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句话「由定生慧」,可是现代人非常忙碌,常常在外面跑来跑去,心当然跟着动,不太有时间对定下工夫,刚刚老和尚说「要净静的思考」,很多时候,我执很重,只想到自己,没有时间思考,很快下决断而行动,没有时间分析,设法解决问题。请问老和尚身为忙碌的现代人,若想要修行,在定方面下工夫,该从何处着手?
答:先把定跟各位解释一下,定并非像庙里的土地公,入定了,一切不动。因此,佛法若以禅而言,讲究的是外静内动,外在是静态的,内在是动态的,定的本身,不外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事打交道时,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定最简单的意思是不乱,如果能做到不乱,就具备了定的工夫,至于怎么去着手?须要慢慢的培养,比如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深呼吸,慢慢静下来。由定生慧,这是人说出来的,佛陀从没用这种方式说佛法,像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步一步走就能达到慧,不能用这种方式说。
在这里做简单的解释,刚刚说戒是不犯的意思,定是不乱,慧是不痴;痴并不是愚蠢,而是讲痴迷,佛法不会把众生当成愚类。我们常说贪、瞋、痴,而不是说贪、瞋、愚,可见人在无明里会痴迷,如果把人归纳为愚笨的话,释迦牟尼佛的分别心未免太重了。
谈到如何学佛,如何着手?在现实的环境中,往往会沈不住气、会乱,因此,需要学习佛法,从佛法中知道一些道理、方法,慢慢帮助自己、调理自己。另外再解释一下名词,什么叫修行?修行是修养身口意,它是指身体、语言、思想意念的行为,这行为往往很容易产生偏差,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因此,才须要去调理、修养。
怎么修养?可以达到什么境界?如果以声闻乘来讲,最初的二十七贤位,而后到三向一果,都有其层次;即使是菩萨十地位,也有其层次,从初地到四地是变化位,五地到七地是提升位,八地到十地是增上位,都有其层次;所以,不可以说学佛或学禅一开悟就成佛了,这是大妄语。
记得多年前,有位自认学禅且境界很高的人,他师父说他已经开悟了;传统上,一旦开悟,必须找另外一位禅师来印证,是不是真正的开悟,于是他跑来找我,谈了一下。
他问我,是不是开悟了?
我拿了刀片给他,跟他说,你在手腕大动脉上划一刀,流出来的是牛奶,你就开悟了。
结果他一直跟我争辩说,不可能的,讲了一大堆。
我告诉他,你自己已经告诉自己答案了,还要问我吗?
想想看,血液如果能变成牛奶,不成怪物了吗?开悟是怎么样?小悟是怎么样?大悟又是怎么样?赵州从谂禅师,大悟三次,小悟无数,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外面行脚。因此,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修行,修养是慢慢来的,不是一蹴可成的。
定要沈得住气而不乱,至于该怎么着手?告诉你比较呆板的方法,行忍波罗蜜,如此可达到定的境界,可是行忍波罗蜜,还必须要配合其他五个波罗蜜,来维护忍波罗蜜,如此六波罗蜜才能具足,否则专修某个波罗蜜,不可能达到修养,这六个是互为因果,彼此因缘的关系是融通的,少一个都不可以,若以大般若经来讲,有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甚至还有无量波罗蜜。
目前台湾的问题出在哪里?许多学佛的人得不到好处,为什么?他们否定现实,追求出世,这是最大的错误,才会有许多人,认为出家人是出世者,而我现在来到这里变成入世者,一天到晚又出又入,仔细想想,人能离开现实吗?
只要在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人群,离不开世间,除非不再受轮回,不再受生死,出离三界六道,才是出离;否则的话,即使是位乘愿再来的菩萨,还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否定了众生,就不须要乘愿再来了,如何着手?还是要看个人,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问:请问老和尚,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如果照字义的表面去理解,是什么都不要去想。请问这和净静的思考,有什么样的关联性?
答:讲到这里,想到六祖惠能大师的问题,当惠明在江西大庾岭抢衣钵时,菩提心显现出来,告诉惠能大师,不是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希望惠能大师帮助他,于是惠能大师告诉他:「你静下心来,什么都不要想,这时候想一想你是谁?」我们晓得,坛经里所记载的资料,惠明法师因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而开悟了。
再念一遍,大家静下心来,「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大家开悟了吗?从这里可以发现,你刚刚所提的问题:善、恶是业,离于业你该怎么办?可是人又不可能离开业,因为人是带着业来到这世界,怎么可能离开业?当然不可能,你面对的不是善业,就是恶业,怎么可以否定它。
多少学佛的人,总认为业是不好的,这是很大的错误,恶业是不好,但善业还是好的,为什么把业全归之于恶,否定了它的善呢?常有人问我,师父,我常常情绪不稳定,很容易生气、生病,是不是因为我的业障太重?
