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居士人物 > 梁乃崇 > 正文内容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感性与愿性

梁乃崇  发表时间:2020-12-28   作者: 梁乃崇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理性、感性与愿性   梁乃崇 菩萨乘愿再来普渡众生,他没有理由的, 他不这样做,他不舒服。 他不要钱,他不要地位权势,也不是什么爱好不爱好。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理性、感性和愿性」。我先解释理性、感性与愿性的定义,再综合起来看这三个面向。   心灵三面向与其他知识系统的比对   这三个性质不是说心灵有三类,而是心灵有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是一体的,互相关联。每一个面向,都由低至高,有不同层次的境界。境界愈高,就愈空灵具足;境界愈低,就愈重浊,并且常感缺乏不足。三者的运作是整体的,不能切割开。  

(图一:心灵的三面向)   现在我就用这三角体来代表这三个面相(图一),并且列出它们的对照关系(图二)。我们看到,理性可以对照到大家熟知的IQ,或智仁勇的智,或真善美的真或知情意的知;感性可以对照到EQ,EQ这个名词差不多出来了十年,我们译成情绪商数,另外对照到智仁勇的仁,真善美的美以及知情意的情;愿性可以对照到AQ,AQ这个名词才出来一、两年,我们译为挫折商数或逆境商数,另外愿性还可对照到智仁勇的勇,真善美的善以及知情意的意(志)。这三个面向,人一定都会有,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面向,而其他两个,你不太了解,那是不健康的想法。换句话说,这三个面向都非常重要,是缺一不可的。    

(图二:「心灵三面向」与其他知识系统的比对)   理性是在求知、求真、求智   我们先来看对照于理性的IQ,大家都以为IQ高就是聪明,我们做智力测验,实际上是在测量你的思考速度。所谓IQ高,就是思考速度快。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都说爱因斯坦很聪明,他的IQ是很高的,有180,可是他在做学生的时候,成绩是不很好的。假如要用这个成绩来猜测他的IQ的话,那肯定是不高的。所以,这里是属于我们的智慧,也就是理性的部分。理性是在求真、求智的,也就是在求知,所谓求知,它的重心在懂不懂。所以,如果对重视理性的人说:你不懂!那真是奇耻大辱!这里的重点就是要「懂」,要「知」,这就是理性的特征。就像飞安委员会的工作是调查真相,就是在求真,重点是在懂不懂!我想这个就不再多说了。   感性是在求仁、求情、求美   再来看感性,感性求的是仁,是属于情方面的,也是在求美。如果是一个艺术家,他追求的是美,重点就是有没有情!有没有情就是有没有好感,这一部份就属于「感性」。如果「真、善、美」里面,只能选一个的话,我选的是「真」。你会选哪一个?有人会选「美」,那他是属于「感性」比较重的人;选「善」的话,是「愿性」比较重的人。「智、仁、勇」里面,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喜欢「仁」的话,那你是「感性」比较重的人;喜欢「智」的话,那就是「理性」比较重的人。   所以,感性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从过去以来一直都会这样:如果你太理性了,心里面会觉得空虚,会觉得不足,为什么呢?因为另外两边没有被满足。你心里面有需要,所以,在生活里面,自己就会把环境弄得美美的,这样就舒服一点,比较不会枯燥乏味。各位在飞安的工作偏重在理性,但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还是要生活的,所以,生活里面还是需要感性这方面来调合。譬如唱唱歌、看看电影,要不然也要出去郊游或旅行,那都是要满足这个部分。如果一个团体大家都很理性,没有感性,就会像没有润滑油的机械一样,常常会碰撞,有了感性这一部份,大家在工作、相处的时候,就会有润滑作用。   有些人很厉害,他能够控制别人的情绪,或者是掌握别人的情绪。他要你高兴你就高兴,让你生气你就生气。能够这样,当然是他先把自己的感性掌握得很清楚,然后就可以掌控别人了。这个能力,可以使一个人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部份掌握不了的话,事实上,对一个人、对一个团体,会比较难掌握。   以前吴大猷就常讲:「人是最难搞的,搞物理都很容易。」为什么人比较难搞呢?因为他有感性,你不懂感性,当然就觉得难搞了,如果懂的话,人也是好搞的。所以,飞机好搞,人也好搞啊!我想,这是生命的特征,如果是搞飞机的话,因为飞机是物,只要用理性去对待它,大概都可以把它搞定。但是,生命就不同了,生命除了有理性之外,还有感性,你一定要懂得感性,才能够把握它。   愿性是在立志、求善、求勇   再来就是「愿性」,「愿性」是什么呢?