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居士人物 > 刘素云 > 正文内容

刘素云老师:《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20集

刘素云  发表时间:2020-04-22   作者: 刘素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无量寿经》专题讲座 第20集

  五 娑婆世界 苦不堪言 03

  刘老师 讲于2019年3月3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前两节课,我们讲到了五恶中的前两恶:杀恶和盗恶。

  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三恶:淫恶。

  先说说这个“淫”字。这个淫字有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过多、过甚的意思。比如说,淫威、淫雨。

  第二层意思是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淫乱、淫荡、邪淫。

  第三层意思是放纵的意思。如骄奢淫逸。

  第四层意思,迷惑的意思。如富贵不能淫。

  我们看下面一段经文:

  “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我们重点说说前面两句:

  “世间人民。相因寄生。”

  这是说什么意思呢?是说世间的人民(这里是专指六道里的人道)。佛在人间讲经说法,对象就是度人而不是度其他众生。“相因寄生”,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说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不能离开人群独立生活。“相因”,就是彼此互相依赖。所以这个社会有各行各业,少哪一个行业都不行,少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就不方便,就有困难。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没有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就是一座垃圾城。几年前,某国一个大城市里的环卫工人罢工,没有几天,整座城市就成了垃圾城。

  回向偈里的“上报四重恩”,第四恩就是众生恩。一切众生于我都有恩,无论他是学什么的,无论他是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都要依赖他们,谁都不能缺少。

  四重恩的第一恩是父母恩。

  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对于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要报父母之恩。怎么报?简单地说,让老人顺心、安心、舒心,不操心。

  现在有两个词,我一听心里就难过,一个词是“空巢老人”,一个词是“留守儿童”。人老了,儿女不在身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尤其是身体有病,无人照顾,真是痛苦万分。年幼的孩子,父母出去打工,有的几年见不到一面。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档电视节目,说的是留守儿童的事情。有个男孩子,已经五年没见父母的面了。他的童年有几个五年,他的童年没有父爱,没有母爱。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童年是孤独的,是灰暗的。很多父母这样说,我们之所以出去打工,是为了挣钱,挣更多的钱,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他们不知道,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他们不知道这种陪伴的重要性。有一位母亲,孩子八个月的时候,她就出去打工了,应该说很辛苦。她这个打工,一打就是二十几年,每年回家只有那么一二次,而且是来去匆匆。孩子不认识母亲,不肯管她叫妈妈。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人间悲剧?我在这里郑重呼吁,出去打工的儿女们,你们要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父母年龄大了,看一回就少一回了。出去打工的父母们,你们也要常回家看看年幼的儿女们,不要让他们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失去了父爱,失去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快乐童年。要给他们多一点的陪伴。

  这是第一恩,父母恩。

  第二恩是佛恩,即老师之恩。

  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智慧,使我们能够明达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老师教导我们的。没有老师的教导,我们怎么能够明了,所以师恩难报。尊师重道,是我们每个学佛人的本分。你守好这个本分了吗?

  第三恩是国家恩。

  没有国家这个大家,哪有我们美满幸福的小家,是国家强盛、稳定、繁荣,保护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生在中国是幸福的,是幸运的。没有祖国的强大、繁荣和稳定,哪有我们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我们曾经被人冠以“东亚病夫”之名,那是我们耻辱的过去。现在,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东方的巨人。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这不是什么坏事,无可厚非。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大家想想,如果他的心态是出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增长见识,这真的是无可厚非。如果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觉得外国什么都好,中国什么都比不上外国,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国去留学就不可取了。不要忘了你是黄皮肤,你是黑眼睛、黑头发,你的根在中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再过几年或者是若干年,可能形势会大有变化,那时候不是我们到外国去留学了,而是外国的青年们到我们中国来留学。到那个时候,哪一种语言主导世界、引领世界?不是英语,是汉语。到那个时候,你还不爱自己的祖国吗!

