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1
释开仁编.2007/9~2008/6
甲一、大乘不共法(p.255-428)
乙一、大乘通说(p.255-279)
一、说大乘法之动机
1、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声闻、缘觉乘的共德上,进明佛菩萨的因行果德。人乘与天乘,终究是有漏的,不能出离生死的。声闻乘与缘觉乘,虽是无漏解脱,而偏于独善其身的。这都是善的,但不是圆满的。
2、这是如来出世说法的本怀,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后,要叙说这成佛的不共法门。
依《法华经》说: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2所以,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
三、大乘的意义 3
1、就「相对」义而言:
(1)殊胜大──超胜了小乘
(2)含容大──含容了小乘
2、就「绝待」义而言:
(1)超胜到无所对待。(不可以大小的比对表示)
(2)含容到无所不摄。
三、「不共」的意义
1、是人、天、声闻、缘觉乘中所没有的。
2、在佛菩萨的心行中,统摄一切功德,无不成为大乘的特法。如《般若经》的〈摩诃衍品〉,总一切功德而名为大乘。这好象鸟类的高飞,『高入须弥,咸同金色』一样。4
丙一、根机不同
丁一、动机异
戊一、回入(p.256)
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
修习大乘佛法,不消说,是以发菩提心为主的。但众生的根性不一,所以引发菩提心的因缘也不同;依此而表现的菩萨风格,起初也多少有差别的。为了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自赞毁他,无意中损害佛法,所以对此不能不先有相当的认识。
一、从佛法唯是一乘道而说二乘人发菩提心 5
1、有的初学声闻行,不曾决定,就转学大乘。
2、有的在声闻中已得决定(忍位)6,或是已证入法性而得初果(须陀洹)以上,再发大心的。
3、有的已证第四阿罗汉果再发大心的。
拿阿罗汉果来说,他们自觉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已经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佛是阿罗汉,他们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他们也得解脱。同样的证入法性,同样的解脱生死,声闻阿罗汉果真的什么都与佛平等吗?然而,比较起来,真是『天地悬隔』了!自以为究竟了,那当然一时不想修习大乘道,于大乘毫无兴趣。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在佛的善巧教导中,阿罗汉们不免要从自惭而到自怨,终于撤除了自以为究竟的心理障碍,发菩提心,重行走向佛道了!
4、也有入了无余涅槃,再发大心的。
二、疑问 7
1、佛不是修菩萨行,广度众生而成佛的吗?
2、佛为什么不教声闻行者修菩萨行成佛,却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
三、二乘人回入大乘的动机
1、 耻有所不知:
(1)佛为弥勒菩萨说法,但阿罗汉无法了解。8
(2)阿罗汉智慧不如佛,遇可度众生而不度。9
2、耻有所不能:不能演说无上道,不能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3、耻有所不净:二乘人未断习气:10
(1)大迦叶闻大树紧那罗王琴声而起舞。11
(2)天女散华着罗汉身,以神力犹不能去之。12
(3)小鸟通过舍利弗身影,余悸犹存。13
阿罗汉们是『不断习气』的;这种习气,便是菩萨所要断的烦恼。14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自己感觉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净,不免要自己惭愧,自己埋怨自己。一经佛的善巧教化,阿罗汉们就会回自利的小心,发菩提心,而入于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戊二、直入(p.259)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
一、发心向大乘道
1、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的。
2、或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而发心的。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
二、由凡夫地直入大乘的发心因缘
1、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1)亲见如来色身相好而发心修学大乘法。
(2)见如来神通威力而发心。
(3)见如来法会庄严,听如来圆音教化而发心。
(4)生在佛后,诵读佛经深义而发心。
2、着重于悲愿而发心:15
(1)不忍圣教衰──护法
