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梦参法师 > 正文内容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梦参法师  发表时间:2021-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七梵行品第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唐 于阗国 三藏沙门 实叉难陀 译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尸。则为虫聚。

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

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

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

若僧是梵行者。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净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发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此中何法名为梵行。梵行从何处来。谁之所有。体为是谁。由谁而作。为是有。为是无。为是色。为非色。为是受。为非受。为是想。为非想。为是行。为非行。为是识。为非识。

如是观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复应修习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处非处智。过现未来业报智。诸禅解脱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道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于如来十力。一一观察。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咨问。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竟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梦参老和尚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公元二○○四月十一月初六(农)

第一讲

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说。〈梵行品〉呢?是通说十住菩萨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论出家的、在家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了,〈梵行品〉专指出家人所修的清净梵行。

因此,第一步你得出家,梵行才能清净,你的行为才能清净。前面的〈十住品〉,是随你所修的事相而有差别,那都是缘,缘归于实。怎么入住的?这就要讲入住之因,入住之因有自行、他行这两种清净的行为,那就叫清净的梵行。

在品会的次第上,虽然〈十住品〉在前,但是只要讲到“行”,就是〈梵行品〉在前。若是说修行,是清净梵行的意思,也叫“行”;若是说法门,那叫“梵行”,是指行门的涵义,两者有所不同。

前面的〈十住品〉是入了住,入了位了,那是怎么来的呢?如何入的位呢?也就是入住之因,这就要修持两种清净梵行。前面的〈十住品〉是一位一位的讲,〈梵行品〉就不是了。在《华严经》里头,〈梵行品〉的量最少,意义最深;这品的意思说到了空了,到了绝相了,言说不多,略示而已。

前面的〈十住品〉,从初住开始就成佛了,一住一住,位位都成佛。这是怎么修的呢?不由他悟,也不由他教,自悟成佛。他的观、思惟修,跟他的行为成了一个了,也就是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就是自己的心,每位都是这样。“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己成就了,不是由他人开悟的。

现在这一品叫〈梵行品〉,梵是印度的原话,简略说叫“勃嚂摩”,中文就翻为“净”,清净的净。在杂染当中,达到清净了,所以叫“梵”。

梵就是行,真实的境界,无境界的境界。我们的智能,跟我们的行为是一个了,以智能来指导你的行为;你的行为都是智能,这叫梵行。依着这种道理,解释〈梵行品〉,跟《大般涅槃经》的〈圣行品〉是相通的。《涅槃经》讲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这里是总说,就叫梵行。

依着梵行,第一个是随相,随一切相而离相。随什么相呢?随着一切世间诸法之相,随相者就是无相,〈梵行品〉就是要达到无相。

随相是什么意思?像我们染衣出家、乞食,这都是随相的意思。但是随相的时候、修的时候,不要生起任何执着。谈到戒律,在你修的时候无所着,在你修持戒律法门,学戒相的时候,先懂得戒相如虚空。戒相如虚空就是离相,不要着相;随相而无所着,随相而离相,懂得了一切诸相,像空一样的。

这也得依缘,一种是有缘,一种是无缘;一种是生缘,一种是法缘。现在是缘起法,缘起无缘,我们所要讲的一切戒相,有生缘有法缘,现在讲的是缘即无缘,缘没有缘。

咱们前头讲了,十住菩萨大悲心很切了,而不舍离众生。知一切法的空义而随缘,就是性空缘起;但是随缘而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性空义。因此,才能入到住位不退,初发心时就成正觉,一发菩提心了,成就信心了,就成佛了。

无缘义在〈梵行品〉上讲,是知道一切境界相,如幻如梦。至于观察众生而不舍离众生,这是有缘义。随缘的时候,是有分别的,这要依照你的智能。缘有大有小,有远有近,知道这些境界如梦幻泡影,都是虚幻不实的,这又是无缘义。

无缘义,就是无分别的智能;有缘,就是有分别的智能。慧有两种,同时达到分别就是无分别,无分别而随缘,就起了分别了。在有相当中,观察诸法无相,了知诸法平等。

“离念契玄”,离开你的思惟、念头,这是玄义,又叫密义。我们讲一部经的义理,这个义理跟凡夫也是一样的;不起分别心,知道是平等平等。因为这样,才能究竟入到大乘义,也就是华严义。这两个不是两个,是一;一即非一,就是二。要是只说缘,那就是一,有缘无缘,就是二。

