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佛教相关 > 心理健康 > 正文内容

心态

  作者: 觉悟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Translated by Yuda Shyu & Peter Shyu

  编者按: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多年,主要是谈如何离苦解脱、如何去除贪嗔痴、如何净化心,主要是谈心的问题。心态是心的表相,心态是心的导向,本篇作者杨先生,因为“正面的心态”而使得他的企业有了正面的发展,此种“正面的心态”,相信也应该应用在家庭里、在亲朋间、在待人接物中,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人成则佛成,成佛须先成人。

  人生成功重要的一环在于建立“正面的心态”。

   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学会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每一个人一定有其优点和缺点,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尽量发挥人们的优点,而回避他的缺点,其中包括自己。

  所以“古之名训”说,用人之道,但取其长,不计其短。如果一个团队能建立这种思维,就能建立一支能干的团队。

  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往往有“顺境”与“逆境”。成功的人士,往往在“顺境”中能“居安思危”,“晴天砍完下雨柴”。即天气好的时候,要把下雨日子要砍的柴也完成,因为下雨天,上山砍柴是很辛苦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因此,当天气好的时候,要多砍一些柴,往市场去卖,有些积蓄,当下雨的日子,在家休息也不至于“饿肚子”。

  而在“逆境”中,成功人士往往看成是“磨练”自己的好机会,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往往令人奋发图强,从而不断上进,而安乐的日子往往令人沉醉,从而甘于安乐,不求进取,最终落后。

  所以成功人士始终能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而失败的人士往往是用“负面的心态”去看问题。

  “正面的心态”还包括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好的方面去看问题,挖掘事件的机会,并能利用事件的机会,时刻注意用这种态度去“调控”自己的心态。

  “负面的心态”往往受过去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容易从坏的方面看问题,悲观、消极,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正面的心态”,包括“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思维模式”是一切从大局着想,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公”着想而不是为私打算,所想、所说、所行、都是“先利人,后利己”,时刻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易地而处”、“过得自己过得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问题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尽量增加“透明度”、也就是“公开”。这样,一个企业就能有凝聚力、就能团结、就能有竞争力、就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区式企业”。所以,“正确的思维模式”加上积极的进取,可以使一个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反,消极的、破坏性的心态容易摧毁所有的成功,正如:“UNIQLO”的创办人柳井正亲笔所写的一本书,其书名是“成功一日可以丢弃”,可见“破坏性心态”的力量。如果继续下去,它最终将破坏人的健康。

  “正面的心态”包括“专心致志”,“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目标,并且找到达到目标的适当方法,同时,能够持之有恒,不到目标,誓不罢休。

  “富合作精神”,科学家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加拿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72%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走得更远而且更快。

  “正面的心态”有赖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令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会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人类内心也有一种“天生的良知”,也就是人类既然有能力养成好的习惯,当然有能力去除他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在现实中,往往是“学坏易、学好难”,所以出现“知易行难”的现实,但是难并不等于不可能,所以古语云:“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