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灭除
痛苦
你想脱离痛苦吗?如果想离苦,请聆听《谛相应·重阁经》(K..aghàra Sutta, Sacca Sa§yutta): 「诸比丘,若有人如此说:『不必如实地彻见苦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不可能的。
诸比丘,就像有人如此说:『不需要建筑楼房的下层,我就能建筑上层。』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若有人如此说:『不必如实地彻见苦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诸比丘,若有人如此说:『如实地彻见苦圣谛,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之后,我就能究竟离苦。』─ ─这是可能的。
诸比丘,就像有人如此说:『建筑了楼房的下层之后,我就要建筑上层。』这是可能的。同样地,若有人如此说:『如实地彻见苦圣谛,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之后,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可能的。
因此,诸比丘,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如果想
解脱生死轮回,了知四圣谛是很重要的。
佛陀在《相应部.边际村经》(Ko.igàma Sutta, Sa§yutta Nikàya)中很清楚地指出这一点:
一时
世尊住在跋耆族的边际村。那时世尊如此对诸比丘说:「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四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是哪四项(圣谛)呢?
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苦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苦集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苦灭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
诸比丘,那苦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集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灭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对于存在的贪爱(有爱)已经被切断,通向存在的渠道已经被毁灭,已经不会再有来生。」
这是世尊所开示的话。如此开示之后,善逝大师又如此说:
由于不如实
彻见四圣谛
我等长久地
流转种种生
今圣谛已见
有渠已切断
苦根已断除
更不复再生
苦圣谛
什么是苦圣谛?在《转*轮经》里,佛陀以简要的方式如此解释苦圣谛:「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五取蕴是观智的目标。
什么是五取蕴呢?它们就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及识取蕴。
什么是色取蕴呢?在《蕴品相应.蕴经》(Khandhà Sutta, Khandha Vagga Sa§yutta)中,佛陀开示说: `Ya§ ki¤ci r.pa§ at.tànàgatapaccuppanna§ ajjhatta§ và bahiddhà và olàrika§ và sukhuma§ và h.na§ và pa.ita§ và ya§ dure santike và sàsava§ upàdàniya§ aya§ vuccati r.pupàdànakkhandho.'──「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只要是会成为执取之目标的色法都称为色取蕴。」
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及识取蕴。因此大家应当了解,不只是现在的五取蕴是苦谛法而已,过去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殊胜的、远的与近的五取蕴也都是苦谛法。
为什么这些
五蕴是会被执取的目标呢?
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的缘故,
凡夫视色法为「我」、「我的」或「我的自我」,如此即产生了对色法的贪爱与执取。对于受、想、行、识的贪爱与执取也是如此。因此,对尚未如实地知见诸法的凡夫而言,这些五蕴都是执取的目标。事实上,除了出
世间名法以外,其余的蕴都是取蕴。不了知四圣谛就无法证悟
涅槃,而苦谛正是四圣谛的第一项,它包括上述的十一种五取蕴。如果想要证悟涅槃、解脱生死轮回,就必须了知这些五取蕴。
苦集圣谛
什么是苦集圣谛?在《转*轮经》里,佛陀教导说贪爱是集谛。在《相应部.
