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八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八卷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世尊在这些经文所说的,是很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有那些过失会给我们带来忧患,如果我们明白了,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会谨慎,避免恶业。这样才能离苦得乐。
这一段开头佛劝勉我们应当要‘和’、要‘敬’。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的缘分,是非常的难得。“父子、兄弟、夫妇、亲属”,都是多生多劫的缘分。常言说得好,缘分里面有善缘、有恶缘。是善缘,自然就和敬,所谓孝子、贤孙,这是报恩来的。如果是报怨来的,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遇到了,有讨债、有还债的、有报怨的。于是这一家的家庭问题就很多,就非常复杂。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缘分虽然很多、很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就是报恩的、报怨的(‘怨’就是冤仇),讨债的、还债的。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如果没有这四类的业缘,就是对面相逢也不相识。可见得凡是相识,总免不了这四种缘分。就是缘分多与寡的分别而已。
不觉悟的人,人生就是恩怨酬偿这么回事情。真正觉悟了,他能把这些关系调整,使这些关系更完美,更能向上升华。这就非常稀有、难得了。
调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教育,所以中国古人重视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培养,长大了就好像是天性一样。
中国古时候的教育跟现代的教育不一样。古人所说的教育,就是调整这些关系。你们有恩,希望恩惠越结越深;你们有怨,希望用结恩惠的方式把怨化解。现代人没这个观念。中国古人教育的目的在此地。换一句话说,教育的目的是教我们怎样做人,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夫妇的关系,亲属的关系,还有朋友、君臣等关系。我们明白这些关系,就知道自己在社会上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式来处事、待人、接物。纵有一些差距,大致上也不离开人伦、道德原则。教育是使我们明白人与天地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希望我们在社会上能成为贤人、圣人。
儒家教学也有像现在讲的三个学位,圣人、贤人、君子。正如同佛法里面所讲的佛、菩萨、阿罗汉。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人真正能超凡入圣,不是叫我们学做大官。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理想、教育的方针,跟佛教育非常接近。
“当相敬爱”。人与人要互敬,要互爱。“无相憎嫉”。‘憎’是憎恨、怨恨,‘嫉’是嫉妒。憎嫉就是三毒里面的嗔毒。这是万万不可有。
“有无相通,无得贪惜”。‘有无’是讲的物质生活。你有缺乏的,我有多余的,我要帮助你,互通有无,使每一个人都能过一个安定的生活。不可以贪,不可吝啬。‘惜’就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
“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是讲往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存心,我们处世待人的态度。‘言’是言语,‘色’是容色。要柔和,不可以违戾。
一切众生没有成佛、没有成圣,他的烦恼没有断,习气没有消除。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看法,自然就与别人冲突。这些冲突,我们要知道调和,不可以起争执。起争执,就错了。应当要从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里面,找共同点,或找比较接近的点。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让大家都能得到幸福。
儒跟佛都非常重视‘和’。《论语》里面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就是大众的生活规范,它的精神就是和。大众能和睦相处,就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圣贤人的心就是希望能看到这些。古代的帝王得到政权之后,他确实是想永远保留政权。永远保有,一定要得人心;不得人心,就不能长久。所以我们读历史,古代的帝王,实在讲都非常聪明、有真实的智慧。否则王位怎么能传几百年、能传十几二十代。这谈何容易。这一定要靠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诚恳去做,小心谨慎,才能保住王位历久不衰。
有不少同学到大陆去参观旅游。北京的故宫是一个旅游重点,看看从前帝王居住的地方。走进故宫,看到三个最伟大的建筑物,这三座大殿世俗人称为金銮殿。大殿上的匾额不是写著金銮殿,而写著是‘太和殿’。太和殿后面的大殿叫‘中和殿’;最后一个大殿叫‘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这些名称都出自于《易经》。我们看到这些匾额就晓得古时候帝王用什么来统治天下?用‘和’。
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古时候的日本人非常聪明,把‘和’拿去当宝贝,所以他的民族就叫‘大和’。这都是中国文化。日本人今天能这样的强盛。要问为什么?就是他做到了‘和’。内部纵然不和,对外则和,他能团结一致。这就是他厉害的所在,这就是他不败的所在。如果清朝末年还能守住祖宗的家法,每个人都能和睦相处,恐怕今天还是大清帝国。可惜满清晚年家族不和,朝野不和,所以家破国亡。‘和’非常重要!
