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我只在这里帮助你们,其实不是在教你们。只有当你真的想要学习时,你才能有所收获,没有人能真的教你,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禅修,我想从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开始,答案也非常简单。我们最大的负担是什么?请花几分钟思考。问对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保留问题也很重要。只有当我们保留问题时,我们才能获得答案,然后我们必须再保留答案。只有当我们保留答案时,我们才会发现另一个更深入和有意义的问题,然后,我们再度保留问题。保留问题是找到答案的正确方法。你们有问题吗?你们有保留问题吗?任何问题都可以问,只是问题必须与你的生命有关,它必须是很实际的问题,而非理论性的或假设的问题。
那些真的有问题和保留问题的人,他们非常严肃的、有意义的、有深度的过日子。当他们保留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可以在生命中找到答案,你也可以在你的生命中找到答案,你无法从书本或某人身上找到答案,他们可能给你一些暗示,但是要找到标准答案,你必须在你的生命中寻找。标准答案不在字里行间,而在你的生命、生活中。
我再问:「什么是你的最大的负担?」你问过你自己这个问题吗?如果没有,现在问你自己:「什么是我的最大的负担?」猜猜看?我们最大的负担是「我」。你感受得到吗?如果你能放下「我」,你会感到解脱自在,「我」是最大的负担,这是为什么在禅修时,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件事是:去观察身心的生灭现象。
第一观智是去分辨名法(心法)与色法是无常、无我、没有实体,没我永恒不变的「我」和自我(ego),只有单纯的生灭现象。这种智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解脱感,它解除心的负担。这个「我」是心的创造者,它为自己制造负担。开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果)完全根除「我见」(sakkaya-dttthi,萨迦耶见);然而初果并未根除贪,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初果的圣者亦未根除嗔、竞争和骄慢,只是根除「我见」。有人说:「这些人在禅修,但是他们仍然非常贪婪。」是的,他们可能非常贪婪,虽然他们贪婪,但是他们不偷,不欺骗别人,他们以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想要的。我要复习上星期所说的,并且从那里开始继续开示。
《清净道论 》有如下的句子:「Namarupanaj yathavadassanaj ditthivisuddhi nama.」。Namarupanaj是复合辞,是nama(名)加上rupa(色)。名法是一种生灭过程,它没有实体,没有人,是无常的;色法不是一件事物,色法是一种特质,每当我们使用rupa这个字时,我们并非谈论一件事物,而是谈论一种特质,像冷热是一种特质而非一种东西,它们是一种生灭过程。它们会不断的持续下去,它们有连续性,但是它们会生生灭灭,这是为何它被称为是一种过程的原因。名法与色法的生灭过程是有区别的,他们并不相同。
有人说:「没有名法和色法这样的事物,他们是一样的。」这是不对的,它们并不相同,它们非常不同。Nama(名法、心法)是一种意识、觉知;Rupa(色法)是一种物质,没有觉知的特质,它没有觉知能力。名法有觉知的特质;色法则一无所知,它只是纯粹的物质。他们是两件不同的事物:物质与精神(身与心)。
在禅修中,心变得非常平静、宁静,虽然有时一些念头会生生灭灭,但是心能住于所缘境很久。心住于一境,而非把事物组合起来。当我们的心把事物组合起来时,我们得到一种概念(Pabbatti);当我们的心不把事物组合起来时,我们就能知道事物的实相,我们便能看到有为法的特质。
当心变得如此宁静,而能观察到有为法的特质时,我们知道这只是特质,没有人,非男非女,这是第一观智,这是非常重要的,除非我们能获得第一观智,否则没有进步的希望。我们知道:心识能觉知所缘境,例如,当我发出声响时,这个声音是色法,它是一种生灭过程。你可以听到声音持续着,然后消失。在我发出声响之前,无法觉知这声音;因为有这声音,所以有觉知的意识。你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这两者,现在,觉知的心生起,觉知的心并非早就在那里,以便觉知声音的产生。它并没有在那里等着听到声音,当有声音时,才有觉知的心。在「觉知声音的意识」之前有另一个「意识」,这意识是为了下一个觉知而生起,然而他们并不相同。