  第四恩是众生恩。

  现在很多人会念回向偈,可是不少人是有口无心地念,这样念一点没有意义。

  比如说,“愿以此功德庄严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我们就先看这四句,我们想一想,佛净土靠什么去庄严?靠功德。四重恩用什么来报?用功德。三途苦用什么来济?用功德。那我要问问,你的功德是什么?你的功德在哪里?如果你没有功德,你拿什么庄严佛净土?你拿什么报四重恩?你拿什么济三途苦?拿嘴皮子报众生恩吗?那是没用的。

  拿什么报恩?以修行的功德来报恩,真正有功夫,真正有德学。德是清净心,是断烦恼,是开智慧。以戒定慧三学来讲,功德二字的意义就非常明显。持戒是功,禅定是德,因戒生定。修定是功,开智慧是德。开智慧是功,生活圆满是德。不开智慧,生活无法圆满,日子会过得很苦恼。智慧开了,生活就快乐。所以修功以后就有德,以此功德回向报恩。不修功,没有德,何谈报恩?人生活在社会上彼此互相依靠,当时时存有感恩之心,这是真心流露。

  “寿命几何”。

  有谁能知道自己的寿命?年岁大了,风烛残年。年轻的也不能保证长命,近几年英年早逝,少年而亡的事情时有耳闻。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看到别人就要想到自己。到医院里去看看那些重病卧床,痛苦不堪,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人。到殡仪馆里去看看那些躺在棺材里一言不发的人。他们可能有的人,昔日曾经飞黄腾达过,光鲜亮丽过,名利双收过,最后从火化炉出来的都是一堆白骨。这叫什么?这叫平等。仔细想一想,什么是你的,你又能带走什么?无论你曾经怎样辉煌过,随着你寿命的完结,一切都不复存在。可是我们世人不明真理,不明事实真相,不明因果,胡思乱想,你争我斗,争名夺利,真的好可怜。若一切事理因果都彻底明了了,你叫他想,他也不想了;你叫他争,他也不争了;你叫他斗,他也不斗了。因此,我们学佛,就是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清楚真相就是看破,看破之后自然就会放下。放下什么呢?放下恶念,放下恶行,不再造恶。如果看不破,自然你就放不下,还要继续造恶,哪里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必定成为不良之人。

  不良之人一定是身心不正。这个身心不正,含义非常深广,不能一一述说,仅举几例加以说明。

  比如经中所说“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等都属于身心不正。

  下面,我想重点说说邪淫。

  现在可不可以这样说,社会动乱不稳定。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是家庭不稳定,家庭不稳定的根源是夫妻不稳定。夫妻不稳定主要表现在婚姻不稳定,离婚率高,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年离婚率飙高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邪淫,换句话说就是婚外情。五六十年代没有听说婚外情这个名词,也没有听说谁家离婚了,就连夫妻吵嘴都很少见。偶尔听说谁家吵架了,都会被左邻右舍笑话的。现在离婚简直像儿戏一样,太不严肃了,对自己不负责,对对方不负责,对子女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

  凡是搞婚外情邪淫的,必定像佛所说的“费损家财”。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和睦?怎么能美满?怎么能兴旺?儿女怎么能孝顺?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教孩子什么?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你那是自欺欺人。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只是他们小,没有能力反抗你,但心里决定不服你,决定不孝你。现在年轻不觉得怎样,老的时候儿女不孝顺你,到那时候,现世报就现前了。儿女想想你的所作所为,他们不尊重你,瞧不起你。到那时候,你有什么话可说?

  我们学佛接受佛陀的教诲,心正、行正的利益之大,到年岁老了就知道了,儿孙贤孝,事事称心。因为有好的榜样在,亲朋好友对你都尊敬。一个人的德行不是一天树立起来的,是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树立起来的,到了晚年就收获果实了。如果年轻时放逸,要么短命,要么到了晚年受苦报。

  不要以为社会上发财的人很多,要看他们的行持。看他们的财富能保持多久?能保持到晚年吗?靠不住。有的中年就衰败了,有的到晚年衰败了,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多。有的人做大官显赫一时,在位时不可一世,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下台了,退休了,立刻门庭冷落,无人理睬。有的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心理严重失衡,失落感困扰着他们,很快就衰老了,生病了,有的早早就去世了。现在人情之冷淡比比皆是。古人讲道义,讲道义之交。今天讲利益,是利害之交。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学佛人要明了我们应该求什么,我们当求的是道德,是智慧,是断烦恼,是超越三界,这是我们理当求的。世出世间法应当求的,他不求。不当求的,他天天求。这是迷惑颠倒。

