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佛毫不停顿地继续分析说:“富楼那,之所以你能够提出那样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你还在用色相、空相等误以为真实存在的幻相,来掩盖、遮蔽了本来的如来藏;从而就让那本来原始、清净、明了的如来藏,被虚妄地当成了色相和空相,遍布了整个法界,然后就从这个法界当中,色空当中,更加虚妄地产生了风在吹动、虚空澄明、太阳光明、乌云遮暗等等形象,众生也就因此而产生了越来越浓密的混乱迷昧,背离了本来面目,被搅合到了种种尘相当中,由此而出现了类似于‘瞪发劳相’的尘劳之相,也就是种种世间相状。这就是沉沦的众生。”
“而我,作为觉者,作为佛,从文字游戏方面来说,我是将不生不灭的玄妙明觉,完全回归融入了本来清净圆满的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本来自然的明觉功用,就圆融地遍布了整个法界,能够了知整个法界。所以对于我,以及一切诸佛来说,没有了多和少的区别,因此一就是无量,无量也就是一;对于我,以及一切诸佛来说,也没有了大和小的区别,因此小中可以见大,大中也可以见小;对于我,以及一切佛来说,不动不摇地安坐在道场之中,却能够同时出现在十方世界,一个身体也能含藏十方无穷无尽地虚空;在一个小小的毫毛尖端的地方,能够显现出庄严的法王佛刹;在一个细细的微尘那么小的范围中,都能够对这无穷无尽地众生转动殊胜佛法的法轮。”
“当一个众生,能够灭除了虚妄的尘相执著的时候,自然就与本来的清明觉了的如来藏和合无二,也就自然回归了最真实的如如之性、本觉真心。而这个最原始的如来藏、最本来的玄妙圆满之心,既不是心意识,也不是顽空昧空,也不是地大、也不是水大、也不是火大、也不是风大,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一个大种。”
“也不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不是与之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尘相,也不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的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也不是光明、也不是清明觉了,也不是无明,就连明和无明的概念区分都不存在;甚至也不是衰老、也不是死亡,就连衰老死亡的戏论也不存在。”
“也不是一切皆‘苦’、也不是苦有根源‘集’、也不是除苦除集的‘灭’、也不是要达到灭的‘道’,也就是说‘四谛’名相也不存在。”
这里简单发挥一下四谛:四谛包括苦、集、灭、道,四个世间真理,这是佛作为圣者所发现和归纳出来的。所谓的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众生生存,所有的过程,都脱离不了苦的本质。
为什么会出现苦呢?这就是集谛,亦名习谛。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瞋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
可不可以没有那些苦恼呢?佛教中立出了一个灭谛,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
要如何才能消除业因的造作和集聚,如何才能没有诸苦?如何才能得到灭尽?就是要通过正确的方法、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四念处、六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说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在这里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说在佛的境界中,连四谛的概念,也是不成立的,也是不能执著实有的。
“也不是无所不知的智慧,也不是有所得到的证得,也不是布施供养,也不是守持戒律,也不是精进修行,也不是难忍能忍,也不是禅定三昧,也不是般若,也不是波罗蜜多。也就是说没有六度的存在。”
所谓的六度,度,梵语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六度,当然就是六种可以帮助众生到达苦海彼岸,得到寂灭之乐的途径。按照《六度集经》中所说:檀那,就是布施的意思。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及一切资身之具,悉能施之。二者法施,谓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转为他说也,通过布施,可以到达铿吝的彼岸。尸罗,就是持戒约束的意思,也就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防止身口所作之恶业发生。
羼提,也就是忍辱的意思。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也。毗梨耶,也就是精进的意思。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禅那,也就是静虑、入定。专心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
般若,也就是智慧的意思。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六度中的前五度,所涉及到的其实都属于福德方面,而第六度智慧度,则是真正的究竟智慧,当二者结合起来,六度彻底圆满的时候,也就是富德和智慧双全的时候,其实也就是福智双全的佛果了。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两足尊”这样的对佛的称谓,其实这并不是说长着双脚的佛的意思,而是说佛的福德和智慧两方面,都已经获得圆满的意思。
佛接着说:“本来清净圆满的如来藏菩提真心,也不是如来(《注维摩经九》中说:‘什曰:怛闼阿竭,多陀怛伽度,佛十号之一,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诸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也不是应供(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中有:‘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也不是正遍知(三耶三菩,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土论注》中有:‘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本来清净圆满的如来藏菩提真心,也不是涅槃(《瑜伽四十五卷》中说:‘又诸菩萨、观一切行、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余毕竟不起不生。说名涅槃。《三藏法数》中说:‘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猒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圆寂、灭度之义。)”
“也不是常存不灭、也不是时刻喜乐、也不是真的自我、也不是干干净净。”