于是我问他:照你这么说,业都是恶的,没有善业。
他说:我不知道。
我问他:你不生气的时候,是怎么样呢?不生病的时候,又怎么样呢?你过得安安穏穏的时候,又怎么样呢?如果自己尽在制造烦恼,在烦恼中过日子的话,那你的意念是混乱的。
当一个人妄想杂念太多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来,像惠能大师告诉慧明,「先静下来,然后不思善、不思恶」为什么?因为他原为抢衣钵而来。这告诉我们些什么,你只是在善恶里打转,或否定善与恶,那么你究竟是谁?做什么?
佛法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不是逃避现实,想逃都逃不掉,想要否定也不可能。就像一个人晚上睡觉失眠,拼命的摇头告诉自己,不要想了,赶快睡觉,结果呢?甚至有人数羊,每五十只画一圈,画到最后没地方圈了,为什么?天亮了,这就是人,人本来就是如此,因此,才须要佛法去修养,调适自己。
谈戒、定、慧,甚至八万四千法门,那一样不是告诉我们从身、口、意去着手,慢慢去修养,其实不只佛法有修养,世间法里都有修养,所不同的是,世间法不管怎么样的美好,还是有缺失,因为它离不开六道轮回,还是在三界里打转。
佛法就不是了,讲究的是圆满的圆,而这个圆是整体的圆,不是平面的圆,是毫无缺失的,也就是零缺点,是究竟解脱,不受生死,出离六道,不在三界里面轮回。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逃避、否定现实了,只有面对现实,从现实中慢慢去认识、了解,必然会发现什么是佛法。
佛法不是另外的东西,我常讲,佛法不是武器,现实不是敌人,不是叫你拿着武器去打敌人,那是很累的事。如果讲精进波罗蜜,是针对懈怠、放逸,那不就是拿精进对付放逸懈怠吗?不是讲对治,道理在那里?因为你本来是修习佛法的人,或你正对身口意修养,这时候如果发生懈怠、放逸,提醒你不要忘了道的精进,是这个意思。绝不是我懈怠、放逸时,就拿精进来对付,佛法不是这么修养的。
问:请教老和尚,目前学校教育,比较不重视身心方面的调养,造成学生无法养成净静思考的习惯,反而造成盲动、躁动、妄动的情形,不知老和尚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样的建议,可以做些改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亲近善知识,对初学者而言,如何判断自己所亲近的善知识,是不是一位有修养的名师?
答:有关第一个问题,非常难,即使是吴京〈教育部长〉也没有办法。在今天这个环境、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关系到一些法规的问题,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广,如果我希望、我想怎么样?结果还是那个「我」,不可能会怎么样,我只能这么告诉你。
至于第二个问题,无法辨别究竟什么是善知识?不要把善知识摆在高僧大德或名声大、或大师、长老上,什么是善知识?凡是好的知识就是善知识。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修养,你要亲近他,就不要把他的善放在一边,而去分别他的不善,否则,你永远找不到善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到处都有善知识,但不要把善知识,摆在出家多久,头衔如何?著作多少?或者他有什么神通,不要用这种方式去看,任何的法师都有他的长处。如果亲近每位法师,都能吸收每位法师的长处,你就超过所有的法师了,用这种心态、方法去接触,是最可信的;不要去比较、不要去挑剔,比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都是善知识。
问:请教老和尚,佛法不是教我们要积极吗?但是有时会产生误会,比方以忍波罗蜜而言,对大众造成不良的事情,有些人抱着忍一忍就好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抱持着容忍的态度,面对不好的现象,或世间认为是恶的事情,公德心就无法好好的展现出来,请老和尚慈悲开示。
答:忍波罗蜜的忍字,在翻译上会加上「辱」字,侮辱的辱,叫忍辱波罗蜜,如果有人侮辱你,就要忍,这不是忍波罗蜜的说法。波罗蜜是一种方法,而忍波罗蜜是说忍的方法,如果忍的方法有目的、结果,这是世间的忍所得的结果。
佛法的忍是忍而化之,化解的化,你为什么要忍?一定有问题,把问题化解掉,就能达到忍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压制自已,就像爆竹的*,压得越紧,爆炸的力量就越大,如果用这种方式去忍,比不忍还糟糕,那一天承受不了,爆发了,就像「我跟你讲,一个人的忍是有限度的」,就会得到这个结论。