因缘品》(Sa§yutta Nikàya, Nidàna Vagga)里,佛陀教导说
缘起也是集谛。因此无明(avijjà)、爱(ta.hà)、取(upàdàna)、行(sa.khàra) 与业(kamma)都是集谛。简单地说,一切不善业及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
中译按:业是缘起支中的「有」,即「业有」。
在《分别论.谛分别》(Sacca Vibha.ga)中,佛陀以五种方式来解释集谛:
1. 贪爱(ta.hà)是集谛;
2. 十种
烦恼(贪、瞋、痴、骄慢、邪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是集谛;
3. 一切不
善法是集谛;
4. 一切不善法及能造成投生的三
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是集谛;
5. 一切不善法与能造成投生的善法,或一切不善业与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
苦谛法与集谛法是观智的目标。因此,如果大家要修习观禅以便灭除痛苦,就必须先致力于彻知它们。
苦灭圣谛
什么是苦灭圣谛?在《转*轮经》里,佛陀教导说贪爱的灭尽无余是灭谛;而在其他某些经中,佛陀教导说苦谛的灭尽无余是灭谛。为什么有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呢?事实上它们是指同一件事。由于贪爱灭尽无余,或者说由于无明、爱、取、行、业灭尽无余,所以五蕴(苦谛)就会灭尽无余。果灭是因为因灭;由于因灭,所以果灭。这两种解释法中,一种是依照因灭来解释,另一种是依照果灭来解释,而事实上都是指相同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有时说贪爱的灭尽无余是灭谛,有时说五蕴的灭尽无余是灭谛。
事实上,涅槃就是灭谛。上述两种灭是依靠取涅槃为目标的圣道智而产生。四种圣道智取涅槃为目标,它们逐阶地将烦恼灭尽无余。由于烦恼灭尽无余,所以般涅槃之后没有业能够再产生任何蕴,因此五蕴也就灭尽无余。但是有些
弟子很难了解涅槃,是故佛陀教导说两种灭当中任何一种都是灭谛。有时涅槃被称为「无为界」(asa.khata dhàtu),因此涅槃(无为)是因,两种灭是果。因此涅槃可以被视为因或果。
灭谛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烦恼的灭尽无余称为「烦恼般涅槃」(Kilesa-Parinabbàna)。五蕴的灭尽无余称为「蕴般涅槃」(Khandha-Parinibbàna)。
再者, 烦恼的灭尽无余也称为「有余涅槃」(Saupadisesa-Nibbàna),意即虽然烦恼已经灭尽无余, 但是还有五蕴残余。五蕴的灭尽无余也称为「无余涅槃」(Anupadisesa- Nibbàna),也就是说五蕴完全灭尽。 举例而言,佛陀的烦恼灭尽无余发生于他证悟
成佛之时。在
菩提伽耶(Gaya),他的四种圣道智取无为界(涅槃)为目标,逐阶地将一切烦恼灭尽无余。四十五年之后,他在拘尸那罗(Kusinàrà)大般涅槃,那时他的五蕴完全灭尽无余。
涅槃是无为界,是出世间四圣道、四圣果的目标(所缘)。然而在证悟涅槃之前,禅修者
修行观禅时必须取两种灭作为修观的目标──即烦恼的灭尽无余及五蕴的灭尽无余。了知这些目标的观智称为「生灭智」(Udaya-vaya- ¤à.a)。
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那就是八圣道分。有时称八圣道分为道谛(magga-sacca),但是在《转*轮经》里, 佛陀称它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dukkhanirodhagàmin. pa.ipadà ariyasacca),这两种名称涵义相同。
八圣道分有两种,即世间的与出世间的。如果要达到出世间的八圣道分,大家首先必须培育世间的八圣道分。每一个圣道的出世间八圣道分都只能够在每一个人的心流之中生起一次而已,因此它本身是不能被培育的。世间的八圣道分则依个人的修行逐渐地培育起来。就世间的八圣道分而言,在你修行观禅时,有五项圣道分同时存在。举例而言,如果你已经能照见五蕴及它们的因,进一步应当观照这些行法的无常、苦、
无我三相。苦谛法与集谛法都称为行法。借着透视它们生灭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无常;借着透视它们受到生灭逼迫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苦;借着透视它们没有恒常自我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无我。如此观照时,了知这些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的
智慧是
正见;将心投入这些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是正思惟。正见与正思惟经常同时存在。为了照见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而付出的努力是正
精进。对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明记不忘是
正念。专注于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是正定。因此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上述这五项圣道分都同时存在。正语、正业、正命这三项圣道分属于戒学。在修行止禅与观禅之前,你已经先持守
戒律,即具备了正语、正业与正命。如此总共有八项圣道分。然而,就世间道而言,戒学的三项圣道分不会和其余的五项圣道分或观智同时生起,意即它们不会存在于同一个心识剎那或同一个心路过程里。
