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
一、前言
(一)什么是梵住
佛陀曾教导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慈( mett..)、悲(karu....)、喜(mudit..)、舍(upekkh..)。
在巴利佛教经典中,这四者以「梵住」( Brahmavi........)的名称为人所知。「梵住」一词可解释为心超越、崇高或卓越的状态,也可为似梵、似天或其他天神的神圣住所。
四梵住之所以超越或崇高,是因为它们以最正确、最理想的行为方式对待有情。事实上,它们为人际互动所发生的各种状况提供了答案,是压力的抒解剂、社会冲突的和平缔造者,也是生存奋斗中创伤的疗愈者。四梵住打破社会的界限,建立和谐的社群,唤醒人们所遗忘的宽容,恢复早已失落的喜悦与希望,提倡人类四海一家的精神,以对抗自私自利的力量。
梵住与瞋心并不相容,这样的心近乎梵天(Brahm..),是传统佛教的宇宙观里更高层天界神圣却短暂的统治者。和许多东、西方其它神的概念相对照,他们的信徒认为神会表现出愤怒、嫉妒与「正义的愤慨」,而梵天没有憎恨。以持戒与禅修勤勉地培养这四种崇高境界的人,被认为等同梵天的境界( brahmasamo)。若四种崇高的心成为修行者心的最主要影响力,他就能投生到相应的世界──梵天界,因此,称这四种状态为似天、似梵的心。
梵住之所以称为「住」( vih..ra),因为此四者应该成为心时常停留的居所,一个感觉像在「家」的地方,而不是偶尔短暂拜访而随之遗忘的地方。换句话说,要让四梵住完全充盈于心,成为不可分离的朋友,在一切日常活动中专注它们,诚如〈慈经〉所述:
行住坐与卧,无有疲倦时,善安住此念,此即谓梵住。
慈、悲、喜、舍四者也被称为「无量」(appama......):就其圆满与真正的本质而言,它们不该受任何局限而仅至其所遍及的众生;它们也不该具排他性、不公平性,且不被偏爱或偏见所束缚。一个已达梵住无量境界的心,对任何国家、种族、宗教与阶级将不再怀有瞋恨。
(二)作为禅修的业处
然而,除非与这种心态建立起稳固的自然关系,否则很难以小心翼翼的意志来运用「无量」并随时避免各种程度的偏执。若要成就这点,不仅必须在大多数的情况中以这四种特质作为行为准则与省思课题,还要以其为禅修业处,此禅修法称为「梵住修习」( Brahmavih..ra-bh..van..)。修习的目标是藉助这崇高的心,成就高层次的心灵专注──「禅那」。修习慈、悲、喜三梵住能成就前三禅,而修习舍梵住只能成就第四禅;其中,「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般而言,持续的禅修会有两种至高的结果。首先,禅修使这四种特质深深烙印在心上,而成为不易动摇的自发态度。第二、禅修产生并确保它们的无量延伸,这是拥抱一切众生的展现。事实上,经典对这四种修法的详尽教导,明显是要逐渐展现心崇高的无量性,它们依次破除一切对于特定人或地域运用界限的限制。
(三)修习四梵住方法
禅修时,慈、悲或喜等心所选择散发的对象,要由浅入深。例如修「慈无量」时,先从渴望自己的幸福开始,以此作为基准点而渐渐地扩大范围:「正如我希望自己能无苦、安乐一般,愿那有情,愿一切有情也能无苦、安乐。」之后,将此慈爱的想法扩及自己敬爱的人,例如老师;再扩及到深爱的人、漠不关心的人;最后,扩及到仇敌或厌恶的人。此修法是关心活人的福祉,所以不应选择已过世者,同时也应避免选择对自己具性吸引力的人。
当已能完成将慈心散发给厌恶者的艰难工作,就应进一步「破除界线」( s..m..-sambheda),将慈心无分别、平等地遍及以上所说的四种人。「破除界线」时,会使禅修者达到更高层次的定:随着似相( pa..ibh..ganimitta)的显现而达到近行定( upac..ra-sam..dhi),进一步将引导到初禅的安止(appan..),再进入更高的禅定。
在「空间的扩展」上,先从身边的环境开始练习例如家庭,之后扩展到邻居、整条街,以至整个城市、国家、其他国家与全世界。在「方位的扩展」上,先向东方散发慈心,再来西方、北方、南方、介于四维居间的方向、上方与下方。
适度地变换选择的对象,同样的修习原则皆能运用在悲、喜与舍的禅修上。修法的细节可见诸经典(见《清净道论》第九品)。
