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三匝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施主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准备去城中上供下施。当世尊在城中托钵行走时,这位婆罗门施主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威仪具足,顿时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立即向世尊右绕三匝,才返回。
世尊见此便破颜微笑,身放黄、红、白、蓝四光,光上射诸天,下照地狱。当光照彻到八寒地狱(具疱〔颇〕地狱、疱〔颇〕裂地狱、紧牙地狱、阿秋秋地狱、呼声地狱、裂如青莲地狱、裂如红莲地狱、裂如大红莲地狱)、八热地狱(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烧热地狱、无间地狱)时,八寒地狱的众生顿觉温暖;八热地狱的众生顿觉清凉。然他们不知暂萌佛恩却猜测:可能是我们的业报已尽,该转升他方世界了。后来才了知是萌佛威神力,才得以消除寒热之苦恼,便对佛陀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和欢喜心,因此消尽了地狱受苦的业报,得以转生到人天。分别转生到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及他化自在天)、十七色界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他们转生天界后,听到了无常(Aniccam)、苦(Dukkha)、空(Sunnata)、无我(Anatta)的法语,同时共诵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能行持,清净梵净行,远离轮回苦,灭尽诸烦恼。”世尊放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入于白毫间,以示那位婆罗门施主将得到独觉(Pacceka Buddha)的果位。(佛陀身光入处的不同,其授记众生的去处也不同。如:授记过去事则光融入于世尊的后面,授记未来事光入世尊的前面,授记去地狱光入世尊的脚掌,授记去傍生道光入世尊的脚跟,授记去饿鬼道光入世尊的脚母指头,授记转生人道光入世尊的膝盖,授记转生天人光入世尊的肚脐,授记为大力转轮王光入世尊的左手掌,授记为金轮王光入世尊的右手掌,授记得声闻果光入世尊的脸面,授记得缘觉果光入世尊的白毫间,授记将得无上正等觉光入世尊的顶髻。)
时阿难尊者见此(Ananda Sagara),便恭敬合掌请问:“世尊,诸如来正等觉无因缘是不会身放豪光破颜微笑的,今世尊以何因缘而身放豪光破颜微笑?唯愿开示,愿乐欲闻。”
佛告阿难:“诸如来正等觉无缘无故是不会放光微笑的。你刚才看见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施主吗?”“看见了。”佛告阿难:“那位施主因右绕我三匝的功德,将在未来的十三大劫中不堕恶趣;又将于十三大劫中转生人天,享尽各种妙乐;最后转生为人,出家并于阿兰若独修三十七道品,证得独觉果位,名曰能绕独觉。故尔我今放光微笑。”
——对佛生喜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到城中上供下施,他见到世尊托钵化缘,刹那间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译者:有些人以为这些公案几乎都相同且又简单,不值得多闻多思,甚至觉得很浪费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邪见(Miccha Ditthi),若佛经不值得闻思,不知道世间什么杂书能胜于佛经?只有从一切经论中及取窍诀才易证悟佛的密意,大家应该好好闻受,将受益于生生世世。我十多年的传讲也多是论典,除《药师经》外,便是《百业经》,这次若能圆满讲完,其功德不可思议。整理出的法本,大家要常看,领悟其要旨,实行于自己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中,将对自身受益非浅。)世尊见后便破颜微笑,身放红、黄、白、蓝四光。其光上照天界,下射地狱。当光照射至八寒八热地狱时,八寒地狱的众生顿觉温暖,八热地狱的众生顿觉清凉。他们不知其因,自以为是业报消尽,该转生他方世界了。后来,他们才知道不是业报消尽,而是世尊的幻化神变对他们的加持。于是,这十六个地狱的众生都对世尊生起了欢喜心。因此,于刹那间,他们在地狱的业报消尽了,得以转生到人天、六欲天、十七色界天。他们到天界后听到了无常(Aniccam)、苦(Dukkha)、空(Sunnata)、无我(Anatta)的法语(Dhamma),同时共诵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能行持,清净梵净行,远离轮回苦,灭尽诸烦恼。”世尊放光,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入于白毫间,以示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施主将得独觉(Pacceka Buddha)果位。
时阿难尊者见此,便恭敬合掌请问:“世尊,今日以何因缘放光微笑?若无缘无故,诸如来正等觉不会如此?唯愿为说,愿乐欲闻。”世尊告曰:“如是无缘无故诸如来正等觉不会放光微笑。你刚才见到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的儿子吗?”“见到了!”佛告阿难:“他见我时,生极大欢喜心,以此功德他将在十三个大劫中不堕恶趣,又将于十三个大劫中转生天人享受诸乐,后转为人身,出家修持三十七道品⑴,证得独觉果位,彼名曰欢喜独觉。故尔我今放光微笑。”
——供佛鲜花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钵到城中化缘,途中正巧与
注:⑴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进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助道法,其学处分: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 八圣道
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同路,这位婆罗门见到世尊心想:大清早出门便遇见比丘
乞食,很不吉祥。便加快速度想远离世尊,但世尊却以大慈悲心一直跟着他。他四处躲避,可都躲不开世尊。他想走出城门,可走了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一位世尊。这时,他才意识到世尊的大神变力很不可思议,便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手捧鲜花亲供世尊。世尊微笑,身放白、红、黄、蓝四色毫光。其光上彻天界下射地狱。顿时,八寒地狱的众生均感受到温暖,而八热地狱的众生顿时感到清凉。这些众生原来的嗔心和恶心都消尽了,他们觉得希奇:是不是我们该转生他方世界了?还是我们的业报已尽?后来,他们才知道即非该转生他方世界亦非业报已尽,而是世尊的大力神变所荫,因此,他们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以此欢喜的功德,皆得转生人天。有些转生四天王天⑴ (Caturmaharajika Deva),有些转生到色界的一禅天⑵(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⑶(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三禅天⑷(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及四禅天⑸(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等。他们到天界后听到了空、苦、无常、无我的法语,齐说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能行持,清净梵净行,远离轮回苦,灭尽诸烦恼。”世尊放光,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最后入于佛的白毫间以示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将得到独觉(Pacceka Buddha)的果位。
