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灭度后分成三个五百年,后五百岁就是佛灭后的一千零一到一千五百年,这时,若是有人能够相信这部经,他的功德是很大的,证明他早已在许许多多佛的面前,种下善根,如来知道此人有无量的福德。
现在我们离释迦牟尼佛涅槃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离佛在世的时代更远了,假使你能够相信如来所说的话,就已有无量功德。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这句话很绕口,意思是如果你以无量无数的身体布施给众生,这个功德实在是很大,但是与一个人因为听了《金刚经》而产生信心相比,后者的功德更大。
二、法施功德比财施更大
1、‘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功德固然不小,但另一人不但自己能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还能说给他人听,此人的功德更大。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前一个例子是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此处所说的数量更多了,加倍再加倍,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做布施。恒河沙数有无量无数,无法计算,但是此功德仍比不上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为人演说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前面的例子是用七宝做布施,这里则是用身体。以无量无数的身体、生命,布施给众生,这个福德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再为他人演说的功德。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1、‘如来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部《金刚经》是为了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的人说的,所谓大乘心是菩萨心,最上乘心是无上菩提心。假如能够受持读诵,而且还能广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无可比拟,可说是已经担起佛的功德了。
2、‘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过去世的罪业即能消灭。这是因为已体会到‘无我’,既然是‘无我’,冤家债主就无法影响到你了。
3、‘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一个小世界,也就是一个日月系统,就有一个须弥山,那么三千大千世界便有许许多多的须弥山;假如那些须弥山都是七宝所成,即使全部布施出去,也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只有四句偈语,或是为他人说的功德。
4、‘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同样的意思,只是数目增加。满无量阿僧只代表无量无数,布施无量无数的世界七宝,其功德还是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于四句偈,而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更大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不是迷信,《金刚经》中有说明。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什么叫作‘得成于忍’?‘忍’是无生法忍,就是断烦恼而生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不会在做了功德之后,以为是有功德。
结论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实相’,所谓‘实相无相,法身无身’。‘实相’是‘无相’,是如如不动的,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的法相,就好象是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又象是电光;若能如此观察,如此观想,就知道一切相都是暂有的假相。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听到以上的佛法以后,所有的僧俗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世间所有的护法善神,通通闻法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说到这里,已经圆满讲完。大家非常欢喜,我也是一样,因为《金刚经》实在太好了。
诸位听完之后,回去要信受奉行、为他人说,至少要常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发生任何困难、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告诉自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
怎样做一个居士 圣严法师 著 目录 一、三类法门...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
圣严法师 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
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
人生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 在佛教的基本教...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
怎样做一个居士 圣严法师 著 目录 一、三类法门...
给人方便等于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
人生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 在佛教的基本教...
圣严法师 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