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道资粮颂》讲义
门类大别第一
“震旦禅派二 次第非次第”
一、禅定之种类:
心心相印传 摄上根上智 唯论见佛性 明心见性
非次第禅────────── 体即悲智
震 一心禅 祖师禅 绝次第言谈 言语道断
旦 心行处灭
禅 忻上地静妙离 未到地定
派 世间禅──────── 四禅定 九次第
厌下地粗苦障 四空定
次第禅
如来禅 四禅定
出世间禅────────── 四空定 九次第
依经教止观 三根普摄 灭受想定
“我说二种通 宗通及说通”
《楞伽经》卷第三: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大众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谓二种通 宗通及言说 说者授童蒙 宗为修行者”
二、修禅的目的:
1、修世间禅之目的:厌离下地五欲的粗苦障,而忻乐上地的静妙离,完全以贪欲心为出发点,与出世禅之离欲为目的正好相反,由于世间禅不离贪欲,不断烦恼,所以不能出离三界,不能了脱生死,以修至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为最高,寿命虽长,仍要生死轮回随业受报。
2、修出世禅的目的:为求离欲,断烦恼,断我执,烦恼与我执就是推动我们生死的原动力,所以欲了生死,必须要断烦恼我执。而修出世间禅,就是断烦恼我执的唯一方法。大乘根器的人,不但以自断烦恼、自了生死为满足,而且要开示一切众生都能了解断烦恼了生死的特殊功德,大家都能由修禅定而享受离苦得乐的利益,所以大乘人修禅定更以普度众生皆成佛为目的。
三、出世禅的特点(出世禅以五道次第而修)
(一)根本乘五道:
资粮道──修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加行道──修苦集灭道四谛十六行观,暖、顶、忍、世第一法。
见 道──断见所断惑,证无我,证初果。
修 道──断八十品修所断惑,历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向。
无学道──断八十一品修所断惑,烦恼尽,出离三界证阿罗汉果。
(二)大乘五道:
1、资粮道──发菩提心,修出离行。
2、加行道──修共菩提,四加行等。
3、见 道──断见所断惑,见无我,见利他功德,见王道朗现,登初地。
4、修 道──自初地乃至十地,修十波罗蜜多。
5、究竟道──断金刚习气,证人法二空,得菩提、涅槃二究竟果,亦即所谓无上佛乘。
“知苦思断集”
《俱舍》颂:从此生暖法,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相。
非常───待众缘故
苦谛四行相 苦───—逼迫性故
空───—违我所见故
非我───违我见故
因────如种理故
集谛四行相 集────等现理故
生────相续理故
四谛十六行相 缘────成办理故
灭────诸蕴尽故
灭谛四行相 静────三毒息故
妙────无众患故
离────脱众灾故
道────通行义故
道谛四行相 如────契正理故
行────正趣向涅槃故
出────能永出生死故
“得有学智见”
忍──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曰忍。正断三界见惑,是无间道,又忍名为见,推度性故。
智──断见惑已,观照明了之智曰智。是解脱道,又已断自疑,决断性故,名智。
欲 界 色、无色界
苦法忍,苦法智 苦类忍,苦类智
集法忍,集法智 集类忍,集类智
灭法忍,灭法智 灭类忍,灭类智
道法忍,道法智 道类忍,道类智
前十五刹那属见道(八忍、七智),第十六刹那属修道(道类智)。
“见修所断断”
见所断八十八随眠
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
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欲界 集谛七 ─ 贪、嗔、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三十二) 灭谛七 — 贪、嗔、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道谛八 贪、嗔、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见
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 八
见取见、戒禁取见 十 见惑 色界 集谛六 —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八 (二十八)灭谛六 —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使
道谛七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见
苦谛九 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
见取见、戒禁取见
无色界 集谛六 --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二十八) 灭谛六 --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道谛七 贪、痴、慢、疑、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见
修所断八十一品随眠
贪、嗔
欲界 痴、慢 ---- 一、五趣杂居地----------九品
二、离生喜乐地(初禅)--九品
贪 三、定生喜乐地(二禅)--九品
修惑 色界 痴 ------ 四、离喜妙乐地(三禅)--九品
慢 五、舍念清净地(四禅)--九品
六、空无边处地----------九品
贪 七、识无边处地----------九品
无色界 痴 ------ 八、无所有处地----------九品
慢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九品
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俱舍论》)四种静虑各有二种,一生静虑、二定静虑。无色亦如是,亦有二种,一生无色、二定无色。
“八背舍解脱 八胜处十遍”
八解脱(背舍三界贪,久成称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于内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证得此净解脱于身中,具足圆满,安住于定,名身作证具足住。
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四无色定为此四解脱,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贪,故名为解脱。
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即灭尽定,此定厌受想等心,永住无心,故名解脱。
八胜处: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 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
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 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
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 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
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 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
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贪心,不能制境,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故名胜处。
遍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
十法: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除惑愿智满”
愿智: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能遍缘一切法。
“神通正等明”
神通,六神通也。
一、神境智证通——神谓等持,境谓行化,智证神境无壅名通。
二、天眼智证通 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智是二识相应
三、天耳智证通 慧体,智证于境无壅名通。
四、他心智证通——智证他心无壅名通。
五、宿住随念智证通——于宿住事,随所忆念,智证宿住,无壅名通。
六、漏尽智证通--—漏尽者,择灭也。智证漏尽,无壅名通。或漏尽身中所有智证,名漏尽智证通。
正等明,三明也。
一、宿住智证明——治前际愚
二、死生智证明——治后际愚 于六通中,唯三名明,谓
三、漏尽智证明——治中际愚 能对治三际愚故。
“十力四无畏”
十力:
一、处非处智力——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果(乐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苦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
二、业异熟智力——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名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于定如实而知之智。解脱,八解脱;等持,三三摩地;等至,八等至。
四、根上下智力——能知众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五、种种胜解智力——能知众生种种喜乐殊胜解故。
六、种种界智力——能知众生种种性故。
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
八、宿住随念智力——能知过去宿住事故。
九、死生智力——能知众生死此生彼。
十、漏尽智力——漏尽者,谓涅槃择灭也。但缘漏尽为境,名漏尽智力。
四无畏:
一、正等觉无畏; 二、漏永尽无畏; 三、说障法无畏; 四、说出苦道无畏。
“唯佛不共法”
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住。(第一种十八不共法)
三念住——以念与慧为体。
缘顺境不生欢喜念住:谓有弟子一向敬佛,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缘违境不生忧戚念住:谓有弟子不恭敬佛,如来缘之不生忧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缘顺违境不生欢戚念住:谓有弟子一类敬佛,一类不敬,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
如来大悲——俗智为体,以缘一切有情事境界故。依此五义立,
资粮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办故。
行相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
所缘大:谓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
平等大:谓普利乐诸有情故。
上品大:谓更无余悲能齐此故。
(以上名相注释参见《俱舍论》)
“十八不共法”
(第二种十八不共法)
(初六)远离过失是持戒清净的结果(断德)
1、身无过失 2、口无过失 3、念无过失 4、无异想 5、无不定心(常在定中) 6、无不知已舍
(中六)悲愿不退是定学究竟的结果(悲德)
7、欲无减 8、精进无减 9、念无减 10、慧无减 11、解脱无减 12、解脱知见无减
(后六)一切随智慧行是智慧圆满的结果(智德)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发心资粮第二
