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课浅问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本站注:对于工作繁忙的莲友,可以选用“李炳南老居士开示念佛方法”作为自己的早晚课程来修持。)
这位同修问:“我的早晚课是念《无量寿经》及佛号,各需一小时。现在我想多念佛号,可否改诵《阿弥陀经》,多念佛号?”
答:可以,改念《阿弥陀经》,行。《阿弥陀经》比较短,你念佛号的时间就比较长。念经,诸位要晓得它用意何在。对初学的人来讲,念经比念佛号重要。为什么?先要明理,我为什么要念佛号?先把道理搞清楚。道理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经就可以不要念了。经是帮助你信、帮助你解,佛号是帮助你行。所以第二个阶段“行”重要,但是行要不解,还有怀疑,那就非读经不可,必须在经典里头破迷开悟,建立信心。
我们有的时候看到有一些老太婆、老阿公,不认识字,从来没有听过经的,教他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他念了几年,居然能够预知时至,站着往生。什么道理?他相信,他没有怀疑,那个可以,不要念经;如果怀疑,信心还不坚固,不读经就不行了,道理在此地。(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68)
问:关于每日在家之课诵,朝课晚课应各在甚么时间为宜?又课诵应于餐前行之或在餐后?(庄庆贤)
答:早课行之于起床洗盥后,晚课行之于落日时。惟在家人或有职业;时间不得自由,亦不妨于临睡前行之。(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孕妇是否能够做早晚课?假如不能,那不是要间断?(王晶龄)
答:可作二课,不宜间断。怀孕而能念佛斋戒,遗传胎教所关,生子定能贤良。(出处同上)
问:学人家设小佛堂,每日早晚功课,但尚未受戒,利他功德是否稍差?(林长清)
答:受戒固佳,但在未受戒前,一切功课,只求万分诚敬,功德自大。古德云:‘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得一分功德,万分恭敬,则得万分功德。反之,心不敬诚,纵受戒亦虚表。(出处同上)
问:学人早晚在家里一个人课诵时,有时用唱片及录音带助念,对此两方之功德是用人力念功德大或用唱片念功德大?(叶夷融)
答:自念者,自摄自心,听声者,向外攀缘,自摄习久,则心即臻不乱,向外习久,则心难于归定。至于声音佛事,临终助念,亦是借他之缘,提起自念,若但依他,即无自己矣。(出处同上)
问:家庭主妇有时很忙。早晚定课,在急急忙忙中赶完。与其忙时不做定课,一面念佛,一面做事,念时心如止水,身不疲劳,请问两者谁有益?(白张文适)
答:念佛之意,在乎求定,匆忙应付,得力自少,可于朝暮,采十口气法,惟时不过三分钟,然有三分钟之定亦佳。此外则一面作事,心中念佛,果至心如止水,身不疲劳,亦是上等功夫,甚善甚善。(出处同上)
问:晚生活于团体中,日常均与众生为伍,修行一事甚感不便,故每日早晚功课(诵经念佛)均利用散步行之,如此修持未知有无功德?请示之。(廖清华)
答:行住坐修法,皆无不可,惟要在心定。心若不定,任何方式,皆徒具形表,福加有之,慧则未也。(出处同上)
问:持早晚两功课,是否一定要照时间,若因早课时,而务忙迟至午时,是否可补做早课?若晚课时,因事忙迟至子时夜,是否可补做晚课?请老师解此疑。(蔡麟定)
答:偶然一为,尚无不可,若常如此,似欠诚敬。且修道之人,生活贵有纪律,无纪律则心不定,道亦难上轨道。(出处同上)
问:早晚课,本定佛圣号及弥陀经。近因阅‘观音灵感录’并发愿忏拜。把早晚改持念观音圣号大悲咒及心经,其余行、住、坐、卧再念佛圣号及观音圣号可否?课时只能敬茶是否欠诚。有时加班近天明,未能做课,感业障深重,自违愿行,未能如愿,遇此情形,以行或坐持念当课,未能专静行课可吗?(蔡麟定)
答:道在守一。忽然改换,今日改,明日换,换来换去,恐皆不成。但求道能专一专精,便是法供养,其余之物,量力量时,都是其次。(出处同上)
问:自皈依后,每天早上,持念金刚经一部,大悲咒十遍,普门品二遍,另释迦牟尼佛号,观世音菩萨,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又南无地藏菩萨,各佛号。夜课弥陀经二部又佛号。朝夕是继续念,尚无间断,现因小儿身体抱病缠绵,暂停金刚经,转念地藏经,未知可否?(雷居士)
答:所念诵者,皆是佛经,固无不宜,家中有事忙迫,偶停一种,亦是方便。所习太杂,而毫无目标,后来仅得世间福报,不能证正果耳。(出处同上)
♡ 喜欢 (0)上一篇:放下得失,而不是你的事业
下一篇:翻录佛教光盘每片二元如法吗
热点推荐
-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
-
心慌意乱的时候,要怎么念佛才更有效
平时我们念佛,很多居士喜欢快节奏念,比如一口气念十声,这是中土念佛最早的方法...
-
在家道友不精进,业障很重,怎么办?
问: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怎么办? 答: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
精华推荐
-
在家道友不精进,业障很重,怎么办?
问: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怎么办? 答: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