佛法的忍不谈限度,也不是告诉你怎么压制自己,而是为什么要忍?是因为有了问题,如果能够化解问题,就做到忍了。为什么?因为要忍,就要先沈住气,当你面对问题,如果沈不住气,不去思考怎么化解问题,那就没有行忍的机会,最多了不起豁出去。好!算我怕你,我走,这不叫忍,最多只是一种修养。忍波罗蜜是化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把握。
我们常谈佛法、名相、经文,但很少去把握「法」在那里,如果你从事佛法的修养,不去探讨「法」在那里,不去发现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解决问题吗?真正学佛,是学觉悟,佛是觉悟的意思,觉有层次,从一些感受、体会、发现,做到缺失越来越少,最后逹到圆满的境界,那就是修养,也就是道的结果,用这种方式去修行办道比较可信。
在这里提醒各位,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框框,一个个套在头上,不得自在。佛法讲解脱,但不是一下子就讲生死解脱,而是把现实点点滴滴的束縳、枷锁,一个个解开来,慢慢化解,那才是求得解脱,而不是把解脱一下子摆在最后究竟的境界,这须要一步步慢慢来的。
我常说修行办道,就像吃饭,吃饭人人都会吃,吃快吃慢、吃好吃坏也有关系,可是真正的问题在那里?当你吃了饭菜之后,有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吃下去之后,能不能消化?能不能成为你的营养?吃饭都这么难,修行办道就不是一个方法可以解决的。
释迦牟尼佛成道,从太子身的时候,他的父亲请了二十几位家庭教师,教他世间法,当他出家到各地参访善知识,又学习了多少,而后在雪山苦行那么久,最后只是有所感悟,还不是究竟,我们就说他成道了。
因此,许多人晚上到户外打坐,等待启明星的来临而开悟,是一样的错误!释迦牟尼佛经历那么久,才有成就道业的机会,现代人好像非常的快,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或皈依三宝,几乎就是佛菩萨了,还有多少自认为自己是再来人、现在佛,这些人真的了不起,比释迦牟尼佛还能干。
问:刚刚听了老和尚有关禅的介绍,还有各位大德所提出来的问题,老和尚的开示受益无穷,末学对禅并不了解,现在末学仅就布施波罗蜜,请老和尚开示。我们了解布施波罗蜜,分为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三类,以一位在家护法居士而言,只能做到财布施,布施有大有小,每个人发心不一样,却常常造成一种现象。
许多朋友都会询问,为何法师开那么好的汽车?中华宾士一辆三百多万元,到底这样算不算修行呢?很多类似的问题发生,对末学来说,不会造成困扰,因为每个人布施的时候,所发的心不同而已,可是对尚未学佛的人,却会有所误解,因此请老和尚开示,身为一个在家居士,在财供养方面,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阿弥陀佛。
答:我们先要了解布施只有两种,没有三种,一种是资生施,是资养生命的,是物质的;另外一种是法施,可以说是精神的。
至于无畏施,并不是不顾一切,什么都不怕,甚至连命都不要了,不是这么解释,它是具足连续、不断的,而且是永恒的,以这种方式去行布施;因为,在布施的中间,往往会产生畏惧,或对功德的认知不足而造成问题,因此,就有无畏施的说法。无畏施是针对财施、法施,或者资生施、法施这两方面来说。
我们讲布施或财施,这名词在翻译上比较困难,不能说是错误,为什么?资生是指资养生命,应翻成资生比较可靠,资养生命是布施供养,我们晓得四事供养,指的是吃的、穿的,和出家人的坐具或卧具,在静止或休息时需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医药,这里面不会有汽车。真正的布施供养或财施,是指供养维护出家人的色身,吃、穿、卧具用物、医药四大供养。
但是,有些人会以佛陀的境界来说问题,比如无相布施、三轮体空,如果要布施就不要执着。甚至有这种话,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其实这不是布施的精神,布是普及性,施是给予,普及性的是没有分别、没有亲疏、没有大小,现在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和尚都有供养,那小和尚呢?可以吃饱、穿暖,大家有没有见过小和尚开宾士的?我想没有。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问题?认为供养这些长老、大师级的,他们有修行,就能得到福报、功德,难道小和尚就没有修养吗?再说大和尚也是从小和尚慢慢来的!说不定他只是年纪大,或者出家久而已,不一定比小和尚真的有修养,所以谈财施,要以资生两字去看,就不会发生这些偏差。至于在家的,不只限于财施,同样也有法施,以法而言,包含了很多的事与理,法概括了事物、道理,因为事物而说出它的道理来,因为道理而表现些问题之所在,展现出事物的精神。