我们认为:意识一直都是一样的,念头有连续性。当我们完全没有念头,而且有正念、有定力去观察现在发生的事,我们观察所缘境的生起,所缘境以前不在那里,现在才生起。
“Namarupanaj yathavadassanaj ditthivisuddhi nama”, Yathava指如实的、适当的、正确的;Dassanaj指看见;Ditthi是「见」;Visuddhi是清净;Ditthivisuddhi是「见清净」;最后一个字nama意指「称之为」。整句的意思是:能如实的、适当的、正确的观察名法与色法的现象,称之为「见清净」。
当我们看到巴利文中的Nama时,我们必须知道它有很多意思,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的意思。有些人将nama-rupa译为名色,这是错误的翻译。我跟智净法师(Banavisuddhi)花了两天的时间讨论这个词,我们讨论许多种译文。Nama并非指名,名是一种概念。Nama的其中一个意思是「名」,而它的另一个意思是「意谓」。在这个句子的开始,nama指心的过程,而在句尾,nama指「意谓」;ditthivisuddhi指「见清净」。因此这句巴利文应该译为:如实的、适当的、正确的观察名法与色法的生灭过程。Nama-rupa并非指名色,名是一种概念,色和形状也是一种概念,他们不是实相(reality)。
当我们已培养「名色分别智」时,并非指我们知道名与色,而是指:我们能观察名法与色法的生灭过程。错误的翻译带给我们错误的观念,有时它让人混淆不清。例如,我们在坐禅,在吸气和呼气,起初我们知道我们身体的形状、鼻子的形状;有时,我们甚至想象空气是长的,像绳子一样,在我们的鼻孔进出。「长」是你想象出来的,哪来的长的空气在那里出出入入? 没有长的空气,但是,有时我们真的感觉空气是长的。慢慢的,我们克服了对名和形状的想象,我们渐渐能觉知呼吸的过程,有空气进入,接触,推进。而这接触、吸入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过程,即使在这简单的过程里,我们仍有错误的见解(邪见)。
为了去除邪见,我们只观察呼吸的过程,没有与其它事物混合,我们所观察的只是感觉而已。过了一会儿,我们观察到「有意识」──能觉知感觉的意识。感觉可能是温热的,可能是冷的。当我们吸气时,有点凉爽;当我们呼气时,有点温热。这种温热的、凉爽的、推进和接触的感觉,你能了了分明,而且没有念头生起。我们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过程正在进行着,两者都没有人、没有实体;两者都不长久,他们不断的生生灭灭。
刚开始,我们不强调生灭,我们只强调它的过程。物质的生灭过程没有意志,没有意图,例如:头发不知道它长在头上,头发也不会想去任何地方。因此,是谁想要去?是心,是意识。物质(身体)没有意志,没有意图。观察意识如何跟着所缘境,我们想要听,我们专注,这种专注是名法的特质──跟着所缘境,觉知所缘境。身体的生灭过程没有觉知能力,而有「另一种过程」能觉知所缘境,这两者非常不同。「名」的产生是因为所缘境,如果没有所缘境,则不可能有任何意识,意识并非已在该处。
例如,当我接触这枝棍子时,声音并非来自棍子,也不是来自这个钟。这意味着声音不在那里,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我撞击力量的大小。声音并非已坐在那里等着一个接着一个出来;如果声音已经坐在那里,等着出来,不管我多么用力撞击,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因此,声音不在棍子里,不在这个钟里,声音并没有等在那里。当棍子撞击这个钟时,有声音了,这说明一切事物总是新的。去了解「事物总是新的」是非常重要的。
「看」亦然,当没有「觉知」时,当你的眼睛闭上时,你看不到前面的东西。当你张开眼睛的那一刻,当你的眼睛接触外物时,眼识立即生起,眼识在当下生起。你可以观察这两件不同的事物:所缘境和意识。这是名色分别智。
在另一种情况,例如:当你想要移动时,意识首先出现,先有移动的意图,然后手或脚才移动。以声音为例,声音为意识产生的前提,因为有声音,所以才有觉知的意识。以移动为例,你的意图为移动身体的前提。心的生灭过程取决于身体的过程,或身体的移动过程取决于心的作意,以两种方式运作。当我们感到饿时,我们想要吃,我们吃食物,把食物放进嘴里。是谁在吃?是身体在吃,是身体的动作。手拿食物并且把它放进嘴里,如果你不动手,只是坐着,看着食物,并且告诉食物到嘴里来,食物不会自己来的。心想要,并且给予指示,对身体指示,所以是「心」想要,是「身体」(嘴)在吃。是心想吃,嘴在吃,而非「我」在吃,但是我们总认为是我在吃,事实上,如果你能了解这是身心的作用,那么你有「见清净」。
当你想喝水时,想要行走时亦然,当你站很久时,你感到很疲倦,你的脚变得非常僵硬,你想要移动,你先作意:「移动、移动」,它真的推动身体。你决定移动,你把脚提起,往前移,放下。因此,是身心在移动,而非一个人在移动,这种观察的方法是名色分别智。
