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菩萨净土
时间:92年7月13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讲者:梁乃崇教授
纪录:黄惠芬
整理:羊忆玫、梁玉明
今天我要讲「企业是菩萨净土」,这个题目是我订的,不在佛教经典里。演讲的大部分时间会用在证明企业可以是菩萨净土,内容大致分成:
第一、佛经中的净土。
第二、菩萨如何建立净土。
第三、企业可以是净土吗?
第四、欲建企业净土的修
行者需具备怎样的条件。
第五、菩萨在企业净土中的修练。
第六、结论
首先讲佛经中的净土,佛经中的净土很多,像
阿弥陀经的世界就是佛净土,我现在引用《维摩诘经》里面一段释迦摩尼佛讲的话来说明:「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一切能舍
众生来生其国。」这样的净土在经典里很多,
六度都可以是菩萨的净土,我只是引用其中一个而已。譬如说「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布施是菩萨净土」、「忍辱是菩萨净土」、「
精进是菩萨净土」、「
禅定是菩萨净土」、「
智慧是菩萨净土」、「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等等。
菩萨净土在佛教经典里讲的很多,但是没有讲到企业是菩萨净土,在《维摩诘经》里也没有。但是我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看到两句经文:「有世界名普光明
庄严,胜智大商主」,佛的名字叫「胜智大商主」,这位商主当然是企业家。还有「有世界名妙轮藏,
佛号大力善商主」,我看到这两句就视为至宝。原来有两个世界,还不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华严经》里面讲的世界多得数不清,我们住的
娑婆世界也是其中之一。《华严经》里面说的内容大部分是娑婆世界的事情,「普光明庄严」这样的一个世界,也等同于我们娑婆世界一样的世界,只是没有详细说明。只有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就代表那里的佛是「商主」,是企业家,所以企业家是可以成佛的,在经典里面是有证据的。
《华严经》里面说有企业家成佛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就要说:「企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作贡献,创造价值,成就
功德之众生来生其国。」到这个企业里来当员工,或是当股东,或是企业的顾客,就叫作「来生其国」,像前面布施的净土,是能舍的众生来生其国,企业净土是能贡献、创造价值、成就功德,喜欢做这种事情的众生来生其国。这还是我想的,接下来我要在佛经里找证据,证明这是真的。
先要定义「企业」,企业是团体组织,包括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我把企业的含意再放宽广一点,把企业改成事业也可以。所以像基金会、协会,也是属于企业,当然营利的也是企业。我们来看,在《维摩诘经》里面菩萨如何建立净土?释迦摩尼佛说:「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
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这个地方已经是佛土净了。「随佛土净,则
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段经文我大概解说一下:直心、发行、深心、意调伏、如说行、回向、方便、成就众生,然后佛土净,这一段已经是佛土净了,为什么还要加下面这一段,还要一切功德净才能佛土净呢?这里是有阶段性的。其实直心、发行这里的「行」不是行动的行,然后到深心再到意调伏,这都还是菩萨内心里的事情;然后如说行、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才是菩萨已经向外去实践了,但还是小范围的。接下去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这才是面对大范围整个世界的实践。所以这里面是有层次的,由内向外,有点像「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
我们先来解释「直心、发行、深心、意调伏」,这些都是菩萨内心里的事。「直心」讲的就是真心诚意,这是最浅的讲法,而最彻底的直心,我的解释是要悟了本来面目,以本来面目来面对事情,从本来面目出发,这样就是最直的直心了。这样的直心在经典里有另外的说法,就是「直觉」!大家修到直觉了,就是以本来面目来面对所有的事情。不是根据什么道理或什么想法,而是从你的能知能觉直接出来,那样就是最直的直心。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已经修的很不错了。
