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寺院 > 江苏寺院 > 正文内容

隆昌寺

江苏寺院  时间:2021-12-28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宝华山隆昌寺
宝华山隆昌寺

  地理位置

  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隆昌寺位于汤山镇北约2公里的宝华山上。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宝华山,因盛夏季节黄花满山而得名,周围36座山峰似36片莲花瓣,隆昌寺如莲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间云雾缥缈,溪连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确是一方非同寻常的佛教胜地。距南京30多公里。

  寺院简介

  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释妙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

  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宝花山隆昌寺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据山志载:雍正十一年四月十九日(1733年)清世宗谕和硕庄亲王等:朕欲赐各省僧人一千五百众于愍忠寺受皇戒,尔等可寄信与江南总督,令其将大宝华山住持福聚送赴来京,其放戒所需执事之僧人,即着福聚拣选一并前来。其来京之期,于明春正月间起程,二、三月间到来即可。再着将福聚放皇戒之意,传布在波所住各省僧人知悉,如有愿受皇戒者,亦着于明春来京。俟僧众受戒圆满之日,仍送福聚等回山。钦此。”释福聚住持率宝华山120名执事僧,于次年二月奉召到京。他们到京后,除福聚被多次引见,召见于便殿和圆明园赐予紫衣,御制佛经等物以外,首先谕将愍忠寺改为法源寺,而后命庄亲王送福聚进法源寺,主法源席,开三坛大戒。登坛之少,感堂殿放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观者如堵四方,最后上谕:宝华山执事僧一百二十众及新受皇戒僧一千八百一十九人,每班十人,次第引见。名义上是受皇戒,实际上是宝华山和尚授戒。从此以后宝华山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授戒名寺。每年冬春传戒。各地求戒僧众峰拥而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一次开戒,云集受戒者达1200余众;1955年农历三月初一举行授戒,来自12省求戒者达289人,历时18天;1957年11月举行授戒,来参加受戒的僧尼有996人,(其中印度僧1名)。据不完全统计,宝华山律院先后授戒七十余期,“得戒僧徒遍于天下,以数十万计。”凡在宝华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刹都会受到热忱接待。隆昌寺非但闻名全国,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誉,一慕名来此礼佛、受戒的很多。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都曾向隆昌寺赠送过玉佛、石佛和铜磬等法器。

宝华山隆昌寺
宝华山隆昌寺大雄宝殿

  寺院格局

  隆昌寺原有殿宇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寺貌雄壮,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坛。大山门面北偏东,其上悬挂着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护国圣化隆昌寺”额。山门原来朝南,因皇上临幸此山乃由北而至,故改山门面北。鉴此,民间有君作诗一首:“林竹翠柏抱寺庵,隆昌寺院玉中藏;燕窝宝地佛中奇,山门朝北迎圣上”。隆昌寺山门既小且僻,为何?隆昌寺为律宗寺院,僧人平时不能随便进出,有意将山门造得较小,以示戒律严范。还有一说,该寺僧人功课极多,为使院内静谧,故将山门造得偏僻,以避干扰。诗云:“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信众云;“围着庙宇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

  进入大山门,左侧是戒坛堂,右侧是大悲楼,南面由东向西是普贤无梁殿、铜殿、文殊无梁殿、藏经楼、大雄宝殿、方丈楼、乾隆行宫等,殿宇结构高大,气势雄伟。

  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前设照壁,两翼有走廊,上有“佛制戒坛”额。戒坛原为木结构。1705年,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戒坛。见月大师博学多才,心灵手巧,亲手绘制戒坛图,寻能工巧匠刻意营造。坛字、墙壁俱各离立,不倚不连,以尊律范严密。

  据《宝华山志》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

  出戒坛堂沿左侧拾级而上,经过“圆通示现”,即达汉白玉平台,过道两侧墙基,都是石雕流云,人们好似脚踏彩云,飘赴铜殿。铜殿高二丈三尺。阔一丈五尺。深一丈三尺五寸。梁、栋、栌、桷、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故名铜殿。其形为楼阁式,结构精巧。雕刻细腻,供观音菩萨于殿中。四壁雕如来诸善萨及帝、释、天、人像等。殿前丹墀石栏围护,有石阶梯可供进出。