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可是生在像末,佛法衰落不堪,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知道这唯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复兴佛教,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这样,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缘,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
(2)不忍众生苦──利生
或有生在时势混乱,民生艰苦的时代,想予以救济,而自己却没有救护的力量。深细的考究起来,知道唯有学佛成佛,才能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迫。这样,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
这二类发心,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
※前面所说的,不太着重悲愿的发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
丁二、性习异(p.261)
或以信愿入,或智或悲入。
一、统摄趣入佛道的根性有三类 16
趣入佛道的圆满菩提心,应有信愿、慈悲、智慧──三德。但初学的发心趣入,由于根性的不同,对此应修的三德,不免会有所偏重。如偏重而不是偏废,那是不碍进入大乘道的,所以龙树释《般若经》说:『菩萨以种种门入佛道:或从悲门,或从智慧精进门入佛道』。又说:『是般若有种种门入:若闻持乃至正忆念者,智慧精进门入;书写供养者,信及精进门入』。如统摄初学的趣入佛道不同,不外乎或以信愿入,或以智慧入,或以悲心入的三大类。
二、信愿、慈悲、智慧三类的性格 17
1、重智慧而从智慧门入的,如说:『是菩萨但分别诸经,诵读,忆念,思惟分别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能利益众生』。这是智增上菩萨,近于声闻的法行人,着重于闻思修慧的自修化他。
2、重悲而从悲门入的,如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也就是上面引述的『从悲门入』的菩萨。着重慈悲,这是不共二乘的根机,也可说是大乘特有的菩萨风格,名为悲增上菩萨。
3、重信愿而从信愿门入的,也可有种种;信愿修学净土易行道的,是其中的一类。如说:『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这是信增上菩萨,如声闻的信行人一样。
在初学时,有此三类的不同;因为习以成性,所以直到地上,虽一定是三德齐修,但也还流露不同风格的,如观音悲,文殊智,普贤愿等。如约根性来分别,贪行人是悲增上的,瞋行人是智增上的,痴行人是信愿增上的。
根性
声闻
初发心菩萨
地上菩萨
1
以信愿门入 (痴行人)
声闻的信行人
信增上菩萨
普贤愿
2
以智慧门入 (瞋行人)
声闻的法行人
智增上菩萨
文殊智
3
以慈悲门入 (贪行人)
不共二乘
悲增上菩萨
观音悲
丁三、依法异(p.262)
或依声闻入,或天或人入。
一、约所依身行而趣入佛道而言
1、依声闻行入:
(1)先修二乘行然后回心向佛道。
(2)利根深智的行者,早是「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不等佛的开权显实,心已安住大乘道了。
2、依天乘行入:
(1) 净土行者:
A、专心一意的求生天净土,然后在净土中,渐修佛道。18
B、但依《观经》所说:上品利根,早是发菩提心,读诵大乘,解法空性。所以一登净土,不久就能彻悟无生,回入娑婆来广行菩萨道。19
(2) 秘密行者:
A、着重修(欲)天色身,就是以金刚夜叉为本尊,修成持明仙人20,然后久住世间,修行佛道。虽然,『(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欲,兼存有相说』21,而有些就专在修精练气的色身上作活计。
B、利根者:菩提心相应,大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
※依天乘行而向佛道的二类,都重于瑜伽或三昧;定,本为天乘行的特质。但以此普摄初机,也只能口头诵持──持咒称名而已。
3、依人乘行入:
发菩提心,修十善行,不废人间正行,广修人间安国利人的正业。但以此普及初机,大乘的外凡夫位,实等于人间的君子,善人。
如来的出现人间,教化人类,本意是令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以依人菩萨行而向佛道,不但是适应时代的机感,也实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二、太虚大师的判摄
1、正法时期:多依声闻乘行而入大乘。
2、像法时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
3、末法时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22
丙二、教法有异(p.264)
趣入大乘者,直入或回入,相应诸教法,实说方便说。
一、趣入大乘的教法
1、趣入大乘的修学者,一向分为直入菩萨,回入菩萨二类。直入是直向菩萨道的;回入是先修别道,然后转入大乘道的。二乘的回心向大,如《法华经》的开权显实,便是回入大乘的确证。
2、与直入或回入相应的教法,就是实说及方便说了。佛为什么不直示大乘道,不普为一切众生说佛乘,而要说方便教呢?佛说方便教,是有非常意义的。因为不说方便的诱化,他是不能进入佛道的。如小乘的经历修证,会发觉还有不知,不能,不净的,就能受佛的教化,回向佛道。而且小乘证果,到底生死已了,不必再为生死流转而忧虑了。所以,方便说是值得尊重的!
