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禅风千古传——曹溪禅之三
今天向各位介绍一位唐朝的百丈怀海禅师。百丈禅师在少年时代时,有一天,其母亲带他到庙里拜佛。他指着佛像问:“此为谁?”其母亲说:“是佛。”百丈说:“面目与常人无异,我今後亦当作佛。”
後来百丈在马祖门下参学,果真实现了他的初志。上面这段因缘告诉我们,佛法是以信为基础,只要坚信众生都能作佛,与佛并无区别,由此发愿修行,定能克期必办。
百丈禅师继承祖业,开创了一代新的禅风,其禅学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佛性本具,不假外求
百丈认为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所谓众生,是因为被烦恼系缚。若离妄想,与诸佛无异。他的修行法门,源于马祖道一。
百丈随马祖参学多年。一天,百丈与马祖在寺外,看见一鲜野鸭子掠空而过。马祖间道:“那是什么?”百丈说:“野鸭子。”马祖问:“哪里去了?”百丈答道:“飞过去了。”马祖听后,扭百丈鼻子,百丈负痛大叫。马祖说:“不是飞过去了吗?”百丈言下大悟。
野鸭子是百丈当前妄念,被马祖一扭鼻子,此念顿时被打杀。妄念息时,真如即现。马祖不失时机地提醒百丈“不是飞过去了吗?”百丈也不负师望,直下承担。
师徒间的一唱一酬,开示我们,妄心本来不离自性,妄心寂灭,就是真如,关键在于敢不敢承担。
後来百丈常用这一手段提携门下弟子。他每逢说法下堂,大众离去之时,忽然呼唤大众,待大家回头时,便问:“是什么?”希望学人能在此一瞬间转过身来。
百丈认为“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所谓佛就是处一切时都无所求,无论是什么境界於心不动。“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扫荡一切。只要息却狂心,即归自家本性,自家本性就是佛,个个现成不假造作。若迷失自性,起心觅佛,就是心外求佛,无有归期。
大安禅师一天拜访百丈,作礼而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说:“大似骑牛觅牛。”
这就是一个心佛求外的典型例子。大安此时不识自家佛,却向百丈讨个佛,“大似骑牛觅牛”,终不可得。只要息下觅心,佛即不求可得。若能识得自性本来无染,诸法本无自性,从不自生。只要离诸攀缘心,就能显露自性,“奴人骑牛回家”。因此,我们说妄念本空,无须更新。佛性本具,无须再求。
二、农禅并重,寓禅於劳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继马祖以後,将参禅与生活劳动相结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制度。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劳动,把参禅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劳动中参禅·要求学人在搬柴运水中求解脱。他经常於日常生活中指点弟子,亲自带头参加劳动。学人为了爱护他,一天将他的锄头藏了起来,百丈寻找了许多时候,没有找到。於是三天不吃饭,来表示要坚持执行自己订立的制度。
有不少学人在劳动中得到受益。如有一天在锄地完工时,听到敲鼓声,某僧便将锄头往肩上一扛,大笑而归。百丈见了赞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这位学人在劳动中不忘参禅,闻鼓声起,顿观音声无常本空,自性本寂不为所夺,直趋如来无上法门?在生活中得大受用。
百丈的教学不拘一格,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灵活多样。鸿仰宗灵佑禅师参谒百丈。百丈对灵祐说:“汝拨炉中有火否?”灵祐拨了一下说:“没火。”百丈亲自下座去拨,拨到深处,拨出了一点火。举着给灵佑看,说:“此不是火?”以灯传灯,灯灯无碍;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百丈举火示灵佑,促成灵佑反观自性,了无一物可得,言下有悟,不虚师徒相见一场。
百丈提倡农禅并重,在在处处都是禅。使参禅者在具体的生活中得到受用,得到磨炼。因此,门下人才辈出,不断发扬光大,经久不衰,充分体现了农禅并重的强大生命力。
三、不昧因果,事理无二
参禅悟道後,不能废弃事相,还要广修六度,广作佛事,坚信因果,严谨不怠。 一味谈空,不讲因果,便是邪魔外道。
百丈一天说法圆满,大众退去,唯有一位老者不肯离去,百丈问曰:“你是什么人?站在这里干什麽?”那位老者回答:“在下是只狐狸,因为过去古佛在世时,我出家在这里闻法、修行。一天,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因此,五百世来我一直堕落成狐狸身。如今在此闻法,请禅师慈悲为我解脱狐狸身。”百丈说:“请问吧”。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百丈说:“不昧因果!”老者言下大悟,作礼而退,从此解脱了狐狸身。“不落”与“不昧”,竟一字之差,却相隔千里,要做五百世的狐狸,实在可悲。我们参禅修心,既不能昧理,也不可废事,如果大肆谈空,废弃事相,不讲因果。必定与道相背,这就是野狐禅,终究不得解脱。
我们不能破坏世间差别相,世间诸相虽是虚幻,但应自性而能显现,离自心性,别无一法。破坏世间相就是抹煞自心佛性。如是因即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是约事而言,也是约理而言。谈理不废事,处事不昧理,理应事而彰,事应理而显,这就是祖师禅,希望诸上善人,莫少福德因缘,成就无上菩提。
上面拈起百丈禅几则公案,诸上座会麽真,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刹土现金身,大家善自珍重!
一九八八年三月四日
导语:真禅法师与上海龙柱事件有着诸多联系,即...
真禅法师(1916~1995年)江苏东台人。字妙悟,别...
《金山规约序》解 “格外钳锤,临机应用。”钳是...
惠能的三种法门--曹溪禅之一 三无漏学是佛修道...
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真禅 古新...
第三节 十玄门 为了解说事事无碍,圆融无尽的境...
愿中美佛教友谊万古长青——沉痛悼念宣化上人...
上海玉佛寺简介 一、历中沆旧革 玉佛寺座落在上...
上海玉佛寺震华上人塔铭 先师讳全心,後更名乘实...
怎样行菩萨道 ——讲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今天正逢...
喜读《圆瑛大师年谱》有感 真禅 圆瑛大师是当代...
念佛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念佛——纪念弘一大师诞辰...
愿中美佛教友谊万古长青——沉痛悼念宣化上人...
佛法与人生 真禅大师 佛法与人生,它的内容非常...
试谈培养合格的僧才 真禅法师,中国上海佛学院...
真禅大师联集 真禅法师 沪海潮音,振古如斯,百...
真禅法师诗集 明旸法师荣任天童寺方丈 七律诗一...
普贤精神与上海佛教 上海玉佛禅寺 真禅 四川峨眉...
论金乔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真禅 古新...
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真禅法师 禅,现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