事实上,没有「人」在移动;然而,事实是:我们真的看到有人在移动,这是世俗谛,不要把胜义谛和世俗谛混在一起。在世俗谛里,有人,有男有女;当我们探讨胜义谛时,我们超越世俗谛,我们只观察身心的特质。当我们禅修时,我们不去想世俗谛。你禅修前的重点是:试着去厘清其异同;当你坐禅时,不要再想名法与色法。当你越来越有正念时,当你的心能紧紧跟着所缘境时,觉知的心会非常清楚的跟着所缘境,这两种过程一直持续着。
正确的观察名法与色法的生灭过程,意指「能觉知这是心的生灭过程」,这意味着没有人,这只是心的过程,nama指的是这过程,不要跟身体的生灭过程混合。通常我们看事物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在这里我们有非常清楚的观察︰这是名法,不可与色法混合,虽然他们有相互的关系,但是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过程。名法只是名法,别无余物;而观察色法时,身体的冷热、移动、压力、沉重等等,这些是色法的生灭过程,是身体的现象,别无其它。色法亦有所限制,这些生灭现象全是身体的,不要与心混在一起,虽然它与心的生灭有关。
禅修时,只是观察身心的固有特质,身心有很多不同的特质。去除观察过程中的杂质,如自我或我,要去除「我」的邪见,或认为「有实体」的邪见。去除这种相信有「我」的邪见为「见清净」。当一个人获得名色分别智时,这个阶段的观智是「见清净」,见清净与第一观智同时生起。
第二观智是了知因缘智(Paccaya-pariggaha-bana), Paccaya指因;Pariggaha指理解、了解;Bana是智。Grasping这个字有很多意思,其中之一是你的手抓着某件事物,非常坚固的抓着,而它也有理解的意思。因此,「了解」现象界的因和「观察」现象界的因,他们是相关的。首先,我们观察所缘境,观察意识只是意识;慢慢的,当观智变得成熟时,不用思考,禅修者开始观察:因为有所缘境,所以有觉知的意识。
「所缘境」是意识的因,意识不会单独生起,没有人创造它(没有创造者);没有原因,它不会生起;意识的生起,是因为有让它生起的因。由于个人智力发展的高下,或知识的深浅,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因;有些人看得多,有些人看得少,但是这不重要,不重要是因为:你所观察的所缘境生起时,它必定有其原因。例如,再以声音为例,由于声音十分明显,所以耳识生起。然而,我们可能认为:这是每人都知道的,我们为什么必须去禅修?我们不需要禅修就知道,我们可以以 智力来判断这种事,但是两者大不相同。
理智的了解无法去除这坚固的「我」的信仰。我们认为我们听到声音,「我听到声音」,但是在禅修中,这个「我」消失了。
你发现:因为有声音,所以意识生起,而不是「我」听到。有时,你慢慢了解因为有耳朵,所以有听觉,听觉即是意识。中耳是耳朵中最敏感的部位,是听力的原因。如果你禅修很久,你会了解:「只有当我专心时,我才能听到声音。」我在使用世俗谛中的「我」字。有时,到处都有许多噪音,人们交谈的噪音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去听,我们不会听到。
因此我们知道:心转向所缘境,要先作意,如果没有作意,我们不会听到。当我们睡觉时,虽然中耳仍然运作,而且有很多声音,但是我们没有听到,因为我们没有「作意」(我们睡着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此外,当我们醒着,而且非常专注在阅读,如果靠近我们的人叫我们的名字,我们没听到,是因为我们没有作意。听觉取决于声音、耳朵和作意三者。
视觉亦然。我们认为「我们在看」,然而,当我们已培养观智,当我们正在看某物时,我们知道:因为有所缘境,所以有这意识。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想」,所缘境可能出现,因为眼睛是敏感的,我们看得见。有时,有人来告诉我:「真令人惊讶,我们看得见。」这个人突然发现:我们看得见是让人惊讶的事。你有这种经验吗?这是不可思议的、如奇迹般的体验,我们突然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感受外在的事物。
为什么看不见?有位哲学家叫做Wittgenstein,你听过他的名字吗?他是一个与Russell(卢梭)同时代的人,事实上,他是卢梭的学生,并取代卢梭的教授职务。Wittgenstein说过非常深湛和有意义的话,他说:「为什么不以无来取代有?」如果你真的了解这句话,有时,你会讶异,有「有」是让人惊讶的。让人惊讶的有花,有树,有昆虫和动物,有人,有行星。为什么没有「无」?为什么有「有」?有「有」真的让人惊叹。
同样的,当禅修者发现视觉产生了,这是令人惊讶的。这个人视「视觉」为一个新的过程,一次新的体验。我们经常无意识的在做事,像在梦里一样;当我们突然醒来,发现有「视觉」(看得见),这真的令人惊讶。你体验到「视觉」为新的事物,它真的让你印象深刻,让你刻骨铭心。当某人告诉我:「噢,真是让人惊讶,我们看得见,听得到,我们能思考。」听到这些让我心情愉快,为什么他会这样说?
