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第三部分-过渡理论--9
14.4.业力和主体的关系
业力理论把各种世间现象归结为业力。但一般的业力理论讨论的都是主客两方面中客的一面,而对主体和业力的关系业力理论本身讲的非常简单,就是心念活动能够造业,而怎么造则没说清。进一步解释主体与业力关系的理论有三种,下面分别介绍。
14.4.1.神我+业力理论
轮回学说和三世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被印度教等其它宗教所接受。对其最简单清晰的解释就是用神我论解释轮回,用业力理论解释因果。这样解释违反了佛教所坚持的无我论,故为佛教所反对。但它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仍然广泛流行,如印度教基本上就是这种的观点,佛教中的犊子部、正量部等宗派等也有类似的思想,普通佛教徒中很多人实际上也是这样理解因果轮回的。
这种理论在解释因果轮回时非常简洁清晰,但留下了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首先,业力理论并没有明确反对统一世界模型,但业力的本意又是和每个人联系的,怎样由众多个人的业力形成统一的世界呢?这是一个很困难问题,共业说只是表面上给了一个回答,其实并没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共业?是每个人所造业中有一部分不属于自己,这部分积聚在一起形成共业,还是每个人造业中都有和其他人相似的部分,相似部分就是共业,特殊部分就是别业?如果是前者,则必须回答哪些业是个人的哪些业是公共的,为什么会这样。而这只是把原来的问题稍微转换了一下而已。如果是后者,那一个必然的推论是众生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是由于互相相似而误以为有统一的世界。这是对世界模型基本结构的根本变革,和习惯的统一世界模型完全不同,接下来必须回答个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怎样证明每个人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各个世界怎样保持相似等等一大堆问题,而这些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复杂。
另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难题是业力和轮回主体的关系。业力到底是一种异于轮回主体的力量,还是轮回主体本身的性质?如果是前者,为什么业力会一直影响这个轮回主体而不消散或转为影响别人?二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说到底,这是一切主客感应模型的共同难题,它们只是简单的认定主客两方面存在相互感应,但回避了进一步的追问。补特伽罗和业力理论之不过把主客两方面都推到了极为抽象的程度,抓住了两方面最本原的东西,但这两个本原之间的关系和普通的主客关系并没有本质不同。如果业力不是异于轮回主体的,那么在表述上它和神我加业力的理论将完全不同,必须从新解释轮回、业力等等基本概念,将比前述的业力理论复杂得多。
14.4.2.业力聚集+公共业力理论
进一步的解释是,没有作为轮回主体的补特伽罗,只有相似相续的业力聚集。就好象人的身体在不停的变异,找不到一个持续不变的我,只是不断变换的物质相似相续而已。同样,轮回中也没有不变的主体,只有相似相续的业力聚集起来,也就是不常。那么,这种相似相续的业力聚集是否也会象物质身体的聚集一样,在某种情况下彻底解体呢?不会,业力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聚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不断。
关于统一世界的问题,一种解释是,有一部分业力会形成相似相续的聚集,形成各个有情的业力积聚,称为别业。还有的业力不按相似相续聚集,不属于各个具体的聚集,而是公共部分,称为共业。共业到别业不是截然区别的,中间有连续过渡,就是别中之共与共中之别。由共业感得世界,由别业感得各人的身心。所以,不是有多个世界相似且同步,世界是统一的。业力都是共业,所谓别业只是共业中聚集起来的部分而已,就象物质原则上都是公共的,但可把每个人的身体说成是他自己的。
有人用“麻绳模型”形象地解释这种关系。“粗麻绳由大量细绳合成,细绳又由纤维合成。纤维在细绳间可以有复杂的相互纠缠,否则绳子就捻不起来了。更仔细点说,并没有明确的细绳,只是某一段里某些纤维铰合得相对紧点,过一段就另外组合了。这些细绳就像有情个体,并非实际但有相对显现。而纠缠着的纤维,比喻因缘法,在某处相对不纠缠其他细绳的纤维象别业。两个细绳间相缠的是两人的因缘,但最普遍的情况是有大量不同细绳纤维互相纠缠成疙瘩,构成共业。对这些共业,拆掉几根纤维并不能让这个疙瘩改变多少。比如泰山,可以是很多细绳纤维纠缠的一个疙瘩,大家纠缠到的角度有所不同,但疙瘩大体上就那样。这样也就用不着每人建立一个泰山,而且还要一样了。其实,这基本就是中观讲的因缘法的通俗比喻。”
还有人用波包比喻说明这个意思。“用波包来比喻单个众生,就像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可以看作不同的波的叠加成的波包一样,这个波包看起来像一个粒子,它的行为也像一个粒子。波包受到其他各种不同的波的影响而运动着变化着。这个众生的所有信息就好比组成它这个波包的各种波的频率和振幅。其他的波的传播会影响这个波包的形状和运动,这相当于加入了信息。各种频率不同的波又都是可以分解出来的,频率信息不会消失。所以不需要引入额外的储存信息的‘识’,波包本身就具有所有的信息。波包之间的运动当然也会互相影响,但自己的信息不会丢失。好比两列正弦波相遇,碰头过后各自的频率振幅不变。”
