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欢喜!今天我们西方寺第一次举行《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大家对《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了不了解呀?可能不是很了解。这部经有七卷共二十八品,是天台宗一部很重要的经典。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教有所有「五时判教」: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第二「鹿苑时」说小乘《四阿含经》;第三「方等时」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第五「法华涅槃时」是佛陀最后八年说的是《法华经》,及涅槃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这时所说的教法纯是圆满的圆教,即会通前四时的方便教,并彰显真实的开显圆。从佛陀教化的意义上说,是将华严时以后至法华经间的二乘加以开会,令成就「入佛知见」为目的。
由此可见《法华经》的宗旨及目的是为了「开权显实」;而开什么权,显什么实呢?「开」是开除权教之执着,显示真实之义;「开」含有开除、开发、开拓等意思;即开除三乘之权便,显示一乘真实之义。谓《法华经》以前的诸经是应未熟的机根而设,是权便之法,实欲引众生入真实之教;以权便之法显真实之义,故称「开权显实」。然权实本不异,若开除此执着,则权实不二,趣归唯一佛乘。
当时释迦佛讲这部经的时候,有五千弟子离席;为什么离席呢?就是因为他们听不懂、听不明白;阿难尊者见到这种情况,便问佛陀说:「世尊啊!你为何不用神通道力把他们留住呢?」慈悲的佛陀回答说:「因为他们听不明白而生轻慢及诽谤之心,将来必定会落到地狱去受报,所以还是让他们走吧!」刚才说了,「开权显实」;之前跟大家讲过,以佛来说,宇宙可分为「十法界」,即四圣六凡;「四圣」即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而「六凡」则因为在释迦佛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想成佛,他们修到声闻、缘觉就感到很超越了、并且到达顶点了,但是不知道三乘最后要會归于一乘,一切人皆可以成佛;《涅槃经》里讲,一阐提不可以成佛;但《法华经》则提出三乘人皆可以成佛,经中用了七个比喻来说明,也就是著名的「法华七喻」,大家知不知道是那七喻呢?就是: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
在《譬喻品》中更说到三车、四车的比喻;三车是指羊车、鹿车、牛车,再加上大白牛车便成四车。其中说到,有一长者,他的儿子们在火宅内嬉戏,不觉危险将至,长者乃以方便诱引,告诉儿子们有羊车、鹿车、牛车在门外可游戏,儿子们听到后,争相走出去,至门外,向长者索车,这时,长者赐给他们一大白牛车。这里,火宅比喻迷执的人间,儿子喻三乘人,三车四车比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及佛乘。
佛在经中所用的各种不同的比喻,无非是想令到我们这些愚迷的众生,离开世间这个火宅。还有在信解品中的是「穷子喻」,说有一个流浪汉(比喻为世人,及修声闻乘、缘觉乘之人)自小离家出走四处浪荡甚至行乞(喻生死三界),他连自己的家乡都忘记了,甚至也记不起自己曾经有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喻忘记了佛陀的循循善诱)。终于直到有一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寻求生计,他的父亲是一名富翁(比喻为佛陀),有着庞大的生意以及财产,他一直记挂着自己的儿子,还希望他能继承自己一切的事业。流浪汉经过了富翁的屋它并渴望能够在大屋内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不再捱饿。富翁很快便看得出眼前的穷汉就是他的儿子,但是他知道不能直接告诉自己是他的父亲,因为他一下子不可能接受得了。于是,富翁为了留下他的儿子便给予一份低下的工作,也就是挑粪,让他渐渐适应。如此一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富翁在临终时,才告诉所有人这个穷汉就是他的儿子,这时穷汉才惊觉原来自己一路寻觅的早就在身边,可是却走了无数的冤枉路!
经中还有很多其它的比喻,目的无非是让我们舍迷向觉,就路还家。所以希望大家学佛最终一定要成佛,这是最终的归宿,现在很多人只是种下善根种子,这个种子将来会发芽、成长,所以从声闻到缘觉到菩萨到成佛,最重要的是发心,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且更要明白佛的本怀;佛的本怀就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就是不厌其烦的、一步一步的循循善诱我们众生,所以《妙法莲华经》实在是一部很难得、很难得的经典。而我们西方寺是第一次诵这部经;我们诵《华严经》已很多年了,但是未诵过《妙法莲华经》,所以希望在这几天法会期间中午过堂的时候,为大家简单地讲解一下,这部经的意义是什么呢?其依据又何在呢?其中的七喻又有什么深刻的喻意呢?其实以前在佛七的时候,都曾经讲为大家讲过,可能大家已不太记得了;例如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见人就拜、见人就拜,就是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还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相信很多人都认识、都读诵过;我们西方寺的观音山内有雕刻了《普门品》經文的石墙,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欣赏一下。
所以《妙法莲华经》是一部在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经典,而且它的文字非常优美,日本人把它当成文学作品来欣赏,所以我们今来诵这部经,就好像上文学课一样,透过文字,我们可以了解佛的本怀,里面讲得很清晰,我们要每一品、每一品慢慢去细读,因为有二十八品之多,我们要逐步了解其中的深义,但是最后仍然是求生西方净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成佛实在太难了,正如《华严经》所说,入一个十信位都要十小劫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所以我们现在的「信」,基本上还算不上是「真信」,只是用妄心来信,不过我们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的升华,由十信开始,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然后等觉、妙觉,而圆满佛道;这是《华严经》所展现的成佛之道。而《妙法莲华经》则说三乘人皆可成佛,这样的道理,在以前的经典中是没有提出过的;《华严经》讲五十二个阶位,《妙法莲华经》则说「会三归一」;不但三乘人可以成佛,而且佛还为龙女授记,同时亦为提婆达多授记;相信大家都知道提婆达多是一个犯了五逆十恶的众生,而且经常与佛作对,想杀佛、加害于佛,且破坏僧团的和合,本应是要落地狱受报的,但是因为在很多生之前,他曾经为佛讲解过《妙法莲华经》,因为这个因缘,佛仍然为他授记,但有一条件,就是他首先必须懂得忏悔,而且要地狱之报受尽之后,将来才可以成佛。
