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居士人物 > 蔡礼旭 > 正文内容

身体力行才是道德之人

蔡礼旭  发表时间:2017-02-11   作者: 蔡礼旭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我到深圳讲课时,有一个以读诵经典为主的幼儿园,他们的老师请我给小朋友讲一堂课,我选讲《弟子规》。一进到教室,我就跟小朋友们说:“来,今天老师给你们上《弟子规》。”所有的学生立刻异口同声:“老师,我们学过了也都会背了。”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小孩才六岁,对学问已经轻视了,以为会背就是会了。我接着跟小朋友说,中国字充满智慧,全世界的文字只有中国字能把人生的哲学、智慧显露出来。我们看这个“道”字,我们读诵经典就是要当一个有道德之人。这个字的右边是一个“首”,左边是一个“辶”部,这个“辶”代表要实践;“前进”的进有“辶”部,就是代表要力行。所以,有道德之人首先要能力行,能做到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诸位小朋友,《弟子规》的哪一句话,你做到了?”本来孩子们的头都抬得很高,一听到这句话,马上头低下来了。《弟子规》第一句话是“父母呼,应勿缓”,做到了没有?没做到!现在的孩子七、八岁就很会跟父母顶嘴。我的朋友说:“哪要等七、八岁!四、五岁就很厉害了。”

第一句就没做到,孩子求学的态度一开始就没有回到要力行。但其实孩子都很受教,只要你讲的让他能信服,他就能领受。当天我讲完课之后,其中有一个孩子就在日记上写道:“蔡老师今天给我们上《弟子规》。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另外有一个小女孩,听了我讲解《弟子规》中的“晨则省,昏则定”这句教导之后,第二天早上就站在父母的房门口,当她的父母一出来,她就跟父母鞠躬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不好?”她的父母马上打电话到幼儿园问:“昨天发生什么事了?”这样的父母很有警觉性、敏感度,知道孩子有变化一定是学校在进行这项教育,了解之后才能跟老师密切配合,亲师合作。我们引导孩子求学问,一定要在开始就落实在生活处世待人之中。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