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宽运法师 > 正文内容

集诸吉祥 长寿健康──浅说佛教放生的起源与功德

宽运法师  发表时间:2021-03-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集诸吉祥.长寿健康
──浅说佛教放生的起源与功德
 
  农历甲午年正月初三日(公历二零一四年二月二日)西方寺某大护法居士为庆祝八十六岁寿辰,特举行海上放生活动,恭请方丈宽运大和尚主法;是日风和日丽,海波顺畅,倍觉清澈怡人;眼见被放生的一条条鱼类,欢天喜地回游大海之中,彼此内心的喜悦,实在无法形容──放生是多麼喜悦的事啊!活动中大和尚赞叹居士平素慈善为怀,普行善业,广修供养,必然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日感念佛恩,庆生放生,更是功德无量,借此祝愿居士增福延寿,门庭集庆,户纳征祥,眷属和谐,所求顺遂,喜事成双。与会者皆感到法喜充满,如意吉祥。
  活动圆满,宽运大和尚特撰「集诸吉祥.长寿健康──浅说佛教放生的起源与功德」一文,勉励老居士放生布施,多行善业,广结善缘,自然福慧倍增,合家和乐,四季平安。现将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好生乃天地之德,爱物即仁民之本。成汤解网,一念之仁惠泽常流;子产畜鱼,千古之慈风未艾。
  据殷商史书记载:商汤王是一位仁君,有一次,他在外出的路上,看到野外有人在四处设网,想要把很多的飞鸟打尽。在布置网络的时候,这个猎人还祷告说:「凡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鸟,或者是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飞来的鸟,都要落入我的网中!」商汤王听了之后,心中不忍,感叹地说:「唉,这人实在是太过分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天下的鸟,岂不是无法逃脱,都要被捕杀殆尽了吗?为甚么伤害生命、要做到如此不仁的残忍地步呢?」商汤王说完此话,就命令身边跟随的人,解开三个方向的网,只留下一面,并改变了那猎人原来祷告的话说:「鸟儿想往左边的,就去左边;想往右边的,就去右边;想高飞的,就高飞;想落下来的,就落下来:任凭你们自由来去!只有那些不听从劝告的,才落入我的网中!」
  当时,在汉江以南的各国诸侯,知道了这件事,都说:「商汤王的仁德,真是宽厚博大到了极点啊,连禽兽都能够得到这样的恩惠!」其影响所及,一时之间归顺商汤的,竟有三十六国之多。(明朝张居正编撰《帝鉴图说》)
 
    春秋时代郑国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孔子称赞他:「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当时列国横争侵扰,而郑国能以保持内政稳定,民生安乐,首赖子产辅政有功。
    每当有人赠送活鱼给子产,子产从来不忍心,以享口腹,而使活生生的鱼受鼎俎烹割痛苦,总是命人把鱼畜养在池塘里,眼见鱼儿优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心胸畅适,不禁感叹地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由此可见子产的仁德普及物类,不只是民吾同胞,事实已扩大到物类了。(《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
   观察以上事迹,可知爱惜物命,放生善举,并不只佛教提倡,儒家圣贤君子,也是遵守奉行的。
 
  众所周知,佛教提倡放生,然其起源及依据,却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佛教放生,实源于最为佛教徒所熟悉之两部经典。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 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 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可以说,《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
  其他大乘经典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而在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中,也讲到雁塔的故事。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着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 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如《十诵律三十七》所言:「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儿,此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
 
  有一天,一位比丘没有得到肉,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祷告说:「今日有僧缺供,大菩萨你应该知道时间了。」雁群应声自动堕地而死。比丘本来不信大乘,不相信雁是菩萨,所以用戏言来调侃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小乘比丘惭愧不已,互相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从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并且建塔营葬雁体。 
  所以《楞伽》、《楞严》、《涅槃》等诸大乘经一律严禁食肉。如《涅槃经》四曰:「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悲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而且放生是与戒杀念佛之行仪紧密相连的。戒杀是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向来为佛教徒所严守。南朝齐、梁之际,佛教徒即依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不应食肉」之语而行断肉。

