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九)
话再说回来,如何是「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菩萨以般若妙智照见苦等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清净本然,非但没有世间苦、集二谛的虚妄,就是出世间的道、灭二谛,在真空实相的理体上,也不存在它们的形迹。因为诸法空相中,是没有生灭修证可得的。自性空寂本无生死可了(无苦),亦无烦恼可断(无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无道),亦无须证(无灭)。正如天台大师所说:「阴入皆如(真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苦、集所依仍不外是五蕴之法,而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则苦、集无所凭借。因为既然失去了生起的要素——五蕴,就自然没有所生的事实——苦集;同时既然没有所灭的对象——苦集,则又怎会有能灭的主体——道灭?由于众生迷故,所以说四谛法以对治之,而菩萨悟故,了知苦等全体即空即真,所以说:「无苦集灭道。」道理就是如此。
此四谛法,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因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开展出来的。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专属小乘声闻所修之法,其实乃通一切大乘法门,这是怎么样的说法?
「谛」就是真理,也就是「三谛」理:即真谛、俗谛、中谛。而苦、集、灭、道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体达诸法皆空是真实的道理,名为「真谛」;体达理性之空不废事相之假,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俗谛」;体达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实的道理,名为「中谛」。迷此谛理为凡夫,悟此谛理为佛、为圣者、为菩萨——对于谛理全迷者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云中迷);少迷者为菩萨(菩萨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过来说,少悟者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为菩萨(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圆悟者为佛(彻悟三谛)。凡夫虽全然不悟,二乘虽悟但见真谛;菩萨所悟较深,尚未圆极、只见俗谛;佛则智无不极,悟无不彻,圆证中谛实相理。
由于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见不同而所证亦有别了。若了达苦等生灭已灭者,则见「真谛」理,证偏空涅槃,是二乘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如幻即空者,则见「俗谛」理,证但中涅槃,这是菩萨的证悟;了达苦等当体即实相者,则见「中谛」理,证究竟涅槃,这是佛的证悟。
简单地说,「谛」是具有「方便」和「胜义」二门:如审察三界唯苦无乐,此理真实──此「谛」字即作「审实」解,为「方便门」,属小乘。如了达苦等全体即真,各具真空实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为「胜义门」,属大乘。如《教观纲宗》云:「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况灭道耶?」亦如《法华经》所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由此可知,苦等当体即具寂灭之理。至于解苦无苦,而有中谛,则苦等当体即具实相之理。故本经云:「是诸法空相。」
是以,天台宗依《涅槃经》立「四种四谛」以配合四教:
生灭四谛:如上所说,这是小乘所修之法,为藏教摄。
无生四谛: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解集无集,不为集所转;知灭无灭,本无生灭;知道无道,不着法相。此为三乘共修之法,属通教所摄。
无量四谛:了达苦有无量相,一界已具众苦;集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烦恼故;灭有无量相,有诸波罗密故;道有无量相,有八万四千法门故,此为权教菩萨所修之法,属别教所摄。
无作四谛:了达一切法,当体即是实相,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以实相之体离诸造作,故名无作;此独为大乘菩萨所修之法,属圆教所摄(观自在菩萨即是亲自证悟这种境界)。
此外,我们可以看见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亦是依于四谛而发的:
┌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
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集谛
├法门无量誓愿学─道谛
└佛道无上誓愿成─灭谛
如果再深入地研究,不难发现,佛教一大组织的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大乘佛教,均离不开四谛的范畴。由此可见,四谛确实是释尊一代说法的中心思想与大小诸乘一贯的根本教义。不过小乘是断灭现实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于理想界因果的灭、道二谛;而大乘则是把苦、集二谛转化为纯粹化的灭、道二谛。也就是说,小乘是灭生死证涅槃,断烦恼得菩提;而大乘是了达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从根本上说,大、小乘的不同,乃在于四谛观之不同。由上述所引,足证四谛确乎通于大乘法门:如以变易生死为苦谛,法执未忘为集谛,六度、四摄为道谛,无住涅槃为灭谛;这就是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全句的意思是说:没有生死「苦」的感觉,也没有贪爱的「集」因可断,没有寂「灭」的涅槃可证,也没有解脱的「道」法可修;因为自性本来解脱没有生死可舍,本来清净没有烦恼可断,本来空寂没有涅槃可证,本来具足没有菩提可修,所以说是「无苦、集、灭、道」。
四┌苦谛─苦果─世世受生老病死,以有身则苦┐
谛├集谛─苦因─念念起贪爱妄想,则恶业丛集┴世间因果─凡夫迷界
表├灭谛─乐果─灭除生死烦恼,证得涅槃寂灭┐
└道谛─乐因─勤修戒定慧,精进诸道品──┴出世间因果─圣者(佛、菩萨)悟界
以上破声闻四谛法竟。(未完待续)
幸福何处求? ──珍惜目前所拥有 人生在世所追...
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
孝亲尊师.善交益友 ──宽运法师「两会」港区委...
推动佛教发展 加强两岸交流 ──宽运法师与中华...
喜悦人生 自在生命 ──知足第一富 无忧第一乐...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 ──东林念佛堂2014年春茗素...
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 ──香港政改咨询的思考...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风化雨润心田──爱语的力量...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古代高僧元宵节讲经说...
虚心学习.体现人生 ──世间上哪有绝对的完美?...
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以前...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妙法莲...
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念佛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至...
何谓「三不坚」「三心」「三福」 何谓三不坚呢...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
净土经典概说及其思想源流 净土三经即《无量寿经...
西方寺佛七开示——修行道上的难与易 这两天我们...
八关斋戒精进佛七开示 西方寺从七七年已开始念佛...
何谓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
万佛忏五观堂开示 拜万佛忏比较辛苦,但它在诸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