时阿难尊者见此,便恭敬合掌请问:“世尊,今以何因缘,破颜微笑?身放四色豪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若无因无缘世尊不会如此,愿为演说。”世尊告曰:“诸如来正等觉无缘无故是不会放光微笑的。你刚才看见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吗?此婆罗门因供养鲜花的善根,将此后于十三个大劫中不堕恶道,又将于十三大劫中转生人天享受妙乐,后得人身出家并在没有善知识摄受的寂静处,修持三十七道品,现前独觉果位,其名曰鲜花独觉。故尔我今放光微笑。”
——供佛马车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天特意到王舍城去化缘,途中遇见一位婆罗门乘着马车与世尊同路,他们几乎并排而行。时婆罗门见佛陀相好庄严,于是将自己的车乘供养了佛陀。(师言:供养的功德很大,目前修上供有两个窍诀:一是切
注: ⑴四天王天: 系六欲天中第一天。
⑵一禅天: 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 和寻伺思维能力。
⑶二禅天: 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维,唯有意识和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 相应。
⑷三禅天: 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⑸四禅天: 唯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莫轻视《百业经》,二是圆满此传承。因为暇满人生极难得,人身既得胜法难遇,今人身已得,胜法已遇,所以,诸位徒众应好好地想一想,今生能第二次听闻《百业经》的机会不会再有,现在遇此胜法的有缘众,也是前世累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诸位徒众心当生喜,以欢喜心来谛听佛语,以信心来取舍因果,以此以后一定会精进修持的。从传承方面,传讲的时间可能较长,但无论遇到什么违缘都最好不要间断,无论何人何事,凡对你们闻思修作障碍的都是魔的加持,无论如何一定要圆满《百业经》的传承啊!)佛陀于是显示神变,坐在马鞍上方的虚空中。(师言:当年阿底峡尊者初来藏地,也是在马鞍上方一尺许的虚空中跏趺而坐,令藏地的人生起很大信心。)这位婆罗门更加生起信喜心,世尊也是开颜微笑,身放白、红、蓝、黄四光,光至十六地狱处,遣除了他们的热恼与寒苦,当他们知道是佛陀的大悲神变所至时,立刻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因此而消尽了他们的恶业,即得转生到人天中去了。有的转生到四天王天,有的转生到四禅天,有的转生到三十三天(Tavatinsa)。他们到天界后听到了空、苦、无常、无我的法语,共诵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能行持,清净梵净行,远离轮回苦,灭尽诸烦恼。”世尊放光绕三千大千世界,最后入于佛的白毫间以示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将得到独觉的果位。
时阿难尊者见此,便恭敬合掌请问:“世尊,今以何因缘,破颜微笑?身放四色豪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若无因无缘世尊不会如此,愿为演说。”世尊告曰:“诸如来正等觉无缘无故是不会放光微笑的。你刚才看见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了吗?”“见到了。”佛告阿难:“刚才那位婆罗门以供养马车的善根,将在未来的十三大劫不堕恶趣,又将于十三大劫转生人天享乐,最后,转人身出家并在阿兰若处,独修三十七道品,现前独觉果位,名曰施马车独觉。故此我放光授记,欢喜微笑。”
——杀众罗汉 恒受狱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正在地狱受苦的众生,其躯体庞大,无有双眼,周身糜烂,中有诸多小虫时时刻刻噬食其身。他不堪其苦,四处狂奔乱吼。当他跑到平原时,有众多狮子、猛虎、烈豹、人熊等群兽,用铁嘴一块一块地撕咬他的身体,他痛苦难忍;于是又跑到河里,却有铁嘴大鳖鱼或摩羯穷追不舍,追食着他,他无法忍受;再飞到空中,空中的铁嘴雄鹰、乌鸦、鸱枭等群鸟也争相啄食,他无比难受;再跑进森林,森林刹那变成铁刺林,布满了剑、矛、弩、弓、大嘴矛、一杵金刚等各种兵器,这些兵器纷纷刺向他,他全身被刺得千疮百孔,痛苦极了;他又跑到墙角或山洞里,又有业力所现的许多人手持刀矛剑弩等各种武器击打他,他没有安身之处,到处奔跑到处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大声嚎叫。(师言:各位,现在仍有许多如母众生在地狱里哭喊、号叫,忍受着不堪忍受的痛苦。其中有曾为我们造下罪业而堕入地狱的父母们,而我们现在为救度自己往昔的父母作一点苦行,受一点不足挂齿的人间痛苦,相比之下能算得了什么?所以,各位对《百业经》之道理不能仅在文字上理解,而应该深深领悟铭记其内在的义理:因果如实不虚。如果不如理取舍因果,若堕恶趣该如何是好?若能自然而然地生起这种定解,说明你修法是有一定的境界了。否则,不闻《百业经》对因果不能如理取舍,去闭关修什么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我不敢相信能修成。今天六千僧众一齐共念七遍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为普度恶道众生。)(译者:人间不及地狱苦百万分之一,现在稍有一点病痛都很难忍受,如果我们现在不励厉忏悔业障,万一堕入地狱,那又该如何忍受?你们看那位地狱的众生在受苦时无一人能代受,无一人能救度,真是可怜极了。所以,我们学院中那些看上去不雅观的藏族老居士们,上师发大悲心不顾外界的种种谣言还是摄受他们,因为他们造了很多恶业,若现在不摄受他们,让他们忏悔的话,以后恶业成熟受大苦报,那太可怜了。所以,除上师如意宝(Cinta Mani)外世界上可能愿救他们的人不会再有。)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一切三世诸佛,具二智慧、四无畏(Catasso Appaman Nayo)、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ni)、八正道分(Aryastan Gikamarga)、九等持、十力等无量功德,昼夜六时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该以何种方法调化等,如是恒时观照着。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观察舍卫城的有情,该用何等方法来调化?世尊观知当以使他们生起厌离心的方法来调化,便以神变力将那位正在地狱受极大痛苦的众生勾召到人间来,显现在舍卫城边的康丹大河内。(译者: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如来的幻变亦不可思议,那位在地狱受苦的众生在人间还是感受着地狱里的痛苦。)他四处奔跑,到平原时,有众多狮子、猛虎、烈豹、人熊等群兽,用铁嘴一块一块地撕咬他的身体,他痛苦难忍;于是又跑到河里,却有铁嘴大鳖鱼或摩羯穷追不舍,追食着他,他无法忍受;再飞到空中,空中的铁嘴雄鹰、乌鸦、鸱枭等群鸟也争相啄食,他难受无比;再跑进森林,森林刹那变成铁刺林,布满了剑、矛、弩、弓、大嘴矛、一杵金刚等各种兵器,这些兵器纷纷刺向他,他的身体被刺得千疮百孔,痛苦极了;他又跑到墙角或山洞里,又有业力感召所现的许多人手持刀、矛、剑、弩等各种武器刺杀他,无论他躲到哪里都被各种禽兽、争相逐食、各种兵器穷追杀打,他没有安身之处,到处奔跑,到处受害,身心痛苦不堪,于是大声地哭喊,大声地嚎叫。其哭喊嚎叫的声量大至全舍卫城的老少妇孺都能听到。(师言:据阿底峡尊者说他的故乡班格拉城有十万户人家,其还不在印度六大城市之中,由此推知,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的舍卫城中,至少有几千万户人家。)一时,城中成千上万的众生倾城而来,全都目睹了那位地狱众生所遭受的一幕幕极为痛苦的惨景,他们都觉得稀有,互相议论着:“这到底是什么业缘?这到底是什么果报?”