「勇」跟愿有关,「善」也是愿,「知、情、意」的「意」是意志,意志就是愿性。我们从小读书,一定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志愿。你的志愿,就是在讲你的愿性是什么?也可以代表你的意志是什么?或者是你的人生方向是什么?这些都是「愿性」,可是现在这个部分被我们忽略了,心灵就缺了三分之一。   譬如说,有些人上大学要选什么科系,是爸爸妈妈帮他决定的。很多读医学院的学生,自己根本不喜欢医学,是爸爸妈妈要他读的,或是随着社会的价值观去读的。后来他也做了医生,但这不是他的志愿,他这一生真的会很痛苦。这个现象就表示我们还不了解「愿性」是什么,如果大家对于「愿性」清楚的话,就不会犯这种错误。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了解到心灵这三个面向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如果只重视其中一个或两个而忽视其他一个或两个,是绝对错误的。    

(图三:理性的层次)   理性的层次   我们就由浅至深来谈理性(图三)。你常会想东想西是吧?那想东想西的心就是比较低层次的理性。如果你有系统地想,思维是有系统的,就是比较高层次的理性。比这更高一点,就是形而上的逻辑论证,我相信在座各位,对于逻辑论证一定很讲究,就好像侦探要用逻辑论证,抽丝剥茧地把真相找出来一样。比逻辑论证再上一层就是智慧,在这个层次,他可以接受的假设是多种假设,多种假设透过逻辑论证,可以得到多样的结论。不同的假设,经过逻辑论证,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有智慧的话,就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假设,如果智慧不够,就只能接受一个假设。如果你可以接受很多假设,即使是相反的,你也可以接受,都可以拿来用,这样的理性层次,就达到了智慧层次。   直觉能生万法   如果你只能接受一个假设,其他的假设不能同时接受,特别是相反的更不能同时接受,这个智慧就没有那么高的层次。那更高一个层次是什么呢?就是「思议所不及」,也就是逻辑论证达不到的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又清楚明白,到了这个境界就是「般若智」了,是属于一种直觉,这个直觉能生万法。当我一讲到这个层次的直觉,就跳得太高了,好像不太容易懂。但是,我要提醒各位这一层次的直觉,是你每天都在用的。   我举个例子,譬如有一天你拿着榔头钉钉子,不小心敲到手了,痛不痛?那种立即的痛感,那么清楚,是经过思辨的吗?没有,那个就是「直觉」。譬如说,这个三明治到底好不好吃?你要经过思维、逻辑论证,才知道它好不好吃吗?不需要啊!一看就知道的。所以,我们在做非常多事情的时候,根本都是在用直觉,但是,问题是你常常不承认你有这种东西,你以为你没有,实际上我们是有的,而且时时刻刻都在用。虽然实情是这样,直觉还是需要锻炼的。   理性的限制   有了假设,我们经过逻辑推论后,就会得到一个结论。假设是你自己定的,你可以定N个假设,也会得到N个结论,这只是逻辑论证而已。但是,我们在做逻辑论证的时候,是不是很严谨?「列子」里面有一个「亡鈇意邻」的故事,说有一个人掉了一把斧头,心里就猜测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这小孩的行为、走路就像贼,再看他脸上表情也像贼,听他说话也像贼,看他所有动作态度,没有一样不像贼。没多久,他在家里,找到了自己的斧头,这时再看这个小孩时,所有的动作态度都不像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逻辑论证是不够的,结论是要经过查证的。所以,飞安委员会就是在做查证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样才会得到真的东西。经过逻辑论证得到的答案只是推论,而推论,也就是解题的能力,包含前面猜想的能力,就是所谓的「智慧」。   不过这样的理性还是有限制的,它的限制是什么呢?是在它的基础是假设,假设改变了,后面的结论就会跟着改变。因为这个假设是随你选的,意思就是任何结论,你都可以得到,只要选一个适当的假设,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论。所以,逻辑论证并不能证明答案就是真的,一定要经过查证,查证就是做实验,就你们的工作来讲,就是要去做调查,而调查也等同做实验。科学的实验也是有限制的,是什么呢?科学实验要能够重复,那么,科学实验是怎么认知、怎么知道、怎么判断这就是正确的证据?证据摆在那里,它自己不会讲:我是正确的证据,不会的。而这个证据、实验的结果、查证出来的证据,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怎么判断?证据本身是不会说话的,我们说证据会说话,其实它本身不会说话,是人在说的,是在人的认知之下,说出来的。所以,最重要的限制,还是受人的认知的影响,因为,这些查证所得的证据,还是人说的。凡是人说的,就不一定是绝对正确。所以,犯罪案子也会误判,误判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为什么?因为这是人做的。   我们如何超越这个限制呢?就是要超越到理性之外,所谓理性之外,就是要超越到没有假设,到「空、无」的层次。如果你可以超越假设,那么,它无限的潜力就会出来。套一句佛家用语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超越假设。如果是「有所住而生其心」的话,就没有办法超越假设。  

