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居士人物 > 蔡礼旭 > 正文内容

《弟子规》是人生德行的根基

蔡礼旭  发表时间:2017-02-06   作者: 蔡礼旭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我们站在世界的角度,站在我们民族还有家族的角度,我们这一生承先启后是我们的天职,这样才对得起世界、对得起祖宗,也对得起后代子孙。而修学,我们的成语里面常常讲纲举目张,《弟子规》它是家训的集大成,传统文化的承传,它很重要的是靠家道的力量,为什么?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德行最重要的根基,从家庭教育出来。四种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本不固好,它不可能开花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不能把教育全部都推给老师,这是不妥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发展,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德行的源头活水,源头守好了,下游才有清澈的水。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的专家学者研究,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文化不断层?他们最后的结果就是,可能是中国人(华人)重视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在我们整个文化,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而《弟子规》又刚好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又是依据孔老夫子,教导所有这些要成圣、成贤,教导君子的,这些学生、弟子,他点出了修学当中最重要的七条,入孝、出弟、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纲领抓到了,也等于是把整个孔老夫子几千年这些文化,君子、圣贤人立身处世的纲领,你就全部都掌握到了。

所以《弟子规》它又是生活教育,在家庭落实、在学校落实。而这个根扎得愈牢,他再去看其它的经典,他跟圣贤人的心心相印,很容易感悟。可是我们假如只有背,都没有落实这些教诲,心跟圣贤人不能感应,到最后还是变成知识,知识就麻烦了。《弟子规》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现在很多的学生他背很多,可是他没有强调落实,结果背得愈多愈傲慢。我曾经参加一个学校读经比赛,刚好读《弟子规》读到“出则弟”,结果前面那位小朋友要表演,在那里读,就为了抢麦克风,其中那个要抢麦克风的人就把另外一个人给推下去了,说“兄道友,弟道恭”。你说读这个又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他的心不就是在下降了吗?这我是真实看到的,不是跟大家开玩笑的。所以大家冷静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比上一代的人丰富很多,可是都傲慢瞧不起父母。连父母都瞧不起,那不得了,那还能尊师重道吗?甘地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醒我们,人类自己毁掉自己有七个因素,这些圣贤人都看得很清楚,其中有一点就提到,“缺乏人文的科技,缺乏品格的知识”。这些知识要用得好,去服务父母、照顾父母,去利益社会,得要先建立一个品格,根基。不能变成考试机器,然后对父母都不孝,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会气死父母。这人类的智慧

你看现在高科技、高学历的人犯罪的也很多,缺乏人文,没有爱心,对天地万物没有爱心,你看现在土地都喷农药,到最后连地都没有了。我们老祖宗敬天敬地,怎么可能这样对待大地!结果现在科技把我们的地给毁掉了。再来大家看,那个毒牛奶是不是科技出来的?人不懂科技,还做不出毒牛奶。可是他缺乏什么?缺乏人伦。所以我们得找到根本,不然人能力愈强,毁灭自己的能力愈大。“缺乏良知的享乐”,现在的享乐全部让人堕落,人不追求精神的乐,全部都陷在那种放纵的欲望。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读书,乐于助人。我们听到一位长者,他家里很有钱,从小带他孩子到孤儿院、老人院,善心启发,而不是很多的钱让孩子去挥霍,这是没有远见;看得深远,看孩子一世。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