《清净道论 》有如下的句子:
Etass' eva pana namarupassa paccayapariggahanena tisu addhasu kankhaj vitaritva thitaj banaj Kankhavitarana-visuddhi nama. -Vsm598
(以了知名法、色法之缘,而超越了关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疑惑所建立的智,名为「度疑清净」。)《清净道论》,598页。
Etass' eva pana namarupassa:指有关名法色法;paccayapariggahanena︰指观察它的因;tisu addhasu指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我们禅修时,只注意当下,我们不在意过去,因为它已经过去;我们不在意未来,因为尚未到来,然而,当我们如实的了解当下时,我们也了解过去和未来。
名法和色法的生起,是因为有生起的因;仔细的观察名法和色法生起的因,可以根除疑惑。Kankhaj是怀疑;Vitaritva指克服;Kankhaj vitaritva 指我们能克服疑惑。我们有什么疑惑?我们思考这个「我」,「我以前出生过吗?未来我会再出世吗?」。当你观察名法与色法时,你观察名法与色法生起的过程及其原因,我们了知它是当下生起的,它以前曾经生起,而如果因缘具足的话,未来也会生起。如果因缘具足的话,它会生起;如果因缘不具足,它不会生起。
当我们问这个问题:「我前世是谁?」这是错误的问题。如果我们用一般人的想法来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错误的,事实上并没有「我」,只有身心生灭的过程。如果你了知当下生起的过程,及其生起的原因,你将了解:无论是什么故事,我们所谓的男人、妇女、母亲、父亲。.如果我们省去所有的称呼和概念,只观察他们的生灭过程,你会发现:在过去也有名法和色法生灭的过程,正如现在他们生灭的方式一般。完全了知当下的生灭过程,可以根除对现在和未来的疑惑;也可以根除「谁创造这些事物?」的疑惑。它是意外的生起,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也没有人能使它生起。
这是一个已被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创造这些事物,这只是很自然的因果现象。
有时,这取决于人们的知识水平,如果有人读过「缘起法」,他们会观察到实相,如果没读过「缘起法」,也没关系。因为「缘起法」的基本观念是:有因必有果;如果没有因,则没有任何果;「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总之,这是缘起法。如果有人有广博的知识,他会了解:因为有声音,有耳朵,由于两者的接触,所以耳识生起,因此有受觉,有乐受、苦受等感受。这种乐受与苦受,欲望与厌恶的生起,我们可以非常清楚观察它的实相,虽然我们无法完全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某些部分。
如果你以前从未听过或看过某物,而且不期望去看或听到它,你会渴望那件事物吗?你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所以你不会想要它。欲望如何生起?因为你以前听过或看过它,因为有接触,所以有受觉;因为有受觉,所以有渴望、欲望。
在禅修期间,我们不会「想」太多,有时,领悟之光突然一闪,非常短暂;有时,一句短的巴利文或一个英文字(如果你用英文阅读)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不要想太多,如果你继续想,会打断你的正念和观察。
禅修时,你的念头会一再生起,当念头生起时,看着他们,这些念头在某个时段可能很强,而且有些念头非常深刻、非常激励人心,所以有时我们想要谈论它,我们不能停止谈论。如果你谈论它,你会失去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禅修期间或其它状况,如果你想要培养更深的观智,不要去想或交谈,虽然要做到「不想,不说」是非常难的。我们培养清明的观智,并为它感到高兴和宽心,因此想要让我们的朋友分享这法喜,凡是亲近我们的人均可分享这法喜。我们知道:如果某人有相同的体验,他真的会宽心,因为你已经体验了那种轻松感。
至于「我」的负担,当你观察名法和色法时,一旦你看到名法和色法生灭的因时,你会感到如释重负,而且会心生喜乐和信仰,你也会信佛。
有人告诉我:「当他首次体验时,他心生喜乐,并立刻想到佛陀:佛陀是对的(真语者)。」那时,许多人想要礼敬佛陀,真正的敬重、尊敬佛陀,因而生起真诚的信仰。你不要强迫自己,这是自然而然。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很好的禅修者,他坐禅,当他培养深的观智时说道:「我礼敬佛陀,因为佛陀教我们如何培养正念。」这是一种新的礼敬法,非常个人化的,没有其它原因,只是因为佛陀教我们如何具足正念。
在佛经里提到各种不同的疑,讨论所有的疑是没有必要的。人们经常疑惑:在这个生命之前有「我」吗?(有前世吗?)这是一个疑惑;在这个生命之前没有「我」吗?事实上,这是相同的问题,只是从不同角度来问。如果有前世的「我」,是怎样的我?是什么形状?什么形式?是男是女?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疑惑。上星期我提到我的一位朋友,他前世是女生,现在是男生。
不要因为是男生而骄傲,也不要因为是女生而不悦,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如果你认真修行,你会了解:重要的是你的心,而非男女相。
有「我前世是女生吗?」、「我前世是人吗?」、「我前世是欧洲人(亚洲人)吗?」等种种的疑问。当你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这些是世俗谛,只是以前发生过的事;只要有因,必有果。
「我会再度出生吗?」、「我不会再度出生吗?」是相同的疑问。「身体内有灵魂吗?」 这是另一种疑惑。当你深入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时,你会发现:它们总是生生灭灭,并没有固定的实体,身心不断的改变,生起又灭去,这「我」从何而来?