俗话常讲‘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希望?你就看这一家人和不和?这一家人如果是和睦合作,欢喜相处,家庭一定兴旺。你看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也从这上面看。你就看他内外、上下,和不和?所以‘和敬’非常重要。不和,就起怨恨。问题就非常严重。
“或时心诤”。心里面见解不同、想法、看法不同,就有争论,有所恚怒。‘恚’就是心里面有怨恨。‘怒’是表现在面孔上,颜色就不好看了。
“后世转剧,至成大怨”。眼前有一点小的冲突、小的意见,实在讲容易化解。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留意到,让冲突的层面扩大,怨恨再加深,以后化解就不容易了。所以有智慧的人,观察非常敏锐,看到大众稍稍有一点情结了,就要想办法来调解,晓以道义。这是根本化解的方法。让他明白道理,就能舍弃自己的成见、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大众的利益。否则就积小怨而成为大怨。
康僧铠的本子,前面还有两句:‘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在这一生当中与人相处,时时要记住不跟人结冤仇。跟人结冤仇对自己伤害非常大。所以应当忍的时候要忍耐,应当让步的时候要让一步,自己吃一点亏。吃亏的人,不会有损失。古德常讲‘吃亏是福’。要懂得这个甚深的道理,肯吃亏、肯忍让,福在其中。这样我们不会跟人结冤仇。结冤仇,则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是很麻烦的事情。
“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如果我们很冷静、仔细地去观察,你就会对佛所说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世间事’究竟是一回什么事?佛为我们讲的‘冤债酬偿’,有些经论里面讲‘人生是酬业’。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得善果;造的恶业,这一生受恶报。换句话说,就是因果报应。人世间就这么回事情。这是佛为我们说出了事实的真相。
因果里面有善因、善果,有恶因、恶报。这里面错综复杂,所以“更相患害”。就是说‘亲’会变成‘怨’。怨恨都是从亲情生的。我们不必看过去,就看现前。情爱越深到后来变成冤仇似海,我们看到的是果上的事相,而‘因’真的是错综复杂,有今生的、有前世的。因此佛教我们要看破。
“应急想破”,就是要看破。唯有看破才能放下。唯有放下才能得清凉自在,才能跳出圈套。否则永远没有办法摆脱六道轮回的牢笼,在里面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更相患害”。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这是佛为我们说出了事实的真相。‘爱、欲’是生死的根本。古人说:‘爱不重,不生娑婆’。也就是说爱欲不重,就决定不会在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怎么来的?爱欲来的。‘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念佛,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生净土。
‘一心不乱’有很多标准。净宗里面常讲‘功夫成片’,最低要念到这个标准。什么叫功夫成片?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章第十六观里面看到。一个造作极重罪业的人,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他没法子念。这个时候佛就教他称佛名号。由此可知,‘念佛’跟‘称佛名号’是两桩事情。称佛名号是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出来,这叫称名。念是从心,不从口。心上真正有佛,这个叫念。心里面真有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挂念都没有了,那就叫‘成片’。如果心里没有佛,口里念佛,一天就是念上十万声,古人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一定要心上有,所以‘念’这个字是‘今心’,现在的心。心上真有佛,这叫念佛。
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想,常常想佛。想佛什么?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记载的,想阿弥陀佛最初的发心,想他的修行经过,想他发愿建立西方净土,接引十方念佛人往生,这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常想这些,不要去想世间拉杂的事情,更不应当想人与人之间恩怨的事情。常常想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这叫念佛。心是佛心,愿是佛愿,心愿跟佛相同,他将来一定到极乐世界去,‘必定见佛’。这是与佛相应。
