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巴利文:satipa??hāna,梵文:sm?tyupasthāna),亦称四念处、四念处观、身受心法,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称内观。指从“身”体、感“受”、“心”、“法”四个面向,建立持续及稳固的觉知,明了其身不净、苦、无常及无我的本质,断除所有的贪瞋痴烦恼,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从原始佛教的观点,四念住被认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习四念祝四念住和修行可视为同义词。北传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即是禅定,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即是毗婆舍那。
第一念住为身念住,观察身体为不净物。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故观身为不净。其下为六种修行方式:入出息、威仪路、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渐达到无所依而住,不会对世间事物有所执著。
入出息:如实观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为四个阶段:入出息、长短息、全息、微息。
威仪路:如实了知行、注坐、卧四种威仪。
正知:在一切行为中保持四种正知:有益、适宜、行处、无痴。
厌恶作意:是指因为身体不净,而厌恶身体的三十一个组成部分,以摒除我执。
界作意:指四界分别,为观察身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种。
九墓地:是指人死后的各种肉体败坏的色相:膨胀青瘀脓烂相、食残相、断坏相、血涂相、筋腱连骨相、散乱相、白骨相、陈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时候会把九墓地分为九种不同的身随观业处,和其他五项合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入出息念、厌恶作意此两种为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其余十二种为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
第二念住为受念祝佛陀指导观察九种受念: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有物染的乐受、无物染的乐受、有物染的苦受、无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
第三念住为心念住,佛陀指导观察十六种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
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为无常。
第四念住为法念住,其下分五种: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谛。
五盖,即修习禅定的五种障碍:欲贪、瞋恚、昏沉与睡眠、掉举和追悔、疑。
五取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
六处,即六内处与六外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七觉支,即七种觉悟因素: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四谛,即四圣谛:苦、集、灭、道。
观察法的无我,法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质,所以观察为无我。
四念处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脱方法,修行此道,能够达到清净有情,并超越愁、悲,消除苦和忧,并能得道验证涅槃。
我相(佛教解释) 我相 佛教中,我相(梵a^tma-s...
供佛(佛教解释) 供佛 注音:gngf 词语解释 供 ...
所依(佛教解释) 所依,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
性空(佛教解释) 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
自觉(佛教解释)...
见性(佛教解释) 见性 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
佛堂(佛教解释) 字面意思有两个 一是佛所住的...
受戒(佛教解释)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
依止(佛教解释)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
觉支(佛教解释)...
四念住(巴利文:satipa??hāna,梵文:sm?tyupasthān...
福报(fú bào)为福利之果报也。意思是种下的善...
四依,梵语catva^ri pratisaran!a^ni。指四种依止之项目...
翻译 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
北宋的黄龙慧南禅师常以三句转语示人,人称“黄...
辩才无碍 能言善辩,谓之“辩才无碍”。如《三国...
《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
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三乘行人所共得的我...
推翻已经断定的罪案,称为翻案。例如《官场现形...
【五钝使】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五钝者。钝即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