我们试想想,连提婆达多这样的极恶之人都可以成佛,今天在座大家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又怎会不成能佛呢?好像我现在为大家讲解过《妙法莲华经》,如果将来有一天,你们成佛了,想起了经中的义理,就会感到实在功德无量!所以大家学习了这部经以后,不妨拿出来跟别人分享,为别人讲解。而且我们应时常诵念,才能明白佛的悲心与本怀,才能会获得真实的利益;我们学佛必须从基础的札实做起,也就是从好人做起──所谓「三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首先是做个好人,然后由好人、贤人、圣人、罗汉、菩萨到成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三乘人都可以成佛;这是《妙法莲华经》所开示的,不但极恶如提婆达多者能成佛,就连不是人类的龙女一样可以成佛,由此可见,这是佛的最大的慈悲;所以即使我们今天做了错事,将来仍然有机会成佛,但是必须懂得求忏悔,忏悔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可以洗清我们的罪业;善人可以成佛,恶人改过后也可以成佛,所谓「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我们每一个人将来都有成佛的机会,我看大家都是未来的佛;可是为什么一般人总是看到别人的过失呢?就是因为不是用佛眼,而是用凡夫的肉眼去看众生,如果用佛眼去看的话,大家都是佛;我们知道有「五种眼」,也就是佛眼、慧眼、天眼、法眼、凡夫眼;凡夫眼也就是人眼、肉眼,我们以肉眼去看的话,所有人都是众生,如果用佛眼去看的话,则所有人都是佛。我们西方寺创寺已经四十一年了,举办《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却是第一次,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这部经的因缘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阿弥陀佛!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二)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早上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妙法莲华经》,这部经简称为《法华经》,是后秦鳩摩羅什翻译的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经名的梵文音译为「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怛揽」,意思是「像白莲花一样的正确说教」;以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完美,故被翻译为「妙法莲华经」。
早上提到,在大乘佛的「五时判教」之中,第五时「法华涅槃时」是佛陀最后八年的说法,而《法华经》是佛陀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经中的意趣乃在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提出「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说法,所谓「唯一佛乘」,唯有成佛才是真实的、究竟的;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都只是方便,都不是究竟;菩萨要彻底究竟才能圆满成佛。
经中〈方便品〉说:「舍利弗啊!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其中的意义是什么呢?
佛陀降生人间,示现生、老、病、死──贵为王子,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行、悟道;悟道后仍为众生殷殷说法四十九年之久,目的无非为令众生舍迷向觉,亦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入佛道,见自本心、认自本性,了脱生死,证得与佛平等的、清净、觉悟、圆满的境界。这就是佛的本怀。
由此可见,佛陀于第五时,也就是在《法华经》中所说的教法,纯是圆满的圆教,即会通前四时的方便教,以彰显真实的开显圆。从佛陀教化的意义上说,是将华严时以后至法华涅槃时之间的二乘加以开会;可以说,以前的诸经是应未熟的机根而设,是权便之法,今欲引导众生入真实之教,而以权便之法显真实之义;概括而言,前四时皆是權宜之说,而此第五时才是真实说、究竟说,故称为「开权显实」。
通过五时判教,我们可以清晰了解佛陀说法的次序与方式,乃为应众生的根基及理解程度而施设,这是佛陀说法的高度慈悲与智慧。
我们读诵《法华经》时,除了体会佛慈悲化度众生的本怀外,在此要特别一提的是:第〈二方便〉品与第十六〈寿量品〉,是本经的两大中心,为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百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为)、如是缘、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来究竟。在说《法华经》之前,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是故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将来皆可成佛,实无三乘之别。
我们都知道,佛教将宇宙分为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六凡法界、四圣法界。六凡法界:地狱道、畜生道、鬼道(三恶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三善道)。四圣法界:佛(果位)、菩萨(因地),阿罗汉(声闻)、缘觉(辟支佛)。世间生死流转的众生,都可以归纳到十法界中。
而大乘佛教的天台教理,主张一法界即具足十法界,因此,若一法界进入了十法界,这个十法界乘十就是百界,那百界乘「十如是」,就成为「百界千如」;如《法华玄义》卷二謂:「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又天台宗强调以「三千」之数融摄一切诸法,所以又提出「一念三千」的思想:因十法界内又可分十法界,如佛界的菩萨法界,直到佛界的地狱法界,同样地狱界的佛境界、菩萨境界,如是互相组合成为一百个法界;然而为什么十法界与十法界还可以组合呢?因为十法界一切有情都具圆明妙心,此圆明妙心具备十法界一切功德,故性具善恶,地狱众生也具备佛种姓、菩萨种姓,同样佛陀也圆具十法界,方可受用自在化身无量,故佛身可以现于地狱,即是佛界圆具十法界。
如是一百法界再与上面的十如是组合,就成了一千个法界,这里与上面不同的是,前者是十如是乘十法界乘十如是,而这里则是十法界乘十法界乘十如是。
这是一千个世界,而世界又分为三种,一者有情世界,即是众生与众生之间的世界,人类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缩影;二者器世界,就是众生生存的环境,好像容器,地球就是器世界的缩影;三者五蕴世界,即是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五种感官世界,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一个缩影。
上面一千个世界的每一世界就又分为这三种世界,故成了三千世界,这与三千大千世界不同。故天台宗认为一念含摄这三千世界,故曰「一念三千」。古德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即是一念具备三千法界,就看我们现前的这一念在哪里?天台宗这个「一念三千」的「一念」,既不在前,亦不在后,由于一法界即具足十法界,所以一念就能具足三千,而天堂与地狱,就在这一念之间,因此,如果一念是极端的十恶,当下就是地狱;一念是中等的十恶,当下就是饿鬼;一念较轻的十恶,当下就是畜生;相反地,如果一念五戒,那就是人;一念十善,那就能生天,不過虽然同样地修五戒十善,如果瞋恨心很重,那就是阿修罗道;如果修十二因缘,那就是缘觉;如果修四圣谛;那就是声闻;修菩萨道,将来就是菩萨;最后福、慧都圆满了,那就是佛。由于每一念都可以互具互摄,所以说,一法界即具足十法界,而且以教理来说,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融三谛」;空、假、中三观都在这一心中得,也就是「一心三观」。这是天台宗圆融互摄的思想理论系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一一解说。