然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因此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杀生,又废止宗庙供献牺牲之制;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天台智顗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饲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这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史颜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云栖袾宏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随笔》中有〈如来不救杀业〉、〈食肉〉、〈斋素〉等文;又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寿〉、〈放生池〉、〈医戒杀生〉、〈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励戒杀放生。除了素食的文字之外,他也写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以备大众于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所依准。
 
  在现代人中,有弘一大师书、豊子恺画的《护生画集》计六册;另有一位蔡念生运辰居士,一生提倡戒杀放生,他编集了历代有关动物也有灵性和感应的故事成为一书,名为《物犹如是》。
  以上所举之书藉,为佛弟子者,皆应多加参考及阅读,自然会对放生的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确实有助于学佛修行,从而真正做到自他两利。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历史上因放生而修福的典故数不胜数,我们可以略举一二。一个小和尚因业力感报寿命只剩下七天的时间,然而当他在回家的途中只因救了小小的蝼蚁,而获得延寿的机会。有一个富翁生一痴呆儿子,富翁感到烦恼。有一天有一道士来化缘,手摸着他儿子的头说:他生有这样好的相貌,只可惜杀业太重了,才使他不能够开通智慧。富翁听了之后有所感悟,从此活物不送入厨房。后来又有一日,路上见一乞丐提着一条花蛇,但是自己身上没有带钱,他就劝市上一个开店的老板,买了那条蛇放生,回来后晚上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穿花衣服的人来向他道谢,其后他的儿子,吐了很多黑水,病愈变得非常的聪明,考试连连高中。
  明朝的吴文英平生好劝人放生为善,日久了别人都厌烦他。朋友经常讥笑他说:「你劝人为善;究竟善在于别人,又不在于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厌?」后来听雪禅师告之曰:「我闻经中说一人劝一人,作福两平分。」于是吴文英毫不退减劝人放生更加卖力,终其一生,没有灾厄坎坷之忧。
  
  明朝末年,四川读书人刘道贞家里来客,想杀一只鸡,忽然不见了,客人坐了很长时间,想去杀一只鸭,忽然又不见了。一搜索,看见鸡、鸭一起躲藏在暗处,鸭用头推鸡出,鸡用头推鸭出,相持不下,默不作声。刘很受触动,就写了一篇戒杀文劝世。辛酉七月,他的朋友梦见到文昌殿,帝君揭开一张纸给他看说:「这是刘生的戒杀文,他已考中了。」醒来后告诉刘,刘不相信。榜发以后,果然应验了朋友所说的话。(见《护生篇》)
 
  由此可见,放生功德实在不可思议。据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所说,放生具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
   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
   形。
(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
   必然之理。
(三)长寿健康。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
   二者多福多寿无病。
(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体天地好生之心,故获宜男之庆。
(五)诸佛欢喜。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
   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六)物类感恩。所救生物临死得活,皆大欢喜,感恩思德,
   永为万劫图报之缘。
(七)无诸灾难。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八)得生天上。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王天,享无边之福
   。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其功德实无
   量也。
(九)诸恶消灭,四季安宁。现在为人生极危险时代。盖烟酒之癖,
   恋爱之魔,缠绕众人。如众生报恩,则诸恶消灭,四季安宁。
(十)代代相传,永远福寿。动物由下级进于高阶之状态,与人类由
   野蛮进于文明之阶级相符合。据生物学家之言曰:凡生物皆应
   于外界之状态而生变化。如人人戒杀放生,则生生不息,善心
   相感,正似子孙代代相传,永远福寿。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而放生是以真实的行动去培养慈悲,去解救生命,去体会众生平等一如,吃素只是止恶,而放生却是积极发扬善道精神,是造福有情、自利利他的行为。因此懂得这个道理后,我们不但自己要继续放生,还要努力劝勉他人去放生,这样才能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众生相应。放生活动乃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所谓「下功断缘戒杀,中功断缘兼素,上功断缘放生」;若能戒杀、放生并且茹素,自然是功德倍增,身心自在,福报随来。(全文完)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