成就梵住禅定的究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心的状态,作为导向解脱的「观」的稳固基础,以洞察一切现象的真实性是无常、易受痛苦与没有实体的。因梵住而成就禅定的心将是清净、寂静、坚定、镇静,没有粗相的自私自利,如此,为唯有「观」可完成的最后解脱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的论述显示出两种修习梵住的方法:一是藉由实际的行动与适当的思考方向,二是以禅定为目标的有系统禅修法,此两者彼此相辅相成。有方法的禅修练习有助于令慈、悲、喜、舍成为自发;在面临生活中无数苦恼挑战时,若能在身、语、意上保有这四种特质,此自发性有助于让心更加坚定与平静。
另一方面,若实际的行为渐渐受到梵住的约束,心中的仇恨、紧张与暴躁就会减少,因为这些情绪的影响力常常狡猾地闯入禅修的时段,变成禅修中的「掉举盖」。日常的生活与思惟对禅修的心有极大的影响,只有两者间的鸿沟持续缩小,才可能有稳定的禅修进展与达到最高的修行目标。
不断反思四梵住的本质、利益与相反特质的过患,将有助于四梵住禅修,诚如佛陀所说:「一个人所长久思惟与反省的,即是心专注、倾向之处。」
二、经典中四梵住的基本句型
(一)诸比丘!弟子以具慈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慈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二)诸比丘!弟子以具悲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悲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三)诸比丘!弟子以具喜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喜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四)诸比丘!弟子以具舍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舍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DN 13,《长部》第 6册页 268)
三、四梵住的反思
(一)慈( mett..)
慈,没有拥有的欲望,清楚知道在胜义中,没有所有物与拥有者,这是最崇高的慈爱。慈,没有「我」的语言和念头,清楚知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慈,不会有选择与排他,清楚知道一旦如此,将会制造出与「慈」本身相反的厌恶、反感与瞋恨。慈,拥抱一切众生,不论其大小、远近、在陆地、水里或空中。慈,无私地拥抱一切有情,不只那些对我们有益或让我们欢喜、快乐的有情。
慈,拥抱一切众生,不论其心是崇高或低下、善或恶。拥抱高贵或良善的众生,因慈爱自然地流向他们;接纳心低下与邪恶的众生,因为他们最需要慈爱。善良种子已在许多人心中枯死,只因缺少让种子成长的温暖,它在没有爱的寒冷世界中死去。
慈,拥抱一切众生,清楚知道我们都是生命轮回中的旅伴,都受同样苦的法则所征服。
慈,并非烧伤、烧焦、折磨人、造成更多伤害的感官之火。这火突然地燃烧,下一刻即熄灭,留下比以前更深的寒冷与孤寂。
相反地,慈像是安慰病人的那温柔又坚实的手,从未改变其同情,没有犹豫,不在意所面对的任何反应。慈,安抚人们因苦难与烦恼之火焚烧后所感受到的寒意。慈,是将生命温暖给予那些被遗弃在孤寂、寒冷的不毛之地者,给在缺爱世界的严寒中颤抖的人,以及因深深绝望或不断向外求助而内心空虚、枯竭的人。
慈,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慈,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爱。
慈,佛陀称之为「心的解脱」、「最崇高的美」,这是最崇高的爱。
那么,慈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并完全领悟的道路。
(二)悲( karu....)
世间承受着苦难,但大部分的人眼盲耳聋,看不见川流不息的泪河流过生命,听不见那持续不断遍及世界的痛苦哀号。任由自己小小的悲伤或喜悦遮蔽了视线,阻碍了双耳,心也被自私所束缚而变得僵硬、狭隘,这样的心如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何能体会唯有摒除自私的渴爱,才可以从苦中解脱?
