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禅
仁贤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槃境界。
可以说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晶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不过这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不若以茶的本性来论说来得贴切:冷静、思索、理智。这和禅当下得到宁静的思想宗旨也是一致的。
品茶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也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说河北赵州(赵县)有一柏林禅寺,寺中有一高僧叫从念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召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来过,或者相识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以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境界。
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得到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了。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在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教、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
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安谧。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从而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由于宫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它对佛教影响也很大。
自释迦以来,佛教重要修行之一,就是坐禅。要求独自一人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而睡,90天为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有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有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多的喝到四、五十碗,饮茶有助参禅、面壁省悟的妙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和感受。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逐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诗句,更生动地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闭静雅致的情景。
禅境和品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体验和顿悟的归宿。茶之韵味千万种,说不清道不明,正如禅宗“拈花微笑”,可意会不可言传。品茶品出味,是一种悟,是得道,故茶中有道,茶中有禅。
修禅要参透生死,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求得解脱;茶性苦寒,能降火祛病,苦后回甘,苦中有甜,品茶有助参禅者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修禅求静,和静怡真,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方能悟道;品茶亦需求静,茶道精神“和、敬、清、寂”,静中方能晶出茶之韵、茶之美。“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修禅求简,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修禅者要从平凡小事中通过静虑,悟透人生,参破四谛。品茶亦求简求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说:“茶道不过烧水点茶而己”,其实质是要人从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中去感悟宇宙人生。
修禅求“放”。人之苦,在于放不下,佛教认为“四大皆空”,修行入道在于“须放下一切”,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放下一切,方能感受天蓝海碧,水秀山清,日丽风畅,月白星高;方能脱苦海,成正果。品茶也需放。放下手中活,偷得浮生半日闲,放下绷紧的神经、放下被囚的心性,方可晶茶去。
“禅茶一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禅需茶助修行,而嗜茶之风尚,又促进了茶事发展。茶禅文化亦交融辉映,合而双利,形成人与自然的佳缘。
屋外细雨缠绵,屋内禅茶相对,僧盘坐案前,茶具热气成束,袅袅飘去。让我们在这样一幅静谥、玄机、古朴的画面前,在茶叶的轻舞飞扬中,以禅洗去尘缘,清净思维,体悟人生的无限真意。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刘毅 窦重山 [沈阳...
茶与禅修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中华茶文化...
茶禅 茶心 茶史 陈世发 [郑州]家庭医学,1996年第...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余悦 [南昌]农业考古,...
净慧法师云居山请茶开示选录 其一、(一九九三年...
茶道与禅宗的“平常心” 赖功欧 [南昌]农业考古,...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吴言生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
日本禅语茶事七则 杨永耀 [北京]茶叶机械杂志,...
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
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 细细品茗慢生活...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吴言生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
柏林寺禅七圆满禅茶法座纪实 明海法师 1993年11月...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余悦 [南昌]农业考古,...
藏传佛教与茶 泽旺夺吉 [拉萨]西藏民俗,1997年第...
茶禅 茶心 茶史 陈世发 [郑州]家庭医学,1996年第...
“茶禅一体”的文化境界 赵长华 [上海]探索与争鸣...
“茶禅一味”考辨 潘林荣 [南昌]农业考古,1994年...
“茶禅一味”考释 陈香白/陈再粦 [广州]广东茶业...
茶道与禅宗的“平常心” 赖功欧 [南昌]农业考古,...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刘毅 窦重山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