  人生在世都会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这里面是有学问的。儒家是这样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说,观友知其人。就是说,看看他交的朋友,就知道他是哪一类人了。人以群分,作恶的人,他交的朋友也一定是作恶的人。不是一类人不会聚集在一起。俗话说:臭味相投。狐朋狗友。

  在中国历史上,因贪恋女色而亡国的昏君,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殷纣王、周幽王、夏桀,都是因贪恋女色而亡国的昏君。还有为了陈圆圆,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引进清兵。不要小看了淫欲,尤其是邪淫,危害极大,小则破家,大则亡国。大家看看那些落马的贪官,哪一个不和邪淫有关系?过去老话儿是这样说的,糟糠之妻不下堂;现在新话儿是这样说的,糟糠之妻快下堂。那些发了点儿财的,出了点儿名的,有了点儿权势的,有几个人还和糟糠之妻在相扶相携?简直是凤毛麟角。

  造作以上所说的淫恶,其果报就是: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些人所作的恶业“著于人鬼”,是说后人把它记在历史上,这是“著于人”;鬼神也把它记在生死簿上,这是“神明记识”。阿赖耶识里落下了种子,这个恶的种子将来遇上了恶缘,一定有报应。他造的罪业极重,果报就非常惨。地狱罪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完,然后再变畜生来还债,不知道多少劫才能还完。佛慈悲到了极处,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可是今天,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正法,可知教化之难。

  第四恶,妄语恶。

  这一段是说妄语的业因果报。这是五戒里的第四戒,妄语戒。

  这里面所说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我们在处世待人时经常爱犯的。常常犯就是警觉心不够,实际上不是单单警觉心不够的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习惯上的问题。认识上的问题就是有些人根本不把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当作一回事儿,没有认识到它的严重性。习惯上的问题就是习以为常了,张口就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说顺嘴了,有时说的人,自己还浑然不知。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得到。

  “两舌”

  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通俗点说就是扯瞎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挑拨离间,使两人不和,互相争斗。小则使两个人成为冤家对头,这是由搞两舌的人造成的,这个罪过很大。大则挑拨两国交战,引发战争,这个罪过极大。

  “恶口”

  是说话粗鲁,很难听,没有涵养。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就是有人说话不招人听,好话不得好说。同样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让人听了觉得讨厌。说话的人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听不了别人的劝告。按俗话说就是,这个人说话又臭又硬。还有骂人,与人结冤仇。都属于恶口的范围。

  “妄言”

  是骗人,自欺欺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编瞎话,撒谎。

  “绮语”

  是花言巧语,损人利己。《地藏经》上讲,造作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罪业的人,死后堕拔舌地狱。

  以上是口业之恶。

  口业之恶不止上面所说的几种,它的范围也是很广的,由上面四种推展开来,下面所说的也属于妄语恶这个范畴。

  “憎嫉善人”

  对于好人好事,他看了嫉妒、憎恨,想方设法破坏,想方设法障碍。

  “败坏贤明”

  不亲近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有证的圣贤之人或大善知识,不但不护持,反而破坏障碍。这是五逆重罪之一,死后堕阿鼻地狱,报得累劫愚痴,痛不可言。

  “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为人子弟,孝亲尊师,尊崇道德,决不会造作恶业。凡是造恶业的众生,心里决定没有孝敬。佛陀的教学教的就是孝敬,孝敬扩充到圆满就成佛了。孝敬是世出世间圣贤之大道,此乃圣贤之大总持法门。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然是犯五逆重罪。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朋友相处要讲道义、讲信誉,做人要诚实,不可以骗人。

  当今社会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人为一己私利专门骗朋友,有的甚至骗亲人。

  比如搞传销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已经上当受骗了,还要把家亲眷属,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拉进去,真是害死人、没良心。还有一些搞所谓什么融资的,也多是拉亲朋好友加入,说能得到什么样什么样的利益,用这个利益来诱惑人。一旦你加入了,什么都没有了。靠那点工资,攒了好几年,攒出来那么几万元钱,都被人家融去了。因为是熟人、是朋友,又不好说什么,真是欲哭无泪,打掉门牙往自己肚子里咽。