悲移除了沉重的障碍,打开通往自由的大门,使狭隘的心变得如世界之宽广。
悲解除心中使人麻痹、难以活动的重担,给予那些依附在自我低地者得以飞翔的双翅。
即使有时个人没有感受到苦,经由悲,苦的事实仍能鲜明地呈现在内心。悲给予苦的丰富体验,因此当苦真正降临时,人能坚强而有所准备地面对它。
悲体现他人的生命往往比自己的更为艰苦,因而接纳了自己的命运。
目睹着人或动物背负悲伤与苦痛的旅行队伍绵延,在无数的过去生中,我们也曾背负过其中每一众生的重担。目睹这一切,打开自我的悲心吧!
这样的不幸很可能再度成为自己的命运!现在没有悲心的人,有一天会因此而哭泣。若缺乏对他人的悲心,则必须透过自己长久的痛苦经验来获得。这是伟大的生命定律,了解这点后,要留心看好自己!
众生沉溺于无明、迷失于幻觉中,加速从一个痛苦到另一个痛苦,不明白苦的真正原因,也就不知如何解脱它。悲心的真正基础是洞见苦的普遍法则,而非立基于任何单一苦的事实。
因此,悲心的对象也包括以邪恶、愚痴的心行事而获得当下快乐的人;以其现前的行为可预见其未来的苦难,人的悲心便油然而生。
有智者的悲心,不会让自己成为苦的受害者。他的身、语、意充满怜悯,但心不受动摇,仍保持平静与镇定而不改变。他还有别的方法能帮助别人吗?
愿如是悲于我们心中生起!悲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悲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悲悯。
悲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三)喜(mudit..)
不仅向悲心,也要向喜心打开心胸!
快乐和喜悦的分享分配给众生的确实是十分的稀少啊!任何时候,只要他人有一丝丝的快乐,我们都应该欢喜,至少有一线喜悦的光束,穿破他们生命中的黑暗,驱散蒙蔽心灵的灰暗迷雾。
藉由分享他人的快乐如同自己的快乐般,我们的生命将得到喜悦。难道不曾观察过,人在快乐当下的容貌因为喜悦而变得更为明亮吗?难道不曾注意到,喜悦激发人高尚的抱负与行为远超出他们平时的能力吗?这样的经验没有以喜悦的幸福感填满自己的心吗?借着为他人制造快乐,带给他人喜悦与安慰,我们就有能力来增加这样喜乐的经验。
让我们教导他人何谓真正的喜乐!许多人从来没有学过。生命虽然充满悲伤,但也有许多快乐与喜悦的泉源,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让我们教导他人在自己身上寻得真正的喜乐,并随喜他人的喜悦!让我们教导他人将自己的喜乐展现到更高的境界!
就佛陀的教义而言,神圣与崇高的喜并不陌生。佛陀的教法常被误以为是传布忧郁的教义,但事实相去甚远,佛法一步步导向更清净、崇高的快乐。
神圣与崇高的「喜」是灭苦之道上的一大助力。因悲伤而忧郁的人乃至拥有喜悦的人都会发现,平静才能使心处于反思的状态,唯有平静与专一的心,才能得到令人解脱的智慧。
他人的喜乐愈神圣与崇高,我们就愈有随喜的理由。一个原因是,他人神圣的生活确保了今生与来世的安乐;另一个理由,则是他们对法的信仰、了解与遵循。让我们给予他们法的帮助吧!让我们努力,使自己愈来愈能够给予他人这样的帮助吧!
喜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喜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喜乐。
喜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四)舍(upekkh..)
舍根源于观,是一种完美、不动摇的平衡心。
环顾周围的世界并检视自己的心,我们可以清楚明了要达到并维持心的平衡是多么地困难。
检视生命,可以注意到生命不断地在对比之间移动,起落、成败、得失、毁誉,我们感受到心如何以苦乐、喜悲、失望与满足、希望与恐惧来响应这一切。这些情绪的波浪时而将我们推向高处,随后又将我们推落下来,才一找到片刻平静,马上又为一新的浪潮所摆布。怎能期待立足于浪峰上呢?若不是在舍的岛屿上,我们如何能在永不止息的生命流中,竖立起自己的生命呢?
