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前一念心性显示出来 成就佛果无量功德庄严
假设「异熟果」的体性是「善」,或者绝对是恶,在因地的受熏就「不」能「成」立;在果报上,「杂染」的果报、清净的果报都「不」能够建立。「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才能够接受染净诸法的熏习,才能构成有情众生的杂染跟清净果报的依止处。所以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的本性,它的本性是「无覆无记」的。这无覆无记的体性,一般人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会把它当作生命的归依处。比如说外道的无想定,乃至二乘的灭尽定、二乘人的偏空涅槃,这三个法的特点都是第六意识是停止活动的,所谓的无心定。在无心的状态,他们内心所依止的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身为一个无覆无记的体性,它不会障碍我们在灭尽定、或者是无想定这当中寂静的状态,因为它无记,所以它对我们的寂静安乐不产生干扰。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古德曾经对这个阿赖耶识的情况,作出一段的批评,他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这句话是提醒所有安住在无想定跟灭尽定的凡夫或圣人,提醒他们说:你不要以为把第六意识消灭了,这种粗重的烦恼消灭了,安住在寂静安乐的阿赖耶识,就是你生命的目标、这个就是你的道!其实这个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为什么说它还是一种障碍呢?从大乘佛法来说:阿赖耶识它就是根本无明,微细的无明,它还有俱生的法执存在。阿赖耶识你说它不好,它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它也没什么好,它不能生起功德庄严,所以它这个还是一种障碍点。你一定要把阿赖耶识转变了,或者你愿意说破坏也可以,把阿赖耶识破坏以后,把它后面的主人翁──「现前一念心性」显现出来,你才能够成就无量功德庄严的佛果。你一天到晚待在阿赖耶识,你是不能够生起利他的功德庄严,不可能!
但是小乘学者,因为他对阿赖耶识有所不知,他的生命就一直停留在阿赖耶识的阶段,这我们感到非常的可惜。他今天要转变阿赖耶识有一个问题,因为阿赖耶识本身自己不能转变自己,所以他必须从偏空涅槃出来,他必须从无心又转成有心,他还是要依止第六意识修止观,才能够转变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本身没有转变自己的能力。
这个地方身为一个所知依的总结,就是把阿赖耶识──我们有情众生的本性作一个交代。其实这个本性,如果以《法华》《涅槃》的思想,这还不是真实的本性,这是一念不觉以后的本性;真实的本性,它背后的主人翁,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这个就是所有诸佛菩萨安住的真实体性。所以说阿赖耶识的体性是「无覆无记」的,它是跟俱生的法执相应的。到这个地方,我们是把这个「所知依」,把有情众生杂染因果的根源作一个说明。以下看第二段「所知相分」:
第六意识怎么会产生遍计执呢?这当中有二个情况...
净界法师答:不护念住 这个「不护」指的是三不护...
虽然这个无漏的善根,它是暂时寄住在杂染的阿赖...
请净界法师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相当重...
净界法师答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
问: 什么是前五识和第六意识要厘清? 净界法师...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
什么叫「依他起相」?这个定义非常重要,大家要...
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
问: 如何空观完成自我净化 假观为菩萨道布局 ?...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断恶修善、...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
这一段是讲开迹显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真实...
安立数业甚深 这个地方有三段的甚深:第一个「安...
问: 如何理解了知欲无欲 悟入欲法性呢? 净界法...
能说智及断,出离能障碍,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
净界法师答:不护念住 这个「不护」指的是三不护...
问: 什么是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 净界法师答:...
这个(癸三)「无二为相」,我们作一个总结。蕅...
问: 十种自在是什么? 净界法师: 这个地方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