  上面的四句经文“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我们若是犯了其中的一条,四条就全犯了,果报就是在三恶道。来生人天两道没你的份,学佛当然更不会成就,因为这种恶业障碍你的清净心。心不清净,念佛就不能得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就连功夫成片你都得不到,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与西方极乐世界只是结个善缘而已。如果不是彻底地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警觉心提不起来,起心动念还是被妄想习气所主宰,这就是经典里所讲的“可怜悯者”。这里的可怜,不是指世间孤苦伶仃的人,是指世间不知道事实真相,起心动念都在造恶业的人,这是真正的可怜悯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要真正回头。从哪里回头呢?从佛的教诲回头,决定不造口业,认真修行五戒十善,这是佛法修学的最低标准。五戒十善只得人身,如果你来生要得人身,就必须认真修行五戒十善。绝对不嫉妒人,绝对不破坏别人的好事。什么是好事呢?这里的好事是指对社会有意义,对大众有好处的事。不但不破坏,还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希望它成就,希望它更圆满,要成人之美。我们尽一份心力就是随喜功德。要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与人往来要有信用,存心要真诚。这就是修行,把以往所有的恶习气改过来,这个人就得救了。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这几句话,这是愚痴无知的人,他们误认自己的本事大,很能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贡高我慢,狂妄到了极处。这里面的“道”是指那些欺骗人的诈术、巫术,邪门歪道。偷人家的能量,破坏别人的精气神,真是害人不浅。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这是说那些作威作福的人,他们希望别人恭敬自己,惧怕自己。“欲”是希望。“惭”是良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制裁。“惧”是害怕。“不自惭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天良丧尽。这样的人在佛法里称一阐提。一阐提是什么意思呢?是没有善根的意思,佛来也度不了他。因为他自以为是,他认为佛也不如他,那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他不接受佛的教化,我行我素。这种人必堕三途。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这种人无恶不作,他们在社会上也能大富大贵,可能也有权有势,横行霸道,称霸一方。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人怎么不遭报应呢?为什么不折损他的寿命呢?其实真的折损了。他本来可以活一百岁,现在七十岁就死了,折损了他三十年的寿命。他的福报是哪儿来的?他的福报是前生修的,今生还没有享尽。等他的福报享尽了,恶报立即现前。前几天看了一档节目,一个人暴富,过了四年飞黄腾达的生活,成了亿万富翁。可是前后只有短短的四年,就由亿万富翁变成了穷困潦倒的穷光蛋,就连妻儿住的房子都顶债了。这就是: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善之报享受完了,消耗尽了,冤亲债主就上门了。讨命的讨命,讨债的讨债。这种现象,我们稍微留意一下不难发现。比如病重垂危的人,他说看见某某人来了,他所说的都是他已经去世的亲人,他说看到很多鬼魂也来了。这些鬼魂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是不是他去世的亲人呢?不是的。《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这是冤亲债主变成他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他。一旦随他们去了,立刻面孔一变,立即跟你讨债、讨命。这就是“诸恶绕归”。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太上感应篇》讲得好,“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没人知道,天地鬼神都知道。天地鬼神的神通还小,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你能骗谁,只能是自欺欺人。所以这一部经若能真正地体会,真正明了,则起心动念自然是正大光明。如果心里头还有恶念,身口还造恶业,念佛也不能往生。

  “殃咎牵引”

  “殃”是灾殃。“咎”是罪过。自己造作的恶业在牵引着自己,这就是业力。业力引导趋向恶道。

  “无从舍离”