梵行是纯粹指实教说的,没有权,没有善巧方便,完全就它的实义说。这个梵行的行,一行就具足一切佛法了,这是华严的〈梵行品〉。

当你念经文的时候,〈梵行品〉不用五分钟就可以把它念完了,可是讲起来,应该要两个月吧!要是展开来讲,就没完没了;收摄来讲,一念不生,什么都没有,说一句话就完了,乃至一句话都不说,就完了,就没有了。

所以有一次佛升座的时候,佛没有说法,就把花拿起来,佛这么一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佛就不说了;一言没发,下座了,这就是清净的梵行。

又有一次讲经,佛升座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当维那师,只唱一个偈颂,佛就下座了,一句话也没说。“法筵龙相众,当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座了,法王法就是这样;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没有言说的。可是,那样的境界,无法接引一般众生,所以才又立了各种经论。

本来〈梵行品〉跟〈净行品〉是不同的。这个“梵”也当“净”讲,不过〈梵行品〉并不是〈净行品〉,两者不同的;〈净行品〉是有作,〈梵行品〉是无作。〈净行品〉,一举一动都要依着文殊菩萨教授去做,身口意三行,心里要观,口里也要念,身体还要去做。有时候是大悲跟大智,又修事,又修理,事理双修;又修观又说行,观行双运,达到成佛。

至于〈梵行品〉这品呢?我们要解释解释,为什么叫〈梵行品〉?为什么〈十住品〉完了,接着就说〈梵行品〉?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告诉你十住是如何修成的,那是修梵行而成的;以清净的梵行,利益众生。

修行一切法的目的是化度众生,本来是没有行可得,也没有梵可说,也没有什么是净,也没有什么是不净;可是为什么必须如是说?为了接引众生。

〈梵行品〉中,问的人是正念天子,在家的居士问出家人的事。修清净梵行是出家人才能修的,他要想达到清净梵行,正念天子得出家,他不出家,是达不到的。

什么叫正念呢?正念天子的名字是以德称的,不是像咱们起个名字就算了。正念是什么念?无念,无念而念才称正念。随做任何事情,无念,这是正念。

有念,有着,有缚,有挂碍;无念了,没着,没念,没挂碍,什么都没挂碍。但是念即无念,行念的时候达到无念,以无念为主,以这个来利益众生,这叫什么行为呢?第一义天,自在行。这里头的解释很多了,我们略微说一说就是了。

这一品的法会之主,是法慧菩萨。能说的人叫“法慧”,问的人叫“正念”,“正念”是无念之念;“法慧”又怎么解释呢?随你做任何事,无念,这叫法;以法简别,不是情,是法。懂得这个义理了,就叫智能的慧。要是一动了情感,超了理了,理性就失掉了,要单用理性,情亡了,这才叫法慧。这个名词的义理,前面虽然讲了很多,可是,一个名词的义理,无穷无尽的。能问的人是正念天子,说法的人是法慧菩萨,这也是〈净行品〉。

清净梵行的〈净行品〉,跟前头文殊师利菩萨说的〈净行品〉不一样。这是名住,十住成佛的,一入十住位就能成佛了,这叫住佛。这仅仅是所入之门而已,从那个门进入,究竟成佛了。

前头讲的〈净行品〉,到了究竟,就无行了;无行才清净,有行都不清净。要从有行,达到无行,所以这一品叫〈梵行品〉,不叫〈净行品〉。

“无住之住”,所以叫佛住。“无行之行”,就是利益无众生的众生,这两句话大家多思惟思惟,这是究竟的了义。这叫清净的梵行。大家以这个意思来学〈梵行品〉,不要执着。要多参,多观。参者就是思惟修,也就是观义了,大家要根据这个意思去想。

对于这品经,大家要这样看,是无住之住的,是佛住的,佛住即无住。以清净的梵行利益众生,利益那个无众生的众生。如果你不从这里进入,后面的华严义,是很深的,就没办法进入,这仅仅是开始。这才是住位的菩萨,住位的菩萨修行、发心、成就,等到了行、向、地,到十地、十忍、十通,你更没办法进入了。以这个观念多去思惟,才能进入华严境界;如果不建立这么样一个智能心去观照,你诵《华严经》,只是诵文字而已。