一、总标:“发心尊智者 拣邪明正义”
发 1、九种不正发心:“为利养修禅”...…“属色无色心”
心 二、拣邪 2、不正发心过失:“无悲心正智”...…“距果路更遥”
资 1、发无上大菩提心:“发心利他故 乐正等菩提”
粮 (1)四弘誓愿:“未度者令度”…“未证灭令证”
三、显正 2、菩提心内容 (2)俗谛——修一切善:“宏愿无穷极”
(3)真谛——离一切相:“知愿无自性”
3、菩提心胜利 (1)成就断德:“摧我慢大山 除极细习气”
(2) 成就悲德:“方便不舍悲 修禅清净意”
内外圆满资粮第三
“经重颂记别。。。。。。方广希论议”
十二分教摄要颂
契经 法本谓契经 直说种种义 如缕贯众花 契机亦合理
重颂 令经义更明 受持易坚固 忘失诸晚来 故佛复重颂
记别 广造众恶业 必当堕恶道 弟子当作佛 是等名授记
讽诵 从初分至后 全文唯偈颂 孤起无长行 说名为讽诵
自说 若有深妙义 欲宣无问者 佛自开端由 称无问自说
因缘 因何说是经 以何事结戒 起佛语之缘 说名为因缘
譬喻 世间相似语 柔软意浅近 由此入深法 说名为譬喻
本事 说过去人事 说名为本事
本生 说现在人事 而起先因缘 说名为本生 未来从过现是故不别说
方广 方广广大说 诸法性相等 初中后次第 具足满分说如大般若等
希法 放光劫变易 希有诸了义 凡小不常闻 说名未曾有
论议 广析法相性 问辨入深微 佛说或弟子 皆称为论议
戒律仪资粮第五
“正法求受持 读诵书写事”
一、大师及诸师等为说法要。
五二、以大音声读诵随所曾闻究竟法要。
解三、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脱四、独处寂静,思维筹量,观察随曾所
处 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
五、能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
(五解脱处)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生离,离故得解脱。
维,又善了知,复善通达。
根律仪资粮第六
“不亏十种行。。。。。。护戒诸功德”
观择功德过失门(参见《律海十门》)
(十种亏损戒)
亏损于尸罗 有十种因缘 若不入此数 圆满具堪能
一、无出离心:
不为自调伏 寂静大涅槃 由王贼等害 债主怨家逼
不活诸畏惧 求出家受具
二、戒羸行缓:
若性无羞耻 恶性戒体羸 学处行缓慢 沉下不堪能
三、恶性浮散:
若心太浮散 坚执持恶取 非处强恶作 放浪轻蔑人 恼害心含恨 非是强言是 自胜难引转 浮散不堪能
四、愚不畏罪:
由放逸懈怠 毁犯不作净 不于先所犯 发起猛利心
后当不更犯 随顺尸罗行 取睡眠为乐 偃卧胁倚等
不惜光阴去 懒惰不堪能
五、邪愿邪行:
邪愿修梵行 希生天安逸 着利养恭敬 无怙不堪能
六、违世出世轨:
行住诸威仪 常事善品行 违越世间理 不顺毗尼行
轨则有亏损 出离不堪能
七、邪命:
大欲不知足 难养亦难满 衣食住病药 非常法追求
诈现奇特相 显己胜功能 矫示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强口矫傲声 修饰名字美 执持种姓尊 求多闻持法
为名利宣传 佛说弟子论 谓为己心成 或方便现相
求衣服资具 多求不厌美 无匮着弊衣 希他好施与
所求不称遂 研磨粗鄙语 闻者难忍受 强迫苦求索
得财物劣少 施主前毁弃 作诸欺诈言 赞此或轻彼
种种苦研逼 求四缘利誉 诸非法追取 亏尸罗邪命
八、过奢受用:
从他所获得 若法若非法 四缘食服等 及一切资具
已精益求精 美更欲增美 广求坚藏护 爱玩贪无已
不见其过失 习定无堪能
九、过事苦行:
复又一类人 好自行苦行 不依律法制 无量苦逼身
食住同畜类 蓬垢若囚人 毁身学外道 自作教他行
不发轻安喜 于定无堪能 种种戒禁取 不生戒功能
十、内秽外净:
内怀实腐坏 外现清净行 无惭愧羞耻 不顾出家行 毁犯于重禁 习诸恶法行 不真实忏悔 而修戒定慧 人粪作旃檀 假花无果实 终当堕恶趣
此十种常思 不亏于尸罗 乃堪得定慧
佛赞戒德:如世尊宣说
一、尸罗名根本 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间善 引涅槃功德
亦譬如大地
二、尸罗名庄严 老少服常美
三、尸罗名薰香 顺逆普飘扬 遐迩俱周流 芬馥可众心
四、尸罗名涂香 郁蒸诸毒除
五、尸罗名妙行 不入险恶道 健速亦安稳 直至涅槃城
六、尸罗名律仪 清静妙善法 亦防护息险 静洁远离性
善观三业:
欲学修易成 观三业最要 此身语欲作 或正作作已
觉悟善观寻 我今此所作 若是益自他 增长戒定慧
诸善性所摄 能感乐异熟 不生起众苦 不妨于余善
应速勤励行 反是宜即止 过去行为缘 或未来现在
而生起念虑 应以正意观 若是损自他 妨失戒定慧
诸恶性所摄 招感苦异熟 不生起众善 亦碍余善业
应严行责止 如利忍断丝 勿少与方便 稍纵则难制
反此应励行 勿缓待亡遗
尸罗次第净之法,由戒生定。
若如法思择 此业益自他 此自他无利 是名善观察
若一分摄敛 不作不与便 误犯不由己 加行或本罪
能发露悔除 乃至无持犯 不方便加行 清净心安住
尸罗若清净 功德无量聚
戒清净之十种功德:
一、若具戒士夫 自观戒清净 便得无忧悔 无悔生欢喜
(五分法身以戒为首)
欢喜生轻安 轻安受胜乐 由乐而心定 心定如实知
(定) (慧)
如实见谛理 于诸有为法 能起厌离意 离染得解脱
(解脱)
能自知自见 我已得解脱 乃至当涅槃 如来五分身
(解脱知见)
次第而生起 无戒不能成
二、若具戒士夫 临终观业行 无罪不悔恨 善称遍方域
必往人天趣 随愿生净土
三、寝身心调 远离诸热恼
四、日夜诸天护 不为鬼魔娆
五、于他凶暴类 一切恶有情 不怀恐怖心 惊狂颠倒行
六、又诸恶有情 或仇怨恶友 虽得其暇隙 不害反相亲
七、药叉诸鬼神 一切非人类 不俟其便隙 而常作护佑
八、求法无艰难 四缘不劳获 王臣诸长者 商主众黎庶
皆敬重尊仰 乐于作护助
九、若愿当转生 刹利大族姓 婆罗门居士 长者富贵家
欲天色无色 兜率弥陀土 十方净佛刹 随愿定往生
十、若发愿欲证 无上大涅槃 由戒清净故 离欲得现证
“修饰名字美”
《瑜伽师地论》:不观待义,安立假名,谓是阿罗汉等,此中显示,邪妄语相应。
“轨则有亏损”
《瑜伽师地论》:云何轨则亏损所摄,谓如有一,于威仪路,或所作事,或诸善品,加行处所,所有轨则,不顺世间,违越世间,不顺毗奈耶,违越毗奈耶,准前广说,是名轨则亏损所摄。
“大欲不知足 难养亦难满”
《瑜伽师地论》:为性大欲者,谓欲令他知己有德,当有所施,当有所作,是名为性大欲。不于随一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事便生欢喜,不生知足,是名不知喜足。不得独一自得怡养,又复追求长财宝,是名难养。若得微少或得粗敝,难自支持,是名难满。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
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如是名为密护根门。
又根律仪略有二种。一者思择力所摄。二者修习力所摄。思择力所摄根律仪者。谓于境界深见过患。不能于此所有过患除遣断灭。修习力所摄根律仪者。谓于境界深见过患。亦能于此所有过患除遣断灭。又由思择力所摄根律仪故。于所缘境,令烦恼缠,不复生起,不复现前。而于依附所依随眠,不能断除,不能永拔。由修习力所摄根律仪故。于所缘境烦恼随眠,不复生起,不复现前。一切时分,依附所依所有随眠,亦能断除,亦能永拔。如是思择力所摄根律仪,修习力所摄根律仪,有此差别,有此意趣,有此殊异。当知此中思择力所摄根律仪,是资粮道所摄。修习力所摄根律仪,当知堕在离欲地摄。
“恒久如是作 复委细所作”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眼与色为缘……舍心正意住”
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云何名为防守正念。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维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如是名为行平等位。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若彼有时忘失念故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仪。由是二相,故能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谓即由是二种相故。云何二相。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由是二相,于其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
“云何能防护……缚杀诸苦怖”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瞋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复有余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如是名为执取其相。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即随所闻名句文身为其增上为依为住,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如是名为执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若于此中执取其相执取随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是名种种恶不善法。云何由彼令心流漏。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瞋痴生游行流散,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由是发生种种杂染,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由先所见眼所识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增上力故,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著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
(寻便断灭除弃变吐者:令彼现行不相续故,是名断灭;令彼诸缠不现行故,是名除弃;令彼种子不随逐故,是名变吐。)
“复于眼所识……刻刻应念知”
(策根)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策意根,即便于彼作意策发,如是策发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如是名为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若于其眼所识色中不应策发所有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不应策发所有意根,即便于彼遍一切种而不策发,不策发故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修根律仪。如是名为能正修行眼根律仪,广说乃至能正修行意根律仪。
《披寻记》: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等根者,如下自说。复于已往或正往时,观见众色,于此众色,一分应观,或有一分所不应观。于不应观所有众色,当摄其眼善护诸根。于所应观所有众色,应善住念而正观察。
此中于所识色应策眼根者,谓于一类所应观色,如诸衰老朽迈上气者身,伛偻凭杖战掉者身,或诸疾苦重病者身,乃至广说。又于所识色不应策发眼根者,谓于一类不应观色,如诸伎乐戏笑欢娱,或余游戏所作歌舞音乐等事,乃至广说。由应观色令不杂染,是故应策眼根,由是道理,所余诸根于所行境,或应策发,或不应策,当知亦尔。
《瑜伽师地论》;
如是应知已广分别根律仪相。云何当知此中略义。此略义者。谓若能防护。若所防护。若从防护。若如防护。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今于此中谁能防护。谓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是能防护。何所防护。谓防护眼根,防护耳鼻舌身意根。是所防护。从何防护。谓从可爱不可爱色。广说乃至从其可爱不可爱法,而正防护。如何防护。谓不取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防护。何者正防护。谓由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是名正防护。
