漫谈》,《文史哲》1988.4,《学者谈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

  13.《积极投身于开创当代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1期,1989.1

  14.《禅者的思考·序》,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0

  15.《中国宗教十年》,香港《法言》1989.9,《世界宗教研究》1990.2

  16.《了解、改造、创新 ──张岱年、丁守和、方立天谈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 1990.2.2

  17.《积极开展宗教学研究》,《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2期,1990.1

  18.《向读者推荐十本人文科学的书籍》,《中国图书评论》1990.5

  19.《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1990.1

  20.《历史的回响──评“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香港《法言》1990.4

  21.《超凡世界·序》,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6

  22.《我与佛教研究》,《文史知识》1990.7

  23.《澳门文化起儒风》,《澳门日报》、《华侨报》1990.12.30

  24.《重德、自强、宽容、爱国》(访谈录),《天津日报》1991.5.23

  25.《刚健自强──谈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学术信息》第6期,1991

  26.《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5,《新华摘》1991.7转载

  27.《〈文化:宗教与人系列论丛〉总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4

  28.《深刻的反思科学的总结──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光明日报》1991.11.21

  29.《国情、开发、创新》,《中华文化论坛》创刊号,1994.1

  30.《孙中山文化观述评》,《学术研究》1994.1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寻踪与阐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6(合作)

  32.《佛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佛教中国化》,《瞭望》1994.7─8

  33.《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法音》1994.5

  34.《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二),《法音》1994.9

  35.《佛藏辑要·序》,巴蜀书社1994(合作)

  36.《佛门大师评传丛书·序》,京华出版社1995.9

  37.《使人类向善,使世界光明──〈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之缘起》,《佛教文化》1996.1

  38.《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探求──〈禅心人〉序》团结出版社1996.5

  39.《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 ─1995)》,《法音》1996.7(合作)

  40.《宗教与未来社会》,《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9

  41.《宗教·生活·文化》(访谈录),《哲学动态》1996.10

  42.《人文科学课题中的应有之义──重视开展宗教研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1996.6

  43.《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访谈录),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97.2.16

  44.《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世界宗教研究》1997.1

  45.《〈张岱年全集〉五人谈》(之一),《光明日报》1997.4.26

  46.《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中国宗教》1997.2

  47.《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史〉笔谈》, 《光明日报》1997.8.9

  48.《在普陀山佛学院的讲话》(摘要),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动态》1998.1

  49.《宗教美学的新开拓》,《中国高等教育》1998.4

  50.《北大魂》,《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51.《宗教与宗教学》,《慧泉》1998.2

  52.《融合互补:未来的文化走向》,《中华文化论坛》1998.3

  53.《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人民论坛》1998.6

  54. 《中国佛教2000 年──谈中国佛教的发展》(访谈录), 《科学时报》1999.1.28

  55.《跬步记述》,《哲人忆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

  56.《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审美意识──在大型画册〈传世画藏〉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华读书报》1999.6.2

  57.《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光明日报》1999.6.18(合作)

  58.《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佛教文化》1999.4

  59.《“元神不灭论”:愚弄人的邪说》,《人民日报》1999.8.10

  60.《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学林春秋》三编上册第197─214页,朝华出版社1999.12

  61.《宣扬‘世界末日’就是反人类》,《高校理论战线》2000.2

  62.《我和中国佛学研究》,《佛学研究》1999.8,1999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63.《弘法利生:当代佛教的主旋律──“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评述》《法音》2000.5

  64.《我与中国佛学》,《世界宗教文化》2000.2

  65. 《一代觉者, 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 《佛教文化》2000.34

  66.《我与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67.《〈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中国哲学史》2000.3

  • 上一篇:董群
  • 下一篇:没有了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