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直觉-Feeling
梁乃崇教授
我们修行人,要懂得Feeling。每个人对Feeling所附予的解释差异很大,我要讲的Feeling是直觉。有人把Feeling解释成对六尘的感觉,把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解释成Feeling,这不是我所讲的Feeling。
我所讲的 Feeling是直觉,也可以说 Feeling是「知觉者」在感觉,或者说 Feeling 是「知觉者」直接对「被知的范畴」所做的感觉。这种感觉相当难表达,懂的人就是懂,不懂就摸不清我在说什么。
「有直觉」对修行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没直觉,他只是个机器人。机器人是无法修行的,也不可能成道。有直觉的人,表示他有佛性,才可能修成。
在中国,有没有相当于 Feeling的字呢?我觉得孔老夫子所讲的「仁」就是。「仁」这个字的字形告诉我们,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事情。Feeling 也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也就是人群之间的事。如果我们对人没有 Feeling,也就是没有「仁」。没有「仁」就是什么呢?就是麻木,有句成语不是说「麻木不仁」吗?不麻木,才是有Feeling。
如果Feeling只有单方面,这样的 Feeling是不健全的。譬如我有 Feeling,而对方没有。只有单方面有 Feeling,这样的Feeling只有一半,无法构成「仁」;一定要双方都有 Feeling,两人之间的Feeling才能互动,我知道他,他知道我,Feeling变成人与人之间双向共有的,这样才是「仁」,才是健全的Feeling。一旦有了Feeling ,任何事情自然而然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任何规则、戒条。
有 Feeling的人做事,都不是为了符合规定或戒律。因为那是外加的,是由外面的模子把自己限制成那个样子,并不是发自内心,只是表面在做,并没有Feeling的特质。修行是要发自内心,譬如说,我们的温和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由外在的规则限制而成。Feeling一定是发自内心,依Feeling来做事,才是真修行。
修行重点不在守形式上的戒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样子;而在「守菩提心戒」──即恢复佛性。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能恢复自己的真心,就是「守菩提心戒」。
这时候,就没有所谓的合不合戒律的问题,超越了形式上的戒律,修圆觉宗要掌握这个重点。圆觉宗一开始就告诉你「皈依」的真义,「皈依」就是恢复本来面目,就是恢复你真正的本性。恢复本性之后,贪瞋痴和四相都没有了,就让菩提本性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这就是「现性」,就是「率萨埵性而行」。顺着本性做事,当然就不是顺着贪瞋痴做事。
修行如果只做到从外面套一个模子,譬如佛走路要怎么走、坐要怎么坐,那是一个框框、一个模子、一个面具。这样修行还在很浅的层次,只是守形式上的戒。
《楞严经》提到有个持戒第一的人──优波离,持戒到后来修成了。他这个持戒第一是怎么修成的?就是守到没有戒,意即「守菩提心戒」了;还有跋陀婆罗,是修沐浴的,洗到后来等于没有洗,就成道了。这些修法,都是把外加的戒条、限制化掉,化掉以后,「守菩提心戒」就成了,并不是给自己套上戒条。
这个社会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有许多不公不义的事情一再发生,因此心生不平,所以使得这个社会愈来愈不好。但就佛法而言,只说到这里是不够的,再深入追根究底之后,发现是 Feeling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大部份的人没有Feeling,对自己的亲人没有Feeling,对陌生人更没有Feeling,甚至连对自己都没有Feeling。所有的问题都因此而生,为什么?因为没有Feeling就是麻木不仁,「不仁」之后,瞋恨心就当道,大家都在比瞋恨心,谁的瞋恨心大,谁就吃得开──这种情形一旦形成,这个社会就要堕入地狱。白冰冰只是这共业当中受苦的一个,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波及。
那佛怕不怕瞋恨心呢?佛不怕的。修行者根本就不怕瞋恨心,修到后来是大无畏,没有什么畏惧。若要比无畏,比不过修行者的,修行人的无畏是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佛在歌利王的时代,被凌迟处死,面不改色!没有瞋恨心,那是至高无上的无畏。
问:这个社会要怎么改呢?