又略义者。谓若防护方便。若所防护事。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此中云何防护方便。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见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广说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是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名为防护方便。云何名为所防护事。所谓眼色,乃至意法。如是名为所防护事。此中云何名正防护。谓如说言,由其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名正防护。
于食正观资粮第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
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见过患已。深生厌恶,然后吞咽。
云何名为观见过患。谓即于此所食段食。或观受用种类过患。或观变异种类过患。或观追求种类过患。
云何受用种类过患。谓如有一将欲食时。所受段食,色香味触皆悉圆满,甚为精妙。从此无间进至口中,牙齿咀嚼,津液浸烂,涎液缠裹,转入咽喉。尔时此食,先曾所有悦意妙相,一切皆舍。次后转成可恶秽相。当转异时,状如变吐。能食士夫补特伽罗。若正思念此位秽相。于余未变一切精妙所受饮食。初尚不能住食欣乐。况于此位。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渐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饮食净妙相没。过患相生。不净所摄。是名于食受用种类所有过患。
云何转变种类过患。谓此饮食既啖食已。一分销变。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便能生起养育增长,血肉筋脉,骨髓皮等,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诸不净物。次后一分,变成便秽。变已趣下,辗转流出。由是日日数应洗净。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著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中疾病。所谓痈痤,干癣湿癣,疥癞疽疔,上气疨瘶,疱浆哕噎,干销癫痫,寒热黄病,热血阴。如是等类无量疾病。由饮食故身中生起。或由所食不平和故,于其身中不销而住。是名饮食变异种类所有过患。
云何追求种类过患。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或有积集所作过患。或有防护所作过患。或坏亲爱所作过患。或无厌足所作过患。或不自在所作过患。或有恶行所作过患。
云何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寒时为寒之所逼恼。热时为热之所逼恼。种种策励劬劳勤苦。营农牧牛,商估计算,书数雕印,及余种种工巧业处。为得未得所有饮食。或为积聚。如为饮食,为饮食缘当知亦尔。如是策励劬劳勤苦,方求之时,所作事业,若不谐遂。由是因缘,愁忧焦恼,拊胸伤叹,悲泣迷闷,何乃我功唐捐无果,如是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
云何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谓所作业若得谐遂。为护因缘,起大忧虑。勿我财宝,当为王贼之所侵夺。或火焚烧。或水飘荡。或宿恶作,当令灭坏。或现非理作业方便,当令散失。或诸非爱,或宿共财,当所理夺。或即家中当生家火,由是当令财宝亏损。如是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云何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谓诸世间为食因缘,多起斗诤。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为饮食互相非毁。况非亲里,为食因缘而不辗转更相斗讼。所谓大族诸婆罗门,刹帝利种,长者居士,为食因缘迭兴违诤。以其手足块刀仗等互相加害。是名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
云何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谓诸国王,刹帝利种,位登灌顶。亦于自国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师兵戈,互相征讨。吹以贝角,扣击钟鼓,挥刀槃矟,放箭矛。车马象步,交横驰乱。种种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
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谓如一类为王所使,讨固牢城。因遭种种极热脂油,热牛粪汁,及熔铜铁,而相注洒。或被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
云何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造作积集身诸恶行。如身恶行,语意亦尔。临命终时,为诸重病苦所逼切。由先所作诸身语意种种恶行增上力故。于日后分,见有诸山,或诸山峰,垂影悬覆,近覆极覆。便作是念,我自昔来,依身语意所造诸业,唯罪非福。若有其趣,诸造恶者当生其中,我今定往。如是悔已,寻即舍命。既舍命已,随业差别生诸恶趣。谓那洛迦,傍生,饿鬼。如是名为因食恶行所作过患。如是段食,于追求时有诸过患。于受用时有诸过患。于转变时有诸过患。
又此段食有少胜利。此复云何。谓即此身由食而住。依食而立。非无有食。云何名为有少胜利。谓即如是依食住身,最极久住,或经百年。若正将养。或过少分。或有未满而便夭没。若唯修此身暂住行。非为妙行。若于如是身暂时住而生喜足。非妙喜足。亦非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若不唯修身暂住行。亦不唯于身暂时住而生喜足。而即依此暂时住身,修集梵行令得圆满。乃为妙行,亦妙喜足。又能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应自思维。我若与彼愚夫同分。修诸愚夫同分之行,非我所宜。我若于此下劣段食,少分胜利安住喜足,亦非我宜。若于如是遍一切种段食过患圆满知已。以正思择深见过患,而求出离。为求如是食出离故,如子肉想食于段食。应作是念。彼诸施主,甚大艰难积集财宝,具受广大追求所作种种过患。由悲悯故,求胜果故,如割皮肉及以刺血,而相惠施。我得此食,宜应如是方便受用。谓应如法而自安处无倒受用。报施主恩,令获最胜大果大利大荣大盛。当随月喻往施主家。荡涤身心。安住惭愧。远离骄傲。不自高举。不轻蔑他。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粗。要当速疾而非迟缓。应作是心往施主家。设不惠施,终不于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缘力,身坏已后,生诸恶趣,多受困厄。设不恭敬而非恭敬。设少非多。设粗非妙。设复迟缓而非速疾。亦不于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广说。又我应依所食段食。发起如是如是正行。及于其量如实了达。谓我命根由此不灭。又于此食不苦耽著。才能随顺摄受梵行。如是我今住沙门性,住出家性,受用饮食,如法清净,远离众罪。由是诸相,以正思择食于所食。
云何所食。谓四种食。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等思食。四者识食。今此义中,意说段食。此复云何。谓饼麨饭,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鱼肉菹酢,乳酪生酥,姜盐酢等,种种品类,和杂为抟,段段吞食,故名段食。所言食者。所谓餐啖,咀嚼吞咽,尝啜饮等,名之差别。
云何名为不为倡荡。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食所食,令身饱满,令身充悦。过日晚时,至于夜分,当与姝妙严饰女人,共为嬉戏,欢娱受乐,倡掉纵逸。言倡荡者。于此胜法毗奈耶中,说受欲者,欲贪所引,淫逸所引,所有诸恶不善寻思。由此食啖所食啖时。令其诸根皆悉掉举。令意躁扰。令意不安。令意不静。若为此事食所食者,名为倡荡食于所食。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是故名为不为倡荡。
云何名为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今宜应多食所食,饱食所食。随力随能,食啖肥腻,增房补益,色香味具,精妙饮食。过今夜分,至于明日。于角武事,当有力能。所谓按摩,拍毱托石,跳踯蹴蹋,攘臂扼腕,挥戈击剑,伏弩控弦,投轮掷索。依如是等诸角武事。当得勇健。肤体充实。长夜无病。久时少壮。不速衰老。寿命长远。能多啖食。数数食已。能正销化。除诸疾患。如是为于无病骄逸,少壮骄逸,长寿骄逸,而食所食。既角武已。复作是思。我应沐浴。便以种种清净香水沐浴其身。沐浴身已。梳理其发。梳理发已,种种妙香用涂其身。既涂身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种种华鬘,种种严具,庄饰其身。此中沐浴理发涂香,名为饰好。既饰好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华鬘严具,庄饰其身,名为端严。如是总名为饰好故,为端严故,食于所食。彼既如是骄逸饰好身端严已。于日中分,或日后分,临欲食时,饥渴并至。于诸饮食,极生希欲,极欣极乐。不见过患,不知出离。随得随食。复为数数倡荡骄逸饰好端严,多食多饮令身充悦。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唯作是念。我今习近所不应习所应断食。为欲永断如是食故。
云何名为为身安住食于所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非不饮食寿命存故。名身安住。我今受此所有饮食,寿命得存,当不夭没。由是因缘,身得安住,能修正行,永断诸食。
云何名为为暂支持食于所食。谓略说有二种存养。一有艰难存养。二无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有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数增饥羸,困苦重病。或以非法追求饮食,非以正法。得已染爱,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著受用。或有食已,令身沉重,无所堪能,不任修断。或有食已,令心迟钝,不速得定。或有食已,令入出息来往艰难。或有食已,令心数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有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无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令无饥羸,无有困苦及以重病。或以正法追求饮食,不以非法。既获得已,不染不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著,而受用之。如是受用,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无艰难存养。若由有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有罪,亦有染污。若由无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无罪,亦无染污。诸有多闻圣弟子众。远离有罪有染存养。习近无罪无染存养。由是故说为暂支持。