凡夫想的是人我是非、得失恩怨。那个人对他过不去,他一生一世都忘不了,永远记在心上,这就是‘念’。这个念力坚固,这一生不能报复,来生来世遇到了,他还得报怨,这事情多麻烦。
迷惑颠倒的根就是爱。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人在爱欲之中”是“独生独死,独来独去”。你怎么到这个世间来的?是你过去生中造的业,业力牵引著你来投生。你被业力所转,自己做不了主宰。父母是缘,业是因,遇到父母这个缘,来到这世间了。当然父母这个缘也不是偶然的,是前生前世,或者是多生多世之前,与你父母一定有恩怨债务这些关系,所以是讨债、还债、报恩、报怨,总有这些关系而来的,都不是偶然的。所以要晓得确实是独生、独死。来的时候没有人陪伴你,死了之后一样也带不去,也没有人陪伴你。
古时候的帝王想尽了方法,以为死了还能带去很多人、很多的财物,到阴曹地府去受用。那都是妄想,都是一场空。秦始皇的坟墓被人挖掘出来了。兵马俑那样的壮观,他带去没有?一个也没带去。独来独去。
佛说得好‘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能带去的是业。业是什么?业就是念头。你心里面善恶的念头、恩怨的念头,能带得去。我们天天念佛,我们带去的是佛,这才殊胜。念念不忘你喜欢的人,来世遇到缘,就报恩去了。念念忘不了冤家对头,来世就报仇。都搞这些。
我们晓得业能带去,业就是念头,为什么不带善念而要带恶念?善念中念阿弥陀佛是第一善,是纯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为什么不带这个念头?带这个念头去,果报就是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这个重要。
“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作善业,你就享乐;作恶业你就受苦。自作自受,没有人能代替。诸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没有办法代众生苦。为什么?苦乐是自作的,谁都不能代替。
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这些都是讲的事实。“善恶变化”。因为善恶业力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六道。上品善业就生天道;中下品的善业,生人道;上品的恶业,就到地狱道去了;中品的恶业生饿鬼道;下品的恶业生畜牲道。
“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每个人造的业不一样,因此死了之后,六道里个人往个人的道去,再想遇到,非常困难,‘会见无期’。这一些都是事实,佛为我们说破,在这里教导我们。
“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这是劝我们修善。‘强健’是指我们身体现在还强壮,还健康的时候。不明白事实状况就不说了,已经了解事实状况,知道这个世间是善恶果报所成就的,就应当要努力去断恶修善,不要再等待。
善恶的标准,这一部经里面讲了很多。依这个标准修学就好。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
这一段是讲三毒里面的‘愚痴’。愚痴很可怕。世间人见不到自己的善恶,这就是‘痴’。
“吉凶祸福”。‘吉’跟‘福’是善,‘凶’跟‘祸’是恶业所召感的。“竞”是竞争、比赛。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拼命在造。既然造作,当然就要受吉凶祸福的果报。
身愚神闇。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
‘神闇’是指思想愚痴、迷惑。对于真妄、邪正、善恶没有能力辨别,这种愚痴,就是“身愚神闇”。
“转受余教”。注意‘转受’这两个字。他原本是接受佛的教诲,现在从佛的教诲里面退出了,去跟外道学了,就是‘转受余教’。所以“颠倒相续,无常根本”。
为什么遇到纯正的佛法,他不能接受,反而被外道所诱惑?根本的原因在‘愚痴’。以为外道高过佛法,舍弃佛法去修外道。特别外道利用感应、神通,很容易使这些愚人迷恋不返。佛在此地说‘颠倒相续,无常根本’。
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
如果所依据的理论方法都是纯正的,外道最高的修行果报,能达到四禅天、四空天。如果是左道旁门,问题就非常严重了。这是不可以不辨别的。
这一段所讲的,就决定不是真法。为什么?他所表现的是“蒙冥抵突”。‘蒙’是蒙眬,‘蒙冥’就是我们一般讲糊涂。‘抵突’是抗拒。以正法劝导他,他抗拒,他不能接受。糊里糊涂。
“不信经法”。你以佛菩萨教训去劝导他,以圣贤人的教导去劝导他,他都听不进去,都不能接受。
“心无远虑”。‘远虑’是没有想到来生来世,只图眼前。
“各欲快意”。他心之所思,身之所做,都是贪、嗔、痴。
“迷于嗔恚”。我们现在常讲暴力。这个暴力就是愚痴与贪嗔起来的。
