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寺院 > 港澳台寺院 > 正文内容

平镇市涌光禅寺 - 桃园县 - 台湾寺院

港澳台寺院  时间:2019-12-03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历史沿革]
  涌光禅寺位於平镇市与龙潭乡的交界处“山子顶”,邻近平镇工业区,在新建山子顶公园正前方,交通便利,後院古木参天,近百年的桂花、含笑、茶花等分布於庭园中。寺中的鸟语花香、苍郁树木使人心旷神怡,阵阵凉风迎面而来全身清凉,寺庙的肃穆与宁静,让人心神得以平静,是弘扬佛法最佳的地点,更是修行好地方。
  民国15年(昭和元年),开山常定法师应平镇、龙潭一带佛教徒之邀请,筹资买地欲兴建寺庙;吴新标等5位居士逢此盛会,发心捐出另外三分之二土地,大兴土木建造平镇第一间佛教寺庙。
  民国17年,大殿、左右厢房陆续建设完成。民国27年(昭和13年),即取得第1张寺庙登记证,以“涌光堂”为名登记:早期地方信众称之为“小湖斋堂”(客语)。民国39年台湾光复後,更名为“涌光禅寺”。民国62年,寺庙登记时漏了寺字,成了“涌光禅”,迄至85年才正名为“涌光禅寺”。
  民国48年,兴建2层楼加强砖造结构之海会塔,外型和南传佛教的佛塔非常相似;下塔为存放骨灰之处,上塔为三圣殿。民国58年,常定法师增购紧临寺方左边上地,此时涌光禅寺的占地已有2,000多坪。民国58年常定法师圆寂,住持之职事先後有常平法师、真善法师、本明法师、会月法师担任、暂代,其中以会月法师担任住持之位最久,从民国68年到86年。
  民国64年真善法师在东西厢房前加盖厕所及斋堂。此座闽南式三台院佛教建筑从17年保存至今,唯有加盖厢房前的大寮及厕所,都没有做任何大的修改,只有广场从苍郁花园到遮雨棚及水泥地改变较大。
  民国82年成立信徒大会,由居士黄日秀为管理人,这时寺务管理权由在家众掌控。管理人与住持会月法师意见分歧,寺务难以推动。84年管理人改选,由谢王燕居士担任。86年会月法师以身体不适为由请辞住持之职事。管理人谢王燕居士四处寻觅住持人选,最後决定聘请中坜法缘精舍住持明真法师担任第4任住持。
  因前数任住持不谙法令,寺产继承问题未决、且百废待举。明真法师上任後,大刀阔斧整顿内部,加上谢玉燕居士全心配合与护持,寺务蒸蒸日上。明真法师更是全心投入寺产问题,四处奔波陈情,终将土地登记回涌光禅寺的名下。民国87年,信徒大会修订寺庙章程,住持与管理人合为一,此时寺务管理权又回到出家众自理。
  涌光禅寺近90年从未修建,建筑物已风化不堪使用:加上地势低洼每逢大雨即淹水,造成寺庙许多用具、物品损坏,急需重建。怎奈明真法师为了解决寺产问题积劳成疾,於93年示寂。明照法师接任第5任住持後,即徵得锺丰森、范锺金妹两人同意,将寺中一块18坪土地捐赠寺方,寺院土地始趋完整,并计划重建。
  民国96年,兴建讲堂,为对外弘扬佛法及信众共修的场所,亦是寺庙重建时的临时大殿。
  [寺庙建筑]
  涌光禅寺为闽南式三合院佛教建筑,大殿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左右是善财与龙女、及坐著的护法韦驮、伽蓝菩萨,大殿左右为功德禄位。右边肩厅是寺务处、左边肩厅放供佛之物品,寮房、斋堂则分於左右厢房,并有外型和南传佛教佛塔非常相似的海会塔。
  [弘法、文教]
  例行共修法会。
  [交通资讯]
  1.国道1号平镇系统交流道→观音大溪线快速公路平镇交流道下→延平路3段→永美路→中兴路→涌光路→涌光禅寺。
  2.国道3号龙潭交流道→大昌路2段→五福街→中正路→中丰路→中丰路324巷→涌光路→涌光禅寺。

  曹洞宗(尼众道场)
  地址:324桃园县平镇市涌光里涌光路136巷159号
  电话:03—4194118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