问。云何习今如前所说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答。若受饮食。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如是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而自存活。
云何名为为除饥渴受诸饮食。谓至食时,多生饥渴,气力虚羸,希望饮食。为欲息此饥渴缠逼,气力虚羸,知量而食。如是食已,令于非时不为饥羸之所缠逼。谓于日晚,或于夜分,乃至明日未至食时。如是名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云何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谓如其量受诸饮食。由是因缘,修善品者,或于现法,或于此日,饮食已后,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由是速疾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如是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云何名为为断故受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过去世,食不知量,食所匪宜,不销而食。由是因缘,于其身中,生起种种身诸疾病。所谓疥癞疱浆瘶等,如前广说。由此种种疾病因缘,发生身中极重猛利炽然苦恼不可意受。为欲息除如是疾病,及为息除从此因缘所生苦受。习近种种良医所说饶益所宜随顺医药,及受种种悦意饮食。由此能断已生疾病,及彼因缘所生苦受。如是名为为断故受受诸饮食。
云何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现在世,安乐无病,气力具足。不非量食。不食匪宜。亦非不销而更重食。令于未来食住身中成不销病。或于身中当生随一身诸疾病。所谓疥癞疱浆瘶等,如前广说。由是因缘,当生身中如前所说种种苦受。余如前说。如是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
云何名为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受诸饮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是名存养。若除饥羸,是名为力。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若以正法追求饮食,不染不爱,乃至广说而受用之,是名无罪。若受食已,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如是名为安隐而住。是故说言有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是名广辩于食知量。
云何应知此中略义。谓若所受食。若如是食。当知总名此中略义。何者所食。谓诸段食。即饼麨饭羹臛糜粥。如前广说。云何而食。谓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
复次应知此中略义。谓为摄受对治。为远离欲乐行边。为远离自苦行边。为摄受梵行。受诸饮食。云何为摄受对治受诸饮食。谓如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云何为远离欲乐行边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云何为远离自苦行边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为除饥渴,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若力若乐,食于所食。云何为摄受梵行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为摄梵行,为得无罪安隐而住,食于所食。
复次应知此中略义。谓有二种。一无所食。二有所食。无所食者。谓一切种都无所食。无所食故,即便夭没。有所食者,有其二种。一平等食。二不平等食。平等食者。谓非极少食。非极多食。非不宜食。非不消食。非染污食。不平等食者。谓或极少食。或极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当知此中由平等食,非极少食,令身饥羸未生不生,已生断灭。由平等食,非极多食,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由平等食,非不宜食,非不消食,能断故受,不生新受。由是因缘,当得存养若力若乐。由平等食,非染污食,当得无罪安隐而住。由极少食,虽存寿命,而有饥羸,亦少存活。由极多食,如极重担镇压其身,不能以时所食消变。由不消食,或住身中成不消病,或生随一身诸病苦。如不消食,由不宜食当知亦尔。此不宜食有差别者。谓于身中集诸过患。由此复触极重病苦。由染污食,非法追求诸饮食已,有染有爱,耽嗜饕餮,如前广说而受用之。由此受用平等所食,及以远离不平等食,故说于食平等所作。即此于食平等所作,广以诸句宣示开显。所谓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如前广说。此中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骄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为身安住。为暂支持。由此遮止都无所食。若复说言为除饥渴。为摄梵行。广说乃至安隐而住。由此遮止不平等食。云何遮止不平等食。谓若说言为除饥渴,由此遮止所食极少。若复说言为摄梵行,由此遮止所食极多。若复说言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由此遮止不消而食,食所匪宜。若复说言为当存养,为当得力,由此显示不极少食,不极多食。若复说言为当得乐,由此显示消已而食,及食所宜。若复说言为当无罪安隐而住,由此显示无染污食。所以者何。若以非法追求饮食,得已染爱,如前广说而受用之,名染污食,亦名有罪。若于善品勤修习者,于住空闲,瑜伽作意,受持读诵,思维义中。由彼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令心相续,随顺趣向,临入而转。由是因缘,不安隐住。此安隐住,复有二种。一者远离所食极多。由是因缘,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二者于食不生味著。由是因缘,远离诸恶寻思扰动不安隐住。是故如此一切诸句,皆为宣示开显于食平等所作。如是名为广略宣说于食知量。(《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释: 哕,呕也。 噎,气窒也。 ,重足肿病也。拊,拍也。 矛,兵器也。 荡涤,洗濯也。 麨,干粮也。臛,肉羹也。 菹,菜肉之鲊通称为菹。 鲊,酿鱼肉为菹也。躁,不安静也。 毱,以革为圆囊实以毛发曰毱。 跳踯,跳跃踯躅也。 蹴,蹑也。 蹋,践也。 攘,将也。 湎,溺也。 抨,弹也。)
“月喻往施家 荡涤身心净”
《披寻记》谓往施主家时,成就威仪轨则圆满,不求利养,不希恭敬,是名荡涤身心,其性澄净,远离热恼,故喻如月。
“不自举轻他 得施心喜悦”
《瑜伽师地论》:不自高举,不轻蔑他。《披寻记》:由不自恃及不篾他,是故于他所得利养如自获得,心生喜悦。
“说食分四种 断触思识食”
《成唯识论》云:契经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以变坏时,色无用故。(《正理论》云:色处何缘不名为食?是不至取根所行故。以契经说,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齿咀嚼,津液浸润,进度喉咽,堕生脏中,渐渐消化,味势熟位流诸脉中,摄益诸虫,乃名为食,尔时方得成食事故。)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才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资养胜故。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此思虽与诸识相应,属意识者,食义偏胜,意识于境希望胜故。四者识食,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一类相续,执持胜故。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坏断,故名为食。段食唯于欲界有用,触、意思食,虽遍三界,而依识转,随识有无。(引自《成唯识论》卷第四)
触食,谓三和生触,唯取有漏,资益有故。《光记》:未离欲者,有时见色生喜乐者,由缘色故,触生喜乐,非色是食。
“要不苦耽著 安住出家性”
《披寻记》:谓于是处八支圣道安立可得,名沙门性;自能出离身中所有一切恶不善法,名出家性。
“爱染贪无厌 迷闷痴受用”
《披寻记》:乐著受用,是名染爱;喜乐坚著,是名耽嗜;希求更得,是名饕餮;不观得失,是名迷闷;摄为己有,不能舍离,是名坚执。
“知量知止足”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云何于食知量,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乃至广说)。
(卷第二十三)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
《披寻记》云: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者,如下说有三种过患,谓受用种类过患,变异种类过患,追求种类过患。观此一切,或随观随一,是名等随观察段食过患。
寤瑜伽资粮第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复次初夜后夜常勤修习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后夜。云何寤瑜伽。云何常勤修习寤瑜伽。言初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后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是夜后分。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维起想,巧便而卧。至夜后分,速疾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常勤修习寤瑜伽者。谓如有一世尊弟子,听闻寤瑜伽法已,欲乐修学。便依如是寤瑜伽,作如是念,我当成办佛所听许寤瑜伽。发生乐欲精进勤劬。超越勇猛势力发起。勇悍刚决不可制伏。策励其心无间相续。
此中云何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言昼日者。谓从日出时至日没时。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言宴坐者。谓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所言障者,谓五种盖。顺障法者,谓能引盖随顺盖法。云何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以疑盖。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暗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戏喜乐承事随念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