我讲法施,不是指出家人的法施,而是给予的施,只要是将自己的专长、技艺、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就是法施,不一定是要指出家人的法施。像讲经、说法,「经」释迦牟尼佛都说完了,我们没有再讲的余地,只能说把经典里的法表现出来,介绍给别人。出家人可说是如来家业的专业工作者,也可说是专业从业人员,如以职业来分的话,许多人把出家人归在出世这一类,把在家分在世间这一类,有没有想过?出家也是从在家而来。
所以,佛法的道理方法,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许多的偏差,比如以布施的多寡,来说功德的大小。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小故事,有天大家供养佛陀,各式各样的珍奇宝物、饮食等皆有,最后供养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位小女孩,跪在佛陀面前不走,佛陀说:「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小女孩说:「我也想供养佛陀,可是我没有钱,也没有什么本事。」佛陀问:「你想怎样供养我呢?」她说为了这事情花了三天时间,在海边捡了七颗毫无暇疵的白色小石头,供养佛陀。为此佛陀讲了一段布施功德的道理。
从这些可以发现,布施供养在乎一份心,任何会造成伤害的布施供养,都不是布施,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家庭,男主人赚钱,一家五口,如果一个月赚十万元,每个人都有二万元的权利,如果男主人说钱是我赚的,他们怎么有权利?不要忘了彼此的关系,不是太太、就是儿子,当然有权利,要不然,怎么谈遗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个人想行布施供养,比如拿五千元行布施功德,最好开家庭会议,讨论这五千元要做什么用,因为每位都有二万元的权利,每位要拿一千元出来,如果大家都能欢喜做,这样才是圆满的功德,如有一人反对,只能拿四千元,二人反对,只能三千,如果四人反对,只能拿一千,这是讲布施的精神与功德。
所以不要以勉强的方式,或误解的方式看布施波罗蜜,施是给予,这种给予不一定是要给什么样的对象,即使做慈善事业也是布施,对父母则是供养,不要把它看得太偏了,因为人为的错误,才会成为刚刚所提出来的问题。
总之,还是一切唯心所造,在于人怎么去主宰、面对、认识、了解,而能有所发现,才是学佛,才能觉悟,否则最多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
然而做个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宝就可以了,如能够守五戒,那就不得了,但还只是个佛教徒,不是学佛的人。真正学佛的人,是要学道理、方法,培养自己的智慧,怎么化解自己的无明,排除自己的障碍,从中显现自己的菩提种子,最后成为圆满的结果,才说得上是在学佛。
逢甲大学一九九七年佛学与人生学研讨会
四马喻 杂阿含经中说:「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
坐视等死 这里所说的坐视,乃是指结跏跌坐,行禅...
佛法问答 【佛教】【三皈、五戒、菩萨】 【礼佛...
大慈心 佛菩萨以慈心济世度人,为欲令众生普获利...
四大种性 四大皆空,不是酒色财气,也不是说出家...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各位贵宾、各...
学佛之道 白云老禅师 学佛应有的几点认识 一、应...
大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空相义...
忏与谶 忏,是梵语忏摩的简称,依「悔改」的意思...
原谅就是爱 凡夫俗子,不免瞋恨之心,即使出世佛...
修行法要 ——千佛山之行修法—— 白云老禅师 修...
学佛之道 白云老禅师 学佛应有的几点认识 一、应...
禅的探索 白云老禅师著作 (一)导 言 禅的格言是:...
禅表现特殊方式 白云老禅师著作 禅师说净土 问:...
惠能大师 白云老禅师著作 一、缘起 野僧学禅近五...
最后才知道 — 禅那末后句 白云老禅师著 头重脚轻...
禅的妙谛 前言 禅,是一种思惟观行之法。 禅,是...
老僧常谭 1 、 抗议副产品 许多年,打从有了「抗...
白云小语 白云老禅师著作 人生,是从现实生活中...
思路 白云老禅师著作 01 蛙跳夜池月影散,那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