此时,世尊告阿难集合众比丘一同前往康丹河边。(师言:世尊肯定带着上万位比丘随同前往,为度化众生故。当年,阿底峡(Atisha)尊者入藏时,有二十五位大班智达(Pandita)随同,世亲菩萨出门平时都是上千的僧众随从。现在有些持戒具慧具德的上师外出弘法时,有众多随从则会令人生信心,若是山兔学雪狮则会贻笑大方的。)远远地,众人都见到佛陀向康丹河边走来,他们议论纷纷。未信佛法者趁机轻毁道:“你们看,本来世尊规定出家人不得看集会,可今天他亲自率众比丘去河边观看……”(师言:当高僧大德在弘扬佛法时,总有魔来干扰,借人之口乱造谣言。)而信仰佛法者满怀欣喜:“你们看,今天佛陀亲临,肯定会有一个精彩的授记,或者有一个殊胜的法缘……”在众人的议论中,世尊率领众比丘来到了河边,敷座入座。大家都看见那位受苦的众生,世尊心想:我应该让他能回忆前世,并以人话与我对答从而使大众自然而然地深信因果。之后,世尊就入了使他能忆起前世并能以人话与世尊对答的禅定。世尊慈祥地问他:“你是干布吗?”他垂泪说:“世尊,我是干布啊!”“你真的是干布吗?”“我真的是干布。”“身口意所造的业有报应吗?”“有啊,有报应啊!”“所感受的果报你觉痛苦吗?”“痛苦,非常痛苦!”“你以前依止何等恶知识,今天成这样呢?”他说:“不是其他的,只是我未能调伏自心。”当世尊与他问答时,在场的观众都觉得奇怪议论说:“干布是何人?他怎能回忆前世?不但如此还能说人话,说有报应受痛苦。”众人很是怀疑,却因佛陀的无比威严而不敢亲问世尊,只好在一边悄悄地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也不知道,也只好发心代众人请问。于是,阿难尊者恭敬、顶礼、长跪合掌请问:“世尊,刚才那位众生是何人?造了什么恶业受大痛苦?祈佛开示,唯愿欲闻。”
佛告阿难:“无量劫以前,有位俱光如来出世,(译者:较贤劫千佛更久远,这里要思维业报在时间上的不可思议,真是“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在他的教法下有五百罗汉。有一天,这五百罗汉出游,到了王宫内化缘后,去附近的公园里,在树下结跏趺坐入灭尽定⑴(Nirodha Sampatti)。第二天早上,干布国
王带着王妃眷属共去花园中游乐,干布国王独坐一处观赏景色,王妃眷属们四处采花撷果自由地戏耍,当她们看见了树下一一安祥坐禅的罗汉时,顿时生起
了无比的欢喜心,便对他们合掌、恭敬祈求传法,其中一位长者对她们宣说了佛法。当时,国王听见花园中有男人的声音,因嫉妒生起大嗔恨心,他立刻抽出宝剑,怒气冲冲地向罗汉们冲去,用鞭子把罗汉抽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然后,命手下持各种剑、弩、矛等兵器刺他们,割他们。并且还用剑、刀等将
他们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干布国王以邪眼瞅着罗汉们,叫凶手把他们丢出去喂狗,就这样一一地把五百罗汉全部残杀了。”诸比丘,汝等作何想?当时的干布国王就是这位正在受极大苦的众生。当时国王生嗔心又以邪眼盯着罗汉们,故其今世无双目;用鞭子抽打他们,故其全身糜烂;因他残杀五百罗汉的恶业成熟,他自俱光如来至今,都一直在无间地狱中受大痛苦。”众比丘紧接着请问世尊:“既然如此,干布国王还需受多久的苦报?”佛告诉曰:“未来贤劫五百佛出世后,干布方从此苦报中解脱并转生在劣等种姓家作猎人。一天,他来到了一片绿草丛生的森林中,心想:这么优美的环境,肯定会有野兽来此。于是便在林中设下一些网罟。准备次日再来取回猎物。恰巧当天来了一位独觉,于此处坐禅,诸野兽不敢亲近。第二天他满怀希望四处察看,只见一位独觉在那里参禅入定,其余一无所获,他便生起了憎恨心,想:如果没有这位独觉,肯定能捕到猎物。于是在一怒之下把独觉杀害了。因此,又堕入无间地狱⑵(Avici)受无量劫难言之苦。(师言:往昔所造诸恶业,必须依四对治力进行忏悔,立誓绝不再犯,一定要有这样的决心。否则,这个等流果继续下去是很可怕。一方面为不再造恶业而诚心好好忏悔,另一方面为不再造恶而好好发愿。)此业报尽,遇正觉师如来,在其教法下出家得证罗汉果。他得圣果后,现比丘相,外出游方。一天,他到王宫化缘后在王宫附近的花园内坐禅。当时,国王带着王妃一同游乐,王妃四处采花撷果,恰巧见到他,对他生起信心祈求传法,在传法时,国王的耳边传来了男子的声音,立即跑过来举鞭抽打他,又令凶手拿刀、剑、矛、弩等各种兵器切割鞭打他,把他身体切成块喂狗,这样他的果报才完全受尽。”(师言:据《俱舍论》讲,得罗汉位后照样感受业报,只限身受苦但心住自在,此处罗汉受苦是不了义的说法,杀生的报应,即便得圣果仍要受报。)释迦世尊宣讲了这个漫长的因果过程,舍卫城的所有观众们谛听了佛言后,都觉得因果不虚,人身是苦,于是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及无比的忧愁,世尊也觉得他们堪为法器,给他们宣说了相应的法。闻法后,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有些得预流果(Sotapanna)、一来果(Sikitagami)、不来果(Anagami)、罗汉果(Arahat);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得梵天位;有的得独觉果;有的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其他的人也对佛法真实地生起信心而皈依佛了门。(师言:无始以来我们肯定造了恶业,故我们应当猛厉忏悔。消尽恶业的方法
有四种:一是发起一个度化众生的无畏菩提心,可以消尽业障;二是入无上大圆满的境界,证悟等净之实相,无有轮回涅槃取舍,可以消尽业障;三是具足四对治力修持金刚萨埵忏悔无始以来之业障;四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后业障可以消尽。欲忏清罪业,当以此四窍诀勤修。)
注:⑴ 灭尽定: 唯有圣者能得,系一种无漏之无心定,圣者修定时,生起以止息想作意而入此, 定其时,不仅断灭不恒行六识,且恒行染污之七识及与之相应之五遍行,别境 之慧,我痴、只、我慢、我爱苦四烦恼。
注: ⑵ 无间地狱: 即五无间,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身血等五逆罪。
——同行等流 两世被辱