修行观禅到了最后,当禅修者证悟涅槃时,八项圣道分都存在他的心中,那是出世间的八圣道分。了知涅槃的是正见;将心投入涅槃的是正思惟;为了要了知涅槃而付出的努力是正精进;对涅槃明记不忘是正念;专注于涅槃是正定;能造成邪语、邪业与邪命的烦恼都被道智灭除了,因此正语、正业与正命也都与道智同时存在。如此,当禅修者证悟涅槃时,八项圣道分同时都具足。
三摩地经
要如何修行才能了悟四圣谛呢?请聆听出自《谛相应.三摩地经》(Sacca Sa§yutta, Samàdhi Sutta. S 3.363) 的这段经文:
「诸比丘,应当培育
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他如实地了知什么?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诸比丘,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是故,诸比丘,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因此,如果要了悟四圣谛,首先必须培育定力。用以培育定力的止禅法门有四十种之多,你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在此我要先解释安般念,然后解释如何修行以了悟四圣谛。
安般念
我将依据《大念处经》(Mahàsatipa..hàna Sutta)来解释安般念的修行方法。在那部经中,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盘腿而坐,保持上身正直,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 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 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 『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 『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 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 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这是佛陀就安般念修行方法所作的开示。这段开示主要是教导
证得禅那的方法。经文中「在此」这两个字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这两个字排除了佛教以外的宗教,因为其他宗教不像佛教这样彻底地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这样的方法只能在佛教里找到。经上也说: 「在此有(真实的)沙门;其他教法里没有沙门。」(M 1.92)
适当处所
佛陀在「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这句经文里指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一般而言,在尚未开始修行之前,禅修者的心已经长时间住在声色等欲乐目标,不喜欢进入禅修的道路, 因为他的心不习惯活在没有欲乐的环境里。他就像野生的小牛一样,如果它它来拉车,它会跑到道路之外去。之前,他的心时常接触及取乐于各种欲乐目标,例如好看的电影、悦耳的音乐、美味的食物及快乐的社群生活。但现在并没有电影、音乐等来取悦他的眼睛、耳朵等, 因此他的心有如一只鱼被人从水中拿出来放在干燥地面上一般,痛苦地乱跳及渴望回去水中。呼吸对他那渴望欲乐的心来说,就有如干燥的地面一般,实在太枯躁无味了。于是在禅坐时他不专注于气息,反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过去所享受的欲乐,或想象未来将获得的欲乐。然而,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无助于心的培育。即使他如此修行一辈子,其禅修也不会有丝毫进展。野生小牛的譬喻
为了克服这坏习惯,他必须不断地将散乱的心引导回来,尽量长久地专注于呼吸,以培育专注呼吸的新习惯。这就像牧牛者想驯伏喝野生母牛奶长大的小野牛时所做的事。他带领那头小牛离开母牛,将它绑在一根牢固深埋的柱子上。小牛会跳来跳去,想要逃脱。但是当它发现无法跑掉的时候,就会依靠那根柱子而蹲伏或躺卧。同样地,禅修者想要驯伏长时间沉迷于声色等目标的难调之心。他引导心离开声色等目标,进入森林、树下或闲静处, 用正念之绳将心绑在呼吸这个念处目标上。他的心也会跳来跳去,当它得不到长期惯取的目标, 并且发现无法挣脱正念之绳而跑掉时,最后它会依靠那个目标而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坐下或躺卧。
因此古代的论师说: 就像想要驯伏野生小牛的人, 会将它绑在牢固深埋的木桩, 同样地禅修者应将自己的心, 牢牢地绑在其禅修的目标上。(DA 2.353)
因此这样的处所变得适合禅修者。所以说:「这说明什么样的处所适合禅修者培育念。」
如果不远离聚落,则很难成就安般念法门,因为对
禅定来说,声音好比是尖刺一样。相反地,在聚落以外的地方,禅修者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个禅修的法门。因此世尊指出适合禅修的处所,而说:「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
一个善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看了一块适合建筑城镇之地,从各方面详细考虑之后,他建议说:「就在这里建立城镇。」城镇建设完成之后,他受到皇家高度的推崇。同样地,佛陀从各方面详细考虑适合禅修者修行的处所之后,他建议:「就在这里修行此业处。」当禅修者循序渐进地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就以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佛陀的感谢与赞叹:「世尊确实是无上正觉者。」如此,世尊受到高度的推崇。