当我们用rebirth(再生)这个词时,它与reincarnation大不相同。Reincarnation意指:某个永恒的实体获得一个新的身体;它指:一个灵魂将进入新的身体。事实上,并没有「一个灵魂将进入新的身体」这回事,只有身和心的生灭过程,在佛经里一再的、非常详细的说明此事。有两部讨论禅修的佛经,如果我仔细阅读每个细节,将花很长的时间。请试着在任何佛书中阅读相关的解说,有关色、声、香、味、身体的感受。在听和看方面,如我以前开示过的内容,试着去了知身心的生灭过程。虽然时间非常短暂,某些人却能深入了解,他们一开始便能观察到缘起法。
所谓的无明是指无知,不知道事实,不知道实相。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以为如果我这样做,我将获得使我愉快的事物,这是「无知」,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真的使我们愉快。
如果你去思考,它是让人沮丧的,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欺骗自己。醒醒吧!你可曾找到能让你永远满足的事物?我们一直在寻找能让我们满足、快乐的事物,你找到了吗?有这样的东西吗?相信某些事物能使我们快乐,而去追求它,并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这是一种痴,是无明,而且不了解四圣谛。
我想要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以便让你们了解。例如,我们来这里布施,每个星期日,人们来供养我。每天人们来这里布施,这是做好事,慷慨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互相帮助,互通有无。我们布施钱、食物、衣服;我们布施时间、照顾;我们布施知识和佛法。布施是好事,你从布施中期望什么?这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供养这位比丘食物,由于这种业报,来世我将是非常富有的人,我将非常快乐,非常满意,这是痴。布施有其果报,但是不会使你非常快乐。有时,即使在布施时,我们心里仍有许多无明,我们想要因布施而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我们为什么布施?当我们布施时,我们期望什么?
最好是期望:「借着布施的功德,愿我有机会去修行和了解实相。」这是我们所应期望的。在许多故事里,你会听到某人布施少许,却获得很多,这是很好的投资。这种布施是基于贪婪和我执:「我想再获得更多,这是很好的投资。」深入观察你的动机,如果你期望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是贪婪;你的布施是根植于贪婪和我执。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想要做好事,有时却愚蠢的做了坏事。不善的行为像偷盗、杀生等,全部根植于这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如果我获得回报,我们将会快乐。例如喝酒,相信酒会使我们快乐。无论善业或恶业,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佛法,通常我们是以「我将获得一些果报」的观念来造做善恶业。
当一个人深入禅修后,他会发现:无明缘「行」,行缘「识」,整个「缘起法」的过程持续着。为了能深入的解释缘起法,应该有另一个课程。「了知因缘智」(paccaya-pariggaha-bana)是谈论因与果,而缘起法也是因与果,他们是相关联的,这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深奥的。
《清净道论》有如下的句子:Kammam n' atthi vipakamhi, pako kamme na vijjati ,Abbamabbaj ubho subba, Na ca kammaj vina phalam. Kammab ca kho upada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Na h' ettha devo brahma va sajsarass' atthi karako, Suddhadhamma pavattanti hetusambharapaccaya ti. ~ Vsm 603
Kammam n' atthi vipakamhi, pako kamme na vijjati : 因不在果中,因中没有果,因果不相同。如果你认为因中有果,或果中有因,你把因果视为相同;事实上,他们是不同的,他们是分开的。
Abbamabbaj ubho subba : 此中无彼,彼中无此;因中无果,果中无因。Na ca kammaj vina phalam : 但是,没有因则没有果。这是非常美的偈子,它看起来像智力测验,非常深和有意义。Kammab ca kho upada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 因为有业,所以有果。Na h' ettha devo brahma va sajsarass' atthi karako:没有创造轮回的创造者。Suddhadhamma pavattanti hetusambharapaccaya:由于适当的缘(条件),清净的法因而生起。
由于有许多的因,许多念头在心中生生灭灭,在这个禅修阶段,许多念头会自然生起,因为你观察到身心的变化是如此真实。许多相关的念头会一再的生起,不要想太多,因为此时你已培养一些定力和正念,你可以清楚的观察事物,而你的思考也变得更深刻。
