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寺院 > 海外寺院 > 正文内容

巴扬寺—柬埔寨寺院

海外寺院  时间:2021-12-21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这「石头微笑」的地方,就是巴扬寺(Bayon),因为这里聚积最多微笑的佛陀石像。在小吴哥看完日出后,我们从南门进吴哥城(大吴哥),直接到巴扬寺(Bayon) 这个我认为吴哥城内最重要的景点。从巴扬寺,让人看到吴哥的寛博、包容、均衡,看到吴哥建筑的宇宙观及人情味,也看吴哥的生与死,正如诗人所谓的“必然寂灭”。
  巴扬寺位於吴哥城的正中央,距离每个城门都是一点五公里,寺里有四十九座四面佛塔,加上五座吴哥城门上的四面佛塔,共五十四座,代表当时高棉版图下统v的省份,从这些数据就可知当初设计时所遵崇的「均衡」之道。
  整座巴扬寺也如同其他吴哥建筑一样,讲求「端正方严」。吴哥王朝最早的信仰来自印度教,所以建筑空间在严格的正方形中追求一重又一重的向上发展,每一层跨越到另一层时,攀爬的阶梯都更陡,角度更大,最后逼近九十度的仰角时必需依赖对信仰的专一才能登顶。而中心点这座高塔象徵印度教诸神所在的须弥山(Meru),也就是宇宙的中心,这些建筑特色就隐含吴哥人的「宇宙观」。
  巴扬寺其实是国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此时他已从印度教改信大乘佛教,所以寺堨|十九座石塔每面都雕上佛像,形成百余尊巨形微笑佛陀同时出现在巴扬寺层层而上的空间里,那种气势让人自然而然谦逊下来,臣服於吴哥的「寛博」里。
  说到这里,回顾西元1190年巴扬寺兴建时,湿婆教、毗湿奴教和佛教等并存於国内,国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对各宗教皆兼容并蓄,不偏袒任何一方,而各教派也和谐共处。国王对宗教的态度影响了建筑师,所以庙宇的布局反映出各教派的均衡,在巴扬寺有印度教的须弥山(Meru),也有百余座巨形微笑佛像,这就是吴哥的「包容」。
  另外,环绕巴扬寺的城墙雕刻著古代柬埔寨人的生活与战争,在此姜靬M现实、天上和人间、宗教和世俗全都完美结合。神具有人情味,国王又是神的化身,宗教神话与民俗风土交织一起,自然而和谐,这就是吴哥的「人情味」。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