二、大乘的方便说(异方便;胜方便)
1、佛说殊胜的方便,以净乐国土,净乐色身的法门来化导,这就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以乐得乐』的法门。
如真能往生净乐国土,也就不必再忧虑退堕;在佛菩萨的教导下,可以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了。
如真能修得净乐色身,也可依此天色身,深修胜慧了。
2、所以佛出人间而教化人类,虽本意在即人乘而向佛道(即人成佛),但为了适应众生,不能不善施方便。…如来双开权实二门,这才能使一切众生同归佛道。
实说(直入)
依人乘行直入大乘
发菩提心修十善行
多是慈悲增上
方便说(回入)
依声闻行回入大乘
为厌苦根性者说
多是智慧增上,重自力
依天乘行回入大乘
为欲乐根性者说
多是信愿增上,重他力
回入依声闻乘行而入佛道智慧增上
依天乘行而入佛道信愿增上──── 同归佛道
直入─── 依人乘行而入佛道慈悲增上
丙三、成佛种性
丁一、二种佛性(p.266)
众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
丁二、别叙行性(p.266)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以是待修习,一切佛皆成。
一、「佛性」的意义 23
1、佛的体性(通俗义)
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如矿中有金性,所以可炼成黄金;如没有金性,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当然,这是一般的说法,在科学进步的时代,可以非金属的物质,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佛性说也如此,众生本有佛的体性,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相好庄严,或者说众生本来是佛,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这一本有佛性的教说,确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为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
2、成佛的可能性(深义):(成佛的因缘)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24。
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1.理佛性,2.行佛性。
二、述《法华经》的二种佛性
1、理佛性(理):
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无性(古人别说常与无性,是附合三谛的解说),法法毕竟空;这无性即空,空即不生灭的法性,可称为佛性的。因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么,凡夫是实有的,将永远是凡夫;杂染是实有的,将永远是杂染;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那就是无可断,无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论》说25)。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才能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圣,可染可净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26。这是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同时,法空性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胜义,是悟而成圣,依而起净的法性,实为成佛的要因。这虽是遍一切法,而与迷妄不相应,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所以为了引发一般的信解,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来藏,佛性,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于一切众生无差别,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2、行佛性(事):
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如唯识者说:依『法界等流』的『闻熏习』,27成为成佛的种子。《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也就是约行性说的。
3、小结
一切法空性,为可能成佛的理性。依佛菩萨的教化,发心成闻熏习,为可能成佛的行性。
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缘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无自性的,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因为无性空,所以从缘而起;从缘而起,所以是无性空的。无性而缘起,缘起而无性,佛在坐道场时,就是这样的通达:『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是诸菩萨不共妙观』。28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说一切众生有佛性。29
三、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异
1、理佛性
约理佛性说,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
2、行佛性
约行佛性说,待缘而成,所以是或有或无的。大乘法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就是行性佛性。《法华经》的『佛种从缘起』,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发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所以《十地经》,《大集经》等,都喻菩提心为宝珠,经修治而圆成佛的果德。这样的行性佛性,依经所说,略有二位:30
(1)性种性位:
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如下种。菩提心一发起,永为成佛的因缘,是不会失去的;如《法华经》系珠喻所说。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法界等流的闻熏习。
(2)习种性位:
有了菩提心种,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大乘的功德净能,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名为习种性。
※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31等到久久熏修,引发无漏清净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以是,法空性(理佛性)虽凡圣一如,众生界、菩萨界、佛界,平等平等,而成佛或不成佛,还待修习来分别:是否熏发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如不修习,凡夫还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问是谁,一切众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丙四、菩萨殊胜(p.270)
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
一、「菩萨」(菩提萨埵的简译)之意义 32
1、菩提(bodhi)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萨埵(sattva) :众生、大心。
3、菩提萨埵:意义为『觉有情』,从上求菩提(觉),下化众生(有情)得名。也可解说为: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二、菩萨阶位有深有浅(菩萨四种阶位)33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真是浅深万类。
1、初发心菩萨(此发心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才成)
2、久发意菩萨(或久学菩萨)
3、不退转菩萨
4、一生补处菩萨
三、菩萨为众生之上首
1、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34菩萨发心以来,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
2、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出世间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35
四、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36
1、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习,为修学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
2、菩提心从慈悲心起:
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
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
3、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近于儒家的仁道37,恕道38。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学大乘道的,应先多多的修学!