答:社会要改造,人们自己要先反省觉醒。
最近台湾发生一些事情,很多人有某种程度的反省、觉醒。很明显地,立法院也变得比较像人了,原先都是张牙舞爪的。我们常常寄望领袖英明、贤德,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有这种寄望的人不能实行民主政治,实行民主政治,百姓必须独立反省。
事实上,政治人物之所以慢慢变好,是因为百姓开始反省、觉醒了。他们看到百姓反省、觉醒了,也就不得不改好。所以根本原因是百姓的觉醒。至于百姓要如何觉醒?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只有推广 Feeling,使每个人都懂得真正的Feeling,社会就会自动变好,这是最根本的解药。
你们已经学了圆觉宗,当然也有责任让自己的 Feeling变得敏锐一点;然后再把Feeling传出去,让你周围的人也感受到Feeling,同时也启发别人的 Feeling,这个世界才有机会改善。我思索人类的问题,追到最后,发现都是在Feeling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问:请问要如何培养Feeling?
答:先要自己有Feeling。
问:有没有修Feeling的法?
答: Feeling没有办法描述,是讲不出来的。它不是用一个法就可说明,而是要去领悟、去感染。大家可以去和一个有Feeling 的人多谈谈,多注意他和你自己有什么不同,慢慢就会被启发出来。这回我去美国,碰到不少美国人,他们的 Feeling相当强,这就是美国文化深厚的地方。
问:是不是可以先打坐,让心静下来?
答:可以,「静」是有帮助的。譬如修奢摩他,先静下来,静了一身觉,然后一世界觉;多身觉,多世界觉。一身静,多身静;一世界静,多世界静。「静极便觉」的「觉」,就是Feeling。
问:那是不是就是感觉?
答:不是,你还是没有 懂Feeling。只学我的话或字,是没有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用佛法常用的字,而用一个新字 「Feeling」的原因,我用「觉」,就发现大家会错意了。我用 「Feeling」,大家还可以揣摹得比较接近一点。
问:佛法对此是不是有帮助?
答:佛法就是在做这件事。佛经说:「佛者,觉也」,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最高的 Feeling。但是佛经一直讲「觉」、一直用「觉」,用得越多,大家听得越多,就越失去了它的原意。所以我不得不换个字,大家才会重新去思考、重新去体会。
一个人的思维若很僵硬、很逻辑、很理性,这表示他没有 Feeling;此外,打啊!冲啊! 爱国啊!──这些是激情,不是Feeling;叫人赶快学啊!世界末日到了,赶快修啊!否则堕入轮回──这是恐吓,也不是Feeling。Feeling是很平和的、很舒坦的,不是文字,而是实受,它是超越文字的。
我们的教育也有同样的问题,老师没有 Feeling,教出来的学生当然也不懂 Feeling。
奇美实业董事长许文龙先生,他国小四年级的日籍老师给同学们看一幅画,然后问道:「你们听见画里面的钟声吗?」这就是在传达Feeling。许文龙的Feeling被启发出来了,所以他这么喜欢艺术;以致他对企业的经营态度,和一般人不一样。
资料记录-胡祖樱 梁玉明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 【...
「心」与「物」──探索心物的本质 时间:2004年...
十二因缘 梁乃崇教授 (一) 无明→行→识→名色→...
享受修行 时间:2005年2月13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是「现代的...
开悟 梁乃崇教授 有那一点开悟的经验,对修行来...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下) 梁乃崇...
我、人、众生、寿者相 梁乃崇教授 有关「我、人...
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 「回头是岸」在佛教里常听...
一心多用 梁乃崇教授 这个题目本来准备讲给在P公...
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 「回头是岸」在佛教里常听...
探究真心(上) 梁乃崇教授时间:91年8月11日地点:...
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探究真心(下) 梁乃崇教授时间:91年8月11日地点:...
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是「现代的...
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时间:2002年7月20日(星期六...
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 【引言——人类的问...
我们的未来 时间:90年1月14日公益讲座地点:清大...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 【...
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