佛教中“顺经部的中观自续派”反对安立阿赖耶识,只用业力来解释世间现象,其理论大体如此。“中观应成派”原则上是不做正面安立的,只针对对方的安立应用反证法,佛教称为应成论式,善巧破斥,但也不可能完全不对世间现象做正面解释,而在需要正面解释的时侯实际上也常常使用类似的说法。
这种“业力聚集+公共业力”的理论由于不需要神我,和佛教的无我观有些相似,所以受到一些佛教宗派的支持。但这种理论很象一种特殊的唯物论,只不过把“物”的范围扩展到了先于物质的业力。业力象麻绳、象波包,而众生和意识则象“纤维拧成细绳”和“波聚成波包”一样,是业力聚集的产物。一般人认为“生命是生物体的机能,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和“麻绳模型”“波包模型”相比,除了具体说法不同外基本特征是一样的。
象一切唯物论一样,“业力聚集+公共业力”的理论难以彻底摆脱断灭见,也难以对因果规律给出满意的回答,也难以回答众生外境不同的现象。怎么理解生死轮回?什么力量保证业力聚集不解体?为什么果报不失?为什么自作自受?业力聚集怎么又能造新业?所造之业又怎么和这个业力聚集联系在一起始终不分?为什么会有“人见是水、天见是乳、饿鬼见是浓血”等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从大乘佛教的观点看,这种理论只破了人我见而没破法我见,还是不究竟的,所以才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14.4.3.别业聚集理论
“业力聚集+公共业力”理论的一个弱点是统一世界问题。唯识宗经常举的“人见是水、天见是乳、饿鬼见是浓血”的例子,很直接的说明没有统一世界,众生的外境各个不同,只是或多或少有些相似而已。这样就把统一世界和公共共业的观点否定了。如果否定公共共业只承认业力聚集,则各个业力聚集独立的相似相续变化,独立的引生外境,只是由于某种相互作用机制而保持外境之间的相似。所以,原则上只有别业没有共业,所谓共业不是“公共的业力”,而是别业中与大众相似的部分。这样一来,业力聚集也只是别业的聚集,可称为别业聚集理论。这已经与唯识学的理论基本相同了。
进一步的问题是,既然业力已经是各个众生的别业,那么业力的聚集也不能理解为象物质聚成身体那样的聚集,而是本来就聚集在一起了,只要讲别业就已经包含了聚集的意思,没有必要再讲聚集了。于是需要回答的不是业力为什么会聚集,而是业力为什么都是别业?而且为什么“别”的问题比什么是业的问题更基本。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最基本也将不是业的理论,而是解释众生之间关系和什么是各个众生的业的问题,唯识学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在唯识学理论中,业力被放在次一级的位置,用八识种子来解释,理论框架已经和一般的业力理论不同了。
业力理论可以解释大量现象,是佛教中广泛使用的一个理论平台。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借用印度固有宗教思想方便表述佛教思想的过渡性理论,所以,各种以业力概念为基础的理论都难免不究竟,而究竟形态的业力理论则不可能再以业力为最基本的概念,也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业力理论,而是唯识学了。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佛法里一个很重要的原理,也...
一、中国人有万岁癖。自古喊惯了万岁,所以患有...
著名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的研究证实生死轮回、善...
前言 这本书涉及的故事和面向的对象非常广泛:政...
冯冯本名冯培德(字士雄)的冯冯,在一九六四年...
有福报就快乐, 没福报就算呆在皇宫里也整天忧愁...
生死书整站源码下载 生死书二十二周年整站1999-...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
量子力学研究成果,人死后意识会进入平行宇宙...
远离尘世,很多寺庙修建于偏僻险要的山野,看似...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
近日,一起发生在马来西亚的校园霸凌案件引发了...
不办寿宴杀生,该如何正确孝敬老人, 让老人多福...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是古老...
据《潇湘晨报》记者王胤期报道,近日,四川省泸...
这个话题很难写,因为语言是有边界的,但今天聊...
人有了善良之心,就会变得宽容。 人一宽容,气就...
现在得怪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富贵病的患病年龄...
什么性格就得什么病病因对照表! 王凤仪先生(...
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
近日,一起发生在马来西亚的校园霸凌案件引发了...
不办寿宴杀生,该如何正确孝敬老人, 让老人多福...
据《潇湘晨报》记者王胤期报道,近日,四川省泸...
人有了善良之心,就会变得宽容。 人一宽容,气就...
什么性格就得什么病病因对照表! 王凤仪先生(...
咒语是一种制控声波 可是,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
答:孩子想要学业有成事业成功有两根本,第一学...
由于性格、习气、业力等多种原因,很多人在处事...
(资料配图 图片来源:网络) 毁掉我们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