豹的譬喻
比丘好比是豹;像豹一样,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 克服贪爱等障碍,达成目标。
正如一头豹王躲藏在森林、草丛、灌木丛或山林里,捕捉水牛、麋鹿、山猪及其他野兽。同样地,比丘
致力于禅修,逐一地证悟四道与四果。因此古代的论师说:
正如豹埋伏山林,捕捉野兽,
正觉者之子亦然,洞察敏锐,
进入于山林之中,精勤修行,
在那里证悟圣果,殊胜至上。
因此世尊指出适合禅修的处所,而说:「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
虽然现在大家所住的地方不是森林,也不是树下, 而且有许多禅修者住在一起,但是如果你能够不在意其他人的存在,
放下一切万缘,而只觉知自己禅修的目标, 那么这里对你而言就像是闲静处一样。更何况大众共修有助于激发精进心,而促使禅修得到更快速的进展。 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保持上身正直」是指保持背部的每一节脊椎骨端正,节节平正地相接,身直腰正。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 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心平静与提高警觉性。
什么是「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它是指: 将心引导到禅修应当专注的目标,并且将心固定在那里。举例而言,如果你修行安般念,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呼吸。如果你修行四界分别观,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四界(四大)的特相。你应该专注于禅修的目标,而不是家人。
「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是指他在呼吸的时候不舍弃正念。正念是很重要的。正念的意思是明记不忘。如果你能明记经过鼻孔周围或人中的呼吸,持续不忘失,正念和定力就会愈来愈强。当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会见到禅相。如果能持续稳固地专注于禅相,你就能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
长息与短息
如何才能「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呢?佛陀教导说:
「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
(一)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长的气息。
(二)他以一段长时间呼出长的气息。
(三)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与呼出长的气息。 当他吸气与呼气都经历一段长时间时,他心中生起了强烈的意愿(chanda 欲)。意愿对禅修来说是很重要的。
(四)透过意愿,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五)透过意愿,他以一段长时间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六)透过意愿,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与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当他透过意愿以一段长时间吸进与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他心中生起喜悦(p.ti)。
(七)透过喜悦,
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八)透过喜悦,他以一段长时间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九) 透过喜悦,他以一段长时间吸进与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
如果要达到更深的定力,在禅修中有喜悦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禅修当中不曾体验喜悦,你的定力就不能够提升。在什么时候喜悦才会生起?如果你已经去除烦躁和散乱的心,而且能够完全地专注于整道微息的长气息,你的定力就会提升。当你的定力提升时,喜悦就会在你的心中生起。
当比丘透过喜悦以一段长时间吸进与呼出比之前更加微细的气息,其心移离长的入息与出息,而中舍地转向专注于禅相。
对于短的气息的解释也是如此。气息会有时短有时长,这是自然的。
「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
气息的全身
关于以下的经文: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意思是他以如此的想法训练自己:「吸气的时候, 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吸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呼气的时候,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呼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如此,他以清明的心,知道、明了吸呼的全息。
在这里,大家不要误解说觉知全息的时候要默念「开始、中间、结尾」;事实上,只需要知道经过同一点上的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就够了。