“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止不住的贪得无厌,作恶多端,这样的人在世间必定要被法律制裁(这在佛法里面叫‘花报’),果报一定在三途。所以佛在此地感叹:“哀哉可伤”。造作恶业,一定要受恶报。
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这四句是指早年。当初迷昧的时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以后再继续不断造罪业,那就不能原谅了。这四句话我们今天读到了,感慨非常之深。
今天在中国、在外国,在世界许多的地方,我们看到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犯罪的形象真是越来越可怕。原因到底在那里?追根究底,原因在教育。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只著重于科技,人文教育疏忽了。现代人的思想,在社会上就是竞争(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理念),而不懂得和平共存的道理。无论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确实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
今天要挽救这个社会,纵然用古圣先贤教我们做人这些道理,也很难收效。古人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效果不是马上就看到的。佛法的教育比起世法教育,确实来得快速、来得有效。但是也得要有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来大力弘扬推动,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说明白,把因缘果报的事实讲清楚。大家听懂了、听明白了,起心动念多少会检点、会约束。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
这从果上说,我们看别到人就应当想到自己。人在临终的时候,因为他一生当中所做的业果不同,临终的样子也不一样。大致上临终有瑞相的(我们中国人讲好死,好死好生),大致不会堕三恶道,来生是人天两道。如果死的时候相不好,大多数在三恶道。这一刹那当中,是没有办法掩饰的。我们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特别是现在世间人,他不相信,他没有法子接受。但这是事实,不能接受、不能相信,这是愚痴、迷惑。
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
这几句话是说明世间生离死别的状况。到那时候机会已经失掉了,哭泣无补于事。为什么不趁现在健康的时候努力修善?到那个时候,纵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縳。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这都是指世间愚痴的样子。人在生离死别的时候,死的人舍不得离开亲人,活的亲人也舍不得死的人过去。这是“迭相顾恋”。
这一种忧爱,结缚在心中,无有解时,他是真的带走了,这是‘业随身’。带走的是贪、嗔、痴。
三恶道业因非常复杂。在许多复杂业因里面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饿鬼道是悭贪;畜牲道是愚痴;地狱道是嗔恚。如果这一生当中与别人有冤结,怀恨在心,念念不忘,嗔恨的念头极强,他就到地狱去了。愚痴是迷惑颠倒,是非不明,糊里糊涂,就变成畜牲。贪爱深重的,或是贪财、或是贪色、或是贪念眷属,多半到饿鬼道去了。所以佛为我们说的,我们要牢牢的记住。这些事情不能犯。
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
这四句是说,一个人一生当中不能认真修行,他就失策了。
“深思熟计”。‘计’是计算。如何才能真正永远摆脱六道生死轮回?我们要常常想这桩事情。
要如何摆脱世间这么复杂的恩怨情结?这是我们生活环境里面最复杂,最不好处理的事。想到这些情形,自然就有出离的心。佛在一切大乘法中所说的,都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而我们自己必须衡量自己,大乘法虽然多,我们能不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就没有用处。一定要真正能做到,要讲求真实的效果。
在一切大乘法里面,无过于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条路确实是每一个人都能走得通的,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能成就的。其他大乘法虽好,我们一生当中不一定有把握能成就。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