以下讲〈梵行品〉的经文,这品的文字很少。刚才跟大家说,念诵的时候,三、四分钟就可以念完了。但是要把它开阔解释起来,真正进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那就难了。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萨现在是会主,正念天子就向法慧菩萨说,一切菩萨依着如来的教导,染衣出家,怎么样才能够梵行清净?出了家了,先讲戒,如何能使他戒行清净,不犯戒?依如来教,直至成就无上大菩提。

这个必须先知道天是什么义?天者,有几种解释了,在〈梵行品〉讲,就叫净,天者就是净;天者自然义,自然的清净。正念天子所问的,是事是理,是染相,是净相。他问的意思就是染相绝对没有了,梵天就是清净。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念和无念,作和无作,行和无行。正念之念就是无念之念,就叫正念了。

答者呢?就是法慧菩萨。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五住,方便善巧,用巧慧,巧慧是从智能开出来的方便慧。依着梵天修的清净行,这清净行在《华严经》上讲,有两种义:四禅八定,也就是八禅。大梵天的净天,哪个净天呢?把它用到梵天,形容着第一义,就是刚才跟大家念的,文殊菩萨唱的“当观第一义”,第一义天,梵行就成就了。

出家染衣之后,如何达到梵行清净?这是正念天子所问的境界。答呢?正念天子的答,那就多了。要想清净,行清净行,他的因是清净的因,没有因怎么能成果?因因而成果,这个果怎么成的?观,是观成就的。自己的心清净,离念清净,离相清净。出家染衣必须得戒律清净,什么样子才算戒律清净?过午不食了,过午没吃饭,这就清净了吗?不是的,这叫戒相。

要离开这些相,知道这些相是无相的。我是人,人得吃饭,得穿衣服;离开人相,还得离开他相。自人他人,乃至不是人,都得要吃,凡是众生都得要吃。因此,面对这个问题,大家看看法慧菩萨怎么回答。

法慧菩萨言。

有问必有答。

佛子。

法慧菩萨称正念天子,能在这个法会上问这个问题,他的智能跟法慧菩萨也同等了。一唱一答,大家唱答度众生,没有问,法怎么生起?每个法会都有人请,无请不说,没人请不会说的。

菩萨摩诃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

作意就是观照,观照以智能观察;观察就是研究,推究十法。正念是无念,法慧就在这个正念,怎么达到正念?是因为无念,无念达到正念。

出家了,如何能成就清净梵行?那就研究一下吧,就因着这个问题来答复的。得依着十种观察,念即无念,住亦无住,十住都是住亦无住;无念无住,还要依着十种境界相,这叫缘。

要显示性空,必须依着缘起,没有缘起怎么能性空?要想成就性空,也要缘起,从缘起达到性空,因为性空才能成就缘起。

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应如是观。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十个,圆满数。如是观,一个一个观吧!

“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有身才能持戒,没身,佛给他说戒干什么?持戒是为了什么?戒行清净,戒是要达到梵行清净。如果你有个持戒的心,有这个念,如果再有那些戒条,那还能清净吗?那本身就是不清净了。如何能合乎梵行的体呢?梵行的体是什么?法身,法身清净。为什么会不清净呢?身口意造业就不清净了,那就违背佛法僧三宝,违背戒。

这十个并不是在文字上讲,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身口意。身是体,身所做的事就叫业用。语是体,语业就是用。意是体,意业就是用。一个变成两个,就是六个。身口意的三业,加上它的业用就是六个了。六个再加上佛法僧戒四个,十圆满。

那么,身口意所行的,就是你所依止处,是一切业性的因。要想成就清净行,还要假佛法僧三宝作助缘。佛法僧三宝所行的就是戒,戒就是体,就是行的体,所以佛法僧戒,要缘念这十种法,所缘的境,就是这十种法。

