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济寺在佛顶山(又称白华顶、菩萨顶)右上方,1983年,校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寺最早时仅石亭,中供佛像。明时僧人慧圆,创建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年)僧人能积扩庵为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又经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刹,与普济、法雨共称普陀山三大禅寺。
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经一石级小道,人称香云路,全程有石级1088层,约2华里。此路原为樵蹊,细盘如羊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济寺住持文正,东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为游人上山提供方便。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涧,自山巅至山麓,一带飘流,淙淙汨汨之声,时有所闻。清人裘琏有诗云:“一涧泠泠彻底清,镜人心影得嘉名,谁言观海难为水,雨后飞泉十丈赢。”香云路不到三分之一处,路西光熙峰下有石似熊,翘首北望,憨态可调,近人称之为“白熊望月”。中途的香云事,呈长方形,建于路中,下有两涧穿行而过。亭侧建有茅蓬及眺廊,游人和香客常在此驻足小憩。
过香云亭向前,在陡坡转弯处,有一略呈方形的巨岩,矗立路侧,垂面上镌数尺见方的四个大字:“海天佛国”。字为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相传当年侯继高驻山抗倭,佯装上佛顶山上礼佛,鸣锣开道,引寇入山,一举而歼之。此字即为当时所书。“海天佛国”石上又叠一石,状如倾斜之钟,高插青冥。石上有摹崖题款“云扶石”三字。相传1962年,郭沫若游山,至佛顶山,信口而出“佛顶山顶佛”,并向同行者征下联。
郭的秘书出“天一阁一天”顶对,郭不以为佳,一姓郭的当地社队干部出“云扶石扶云”以对,郭沫若颇为赞赏,传为佳话。云扶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冽不腐。
海天佛国石周围,多老杆矮松,虬枝横卧。普陀山上的参松怪石很多,除云扶石外,另还有两石较为著名。一为磬陀石,一为二龟听法石。合称普陀三奇石。磬陀石在梅福禅院西,由上下两巨石相垒而成,上石上广下锐,高近3米,宽近7米,呈菱形,体积约43立方米,重约400余吨,顶巅平坦,可容30人左右。攀梯而上,以观沧海,视野豁达。下石周广20余米,将上石托往。两石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无着处。旧传曾有人牵细线横割而过,以后试者,都未成功。磬陀石险如滚卵,却安稳如磬,亿载未动,万劫不摇,为普陀胜景之绝。清人曾有诗称:“上承一石状如菱,坐有百余人可受。底平一线曾不连,黠者隙处支碎音氐”,“洛迦二百里,巨石不数,磐陀独标异”。石上题有“磐陀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通灵”等字样。相传曹雪芹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的原形就源于此。每逢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景色尤为壮观。“磐陀夕照”成为普陀十二景之一。二龟听法石,位于观音洞北,上龟回首引颈同伴,似嗔似恋,下龟昂首奋力,缘石而上。传说是龙王两龟相,听观音说法不肯离去,被菩萨定化成这般模样。也有人说两龟为一雄一雌,因未断尘缘,沿路眉来眼去,顾盼传情,被罚作石,给修行不诚者作戒。
走完香云路,踏上一条间嵌莲花雕刻的石板路,路旁林荫夹道,七步一荷,引香客入三摩地,匠心别具。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大悲阁、藏经楼、钟楼等组成,布局不规则,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该寺山门简朴,上书“慧济禅寺”。天王殿三间依山建筑。与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侍立得意弟子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全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在阳光下映出万道彩红,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寺内现存御印三枚,其中御赐金印一枚(原物已交国家收藏,现为仿制品),上刻“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制;嘉庆元年(1796年),赐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赐普陀禅寺钢印一枚,印文为“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
慧济寺后门左侧有一树,即是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普陀鹅耳枥”。该树从地表处分两杈并列长出,在一丈多高处又分两权,往上再有规律地一分为二,故又称“夫妻树”。这棵树是200多年前由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携来,目前为世界稀有。1930年中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来山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1932年经植物学家郑万均鉴定,认为是一新树种,定名为“普陀鹅耳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游佛顶山者大都要去观赏一下她的芳姿,以饱眼福。该树因种种原因,极难繁殖。据悉现在已插枝成功。另有被誉为“佛光树”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好似一个报春的使者,每当春天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圣诞之日,它的嫩梢枝叶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为佛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引得善男信女叹为观止。
佛顶山是普陀山的最高处,登上此处,晴天四望,远山近礁,环列奔趋。遇山雨欲来,则白雾围绕山腰,渐至混濛,这时,云扶石如青帆一片,出没云涛,充满诗意。“华顶云涛”为普陀十二景之一,人们为要充分领赂普陀山水之胜,看一看山海之奇,往往不辞艰辛,登临华顶。历来有“不上佛顶,等于末到普陀”之说。据说在华顶还可看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
民国五年(1916年)八月十二五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乘“建康”号军舰,往舟山群岛视察,顺道登上了普陀山,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海市蜃楼”,并写下《游普陀山志奇》以记其胜。全文写道:“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邓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肩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送于道者。纤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晾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即形化而意消。焉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钦?下佛顶山,经法雨夺,钟鼓镗鞳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宜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原墨挂于普济寺客堂,毁于十年浩劫。上录的全文是据翻拍照片整理的。关于该文的真伪也是莫衷一是。据1962年,郭沫若考定,此文并非孙中山手迹,可能是旁人代书,孙中山先生认可的。而加盖的“月白风清”印却是真品。
浙江丽水青云寺全貌 寺院山门 青云禅寺是目前浙...
浙江省象山县灵佑禅寺 灵佑禅寺鸟瞰图 灵佑禅寺...
浙江省温州市普明寺 普明寺全景 普明寺原名普明...
浙江省天台县善庆庵 山门 善庆庵原名天台山桥头...
浙江省乐清市崇福寺 天王殿 崇福寺,原名崇福堂...
浙江省瑞安市圆通寺 大悲楼 圆通寺原名观音堂,...
浙江省海宁市荐福禅寺 牌楼 荐福禅寺坐落在浙江...
翠绕玉峰腾紫气 梵从天竺耀金光 玉峰禅寺远景 ...
浙江省余姚市孝女寺 天王殿 孝女寺位于浙江省余...
浙江省苍南县功德禅寺 功德禅寺全景 功德禅寺位...
寿圣寺,位于水口乡顾渚风景区内,始建于三国赤...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为普陀山第...
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又名“前寺”,位于普陀山白华...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新昌城西南明山中。这里山...
浙江宁波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阿育...
浙江宁波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30公里的鄞县...
浙江宁波七塔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南至...
南山讲寺位于杭州市绕城高速半山出口附近,始建...
浙江杭州净慈寺座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198...
浙江杭州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北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