因为我们西方寺是「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的道场,所以今天借着大家一起念诵《妙法莲华经》的因缘,顺便讲一讲天台教,让大家明白佛出世的本怀;我们从〈方便品〉里头知道,佛说本经的时候,有五千个增上慢人,因为觉得佛陀所说的法和以前所说的不一样,因此生起了疑心与慢心,故而离席;其中显示了「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的目的──就是让众生能了解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佛陀是彻底圆满的觉悟者,有无穷的善巧、方便,所以用了种种的譬喻、言说,无非是要令我们悟入佛之知见。因此整部的《法华经》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学价值,且有高深的哲理,是一部美妙、殊胜的经典。今天大家能有这个机会一起来念诵、礼拜,都是很好的福份。早上我已经跟大家说过,这部经有很多的譬喻,一共有七个,即著名的「法华七喻」:一、〈譬喻品〉第三的「火宅喻」;二、〈信解品〉第四的「穷子喻」;三、〈草药喻品〉第五的「药草喻」;四、〈化城喻品〉第七的「化城喻」;五、〈五百弟子授记品〉的「衣珠喻」;六、〈安乐行品〉第十四的「髻珠喻」;七、〈如来寿量品〉第十六的「医子喻」。
因此,我们诵经的时候大家要留意这个经中的义理;希望我的讲解能增加大家对这部经的了解;经中的七个比喻,相信对大家学佛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因每一个比喻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今天诵经的因缘实在是很难得;在这炎炎夏日,難得大家来參與、护持、随喜;我们都知道,诵读经典的功德,可以令我们袪愚迷、开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希望大家都能够勤诵经典,而且得到大智慧。这几天的法会中,我都会跟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希望大家在读经的时候多留心、多用心,从而增加信心,增加了解。好,我们现在结斋。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三)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继续讲《法华经》。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只要我们真心诚意称念一声「南无佛」或「阿弥陀佛」,植下善根种子,将来就有机会同证菩提,共成佛道,可见念佛的功德是如何的殊胜不可思议。
我们西方寺虽然是城市中的寺庙,但也有佛塔,也有很多仿唐宋风格的建筑;我们是天台法脉、专修净土的道场,每月都举办弥陀佛七法会,希望凝聚中、港两地更多的弟子来信佛、学佛;这是我们的心愿。
我们都知道,慈悲的佛陀因不忍我们众生轮回生死受苦,乃特别开示了「三根普被,利顿全修」的淨土法門,只要我们「至心信乐」,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但是,我们的平日的心,如此的散乱、如此的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如何能降伏、如何能使之安定而趋向于佛道呢?除了拜佛、念佛之外,还要多读诵大乘经典。这样才能深入法义,开启我们内在的智慧。
正如其它许多大乘经典一样,佛在说法之前都会放光现瑞;如本经〈序品〉所说: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
如来说法前放光现瑞,目的就是要令诸菩萨、天人生大恭敬、大欢喜,欣闻此希有殊胜的大法。
经文中文殊菩萨继续说下去:「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如来是彻底觉悟、福慧圆满的大觉智者,所以被尊称为人天导师,其说法有无数善巧方便,初、中、后善,且意义深远,纯一无杂,清白皎洁,具足梵行:为声闻而说四谛法,为辟支佛说十二因缘,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如是种种说法,无非为了令所有求法者、听法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得成就佛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四谛、十二因缘是修行正法最根本的基础,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也就是「六波罗蜜」,是菩萨道首要的六个条件。菩萨修至六度万行圓滿,就能度生死死、证涅槃。所以佛为了令一切众生得解无上妙法,乃以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开导指引;如〈方便品〉中言: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苦。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佛为了令我们愚迷、贪执的众生,离诸苦恼,不复颠倒梦想;所以他说「唯我一人能念护」,就是说,只有佛一人才能救护我们;他有无限的慈悲,不会舍弃我们任何一个众生;所以他将这个「三界」比喻为「火宅」,希望我们能赶快逃离险境,可是,虽然反反复覆的说着,我们还是不肯信受,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于诸欲染,贪着深故」,我们习惯了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常为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所迷惑,无法解脱、出离;所以佛在〈譬喻品〉中,说了一个「火宅喻」,里面说到:
有一个大长者,财富无量,一日,他的宅舍生起了大火,长者忙着救火,但儿子们却在火宅内玩耍嬉戏,既不知也不觉,而且这个宅舍只有一道非常的窄小门,儿子们又那麼的幼稚,所以长者实在非常的担心;长者为了救护诸子出离火宅,于是便用种种的方便,告诉孩子们说屋外有他们最欢喜坐的车子;有羊车、鹿车及牛车。等他们奔离火宅之后,长者会各赐一部大白牛车。儿子们知道外面有自己最心爱的车乘,于是便都跑出来了,终于离开了险境。在这个譬喻中,「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谓三界的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而不自知,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儿子比喻众生,长者比喻佛。
佛为什么要假设羊、鹿、牛三车呢?「三车」所代表的就是「三乘」,可是这羊车、鹿车都是小车,只够一个人乘坐,也就是只能自度,不能度他;鹿車雖然較大,但是所載的人仍是有限,所以又示现一部「大白牛车」,这部大车,能坐很多人,令大家都能一起同度彼岸,这就是「会三乘而归于一乘」。
佛苦口婆心地一再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于三界的迷苦犹如大海的无边无际,故又称「苦界」、「苦海」。(一)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乃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咤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的世界。此界无一切物质,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由此可知,三界属五浊恶世范围之内,八苦交煎,有无量的痛苦、烦恼,只是我们众生不知道求出离,还以假为有,以幻为真,以苦为乐,在里面享受玩乐,不知道三界是这么的危险,好像火烧一样,很快便会将我们烧死;所以长者用「三车」诱引在火宅内的儿子出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使众生从六凡上升至四圣。大家都知道,「十法界」中可分为四圣六凡;四圣中最高的是佛,然后是菩萨、缘觉、声闻;六凡依次是天上、人间、畜生、饿鬼和地狱。在《法华经》之中,佛以一音说法,开权显实,说三乘人均可成佛;据以往经典所说,此三乘人均不得成佛;现巧开权教而显实教,会三乘而归于一乘,由此可见佛的慈悲。
因为菩萨修行要经历五十二阶位,要透过不断的修行;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到了等觉、妙觉,最后才能成佛;而成佛通常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是非常漫长、遥远的时间。一般众生以修行五戒十善的功德,感得天上的果报,到达非想非非想处,便以为已到达究竟之地,于是便起了增上慢心,但由于天界并非长乐之地,报尽还有五衰之相现前;所以「火宅喻」是要劝导众生放弃天界的享乐,而转修四圣,不要以为修到天界就已经是究竟了。由于众生满足而不知向前,佛就用三种的车,把众生载到大乘的境界里去。試想,佛是多麼的慈悲啊?