五、菩提心的类别:39
1、世俗菩提心:
(1)愿菩提心: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2)行菩提心(p.276):菩萨学处,十善行为本,摄为三聚净戒。
2、胜义菩提心:般若证理。40
丙五、菩萨要行(p.272)
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
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一、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明菩萨行
大乘道,发愿以后,就应该见于实行。41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42
1、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43
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
2、一切善行:
出世间善法: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大乘法:六度、四摄、百八三昧44、四十二字门45。
三、三心同等的重要
1、三心的意义
《大般若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由无所得而为方便』46。
龙树《宝鬘论》:『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47。
《大日经》:『大菩提为因,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汉译误作「方便为究竟」)』48。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法华经》的『一切智愿』,也就是菩提心的别名。
大悲是遍十方一切众生而起,所以说遍十方际。
无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无二边的空性慧。
2、在大乘法中,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不可或少的。但大乘经是各有所宗重的,或特重菩提心,或特重大悲心,或特重般若的都无所得;每把他说作首要的。这是依所宗要而巧说,其实这三者,初学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废的。
四、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49
菩萨的三心
儒家三达德
人类的特胜50
成就51
1
菩提心相应:究竟无上的志愿
勇
勤勇胜 (意志)
法身德
2
大悲为上首:普遍平等的同情
仁
梵行胜 (情感)
解脱德
3
空慧为方便:彻法源底的智慧
智
忆念胜 (理智)
般若德
丙六、菩萨学处
丁一、十善为本(p.275)
菩萨之学处,十善行为本,
一、愿菩提心(大乘的归依)
发菩提心时,先受大乘归依。这不是尽形寿的归依,而是:『从今日乃至菩提』的归依,归依于佛法,不退菩萨僧。
二、行菩提心(菩萨戒)
1、大乘归依而发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萨戒,名为菩萨。
2、立菩提愿以后,应进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萨的学处。
三、菩萨戒(学处):十善为本 52
2、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3、意:不贪欲:成无量三摩地
不瞋恚:具广大的慈悲
不邪见:得甚深的正慧 53
丁二、三聚净戒(p.275)
摄为三聚戒,
从菩萨戒来说,就是十善正行,不过从善行的不同意义,总摄为「三聚净戒」:
一、摄律仪戒:无恶不除
二、摄善法戒:无善不行
三、饶益有情戒:无一众生不加利济
丁三、七众通行(p.275)
七众所通行。
一、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异
1、 在声闻法中,律仪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别,分为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因戒的不同,分佛弟子为七众。
2、 但菩萨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小差别)的,所以是七众弟子所共通奉行的。
二、菩萨戒要有声闻戒为基础
要受菩萨戒,应先受七众的律仪戒。如优婆塞(受五戒的男众)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优婆塞;沙弥尼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沙弥尼;比丘而受菩萨戒,就名菩萨比丘。
三、戒藏
1、声闻藏中有广律。
2、菩萨藏虽传说有菩萨的戒藏,但从传译到中国(西藏在内)来说,菩萨戒都是附见于经中的。
四、菩萨戒藏的内容不尽相同 54
1、 罗什译的《梵网戒本》,列十重四十八轻戒;
2、 昙无谶译的《优婆塞戒经》,列六重二十八轻戒;
3、 玄奘译的《瑜伽菩萨戒本》,列举四重四十三轻戒。
轻戒多少有出入,菩萨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虚空藏经》、《菩萨本业璎珞经》、《胜鬘经》等,也都有说到。我国一向采用《梵网》戒本,但广说开遮持犯,犯轻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萨戒要明确得多!
丁四、总别重禁
戊一、总相戒(p.278)
退失菩提心,
一、众多的大乘经中,以菩提心为菩萨戒。如对于利益众生,起了厌倦弃舍的意念,不想求证无上菩提,而想证得自利的阿罗汉果,或者但求世间的欲乐,不再想上求下化,这样的一念退失菩提心,就是违犯了菩萨的净戒。
二、菩提心,可说是菩萨的根本戒,总相戒,是大乘学人所应该特别护持的。
戊二、四重禁(p.278)
嫉悭与瞋慢,障于利他行,违失大乘戒。
一、共声闻重戒
杀、盗、淫、妄等共声闻重戒,不消说是犯菩萨戒的。
二、不共声闻的菩萨重戒,诸经及各种戒本中,虽举事小有出入,而内容都说到了「嫉、悭」、「瞋、慢」的四项重戒。现在且依《瑜伽》戒说。
1、嫉:为了贪求个人的利养恭敬,因此嫉妒别人,故意的自赞毁他。
2、悭:有来求布施的,由于悭吝心,虽然有法有财,而不肯修法施财施。
3、瞋:瞋心极重,不但骂詈伤害别人;别人来忏悔,请求谅解,也不受忏谢,永远的怨恨他。
4、慢:不虚心,自以为了不起,这才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法,反而毁谤别人弘扬的正法。
这四项重戒,都是障于利他的菩萨行。只要犯了其中的一戒,就是违失了大乘菩萨的净戒,不成其为菩萨了。
三、犯重与重受
1、 比丘犯了四波罗夷戒,就要退出僧伽,不准重受;
2、 菩萨戒是可以如法重受的。换言之,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怎么也不会退失的。55犯戒的是暂时失却作用,所以应如法再受,给以新的熏发,恢复菩提心戒的功德。也就因此,发了菩提心,受过菩萨戒,即使是退证小果,或者退堕到三恶道中,终究要依此菩提心戒的清净善根,回入大乘道而成佛的。这样看来,在大乘法中,没有比菩提心,菩萨戒更重要了!
