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崇拜
佛陀一再地劝阻弟子不要对他个人过度崇拜。他知道过度情绪性的崇拜会阻碍人格的均衡发展,成为趋向解脱之道的严重障碍。宗教历史已证明佛陀是对的,如同东西方无节制的情绪性崇拜就是一个例子。
经典叙述比丘跋迦梨的故事。对佛陀十分景仰崇拜的跋迦梨,曾经渴望见到佛陀。佛陀对他说:「你见我这个不净的色身有什么用呢?见法身即见如来。」〔1〕
佛陀入灭不久前说:「如果一个比丘或比丘尼、优婆塞或优婆夷,能依照佛法来生活,生活正当,依戒律而行——他/她便是以无上的尊崇真正地荣耀、尊敬、礼拜如来。」〔2〕
对佛法真实且深入的了解,同时行为与所理解的佛法一致,这些远远超过外在的尊敬或仅是情绪性崇拜。这是两则佛陀给我们的教诲。
然而,若因此归结佛陀贬抑了因了解、仰慕伟大崇高的法而自然流露的恭敬态度,那是错误的。如果相信「见法身」(如前文佛陀所示)仅是知识的理解和对佛法纯观念性的领会,那也是个严重的错误。如此对佛陀具体教导的单方面抽象角度,常常会导致知识上的自满。这样贫瘠的观点必然无法取代因对广大精深佛法的虔诚所产生的强大动力。崇拜为信( saddh..)的一个面向和自然附属品,它是究竟涅槃所要求诸根平等(indriya-samat..)的必要因素。我们需要包含虔诚崇拜的「信」之所有面向,来解决单方面智力发展所产生的停滞和其他缺点。这样的发展常造成无止尽的循环而无法突破。崇拜、信心与信仰是巴利语 saddh..(信)一字的所有面向,它们可以给予快速和有效的帮助。
佛陀虽拒绝成为个人情绪性崇拜的偶像,但他也知道尊敬礼拜值得敬仰的人是一件好事。佛陀在其主要的伦理教诫〈大吉祥经〉(1)的第一段作了如此叙述,他提到尊敬、恭敬态度的价值,和「与智者交往并避开愚蠢之人」的幸福。佛陀明显地将此态度视为个人与社会发展获得更高利益的基础。一个人没有尊崇态度的能力,就不能于心灵上有超越现有狭隘心境的进展。一个人盲目而无法辨识比他渺小有如泥淖的自我和外在环境更好的事物,将因长时间的生长停滞而受苦。一个人由于自我肯定而轻视敬重自他的态度,将会禁锢在自负的观念里,这是人格成熟与精神成长最难以克服的阻碍。一个人借着赏识与尊崇更好的人事,将会尊敬与增长自己内在的潜能。
当我们赞美高尚的心,颂扬正确的愿景,尊崇过往伟大的事物,我们自己也变伟大。〔3〕
既然尊敬、景仰和虔诚都是佛教「信」观念里的一部份,我们就可以了解何以「信」被称为诸善性的根本。
尊敬礼拜的目标愈崇高,它所带来的祝福也愈多。「那些对最崇高者具有快乐的信心者,将获得最丰硕的果实。」〔4〕佛教徒尊崇的最高目标是三归依,亦称为三宝或理想:佛陀、教法、比丘(尼)僧团(2)。佛陀之
所以被尊敬,并非因为他有如此一个名或他是一个神,而是因为他是觉悟的化身。佛教经典中时常提及,一个虔诚的在家弟子「有信,他会相信世尊的证悟。」〔5〕这种信不是基于道听涂说的盲目信仰,而是来自于虔诚者对佛陀教诲的理解,是有依据的深信。除了信仰外,智慧也是理想在家信徒的特质,此为佛教着重的信念起源。可能有人会问:透过整个性格,透过身行、语言、思想和未显露的情感来表达爱、感激、尊敬和崇拜等种种感受,不是很自然的吗?我们会对父母及所爱的人隐藏感情吗?我们不会以爱的话语或行为对他们表达这些感情吗?我们不会以保存他们的照片、于坟前献花或回忆他们崇高的特质等种种适当方式来珍藏回忆吗?批判宗教崇拜的人试图了解这些礼拜习俗的外在行为:于佛像前虔诚礼拜、供上香花,或以冥思而非祈祷来诵念祈祷文。如果这样的行为没有形式化,那么信徒就会采用某些能适应其性情与环境的社会习俗成为虔诚的修行方式,他们将从中获得利益。佛教一点也不会强迫信徒遵守任何外在崇拜的形式,这完全是依每个人情感、虔诚或理智需求而有不同选择。没有佛教徒会感觉自己被强迫放入所谓崇拜或理性框框的模式里。作为中道的追随者应避免对其他人单方面的论断,而尝试欣赏别人与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比外在崇拜形式更重要且更确实的是本文开头论及的尊敬、恭敬的基本能力,以及崇拜特性所包含的禅定或沈思的修行,很多利益从此产生;它也是世尊一再强力推荐、修行佛随念和其他随念的好理由(3)。此处也是指体现的理想,因此,已消除所有虚荣和自我的佛陀,不惮于建议他的弟子忆念佛的功德。
这种虔诚禅修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是心灵净化,佛陀称之为「净化染污心灵的有效步骤」(AN 3:71,《增支部》第 19册,页 308)。「当圣弟子忆念世尊,此时他的心不再被贪瞋痴所缠缚。此时他的心被正确地引导从贪中摆脱、远离与解脱,此处的贪是指五欲。藉由此种禅修的培养,很多众生得以清净。」(AN 6:25,《增支部》第 22册页 38)
如果一个人藉由禅修的练习,努力生活,如「世尊当前」,他会因做或说或想了任何不值得的事而感到羞愧,因此而避开邪恶。正面的反应是,他将竭尽己力效法世尊。