所以我们今天唱的《三宝歌》中有谓「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这是太虚大师所写的歌词,也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通过一起来学习、念誦《法华经》,就是希望大家能生出一个出离的心、觉悟的心,这样我们就没有辜负佛的本怀,也就没有白诵这部经了。好了,我们就说到这里。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四)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前面已经说过,依天台宗的教法,《法华经》是开权显实的经典;是以,整部《法华经》所要传达的讯息,不外乎开权显实的观念,因此《法华》之妙,可以「开权显实」四字来含括,或更简单地说,其实只是「权」、「实」二法。因为从整部《法华经》的组织架构来看,所论述的内容不外乎「迹」、「本」二门,而迹门所述即是权实法,乃至本门所述「本」之关系,亦不外权实法;况且迹、本彼此相依,离迹则本无从显示;也就是说,实法不离权法而有;若无权法则实法亦无;实由权显,权由实现。所以说,「开权显实」、「发迹显本」,是《法华经》最大的特色。
然而什么是「权法」、什么是「实法」呢?「权法」指的是善巧方便之法;而「实法」指的是诸法实相。为何《法华经》特别重视方便之法?其理由有二:一者諸佛须经无数劫之修行乃能知诸法实相;二者诸法实相言辞相寂灭不可示,如《法华经.方便品》云:
本从无数佛 具足行诸道 甚深微妙法 难见难可了
于无量亿劫 行此诸道已 道场得成果 我已悉知见
如是大果报 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
这段经文说明了佛经由无数劫的修行,于菩提道场得成佛果,乃能知甚深微妙法;然此甚深微妙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之」,因为「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所以「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这就是为何《法华经》广示方便的原因,其目的也就是,无非借由种种方便、种种譬喻来接引众生,随顺着众生种种性、欲、根等因缘来说法,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悟入诸法实相。
换言之,开显一佛乘道理,引领众生入佛慧,乃《法华经》之宗旨。其开显之方式,即是藉由假名相说之随宜权法入手,然后再一一开显入实。若完整地说,是以「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的三个步骤,来开显权法即实法的道理,显示法法无不是中道实相,法法皆为成就佛慧而设置;而其最终目的,在于「定之以子父,付之以家业,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这就是《法华经》「唯论如来设教」大纲之所在。
因此佛说法的目的,无非志在「敷化」,为令众生破迷开悟而说权、说实;权说即是「方便说」,而实说即是「究竟说」。而怎样才算是究竟?简而言之,成佛就是究竟,未成佛就是不究竟。因为众生都是乐于小乘法,就是喜欢修自己,在一切事情上只图自利,不思利他,所以被称为「自了汉」;所谓「吾身多五欲」,「五欲」即是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欲望,通常被喻為「地狱五条根」,是修行人的障道根本。可是众生常被五欲、六尘所迷,不思出离,就好像我们昨天所说的「火宅喻」一样,再不逃出来的话,就会有丧失性命的危险;因此慈悲的佛陀才会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乃至于异方便、种种言说、譬喻,让我们从种种的烦恼、痛苦中解脱,从污浊的生死此岸,过渡到清净的涅槃彼岸。
说到「涅槃」,一般来说有二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又称「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称为有余涅槃;更灭依身无所余者,称为无余涅槃。此二种涅槃,同为一体,然无余涅槃之现,在于命终之时。
还有「三种涅槃」,即天台宗就体、相、用三方面,用以彰显不生不灭之义所立之三种涅槃。即:(一)性净涅槃,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可染即不生,不可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即性净涅槃。(二)圆净涅槃,智极为圆,惑尽为净,智若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即圆净涅槃。(三)方便净涅槃,智慧契理,即照群机。照必垂应,机感即生,此生非生,机缘既尽,应身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即方便净涅槃。
此外,更有法相宗所立之四种涅槃。即:(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又称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乃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泯绝言语、思虑,唯圣者始能自内证得。(二)有余依涅槃,略称有余涅槃。即断尽烦恼障所显现的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略称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即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空寂。
以上四种涅槃之真如理体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所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实相真如所显,而后三种涅槃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若论凡圣一切对于此四种涅槃之具与不具,则一切有情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乘之「无学」既已断尽烦恼,故具有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涅槃;佛悉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故具四种涅槃。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五)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据《涅槃经》说涅槃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槃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有我」,也就是「无我」,而具备了「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尘,圆满自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何以世尊说无常、苦、空、无我, 也说常、乐、我、净?这两者是否相矛盾呢?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而佛法所肯定的常、乐、我、净,是指离于贪、瞋、痴、出脱五阴,解脱了无常之因缘,故而为常;无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不是世间特性。在世法当中,则是要以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缘化导,将众生常、乐、我、净之谬见,转化为佛法常、乐、我、净的正见,从而渐次解脱。