此时,你已获得观智,「噢!现在我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它是如此的真实。」这种事一再重复,你想要思考它。一个已经获得这两种观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minor Sotapanna)。Sotapanna 指预流者。真正的须陀洹是已经证得初果(预流果))的圣者。所谓的小须陀洹,其实没有真正的道果(magga-phala),而是已经了解名法和色法,以及名法和色法的因的人,他已经根除了许多视「我、自我」为永恒实体的邪见。由于「见清净」,此人非常类似真正的须陀洹,因此称之为小须陀洹。
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清净道论》中有叙述这种情况的句子︰「禅修者已有观智,借着这观智他得以减轻负担。」这意味着他以前有沉重的负担,现在他的负担已经减轻,他有深的观智可以倚恃。已获得这种观智的人,是个niyatagatiko。Niyatagatiko指他不会再堕入恶趣。你的来世取决于你的心的品质、意识的品质。这种深的观智有惊人的力量,能使你「见清净」,因为见清净,心的品质变得非常高尚,以致于不可能往生恶趣。你的来世取决于你的心的品质,两者必须相称。意识的品质低劣,如果转世的话,只会生在恶趣(如地狱、畜牲)。一旦你已培养深的观智,和具有见清净、戒清净、心清净、智见清净,具有如此高的品质,你不可能投生在恶趣。但是,如果你犯戒,失去定力,失去观智,那么结果将不必然。如果你能保持这种观智,它会使你非常轻松,因为你不会往生恶趣。
我有一个朋友,他以前是个禅修者;我不知道他是否仍然禅修,因为他非常忙。我希望他仍然是个禅修者。有一次,当他沉入内观时,他告诉我:「在我了解佛法之前,我认为:当我想要某物时,我必须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会不快乐,我必须得到它。」这「必须」是一大负担。现在他说:「即使我仍然非常贪婪,(他是个非常贪婪的人),每当任何贪念在心中生起时,我知道这是贪念;以前,我会认为我真的需要他。」如果你视「我」与「需求」为一体,这会是一大问题。当你不认同它时,你把它视为一个过程,一个愿望,一种强烈的需求。他说:「现在,我知道这是贪欲,我不必理它。」最初,他认为:如果没有得到它,他会不快乐,「我想要这东西,如果我得到它,我会快乐;如果得不到,我会不快乐。」现在他说:他可以观察它,而且非常轻松。如果你也能做到和他一样,你能去除百分之九十的不快乐,你也能观察贪念和欲望的生起。
没有「我」这种错误的观念的支持,烦恼变弱了;每当有「我」这邪见的支持时,烦恼变得非常强,例如:「我在生气」、「我心烦」、「我想要更好」等等。每当这种念头生起时,如果你能舍弃,不执着,不认同,观察它为一种心理过程,它会失去力量。你可以维护你的尊严,你的轻安;如果你真的需要它,你会用一种好的方法去得到它。
在我们需要的和想要的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想要的是无限的,而我们真的需要的是极少的。你不会相信:我们真的需要很少即可满足快乐。我曾提到我师父,或许某些人还记得,他住在非常小的地方。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僧侣,我非常幸运能遇见许多师父,他们实践他们所教的佛法,他们教他们所实践的佛法。他们所教的并非来自思考或书本,而是来自于他们的生命体验。这位师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住处是一间空的房间。他睡在一块木板上,上头放着一条毛巾,他用这毛巾做为枕头,没有地毯,地板上什么也没有。他会铺一块布在地板上,并睡在那里。在他的住处没有家具,一无所有。有些人来看他,发现他一无所有。他们说:他们听说这个和尚一无所有,当他们到了那里,他们看了一下,发现他真的一无所有。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他是素食者,泰半是一点饭、一点蕃茄沙拉、豆芽,非常少量的煮熟的豆子,和非常少量的其它蔬菜。
人们供养他蛋糕、饼干,但是他不吃。他说:这些东西不合他的胃口。他一天只吃一餐,他日中一食已超过四十年,而他非常健康。我认识他已经二十年,这期间,他只生病两次,是因为食物中毒。第一次,有人给他不适当的食物;第二次,因为有人把猪肉切成碎肉,拿来供养他,这个人不知道他没吃肉,而且把肉和菜混在一起,他不知道菜中有肉,他吃了以后拉肚子。
这实在令人惊讶, 如果你告诉一位医生:「一个人可以一天只吃一餐这样简单的饭菜,并且保持健康。」我想:百分之九十九他们会说:「这个人将受营养不良之苦。」但是他没有任何营养不良的迹象。我不可能像他一样,但是他是如此过日子。他所拥有的全部东西可用一个小包裹带走。
在「我们想要的」和「我们需要的」之间有巨大的差距,近来,人们不断的增加他们的需求。如果你了解你的心,如果你能觉察你的贪念,把它放下,你可以使你的生活非常简单和容易,生活不再是很大的负担。事实上,生活的负担不大,贪婪的负担更大。
我想今天我应该在这里停止,让你们问一些问题。下一次开示,我将谈论第三和第四观智,第三和第四观智非常重要。第一和第二观智也非常重要,他们是基础,如果不了解前两个观智,我们无法继续谈论下去。
问与答︰
如果你一直禅修,你可以保持不退步。此外,一旦你已经培养那种观智,你会发现它的重要性。这种观智也能让你的生活非常简单。当我们没有那种观智时,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你做太多不必要的事,想太多不必要的事,到处看、听、吃,心到处跑。