常乐我净,也称四德,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种德,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闲、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
那也就是说,佛讲到这里,完全把自己在这么多年中所讲的很多法义,都给否定了,所有那些让你们抛弃的,让你们思维的,让你们守持的,让你们追求的,所有一切的说法,全部都不是究竟的,全部都不是众生自己的本来,都不是菩提真心,都不是如来藏,都不是佛性。
这么一说,会不会让人认为佛这么多年都是在“逗你玩儿”?不是!这还是佛的一种用文字陈述究竟真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反复强调的:究竟的真理,用否定句最容易说了,而且,通过否定,可以很好地打消学人的执著之心。
可是,佛又担心单单是否定,会造成学人的顽空思想,认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从而否认了种种基本规律,造作更严重业果,考虑到这一点,佛马上就接着描述了虽然那些都不是本来真心,但是却都是本来真心的显现之相,还是有引领学人的价值的,还是要学习和思维的。而这,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实际表现了吧。
佛说:“也正是这一切的名相都不是,因此说超出了所谓的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超出了所谓的世俗和胜义的分别,而这,也就可以称作是如来藏、是本来玄妙的清明觉了、是清净的本来面目、是心、是空、是地大、是水大、是火大、是风大,也就是说可以说四大的本质就是如来藏清净真心。”
“是眼根、是耳根、是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也是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也是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等六界,也是清明觉了,也是无明,也是有明和无明的区别,也是衰老、也是死亡、也是老死消亡,也是痛苦、也是业果集聚、也是灭绝痛苦、也是正法之道,也是智慧、也是有所证得、也是布施供养、也是持戒、也是忍辱、也是精进、也是禅定、也是智慧、也是波罗蜜多到彼岸。也是如来,也是应供、也是正遍知、也是大涅槃、也是常乐我净,也是世出世间。”
“也就是说:所谓的如来藏、所谓的玄妙清明的本来之心,也可以说超越了‘是’、‘非’,但同时也可以说有‘是’有‘非’。”
“既然本来就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世间的六道、三有之中的所有众生,甚至包括出世间的你们这些声闻缘觉修行人,都要用你们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来揣测佛的清净无上的菩提真心呢?为什么你们妄图用世俗的言语名词,对佛的境界、佛的知见进行描述呢?”
“就好像琴瑟箜篌琵琶等种种乐器,虽然能够发出美妙的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乐手那巧妙手指的拨弹,却也是出不来任何声响的。你们这些人,和那些普通众生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各自圆满具足了清净珍贵的菩提真心,而我对你们的讲法、手印、放光等,就好像乐手的拨弹一样,可以令你们暂时的有所感悟,但是这仍然属于外尘劳相而已。而且正是因为你们没有意识到应当追求最究竟的彻底的觉悟,才许满足于现在你们所得到的小乘领悟。这其实还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啊!”
通过这两段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明白:对于究竟的本来而言,根本就不成立任何的概念和名相,因此我们才会在很多的时候,看到“无始以来(从那个没有开始的开始以来)”、“禅门空宗”、“狗子佛性有无?无!”、“放下”、“勿执著”、“断妄念”等等的说法。
可是,为了描述这种本来,也为了说明“空有不二”,也为了引领众生渐次地悟入佛之知见,还是需要暂时性地建立一些名相,也就是要有用来指着月亮的那个手指头,因此也才会有了洋洋洒洒的三藏经论。
所以说,当你看到月亮的时候,那个手指头就用不着了;当你渡过河流的对岸的时候,舟船也就不能继续背着走了;当你明白了究竟的真理、本来面目的时候,所有的经典也就无用了。
可是,如果你要引导众生,要度化众生,要让他们也来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名相经典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从一个还没有真正明白的众生角度来说,所有的三藏经典,都会对自己带来很好的指导作用,所有的具有正确见地的善知识,也都会减少你走弯路的机会。
因此,在不同的对象、时间、场合之下,大家会碰到很多不同的说法方式和内容,其中的不少内容,可能有出入,甚至针锋相对,这就需要大家仔细分辨了。如果实在分辨不清,干脆就放弃,直接到佛经中找准确答案吧;如果对佛经内容也没法分辨,最好经过自己的观察,寻找暂时可以引领你的一个老师,逐步地学习上升吧。
千万不要因为发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之处,就因此而产生了对佛教真理的不信任甚至毁谤之心,那可是矫枉过正了。一定要警惕这种念头的发生才对。
https://www.juewu.org/fojing/lengyanjing/lyjmm/5276.html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 《大佛顶首楞...
第九卷 第五章 色阴境界十种魔境 《大佛顶首楞严...
第五卷 第四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一) 《大佛顶首...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二卷 第七章 见性无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
第八卷 第五章 众生内分、外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一卷 第十章 思维体即心,也错了! 《大佛顶首...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九卷 第八章 想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二卷 第五章 八还辨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十一卷 第二章 论因缘 所谓因缘,就是因与缘,...
第十一卷 第一章 论佛教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我...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十卷 第三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一卷 第五章 论在家出家 在《楞严经》第一卷...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 《大佛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