有比丘微细且扩散的入息或出息只有开始阶段明显,中间与结尾则不明显,他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开始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中间与结尾的气息。另一位比丘只有中间的气息明显,开始与结尾的气息则不明显。第三位比丘只有结尾的气息明显,开始与中间的气息则不明显,因此他只能专注于结尾的气息。第四位比丘的开始、中间与结尾这三个阶段的气息都明显, 没有任何困难。为了指出修行此法门应当依循第四位比丘的例子,所以佛陀说:「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由于修行此法门最初的方法除了吸气与呼气之外,不需要再做其他事情,所以说:「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然后他必须致力于提起更清楚的觉知等,所以说:「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慧学;专注于呼吸是定学;约束自己的心,不使烦恼生起是戒学。在呼吸当中应当致力于实践此三学。
微息
关于以下的经文: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意思就是他心里想:「我呼吸时应当存着使气息平静、平稳、安宁、安详的动机。」他如此训练自己。 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粗显、微细与平静这三种情况:还没有致力于禅修的时候,比丘的身心是纷扰的、粗显的,呼吸的气息也是粗显的、不平静的,只借着鼻孔吸呼还不够用,必须也经由嘴巴来吸呼。然而,当他调御自己的身心之后,身心变得宁静、安稳,呼吸也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还在呼吸。就好象一个人刚从山上跑下来,放下顶在头上的重物,直挺地站立着的时候,他的呼吸是粗显的,经由鼻孔呼吸还不够用,必须还要透过嘴巴来呼吸。然而,当他去除了疲劳、沐浴、喝水、用湿布盖胸、坐在阴凉处休息的时候,他的呼吸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还在呼吸。这个人是用来比喻禅修之后呼吸变得很微细的比丘,意思是他难以分辨自己是否还在呼吸。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尚未开始禅修之时,他不曾去觉知、专注、反省或思惟将粗显的气息平静下来的问题; 一旦开始禅修之后,他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禅修时的气息比尚未禅修时的更微细,所以古代的论师说:「在扰动的身心中,气息是粗显的;在平静的身心中,气息是微细的。」(Vs 2.17)
他如何以「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这样的想法来训练自己呢?什么是气息的身行(kàyasa.khàra)?与呼吸本身相关或系属于呼吸的事物称为气息的身行。他训练自己使气息的身行镇定、平稳与宁静,以如此的思惟来训练自己:「借着在身体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以及借着在身体移动、颤抖、震动、摇动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我应当如此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在身体不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不移动、不颤抖、不震动、不摇动的时候,我应当借着这些安详、微细的身体活动, 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
到这里,我已经解释了以安般念来培育定力的四个阶段,即专注于:
1. 长息;
2. 短息;
3. 全息;
4. 微息。
合而为一
大家应当了解有可能三个阶段合而为一,例如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这是指当你呼吸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微细时,你应当在同一点上觉知经过那里从头到尾的微细长息(即微细长息的全息)。如果呼吸还未变微细,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来持续地专注。如此,当你的定力提升时,呼吸就会变得微细。那时你必须以想要了知长息、全息与微息的强烈意愿来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从头到尾的气息。如果能如此修行,你就可能成功地证得禅那。有时也可能短息、全息与微息这三个阶段合而为一。因此,当呼吸长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当呼吸短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短息、全息与微息。如果能以够强大的意愿与喜悦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将会提升。定力提升时,呼吸也会变得愈来愈微细。那时,不要因为呼吸变得不清楚而感到失望,心想:「噢,我的气息不清楚!」因为这会令你感到焦虑不安,导致你的定力衰退。事实上,呼吸愈来愈微细是非常好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禅相出现,而且你的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你不会受到呼吸干扰。但是如果那时候的呼吸还很粗的话,你的心会一下子注意在呼吸,一下子注意在禅相;你的心拥有两个目标。拥有两个目标的心无法专注,你的定力无法进一步提升。所以,当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时,你应当感到