观察什么呢?对境观心,对着境界相,观照你自己的心。问的是染衣出家了,受了净行了,学戒就是受净行了。怎么样观呢?答的时候,就依着这十种观。你要是不观察,跟权乘菩萨,跟小乘罗汉,不就是一样了吗?一切戒都是因缘而起的,没有因缘,佛不制戒的。如果起心,要起个念头去持戒,就叫迷,这叫颠倒。

这样说,那还要怎么观呢?问题就在这儿,假一切为缘,显这些事情没有自性,观不是观他的相,而是观自性;相尽了,理就现了。咱们是相不尽,因为梵行生不起来,境界不现。

观是思惟,把思惟当成寻伺。观这十法,分成十段,在这十段里头,若染若净,染不是净,净绝不是染;犯戒绝不是持戒,持戒也绝不是犯戒;犯戒就是染,持戒就是净。犯戒跟持戒这两个,是相互违背的。

这个地方讲犯戒、持戒,都是法的自体。没有犯戒、持戒,如果还有个犯戒持戒,说持戒清净了,犯戒不清净了,不合乎清净梵行。你要是不细细的观察,这个道理你就会混淆颠倒了,弄不清楚了。

只要说身,身本身就通善与不善,他所做的业也是。业有善业有恶业,善业是顺理的,持戒的;恶业是不顺理的,破戒的,非理的。梵行是善性,违戒是恶性,两个相违的,于理不顺,这两法是不相同的。

若身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为非善。则为非法。则为浑浊。则为臭恶。则为不净。则为可厌。则为违逆。则为杂染。则为死尸。则为虫聚。

身体究竟是梵行,还是非梵行?在身体上找梵行,什么是梵行?在他的运动当中什么是梵行?在他的行为当中,什么是梵行?什么不是梵行?这体究竟是善是恶?有个决定义吗?你必须得吃饭,穿衣服,你的生活,要以衣食住行来资助;那就这个身体的自相是善是恶?是清净?是染污?实际上这个身体,不论种子、住处都是不净的,是可厌恶的。怎么样把他变成清净?他是作业所依,作业都是身体做,口里做,意做。你要仔细观察,就说咱们这肉体,是有知?是无知?他死不死?他清净不清净?每个人都观察观察自己的身体吧,清净不清净?佛教导我们,这个身体有八万户的虫子,在我们身体聚集。换句话说,我们身体住了八万家的虫子。

在讲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要不要讲?讲讲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大家听着可别生起烦恼!不讲呢?大家迷迷糊糊就这样过吧!为什么我这样说呢?佛在世的时候演说华严,可是华严这个法不在世间,《华严经》不在世间;佛不是在菩提场演吗?是,但是佛在菩提场演的时候,一个世间人也没有。那些大阿罗汉,舍利弗、目犍连,佛跟前的弟子一个都没有,他们根本不知道演华严这回事。大家看看吧,从开始演的时候,来的听众都是什么样的人?演《华严经》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人?哪有人间?哪有凡夫?

之后,佛再说法的时候,讲不净观,讲这个身的时候,也就是人间相、世间相。每个人身上有八万户虫子,九亿只虫子,就这个肉体,把它分析开来,是大虫聚,整个是虫子。这个身是善不善?本身善不善?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成身。

行蕴,广说就有这么多,这都是不合理的,理上没有。顺着教义理而生心,这个心是指善说的。身体本身不善不恶,作善事是善,作不善的就是恶了,你说这个身体是善是恶呢?它的体是无记性的。

在〈大智度论〉里讲,有五种不净。相不清净,种子不净,就是指咱们身体的种子,都是父母所生的。父精母血,业因识种,以成身分。这是说我们这个身体是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业识。

所以在《楞严经》上,阿难尊者问佛:“佛!您这个身体,是怎么形成的呢?”佛也是父精母血所生。他是佛的堂弟,他的父亲跟佛的父亲,净饭王跟白饭王是弟兄。他为什么问这么个问题?他说:“我看你的身体跟我的身体好像一样的,没什么差别,为什么你是佛?我是众生?”涵义是这样,我也是父精母血,你也是父精母血,为什么你成就那么样的一个身体,而我却成就这样一个身体。