  铜殿左侧是文殊无梁殿,右侧是普贤无梁殿。无梁殿为单檐歇山的瓦顶。重檐九脊,楼阁式(内部系砖垒成的拱券。外部摹仿木法结构形制。门窗头上雕刻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无梁殿全部用青砖垒砌,不用寸木。装饰图案均用砖雕制成,形式与北京北海无梁殿近似,但艺术造型更佳,尤其是砖雕,工艺精湛。可谓登峰造极。

  山门对面五百米是龙山。由于正对山门。谓朝拱之山,葱郁峬峭,圆整秀美。龙山半腰建有律宗第二代祖师释见月大和尚塔院。此塔三层,底层高四米多。足见其高大雄伟.塔前有碑,镌见月像。栩栩如生(该碑现移于寺内)。相传,慈圣皇太后年青时曾登游龙山,世人尊其巅为贵人峰。

  寺院景观

  庙宇气势不凡,寺周风景如画。“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令人犹入仙境。山间云雾缥缈,溪边流水叮咚;盛夏凉风送爽,严冬丽日和煦。一年四季,苍松翠柏;从古到今,古木参天。珍稀树木繁多,尤以宝华玉兰,全国罕见,清静绝尘,物华天宝,现已辟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

  当年,梁武帝登上拜经台问:“华山何如蒋山(今钟山)高?”随从薛某奏曰:“华山高九里,似与蒋山等,泉石倍多。”坐此俯瞰长江似带,”六合、仪征、丹阳诸邑烟树缥缈,两点青螺浮沉水面则为金(山)焦(山),回顾栖霞、牛首、钟阜,佛头抹眉,若隐若现于岚光之翠间,城东南一伟观也。宝华山气势雄伟,景色秀丽,名胜古迹颇多,神奇色彩亦浓。四池、九洞、十二泉环绕隆昌寺,流水潺潺,波光粼粼,令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戒公池在山门前;长宽约三十余米。池周围用石块垒砌,池侧有二十多棵银杏树)树龄约370余年,最大的树身周长3.2米,高30多米。山志载:戒公池是秦淮河两源头之一。日供数千人用水,“虽旱不竭,天光水影交映,而寺字林木若入冰壶玉鉴中”。池中有怪石,名曰象鼻,露出水面。水盈它涨,水落它缩。石上有树,名曰娑罗,长年枝繁叶茂,终辄一米多高。此树始于何时?穷究无人知晓。世所罕见。叹为奇树。惜哉!现已不存。

  龙池在拜经台西北。池小而深,高悬于天半,纵大旱不涸。池中有蜥蜴,名曰龙子。四足五爪,背黑腹丹,龙头鳅尾,任人掬视,不可携出。携出至中途,辄遇风雷遁去。传说,有位和尚私捉一龙,随身镌出,至江边上船后,风浪大作,和尚惧之,将其放入江中,遂风平浪静,众皆惊异。

  黄花洞在设斋墩东北石门岩上。洞深约两丈余。原为宝志公悟道之处,后为僧人养鼠之地。说到鼠,人们都有厌恶之感。但是,宝华山之鼠倒是僧人的小庞物。不仅在黄花洞养之,在寺院的厨房中亦饲之。此地之鼠,一不糟塌粮食;二不啃咬经书;三能将殿宇顶上的树叶街去;四能解人意,一呼即至。鼠辈如此通人性,奇哉!乾隆皇帝登临宝华山时,对此灵物颇感兴趣,留下了“厨多鼠守粮“的诗句。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老鼠受到的最高嘉奖吧。

  乌龙洞在宝华山之西南。此洞外狭内宽,深邃莫测。山志载,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一日开坛传戒,忽见一僧,面苍黑,貌怪异,不类人样。随大喝一声,其怪僧急出走,众僧尾追其后,至洞口,现乌龙身潜入洞内。乌龙洞由此得名。

  1985年,有五人曾潜洞探详,走了四小时,未达尽处。喟叹而归。据云:该洞属溶洞,壁上有石蟾,其形逼真。钟乳石遍布,石笋奇特;滴水之声,如击钟磐;且有小广场,别有洞天。

  隆昌寺是国内保留下来的一座最大的律宗道场,也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僧尼来此受戒。特别是隆昌寺第七代祖师福聚率众僧赴京参加放皇戒(即授御戒)以后,威望愈来愈高。