(图四:感性的层次)   感性的层次   接下来讲感性(图四)。我们来看,感性的最低层次,就是情绪,再往上一层就是感情,比感情再高一层,就是feeling。这一个层次,我一直要找一个名词来表达,以前用「感觉」,觉得不对,后来就用「感性」,感性是好一点,但也觉得不太适合,找来找去就找了英文字:feeling。这个字,我发觉美国人他们的意思,跟我要表达的是一样的,就代表我要的意思。很奇怪,跟我们中国人讲feeling,大家统统都懂,所以,就用了这个字,而且很正确地知道我要讲的意思。如果我用「感觉」来表达的话,反而会听错。所以,这个层次大家是有的,但是,中文里面并没有一个适当的字来代表这个层次,反而英文有。比这个层次再高一点,就是所谓的「大爱、博爱」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大家常讲的「慈悲」是在更上一层,是与「情感所不及」「憎爱不关心,常伸两脚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在同一个层次。   感性的直觉层次   所谓的慈悲,就是「无量慈悲」。这个层次到了直觉,也就是感性的直觉层次,那是什么呢?是「情感所不及」的状况,感情到不了这里,那它是什么呢?就是六祖所说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是什么境界呢?就是感情所不及,就是超越了爱恨情仇,得大自在。这样的境界,就是「无量慈悲」的境界。这个境界又到了我们所谓的「直觉」层次。   受生爱,爱生取   我们再来看feeling是什么?我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根本不知道感性是什么。可是,有些同学很会谈恋爱啊!跟女朋友感情好得不得了,我不懂谈恋爱是什么,也没有女朋友。所以,我就问他:「喂!谈恋爱是什么?」他听我这样问,就说:「哎呀!你好像完全没有感情这个东西。」我说:「我就是没有啊!那你教我吧!」于是这个好朋友就教我了。可是他怎么讲我都听不懂,因为我真的搞不清楚。那时他就到市面上买了一本《世界伟人情书大全》,厚厚的一本,然后就翻给我看:这一个伟人是有真感情的,那个人他没有。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也讲不出来,只说:这个就是有嘛!在里面又翻到拿破仑的情书,我们一篇一篇的看,他说:这有真感情。约瑟芬是拿破仑的情妇,她也有回信啊!他说:约瑟芬没有,感情是假的。我说:我就是看不懂,为什么这是假的?他又要我写情书给一个假想的情人,我就写,写了几次,他看了以后说:「哎呀!这个不行,你的情书里面,都是『因为怎么样,所以怎么样』,『因为你很好,所以我要爱你』『因为你很漂亮,所以我要怎么样……』」我说:「不这样,不然要怎样?」我就发觉脑子里面,全都是「因为、所以」这个结构。他说:「你要把因为、所以拿掉。」我说:「拿掉就没有了,就写不出来了。」他这样很热心地教了我三个月,然后到最后一天就说,他放弃不教我了,说他没有办法。虽然这么说,到了第二天,他还是一大早就跑来,他说:这是最后一次了哦!实在没有办法就没有了。他就草草的画了一个图,这一个就是感觉,另外一个才是感情,加上一个理由那就是假的,从你的感觉一出来的就是真感情。他这么一讲我就懂了,我不是没感觉!只是不知道他们讲的感情,原来是这个东西。所以,就在那一剎那,我完全懂了。我说:原来你们讲的是这个,我知道啊!而且我有啊,这是什么东西?就是feeling。   懂了以后,我就跟他一样地神,一对男女走过,不管是亲密的、不亲密的,我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有没有感情。有一天偶然遇到一个朋友,当我和他在聊天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过来跟他闲话两、三句,等那个女孩子一走之后,我就问说:「你们有很深的感情哦!」我这么一说,把这个朋友吓死了。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和那女孩子的感情,以为掩饰得很好,怎么一下子就被我看穿了,真是吓到他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我真的懂了,因为经过了查证。那个时候,我们很得意,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情圣,我说:那我是第二吧!学佛之后,读了「十二因缘」,看到「十二因缘」中讲「受生爱,爱生取。」看到这一段我也吓到了。原来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懂了「受生爱」:就是由感受直接生出来的,才是真的爱嘛!我只懂得这一个,祂懂十二个,我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二,原来两千多年前,祂就清清楚楚了。  