在历经很多失望、失败与挫折后,众生获得极少分享快乐的世间几乎可说是个安全之地;唯有愈挫愈勇的世间,才有光明成功的未来;缺少喜乐的世间,于病痛、分离与死亡中成长;一个充满需要随喜也需要悲悯生命的世间,需要舍。
但是,所需要的那种舍,必须以时时保持警醒的心为基础,而非冷漠迟钝的心;它必定是经历严格审慎修习而来的成果,而非一时情绪的展现。然而,舍若必须一再地用力才能产生,那就不配称为舍,它的力量也会减弱,最后为生命的变迁所击垮。真正的舍应能面对一切严格的考验,并从严格考验的来源中使自己的力量再生。只有根植于观的舍,才有抵抗与自我更新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观的本质呢?观是清楚明了一切生命的变迁如何生起,并明了自我的真实本性。必须了解,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体验都源自此生或前世所造作身、语、意行为的「业」。业是我们从之而生的子宫(业胎 kamma-yoni),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是自己行为不可转让的「拥有者」(自有业 kamma-ssak..)。虽说是拥有者,一旦造作了任何业,就失去了驾驭它的能力:由于是当然继承者,业永远追随我们,它终究会回到我们身上(业的相续 kamma-d..y..d..)。没有一件发生在自身的事来自于陌生的外在敌意世界,任何事都是自己心念与行为造作的结果。这样的理解能令免于恐惧,是舍心的最初基础。当每件发生在自身的事都看到源于自己时,为何还要恐惧呢?
倘若生起恐惧或不安,我们知道自己的善业(业的所依 kamma-pa..isara....)是得以减缓的归皈处。这样的依止将使心中生起信心与勇气,相信过去所造善业的保护力量。即使现在生活倍尝艰辛,也有勇气在当下造作更多的善行,因为崇高与无私的行为就是抵抗命运重大打击的最好方法,及时行善永远不会太迟。若避恶行善时,这样的归依能深植于心,总有一天我们会说:「根植于过去的不幸与不善愈来愈减少了,而我努力使今生清净无瑕,除了更多的良善外,未来还能带来什么呢?」这样的肯定令心获得平静,得到忍耐与舍的力量,足以堪忍现前的苦难。那么,我们的行为将成为我们的朋友(由业相联 kamma-bandhu)。
同样地,生活中各种事件即是行为的果报也将成为我们的朋友,尽管它们带来忧伤与痛苦。行为以伪装的姿态回到自己身上,常常让人无法辨认。有时以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回报,有时则以生命的重大改变回报,这些业果往往与所期待的不符或违反我们的意志。由此可知,行为造作的结果是无法事先预见的,也让以各种借口隐藏、掩饰过去行为的混乱动机明显呈现出来。倘若学会从这角度来看,并能读到自己经验所传达的讯息,那么「苦」就能变成严厉但诚实、善意的朋友,教导关于自己的知识这最困难的课题,并警示我们远离自己正盲目走向的无底深渊。由于将苦视为老师与朋友,我们能更成功地以舍来忍受苦;最后,业的教义将给予强大动力,使自己从业中解脱,从那些将我们一再掷入轮回之苦的行为中解脱。厌恶将在自己的渴爱、愚痴、习性上生起,创造出许多自我考验的力量、对抗力与舍的情境。
舍应该以第二种观——无我( anatt..)的教义——为依据。此教法显示,从究竟的意义上,没有任何自我造作行为也没有任何自我影响它们的结果。此外,若没有「自我」,就不能说「我自己」。自我的错觉让人产生苦,并障碍或干扰舍。若自身某个特质受到责难,我们会认为:「『我』受人指责。」而动摇了舍;若某项工作没有成功,我们会认为:「『我的』工作失败了。」而动摇了舍;若失去财富或挚爱的人,我们会认为:
「『我所拥有的』失去了。」而动摇了舍。
要使舍成为不动摇的心,必须舍弃一切「我的」的想法。先从容易不执着的小事着手,渐渐地向自己深深执着的所有物与目标下手。同时,也必须舍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从自己个性的一小部分、不甚重要的特质或从自己清楚看到的些许弱点开始,渐渐地向自认为自我中心的情绪与嫌恶下手,如此修习不执着。
舍弃「我的」或「自我」的想法到达一定程度时,舍就会成为内心的一部分。当领悟到无我时,还有什么事物会由于贪、瞋或悲伤而使我们烦乱不安呢?无我的教义因而成为通往解脱与圆满舍之道的引导。
舍是四梵住的顶峰与极致,但不可误解为:舍否定了慈、悲、喜,或认为前三梵住较为次等。绝非如此。舍完全包容、遍及这三者,正如三者完全充满舍一般。
四、四梵住的相互关系
那么,四梵住如何互相遍及、弥漫?