  寺院文物

  大雄宝殿供奉香港宝莲寺赠的“天坛大佛”母佛,高5.24米。“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天坛大佛”艺术瑰宝源于此尊母佛。寺内铜殿、无梁殿,结构独特,建于明万历33年,为省级保护文物。

  寺院住持

心平法师
心平法师

  心平法师

  心平法师(1969年),江苏海安县人。1989年出家。2005年考入南通大学国民教育系本科班。历任镇江江天禅寺僧值,隆昌寺监院、方丈等职。现任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镇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句容市佛教协会会长、句容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1976年9月至1981年7月于当地韩西小学毕业。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于当地韩西初级中学毕业。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于当地立发中学高中部毕业。

  1989年9月至1996年7月于金山江天禅寺出家。

  1992年10月于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1993年2月任金山江天禅寺僧值。

  1996年6月至今在宝华山隆昌寺任监院。

  2001年当选句容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2001年当选隆昌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4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专科班毕业。

  2005年考入南通大学国民教育系列本科班在读。

  心平法师1995年常住隆昌寺任监院,2001年起实际主持隆昌寺全面工作。在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同党团结一致,服从政府领导,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在生活上能够做到僧装、素食、独身,符合出家人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上,管理能力强,尤其在慈舟住持圆寂后的两年时间里,在隆昌寺面临资金严重短缺,僧人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的情况下,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按照全国汉传佛教共住规约,结合隆昌寺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僧人、职工管理办法,有效地加强了僧人队伍道风建设。为弘扬笼昌寺传戒正范,确保隆昌寺能够传好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确保了2003年传戒法会圆满举行。在隆昌寺的建设上,多方筹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观景楼、戒公池、传贤堂、广场改造、大雄宝殿、铜殿、无梁殿等多项工程,使隆昌寺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注重僧才培养。先后选送6人考取中国佛学院、栖霞山佛学院、扬州鉴真佛学院学习。自身也参加南京大学研究生专科班的学习,并考取南通大学国民教育序列本科班学习,为隆昌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隆昌寺在心平和尚的住持下,定会海众晏和,法务兴隆。

  寺院高僧大德

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1914——2001年),俗家姓钱,名延龄,江苏省盐城县人,1914年出生。他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寺庙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正遇上定慧寺开办焦山佛学院,茗山于1933秋天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在佛学院三年毕业,1936年负笈武昌,考入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佛学苑受战事影响而停办。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茗山法师在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1945年抗战胜利,1946年初夏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担任焦山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院刊“中流杂志”。中流杂志发行遍及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大。1947年春,茗山法师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

  1978年底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落实宗教政策,开放重点寺院。茗山法师被宗教部门召回焦山,要他在定慧寺继续担任方丈,至此老法师才重予恢复了出家人的身分,负起了修缮定慧寺、建设焦山的责任。1982年6月,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委派,到南京栖霞寺筹办“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老法师组织教学人员,制定教学计划,同年十月底招生开课。培训班由赵朴初居士兼任主任,年近古稀的茗山法师为第一副主任,并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1982年的11月15日,茗山法师以焦山定慧寺方丈的身分,兼任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晋山典礼与僧伽培训班开学典礼同时举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及副会长正果法师等,都由北京赶来参加此一盛典。培训班第一期招生185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学僧们经过一年的培训,学到了佛教基本知识、及寺庙的管理能力。1983年,老法师得到中国佛教协会指示,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始筹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佛学分院翌年正式招生,学制二年,仍由赵朴初居士兼任院长,茗山法师出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学院日常工作。以后十余年间,栖霞山分院共毕业学僧数百人,在各地寺院中担任住持、监院、或知客等职务。有的担任省级和市级佛教协会的负责人;有的进入北京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也有应邀赴海外寺院担任要职者。

  茗山法师于1980年冬,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1993年秋,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4年6月,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老法师晚年,除了担任定慧寺、栖霞寺两大名刹方丈外,还兼任著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的方丈。1992年,老法师不顾年迈体弱,9月12日至10月5日,在隆昌寺恢复中断了三十五年的传戒大典,戒子近千人,老法师担任得戒和尚。

  老法师晚年驻锡焦山定慧寺,他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

  茗山法师于2001年6月1日下午5时50分示寂。世寿八十八岁,僧腊六十八年,戒腊六十七年。

  寺院交通指南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隆昌寺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511-87786355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