乙二、大乘行位(p.279-418)
丙一、总说(p.279)
总摄菩提道,六度与四摄;渐入于诸地,圆满佛功德。
一、无上菩提道品的总纲
佛的功德,究竟圆满,从菩萨的修行而成,所以菩萨所修学的,也是『无量法门誓愿学』,而不是部分的、少量的法门。但总举大纲而统摄起来,证得无上菩提的道品,不外乎「六度与四摄」:
1、六度:
六度是六波罗蜜多的意译。波罗蜜多(pAramitA)56,译义为到彼岸(*事究竟),也就是度。57
施、戒、忍、精进、禅那、般若,为从世间而达佛道彼岸的法门,所以叫六度。
2、四摄:
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摄是摄受;这四法能摄化众生,所以叫四摄。
菩萨修学的道品,不外乎为了自成佛道,利益众生。
二、六度与四摄约特点说而有分别
1、六度是成熟佛道的要目,四摄是利济众生的方便;所以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六度与四摄了。
2、但这不过是约特点而作分别的说明,其实六度也可分自利利他二道:58
施、戒、忍,是利他的福德道;禅、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进通于二道。
布施
持戒利他的福德道
忍辱
精进──通于福慧二道
禅定自利的智慧道
般若
进一步说,六度都有自利与利他的二种意义。
这里要特别说到的,佛果决不是一行一法门而可以圆成的。
3、佛在经中,有时约重点说:修行什么法,就能速得无上菩提。
有时约融摄说:修布施或般若时,即具足六波罗蜜多。
如因此妄执:只要修某法某行,就可以成佛,不需要修其他功德,那就是颠倒误解了!
三、由浅而深的菩萨阶位:59
1、十地
修学的法门,不是部分的,少量的;修学成佛的道品,也不是一天,一生所能完成的。由浅而深的修学历程,经中分为种种行位,其中主要的,是欢喜地等十地。
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进修,引发无边功德,如地一样能长万物,所以叫地。十地圆满了,就成佛。
2、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初地是欢喜地,在进修入初地时,应修三十心,所以在初地前,竖列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
十住的初住,名发心住。发心住是修习信等十心已经圆满成就了;信心等修习而未成就时,就列为十信位。菩萨的修行位次,是这样的展布开来。
3、总之,由浅入深,是可以分为多少阶段的。这一进修的历程,就是渐入于欢喜等诸地,就能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达成了菩萨发心修学的究竟目的。
这一颂,总列了:修学的法门,经历的地位,圆满的佛果。
丙二、大乘行(p.281-397)
丁一、别述六度(p.281-396)
戊一、施度
己一、利生为本(p.281)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
一、布施的地位
1、五乘共法:布施为三福业的一项。(*布施、持戒、修定)60
2、三乘共法:道品中是没有布施的。因为对于厌离世间,急求自证的声闻,布施是没有重要意义的。
3、大乘不共法:大乘菩提道中,布施又恢复为修道的项目,而且居于第一位。
舍己利他,是布施的真正意义,这与利他为先的菩萨心行相合,可知布施在大乘道中的重要性了!大乘的布施,是一般布施的深化广化。61如上面说到,一定要与『菩提心相应,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而修习。布施度如此,其他一切菩萨行,都要与此三心相应而修习,以下不再重说。62
二、悭贪与我执让众生无法实践布施
1、布施的意义,是舍己为他。所以不但是破除悭贪,而且是销除我我所执,达成无我我所(无我执法执)的大舍。一般人不容易布施,问题在执取为自己的。不知道摄取为己有的过失,也就不知道施与众生的利益。
例如财物,世间为了积集与占有,造成人间的无边苦难,国际间的无穷纠纷,然而到底是无常过去了。拿人类来说吧,财物,虽经自己的功力而成为自己所摄取的,但实与一切人有关。如没有社会的关系,怎么也不会得到现有的财富,及物质的丰富生活。如真的独居深山,即使无尽的山地是属于你的,也许对你没有什么用处,还是贫乏不堪!