一旦你培养这种观智,他会使你了知:何者为生命中重要的事;何者为生命中不重要的事,你会发现两者大不相同。
通常,我们把所有的事弄在一起,并且认为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我们忙于许多事物,以致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甚至没空禅修。我们有许多烦恼,担心孩子、先生、妻子,担心工作,有些担心是不必要的。一旦你培养这几种观智,你的烦恼(担心)会变得很少。你所担心的只是迫切的问题,只有当你生病时,你需要担心你的病,要去看医生。然而,你不会坐下来想十年后,或三十年后会发生的事。你做你「需要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你可以放下许多杂务,这是非常简单易行的。
这是为什么我说:真正拥有观智的禅修者,能过简单的生活,他们无法过复杂的生活。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很好的禅修者,她说:「她真的害怕在房子里弄来一些新的东西,因为新的东西会占据她的心,占去她的时间。」大多数人到城市时,他们看到许多商店,商店里充满许多美丽的、有用的东西,「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没完没了。她说:「每当她沿着街道走,看到商店时,她看到许多垃圾。」谁需要这些东西?谁制造这些需求让你相信你真的需要它,如果你少了它,你将不快乐,你被束缚了﹗深入了解这种心理过程的人不需要这些东西。
你可以去除许多的东西,让你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而你会有更多的时间禅修,保有观智(不退失)是非常重要的,而保有观智的最好方式是持续禅修。如果你想要培养更深的观智,直到证得开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果),我们必须持续禅修直到我们证得初果。
问与答︰
我们知道nama指名字、名称;rupa指形式。Nama是心理过程;rupa是身体的生灭过程,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的意思。Nama有很多意思,它是让人困惑的。一旦你了解他有很多意思,并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的意思,它不会再把你弄胡涂。
问与答︰
总之,第一观智是观察身体的生灭过程,其中没有人,没有「我」的存在;有另一种生灭过程,是心的生灭过程,这两者并不相同。身体的过程不是心的生灭过程;心的过程不是身体的生灭过程,而一个为另一个的生起条件。例如,当你听到声音时,声音为听觉的条件,耳朵为听觉的条件,声音和耳朵(中耳)是色法,是身体的生灭过程;你注意这声音和耳识的生起是名法。另一个例子是:当你想要移动时,想要移动的意图先生起,这是心的作意,然后身体移动。即使当你闭上或张开眼睛时,先有意图去张开或闭上眼睛。作意和意识的生起是名法,第二观智与此有关。
你观察到:因为有色法,所以名法生起;这色法、身体的生灭过程是因为心的生灭过程,因情况而异,两者互为对方生起的条件。观察名法、色法生起的条件,观察它的生起是因为「因缘」,这是第二观智。我还没有谈到第三和第四观智,既然你想知道,我会非常简短的说明这两种观智。第一观智是「无我」,把名法和色法视为一种生灭过程,没有人,没有实体,也没有灵魂,它是无我。它的生起是因为有许多的因,这是无我。它不是被创造的,因此这也是「无我智」(Anatta-bana)。
第三观智观察到无常、苦、无我三者,观察到身心的生灭过程。只有在第三观智,禅修者开始观察到真正的无常,看到身心的生灭,但是尚未成熟。第四观智更强调无常,而非苦和无我。虽然三者同时出现,但是它更强调生灭现象。下星期我会详细谈论第三和第四观智。当我重复叙述时,我希望能解说得更清楚。
问与答︰ :
即使是前两种观智,你无法只是透过阅读去获得。当你谈论他们时,你会了解他们的意思,然而这是知识,不是真正的观智。当你禅修时,你会知道:因为在禅修的当下,你没有去「想」;你非常真实的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它是让人惊讶的,是出人意外的。
问与答︰
我认识某些人,他们没有读很多书,他们已经获得第一观智,但是要获得更深的观智是非常困难的。他们观察念头只是念头,没有「人」在那里。我认识这样的人。他没有去任何禅修中心,但是,当我与他交谈时,他谈到对「观智」的体验,他让我认为:对于身心的生灭过程,他有深的观智。他说:只有念头,他们不是我的,他们生生灭灭。
问与答︰
佛陀谈到三种不同的知(understanding)。第一、当你听某人谈话时,或当你阅读时,你了解某些事情,这是一种较粗浅的知(智)。第二、当你深入思考,你获得更深的知;第三种是透过禅修所获得的观智。前两种智,你可以透过阅读、聆听和思考来获得;你可以透过阅读和思考来厘清许多错误的观念,所以阅读、聆听和思考是很重要的。去问问题,好让你的观念更清楚;聆听和阅读可以给你智能;有一种更高的智能必须靠修行才能获得,那就是「禅修的智能」。这是佛陀教导之美,佛陀承认从阅读、聆听和思考所获得的知识,然而人们停在那里,尤其是西方的哲学家,他们停在那里,无法进步。佛陀则更进一步,他有禅修的智能。
问与答︰
问︰你无法获得深的观智,除非你禅修。 答︰这是对的。这是为何佛教强调修行的原因。如果你想要了解名法、色法、无常、苦、无我,没有其它方法可以达到目的,唯一的方法是去禅修,使你具足正念。这是佛法的深奥之处。
答︰止禅(Samatha meditation)是基础,非常坚固的基础,如果你能培养定力的话。