一时,佛在迦毗皤窣堵城(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提婆达多(Devadatta)当时杀害了莲花色比丘尼,(师言:提婆达多原本造了两个无间罪(Panca Nantariya),此时又造一个无间罪。)因此,萨迦国王把他驱逐出境,他无处可归,就想:应该到迦毗皤窣堵城去。到了之后他又琢磨:我现在杀释迦比丘没有能力,证得佛果也没有能力,那就回到原来悉达多太子的王宫里去,跟那些王妃搞好关系,再进一步得到王位。他作着这样的美梦。之后,他特地派人跟耶输陀罗(Yasodhara)、耶惟檀等说:“释迦比丘说自己远离了贪心,可又娶了这么多王妃,若无贪欲心就不应娶妃子,这种作法很不如法。如果你们对提婆达多有信心,就跟他商量,他很想作国王。”听后,两位王妃一起商量对策。后来她们决定:我们如果直接制止可能不太好,不如让他来王宫我们当众奚落羞辱他。于是派人告诉提婆达多说:“我们很乐意让你来宫中,有什么事我们一起商量,会让你如愿以偿的。”提婆达多闻此欣喜若狂,立刻赶赴宫中。当时宫中仍有悉达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地想坐法座,但诸天以为很不如法,马上把法座用神变隐藏。耶惟檀王妃带着所有王妃坐在宫门前的台阶上准备接待提婆达多。耶惟檀独自高坐,当她见到提婆达多得意忘形地走来,内心觉得好笑,就上前假装殷勤地说:“欢迎您的到来。”提婆达多合掌对王妃客套几句。王妃上前狠狠地捏住他的双手,他使劲抽也抽不出来,就这样耶惟檀王妃把他双手捏出血来。提婆达多疼痛难忍,继而王妃又将他摔倒在地,狠狠地踢他,众王妃一涌而上,以各种东西砸他,有的用牛粪打他,有的用油烫他。最终他狼狈不堪遍体鳞伤的回到了他的眷属果嘎乐嘎那里。果呷乐嘎等人问他:“今天你运气不错吧,去王宫与王妃一起享乐。”提婆达多十分尴尬。
诸比丘得知此事,前白佛言:“今天耶惟檀王妃等当众羞辱了提婆达多。”佛言:“耶惟檀夫人不仅是今天羞辱他,往昔也曾羞辱过他。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提婆达多的前世),离印度不远的布德哈拉城有位自在部国王(世尊的前世),这两个国家因一些嫌隙互相作战,残杀了很多人。一天,梵施国王与众臣谈论一些关于女人的事情。梵施国王问众大臣:‘哪些女人长得最漂亮?’群臣各抒己见。其中一个人告诉国王:‘他们所见的都比不上自在部王妃(耶惟檀的前世),其貌美非其他女人能比!’听到此言,梵施国王突然生起了极大贪欲心,想: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到自在部王妃,但要得到她唯有先平息两国之争,缓解矛盾之后再找机会。于是便设法与自在部国王言欢合解。过了一段时间,他专门派人告诉自在部王的王妃说:‘两国和合我意在于你,能否赏个机会,我俩面谈为宜!’自在部王妃就将此事悄悄地告诉了自在部国王并说:‘如果您同意,我想召集众人当众羞辱他。’国王同意了。接着她又宽慰国王:‘请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您不要过于计较!’然后自在部王妃派信使告诉梵施国王:‘臣妾明白陛下之意,但有碍于自在部国王,若您真有诚意,最好先杀掉他方便我俩行事。’梵施国王得信后觉得这很容易。他马上又恶化两国之间的关系,并派四大军队攻打自在部国。一天早上,整个布德哈拉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自在部国王手下的一些人也被杀害了。这时王妃又派人对梵施国王说:‘你杀下面的人有什么用,你的目的是为了我,现在本宫仅有我独自一人,你穿上一套普通市民的衣服来就是了。’梵施国王信以为真,马上迫不急待地找了一套破烂衫换上,溜进了王宫。这时候自在部王的王妃突然抓住他的手高喊:‘自在部王、王子、大臣、商主们,梵施国王非法偷溜进我宫,欲行邪淫……。’自在部国王进来说:‘你身为国王却溜进我宫中欲行邪淫,实不如法,当以刑处之。’自在部王妃说:‘杀了他也没多大意义,不如当众羞辱他,再让他滚。’于是,王妃上去狠狠地踢他,众人也用各种东西打他,用油烫他,他也是半死不活的离开了自在部王的王宫。众比丘,当时的自在部国王就是现在的我,王妃就是现在的耶惟檀王妃,梵施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师言:这个公案说明了释迦世尊与提婆达多前后的因缘也是一种同行等流果报。所以有些专门害别人的人,也是前世业力所现。)
——同佛母愿 精进第一
佛为兜率天子时,印度迦毗罗卫城(Kapililavastu)有一狮须国王,与王妃过着美好的生活,他们先后生了四个王子、四个王女,分别取名:净饭、白饭、斗饭、甘露饭,净母、白母、斗母、甘露母。邦西城有个施迦Ra萨国王,与王妃生了两个王女,取名为:大幻化母、幻化母。(译者:大幻化母就是摩耶夫人(Maha Devi),幻化母是世尊的姨母摩诃波阇婆提夫人(Maha Prajapadi)。)两位王女出生后,宫中用牛奶等喂养,她俩如海中莲迅速地长大了。有位相士说:“幻化母可以生一个具足相好的太子,而大幻化母可以生一个金轮王。”邻国的狮须国王得知这个授记,派人去施迦Ra萨国那里求婚:“请您将两位王女许配给我净饭太子吧!”(当时释迦族的规矩是不能一夫二妻。)狮须国王派人进一步疏通,终于得到了整个释迦族的同意。施迦Ra萨国王就将两位王女许配给净饭太子。狮须国王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施迦Ra萨国王还送给两位王女一位女仆——梳发女。她们一起与净饭太子过着舒美的生活。不久,大幻化母生下了悉达多太子,七天后便转生到三十三天(Tavatinsa) (Trayastrimsat Deva)。梳发女非常忧伤,任何人都无法解除她心里的痛苦。悉达多太子长大后,见生、老、病、死等痛苦,舍弃王位出家苦行六年,获证无上正等正觉。他回到迦毗罗卫城,许多释迦族的王子随佛出家。幻化母随后出家为众生主母。梳发女也跟随世尊出家,她精进修持,断尽了三界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为世尊教法下的精进第一。
诸比丘请问世尊:“世尊,梳发女以何因缘转生富贵之家却身为女仆?”世尊告曰:“这是她前世的愿力成熟故。九十一个大劫(Maha Kalpa)以前,毗婆尸佛⑴(Vipassi Buddha)出世。时有二女,见佛相好庄严,一女发愿:‘愿我将来