不但是外物,就是身体,赖父母的养育,师长的训导,朋友的扶助,公共的医药卫生,国家的法律秩序,才能好好的生存。如专知自己,把身体看成唯一的自己,那不但徒增苦恼,也多增罪恶。
就是丰富的学识,科学的发明,道德与宗教的进修,也都是受到人类的恩德。
2、所以如执为自己的,为罪恶与苦痛的根源,而施与他人,则可为功德与安乐的因缘了。能这样的理解、学习,施心就会增长广大起来。
三、布施的真正意义
1、自己的身(身心全体):
或以自己的身体去为人服务,或将自己身体的部分甚至生命,为国家为人类的利益而牺牲。
2、诸受用:
就是可为自己受用的一切资财,能在悲田、敬田中,如法的施与。
3、善法:
自己在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三世所有的一切善法。或是世间善法,或是出世间善法,或是出世间上上的大乘善法。这一切,不占为己有,而愿意施与众生,这是法施与功德的回向众生。
这三类,一般都是看作自己的,以为属于自己才有意义。但菩萨能为了利益诸众生,毫无顾惜的修行布施,舍给众生。拿修行的功德来说:菩萨是愿意修集一切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使众生因而成佛。等一切众生成佛,再修集功德而利益自己,自己成佛。能这样为他忘己而布施,才是菩萨的布施。
己二、三类能施(p.284)
下士为己施;中士解脱施;利他一切施,是则名大士。
同样的施舍,由于施者的动机观念不同,功德也就不一样。
一、下士(增上生心)
发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下士。下士的布施,看来是道德的,其实出于功利心,为自己的人天福乐而布施。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极其有限。
二、中士(出离心)
发出离心的,名中士。中士是厌离生死苦,为求解脱而施的,着重于解脱,不受财物等所累,而不重视利人的积极意义。所以声闻法中,有人宁可将财宝投入大海,却不想用来利济贫穷。
三、大士(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名大士,就是菩萨。菩萨的布施是:
1、为利他而施:
这不是说否定自己的布施功德,而是不从自己的功德着想,专为与乐拔苦的利他而布施。
2、一切施:
菩萨是内而身心,外而财物,一切功德善法,什么都是施舍了的。一切施,是菩萨的净施。在发菩提心时,即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无条件的舍与众生。虽然还在保有,使用一切,但菩萨不再作自己私有想,觉得这是一切众生的。自己如雇员或公仆一样,代为管理经营,如物主需要时(有人来乞求时),就无条件的奉上。自己的享受,正像雇员的取得合法的生活费一样。
能这样的布施,才名为大士。大士的利他一切施,才是最可称叹的!
己三、三类所施(p.285)
财法无畏施;
己四、行施态度(p.285)
难施殷勤施。闻施心欢喜,胜于寂灭乐。
一、布施的种类
1、财施:
身外财物的布施,叫外财施。身体,生命的施舍,叫内财施。
2、法施:
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众生;或以医药,工巧,文学等种种有益的知识技能,教授别人,都叫法施。
3、无畏施:
或是恶王,盗贼,流氓等威胁迫害的怖畏;或是狮子,虎,狼,毒蛇等威胁伤害的怖畏;或是水灾,风灾,地震,瘟疫等伤财失命的怖畏。对这些,菩萨都能给以力量,协助他,保护他,使人获得没有威胁,没有恐怖的自由,叫无畏施。
所以菩萨的布施,不仅是慈善救济性质,而含有知识,技能,道德的教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积极援助。
二、在菩萨的布施中,有两点值得提到。
1、难施:
或是自己还不够用的财物,或是自己最心爱的物品,或是以极大努力与牺牲而得来的东西,菩萨也能乐意的施舍出去,所以是不容易的布施。
2、殷勤施:
一般人每是因人求上门来,不得已才布施;或自以为有钱有势,随便叫人拿一些给他;或是冷讥热讽的说上一顿,再给他多少,这不是如法的布施。菩萨总是以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而且亲手布施,决不使人有难堪的感觉。
三、闻施心欢喜
凡不知积聚的过失,布施的功德,在布施时,每有舍不得的心情,或者心里不乐意,特别是比较重大的布施。
而菩萨却是:一听闻到求施的人来了,要求什么,心里就欢喜得了不得。这种欢喜,不要说胜过世间的「第三禅乐」63,也胜过了二乘圣者证得的寂灭乐,可说是无上的欢喜。因为菩萨觉得:功德送上门来了!没有乞施的,就不能圆成布施功德;由于来人的乞求,才使自己的功德增长。而且自己的财物,身体,知识,技能,如不能好好地使用,一旦损失,死亡了,岂不可惜!