欢喜。
但是不要故意使呼吸变长、变短或变微细。若是如此控制呼吸,你的精进觉支与择法觉支会过强,定力就
会渐渐衰退。应当照着呼吸自然的状态去专注它。定力提升时,呼吸有时会变长,有时会变短。无论呼吸长或短,你只需要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当定力更好的时候,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继续专注于全息。当呼吸自然地变微细时,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
如果每一次静坐时你都能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一、二小时以上,你的定力就已经相当好。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你必须特别谨慎地持续修行,停止一切的妄想与交谈,在行、住、坐、卧等一切时刻都必须保持正念,一心只专注于呼吸,不去理会其他目标。
禅相与光
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专注于微细的呼吸一小时以上,如此持续至少三天,通常禅相就会出现。对有些禅修者而言,光在禅相之前出现;对有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在光之前出现。无论哪一种先出现,禅修者都必须分辨禅相与光之间的差别。禅相与光不同,就像太阳与阳光不同一样。
光可以出现在你身体乃至周围的任何部位、任何方向。除了结生心以外,所有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都能产生许多物质微粒,称为心生色聚。如果分析它们, 就可以透视到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营养素)。如果是定力强的心产生的色聚,其中的颜色会很明亮,其光明会出现在你全身的各处。再者,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时节生色聚不只会散布在身体内,而且也会散布到身体外。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它们散布的远近决定于定力的强弱。定力很强时, 光明就能散布得很远。定力比较不强时,光明则只能散布几吋而已。心生色聚只能散布在身体内,时节生色聚则不只会散布在身体内,而且也会散布到身体外。光明就是来自这些出现在身体四周的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里颜色的明亮。
然而,你不应该去注意那些光明,应该只专注于呼吸。那时呼吸通常很微细。为了觉知微细的呼吸,你必须保持持续与适度的精进,对微细的呼吸明记不忘,并且清楚地了知它。如果能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就会继续提升,安般禅相也会出现在你鼻孔的出口处。
什么是安般禅相
什么是安般禅相呢?当你的定力够强时,呼吸就会转变成禅相。呼吸是由心所生。如果你辨识气息的四界, 你就会见到许多的色聚。如果你分析它们,就会见到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九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声音。当定力强时,色聚里的颜色会很明亮。正如前面解释过的,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由于呼吸里有数不尽的色聚,一粒色聚里颜色的明亮与其他色聚里颜色的明亮结合在一起,如此产生的光明就是禅相。
开始时的禅相通常是不稳定的,那时还不要注意禅相,应当只专注于呼吸。当你专注于呼吸的定力愈来愈深、愈来愈稳定时,禅相就会愈来愈稳定。刚出现的禅相通常是灰色的。定力提升时,灰色禅相会转变成白色, 然后再变成光亮透明的似相(pa.ibhàga nimitta)。禅相会随着禅修者的心或想而改变:有时禅相是长形的,有时是圆形的,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等等。你不应去注意禅相的颜色、形状或外观,否则它会继续改变, 你的定力也会衰减,因而无法达到禅那。应当一心只专注于呼吸,直到呼吸与禅相结合为一,而且你的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那时就要专注于禅相,而不要再注意呼吸。如果有时注意禅相,有时注意呼吸,你的定力就会逐渐减退。
你也不应注意呼吸或禅相里四大的特相, 即硬、粗、重与软、滑、轻,流动与粘结,热与冷、支持与推动。如果去注意它们,就变成在修行四界分别观,而不是修行安般念了。
你也不应观呼吸或禅相为无常、苦或无我,这些是共相。为什么不应如此观呢?因为观禅的目标是行法, 即究竟名色法及其因;呼吸与禅相并不是究竟法,它们都还是密集(概念法),因此不是观禅的目标。如果你观它们为无常、苦或无我,你既不是在修行安般念,也不是在修行观禅。
如果你的禅相是白色的,而你又能持续地专注于它,它就会越来越白,接着越来越明亮,犹如天上的明星一般。那时你的心会自动沉入似相之中。如果你的心沉入似相之中、完全不动摇一段长久的时间,这时候的定力称为安止,也称为禅那。就初学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其他颜色的安般似相也是如此。 两种禅定
有两种禅定:近行定与安止定。安止定是心持续不断地完全沉入于目标之中,例如安般似相。在这时候, 有分心不会在觉知该(禅修)目标的心之间生起。禅支已经强至足以维持心不间断地紧系于目标。在近行定的时候,心开始沉入目标之中越来越久,但这些时段有时会因为有分心生起而间断。在此,由于五禅支还不够强, 心还不能够不受干扰地安止(于目标之中)。 注释以譬喻来解释这一点:譬如一个王后怀了将来能成为转轮圣王的胎儿。她可以时时用肉眼看见自己子宫内的胎儿。那时她会非常谨慎恭敬地保护着胎儿,以免胎死腹中。同样的道理,禅修者必须以非常谨慎恭敬的心来守护自己的禅相。由于懒惰、迷糊与健忘的心不可能使人达到高度的修行成就,所以他应当保持热诚、正知与正念,在行、住、坐、卧当中都专注于禅相。例如在经行(行禅)的时候,他应当先站在经行处的起点, 专注于呼吸。当禅相与呼吸结合并且他的心自动专注于禅相时,他应当一心专注于禅相。专注到定力很强的时候,才开始起步慢慢地走。走的时候仍然一心只专注于禅相。