但如何才能达至真正的涅槃?因此佛在〈化城喻品〉中,说了一个「化城喻」:有一个聪明智慧的导师带着一队商侣,本来要到一个五百由旬的地方去取宝藏;宝藏比喻佛国。由于路途险阻,全都是「险难恶道」,而且「旷绝无人」,渺无人烟,到处都是「怖畏之处」,所以,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就不想走了;好像我们很多人虽然知道极乐世界非常的淸净,而且都很向往,可是却不肯老实念佛;念了几年之后,就不想念了,那该怎么办呢?于是佛菩萨就给他们一个方便,给他们化现一个极乐世界;在〈化城喻品〉里,聪明的导师就比喻是佛菩萨,当他见到众生不想继续往前的时候,于是便化现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假设的「涅槃城」;当大家走得人困马乏之际,一看见城市,便以为已经到达佛国,于是大家便欢天喜地,匆匆在这里歇息、补充粮食;体力恢复后,导师便告诉大家,这只不过是一化城,还需努力往前再走两百由旬,才能到达真正的宝所。由于在化城中,大众的体力得以补充了,所以便可以继续前进。因此,为什要变现化城呢?如果没有化城的话,大家会觉得太遥远、太辛苦了,走到一半便想放弃,无法到达真正的目的地。
所以,我们经常说「长远心难发」,就是这个道理。以前很多信众来问我:「修行有什么密诀呢?」我回答说:「很简单,就是要发长远心。」修行的路是绝不容易的,许多时候,不是一生一世努力,而是多生多世的不懈,就好像〈化城喻品〉中所说的,当我们走到一半,开始生退心的时候,慈悲的佛菩萨就会给我们方便,给我们变现种种的境界;正当我们以为这个境界是真实的时候,佛菩萨又告诉我们说,现在已经走了一半,再走一半很快便到家了,我们便会生起信心,继续向涅槃城──即清净的彼岸,亦即极乐世界的方向走去。所以「化城喻」是比喻二乘人,初时闻到一乘大教,中途便容易迷失,而且流转生死,所以世尊就暂设方便,先令众生断见思烦恼,暂证真空涅槃,以为苏息;待所有的烦恼一分一分的断除之后,才能到达真空涅槃──究竟的宝所、究竟的清净彼岸。所以,开始的时候,所证的是一种化涅槃,不是究竟的涅槃,只是暂供修行的地方,仍未到达最终的彼岸。
所以,今天由于我们学佛道心不坚,无论诵经也好,拜忏也好,念佛也好,往往念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不想再念下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善知识,也就是导师,给我们指引极乐世界的方向,告诉我们佛国净土已经距离不远了。虽然从佛的境界来说,极乐世界只不过是为众生施设的化城,但是对我们凡夫来说,极乐世界却是真实不虚的,这是慈悲的佛陀给我们开示的善巧方便,让我们有机会带业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头寄居,继续修学,听闻佛法,深入经藏,智慧开启,成就菩提,然后还度娑婆,化度有缘。所以说,佛教有种种的善巧,种种的方便,其目的无非志在敷化,令我等学佛之人,善根已增长者再增长;善根已坚固者更坚固,目的就是让我们不断提升,就好像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一步一步的迈向圆满,直至最后成佛,到达清净涅槃的彼岸。而我们现在仍在烦恼污染的此岸,如何能渡过?这就需要一个桥梁,那就是菩萨道的修持与实践。今天我们通过《妙法莲华经》的读诵,体会到佛陀的慈悲,用种种的譬喻、善巧,开权显实,让我们生起信心,知道成佛才是慧命最后的归宿,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地体会。
经中共有七个譬喻,希望利用这几天过堂的时间把它讲完,因为其中有很深层的意义,相信对大家学佛修行,一定有所帮助。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六)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部《妙法莲华经》实在是太好了!我们诵了这么多的经典,每一部都有它的特色与意涵;《妙法莲华经》的宗旨与意趣,我们前面都已经说过了,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的优美,内容也很容易明白;经里头说了,它的目的就是令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得涅槃」,所以其中用了种种的比喻、种种的语言,就是希望能令我们更容易明白诸佛的本怀,并掌握其中的真义。
全经共享了七个譬喻,我们称之为「法华七喻」,因为佛陀也就是如来呀,他能善于观察众生的根基,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根性的差别,有所谓上、中、下「三根」;他完全知悉我们的心念与行为,我们到底是否精进;到底是否懈怠?他都能了如指掌,所以能随顺我们的根性而为说法;如来广说无量法门的目的,无非是令众生都得欢喜,现世得到安隐,后世得到快乐,也就是让我们得到真实之利。
正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就是给众生有一个真实的,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是真如,「实」是实相,也就是佛地果觉的圣德,故「真实」二字涵义甚深,我们切莫轻易错过。这就是佛的慈悲。
所以,我们今天继续讲「药草喻」;「药草喻」也叫做「云雨喻」,出自〈药草品〉;经文中说: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各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 ,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 ,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声音,普遍世界,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
意思就是说,譬如在高低不平变化无常的大地上,生长着各种花木丛林及各类的药草。此时大地上的天空浓云密布,瞬间下起大雨,雨水平等地、普遍地滋润着各种不同种性大小的花草树木。然而由于种性各自不同,枝干大小也有别,因此所以获得雨水滋润的程度也就不一样。而天上所洒下的云雨,它是没有私心地、平等地让各种花木药草依其种性,因雨水的滋润而开得更好更美。
这里山、川、溪、谷、土地,比喻众生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小药草比喻人、天;中药草比喻声闻、缘觉二乘;大药草比喻下根;小树比喻中根;大树比喻上根。亦有解说为:地上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种,依次比喻天人、声闻缘觉、藏教菩萨(藏教菩萨,也叫做辟支佛)。
「密云」比喻佛的出现;「澍雨」比喻说法;「受润」比喻教受;而「生长」就是得益。