答︰佛陀每天谈论正念,正念即是毗婆舍那。佛陀一再的谈到要深入观察。四念处有四种不同的所缘境,念处(Satipatthana)即是毗婆舍那。在修行上,我们不能这样分类,因为他们是一体的。当你坐禅在观呼吸时,这是身念处(kayanupassana);当念头生起时,你看着念头,这是心念处(cittanupassana);你观察身体的感受,乐受或苦受,这是受念处(vedananupassana)。有时,你的心变得非常平静,而你观察:「噢,它是平静的」,这变成法念处(dhammanupassana);当你有正念时,
你知道你有正念,这是法念处。
Nupassana指一再的观察、观看。Nu是anu的简化,意思是重复的,Passana 指观看。当你看东西时,只是瞄一下,你无法确知你看到什么;当你一再的观看时,它会变得越来越清楚。如果我的杯子里有东西,我把它盖住,我让你看一秒钟,再把它盖住,然后问你:里头是什么东西?你可能不确定。如果你有时间去看,你知道里头是什么。因此,让你的心住于身、受、心、法的生灭过程。
答︰没有因,果不会生起。当你有不愉快的感觉,必有其因,例如:如果你捏自己,你会有「苦受」。因为掐,皮肤被压迫扭曲,所以你感到痛苦。当你坐在一个非常柔软的床垫上时,它是令人愉快的。由于眼睛只有中性的受觉,他没有苦受和乐受,然而,当你解说它为乐或苦时,它变成另一种过程,变成心的生灭过程。当你喜欢「你看到的东西」时,这不再是眼识,而是心识。
当你看到某个东西时,这纯粹是眼识的作用,这时,你甚至不知道你看见什么,只是看而已;另一步骤是:当你确知所见之物时,然后你才会生起是否喜欢它的念头。
意识是名法,所缘境是色法,是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当我们看时,我们只看到颜色,眼识只看到颜色,它没有看到男生或妇女,或其它事物,只看到颜色。心理反应的下一步是解说,当心在解说事物时,这不是眼识的作用,而是心识。由于过去的经验,当你看到某物时,你知道你看到什么。因为你以前喜欢它,所以现在你也喜欢它。如果你看见全新的事物,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你不会有喜欢或不喜欢的心念。你会想:这是什么?因此,这是过去的习气。例如:在缅甸,许多人喜欢鱼酱,磨碎的鱼酱,磨得像粉一样。它粘糊糊的,非常臭,人们非常喜欢它,我非常讨厌它,所以这是一种习气。
当看时,只是单纯的看,没有任何念头,没有往昔的记忆,这只有眼识的作用,它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有当记忆与念头同时生起时,才有喜不喜欢的意念。当你看到某物而你喜欢它时,这是因为你过去的习气使然;当你看到某物而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时,这时,你只有这意识:「这是什么东西?」,并没有生起「是否喜欢它的念头」,所以喜不喜欢也是习气使然,当然,透过修行,我们也可以不受习气的影响。
例如,你已经在这里住很多年,直到你来这里禅修,你才体验到许多事情。你习惯吃、看、听许多的事物(食物),很长一段时间后,现在,你喜欢那些事物(食物)。之前,你不知道你是否喜欢他们。有时我们吃东西,我们不确知是否喜欢这食物,但是如果我们一再的吃那样东西,慢慢的我们习惯那种口味,并且开始喜欢它。例如,在我来这里之前,我没有喝过豆浆,现在,我开始喝一些豆浆,我开始习惯它的口味,我开始喜欢它,我现在正在增长贪欲。
答︰这是非常好的问题。在第一观智,如果没有培养相当强的观智,你无法进入下一个观智。当因缘具足时,前一个观智会引领我们进入下一个观智;当前一个观智已充分培养且足够强大时,即可进入下一个观智。我们无法自愿进入另一观智,我们做不到,它是自然而然的。非常感谢你的问题。
不要急,保持现状,慢慢培养深的观智,你不可以把自己逼得太紧。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 (觉知心识和所缘境...
第一章 心、念住与禅修 以我所了解,「禅修」并...
第七讲 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以及了知「道与非道...
第十讲 有关涅槃及其它 每当做事前,我喜欢事先...
第三章 父母的爱与引导 昨天我从我女儿们的住处...
第四章 生命、生活与死亡 在这一生中什么事情是...
第二讲 禅修的基本技巧与了解 (Basic Skills and Unde...
第七章 友情、关系与慈爱 什么是开启人们内心的...
第三讲 沉入内观的方法 (The Way Into Vipassana Meditat...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第二讲 禅修的基本技巧与了解 (Basic Skills and Unde...
第三讲 沉入内观的方法 (The Way Into Vipassana Meditat...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 (觉知心识和所缘境...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第六讲 审查遍知智(三法印智)── 透过直接的体验...
第七讲 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以及了知「道与非道...
第八讲 第五到第十观智:坏智、 怖畏智、过患智...
第九讲 第十一观智:行舍智:通往涅槃的门户 上...
第十讲 有关涅槃及其它 每当做事前,我喜欢事先...
第十一讲 最后的想法和为禅修营做准备 如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