再来是「发行、深心」,我们以为要采取行动、要去做事了就叫发行;其实这还在心里面,只是发实行之愿,我心里有实行的愿望,但还没有实行。因为心已经在本来面目的直觉状态,所以起一个要去做的愿望,就会做得很彻底,每一件事情都会追根究柢、实实在在的弄清楚,这样彻底的、追根究柢的把心里想的事弄清楚就是深心。如果心不够深,只是在表面上想想,不能解决问题,深心是非常彻底的。
再来「意调伏」,大家一看到意调伏,就以为是要把心念歇下来、不乱想、把心空掉。这样解释不对!前面已经做到直心了,为什么还要做意调伏?如果还在把紊乱的心净下来,你就不可能有直心,所以这个地方应该是把自己的思想整理清楚,把自己所有的思想、理论,整理的有条有理,而且是非常深入的。虽然你的念头很多,但要整理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这样你才具备了菩萨的资格。
所以这边的意调伏,已经不是要把心净下来,很多人还停留在怎么达到直心,还不够资格作菩萨;菩萨是已经把罗汉乘、辟支佛乘都已经做成功了,现在升级要做菩萨的事情,用直觉来面对他心里的
意识心,把意识心整理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这就是意调伏。
做到了以后才要「如说行」,因为他的意已经调伏,思想已经整理完毕了,所以会发展出一套理论出来,自己有一套想法了,那套想法说得出也写得出,所以「如说行」是照他的理论、思想、计画去实行,照他所想所说的去做、去实践。这个如说行不是佛说的,而是这位菩萨自己说的,所以这样实践后就会有成果,有了成果之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是「回向」。菩萨是非常实际的,不会说念念有词地回向一下就算了,对菩萨来讲那种回向是不实在的,他的回向是与大家分享成果。
分享是依据众生的需求来分享,所以要讲求「方便」。譬如这个众生是吃素的,那个众生是吃荤的,你分享的时候就要分开,吃素的就给他素的食物,吃荤的就给他荤的,否则你就不方便了。如果你不懂得方便,分享成果时人家还会讨厌你,有了方便以后才能「成就众生」,所谓「成就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成长。能这样成就众生,佛土就清净了,这是小范围的「佛土净」。
「如说行、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这一段是菩萨在小范围内初步建立净土,我们今天讲的「企业是菩萨净土」,所以如果你把一个企业做成净土,就是这种小范围的、初步的净土。
接下来「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这一段是小范围净土做好后,再把它扩大至整个世界,使整个世界成为净土,就像齐家以后要治国、平天下一样。这里的「说法净」,是表示菩萨已成一家之言,得治国平天下之法,他在一个小范围里面已经做成功,他有扩大实践到整个世界的能力,这就是说法净。菩萨把整套治国平天下之法及一家之言推广出去以后,使大家明白了大道理,大家的疑惑也都消除了,因此大家都有了智慧,就是「智慧净」。整个世界智慧清净之后,这个世界众生的
烦恼、困惑也就清除了,心清净了,这就是「心净」。整个世界大家的心清净之后,大家会做对的事好的事,因此这个世界一切的功德就开始清净,这就是「一切功德净」。这个世界的净土就建立成功了。释迦摩尼佛在《维摩诘经》的这一段,把建立净土的流程列出来了。虽然经文写得非常清楚,可是我以前都看不懂,最近才看懂,原来在佛经有这么一个流程。
我现在要确认一下:企业可以是净土吗?在营利事业和非营利事业中,是不是可以找到净土的证据呢?所以我就近距离的观察一个企业,看看企业是不是适合成为一个净土,可是观察不出什么名堂,甚至觉得是不可能的!十多年来得到的结果是负面的。最近这两年才觉得企业有机会成为净土,最后是从《从A到A+》和《基业长青》这两本书得到结论,企业可以成为净土。
这两本书的作者把全世界的企业,挑出最优秀的企业,像《从A到A+》就找了十一家这样的公司,从A级转折到A+级,而且还保持A+级十五年以上,其获利与整个股市大盘指数相比,最高达到十八倍,所以作者就研究:从A级转折到A+级的时候,在这个转折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进而找出其中的秘密,这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基业长青》找了十八家A+级的公司,另外找了规模性质相当的A级公司作对照,由于这些公司成立至少五十年,所以叫基业长青,说他们像长青树一样。作者研究的A+级公司中,唯一一家日本SONY不是美国的公司,作者的重点并不是看它是什么公司,而是看公司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长期保持A+?而我的目的又不一样,我要看他们是不是净土?他们是A+的公司没错,但他们是不是净土呢?