简单地说,树木、药草虽然有大、中、小之不同,但当大云雨下降的时候,就没有大树、小树;大草、小草的分别,都能得到大雨的滋润,而且都能得到繁茂。也就是说,佛法其实是一雨普润;天降甘霖,任何地方都无所不到,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所说的虽然是「一音」(一乘佛法),但是不同的众生(三乘人)听起来就不一样;其实一种法门就能将众生所有的病苦根治,三乘人虽有根器高下之别,但若以如来的法雨润泽的话,都能成为大医王,最后都能和佛一样,普度群生。
可是有很多人,听闻大乘经典后,获得一点法益,就觉得自己很超越,看不起小乘;虽然知道实质只有佛乘而没有余乘,但是有了这种增上慢心之后,修行便无法究竟。其實小乘的圓滿,便是大乘的實現,菩薩道的修行,都是迴小向大一層一層往上提升的,那应该用什么来对治呢?也就是「一雨普施」的方便,让无论天、人、声闻、缘觉等,慢慢都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都能跟着次第一步一步地进修,最后都能成菩萨、成佛。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七)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由此可见,佛的慈悲是完全平等、无差别的;佛非常清楚了解众生的不同根性,因应他们各别的资质、能力与优缺点所在,而随机开出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体认自己生命中的佛性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佛有无穷的善巧方便,所谓「随宜说法」、「应病予药」,因此八万四千法门就如同八万四千个药方,可是大多数的众生都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都不肯服药,而小部份的人即使真的知道自己有病了,仍对佛所开出的药半信半疑;有的人愿意吃,有的人不愿意吃。
为了对治这种情况,佛在〈如来寿量品〉中又为我们讲了一个「医子喻」(或称「医师喻」)的故事;其中说到,从前有一位聪明智慧的良医,精通医理,深明药性,善治各种疾病,时常都到各地为人治病。他家里有众多孩子。一天,这位良医有事远行出外,家中的孩子们由于无人照顾,竟然误饮了毒药,毒性大发,心神散乱,痛苦地在地上打滚;不过其中有些中毒很深,有些则中毒较浅,有些还没有迷失本性。幸好,不久医师就归来了,惊讶地发现儿女误饮毒药。孩子们不论神智迷失或清醒,看见父亲都欢天喜地,哀求父亲救他们的性命。
医师看见孩子们如此忧愁痛苦,赶紧为他们配制药方,找来各种色、香、味俱美的上等药草,调和配合,想让孩子们服用并且说:「这是上等的良药,色、香、味俱全,你们赶紧服食,身体内的毒害很快就能解除了。」其中较为清醒的孩子,看到这种色、香、味俱美的良药,立即服食,于是毒性尽除而痊愈。但也有神智不清的孩子,虽也认得父亲,希望得到治疗,但因中毒太深,失去分辨的能力,怀疑这些药能否把病治好,而迟迟不肯服药。更有一些孩子,一方面不相信父亲的药能把病治好,另一面亦不以为自己有病,所以都不肯服药。
医师心想:「这些孩子太可怜了!毒气攻心,神智颠倒,虽见我欢喜而求治疗,但见好药却不肯服用,我只好用权巧的方法,让他们把药喝下去。」于是,医生便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孩子们!我现已年老体衰,离死期不远,这些良药就留在家里,需要时,你们可以自己取来服用;不用担心,这些药一定会把你们的病治好。」说完后,医师再度出门。离去之后,心中仍然忐忑不安,时刻惦记着孩子们的情形,于是派人通知他们假称自己已死。听到父亲客死他乡的噩耗,孩子们都非常悲伤难过,遗憾地想:「如果父亲还活着,一定会爱护怜悯我们、想办法救我们,现在他抛下我们,远离人世,我们都成了孤儿,从此无依无靠了。」由于这样的哀恸,使他们忆起了慈父往日的种种善言教诲;于是,迷失的心清醒了,拿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良药服用,恶病实时消失,身心得以痊愈。当医生医师得知所有孩子的病都好了,就回家将真相说出,与他們欢欣团聚。
故事中的医师比喻佛陀,孩子们犹如众生,也就是三乘人。原来,伟大的佛陀一直都在我们身旁,但因我们总是欢喜见佛,却不喜欢服用他的法药,所以佛陀于临涅槃前,嘱咐所有迷失的众生:「这是良药,你们要喝啊!」也就是说佛涅槃前为众生留下了《妙法莲华经》等重要经典作为遗教,如果众生发现了自己中了贪、瞋、痴、慢、疑的毒,就应该赶紧服用这种药,不然佛涅槃之后,就看不见佛了。可是,我们愚顽的众生,佛还未涅槃之前,都不肯服用;佛涅槃以后,才明白这是最好的药,才肯喝下去。佛陀示现灭度之相,就是为了教导我们自依止、法依止。佛在世间只是示现而已,真正的佛是不生不灭,是法身常在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佛陀所说的法,如此才能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可是众生虽本性善良,但由于颠倒妄想,仍然会有慢心,不过最后毕竟仍是归于一乘。所以,佛说种种的法,就是要袪除我们的疑心、增上慢心,所以用「医师喻」来对治。佛的方便设施,就是希望最终三乘人都能同上法船,都可以同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医师喻」的真正意义所在。
前面说到,我们以清净的涅槃境界比喻净土佛国,其实佛无所谓涅槃,也无所谓不涅槃,因佛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来无去的;因此,佛用了无数的善巧方便,告诉我们,我们都染上了贪、瞋、痴、慢、疑,与及我见、我执等病,于是开出药方,希望我们服用,可是我们病得太重了,愚迷而不自觉,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病,故而不肯服药;但是有些病得较轻的人,虽然心存疑惑,仍然把药喝下去了。
慈悲的佛陀眼前很多人不肯服药而濒临死亡,唯有示现涅槃;大家觉得佛陀涅槃后就失去依怙了,就赶快来吃药。其实佛虽示现涅槃,但事实上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只是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令大家破迷开悟,转识成智;所以「法华七喻」中的每一个比喻,都是佛苦口婆心的为我们说法;佛实在太慈悲了,所以我们称之为「大慈悲王」;今大家有机会听闻佛法,有机会来读诵《妙法莲华经》,实在是非常难得、殊胜的因缘,因此我们不要轻易错过,而是深入了解其中的含义,希望大家都能依教奉行。好了,我们结斋。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八)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接下来,虽然时间有点不够,但我们还是要继续把「法华七喻」其它三喻说完;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有较完整的印象与记忆,这对大家将来学佛、修行,乃至于处人待事都一定会有所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得小为足;只要得到一点点的好处就以为够了,就裹足不前,不再努力用功,以争取更大的成就;也就是只看见目前小小的利益,看不到未来更高远的前途;而更愚昧的是,从不知都自己的内心原本拥有无限的宝藏,反而终日惶惶、远走他方,这正如佛陀所讲的,真是可怜可悯啊!