问。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答。从昏沉睡眠盖,及能引昏沉睡眠障法,净修其心。为除彼故,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于屏处,或于露处,往返经行。于经行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心。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或于宣说昏沉睡眠过患相应所有正法。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訾昏沉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昏沉睡眠永断功德。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以论议。为除彼故,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以大音声若读若诵,为他开示。思维其义,称量观察。或观方隅。或瞻星月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洒面目。由是昏沉睡眠缠盖,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问。于宴坐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答。从四障法净修其心。谓贪欲,瞋恚,掉举恶作,疑盖,及能引彼法,净修其心。为令已生贪欲缠盖速除遣故。为令未生极远离故。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或观青淤。或观脓烂。或观变坏。或观膀胀。或观食啖。或观血涂。或观其骨。或观其锁。或观骨锁。或于随一贤善定相作意思维。或于宣说贪欲过患相应正法。于此法中为断贪欲。以无量门诃责毁訾欲贪欲爱欲藏欲护欲著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一切贪欲永断功德。所谓契经应颂记别,乃至广说,为断贪欲,于此正法听闻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此法,如是宴坐,如理思维。由是因缘,贪欲缠盖,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瞋恚盖法有差别者。谓如是宴坐,以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无恼,广大无量,极善修习。普于一方,发起胜解,具足安住。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上下傍布。普遍一切无边世界。发起胜解,具足安住。余如前说。于掉举恶作盖法有差别者。谓如是宴坐,令心内住,成办一趣,得三摩地。余如前说。于疑盖法有差别者。谓如是宴坐,于过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维。于未来世,于现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维。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我于过去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于未来为当何有,云何当有。我于现在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从何而来。于此殒没,当往何所。于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维,应正远离。如理思维去来今世。唯见有法。唯见有事。知有为有。知无为无。唯观有因。唯观有果。于实无事不增不益。于实有事不毁不谤。于其实有了知实有。谓于无常苦空无我一切法中,了知无常苦空无我。以能如是如理思维。便于佛所无惑无疑。余如前说。于法于僧,于苦于集,于灭于道,于因及因所生诸法,无惑无疑。余如前说。又于瞋恚盖应作是说。为断瞋恚及瞋恚相。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乃至广说。于掉举恶作盖应作是说。为断掉举恶作及顺彼法。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乃至广说。于其疑盖应作是说。为断疑盖及顺彼法。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乃至广说。如是方便,从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盖,及顺彼法,净修其心。是故说言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如是已说由法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复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云何名为由自增上。谓如有一于诸盖中随起一种,便自了知此非善法。于所生盖不坚执著。速疾舍弃,摒遣变吐又能自观此所生盖,甚可羞耻,令心染恼,令慧羸劣,是损害品。如是名为由自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云何名为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谓如有一于诸盖中随一已生,或将生时,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盖。当为大师之所诃责。亦为诸天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轻毁。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诸盖,能令不生。已生诸盖,能速弃舍。如是名为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又为护持诸卧具故,顺世仪故,尽夜初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从顺障法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洗濯足已,还入住处,如法寝卧。为令寝卧长养大种。得增长已。长益其身。转有势力。转能随顺无间常委善品加行。
问。以何因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故。问。何法相似。答。如师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苾刍亦尔。于常修习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由是因缘,与师子王卧法相似。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又法应尔。如师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当知具有一切过失。是故说言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云何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谓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思维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卧。由是因缘,虽复寝卧,心不昏暗。如是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
云何正念巧便而卧。谓若诸法,已闻已思,已熟修习。体性是善,能引义利。由正念故,乃至睡梦亦常随转。由正念故,于睡梦中亦常记忆。令彼法相分明现前。即于彼法心多随观。由正念故,随其所念。或善心眠。或无记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卧。
云何正知巧便而卧。谓由正念而寝卧时。若有随一烦恼现前,染恼其心。于此烦恼现生起时,能正觉了,令不坚著,速疾弃舍。既通达已,令心转还。是名正知巧便而卧。
云何名为思维起想巧便而卧。谓以精进策励其心,然后寝卧。于寝卧时,时时觉寤。如林野鹿。不应一切纵放其心,随顺趣向。临入睡眠,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诸佛所许寤瑜伽,一切皆当具足成办。为成办故,应住精勤最极浓厚加行欲乐。复作是念。我今为修寤瑜伽,应正发起勤精进住。为欲修习诸善法故,应正翘勤,离诸懒惰,起发具足。过今夜分至明清旦,倍增发起勤精进住,起发具足。当知此中由第一思维起想,无重睡眠。于应起时,速疾能起。终不过时,方乃寤。由第二思维起想,能于诸佛共所听许师子王卧,如法而卧,无增无减。由第三思维起想,令善欲乐常无懈废。虽有失念,而能后后辗转受学,令无断绝。如是名为思维起想巧便而卧。
云何至夜后分速疾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夜后分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名夜后分。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维起想,巧便而卧。于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正习睡眠。令于起时身有堪能。应时而起。非为上品昏沉睡眠缠所制伏。令将起时,暗钝薄弱,懒惰懈怠。由无如是暗钝薄弱,懒惰懈怠。暂作意时,无有艰难,速疾能起。从诸障法净修心者,如前应知。
如是广辩初夜后夜常勤修习寤瑜伽已。复云何知此中略义。谓常勤修习寤瑜伽所有士夫补特伽罗,略有四种正所作事。何等为四。一者乃至寤常不舍离所修善品,无间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进。二者以时而卧,不以非时。三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四者以时寤,起不过时。是名四种常勤修习寤瑜伽所有士夫补特伽罗正所作事。依此四种正所作事,诸佛世尊为声闻众,宣说修习寤瑜伽。云何宣说。谓若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一正所作事。谓乃至寤常不舍离所修善品,无间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进。若复说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由此言故,宣说第二正所作事。谓以时而卧,不以非时。若复说言,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维起想,巧便而卧。由此言故,宣说第三正所作事。谓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若复说言,于夜后分速疾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说第四正所作事。谓以时寤,起不过时。此中所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维起想,巧便卧者。显由二缘,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谓由正念,及由正知。复由二缘,以时寤,起不过时。谓由住光明想,及由思维起想。此复云何。由正念故,由善所缘,摄敛而卧。由正知故,于善所缘,若心退失,起诸烦恼,即便速疾能正了知。如是名为由二缘故,无染污心,而习睡眠,非染污心。由住光明想,及思维起想。无重睡眠。非睡眠缠能远随逐。如是名为由二缘故,以时寤,起不过时。如是宣说常勤修习寤瑜伽所有略义。及前所说广辩释义。总说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寤瑜伽。