作者归纳出来:这些公司从A到A+的转折期间,一定会出现一个领导人叫做第五级领导人。为何叫第五级?因为领导人只有四级,作者发现有一种领导人不在这四级里面,所以就叫第五级。第一级到第四级在企业管理里面已经有了,所以最好的就是第四级,可是作者发觉有一个第五级领导者在转折点出现。这个第五级的领导者都有一个性质,在我的结论中把他们看成是菩萨,就是已经到菩萨等级了,已经是用直心来面对事情了。
第五级领导者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能激发下属的热情,追求清楚而动人的愿景和更高的绩效标准,这是企业最高的,我们看第五级领导者是藉由谦虚的个性和专业的坚持,建立起持久的卓越绩效。作者也特别提出来,第五级领导人不是一级一级升到第四级以后才成长到第五级的,这种领导人都是空降的,他从第一级到第四级的东西可能都还不会,而是
因缘际会做到领导人以后才学会的。
书中总结第五级领导人的性质有两个:一个是专业的坚持,另一个是谦虚的个性。第四级以下的领导人,多半会有专业的坚持,如创造非凡的绩效、促成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但是第五级还能谦冲为怀、不爱出风头、从不自吹自擂,最重要的是他不会抢功劳,而且也不引起别人注意。所以他不是明星级的人,也没有魅力,穿着打扮也不怎么样。还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尽一切努力追求长期最佳的绩效。另外,他们冷静沈着而坚定,能透过追求高标准来激励员工,而非藉领袖魅力来鼓舞员工,这点非常不同。再来,以建立持久不坠的卓越公司为目标,绝不妥协,一切雄心壮志都是为了公司而不是为自己,尤其是选择接班人的时候,着眼于公司世代交接后会再创高峰,这点是第四级领导人常常做不到的。第四级以下的领导人会希望把公司做好,但挑选接班人时会喜欢选烂的,然后公司就被烂的领导人做垮了,证明:「我才有本事把公司带好,别人都不行!」第五级的领导人绝不会这样,他会挑比他更好的,他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公司、这个团体组织,不是为他自己,这不是已经超越「我相」了吗?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事情:当他遇到横逆时不会往窗外看、指责别人、怨叹运气不好,反而反躬自省、承担所有的责任;遇到顺境的时候则会往窗外看,把公司的成就归功于其他同事或外在因素。作者亲自去访问还活在世上的第五级领导人,问他们怎么把公司做得这么好?那些领导人的表现都是意料之外的说「没有啦!公司本来就很好。」「是我的前任领导人很好!」「我的部属太优秀了!」如果找不到理由推让,他会说运气好,绝不会说自己多厉害。如果公司遇到困难、挫折,他绝不会说是前面人留下来的包袱,而会说都是自己没做好。A+公司不是有对照的A公司吗?A公司正好反过来,遇到问公司怎么做的这么好,领导人一定说是自己的本事好、领导有方,如果公司做不好,会说是别人做不好害了公司。如果找不到顶罪的人,就说运气不好、景气不好。看了这两者有那么大的差异,我只能得到一个结论:第五级领导人他们就是菩萨。
我把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拿来对照。圣人不居功,人家说他是第五级领导人,他还拼命往外推,对照的A公司则是第四级以下的领导人,就会居功推责。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没有超越我相,就会变成四级以下的领导人。第五级领导人都是为了建立公司,重点是把公司做好,不是为了个人,同时也不是为了创造产品绩效利润等等。因为对照的A公司也在创造产品绩效利润,但是对照公司重点在利润,基业长青的领导人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公司上。
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以前有一个乞丐拿一个破碗要饭,吕洞宾看到觉得很可怜,就把手一指,碗变黄金了,我们以为乞丐看到黄金的碗会很高兴,结果他不高兴,指指吕洞宾的手,想要他的手指。我把这件事再提升一下,如果这个乞丐不要这黄金碗,而是要吕洞宾教他法术,这就升一级了,如果乞丐想到,让吕洞宾教会他,他就可以办一个学校,把学生都教会指碗成金,那这个想法又更高一级了。那些产品就是黄金碗,建造公司就是办学校,可以源源不断的把普通人变成有吕洞宾的本事,这就是建造公司。对照的A公司重点都放在产品绩效利润策略上,可是这些A+公司的重点都是创造一个环境、制度、机能,可以让进来的员工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有潜力,而且发挥出来,创造很多有价值的事物,第五级的领导人能在这个公司里面,被培养创造出来,所以公司可以保持长期的优秀,这不就是人间净土吗?公司会变成这么优秀,因为重点在建立一个公司,而这个公司是人间的净土。