其实,在那个时代,阿难虽然没有三十二相,也是非常英俊漂亮了。他就说一个偈颂了,“我心里常时想,赤白二滴,父的精是白,母的精是红,赤白二滴,云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我只举这么一句,这里不是讲《楞严经》,而是证实种子是不清净的,都是父精母血所成的,另外再加个识,没有识是不成的了,加上一个识,来成就我们这个身分。

怎么成的呢?住处不净,当时住在母胎之中,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当母亲吃的饮食在生藏等到发酵了,到了熟藏里头去了,我们住在这么个地方,自体不净。佛说有三十六物成就我们这个肉体。爪生脉长,脉转筋摇,这是说指甲长,头发再生,身上的筋脉在摇动,都是这些来成就的。

自体就是不净的。三十六物,就是身体的三十六个零件。现在不是造机器人吗?他能造眼睛,也能造耳朵,这中间的识怎么造?造不出来。

他自体本来不清净,三十六物所成的,自相不净,外相也不净。外相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九孔常流不净。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大小便溺,一个嘴巴,两个耳朵;这九个孔,九个洞,九孔常流不净。外相不净,眼睛要长眼屎,鼻子要出鼻涕,嘴巴要吐痰了。比如说他是清净的,谁吐的啖,谁也不肯再把它吃回来。它不净了。大小便溺,可以排泄,但是你要他喝自己的尿,吃自己的粪,他干吗?往外排可以,往回再收,不干了。

所以佛说,自体不净,这个大家都懂得了。这一个身体,毕竟不净,要是气绝以后,死了。天气要是炎热的时候,只要半天的时间身体就膨胀了,就馊了。包括他自己的子女,都不会去了,所以究竟不净。

〈大智度论〉有个偈子,“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 “是身为臭秽,不从华间出,亦不从薝卜,犹不出宝山。” “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用大海水洗,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没有干净的。“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这个皮带囊是漏的,每天九个孔都往外漏,漏出来都是不净。“谛审观此身”,说你好好审察,观你这个身体,“必归于死处”,一定要灭亡、消失的。

佛在世的时候,比丘都修不净观,他观一观,非常厌恶他的这个身体,就自杀了。比丘都自杀,还得了!佛就制戒了,不许自杀,自杀要下地狱的。不自杀,他思想烦恼的很,怎么办呢?请外道来杀他。内道,谁也不肯杀人,就请外道杀,外道怎么肯干呢?说我给你财物,把我所有的都给你,你把我杀死。后来佛也制戒了,不许可外道杀。

这是修不净观,没有修成就会出现的障碍!怎么会没有修成就?观身不净,他好像是成就了,可是他一直呕吐,不能吃。

修不净观要是修成了,可以破除你对身见的执着,不要贪爱,不要执着;要是道没修成,修修的,或者精神错乱了,或者看着生起恐怖感。

修不净观行,是破除你的颠倒见。颠倒见是什么呢?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体都是脏的,可是你到社会上问一问吧!都感觉自己很干净的,其实洗多少次澡都不行的。

这是佛经上说的,用大海水洗,你一直洗,怎么洗也洗不干净。要是把皮肤洗坏了,里头流出来的更脏了,没办法干净的。这个法是佛刚成道的时候说的。那时魔王有三位美女,魔王就让她们去破坏佛的戒行,她们就到佛跟前来供养。她们说,自己如何如何美,那时佛就说:“妳们自己观一观,观一观你们的身体。”佛的身心寂然不动,等到给她们说法时,佛就用神通了,让这位三魔女一观,她那身体九孔常流,涕唾便溺,什么都来了。好!她们不能魔佛了,自己吐了起来!她一观,观的受不了了,一直呕吐,有的是从口而出,有的是从身上而出,都是虫子。

刚才我念的那数字,就是佛告诉这三位魔女,说她们身上有八万户,有九亿小虫子在里面游戏,这是清凉国师从《观佛三昧海经》这部经上摘下来的。

修梵行的,观的是体,观的是性,性能澄净。一切圣贤是顺法的这个体,体无杂染。这个体是什么体呢?与智相应,跟智能相应,为善所集成的。为善所集成的是什么体?法性体,清净无为的梵行。离开咱们上面所说的那些相,离开了八识心的性,得到真如法性为体。

让你观这十种法,哪个是梵行?