(图五:十二因缘及好感、爱、占有流向示意图)   ※沿着十二因缘逆向回来,爱就会一直存在   好,现在我来解释(图五):譬如说,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事实上,在爱他之前,一定是先有好感,那个好感就是「受」,也就是感受、感觉,这就是feeling。有了feeling以后,才会去爱,爱了以后,就会怎么样?就要占有、要控制。当好感变成爱的时候,好感就没有了,当爱变成占有的时候,爱也没有了,只是占有。所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是这么来的。人一定是依着「十二因缘」这样走下来的(由「无明」往「老死」),走到后来就是生老病死。佛法要我们怎么走呢?就是要我们逆向来走(由「老死」往「无明」),逆向走回来就不会往「老死」落下去。所以,在「爱」这个地方,我们不要只想保有爱,你要沿着十二因缘逆向回来,爱就会一直存在。也就是说,你要一直保持在有好感这里,那么爱就会存在,就不会落下去。我们一般讲的爱恨情仇,就在「爱」这里,你只要能提升上去,你的爱就会更开阔更丰富。所以,我们要回溯,回溯到我们的感受、欣赏的态度这里,那你就会保有美,也会保有那个feeling,不要随着习性向外驰求。因为这样的回溯,就会回溯到无明,无明过来就是本明(也就是禅宗说的「本来面目」),如此就可以一直回溯到直觉,这样的回溯,才是向内心的,也才会越来越开阔。    

(图六:愿性的层次)   ※愿性的层次   接着讲愿性(图六)。如果一个人遇事常犹疑不决,他的愿性就很低;若遇事有所决断,能做取舍,那他就在比较高一点的层次,这是就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来说的。大一点的事情,比如:作人生的大抉择,或说人生的志愿,这个层次又要高一点了。再高一个层次,那就有关你的信仰、使命感,也可以说是永恒生命的抉择,就不只这一生了,也就是生生世世的生命,你怎么抉择的问题了!还有比这个更高的,就是「意志所不及」,到了这里就超越了意志,他有大无畏的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   ※愿性直觉层次的威力   这个层次还有一个「无始清净大愿」。菩萨都是依「无始清净大愿」而来的。「无始」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就来了,就有这么一个清净大愿,没有理由,一开始就来的。所以到了这个层次的愿性,是既不讲感情,也不讲理性,就是「我要什么」!这个层次的愿性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你达到这里时,你就知道,就像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任何困难都不在乎,这就是我要做的,是非常勇猛、意志坚定、无可动摇的,那就是到这个层次了。   像菩萨乘愿再来普渡众生,是没有理由的,不这样做,他不舒服,他不要钱,也不要地位权势,也没有什么爱好不爱好。你看,这个「愿性」,我们觉得不了解它,隐隐约约知道一点,但是,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大概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受到影响。   你的志愿是什么?自己要去找到内心渴望的东西,那个渴望才是你的志愿。我知道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他自己也不晓得要干什么?因为他自己不晓得要干什么,所以,爸爸、妈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老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或者这个社会价值观,鼓励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要努力去找,去发掘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每个人一定有的,不然,不会来做人。   愿性的限制与超越   「愿性」也是有限制的。「愿性」的限制就是常常认为:哇!我的愿望太大了,怎么行呢?人生苦短啊!哪有那么大的愿力,所以,还是小一点吧!觉得这样才可以完成,这样子的话,你的愿性就被限制了。像菩萨的「无始清净大愿」,根本不在乎这一生的,他的生命是无限的,所以愿性就无限。当你感叹生命短暂,限制了你的成就,就要发菩提心,证「无生法忍」,这样一来就能够行菩萨「无始清净大愿」,没有任何限制了。发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你的真心,也就是真正的本性,而证「无生法忍」就是靠近了你的真心。所以,要能够行菩萨大愿、做菩萨行的话,就要回到直觉的部分,亦即到了愿性的最高层次就没有受到限制,这里即是直觉这个层次的愿性。  