《基业长青》特别强调,平常人的思考模式、做事方式,是要这个就不能要另一个。我们是二选一,但这些A+公司不是这样,他们两个都要,尤其是两个矛盾的都要。一般的观念是要了熊掌就不能要鱼,他们是要鱼也要熊掌。这样看起来这个情况就是实践《金刚经》,就是要做到「
佛法即非佛法」,佛法要等于非佛法,佛法也要、非佛法也要,全部都要!在A+公司里有很多这种作法,这就是实践《金刚经》。这些公司都是有理想的,或者说有他们的核心意识型态,但他们也要赚钱,他们是两个都要。还因为两个都要了以后,所以钱赚得更多,不会因为要了理想所以没赚钱,或为了赚钱而放弃理想,反而是理想做的更好,钱赚得更多,结局就是这样。
书里用太极图来做说明,太极图里一个白的一个黑的,白的是理想,利润是黑的,组合起来就是太极。这个东西如果不会做,这两个是分离的,会做的话,不但是有理想,钱还赚得更多,这是要去实践的,是要真的做到。
固守理想是一个什么状况?固守理想是百年不变的,而赚钱是要创新、要改善,所以是不断变化的,他是组合了变与不变,这又是《金刚经》,因为固守理想所以才变得成功、变得更好。大家想,固守不变怎么又会变?真的是这样,因为有不变的理想,所以创新改善变得非常好;也因为变得非常好,所以理想越来越发扬光大,而变与不变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做到了。我们知道很多人坚持一个理想,所以完全不能适应环境,事情也都做不好,但是他们不是这样,这个状况不就是「定慧均等」吗?变就是慧,不变就是定,所以他们真正实践了《金刚经》。
书里面提到「核心意识型态」是一个价值观和一个目的组成的,价值观是组织持久不坠的性格,是一个信念,至多不能超过五项,都是很简单明了的,不能是特定的文化、作业方法、或短期的财物利益,不是一些权宜措施可以摧毁的价值观,而是不可动摇的目的,是一个恒久指引的方向,就像北极星,永远达不到的,但它是一个方向。所以不是目标、策略,不要把一个指引的方向当作目标,所以整个合起来,我叫它作「理想」。这个理想是不会变,而且没有什么理由的,你选择了某一个理想,它是发自你们这一群人的内心,我就是要这个!没什么理由!如果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这个理想,当这个原因出了问题,你的理想就会动摇,所以完全没有理由,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这就是理想。
他的核心意识型态有很多种,还有提供一贯性和稳定性等等,这是他们有变化的方便法,而理想是不变的,这两个要相辅相成,所以一定要做到不变和变相等。据我所知,很多人一变就忘掉理想是不可以变的,譬如我们圆觉文教基金会以「
修行成道」为我们的核心理想,但做起来很难,那我们就改做慈善事业、不要成道好了!这就是把不可变的地方变了;也有人把可变化的地方弄成不变,弄颠倒的公司很多。
我们在做的时候不止这些,还有理念和执行细节之间的矛盾,理念是很大的、是笼统的,但执行的时候是非常细节、非常局部的,事情要做成功,这两个部分都要。如果只有理念,说的很远大,听起来很好听,那只是说空话,不会有成果的;执行时太注意局部细节,又容易钻牛角尖出不来,事情也会搞得一塌糊涂。但A+级的公司两个都会,他在执行细节时,理念还是存在而且很清楚,他在大范围的、抽象的理念阶段,对执行细节一样了若指掌,才能把事情实践成功。
他们都会定下胆大包天的目标,像波音公司他们本来只会做B17轰炸机,后来做商业用的波音707,后来又做到747,对他们来讲都是胆大包天,因为一旦做不好公司就会整个垮掉。像IBM360系列的大电脑,当时花的钱是50亿美金,一旦投资下去,会把以前的产品都淘汰成垃圾,360电脑所花的钱比美国当时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画还要多,我们看一个公司这样搞是胆大包天;事实上他的目标是非常简单清楚。像美国当时要登陆月球的计画,甘乃迪宣布:「1960年我们要派人登陆月球成功,还要安全的回来。」就定下这么一个目标,集全国人力朝这个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可以刺激进步,领导层的潜力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此外,还有随机演化的改进,像3M在这方面就很会作,他也没有什么计画,我们知道「随意贴纸」就是他们发明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事,随机的演化一下就弄出来了,看起来似乎很莽撞、没有计画,但公司都能一步一步的改变,把这两个矛盾的改进方法融合在一起,他们叫作「实用的机会主义计画」。这一点是奇异公司最会做的,他把这两个完全融在一起,有胆大包天的计画又采用随机演化的机能。所以把可以变的和不能变的合在一起,每个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的东西。