  六道凡夫是恶业牵引着,念佛人是愿力在引导。有愿力,业力一定伏住,愿力和业力不可能同时起来。愿力是光明的,业力是黑暗的,深切的愿力可以把业力伏住。

  以上说的是妄语恶的种种表现,应该说讲得比较细致。有的我们过去犯了,但自己没有察觉出来,现在明白了。

  下面我们再说说妄语恶的果报。

  “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火镬”就是油鼎,大油锅,是地狱的刑具之一。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神”是神识,中国俗称灵魂。“形”是形状,饿鬼道有饿鬼道的形状,地狱道有地狱道的形状。虽然是化身,还是有个身形。它的身形是什么样子?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做梦,梦中的身形就是化身。做梦的身形在梦中,有人要打你,有人要伤害你,你害怕不害怕?恐怖不恐怖?痛苦不痛苦?同样有感受。为什么有时候做梦被吓醒了,就是因为害怕,因为恐怖,因为痛苦。死后堕火镬大地狱中,受报之时“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大家想一想,下油锅那该是多么恐怖啊。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堕入地狱受极苦果报,这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前就要觉悟。要是恶报现前的时候你才觉悟,那真的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我苦苦劝导众生不要造作地狱的业因,因为地狱太苦太苦了,好进不好出啊。

  如果不得往生,必堕地狱这一类众生,趁现在果报还没有完全成熟,现在觉悟,回头还来得及。有这么殊胜的因缘,遇到了念佛往生的法门,纵然是造了极恶的罪业,只要一念回头还有救。不回头就没有办法了。可贵的是真正悔过回头啊。

  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妄语有这么重的罪,以为骂别人两句,给别人造点儿谣,说别人几句坏话,搞点人我是非,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岂不知问题大了,要下地狱的。有的人逞能、逞强,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了不起,你看我多能。真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往里钻。谁把你送进地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但愿你能够猛醒,不要再造作下地狱的恶业了。解铃还得系铃人,铃是你自己系的,还得你自己来解。真诚地期盼这样的人,早一天觉醒。

  下面,我们接着讲第五恶,饮酒恶。

  酒是五戒中的最后一戒。我们认真学习《无量寿经》,特别是听老法师关于五戒的开示,我们可以体悟到,五戒里的最后一戒——酒,也是我们讲五恶里的最后一恶——饮酒恶,绝不是单单讲酒。在饮酒恶里,实际上说的是意三恶,即贪瞋痴。

  我们先看经文: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世间人民”。

  这是指我们眼前这个时代,这是佛在三千年前说的,这个时代的作恶到了极处。这个现象不是个别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作恶的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本身。

  “徙倚懈怠”。

  “徙倚”,不定的意思。不单心不定,身也不定,心里有忧虑。尤其是生活在乱世,无所适从,身心不定,不知道到哪里安全。就说移民吧,真的是费尽心机,千挑百选,移民到哪里安全。说实在的,哪里安全?我们读今天这样的经文,真是感慨万分,我们不能不佩服佛陀的智慧和伟大。

  身心不安,忧虑怀疑,当然就障碍精进,精进的反面就是懈怠。有些人很用功、很努力,学的法门很多,依照《无量寿经》的标准来看,还是算懈怠。因为他功夫不得力,盲修瞎练。这不是精进,这是杂进、乱进,一乱一杂就是懈怠。我们一定要知道,佛说无量法门,是度无量不同根性的众生。我再说一遍这句话:佛说无量法门,是度无量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每一个法门都好,门门第一,门门殊胜。但修学的人一定要一门精进,一门深入。若同时学几个法门,决定有障碍。

  若于世间一切法有牵挂、有疑虑,心就不清净。于佛法有分别、有执著,心还是不清净。这是真正的障碍。

  自古以来,弘经的法师,祖师大德都不例外。如果清净心现前,即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宗门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净宗讲的理一心不乱。到了这个境界,所有世出世间一切的分别、执著、疑虑都没有了。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真是到了这个境界,一个法门就是一切法门。哪一个法门?任一而非独一。故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后面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你真的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一切法门就是一个法门。哪一个法门?任一而非独一。故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一门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门。如果说这一门大概是念佛法门,或者是参禅的法门,参禅和念佛就是二,不是一。无量无边的法门,随便拈一个法门,就是一切法门,还有什么分别执著。我们看看这些念佛往生的预知时至,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呢?他们还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呢?对一切法还有没有见解呢?这些都没有了。如果有,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瑞相。同修们看一看刘素青老居士往生的光碟,听一听老居士在往生前的倒计时五天,都跟大家说了些什么。她是一种什么境界?她契入了一心的境界。我们入不了这个境界,为什么?她心清净,她统统都放下了。我们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入不了那个一心的境界。就是弘法利生的人,也未必能够契入那个境界。

  今天这节课时间到了。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