能生下一位象毗婆尸佛那样的太子,即生成佛。’另一女发愿:‘ 我愿作太子的姨母。’还有一女随同发愿:‘我就作你们的梳发女。’此中前两位发愿女即大幻化母和幻化母;另一位即梳发女。”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梳发女以何愿力,得于世尊教法下出家证果,并精进第一?”世尊复言:“这也是往昔的愿力成熟。在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a Sambuddha)、人天导师、迦叶佛(Kasspa Buddha)出世时,有位堪姆(师言:‘堪姆’这一名词早在迦叶佛时就有,不是藏地密宗特有。)为迦叶佛教法下精进第一,其座下有一比丘尼见自己的堪姆如此的精进,就发愿:以我一生中持戒闻思之善业,愿我将来于释迦佛教法下出家证果,并且精进第一。当时发愿的那位比丘尼,即今梳发女是也。现在她的愿力已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证果且精进第一。”(译者:大家知道,迦叶佛时一位普通的比丘尼,仅以愿力在释迦佛教法下出家得果。所以,我们现在修行虽然没现前神通成就,但要好好发愿,再积累资粮,因果是不会虚妄的,有些人认为今生不成就没多大意义,好象不承认后世和因果报应一样。另一方面,现在的堪姆们应该作个楷模,让别人都见贤思齐:精进第一,智慧第一,持戒第一……。以后在弘法利生方面会有很大的利益的。)
——供圣得报 今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位涅德比丘,四处参访,到了仲雪,此地有一位富如多闻天子的施主,与爱妻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施主常常担忧:我们有这么多财富,若无子继承,等我俩死后也是被国王没收。所以,他夫妇二人常祈求大梵天、帝释天等诸神,也常到佛菩萨前作供养,久
而久之因祈祷与众缘和合,终于有一个凡夫来入胎了。妻子高兴地对丈夫说:“我身已有孕且右侧偏重,肯定会生个男孩……。”说毕夫妇俩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共同祈愿:“愿这个小生命长大后孝顺父母,对整个家族种姓有利,对佛法有利,在我们去世后能好好地作个超度。”施主还另建一座宫殿,宫内冷暖适宜,设备齐全,还有五味饮食,动听的音乐等,非常舒适。
怀胎九月,施主的妻子果然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男婴,身如白莲,夫妇就
注:⑴ 毗婆尸佛: 为过去七佛之第一佛,即过去壮严劫中出现之佛。
为他取名‘莲花色’。他们用上好的食品精心喂养着莲花色,莲花色犹如海中的莲花般迅速成长。他长大后,无碍通达世间的十八门学问,并对释迦教法生起极大的信心。祈请父母同意后,就到那位四处参访的涅德比丘前出家受戒。
有一天,莲花色比丘未禀白自己的堪布,便擅自出游了。(师言:按照教规:初出家始,当依止上师十年不得离开,除绕塔外,凡一切事经上师开许后方可,师不开许则不能去,若违师言将于自己的修行方面不得增益。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希望全院的四众弟子(Catu Parisa)千万不要乱跑。)(译者:我在此也奉劝各位,得遇一位戒律清净、闻思究竟的上师,或者是自己具有极大信心的上师,一定要恒时依止,并常常祈祷上师三宝空行护法加被自己的身心,才能有这个福份恒时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你们中间有的人固执己见,不辞而别,我是没办法。但对于修法呢,请大家以后慢慢地观察,会自有分晓的。)莲花色比丘到磨吐罗城(觉拉市),与城中的僧众一同安住下来。一天清晨,莲花色比丘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因初到此地,人生地疏,竟然走到一家***院去了。一***女见到莲花色比丘,即刻欲火纵烧,生起了极大的贪心,便迎上前去热情地说:“尊者,请到我家应供吧!”莲花色比丘还真以为她是位虔诚的信徒就随她去了家中。难以抑制贪欲的***女坦然地对他说:“尊者,您相貌端严,我青春貌美,我俩一定有很深的缘份,应该同眠共枕。”此言一出莲花色比丘真是大吃一惊,连忙捂住耳朵不敢听下去,并请求她:“请你不要这样说!不要这样说!我已出家受了戒,无论如何是不能这样作的。”***女听了并不以为然,强辩道:“您如果不能这样作,却为什么跑到***院来呢?”莲花色比丘忙解释:“我跑来这里是想应供别无它意,我新来此地,既不知这里是***院,也不知你是***女,我的确不是生贪心而来此地的,不管怎样,我是不会作破坏戒行的事。”***女忍不住贪欲便威胁道:“那好,你若不答应我,今天,我是不会放过你的。”莲花色比丘听了,害怕极了,不顾一切地冲出去逃走了。(师言:希望我的每位弟子每到一处首先要仔细观察处境,否则,象莲花色比丘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也很难免,但象他那样具正知正念,能当下对治的怕是很少!)他没再化缘,空着肚子一直跑回经堂去了。
那位***女欲火焚烧,难以克制,想尽办法找到了一位会咒术的贱女。贱女对于咒术非常精通,能很快勾召来男人。***女对贱女说明自己的心意,并许诺若能圆满这个心愿定会以很多黄金回报,贱女就答应了,她用牛粪作各种坛城,供香花、食子等,烧护摩、白芥子等,口中念诵仪轨、咒语,果真把莲花色比丘勾召到她家来了。(师言:咒语的力量不可思议。在马罗札瓦译师的传记中,当时马罗札瓦译师想杀米拉日巴,就专门念咒语。果真把米拉日巴勾召来了,但怎样也杀不了他,马罗札瓦译师很奇怪。米拉日巴告诉他:“因咒语的力量不可思议,使我不得自在被勾召来,但我的杀业已忏悔尽,所以你杀不了我。”)贱女说:“今天勾召你来有两条路任你选:一是你跟那位***女过夫妻生活,二是将你作火供。你自己看着办!”莲花色比丘毫不犹豫地自言自语:“如来出世犹如昙花一现,暇满人身亦是难得,出家为僧更是难中之难。我今已得出家就应坚守净戒,所以,跳入火坑是我最好的选择。”(译者: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若遇到这样的违缘,有没有象莲花色比丘那样坚定的信心?)贱女听了这番话,顿时觉得非常惭愧,想到自己的言行又很懊恼,自己造了太大的恶业,立即对莲花色比丘生起恭敬心,放弃一切勾召仪轨等,恭敬、合掌、顶礼于比丘前忏悔。在一旁的***女见此事,她也减退贪欲之心,二人共在莲花色比丘前诚恳地忏悔后,祈求传法,莲花色比丘给她们传了相应的法,她们如理修持后,证得了预流果。二人再次祈求:“我们愿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尼戒。”莲花色比丘把她们交给其他比丘尼众,在那里出家受戒修法,她们二位勇猛精进,最终得证罗汉果。(译者:佛法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无有高下,无有贵贱。这里原来是***女和贱女,后来也证得罗汉果,何况其他人。只要你具信心和精进,无论是什么人都能成就。)(师言:《萨迦格言》里,有一位大天比丘,他传法后许多弟子都证得罗汉果位。他死后,这些具神通的弟子才观察上师转生哪去了,一个观察到上师正在无间地狱里哭喊着。他觉得是不是看错了,再次观察时,上师已在三十三天(Tavatinsa)了。于是他们去请问佛陀,佛陀告诉他们:“因他曾造了无间罪故堕地狱,刹那许,借他传法使许多弟子得圣果之功德而得升三十三天(Tavatinsa)。所以,传法上师假使没有功德、成就,只要弟子具信心也能得究竟成就,如果弟子不具信心,上师是普贤如来,也无法引凡入圣。)莲花色比丘见她俩已得圣果,心生惭愧:我可以成熟他人的相续,但自相续却没能成熟,弟子已是罗汉,自己仍是个凡夫。尔后,他请佛说广闻五德:①知根、②知界、③知处、④缘起、⑤处与非处,按照教言而断除烦恼,开始精进闻思修,灭尽所有烦恼,证得罗汉果。时诸天降下花雨,齐声赞叹他的功德。得果后,他又在磨吐罗城住了一段时间,才返回舍卫城。返回后,他就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磨吐罗城的经历。