云何名为正知而住。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若往若还正知而住。云何为往。云何为还。云何往还正知而住。所言往者。谓如有一往诣聚落,往聚落间。往诣家属,往家属间。往诣道场,往道场间。所言还者。谓如有一从聚落还,聚落间还。从家属还,家属间还。从道场还,道场间还。所言往还正知住者。谓于自往,正知我住。及于自还,正知我还。于所应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于所应还,及非所还,能正了知。于应往时,及非往时,能正了知。于应还时,及非还时,能正了知。于其如是如是应往,及不应往,能正了知。于其如是如是应还,及不应还,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还。往所应往,非非所往。还所应还,非非所还。以时往还,不以非时。如其色类,动止轨则,礼式威仪,应往应还。如是而往。如是而还。如是名为若往若还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为睹。云何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所言睹者。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先无觉慧。先无功用。先无欲乐。于其中间眼见众色。是名为睹。所言瞻者。谓于如前所列诸事。若往若还。觉慧为先。功用为先。欲乐为先。眼见众色。谓或诸王。或诸王等。或诸僚佐。或诸黎庶。或婆罗门。或诸居士。或饶财宝长者商主。或余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庙。或余世间众杂妙事。观见此等,是名为瞻。若复于此睹瞻自相,能正了知。于所应睹,于所应瞻,能正了知。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能正了知。如所应睹,如所应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自知而瞻。睹所应睹。瞻所应瞻。于应睹时,于应瞻时,而正瞻睹。如所应睹,如所应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若屈若伸正知住者。云何为屈。云何为伸。云何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谓彼如是睹时瞻时。若往为先。若还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复屈伸随一支节。是名屈伸。若于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时,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屈于伸,自知而屈,自知而伸。于所应屈,于所应伸而屈而伸。于应屈时,于应伸时,而屈而伸。如所应屈,如所应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如是名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钵。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谓有大衣,或六十条,或九条等,或两重剌,名僧伽胝。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为衣。或有长衣。或应作净。或已作净。如是一切,说名为衣。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若堪受持或铁或瓦乞食应器,说名为钵。现充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若于如是或僧伽胝,所有自相,能正了知。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或净不净,能正了知。若于此时,或僧伽胝,或衣或钵,已持应持,能正了知。若于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钵,应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所应持,或僧伽胝,或衣或钵,自知而持。于所应持,于应持时,而能正持。如所应持,如是而持。如是名为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住者。云何为食。云何为饮。云何为啖。云何为尝。云何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谓诸所有受用饮食,总名为食。此复二种。一啖。二尝。云何为啖。谓啖饼麨。或饭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余造作转变。可啖可食,能持生命。如是等类,皆名为啖。亦名为食。云何为尝。谓尝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鱼肉醯鮓。或新果实。或有种种咀嚼品类。如是一切,总名为尝。亦名为食。云何为饮。谓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饭浆饮。或钻酪饮。或酢为饮。或抨酪饮。乃至于水。总名为饮。若于如是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于一切所食所饮所啖所尝,能正了知。若于尔时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若于如是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自所有若食若饮若啖若尝。自知而食。自知而饮。自知而啖。自知而尝。于所应食。于所应饮。于所应啖。于所应尝。正食正饮正啖正尝。应时而食。应时而饮。应时而啖。应时而尝。如所应食,乃至如所应尝。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尝。如是名为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住者。云何为行。云何为住。云何为坐。云何为卧。云何寤。云何为语。云何为默。云何名为解于劳睡。云何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正知而住。谓如有一于经行处来往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类,说名为行。复如有一住经行处。住诸同法阿遮利耶邬波陀耶,及诸尊长等尊长前。如是等类,说名为住。复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诸敷具。或尼师坛。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如是等类,说名为坐。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阿练若。或在树下。或空闲室。右胁而卧,重叠其足。如是等类,说名为卧。复如有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于后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说名寤。复如有一常勤修习如是寤。于未受法,正受正习,令得究竟。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及于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谓大音声若读若诵。或复为他广说开示。于时时间,与诸有智同梵行者,或于在家诸贤善者,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为欲劝励及求资具。如是等类,说名为语。复如有一随先所闻,随先所习,言善通利,究竟诸法。独处空闲,思维其意,筹量观察。或处静室,令心内住,等住安住,及与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或复于彼毗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等类,说名为默。复如有一于其热分极炎暑时,或为热逼,或为劬劳,便生疲倦,非时昏寐,乐著睡眠,是名劳睡。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于所应行乃至于应所解劳睡,能正了知。于应行时乃至于应解劳睡时,能正了知。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其自行乃至于其自解劳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劳睡。若所应行乃至若所应解劳睡,即于彼行乃至于彼解于劳睡。若时应行乃至若时应解劳睡,即此时行乃至此时解于劳睡。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劳睡。如是名为于行于住,于坐于卧,于其寤,于语于默。于解劳睡,正知而住。
复次如是正知而住。云何次第。为显何事。谓如有一依止如是村邑聚落亭逻而住。作是思维。我今应往如是村邑聚落亭逻巡行乞食。如是乞已,出还本处。又于如是村邑等中,或有居家我不应往。何等居家。谓唱令家。或沽酒家。或淫女家。或国王家。或旃荼罗羯耻那家。或复有家一向诽谤不可回转。或有居家我所应往。谓刹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饶财家。或长者家。或商主家。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遽务时,亦不应往。若戏乐时。若有营构严饰事时。若为世间弊秽法时。若忿兢时。亦不应往。又如所往如是应往。不与暴乱恶象俱行。不与暴乱众车恶马恶牛恶狗而共同行。不入闹丛。不蹈棘刺。不逾垣墙。不越坑堑。不堕山崖。不溺深水。不履粪秽。应随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惭愧。远离骄傲。荡涤身心。不求利养。不希恭敬。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不自高举。不轻蔑他。心怀哀悯。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广说乃至要当速疾而非迟缓。又作是心。我于今假往施主家,所受施物应知其量。又我不应利养因缘,矫诈虚诳,现惑乱相,以利求利。得利养已,无染无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著而受用之。复于已往,或正往时,观见众色。于此众色一分应观。或有一分所不应观。于不应观所有众色,当摄其眼善护诸根。于所应观所有众色,应善住念而正观察。何色类色所不应观。谓诸妓乐戏笑欢娱。或余游戏所作歌舞音乐等事。如是复有母邑殊胜幼少盛年美妙形色。或复有余所见众色。能坏梵行。能障梵行。能令种种诸恶不善寻思现行。如是色类所有众色,不应观视。何色类色是所应观。谓诸所有衰老朽迈上气者身。伛偻凭仗战掉者身。或诸疾苦重病者身。脚肿手肿。腹肿面肿。肤色萎黄。疮癣疥癞。众苦逼迫。身形委顿。身形洪烂。诸根暗钝。或有夭丧死经一日。或经二日。或经七日。被诸乌鹊饿狗鹫狐狼野干种种暴恶傍生禽兽之所食啖。或命终已,出置高床,上施幰幛。前后大众或哀或哭。以其灰土尘坌身发。生愁生苦。生悲生怨。生忧生恼。如是等类所有众色,我应观察。观是众色。能顺梵行。能摄梵行。能令诸善寻思现行。不应摇身摇臂摇头,跳掷携手,叉腰竦肩,入施主家。不应辄坐所不许座。不应不审观座而坐。不应放纵一切身分。不应翘足。不应交足。不太狭足。不太广足。端严而坐。不应开纽。不轩不磔,亦不褰张而被法服。所服法衣并皆齐整。不高不下。不如象鼻。非如多罗树间房穗。非如龙首。非如豆抟而被法服。不应持钵预就其食。不应持钵在饮食上。不应置钵在杂秽处。若坑涧处。若崖岸处。又应次第受用饮食。不应以饭覆羹臛上。不以羹臛覆其饭上。不应饕餮受诸饮食。不应嫌恨受诸饮食。不太粗食。不太细食。不应圆抟食。不应舐手。不应舐钵。不振手食。不振足食。不应啮断而食其食。从施主家归还住处。于昼夜分在自别人所经行处往返经行。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非不与处,而辄经行。非身劬劳,非身疲倦,非心掉举,所制伏时,而习经行。为修善品,为善思维,内摄诸根,心不外乱,而习经行。不太驰速,不太躁动,亦非一向专事往来,而习经行。时时进步,时时停住,而习经行。如是于自所居住处,自院自房,自别人处,僧分与处。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习经行已。复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尼师坛。或阿练若。树下冢间。或空闲室。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而习宴坐。于夜中分,如法寝息。于昼日分及夜初分,修诸善品不应太急。如是寝时,应如前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维起想。于夜后分,速疾寤。或于语论,或于读诵,勤修加行。或为修断,闲居宴默。思维法时,应当远离顺世典籍,绮字绮句,绮饰文词。能引无义。不能令证神通等觉究竟涅槃。复于如来所说正法,最极甚深,相似甚深,空性相应。随顺缘性及诸缘起。殷重无间,善摄善受。令坚令住,令无失坏。为成正行。不为利养恭敬称誉。又于是法,言善通利,慧善观察。于宣杂众,不乐习近,不乐多业,不乐多言。于时时间,安住正念。于诸有智同梵行者,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乐兴请问。乐求诸善。无违诤心。言词称量。言词合理。言词正直。言词寂静。乐勤为他宣说正法。又应宴默。于恶不善所有寻思,不乐寻思。又于非理所有诸法,不乐思维。于自所证,离增上慢。于少下劣差别证中,不生喜足。于上所证中无退屈。善能远离不应思处。时时修习止观瑜伽。乐断乐修。无间修习。殷重修习。又于热分极炎暑时,勇猛策励,发勤精进,随作一种所应作事。劳倦因缘,遂于非时发起昏睡。为此义故,暂应寝息。欲令昏睡疾疾除遣。勿经久时,损减善品,障碍善品。于寝息时。或关闭门。或令苾刍在傍看守。或毗奈耶隐密轨则。以衣蔽身。在深隐处,须臾寝息。令诸劳睡皆悉除遣。如是名为正知而住先后次第。谓依行时及依住时,又于善品先未趣入,心兴加行,如理作意,俱行妙慧,说名正知。即此正知,行时住时,一切成办,无所减少,如是名为正知而住。当知此中,若往若还,若睹若瞻,若屈若神,持僧伽胝及以衣钵,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由是名为于村邑等如法行时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习寤,若语若默,若解劳睡,正知而住。由是名为于其住处如法住时正知而住。