若身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行住坐卧。左右顾视。屈伸俯仰。

身业,身所做的业,并不是什么事业了,而是你的行住坐卧,或者头部左右回旋。行住坐卧,屈伸俯仰,就像咱们做各种姿式运动,这是身之作用,这叫身业。不是说你做士农工商,而是说你身体所要动作的,所做的这个,就是身业。

这是梵行吗?包括你所得的神通,神通是妙用了,那是梵行吗?诸大菩萨,诸阿罗汉都有神通妙用了,这个是梵行吗?行住坐卧四威仪,左右顾视,屈伸俯仰,这是身所作业,这个是梵行吗?

咱们再讲深入一点,持诵、礼拜乃至禅坐。我们一学打坐,你能坐着舒服,能修行就好了,什么单盘膝、双盘膝,这是梵行吗?这都是形式。你说咱们打坐时,非得腿子双盘上,这个形相是善?是恶?单盘的,就是恶吗?乃至不会盘腿子,他就这么坐着,站着也入定。行住坐卧都入定,行般舟三昧的时候,他是站着,并没有坐着,行住坐卧四威仪,究竟是善是恶?让你自己来判断。

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

说话,语言,音声、风息,舌、牙、喉、吻、吐、纳、抑、纵。声音高,声音低,这是梵行吗?佛是这样说了,咱们才知道;没有佛说,咱们不懂这个。咱们的语音是怎么发出来的?风息,风出七处而发音,口中有风,人要说话的时候,口里头的风,到达肚脐眼里头,这时候肚脐眼响出来音,触到七处,才生出语言。

这个咱们恐怕没作过观想。风叫“优陀那”,触脐而上去,要想说话,那风触到肚脐眼,肚脐眼往上走,这个风触到了七处,完了经过牙床子,经过牙齿,经过嘴唇子;它上升的时候,还得经过咽喉,还得经过舌头,那么就发音了,得经过这么七处才发出声音。或者发脾气,生气了,也是这样。触动,唇舌齿牙喉,这样才能出声。

鼻子塞了,鼻子堵了,声音也变小了;所以,还得加上妄想习气,来跟这个配合,才能发音。还要经过你心里的动作,想说什么,这只是说的语言。

说言语,梵行则是音声风息。有风得有气息,得有胸,还得有舌,还有喉,还有吻,还有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才能发出音来。要不是佛经上这么说,咱们没想过这些,没做过这个观,这是佛教导我们,从佛经上学到这么个道理,这是语。

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

语的业是什么?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显了说,这个是非善非恶。这都不是善,也不是恶。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则应是觉。是观。是分别。是种种分别。是忆念。是种种忆念。是思惟。是种种思惟。是幻术。是眠梦。

这个是觉,也就是寻求。觉就是找,或者别人说话,你想他说话的意思,那也叫寻伺。这是观,你观这些境界相,属于善、属于恶。但是,这个善恶可就假你的意念了,假你的习气了,这是总说的三业了。这三业就是你现在所有的作业,观什么呢?观身、观身业,观语、观语业,观意,观意业,这总共有六个。

在你观察之后,去找,就是寻伺;因为观的时候,有时想粗的,有时想细的,这都是不定的了,这都不是善、恶。分别去找原因,随念的计度,这些是有相的?还是无相的?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这叫随念分别,有的是自性分别,有的是思量、寻伺,计度的分别。

你所缘的境,缘念的境界相上生起的分别念头,但是这都是属于有相的分别。无相的分别,缘念过去,缘念梦境,那没有相;随你所缘,自然的生起分别,有的是有相的,有的是无相的。

或者自己寻伺,或者伺察,这是染污的?这是清净的?什么叫染污?什么叫清净?你得下了定义,完了去起分别。

忆念呢?就是追忆过去,回忆过去所做过的事,所做的境界相,那是没有境界相的了,只是你的忆念,忆念是没相的。

思惟呢?这不是智能,只是聪明;有的人因为他的慧力轻的,他辨别不出来,那就不是智能,跟佛的智能不一样。

你的希望,你的理解,你的念,你的定,你的定慧,这都是属于种种忆念。这里头有恶有善,有的是虚幻的,没有实在的事,都是自己心想,思、念都是相通的,意识所缘念的。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睡的比较清醒,会作梦。作梦通不通善恶呢?通。梦中作恶,梦中杀人,梦中打架,梦中骂人,梦中害别人,法律不能制裁,他只是作梦;但是你的善恶、善性、恶性、无记性,在三性里头就给你分别这些了。善、恶、无记,这些都是属于唯识里面的,《华严经》不分别这些,只是这么介绍而已。