时众比丘请问:“世尊,***女以何因缘首先对莲花色比丘生极大贪心?又以何因缘她俩今生成为***女和贱女,尔后出家得罗汉果?祈请开示。”佛告曰:“***女与莲花色有五百世的夫妻因缘,因往昔的习气现前,故她一见莲花色自然生起了贪心。后来***女得出家证果是她往昔愿力成熟故。曾贤劫在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鹿野苑有一大施主,娶有二妻,他们共同享受人世间的美好生活。渐渐地施主对迦叶佛生起了很大信心。一天,他告诉两位妻子:‘我对迦叶佛的教法很有信心,并准备出家修梵行,望你俩在家和睦度日。’二位妻子也说:‘夫君,您若发心出家,我俩也想出家。’大施主听了很高兴,说:‘那很好,我先把你们送到僧团出家,我把财物妥善处理后,再出家。’他就把她俩带到尼众经堂,交给尼众出家受戒。事毕,施主就回到家中把财物上供下施,都安排妥善后,也出家了。出家后他精进修学,很快通达了三藏,具足一些功德,成了位说法师,得到衣食药物等供养。而那两位比丘尼呢?则是业习未断常常跟僧众起烦恼并恶口骂人,一个骂:‘简直象个***女’;另一个骂:‘真是个贱女’等。这位比丘却是对僧众作广大布施供养,还供养迦叶佛的指甲与头发,并发愿:‘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生富贵家,相貌庄严,于释迦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果!’当时,那两位比丘尼问他发了什么愿,他如实地告诉了她们,她们也发了同样的愿,并且又发愿:愿我们在僧众中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当时的比丘即现在的莲花色比丘,两位比丘尼就是先作***女和贱女后出家证果的比丘尼,他们当时咒骂僧人的果报,今世先变成卑贱的***女和贱女。又以发殊胜慧愿的果报。而证得圣果。”
众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莲花色比丘身色如莲花甚为庄严?”佛告曰:“这也是往昔的善愿成熟。曾经有一位看守众人喜院根呷拉瓦(指经堂或大园子)的人,他经常用各种花鬘、香、水供养经堂,经堂内有鲜花水果,又有天鹅群鸟,是个鸟语花香非常幽美的环境。后来有位独觉来到根呷拉瓦打坐修行,守门人见了生大欢喜,对独觉供养食品及莲花,同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富贵家,身色如莲花。诸比丘,此守门人即今莲花色比丘,因其愿力成熟,故身色如莲花,甚为庄严。”(师言:《百业经》中多是往昔愿力成熟的公案,故我们平时在诵《普贤行愿品》时,每句愿词的内容都应用心观想,若不能全部作观,即使是其中的‘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偈能观想也可以,切莫随随便便在字音上滑过去。若是为度化无边众生而发心念诵,也会直接得到普贤如来的果位。有的念《普贤行愿品》发愿供养;有的发愿得佛、菩萨的果位。但不管怎么样,好好地发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年的普贤云供是为你们四众弟子(Catu Parisa)打开了一个积累资粮的方便大门,故每次念诵时别忘了自己发愿。)
——猎人供圣 今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个富裕的屠夫与妻子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个极为庄严的男孩,非常逗人喜爱。他们为孩子的降生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一个适合其种姓的名字。并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他。长大后,他既孝顺又能干。当父亲表示希望他能继承父业作屠夫时,他推辞说:“父亲,我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难道我还愿意杀生(Pana Ghata)吗?”那位有善根的母亲听后便劝屠夫说:“既然儿子这么说了,就不要勉强他,屠夫又不是一门很好的行业,不要让他造业,事情可以另请别人帮忙,让他随缘吧。”(译者:古印度的习俗对种姓非常重视,是贵族的就一定是贵族,是下劣种姓的一定是下劣种姓,丝毫不得越界。从生活到事业都有相当严格的界限,如今虽然政府规定不分种姓作业,但不少城市的民间风俗流传相当久远。若想了知,我的《印度巡礼记》中有记载。)由于父母通情达理,屠夫的儿子舍弃了父亲传下的行业。后来,他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佛在祗陀太子园林时,他去佛前闻法,并发心舍俗出家。经过父母同意后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罗汉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诸天共赞他的功德。此时,他用神通观察所化众生的因缘,首先应该调伏的是自己的父母,于是他就回到父母前对他们宣说佛法,使他们从杀生的行业中解脱出来,夫妇俩也立誓断恶行善,皈依三宝,行持五戒,广作布施,屠夫家财源如同井水,求施者连绵不断。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此比丘以何因缘生于富裕的屠夫家?虽生在屠夫家却不作屠业,并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证果?唯祈演说前后因缘。”