如是应知已广分别正知而住。复云何知此中略义。谓于行时有五种业。于其住时有五种业。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如是名为正知而住所有略义。云何行时有五种业。一者身业。二者眼业。三者一切支节业。四者衣钵业。五者饮食业。如是名为行时五业。谓若说言若往若还,此言显示行时身业。若复说言若睹若瞻,此言显示行时眼业。若复说言若屈若伸,此言显示行时一切支节业。若复说言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此言显示行时衣钵业。若复说言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此言显示行时饮食业。云何名为住时五业。一者身业。二者语业。三者意业。四者昼业。五者夜业。谓若说言若行若住若坐,此言显示住时身业。若复说言若语,此言显示住时语业。若复说言若卧若默若解劳睡,此言显示住时意业。若复说言若习寤,此言显示住时昼业夜业身业语业。又若卧者,此言显示住时夜业。当知是名住时五业。云何名为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谓初依彼行业住业起如是业。即于彼业安守正念,不放逸住。当知此业,正念所摄,不放逸摄。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作。彼由如是正知作故。于现法中无罪无犯,无有恶作,无变无悔。于当来世亦无有罪。身坏死后,不堕恶趣。不生一切那落迦中。为得未得积习资粮。如是名为正知而住所有略义。前广分别,今此略义,一切总名正知而住。(《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披寻记》(注释《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发生乐欲等者,谓于随顺瑜伽修习道中,发生希慕,发生欣乐,欲有所作,是名发生乐欲。为净障故,发勤精进,是名精进勤劬。
此中超越勇猛势力发起,即彼披甲精进,谓由猛利乐欲所发起故。
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进,谓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故。
此中刚决,即彼不下精进,谓为证得所受诸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故。
此中不可制伏,即彼无动精进,谓能堪忍寒热等苦。
此中策励其心无间相续,即彼无喜足精进,谓于后后,转胜转妙,诸功德性,欣求证得故。
端身:若策举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由是其心不为昏沉睡眠之所缠扰。
正愿:若令其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是名正愿。由是其心,不为外境散动之所缠扰。
背念:如理作意相应之念,名为背念。弃背违道一切异品故。
于光明相善巧精恳等者。光明有三种,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治暗光明复有三种,一在夜分,谓星月等;二在昼分,谓日光明;三在俱分,谓火珠等。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能,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法、僧)。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身光(诸天所依止身,自然光耀)。
无倒无间,殷重加行,是名精恳。
取多光明为所缘境,及于彼相如理思维,是名善取善思。
依法光明,了达诸法,是名善了善达。
以有明俱心:法光明想,是名有明俱心。
有光俱心:治暗光明,依身光明彼相应想,是名有光俱心。
于经行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以有明俱心,应知谓或念佛乃至念天,令心忆念彼诸功德,是名极善示现。
安置学处令正受行,是名劝导。
令心无退,是名赞励。
令心欢喜,是名庆慰。
随一贤善定相作意思维,谓所思想青瘀等相。
欲贪欲爱等者,皆贪异名。
贪者,于受用喜乐坚著故。藏者,于内所摄自体中爱故。护者,于他相续中爱故。著者,谓著受用,无所顾惜故。
爱者有多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境界,若领受遍行一切应知。
言善通利者,谓大声音若读若诵。
意善寻思者,谓如所闻法思维其意。
见善通达者,谓于诸法相如实觉了。
现前饶益,故名慈俱。
无怨者,离恶意乐故。
无敌者,离现乖诤故。
离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
广者,所缘广大故。 大者,利养安乐思维最胜故。
无量者,果无量故。 善修习者,极纯熟故。
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住、时专住故。
(疑)于佛无智者,谓不了知如来法身及诸行相。
于法无智者,谓不了知善说等相。
于僧无智者,谓不了知正行等相。
于苦等无智者,谓如诸住所分别相及十六行相中不了知故。
于因无智者,谓于无明等诸有支中,能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
于因所生无智者,谓于行等诸有支中,从无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
随顺趣向,临入睡眠。言随顺者,谓于初位。言趣向者,谓于中位。言临入者,谓于后位。
心不明利,是名暗钝。心不坚住,是名薄弱。
执取睡眠为乐、偃卧为乐、胁卧为乐,是名懒惰。
性不翘勤、不具起发,是名懈怠。
(正知而住)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谓于自往,正知我往,由正知力,不随杂染心转,必令自心随正念势力自在而转,自还亦如是。
如是色类,谓出家补特伽罗剃除须发、舍俗形好、著坏色衣,应知。
于自所居住处,自院自房称其广长度量,一地方所而习经行,不共于他名自别人所经行处。如是经行非于他所住处,是名非于他处;非地方所,不称度量,是名非不委处;若往若来,非不恣意,是名非不恣处;非为僧分,所不许与,是名非不与处。
不应思处略有九种:一.我、二.有情、三.世界、四.业报、五.静虑者境界、六.诸佛境界、七.十四无记、八.非正法、九.一切烦恼之所引摄。
附:呵欲偈 ( 睡 )
身体沉重无寂定 懒惰懈怠行不端 皮肤秽恶不清净 若乐睡眠随顺行 涕唾风等及黄荫 彼于身体无饶益 诸界撩乱不平等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食饮食不成熟 身体粗大无光泽 彼于声音而嘶破 若乐睡眠随顺行 身体多有诸疮疱 昼夜随顺睡眠者 其余身体多生苦 若乐睡眠随顺行 多有懈怠离精进 诸乐甚远无财分 恒常睡醉无正意 若乐睡眠随顺行 恒常增长痴罗网 诸见颠倒甚难治 彼无正念意所夺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智慧甚羸弱 诸法损减无禅定 远离智慧及正住 若乐睡眠随顺行 知彼懈怠不勤学 恒为非人夺威德 住在兰若常恐怖 若乐睡眠随顺行 恒常蒙愦失正念 彼有谈诵不能住 所说正法常忘失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常护助烦恼等 恒乱迷惑性轻躁 彼于后时生悔心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多业灭尽者 追意求时生恼悔 增长诸使烦恼地 若乐睡眠随顺行 于诸善法无求欲 于诸法中无求心 数数行于非法中 若乐睡眠随顺行
即是远离菩提道 一切功德皆减少 减于白净至黑暗 若乐睡眠随顺行 无有无畏严炽心 彼不常生欢喜念 睡眠所执宽慢行 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自知已懈怠处 妒他住于精进力 彼于精进说非善 若乐睡眠随顺行
智者若见如是患 谁当喜乐共睡眠 一向生痴多见网 无欲正法灭功德 智者谁不了精进 若能灭苦净诸暗 未来恶道皆悉净 诸乐根本得甘露 世间所有诸才艺 及出世间诸能处 能法精进不为难 智者何不力精进
若欲真住胜菩提 等彼当知睡眠患 精进无怠不放逸 我于如是发觉彼 故无放逸与恐怖 发于精进禅定心 舍于诸患离睡眠 守护菩提及种子
(此呵睡眠偈是经中原文)
定品大要
四禅四空八根本定颂(依《俱舍论》)
“静虑四各二……并伴五蕴性”
明所依定:四静虑、四无色,各有二种:
1、生静虑、生无色——世间品已说。
2、定静虑、定无色——体唯善性,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 自性故。
“初具伺喜乐 后渐离前支”
初静虑:伺喜乐。 二静虑:喜乐。
三静虑:乐。 四静虑:俱离三种。
“无色亦如是 四蕴离下地”
无色定体四,各有二种,生无色及定无色。定无色体,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与色并同,故言亦如是。
“味谓爱相应”
爱能味著,故名为味。
“净谓世间善”
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言得净名。
“无漏谓出世”
无漏定,爱不缘故,非所味著。
“静虑初五支……舍念中受定”
寻
第一静虑五支 伺
喜
静 乐(轻安乐)
虑 第二静虑四支 内等净 实 支 体
十 行舍(四禅,行舍清净。) 十
八 第三静虑五支 正念(四禅,念清净。) 一
正慧
乐(心受乐)
第四静虑四支 非苦乐受
等持
(注)内等净:一随起增上净信,必依大喜;二禅有胜喜故。
第三定舍极喜,第四定舍极乐,故立行舍。初二不立行舍故立轻安。(《正理》云:行舍轻安互相覆蔽,若处有一,第二便无,轻安治沉,其相飘举,行舍治掉,其相寂止,故安与舍,互相覆蔽。)
第三定有乐受,为耽此乐,不欣上地,对治此故,立正慧支。
第三定,为第二定胜喜飘溺,若第四定,为第三定胜乐留碍,由为下地,所流难故,于自地染,不能出离,是故世尊劝住正念,又三地由离喜故,念慧为正,四地离八灾患,舍、念得清净名。(八灾患:寻、伺、忧、苦、喜、乐、出息、入息。)
内等净:颂“内净即信根”者,谓若证得第二静虑,则于定地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均流,故名内等,净而内等,故立内等净名。《晖钞》初离欲染,得初定,味著为定究竟,后得第二定,初定同欲界,亦信是可离,故有内净,离外均流者,初定有三识,缘外境,二定离此,名离外(鼓动)(定内)均流,故有内净。
“诤根生死因 受想二法灭”
诤根:烦恼名诤,即诤名根。
诤根有二 著五欲妙境——受 为最胜因
著身等五见——想
生死因有二 贪著爱 故有生死轮回
起倒想
《定道资粮颂》 思考题
震旦禅派有几?有哪几派?