为了教化此类无知的众生,所以佛在经中说了一个「系珠喻」;「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比喻中说,有大智而满足于小智,就好像有一个穷人去探望亲戚,这个亲戚家里非常富有,于是用很多美好的饮食来招待,穷人大食大喝,结果便醉倒了;亲戚本来想好好的照顾他,但是因为赶着出门公干,而穷人醉酒又无法马上醒过来,恐怕他醒来之后,没有水渴、没有饭食,更没有路费,那怎么办好呢?于是就把家里的一颗宝珠,缝在穷人的衣袋里,希望他醒来以后发现,把宝珠拿去变卖成现金,买点衣服、食粮,不必再贫穷渡日。穷子醒来以后,发现富人亲戚已经出门,心想亦不方便留下,于是便离开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藏着一颗明珠,由于身无分文,于是便到处沿街乞讨,能乞到一点食物,就很高兴、很满足。
这个穷人人家给他一点饭、菜,他就非常的欢喜,所以一路一路地沿街乞食。一天,他沿街讨饭的时候,刚巧遇见这位有钱的亲戚;亲戚惊讶地问他:「你为什么还在乞食呢?」穷人回答说:「没有办法呀!因为我没有钱,不乞讨的话,那里有饭食呢?」亲戚说:「我临出门的时候,把一颗宝珠缝在你的衣袋里头,你怎么不知道呢?你拆开衣袋便可以看见了。」穷人回答说:「真的吗?」于是连忙拆开衣袋一看,真的有一颗宝珠在里面。
这个醉酒而卧、不知身怀宝珠的公案,就是说,一般的小乘人,闻到偏空的二乘法,就觉得自己很超越,就已经很满足了,却不知道有大乘法可学,而且最终可以得到大涅槃。正如我们很多念佛人,即使觉得现在很苦,但是仍然对此世界充满贪恋;虽然知道西方净土有「九品往生」,但是心想将来能往生就已经很好了,不要期望太高;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通过一念到十念,都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但是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不能只求下品下生,最少也要求中品中生或以上,乃至上品上生。有了这种志愿、这种信心,就好像有了一颗宝珠,不必再向外追求、寻觅,所以我们念佛人,要自我肯定,要求最高的大涅槃。我们不要满足于所得到的一点点感应、一点点的法喜,那是不究竟的。
故事中,这个给穷子宝珠的人,其实就是释迦佛,穷子就比喻我们众生身怀宝珠而不自知,还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佛就是要让我们一步一步的觉醒,舍三乘而最终归于一乘。这个系珠喻,就是教导、劝勉我们,因为我们虽有大乘的善根,却忘而不觉,所以不知求取大乘,反而得少为足,起增上慢心,生虚妄想,所以称之为「颠倒」。亦即是明知实有大乘却甘于小怎而不求大乘,所以用「系珠喻」来对治;当我们懂得这个譬喻的道理之后,就会往大涅槃的方向进发。
说到我们自性中的「明珠」,在〈安乐行品〉中,还有一个「顶珠喻」。「安乐行」即指菩萨于恶世末法期间,安住身心的方法;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等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的安乐行为。如果我们身、口、意、识四种安乐,都能做到的话,那就是真正的安乐行了。为什么用「顶珠」来比喻呢?「髻」,就是发髻,以前古代不论男人女人,都会在头顶上结一个发髻,然后加上发簪。发珠,是指转轮圣王髻中之珠。「轮王」,比喻如来;「髻」,比喻二乘权教;「珠」,比喻一乘实理。珠在髻中,犹如实理为权所藏。为什么转轮圣王会将珠子放在髻中呢?就是因为当时他是最有福报的人,平时不轻易把珠子赏赐给大臣;因为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达不到转轮圣王的要求,到最后他们都达到了,转轮圣王才会把珠子赐给他们。
佛也是一样,说种种的方便法,开始的时候讲偏空涅槃,到后来才讲《法华经》。正如转轮圣王,最后才告诉大众髻里有珠;因为珠在发里藏着,犹如实理为权所藏,珠就是一乘的实教,可是大众不知不觉,仍然去追求二乘。当佛开权显实,大众明白了之后,转轮圣王才把珠赏赐给有战功的臣子。这个髻珠喻,无非是方便施设。但为什要说髻珠喻呢?就是有很多本来学大乘教的人,因为增上慢心的缘故,虽然实学的是大乘,但却趣大而取小果,犹如最珍贵的宝珠藏在里面,他却不知道,佛最后才告诉他,这就是开权显实的意义。用「顶珠」来比喻、来对治,同样说明了佛的慈悲。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宋朝茶陵郁禅师的故事;禅师一日乘驴渡桥,不小心坠落而大悟,写下了一首广为后世传诵的《悟道诗》: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明珠」,象征我们每一个人本具的光明佛性,只是长久以来被尘劳、烦恼所遮盖,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我们要以智慧降伏贪、瞋、痴三毒,去除心中的尘垢,让心中充满光和热,如是渐渐尘尽光生,就能见到光明、清净的佛性,也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今天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怀里有一颗明珠,为何不好好珍惜、善自珍重?好了,我们结斋。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 (九)
──宽运法师西方寺《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看见大家七天来都这么虔诚、这么恭敬地诵经,实在是难得的因缘,我心中非常的高兴;转眼间,今天已经是法会的最后一天了,要到明年才会有《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所以我们要把「法华七喻」中的第七个譬喻「穷子喻」说完。
「穷子喻」出自〈信解品〉,说有一大富长者,有一儿子,从小就跟他失散了;失散以后,儿子由于无衣无食便沿街乞讨,从不知道自己有一位非常富有的父亲,而父亲亦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失散的儿子。儿子却不识得返家,终日四处飘泊流浪,到处寻找工作。一天,走啊走的,便走到了自己家门前面,看见这座房子非常的富丽堂皇,却不敢进去,因为他想这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自己这样的穷人不应到来,于是转身便跑了,而且越跑就越快,可是刚巧被他的父亲看到了;父亲一眼便认出这是跟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连忙下令工人把他追回来,可是工人越叫,他就越跑,最后终于不支倒地昏过去了;工人便把他带回家来,父亲本来想跟他相认,但是觉得时机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儿子以前专门帮人家做下工,如果此时突然与他相认,他一定不能适应、无法接受;为了考验并磨练儿子,于是安排他在家里帮忙做挑粪的工作。
