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娶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娶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我相(佛教解释) 我相 佛教中,我相(梵a^tma-s...
供佛(佛教解释) 供佛 注音:gngf 词语解释 供 ...
所依(佛教解释) 所依,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
性空(佛教解释) 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
自觉(佛教解释)...
见性(佛教解释) 见性 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
佛堂(佛教解释) 字面意思有两个 一是佛所住的...
受戒(佛教解释)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
依止(佛教解释)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
觉支(佛教解释)...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
1.指女人身体所有的五种障碍,法华经提婆品说...
佛教说,众生痴暗愚昧,如处“无明暗室”或“无...
观想 主要是佛家范围,观想略作想。集中心念观想...
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
慈航 佛教认为,佛菩萨以普渡一切众生为“大愿”...
慈心 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
佛教净土宗四种念佛佛法之一,即持名念佛、观像...
佛教术语,为“定善”之对称。指以散乱心所修之...
俗称参禅的人。也指禅僧,和尚。“和”,有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