(图七:理性、感性与愿性的比对)   理性、感性与愿性的比对 这里我们将理性、感性与愿性的层次综合起来看(图七):这个表是互相的对比,刚刚我们都已经一个一个地说明过了,大家可以就心灵三面向的层次由低至高互相对照,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对比关系:每一层都类似,都是可以类比的。而到最高一层,我们发现「直觉」是心灵三面向共同的最高境界。什么是直觉?我们又怎么让直觉恢复、展现呢?以下我将一一说明。   直觉就是从菩提心直接去知觉   什么是直觉?直觉就是从菩提心直接去知觉。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你的「能知能觉」,每一个人都有能知能觉,最纯粹的能知能觉,就是菩提心。什么是「能知能觉」?譬如说,我站在这里,你们看见我了,就是因为你们有能知能觉才看得到,这个就是菩提心。当然,能知能觉有层次浅的,层次浅的还不纯粹,所以,要到层次最高的纯粹那个部分,才是菩提心,也可以说就是你的真心,用禅宗的话来讲,菩提心就是「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就是菩提心,那菩提心是什么?就是最纯粹的能知能觉啊。像前面举的看见我的例子,菩提心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天天都在用呀!   不纯粹的能知能觉,一定要靠这一个纯粹的能知能觉,它才有作用。如果说我的最纯粹的能知能觉没有了,而我现在用了一个不纯粹的能知能觉,这是不成立的,不纯粹的能知能觉要起作用,纯粹的能知能觉一定要跟它在一起,才会起作用,而纯粹的能知能觉,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你用你的菩提心或者本来面目,直接去感知,那就叫直觉。不是透过思维去感知,也不是透过想东想西去感觉,更不是透过逻辑论证,而是直接去感知,那个就是直觉。   直觉就是心灵自主最高表现   所以,它是「思议所不及的」,能够从菩提心直接作为,就是「率性而为」,用佛经上的话,就是「率萨埵性」而为,这样就没有根据什么理由。通常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有个理由我们才会去做,而没有理由,从菩提心直接作为就是率性而为、率萨埵性而为,直觉就是这样。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是心灵自主的最高表现,这个时候,你的心灵不会受到外在的那些条条框框的左右和限制,心里面的东西就能直接发出来了。   很奇怪哦!讲到这里,大家好像觉得很深奥!事实上,很多人都在用哦!我知道很多女生,要试探她的男朋友是不是真的爱她,都要试到这个程度的!都是要测试:不是因为她很有学问,她长得漂亮,她家里很有钱,所以你才要娶她,如果是这样,她心里面会觉得不舒服的。她希望你爱她,都是发自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就是要爱她,这样子的爱,她心里面才会觉得满足,不能确定的时候,就要来试你,我知道很多男生被试得很痛苦。   这样子的爱、「直觉」的这种状态、这种的率性而为,是好多人心里向往、想得到的。可是,讲也讲不出来,做他又会做,真是很奇妙。现在,我把它说出来,大家又觉得很深奥、很难懂,真是很好玩的事情!   恢复直觉的方法   好,那我们怎么恢复直觉?就要像前面说的那样,追本溯源,回溯回去,找到自己的本心、本来面目;另外就是要放掉执着,对内心的那些执着或者是假设、认定,都把它放掉;再来就是学习静坐,就可以恢复直觉。   ※佛法讲的觉性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明: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在找一个东西,可是我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但是,我晓得我要找一个东西,这个就是我的愿性。后来上中学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要求的是「真」,当时的学生,以为物理就是在求真,所以,我就去学了物理。学到后来才知道,原来物理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发觉它不是真的呢?因为那些大科学家都说:「你们有办法的话,随时可以推翻我的定律。」可以推翻就表示那不是真的。那个时候,心里很痛苦,学了半天,原来那些都还不是真的。