可是这个儿子但求两餐温饱,不思长进,一做便做了几十年;长者对他好一点,给他多加一点点工钱,他就很感谢、很满足,却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个家的主人。长者年纪越来越老迈,虽然觉得儿子没出息,但终归仍是自己的儿子。一天,决定将许多皇宫大臣及有钱的富人都召集来,告诉大家说:「我不久将离开人世,这个挑粪的工人虽不争气,但却是我的儿子。他将来会成为这里的主人。」穷子至此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这个公案说明了声闻乘所修的罗汉道、是自了汉,虽然也知道修行,有一定的境界,就像穷子一样,也知道找工作,过好一点的生活,但却不知道大乘的富贵,可是仍有一种增上慢心,所以用穷子来比喻;比喻二乘人要给他们时间,慢慢来引导他,学习大乘,让他慢慢地成就六度万行,让他慢慢把颠倒的想法,矫正过来;因为三乘本来与如来无别,只要直下认取,便可同证一乘。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是「一音佛教」;所谓一音佛教即一法界具足十法界;由于我们众生有分别心,所以用十法界来区别。但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昨天我们提到,佛在成道时说:「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来都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本来都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将来继承无量的产业,但却像穷子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处流浪飘泊,家里富贵具足却沿街讨饭吃。所以需要慢慢的引导,透过正确的引导,慢慢才会知道大乘佛教的好处、一音佛教的妙用。
由此可见,佛陀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根据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法;所以在佛法中,就有了「方便说」和「究竟说」之分。方便说,就是对于一些根器较低的众生,无法向他们直接讲述真实的道理,因为这些道理太高深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反而会增加烦恼,所以佛陀就借用权巧方便的方式引导这些众生。而所谓的究竟说,就是对那些悟性较高的人,直接开示高深的道理,比如在《金刚经》中,佛陀向长老须菩提直接开示万法皆空的妙理。不过严格地讲,佛陀所宣扬的法都是方便说,因为真正的宇宙真理,只能证悟,无法言诠,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因此佛陀在经中又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将说法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因为法本不可说,凡有所说,只不过像是帮人渡河的木筏;木筏仅仅是渡人的工具,人如果已经渡河了,木筏就应当舍弃。既然佛所说的方便「法」都应当舍弃,何况是「非法」,也就是其它外道所说的邪法?
这个「木筏」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指月之指」,禅师认为佛经、佛语等,都不过是指月之指,要见到真正的月亮,只能顺指而自溯,不从他得。「手指」只是工具、只是「方便法」,我们只能顺着手指的方向去寻找,不能把手指执着为月亮。
如果大家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体会佛陀的善巧与慈悲,他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说不同的法──对二乘人说小法,对大乘人说大法;其实佛法本来没有大、小乘之别,所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或二或三」;这就是「因材施教」、「应病予药」,种种方便、譬如、言词,无非是想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证得如佛一样的清净、究竟涅槃;这也就是佛说《法华经》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地体会,回去以后,有空多念诵读这部经,日子久了,自然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好了,我们就讲到这里。多谢大家!
(全文完)
幸福何处求? ──珍惜目前所拥有 人生在世所追...
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
孝亲尊师.善交益友 ──宽运法师「两会」港区委...
推动佛教发展 加强两岸交流 ──宽运法师与中华...
喜悦人生 自在生命 ──知足第一富 无忧第一乐...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 ──东林念佛堂2014年春茗素...
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 ──香港政改咨询的思考...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风化雨润心田──爱语的力量...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古代高僧元宵节讲经说...
虚心学习.体现人生 ──世间上哪有绝对的完美?...
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以前...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宽运法师佛七开示 《妙法莲...
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念佛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至...
何谓「三不坚」「三心」「三福」 何谓三不坚呢...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
净土经典概说及其思想源流 净土三经即《无量寿经...
西方寺佛七开示——修行道上的难与易 这两天我们...
八关斋戒精进佛七开示 西方寺从七七年已开始念佛...
何谓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
万佛忏五观堂开示 拜万佛忏比较辛苦,但它在诸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