(一)慈的守护
无量的慈看守着悲免于落入偏私,并防止悲因为选择或排外而造成歧视。慈如此保护悲使其不落入偏见或受到被排挤一方的仇视。
慈将其无私、无限的本质甚至它的热情给予舍。因为经过转化与控制后的热情,也是完美舍的一部分,可以强化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智慧的约束力。
(二)悲的功能
当慈与喜正享受或给予短暂有限的快乐时,悲提醒慈与喜不要忘记此时世间仍存在着最可怕的苦难,它们的快乐与无边的痛苦同时存在,也许下一步就会发生。悲提醒慈与喜:世上的苦难比起它们能够减缓的痛苦还要更多;缓和的效果消失后,忧伤与痛苦必定再度生起,直到证入涅槃时才能完全根除。悲不让慈与喜限制自己于狭隘的一隅以封闭态度来面对宽广的世界;悲避免慈与喜因严守的小小快乐而变得志得意满;悲刺激并促使慈扩展自己的领域,刺激并促使喜寻求新的资粮,因而帮助两者成为真正的无量心(appama......)。
悲避免舍落入冷漠无情之中,并使它远离迟缓或自私的孤立;悲敦促舍不断地进入世间的战场中,藉之坚定、强化自己,以期能经得起世间的考验,直到舍臻于圆满为止。
(三)喜的任务
喜阻止悲因世间苦难的景象而崩溃,避免悲被苦所吞并而排斥一切事物。喜缓和紧张的心,安抚被痛苦燃烧的悲悯心,令悲远离无意义的担忧与无益的多愁善感,因为这些只会削弱、消耗心力。喜使悲成长为积极的悲悯心。
喜给予舍温和的宁静,软化其严厉的外表。喜是佛陀脸上的神圣微笑,虽然他深深地了解世间的苦难却仍维持脸上的笑容,一个给予人们安慰与希望、无畏与信心的微笑,向人们宣说着:「解脱之门打开了!」
(四)舍的力量
深植于慧观的舍,是守护与约束其他三无量心的力量舍指出它们应当遵循的方向,并看着它们如是依循。舍避免慈与喜在无谓的追寻中浪费,或在未受控制的情绪迷宫中迷失。舍是为了最终目标而警醒的自我控制,不允许喜满足于小小的成果而忘了必须奋斗的真正目标。
舍意为平等心,它给予慈平稳、不变的坚定与忠诚,并赋予忍耐的美德。舍以平稳、坚定的勇气与无惧来滋养悲,使无量的悲能够面对一再遭遇的苦难、沮丧的恐怖深渊。从悲的积极面而言,舍是智慧所引导的平静又坚定的手,对于想练习帮助他人这困难技巧者是不可或缺的。舍在此又指忍耐、坚忍地专住于悲悯的工作。
由于上述的理由,舍可以被称为其他三无量心的顶峰与极致。前三者若与舍与观无关,可能会因为缺乏稳定的要素而变得愈来愈微弱。孤立的美德,若缺乏其他特质给予必要的稳定或柔软支持,这类美德往往会恶化成为自己特质中的缺点。例如,缺少精进与观的慈,可能容易变成仅是具有虚弱、不实性质的情感上的良善。除此之外,这样孤立的美德常常适得其反或有违他人的福祉。一个稳定与平衡的性格,能将孤立的美德与有组织且和谐的整体结合,并于其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而不会落入个别弱点的陷阱。这正是舍的功能,也是它对四梵住间理想关系的贡献方式。
根植于慧观的舍,是一个圆满、不动摇、平衡的心,但舍圆满而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呆滞、无心与冷酷的。舍的圆满不是由于情绪上的空无,而是由于完全的了解,自身的完成。其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如冰冷的石头般坚硬不动,而是最高力量的显现。
那么,舍的圆满与不动摇是如何产生的呢?