可是我还是想求真,所以就开始去学佛,学佛之后才晓得,最真的「真」就是我们的「觉性」,也就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禅宗讲「能、所」,我现在把它改成:「能知能觉」简称就是「能知」,「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这样子比较现代的话。「被知」就是只要被我拿到、被我想到、被我看到、被我听到,都是被知。能够去看这些被知、听这个被知、摸这个被知,看这个被知,是谁呢?就是「能知」。   像这个东西摆在这里,你会觉得这是被你看到的嘛!对不对,这就是被知!只要有被知存在,一定有能知!没有能知,你怎么会觉得这是被知呢?当你觉得这是被知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能知在。可是,这个能知,就没有被注意了。「真心」在那里呢?就在「能知」这里,就在所谓的「能知能觉」这里,这才是真正所谓「真」的根本。   释迦牟尼佛的另外一个称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跟我讲的「纯粹的能知能觉」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佛法讲的「觉性」,就是讲能知能觉,这个才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真正要找的是「觉性」,说穿了就是求佛法。这个愿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是要经过这么长的人生,这么多波折以后才弄清楚。这股往前追寻的力量是从那儿来的呢?其实就是靠「愿性」的力量在推动的。从这里,你就知道愿性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你深藏的愿性实现的时候,你是非常快乐的,你会觉得,什么都不需要,这个就够了。   好,我想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顿悟与渐修两者并重   问:请问梁老师,经过今天的演讲,我感到满好奇的,像进入到觉性,是顿悟还是渐进式的?率性而为还有学习静坐,对我来讲有点模糊,是不是再阐释一下?   答:事实上,顿悟和渐修两个都要。渐修就像我们数学里面:如果这里有个点,我有另外一个点,要趋近它,我每次都走一半、走一半,那是无限的趋近,但是,永远到不了。最后要到得了,不能那样渐进、渐进,所以,最后那一顿,是前面做了很多的渐修以后,这么一顿!因为那是从有到无的变化,那个变化你没有办法用渐修的方式进去。那你说:我不要渐修就等那一顿,这样是得不到的,那一顿是渐修之后才有资格做的。   至于说率性而为,你必须先悟了「本来面目」(「菩提心」、「真心」),也可以说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水准,你才能够率性而为。如果没有到这个水准,那你率的是「贪、嗔、痴、慢、疑」的根性,也就是率的是识心,不是真心,那就有可能胡作非为。   静坐的目的   静坐是什么?粗分我们的心,可以有两种层次,上层是本来面目,下层是识心。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的;识心是生灭的。所谓生灭心就是一下子这样想、一下子又那样想,这就是生灭。所谓的「不生不灭」就是不会生出来,也不会消失,一直稳定地在那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静坐的时候,可以把生灭心安静下来,生灭心安静下来以后,不生不灭心才容易显出来,这就是静坐的目的。   问:用各种方法在学习静坐,恢复所谓的自性的过程中,佛法的末那识、阿赖耶识,与西方的潜意识,如何很自然的去导入,区分清楚?   答:我们的识心是很复杂的。从「十二因缘」来看,所谓的识心是什么?从「名色、识、行、无明」,这是「识心」,这边的「本明」才是「不生不灭心」。识心的构造很复杂,「末那识」就是指「行」,「无明」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部分,就是西方所谓的潜意识。潜意识的意思,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有这个东西,当然,它的意思也就是无明的意思,无明的含意跟潜意识的含意是类似的。我们静坐的时候,你说,这些东西我们怎么区别啊!那难哦!一般人大致上他可以区别的,是名色和识这个地方。所以,你静坐的时候,先把识心静下来,直到这个成功了以后,你间接的才会进到本明这里,是有步骤的。   识心受的磨练愈多,直觉就越强   问:梁老师,您刚才说直觉是最高境界,同时也举了很多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经验,脑子里累积了很多的记忆,是不是就会有很多的直觉能力。就日常生活中比较低层次的直觉来讲,年纪愈大,经验愈多的人是不是直觉就愈强?另外,是不是有很多人,天生就具有直觉的能力,那是他前辈子带来的吗?   答:很多人对直觉有误解,好像一个人最好不要读书,不要有很多知识,直觉才会强。