塑像非抽象概念,而是潜意识的语言。因此,如果世尊的塑像常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一种完人的具体表征,它将深入潜意识,如果力量够强的话将使人们在面对邪恶冲动时,产生自动剎车的作用。如此一来,潜意识常是取得自主的潜藏敌人,也成了人们精进的有力工具。为了达到「教育潜意识」的目的,使用佛陀的塑像或照片来作为辅助观想是有帮助的,这么做可以很快地使心专注。为唤起及彻底接受佛陀人格的特质,人们应观佛陀的波罗蜜,如《清净道论》所述。
忆念佛的功德将会产生「喜」( p..ti),这是一种激励心的有效方式。它可以振奋禅修期间或日常生活中懒散、紧张、疲惫、挫折的状态。佛陀教诫:例如在禅修的奋战,若观身念住,身体上的掉举(包含欲望、心的疲乏或分心)产生,禅修者应将心念转向喜悦愉快的所缘(SN
47:10,《相应部》第 17册页 338)。古代老师们特别推荐忆念佛陀(佛随念),当这些障碍专注的烦恼消失后,禅修者就能再回到他原来的禅修所缘上。对于特别想达到专注的初学者而言,常常会因为不安的自我意识而挫折,此时禅修者会回过头看一下自己,他会不安地觉察到身体些微不适,觉察他的心为了努力克服障碍而愈来愈强壮。这可能会发生于禅修者以身体或心理历程为所缘,但亦可能发生于其他所缘。在这种状况下,最好遵照前面所说的教示,将注意力从自我转向能启发心灵的佛随念并观佛功德。如此产生的喜悦会导致「忘我」,这是达到专注的重要因素。喜悦产生轻安( passaddhi),轻安导致乐( sukha),乐导致定(sam..dhi)。如此虔诚的禅修可作为获得心专注的有用辅助,这种专注是内观的基础。虔诚禅修的功用可以世尊的教诲来适切阐述:
当圣弟子忆念世尊,此时他的心不再被贪瞋痴所缠缚,此时他的心被正确地导向佛陀。具足正确的心,圣弟子产生了追求目标、追求法的精进力,获得来自法的喜悦。喜悦一产生,则身心轻安;身心轻安则感觉自在;有了自在,心就可以专注。在迷失的人性中找到正途,在苦恼的人性中居于安稳。这样的一个人可称为圣弟子。(AN 6:10,《增支部》第 22册页 10)
【注释】(法见英文书页 329)
(1)见《生命的最高福祉 Life’s Highest Blessings》(Dr. R.L. Soni),《*轮》经号No. 254/ 256。
(2)见髻智比丘的〈三归依〉(《菩提叶》经号No. A5)。
(3)见《清净道论》第七品。
【译注】
〔1〕《相应部》第 15册,页 172:「跋迦梨!何必见此烂坏之身。跋迦梨!得见法者则见我,见我者乃见法。跋迦梨!见法则见我,见我乃见法。」
〔2〕《长部》〈大般涅槃经〉(第 7册,页 92)。
〔3〕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1809—1865)的名言。
〔4〕《增支部》第 20册,页 62:「于信仰第一者,有第一异熟。」
〔5〕saddahati Tath..gatassa bodhim(MN. 53, ),《中部》〈有学经〉:「圣弟子是有信者,信如来之菩提。」(《南传大藏经》元亨版第 10册,页 96)
佛教的崇拜 佛陀一再地劝阻弟子不要对他个人过度...
简介 以观照为修练重心的佛教,本质上是条通往心...
息苦之道 一、宗教因苦而存在 解脱痛苦,是所有...
心的五盖 一、前言 佛陀教义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不...
无畏的信仰 信仰所牵涉的,不只是相信存在的事物...
蜕皮 一、前言 最古老与最具特色的《经集 Sutta ...
业与业果 一、业果是可以改变的 大部份有关业说...
再版缘起 献给 《法见》再版编辑是为庆祝 向智尊...
为何要离苦 佛陀宣称他教导佛法唯一的目的是要引...
初版序 有情存在的世界,除了成功无其它价值可言...
轮回与轮回的止息----善根、不善根与业的关系贪是...
舍断不善根,饶益自他----善根、不善根的社会意义...
以念与观断除不善根----如何断除不善根透过「单纯...
心的十六种染污----《布喻经》及其批注诸比丘!知...
正念的力量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
觉知、净化你的心「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一我们心...
自由开放地面对烦恼「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二「全...
停止与放缓的艺术「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三保持不...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全然专注」的修习之四心愈能...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慈、悲、喜、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