有人来乞求,使自己的无常物,能投入波罗蜜多大海,成为成佛的资粮,无穷无尽,这真是世间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萨闻施心喜,真能体验到『为善最乐』的境界。
己五、三种戒施(p.287)
或有不应施,自他及所为。
一、违背布施原则的不应施予
菩萨是应该一切施的。然在事实上,也有不应该布施的。布施,是为了于他有利,于自己的道业有益。如违反了这一原则,那就不应该施给他。因为布施了,徒增自他的烦恼与罪恶。
二、有那几种情况不应该布施:64
1、就菩萨自己来说:
菩萨本来是应该不惜身命财物来布施的,但这要渐渐修学,忍力强,悲心深,不带一分勉强才得,否则会障碍修行的。如要力气小的,挑起重担子,结果是反而使人畏怯退心了。
如自己对甚深经典还没有熟习明了,而受者愚钝,不应将经典施舍出去。
出家人必备的衣钵等,都不应该施舍,以免障碍自己的道业。65
2、从求布施者来说:
如是邪魔外道,故意来捣乱。
疯狂或是幼稚,作不正常、不需要的求索,都不应该施给他。
3、从乞求目的来说:
如为了小小事而乞求身命,不应该布施。(为小勿舍大66)
如要求你帮助他、供给他、助成他的杀盗淫业,不应施。
如乞求的目的,是为了损害众生,不应施。
如乞求的目的,是为了赌博游荡,不应施。
总之,于他无益,于自己的道业有损的,都应该谢绝他。
己六、最胜布施(p.288)
施以舍心胜,常修于意乐。
一、布施度以圆满「舍心」为最胜,重在养成一切能施的意欲。
二、「实物施」与「胜解施」
1、实物施:
修布施度,当然要作实际的布施,利益众生。事实上,这样的布施,怎么也不能满足一切的。
2、胜解施:
初学菩萨有时也会贫穷艰苦,没有什么可布施的。所以应常修习胜解的布施,使能施的「意乐增长」。这是没有实物的布施,在安静的禅心中,以胜解力,现起广大无量的种种资财,拿来上供诸佛,下施众生。见到他人布施而生随喜之心,还有大功德,何况自心现起种种资财,在悲田、敬田中,广行布施呢?这是布施中的善巧布施。
己七、世出世施(p.289)
三轮处处着,是施名世间;三轮空相应,出世波罗蜜。
一、如修布施,怎能成为「波罗蜜多」、「到彼岸」呢?
论上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67;布施等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慧)摄导的力量。所以布施而成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
二、布施的「三轮」(三处):
1、施者:是能布施的自己
2、受者:是受布施的人
3、施物:是布施的那个东西
三、「世间的布施」与「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
1、世间的布施:着三轮相。
不能通达无自性空,处处着我相,着法相。有取有着,就为我我所执所系缚,不能出离三界而趣入佛道。这样的着相布施名为有分别的布施。
2、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三轮体空。
对于施者,受者,施物能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或是无分别智相应,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那就是有方便善巧的布施,不为烦恼所系缚,『能动能出』68,名为无分别智相应的布施。
◎大地菩萨:真实的出世波罗蜜多。
◎发心住以上菩萨:近(似)波罗蜜多。
※布施度要三轮体空,一切修行,一切波罗蜜多,都应这样的修习。
戊二、戒度
己一、护生为本(p.290)
戒断于损他,普施无所畏。
次说戒波罗蜜多。
如修布施行,而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所作所为,时常损害恼乱众生。这样的慈济利他,是不能达成利生的目的。就是孩子,一面给他吃糖,又一面打他骂他,孩子也不会与你结善缘的。而且,如果自己堕落不堪,事业与财富也一定丧失;来生失却人身,这还能布施利他吗?所以修行布施,更有修持净戒的必要。
一、戒的种类:69
1、世间
2、出世间
3、出世间上上
二、戒的原则:护生
1、同情别人,尊重别人;
2、尊重爱护别人的权利与自由,就要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持戒,不损害他才得。
三、戒的精神:
1、以能断损他的愿心为本
从不损他的意愿,而表现于对人类,对众生的身语行为,就是守法的戒行了。
2、对众生,而普遍的施与无畏
戒是对人类,对众生,而普遍的施与无畏,造成彼此间,无威胁,无恐怖的和乐与自由。如持不杀戒的,不是不杀甲,不杀乙;或今天不杀,明天不杀,是从今以后,于一切众生离杀害心。持不杀戒的,什么时候,谁也不会对他有被杀害的威胁与怖畏了。这是约律仪戒说,就有积极的利生意义。能这样,才能说得上摄善法戒,饶益众生戒。
四、三聚净戒
1、摄律仪戒
2、摄善法戒
3、饶益众生戒
己二、失戒果报(p.291)
失戒众患本,恶趣亦贫困。
己三、持戒功德(p.291)
持戒三善本:增上决定胜;为他净尸罗,则入于大乘。
一、不能受持净戒的理由 70
1、不知道犯戒的过失
2、不知道持戒的功德
二、持戒的意义
重戒──性戒,不问有没有受戒,犯了都是罪恶的。所以有的听了犯戒的过失,而不敢受戒,极为可笑!实际上,外依三宝的加持,内发深切的誓愿而受戒,是更能做到清净不犯的。
三、犯戒是贫乏因;持戒是富乐因
1、从违犯而失戒的过失来说,这是众患的根本,主要是堕落三恶趣,及受贫困的果报。
2、平常说:悭吝不舍得贫穷报,犯戒得堕落恶趣报,这是约特殊的意义说。生在鬼、畜,有堕落而受福报的,在人中,有贫苦不堪的,这是施与戒的不同果报。
3、如犯重戒而堕地狱,一定贫乏得什么都没有;如持(世间)上品净戒而生天,一定是非常富乐的。可见犯戒也是贫乏因,持戒也是富乐因了。
4、要知道,专知私德而洁身自好的,(如不布施)才会生人而得贫乏报。如与慈心相应而持戒,充分表现积极利他的意义,生天是一定能得富乐尊荣的。
四、持戒的功德:三善的根本
1、以「增上生心」而持戒的,能得增上生,生人天而得富乐自在的果报。
2、以「出离心」而持戒的,能得决定胜果。决定,是证得圣果胜法的,一得永得,决定不再退堕生死。
3、以「菩提心」持戒,为利乐他而持清净的尸罗(戒),这就入于大乘,名大乘戒,为成佛的因。所以,优婆塞戒也好,沙弥戒也好,比丘戒也好──七众的别解脱戒,从菩提心出发而受持的,就是菩萨的别解脱律仪。
五、佛教衰落与混乱的原因
1、有人以为:七众别解脱戒是小乘的,我是大乘学人,所以不用受持声闻的别解脱戒。
2、有人听到持戒,就以为是小乘。这是大邪见,为佛教衰落与混乱的原因!