不是,事实上,直觉就是在「本明」这边直接来用,但是他还是要透过「十二因缘」才能显出效用。所以直觉本身要接受这个身体,这个世界,不断地互动、回馈,才会强的。不是「本明」以下都不要,大家对直觉实在不了解,所以有很多误解。直觉它是要独立,但不是没有关联。   直觉要灵敏,还是要有很多经验。譬如说,当你开车的技术很熟练的时候,是不用思考去开车的,即使是非常困难的停车空间,也可以毫不费力就停进去了,这就是靠直觉。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开车经验,能凭直觉就停进去吗?又譬如有医术精湛的老医师,常常看一眼就知道病人是什么病,他用的就是他的直觉,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经验是不可能有这个直觉的。   所以,直觉并不是无中生有、单独存在的,它是跟你的识心有互动、回馈的。对某些事情,经验愈多,识心受的磨练愈多,直觉就越强。但是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文化,都是否定直觉的,所以,我们受的教育越多,工作的时间越长,直觉被否定的次数就越多,最后就萎缩掉了。小孩子的直觉好像比较灵敏,是因为他的直觉被摧残的比较少。如果我们的教育文化,是接受而且鼓励直觉的,那么人愈老、经验愈多,直觉就愈强。   被知的都不是能知   问:梁老师,再请问您两个问题。我一个叔公九十五岁,他静坐大概四、五十年如一日,每一次跟他谈话,都会有很多生活上的体会。有一次问他:听说静坐有可能会走火入魔?他说:「会,但是没有办法解答。」第二个,我们有没有前世、来世?这个当然跟今天的主题没有相关,但是,好像可以延伸到这个层次。   答:走火入魔是有的,当你有执着的时候,有可能会走火入魔。所以,来圆觉宗学的人,我都会教他们一个东西,教他们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教他们一个:「被知的都不是」,这个就可以避免走火入魔。被你知道的,就是被知的,被知的就一定不是能知,那我们要求的是能知啊。所以,用完整的话来讲,就是:「被知的都不是能知」,因为能知是佛性、自性、本来面目,而我们要求的就是本来面目,所以,被知的都不是,这样的话,就不可能走火入魔。   第二个:有没有「前世、来世」?有。当你承认有心灵,那就有灵魂。只要灵魂是存在的,就有所谓的前世今生。如果你否定灵魂存在,那就没有了。那么,我们问:「心灵存不存在?心灵是什么?」心灵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能够举例说明吗?很难,对不对?物质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把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心、一个是物。心就是心灵,物就是物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这样分类,可是,物是什么,很容易定义,心到底是什么?好,我用另外一个东西来问:一个是能知,一个是被知。这个宇宙我也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个是能知、一个是被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全部就是这两类。   能知是什么?被知是什么?我们先看,像这个笔,被拿的就是被知,我不拿就掉下来,我的手能拿就是属于能知。但是,讲到纯粹的能知,就比较有深度了,我今天也没有时间讲。   那么,我们就问:「心」属于能知还是被知?「物」属于能知还是被知?我们先问这个好了,物是属于能知还是被知?它一定是被知嘛!是不是?心属于能知还是被知?至少有一个把握,比较偏向能知。   所以,如果我这样子定义的话,就很清楚了。心就是能知,物就是被知。当我这样子一定义以后,心,哦!原来是能知,那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   每一个人都有能知,我站在这儿,你看见了,你就有能知,你如果没有能知,你怎么能看,你就看不见啊!所以,你的能知是存在的,它就是你的心。所以,你用能知和被知来定义「心」和「物」清楚得很。   如果你没有这个能知,你能说我也不相信你能说出来,你要反对也反对不出来。所以,我们确定我们有能知,这是毫无疑问的。从真实面、实际面来看,这是真实的。既然能知就是心,所以,心灵是存在。心灵存在的话,灵魂就会存在。所以身体死掉、坏掉的时候,能知并没有坏掉,能知没有坏掉,心灵就不会坏掉。所以,它就会以我们所说的「灵魂」这样子的状况存在。没有坏掉,一直存在,就会有现在、过去和未来,所以,根本绵延不断,这个部分是不生不灭的。因此前世、今生、来世是存在的。   (编按:2005年10月6日梁乃崇教授应飞安委员会之邀,演讲「理性、感性与愿性」此一主题,讲稿由张春美记录,黄秀真、曾煜隆整理。图示由苏莉华制作。)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