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专题 > 宽容 > 正文内容

其他日籍作者:宽容与和解的精神(中村元)

宽容  时间:2022-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宽容与和解的精神

中村元

一般说来,印度民族具有一种倾向,他们承认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他们认为,这些似乎相互对立的不同看法,都是以“绝对者”为根基的。他们的观点在客观上是建立在“万有一体观”上,在主观上,则立足于对人间一切活动是导源于形上学原理和一元论原理的反省。

在印度,当释迦牟尼诞生时,当许多城镇繁荣兴盛于恒河河畔时,就已出现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相互冲突的不同哲学派别的反省。怀疑论者对任何形上学的问题,都悬而不决。当被请求回答时,他们常常态度暧昧,不给予明确的答覆。要领会他们答案的真正含意是困难的,因为,这正如意欲用手抓住鳗一样。但是,耆那教的创始人摩哈维拉(Mahavira,大雄)试图超越怀疑论。他主张“道理”的相对论,这种相对论,证明对一般事物给予相对变化的判断是可能的,除非加上“来自某一确凿观点”的限定。

在古代印度这些哲学家中,释迦牟是对是一问题彻底反省的第一人。他批评哲学家和宗教领袖们“各执己见”,而陷于无休止的辩论①。由于这些人参与永远无法解决的形上学的论争,佛陀指责他们犯下了不道德的行为。佛陀自己避免参与这类争辩②,并认为这些争论,对于“悟道”是毫无意义的。③

据说,释迦牟尼是“远远避开一切争论”的,他“告诫修行者要超越一切“戏论”(与实现宗教目标毫无意义的争论)”。释迦牟尼不是一味排斥他人,也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教义,才是唯一的“绝对真理。所以,他能够与其他哲学家和睦相处。以这种“和为贵”的方法,他实现并意识到了“内心的寂静”。这就是释迦牟尼的教义,永远难以与其他教义比较的地方了。④我们无法断定他的教义是“等同”、“优于”或“劣于”其他教义。只有在两个不同看法之间有着某种共同点的情况下,比较才成为可能。释迦牟尼的教义,与其他诸教义是不同的,因为,它对其他诸教义的立场和结论保持中立。释迦牟尼本人似乎已走得很远,甚至承认其他诸哲学存在的意义。所有的哲学家,只要他们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要承担被认为不明智或顽固不化的风险。但是,只要人们相信一种学说,这学说就必然存在着一些理由⑤。按照释迦牟尼的说法,佛教徒应对任何哲学观点,都持守超越的立场,必须时时反省自己,并牢牢记住不应堕入偏见之中。

这种对待其他教义的态度,在大乘佛教中,尤其在《法华经》,是显而易见的。⑥甚至,一些较低级的教义,一些“经书”的主张,也都是佛陀指示人类正确之道的“善巧”和手段。“后真言密教”也持有这种思维方法。在“后真高密教”中,甚至一些“外道”的教理,亦被视为佛教的一部分。佛教不是与其他诸宗教冲突的特殊宗教,究其本身而言,它是“绝对真理”。“外道”不过是终极真理的一个分枝。从绝对的观点来看,宇宙间唯存一理,谓之“佛教”。

宽容和解的精神在后世印度佛教信徒中,并非以同样的态度而被全盘承袭。这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在历史上是非常普遍的,因为,由于佛教教团成为确立的宗教,并创造了一些特殊的礼仪和风俗习惯,因而,为更古老的风俗习惯缠绕的社会与佛教教团是格格不入的,佛教就不得不与其他一些宗教和哲学相对立。然而,几乎所有的印度佛教徒都相信,佛教的根本立场,是不与其他诸宗教的观点对立的,他们不想与其他宗教积极抗争。就实际结果来看,佛教遍布亚洲各国,却很少与当地民族的信仰惹起摩擦。土生土长的或传统的信仰与风俗习惯,很少遭到佛教徒的毁坏,它们能够安然无事地保存下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只要当地的信仰合乎伦理,它们就能与新到达的佛教共同生存,并且有时为佛教所吸收。后来,佛教本身便融合于当地的一种宗教,并赋给这种宗教一项哲学的基础。

注:①《经集》891页。

②《经集》844-845页。

③《经集》837页,845页。

4《经集》824页,855页,860页。

⑤《经集》880-881页,905-906页。

⑥例如《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大般涅槃经》

(本文摘录自中村元着.结构群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第七章,第121-123页)

(1992.7.《新雨月刊》第58期)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