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阿难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佛的思路,那就是:“佛啊,听到你这么一讲,我算是明白了:因为心不能看见身体内部,所以不在体内;因为身心能够互相了知,不能够互相分离,因此心也不在体外。”
如果只看到这里,我们还可以对阿难抱有一丝希望:阿难,到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能够赶紧回想一下,既然内也不对,外也不对,那么是不是这个心根本就只是个名义上的存在,而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呢?或者,是不是可以去想一想:这个内外的分别,是否真的确切存在呢?如果能够顺着这两个思路深入下去,阿难的问题,很有可能就要解决了,很有可能就会跳出这个大坑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楞严经》出现了。
不知道应该是替阿难高兴,还是悲哀,阿难并没有敢于挑战自我,更加不敢挑战佛。阿难反而是用自己那填鸭式地灌满了各种名词和逻辑的脑子,想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佛啊,除了身体内外之外,我想到还有一个地方,可能是心的处所。”
佛听到阿难的话,心中的确也是好奇,这个阿难到底还要在坑里面转悠多久,就说:“在什么地方,你说说看?”
阿难说:“我认为,我的这个能够了知的心,因为不能够了知内部却能够了知外部,经过我的思维和判断,他应当就在我的眼根中,就好像有人拿了两个透明的琉璃碗扣在自己眼睛上一样,虽然眼睛上扣上了别的物体,但是因为透明的缘故,并不能影响眼睛看东西。只有心在眼根中,才能够眼睛一看见东西,这个住在眼睛里的心马上就能够分辨清楚。而且,因为我的心在眼睛中,因此,这个心并不能看见身体内部;同样是因为我的心在眼睛中,因此,这个心也同时能够毫无障碍地看见外部的各种景色。”
阿难的这个第三次的答案,是说心在眼根中,就好像我们现代人通过戴眼镜看东西一样的,眼镜因为透明,并不会干扰我们的视力,甚至还会在我们选择适当的情况下,改善我们的视力,或者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很肯定的说,这个答案一定不对,心如果在看东西的时候在眼睛的话,那是不是在听声音的时候,会跑到耳朵去呢?难道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眼耳鼻舌等各个地方来回奔波吗?!那如果我们同时又看又听的时候,难道我们的心还要劈开两半,好像祥林嫂那样的吗?!还是说我们本来就有很多个同时存在于不同根里的心呢?这肯定是不对的。
关于阿难的这个回答,佛的分析直接还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阿难啊,照你这么说,心存在于眼睛中,就好像琉璃一样。那么,我来问你,当一个人把琉璃放到眼睛上,在他看到天空山河大地的时候,能同时看到琉璃吗?”
阿难根据自己的经验,很肯定的回答说:“是的,当这个人把琉璃放到眼睛上看东西的时候,他一定能够看见琉璃。”琉璃虽然很透亮,但是终究还是可以被看到的。
佛顺着阿难的答案,说道:“那么,你的心如果存在于眼睛的话,当你看到山河大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同时看到眼睛呢?如果能够看到眼睛的话,那就属于眼睛看见眼睛了,能看的和被看的成为了一个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你不能够看见眼睛的话,又怎么能够像之前所说的琉璃合眼那样的说心存在于眼睛呢?!所以说,你刚才所说这个能够了知的心,潜藏在眼睛之中,好像琉璃一样的说法,还是不对的。”
阿难的第三次答案,就这样被佛否定了。
可是马上,我们的阿难,新的答案又来了,他说:“佛啊,经你这么一说,我知道我又错了。可是我还在思维啊,你看,我们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脏腑全部都在身体内部,而各种根窍都开在表面。对于脏腑来说,是黑暗不可见的;而对于窍穴来说,则是光明可见的。我现在用我的这个根窍眼睛对着佛,当我睁开眼睛看见佛的时候,可以称作看见了光明,看见了身体外面;而当我闭上眼睛,看不见佛的时候,就可以称作看见了黑暗,看见了身体里面。我的这种理解对不对呢?”阿难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像之前的三种答案那样肯定了,而是改进了一步,自己提出一个看法后,来请佛评价,算是有点进步吧。
可是,在我们看佛的评价之前,我们自己思维一下:当我们的这个眼睛睁开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当我们的眼睛闭上的时候,我们就只能看见黑暗。是谁在看呢?是眼睛在看吗?看到光明和黑暗的是同一个吗?是谁在利用眼睛在看呢?是谁把眼睛所看到的景色进行分析判别的呢?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可以试试回答。
佛说:“阿难,当你的眼睛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是眼睛所对着的吗?如果说黑暗和眼睛是正对着的话,那么黑暗就应当说是身体外部的了,又怎么能说是看见了身体里面呢?如果说和眼睛相对的黑暗属于身体里面的话,当一个密室中因为没有日光月光灯光的时候,所有这些黑暗全部都是你的身体里面的脏腑了?”阿难听着佛的这些分析,直觉上感觉有些不对,好像比眼见到的黑暗和密室中的黑暗,不能够直接划等号的吧?可是他又不懂能够看到黑暗的是谁?因此就只能接受佛的这个偷换概念的推理,并只能继续听下去。