果然搞明白了,一定要死心踏地一门深入,“专精行道”。我们这一生才有指望,才有成就。否则这一生一定空过。像此地讲,不能深思远虑,不能专精行道,一直到寿命到了的时候,就无可奈何,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这就可惜了。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惑’是迷惑。‘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的人多,觉悟的人少。迷惑是因,造业受苦是果报。觉悟的人少,所以容易堕恶道。怎么晓得?佛在下面为我们说出来了。
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
这就是心里面充满了贪嗔痴三毒,发作为杀、盗、淫、妄,这一些恶业。
人有气。现代练气功的人很多,气功工夫愈好,气愈明显。每个人的气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相同。“恶气冥冥”。这种气是灰暗的,充满了恶毒。
“为妄兴事”。‘妄’是妄想。天天打妄想。为了打妄想,就生起事端,就造杀、盗、淫、妄这些事情。
“违逆天地”。天地是和顺的。违逆天地,是违逆自然的法则。
“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是指这一些人,为非作歹,在世间造五逆罪、造十恶业。
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恣意罪极”。‘恣意’是放纵,毫无约束。造作这些罪业,恶贯满盈的时候,就“顿夺其寿”了。或者是遭遇到刑罚,或者是遭遇到横死。这是属于花报,果报还在后面。
“下入恶道”。果报是在三恶道。
“无有出期”。三恶道,进去很容易,出来就很难。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地狱里面的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多年。诸位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还很长。如果这个人堕地狱了,地狱一天是人间两千七百多年。九千多年大概地狱才三四天。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是一万岁,长命的就不得了了。所以堕落在地狱容易,出来太难了。世尊在《楞严经》上把地狱道说得特别详细,就是警惕我们不要造地狱罪因。太可怕了。佛都没有办法救。这个要知道。
饿鬼道比地狱,苦是减少了不少,寿命也很长。饿鬼道的一天是人间的一个月。过去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他抗战前住在苏州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走阴差的。就是晚上到城隍庙里去上班的,我们大陆上人叫走阴差的。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常常把阴曹地府看到的事情说给他们听。他在阴间看到汉唐很多知名的文学家在饿鬼道。宋朝的岳飞也在饿鬼道。寿命很长,几千年了,出来不容易。
畜牲道愚痴。虽然有寿命短的,但是想脱离畜牲身也不容易。佛在经上说祇园精舍盖房子的时候,有一窝蚂蚁。佛看到,笑了一笑。学生问佛为什么笑这些蚂蚁?佛说这窝蚂蚁,七尊佛都过去了,还没有离蚂蚁身。一尊佛是三个阿僧祗劫,七尊佛二十一个阿僧祗劫了,为什么还没有离蚂蚁身?这不是说蚂蚁寿命那么长,而是死了以后又做蚂蚁,蚂蚁死了又做蚂蚁。他从来不想能投别的身。这是执著愚痴。所以三恶道去不得,非常麻烦。
现在我们又遇到一个劫难了,现在大家常常在谈的...
净空法师简介 净空法师多年在台湾、美国、加拿大...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各位同修们介绍,太上感应篇...
净空法师开示语录选 净空法师 著 宿业深重 空即是...
(共一集)2016/4/1 香港机场亚洲博览馆 档名:32...
问:下面十三个问题,佛说万物皆平等,动植物都...
经题 会集人 净空法师讲述 夏莲居大士会经 沙门释...
发大誓愿第六 净空法师讲述 【发大誓愿(1)第六】...
法会圣众第一 净空法师讲述 ◎经文易解 【法会...
(资料图) 1 俗话常讲好事多磨,为什么多磨?因...
净空法师开示语录选 净空法师 著 宿业深重 空即是...
致美国布什总统函一 2002年9月9日 (第一次) 尊敬的...
致美国布什总统函二 2005年6月14日 (第二次) 尊敬的...
致美国布什总统函三 2006年6月18日 尊敬的布什总统...
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函 2006年3月24日 尊敬的女...
致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函 2007年1月24日 尊敬的总理显...
致澳洲陆克文总理函(一) 2008年3月3日 尊敬的总理阁...
致台湾马英九先生函 尊敬的总统九公阁下慈鉴:...
致印度尼西亚总统尤多约诺函 尊敬的总统阁下慈鉴...
和大怨 必有余怨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