何谓“一心禅”?“心心相印传”,“印”指什么?
何谓“第一义悉檀”?略述四悉檀。
“佛性”是何?
为什么以“天龙雨”作喻?
解说《楞伽经》中“我说二种通”一偈。
世间禅修的目的与方法如何?
出世间禅修的目的与方法如何?
“根本乘五道”是何?
“大乘五道”是何?
何谓“若定若上生”?
何谓“根本乘五道”?
何谓“见道得有学智见”?
何者是“见所断”?
何者是“修所断”?
为什么念珠要一百零八颗?
何谓“大乘五道”?
大乘见道与根本乘之见道,有何不同?
何谓“共菩提”?
何谓“无量”?
解释“背舍”、“解脱”之涵义?
何谓“八背舍”?云何又称“八解脱”?
云何“八胜处”?何谓“胜处”?
何谓“十力”?
何谓“三念住”?
何谓“大悲”?
何谓“四无量”?
何谓“佛十八不共法”?
修定为什么重视发心?
详述九种“邪僻发心”?
发心不正有何过失?
怎样发心才算正确?
发菩提心,有什么内涵?
发菩提心,修禅有何胜利?
何谓“内外资粮圆满”?
圆满之内分有几?一一述之。
圆满之外分有几?一一述之。
何谓“教授教诫”?
如何能得净心信佛,不于恶法生信?
何谓“十二分教”?一一述之。
何谓“出离心”?
世间是苦,从何得知?
何谓“愦闹”?
“障”指什么?
“盖”指什么?
“恶寻思”指什么?
何谓“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
有学解脱什么?
“止持”指什么?
云何“随顺世间、随顺毗尼”?二者有矛盾时,如何处理?
试就沙弥律,或比丘行护律仪,述“便利用水、杨枝入聚落、乞食受用、荡钵”,等事之细致作法。(有沙弥处仅谈沙弥律仪)
何谓“翘勤”?
“远离五家”,哪五家?为什么远离?
何谓“依止戒律仪,能防护意根。”?
“乐为他说法”,如何称“乐说”?
“阿含十七事”,“阿含”指什么?“十七事”指什么?
凡夫流逸倒恶,该用何法制止?
云何才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近世行者,各自称正修行,如何才算正修行?
“防护意根”,与“意根如律住”是否同义?
为什么说“露罪具勇心”?
“不亏十种行”,指哪十种?
“如来赞喻”,指什么?
如何“尸罗次第净”?
护戒诸功德,具体有哪些?
“学修誓为首”,试述其必要性。
云何能得“不忘念”?
云何能制伏色声等?
云何“见色生心”?(述其生染之过程)
云何“防护非心”?
云何“行相、随好”?
烦恼炽盛时该怎么办?
云何“策根”?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大欲”、“不知足”。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难养亦难满”。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根律仪”。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防守正念”。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常委正念”。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色色……色法”一段。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不取相、不取随好。”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断减、除弃、变吐。”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策根”两种。
依《瑜伽师地论》解释“根律仪”两种。
何谓“食”? 何谓“段食”?
食共有几?一一述之。
食时应观什么?
段食过患有几?
何谓“正食过患”?
何谓“食已过患”?
何谓“追求过患”?
何谓“防护过患”?
何谓“亲变怨过患”?
何谓“无厌足过患”?
何谓“被食所缚过患”?
何谓“恶行苦果过患”?
食时应正知何义?
何谓“月喻往施家,荡涤身心净。”?
食太饱满有何过患?
何谓“饕餮”?
何谓“耽嗜”、“爱染”、“迷闷”?
何谓“出家性”?何谓“沙门性”?
试释“达多入泥犁,亦由五百鼎。”
何谓“知量”?何谓“知止足”?
云何“深生厌恶而后吞咽”?于世卫生,有无矛盾?
《瑜伽师地论》中谓此段食有少胜利,指何胜利?
“多闻圣弟子”应如何受用段食?
云何“离苦乐二边”?
何谓“寤瑜伽”?
寤瑜伽之具体作用如何?(依《瑜伽师地论》)
修寤瑜伽有何胜利?
何谓“顺障法修心”?
何谓“端身存正念”?(《瑜伽师地论》说:“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先通释之,再释何谓“端身”?何谓“正愿”?何谓“安住背念”?)
何谓“事瑜伽”?
观察自身有昏睡盖,当以何法对治?
如何对治贪欲盖?
如何对治瞋恚盖?
如何对治“掉悔盖”?
如何对治“疑盖”?
总说应如何对待五盖?
养息的目的如何?
中夜应如何卧?
卧时如何修正念?
临卧如何策心?
何谓夜四分中,分初中后夜三?
何谓“寤瑜伽”?(依《瑜伽师地论》述其具体方式)
“发生乐欲”乃至“无间相续”如何以五种精进配释?
“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如何释?
何谓“有明俱心、有光俱心”?
依《瑜伽师地论》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
依《瑜伽师地论》于宴坐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
何谓“于十二分法,言善通利。”?
何谓“于十二分法,意善寻思。”?
何谓“于十二分法,见善通达。”?
云何以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无恼,广大无量,极善修习?
云何“法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云何“自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云何“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右胁而卧,有何胜利?
云何“住光明想巧便而卧”?
云何“正知巧便而卧”?
云何“正念巧便而卧”?
云何名“思维起想巧便而卧”?
云何“至后夜分,速疾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时存正知”总义如何?
往还处,何处不应往、何处应往?
往还时,何时不应往、何时应往?
往还途中,应云何正知?
往施家,应云何正知?
已往正往时所见众色,何色应观、何不应观?
若入施主家,应云何行、云何坐?
应如何经行?
应如何跏趺坐?
中夜如何养息?
后夜如何作?
“解劳寝息”应如何作?
何谓若“往若还正知而住”?(依《瑜伽师地论》)
何谓“在自别人所往行处,往返经行,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非不与处,而辄经行。”?
何谓“如来所说正法,最极最深,相似甚深。”?
何谓“正知”、“正知而往”?
何谓“生静虑”、?“定静虑”?
定静虑以何为体?
何谓“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
何谓“无色亦如是”?
无色定中哪些名除色想?哪些不是?
四无色定如何立名?
何谓“八等至”?
以味、净、无漏配四静虑、四无色。何谓“味、净、无漏”?
四静虑各有几支?
何谓“诤根因”、“生死因”?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各以何法为体?
闻法获益利钝根之差别如何?
丁丑(一九九七年)农历六月初十讲至七月初七圆满于多宝讲寺。
智敏上师开示——三主要道(于成都昭觉寺)》 目...
敏公上师在康公圣诞法会上的开示 时间:公元20...
智敏上师 智敏上师,1927年生于浙江杭州市,幼小...
《心经》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么念...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讲义》 (选自《戒定...
要明确学法的目的和方式 智敏上师 一九九八年戊...
思考题 附、思考题 第一讲 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
十地颂讲记 智敏上师讲述 昨天我们把菩提道次第...
《定道资粮颂》讲义 门类大别第一 “震旦禅派二...
敏公上师谈念诵 念诵就是我们在这一天,跟三宝直...
般若韵音——春节法会恩师答问 《多宝讲寺学报》...
《白文殊仪规》传修法会上的开示 来到多宝讲寺没...
敏公大和尚对香港居士团的开示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 一 书信部分 书信一 来信见悉,...
在海公老上师诞辰110周年会供法会上的讲话 96年农...
智敏上师,1927年生于浙江杭州市,幼小天资聪慧,...
多宝讲寺培养僧才的点滴经验 智敏法师 注:本文...
开智慧的缘起 智敏上师 一九九八年戊寅年十一月...
要明确学法的目的和方式 智敏上师 一九九八年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