任何导致迟钝的要被消灭,任何障碍要被移除,任何阻碍要被破坏,情绪的漩涡与理智的迷乱皆消除,无碍的平静与伟大的意识流变得清净光明。警觉的「念」(sati),以敏锐的「慧」( pa......)融入深「信」(saddh..),以心的「定」( sam..dhi)平衡「精进」(viriya);这内在的五根( indriya)已增长为不再丧失的内在五力( bala)。之所以不再丧失,是因为在轮回中、在无止尽的「扩散」( papa.ca)中,五力不再迷失自己。这五力是从世间的心与行为而产生,由于受到念的防护,它们不再捆绑自己,回到稳定的状态。慈、悲、喜相继由世间的心与行为所产生,由于舍的守护,它们不执着任何事物,回到尚未衰耗、不受染污的状态。
因此,阿罗汉不会因为给予而短少了什么,不会因为将内心的财富赠予他人而变得贫穷。阿罗汉就像琢磨完好、无有任何瑕疪的清澈水晶,完全吸收光线的光芒,经过自己集中力强化后,再将它们反射出来。色彩绚丽的光线无法污染水晶,无法穿透它的坚硬及打乱它平衡的架构;水晶真正的清净与力量仍然不变。「正如世间所有的河川都流入海洋,天上所有的雨水都落入海中,却看不出大海有所增减。」神圣舍的本质也是如此。
神圣的舍,或者说具有神圣舍的阿罗汉,是世间的内在中心;但这内在的中心,应与无数有限领域的外在中心(所谓的个性、管理法则等)有所区别。之所以为外在中心,是因为当它们遵循无常法则而完全改变结构时,就不再是中心,因为其物质或精神的重心产生转移。而阿罗汉「舍」的内在中心永恒不变,所以是不动摇的;之所以永恒不变,因为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佛陀说:
有执者,必有行;无执者,则无行;无有行,则得止;既得止,则无渴爱;既无渴爱,则无来去;既无来去,则无死生;既无死生,则无此世彼世,亦无二者之间。于此,则苦终尽。(Ud..na 8:3,《自说经》第 26册页 157)
佛教的崇拜 佛陀一再地劝阻弟子不要对他个人过度...
简介 以观照为修练重心的佛教,本质上是条通往心...
息苦之道 一、宗教因苦而存在 解脱痛苦,是所有...
心的五盖 一、前言 佛陀教义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不...
无畏的信仰 信仰所牵涉的,不只是相信存在的事物...
蜕皮 一、前言 最古老与最具特色的《经集 Sutta ...
业与业果 一、业果是可以改变的 大部份有关业说...
再版缘起 献给 《法见》再版编辑是为庆祝 向智尊...
为何要离苦 佛陀宣称他教导佛法唯一的目的是要引...
初版序 有情存在的世界,除了成功无其它价值可言...
轮回与轮回的止息----善根、不善根与业的关系贪是...
舍断不善根,饶益自他----善根、不善根的社会意义...
以念与观断除不善根----如何断除不善根透过「单纯...
心的十六种染污----《布喻经》及其批注诸比丘!知...
正念的力量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
觉知、净化你的心「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一我们心...
自由开放地面对烦恼「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二「全...
停止与放缓的艺术「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三保持不...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全然专注」的修习之四心愈能...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慈、悲、喜、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