综合起来,?卓越的公司都是赚钱的,而且可以保有理想,保有固定核心的价值观,又很勇猛的采取改变的行动。?他们的核心基础是保守的,但做的事情却是大胆、冒险、果断的。?有一个很清楚的愿景方向感,但又会采取机会主义的摸索与实验,他们会把这两个矛盾融合在一起。?他们有胆大包天的目标,但也有渐进式的演化进步。?他们就好像是一个宗教团体,选人都要选气味跟他们一样的,个性气质都要相同,你不同也要把你训练到相同,这样不是很僵化?不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变化、能调整改变,如果没有像教派化般的愿景文化,他们若要管理员工,就要定下很多规则和监视系统,但因为教派化的文化,他们的理念、想法、举止、价值观、道德标准都一样,所以根本不需要管理,他们会信任里面每个人做的事情,因此随机应变的都会做对,而不需要靠监视的制度来管理。?他们非常的严谨,又非常的灵活应变,这不是两个矛盾吗?但又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就像宗教,我们知道很多人做不好时,就像呆瓜似的,一点灵活度都没有了,但他们做到了「文与质」「理念与实践」完全贯彻一致,是六度万行彻底实践的结果。
经过这样的讨论检查,根据以上的六点特征,我觉得我可以证明这些公司就是净土,我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企业可以是净土。我以前还不能确定企业可以是净土,但是经过这两本书的帮助,我可以大胆的讲:企业是菩萨净土,端看你可不可以做到。大家会问:这些公司都是日本、美国的,台湾有净土级的企业吗?目前我还没找到,希望大家来创造。
要建立企业净土的修行者,需具备哪些条件?怎样的条件才够格把企业建成净土?我归纳出以下五点:
第一、你要了解权力。你不了解权力是没办法的,因为要让一个团体组织达成任务目标,用的是权力,领导者要懂得运用权力,这个团体才可能完成任务。一般人认为要完成任务或做事情,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个人能力,所以我们着重个人能力,这个状况是对个人而言,但是对一个团体组织要发挥力量、完成任务,是要用权力的。一个公司企业是团体组织不是个人,所以对一个不懂权力、不会用权力去完成任务的人,就不能把企业建立成净土。
第二、你要同时具备整体系统观及局部细节。很多人生活在局部细节当中,而且局部细节是零零碎碎的,所以做事情都是掉东掉西的,因为没有整体系统观;有的人光说不做,因为局部细节他注意不到,所以你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同时具备整体系统观及局部细节,如果不是就无法实践。
第三、要有演化力。也就是你有「三摩钵提」的能力,你心里能「演」,一件事情还没做,你就在心里演几遍,就像沙盘推演,每一个细节在心里面都可以演,这就是观想的能力,这样你才能做。
第四、是执行力。有一本书叫《执行力》,里面提到经营企业一定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人员流程,一个是策略流程,还有一个营运流程。最重要是人员流程,我知道很多人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光说不练,尤其是知识份子,只会说不会执行,中国有「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立言也算三不朽之一,所以造就很多光说不练、没有执行力的人,企业净土一定要有执行力,没有执行力是空话。
第五、一定要是菩萨乘。你是罗汉乘或辟支佛乘做起来会
痛苦,你是菩萨乘就要有净土的想法,所以第五点是最重要的。
菩萨在企业净土中的修练。他修什么东西?「乘无始清净大愿入
世间」,菩萨的内在有一个说不出来的愿,没有来由的就是有那样的愿,是无始清净大愿。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菩萨的清净大愿是已经清楚,所以会乘无始清净大愿来入世间,就在每一个菩萨自己心中,而不是在佛经里面的。譬如我们投胎做人,他先要了解人间真相,了解得很彻底深入,于是就有改造世间为净土的行动,他的行动要有结果,使净土永续发挥度化众生、
觉悟众生、饶益众生的功能,他把净土造成功了,就好像造一个很好的学校出来,把平常人培养成优秀有能力的菩萨,就是度化、觉悟、饶益了众生。
最后说到结论,我们从历史看,我认为释迦摩尼佛到阿育王这一段,建立了原始佛教的人间净土,另外在
莲花生大士和藏王赤松德真,他们这一个组合创造了密教的人间净土,现在我们希望企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作贡献,创造价值,成就功德之众生,来生其国」。当然这样的企业一个一个还是小的,要变成一个国,要有很多企业都变成菩萨净土,这段做得够好就有机会。虽然单独知道有些企业已经是净土,但数量还很少,如果做得够好可以把它扩大,促使每个企业都成为菩萨净土,就可以有全球的人间净土。这样就是菩萨
大乘的全球人间净土,这样的人间净土比前面说的人间净土范围都还要大。阿育王是在印度那一带,莲花生大士是在西藏那一带,现在这样做下去就有机会整个地球、全世界都可以成为人间净土,这是我们的理想,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