佛告众比丘:“这是往昔的愿力。很早以前,在一寂静森林里有一群猎人聚集生活,正在享用饮食时,有一位独觉前来化缘,其中的一位猎人见到独觉颇为欢喜,立即上前供养了许多食品,独觉默然受供,并以身体的示现传授了一些佛法,再飞入空中。(译者:据佛规,独觉、罗汉们虽俱神变力能取一切所需,但要遵循因果规律,自己必须去化缘。)供养的猎人见了,更加欢喜,并发愿:以今供养独觉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得生富裕的屠夫家,但不造任何恶业;并能于此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前,令他欢喜,并出家修证成果。当时作供养的猎人就是现在的那位比丘,愿中的‘比独觉更殊胜的尊者’就是我,因愿力成熟故,今于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译者:这个公案是两世的愿力成熟于一生:一个是作猎人时的发愿,一个是作比丘时的发愿。以般若经的观点是不能发小乘愿,但我们发愿:若今身未成就,最迟在弥勒佛出世时,自己回小向大,现前正等觉。特别是临终前发愿最殊胜,也易成熟。平时在诸佛菩萨僧众前作少许的供养时,殷重发愿能即生证悟大圆满。《百业经》中多是凡夫发愿而成熟的,所以大家现在应以《普贤行愿品》或大圆满愿文的愿词来作广大的发愿。)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她的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他溺死,然后再拿去喂狗。”母亲说:“夫君,您不要这么说,杀人是天理所不容的,(译者:但现在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提倡搞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使许多无辜的生命被杀掉了,而且还给予奖励,变相的杀人也变成合法的了,真是众生业力所感!)毕竟她是我们俩的孩子,等她长大生活能自理了就把她赶出门。”丈夫听了,想了想就同意了。从此后,他们就把她关在家中悄悄地喂养,不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让任何人看见。到她能独自行走时,父母就把她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她每日食不充腹,衣不弊体,本来相貌奇丑,又染上了严重的麻疯病,实在是痛苦难忍,在街道上辗转乱喊。阿难尊者见此情景生起无比的悲心,于是上前以温和的语气问道:“女孩,你是谁呀?怎么成这个样子?”她的神智还清楚,悲伤地对尊者祈求说:“尊者,这是我前世的业力所感,才成这个样子,祈求尊者把我的恶业消尽。”尊者悲愍地安慰道:“你不必担心,我教你行善,以善业之力来消尽你的恶业。”便从别处找来些芝麻油、供香等并把她带到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灯、涂香、花等等供养。孤独长者刚好也来到此处,见了这一情景就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长者。长者看见丑女无衣穿便生起悲心,给了她一件衣服。同时,我等大师遍知佛陀知道这个可怜的女子,就亲临塔前,丑女见佛陀三门寂静、相好庄严圆满严饰的金身,马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心想:我供养发塔、指甲塔的功德很大,今若能亲自供养佛陀,功德更是不可思议。想着想着,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供养了佛陀,(师言:虽然是件脏血垢染的衣服,但释迦世尊还是乐意接受了她清净的供养。)她无比地欢喜,在佛前合掌祈祷,后来她在对佛的欢喜心中已去世了。死后,她转生到当地的一位商主家,生下来时非常端庄,且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商主这家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金色刚满七岁就对佛生起信心,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就灭尽了烦恼,获得罗汉果位,成为具大神通的罗汉。以后,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丑相的劣种中救了出来,她对阿难尊者特别地感激,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众比丘见之便去请问:“世尊,金色罗汉以何因缘生富贵家,身色金黄,年龄尚幼能具信出家证果?唯愿为说。”世尊说:“你们还记得舍卫城曾有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子吗?”“记得,记得,其丑无比。”“当时她正供养我的发塔时,我亲自去了,她见我后生大信喜心,并在充满欢喜及信心之中去世了,后来她投生到当地的大商主家,身色金黄。”“那么,请问世尊,她造了什么业而成为十八丑相的贱女呢?”世尊告曰:“这是她往昔业力成熟。早在人寿两万岁有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家有一女,长大后对迦叶佛具有信心,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出家后,她个性刚强,恃财好胜,时常恶口骂别人‘贱人’、‘丑人’等。(师言:我的根本上师土嘎如意宝(Cinta Mani)也曾经常讲给别人取外号的果报,并引用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公案,有一位人常为别人取牛头马面的绰号,后来他转生成有一身十八个头的众生。故大家平时说话要讲文明礼貌。)后来,她一生中修持梵行,临终前发愿:今生出家修持虽无成就,唯以出家功德,愿于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并愿恶口骂人(Pisuna Navaca)的恶业不要成熟。然而,因果不虚,骂人的恶业先成熟了,使她成为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劣种女,后得遇我并起信心,出家获证罗汉果。前后因缘如是也。”