己四、轻重等持(p.293)
受持净戒者,如护于浮囊。
己五、决诸戒慢(p.293)
不轻于毁犯,
己六、不着于相(p.293)
持犯俱不着。
一、毁戒的原因:
1、环境的诱惑力太强
2、烦恼的冲动力太强
3、自己净戒的力量太弱
二、护持净戒而使戒力增强的方法
1、没有犯重戒以前,一般总是忽视轻微的过失,而不知这是大失败的远因。如涓滴不塞,会造成堤防的溃决一样。举不肉食来为例,如素食成了习惯,内心有对肉食腥臊的厌恶心,这是不容易犯的。如本没有不肉食的决心,或者会想到肉食而生快感,那虽然素食很久了,由于戒力的羸弱不堪,还是容易破戒的。
2、如持戒而时有微小的违犯,不知道警觉,不知道忏悔而使净戒清净;积小成大,就随时有犯重的危险了,所以戒经有如护浮囊的比喻。浮囊是游水所依而不致沉没的,如现代的橡皮圈。这应该特别珍惜爱护他,如小小泄气,不知道补救,一定会渗水而有灭顶的危险。
三、菩萨应受持净戒
1、菩萨在未得忍力以前,在生死大海中,常愿生在人间,见佛闻法,利益众生;净戒就是确保人身而不致失败堕落的浮囊。
2、所以菩萨的受持净戒,轻重等护,比声闻人的持戒,还要谨严得多。
四、菩萨净戒,是不离三心而修的 71
1、菩萨虽自己严持净戒,而决不轻视毁犯戒法的众生。从大悲心来说,这是可怜悯,而不是可轻视的。虽然犯戒,不是不可能还复清净,不是不可能成佛的。凡轻视毁犯的,一定是自以为持戒,自己是怎样的清净如法。不知道这早落在我执我慢的分别心中,不成菩萨的戒波罗蜜多了。
2、而且,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对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倒不如不轻毁犯,怜愍而安慰他,容易把他感化过来。
3、菩萨的净戒,是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是不着相的。能达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轮体空的净戒波罗蜜多了。
戊三、忍度
己一、摄生为本(p.295)
摄护于众生,菩萨修忍度。
己二、三类忍义(p.295)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 【经文依据昭明太子的分法...
每棵树有每棵树的美 最近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
在佛教的术语当中,少有应用「宽恕」这两个字,因...
理性与感性 曾经有位好道友跟我说过:「太过理性...
美国同净兰若「2008年佛法度假」 生灭观与不生灭...
2010 年元旦美国纽泽西冬季佛法度假 修学的纲要─...
法水长流 在佛教这个领域,不知觉地已有二十七年...
就读福严佛学院九年的光阴之中,自初级部第三年加...
放下 提起来的东西, 不容易放下; 放下需要勇气、...
四季吉祥.世世吉祥 全世界的华人,一年以四季来计...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讲义 ──民国三十一年...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 【经文依据昭明太子的分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依印顺导师科判所编 甲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1] (大正8,748c16-752c7) 姚秦天...
今早打开信箱时,发现昨晚有位法友写了封标题为...
《成佛之道》 〈第一章、归敬三宝〉1 释开仁编...
《成佛之道》 〈第二章、闻法趣入〉 释开仁编....
《成佛之道》 〈第三章、五乘共法〉 释开仁编....
《成佛之道》 〈第四章、三乘共法〉 释开仁编....
《成佛之道》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1 释开仁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