让你在这几种当中观察,观察什么呢?这十种当中,哪个是梵行?这只是说前面六个。佛法僧戒是净业吗?等讲到佛法僧戒,你一观察就知道了。身口意三业,这里头都有善有恶;让你观察这六种,前面身、身业,口,口业,完了讲意和意业。前面讲的是意,意就是意里头包含着观察、寻思等等。

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

意业呢?业就不同了,一说到意业,“当知梵行”,意业的梵行,意的作用,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这是意业的十种,观业的十种,这叫意的用。意的用就叫意业。想,想是想法,咱们经常说想法,想跟思,为什么要把他分开?思是想办法,想是回忆,这属于触受。接触的事物,领受的,回忆来想。观这个意业,意业就存在这么个东西,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这就是意的作用。

思,思是意的所有,就叫心所法。读过〈百法〉的人都知道,色法有十一种,心法有八种,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总共有百法。咱们上面讲的就是这一段。

意的心,意所起的作用,领受外边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有善有恶。你观察这六业,再加上佛法僧戒,就观察这十种,把这十种都想一想。想一想做什么呢?哪是净行?哪是不净行?这十种究竟哪个是梵行?

前面经文上讲,让你观察这十种,哪个属于梵行?在这十种里头,我们说身口意三业,乃至身、身业、口、口业,他说语业,意、意业,这六个。是善?是恶?是梵行?不是梵行?

我们的答案呢?这六个都不是梵行。但是你口里诵经的时候,是不是梵行?口里赞叹三宝的时候,是不是梵行?念佛的时候是不是梵行?身,礼拜,在那里静坐、参禅乃至诵经,是不是梵行?佛法僧三宝戒是梵行不是梵行?

但所有相,皆是虚妄。梵行是清净者,我们在前面就把定义给说了,无相、无作、无愿;〈十住品〉,无住,一切都无住,一切都不执着。不管善恶,都不执着。不但不住恶,善也不住,没有善,只有一个有相的,善恶一落了相上,就叫境。

我们修净行的,就要随善转,随着佛法僧戒转,这个是梵行吧?要是住在这个上头,执着佛法僧戒,那跟贪瞋痴一样的,有善有恶,有分别,这样就有挂碍了;心有所着,有所住。这个道理,需要多辨别辨别。

〈梵行品〉的经文虽然少,但想入到清净的梵行,咱们还须要一段时间,多少时间?必须一万大劫,才能具足那信心;一万大劫才能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成佛了。一万大劫时间也不长,十万大劫就是现前一念,无量亿劫就是现前一念,所以从正念天子的这个问答当中,就说明了这一品的定义。

什么叫正念?无念。你念地狱是念,念佛是不是念?有念就不净了,净行就达到无念。无念才能契合你那个本有的一真法界。

这个道理,咱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读过《金刚经》,佛问须菩提,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吗?须菩提说没有,佛就说答对了,给他一百分。要是说有,有就不对了,佛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有地狱吗?只是说作那个业,那业没有了,地狱也没有了。所作业不亡,就住到业上了,如果你观到无业可住,什么业没有,不住了,无住了,才能够回归你自己本来的面貌。

好多道友经常一开口,好像是忏悔,又好像表达自己业障很重,经常把业障很重,挂到口上,想到心上,做在身上。你天天如是作业。口里说的:“我业障很重!”心里想的:“我业障很重!”那就业障吧!

若你无念了,达到的是真正的正念。法慧这些大菩萨的名字,都是依他的义理而定的。“法慧”,是了知一切诸法的自性,无性、无住、无作,那就究竟了。

〈梵行品〉的文字不多,主要是靠思惟、观照。希望大家学《华严经》的时候,多用观照。我们从有相达到无相,必须得有相、有听闻,有听闻才能明白义理;如果连听闻都没有,我们怎么明白呢?要从无念达到正念,无念就是正念。

第一讲竟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