阿难听到佛接着分析说:“如果说这个黑暗并没有和眼睛对着,那又怎么能被眼睛所看见呢?如果说这个时候,黑暗并没有在外面和眼睛对着,而是在里面和眼睛对着的话,当你闭上眼睛看到黑暗的时候,称作看见了里面;可是当你睁开眼睛,看见光明的时候,看见外面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面呢?既然看不见自己的脸面,又怎么能说是在里面和眼睛对着的呢?”
佛继续分析道:“就算你能够在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自己的脸面,那岂不是这个能够了知的心,以及能够看见的眼睛,全部都跑到了虚空中去了,当然不可能在内了!。如果眼根和心在虚空中的话,就是另外一个你了,就好像现在,我能够看见你的脸面,我在你的对面一样,很清楚的知道你的脸面属于你的身体一样。因为你的眼睛已经看见了,并且已经了知了,因此你的身体就不应当再了知了。否则,你的身和眼就应当有两个能了知的,也就是说阿难你一个人,未来会成就两个佛。这当然更是不正确的了。”
佛最后总结说:“因此啊,阿难,你刚才所说的看到黑暗,就是看到了里面,还是不正确的。”
有一句俗语:“灯下最黑”,说的是,不管你是点的油灯,还是电灯,灯的底部,包括那个方向,从来都是比其他地方黑暗的。当你看到一盏油灯的时候,会看的更加清楚。
灯下最黑,这句话,在描述这个事实的时候,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呢?灯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给别人提供光明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是一种奉献精神。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关键,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当别人借着这个灯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的时候,灯也是集中照亮了别人的缺点,却从来没有照耀一下自己,来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自己的这个地方,从来都隐藏在黑暗中。
灯下最黑,提醒我们:要回光返照,反观自己,观照自己的缺点。
灯下最黑,用在佛教的修行上,就是应当放下外部的一切言词名相,放下外面的一切二元相对,而要观照自己的心,到底自己的心是什么?在哪里?颜色如何?形状如何?可否捉摸?可否记录?看看能否找到一个答案?看看自己能不能跳出大坑?能不能跳出轮回的束缚?
在整个的追寻自己心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地落脚在任何一个答案上面,而是要用尽各种方法去否定自己暂时得到的这个答案,直到自己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另外一个答案。因为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你轻易的驻足不前,满足于暂时的答案,那你的答案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只有你不断的深入问下去,疑下去,就一定有打破所有疑惑,云在青天水在瓶,自然安乐的那一日!
https://www.juewu.org/fojing/lengyanjing/lyjmm/5255.html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 《大佛顶首楞...
第九卷 第五章 色阴境界十种魔境 《大佛顶首楞严...
第五卷 第四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一) 《大佛顶首...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二卷 第七章 见性无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
第八卷 第五章 众生内分、外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一卷 第十章 思维体即心,也错了! 《大佛顶首...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九卷 第八章 想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二卷 第五章 八还辨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论戒律(以淫戒为主) 整个楞严...
第十一卷 第二章 论因缘 所谓因缘,就是因与缘,...
第十一卷 第一章 论佛教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我...
第十卷 第七章 此经此咒福德无量不思议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大佛顶...
第十卷 第三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
第十一卷 第五章 论在家出家 在《楞严经》第一卷...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 《大佛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