——恶口戏骂 今证罗汉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位威力无比的萨迦国王。(师言:萨迦国王在释迦佛时代非常著名,世界上称他是第五大王,仅在四大天王之后。)他有一次恭请世尊及眷属在祗陀太子园(处灵鹫山下,距舍卫城很近)应供三个月,国王用牛奶、酸奶、醍醐等各种上好食品供养,并派五百牧童帮忙作杂事。三个月圆满后,萨迦国王对释迦佛供养无价妙衣,对应供僧众也以各种资具一一供养,然后世尊率众眷属回经堂了。当时,五百牧童不约而同地想:萨迦国王往昔一定是造了很大的善业,才成为一位有权势、有威望、有福报、举世闻名的国王,可他现在继续上供,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呢?因前世未造善业,故今世为牧童。现在我们得了人身也应该发心供养僧众(Bhikkhu Sangha),他们就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及僧众,一切准备就绪。(师言:对一个牧童来说,虽然财物不是很多,但发心清净,功德同样很大)便恭请世尊及眷属应供,世尊默许了。中午世尊率眷属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已毕,五百牧童一起去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得预流果位。得果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就先到对佛法极有信心的萨迦国王那里祈求,得到开许后,再去世尊前祈求:“我等欲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唯请世尊悲愍摄受。”世尊开许了,并以“过来”之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牧童成了身披袈裟手持钵盂,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了。世尊又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各自六时精进,很快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诸天见之无不欢喜赞叹!得果后,他们心想:现在有没有我们可以调化的众生?若有则在何方?他们以神通观察到了一些具缘调化的众生,就前去调化,其中有一个牧女,想尽办法也不能使她对佛陀生起信心,无奈之余他们就强拉硬扯把她拉到世尊前。她一见世尊三十二相好,顿时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胜于十二年的禅悦,不可言说。她看到左右的人都捧着供品,而她什么也没有。她看见路边的果夏达呷花很好看,便采下来去供养佛陀,并在佛前恭敬礼拜,祈求传法。世尊观知她寿命不长,给她传了相应的法。传法圆满后,牧女就回去了,不久,她因四大不调很快去世了,因她对世尊生起欢喜心故,去世后得以转生天界,成为一个可爱的天女。一般天人有个规矩:得生天界后进行三观察,观察自己前世是哪一道众生?以何因缘得生天界?以后又转生何处?这个天女观察到:自己前世是人道的一个牧女,因为以欢喜心供佛果夏达呷花的善根而转生成天女。她怀着对世尊的感恩之心,想马上去拜见大恩世尊,于是身着妙衣霓裳,上下金装银饰,手持天上的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前,合掌恭敬供养鲜花,再祈传法,世尊给她传了相应的法,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又对世尊顶礼,右绕三匝返回了天界。
当时,有前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见到夜间光芒普照,以为是大梵天(Maha Brahma)、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次日就去请问:“世尊,昨夜光亮如白昼,是否是大梵天、帝释天亦或四大天王来世尊处?”世尊说:“昨夜既不是大梵天、帝释天,也不是四大天王前来。你们还记得一个牧女对我欢喜地供养果夏达呷花吗?”“记得,记得!”佛曰:“这个牧女以欢喜心对我供花,死后得以转生天女,为报恩故昨夜前来拜见我,我又应她所求传了相应的法,她得圣果后返回天界了。”“请问世尊,此天女以何因缘今生转为贫穷的牧女?后又转生可爱的天女?唯愿宣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谓前世的业力就是,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尼,性情暴躁,以嗔心恶口骂人‘牧女’。(译者:‘牧女’意思是下劣、贫穷、愚笨的人。莲师说过‘上至班智达,下至牧童间’其喻意亦在于此。有时想起我当年读书时,能说会道,别人让我帮他们取外号去嘲笑他人,我可以马上根据其相貌取个令人哄堂大笑的外号,取了好多,现在想起来念忏悔心咒对我很重要。上师也讲:听《百业经》后仅仅是谨小慎微,不造口业也是一大收获,上述公案中,大多都是口业成熟之过,所以大家应该注意不要造口业。)临终前生大惭愧的比丘尼发愿:我于迦叶佛教法下一生持清净梵行,虽然没有证果,但愿我在释迦佛出世时,在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并得以证果;愿我恶口骂人之业不要成熟。’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时恶口比丘尼即今牧女,此是前世业力成熟。所谓今世的因缘,就是她以欢喜心供养了我一朵果夏达呷花,而得生天女,此是今世的善业所感。”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何因缘今世共为牧童?后来遇佛并出家证罗汉果?愿乐欲闻,唯愿为说。”世尊告曰:“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当时他们以‘牧童’互相戏骂。临终时发愿:虽然在迦叶佛前我们没有什么圣者的境界和功德,但是,以一生中持戒的功德愿于释迦佛出世时,于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得证罗汉果位;愿恶口相骂之业不要成熟。(师言:平时业力现前,不留意骂人,马上念“嗡班札儿萨埵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万遍,方能忏清,以咒力不可思议故。)当时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现在的五百牧童。以恶口之业成熟故,又以其愿力成熟,今生能遇佛,令佛欢喜,出家后精进修持,证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