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一切皆为虚幻,应出自佛法大般若部。般若部卷数众多,据说浓缩的精华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应该如是看待。一切皆为虚幻,这里说的虚幻不代表没有,我想应该是佛家讲的“空”。
经典二:不可说,说即是错。
仿佛记得的原文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错。什么文字没有破绽,语言、表达亦如是。你说一句话,总有话能反驳你,是不是这样?嗬嗬~ 释迦佛说法49年,最后说他自己一字未说,也确实,他老人家是一字未立,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是佛的弟子们整理流传下来的,史上的第一次500比丘大会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由佛的表弟阿难尊者来口述,大家纪录的。这个阿难尊者,据说的记忆力超强,佛说的,他都能记住,而且他一直跟在佛的身边,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佛经,不得不谢谢这位大尊者。
当时,流传的教义,现在东南亚盛传,我们这边的叫他们小乘佛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法门,是自己解脱,我们这边的是大乘佛教,讲究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藏密也许是保持最原味的原始佛教了。我们中土的佛教有十大宗,大家熟悉的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的那个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很多老人家念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还有华严宗、法华宗等等,哎,牙齿开始疼了,我每次一说错话,牙齿就会疼,真的,这个没瞎说,也许预示着上面的很多文字阐述,错误多多了。没有不破的文字,但有说文的真心,也许这就够了.
有人言: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就转到这句话上来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在典藏中出现的很多,我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色,色是相,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思维意识也是色,是个相;空是理,是相的真实本质,这个空,不是说没有,就如虚空,也是有的,好比我们看到一栋楼房,看见了,就是楼房的色相,但是,我们知道楼房是砖石、钢筋、水泥等等组成的,而这一切又都是物质,也就是现代科学说的原子、分子等组成的,它是真实存在的,不容否认。我们也知道,若干年后,您住的这栋房子会变化,好比和平桥的绿地,原来是河边的人家,现在是绿地了,色相从民居变成了绿地,我们的地球现在的位置也会在若干年后变成银河的虚空,但是地球的物质不会没有,只是转化罢了。人的意识也是一样,好比现在脑子里在想以前看的佛法,但是下班回家就会想到其他很多,人的念头是不是也像房子一样,建成了、拆迁了、又去建、再拆……如此循环反复。
一个念头来的时候,你不知道他怎么来,他走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走,留住念头的方式就是定神,定住了,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自己定住一个念头可以多长时间,这个定,是说不间断的哦,这里就谈到观和定的问题了,扯远了,呵呵~念头想留也很难留住的,你说他有,你留不住,好比你想一个苹果,一晃神,说不定想到芒果了,真有吗?说没有,它确实有,来过了,自己明白的感知到,真真切切,好像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好像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好像…作的了念头的主吗?是不是感到一直被牵着走???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动妄心,不存妄想,那样心如止水是一种福气,还是一种遗憾。佛家遵人心其一,身其二的教诲,认为只要心不动则可避祸万千,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一俗人,若没了想念,是一种什么样的空虚,人因为有了欲望,而道生了动力,什么都皆空了,还人世来做什么,而痛苦也是一种修炼,就不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段子了,就你自己从痛苦中爬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
其实此禅语很是喜欢,也能从中参透些许道理,只是自己是红尘中人,也没打算看透红尘,就把它暂且记下来,当来日到达心如止水境界时再细细品味。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1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 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大悟无言!同理,理解的顶端、认识的终点、领悟的深处,就是大明白,也存在争论和雄辩,所以唯一的做法和姿态就是沉默无语!
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1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听一听流行的歌曲《我不入地狱》则更有感受。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一语成谶。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苦的来源基于此。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笑口常开的依据。
▲佛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解密表象因果。
▲“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知足常乐。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不自醒的提醒。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自寻烦恼。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人与狗的区别。
▲佛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比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欲望等于刀尖嗜血。
▲佛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坠;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坠自身。贤不可毁,祸必不已”——害人就是害己。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被财富所累。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人往往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低调不等于低等低能低级。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等同于“谣言止于智者”——智慧经典。
慈悲心是化解怨恨、解脱痛苦最好的办法。你觉得...
作词:释隆奇 作曲:李杰 从生到死有多远 呼吸之...
病的范围很广,简单的分为两种,一个是身体的病...
【02 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南怀瑾 南禅七日】...
我们看电视或是听算命先生都会听到,此人业障深...
女人的五障十恶 在生时,欢喜嫉妒、障碍、贪小便...
现在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形式,不是打七,也不是参...
什么叫做遣余呢?在颂词中讲了它的定义,所谓的...
南无妙色身如来 [来世长得非常美貌] 南无无边香最...
履仁行慈, 博爱济众, 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
在古老的佛教哲学中,烦恼的定义是指一切干扰人...
众生的执著几乎遍布生活的时时处处,经论中将此...
唐代飞天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完全...
原标题:索达吉堪布:一定要为亡者多做善法,尤...
佛家虽不执著于身,但视身为道本。佛家养生,注...
如何使用财富才不违背因果规律,看看佛经怎么说...
宗教对民族文化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释心月 闽南佛...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
人在做,天在看,是忠是奸天会辨,是恶是善天会...
众生的执著几乎遍布生活的时时处处,经论中将此...
原标题:索达吉堪布:一定要为亡者多做善法,尤...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
人在做,天在看,是忠是奸天会辨,是恶是善天会...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而且还火烧功德林,把...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
佛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世上的事有得必有失 终点回到起点,起点已是终点...
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