能够在任何姿势中都一心专注于禅相是心力的作用。大家都有这样的心力。请精进修行,你一定能成功的。在开始的阶段,安止的时间通常不久。这时你不应气馁,而应当一再地努力。如果能付出持续有力的精进, 保持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你就能维持长时间融入于禅相之中。那时你应当多练习长时间住在安止定中, 而不要经常检查禅支,否则你的定力会逐渐减退。
审察禅支
你的安止定必须深而且稳定,能够持续达到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等,愈久愈好。若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入在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如此连续至少三天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检查禅支。检查禅支之前必须先入在深且强的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出定之后就注意心脏里面,观察在那里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的有分心。开始时,多数禅修者不了解有分心与禅相的差别。当他们在心脏里见到与出现在鼻孔出口处一样的禅相时,他们以为那就是有分心。事实上那不是有分心。有分心就像心脏里的镜子一样。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 的《弹指之顷章》(accharasavghata chapter)里说: 2 有分心是名法,不是色法。这里说「有分心像镜子一样」乃是指有分心所产生色聚的明亮情况像镜子一样。当似相在如此的明镜中出现时即可检查禅支。以此法检查能确定地了知是否已曾入禅那。 `pabhasala midam bhikkhave cittam'──「诸比丘, 有分心是明亮的。」明亮的光从有分心发出来。虽然有分心能产生明亮的光,但是有分心本身是心,而不是光。有分心能产生许多心生色聚,这些色聚里的颜色是明亮的。这些心生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明亮的程度是根据与有分心相应的慧力。慧力愈强,光也就愈明亮。因此,如果产生有分心的
业力是观智的业的话,其慧力将会非常的强大,光也将会非常明亮有力。因此有分心是一回事,光明是另一回事。
检查有分心时,每次只能检查几秒钟而已。如果检查的时间达到两三分钟那么久的话,你可能会感到心脏疼痛,你的定力也会减退。因此,在每一次检查时,无论是否检查到有分心,几秒钟之后就必须再回来专注于鼻孔出口处的安般似相。必须专注到产生强而有力的安止,安般似相也必须非常明亮,然后又可以再度检查有分心。如此来回地检查几次之后,你也许就能检查到有分心。然后还是要回来专注于安般似相。专注到强而有力的安止生起,而且似相非常明亮时,就再去注意有分心。那时你会见到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心之中。正如镜子里可以显现出你的影像一样,有分心的明镜中可以显现出安般似相。那时你就可以开始检查五禅支,即寻、伺、喜、乐、一境性。
寻是将心投入似相的心理现象;伺是保持心持续地投入在似相中的心理现象;喜是对似相的欢喜;乐是对似相的快乐感受;一境性是对似相的一心专注(心与似相合而为一)。刚开始检查五禅支时,每次只检查一个禅支,从寻开始。清楚地检查到寻之后,又必须回来专注于安般似相,直到产生强而有力的安止,然后可以在有分心的地方检查伺。以同样的过程逐一地检查喜、乐与一境性。能够逐一地检查五禅支之后,就试着同时检查五禅支。成功之后,就要练习五
自在。
五自在
简单地说,五自在包括:能在你想入定的时候迅速地入定;想住在定中多久就能持续地住定多久,例如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等等;能在你预定要出定的时间自在地出定;想检查禅支的时候就能清楚地检查,这包括两项自在,即自在地将心流转向禅支与自在地审察禅支。以意门转向心审察禅支称为转向自在,以同一个心路过程里的速行心审察禅支则称为省察自在,这是它们的唯一差别。能够修成五自在之后,才可以逐步地修行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当你入在初禅里的时候,呼吸变得很微细;入在第二禅里的时候,呼吸变得更微细; 在第三禅中,呼吸又更微细。当你入在第四禅中的时候, 呼吸完全停止。
我询问过许多禅修者, 让他们比较各种禅那的优劣。多数禅修者说:第二禅比初禅更殊胜,第三禅比第二禅更殊胜,第四禅则是这四种禅那当中最殊胜的。 能进入这些禅那是由于心力的缘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力。大家应当在佛陀的教法中精进修行。如果你付出够强的精进,没有什么事是不能达成的(viriyayavato kimana kamma§ na sijjhati)。提起这样的心力,持续地努力修行,那么大家必定都能如愿地达到第四禅。
成就第四禅之后,如果转修十遍、四梵住等止禅法门,你很容易就能修成它们。此外你也可以以安般念第四禅作为基础,转修观禅。以安般禅那为基础而转修观禅者有两种:
1. 呼吸
行者(assasapassasakammika 入出息行者) 2. 禅那行者(jhanakammika)
然而,如此的翻译并不精确。以下我要进一步解释这两种人的修行方法。
在止禅中有四十种业处(修行法门),而在观禅中只有两种业处,即色业处(rupa kammatthana)与名业处(nama kammatthana)。色业处以色法(物质现象)作为观照的目标;名业处以名法(精神现象)作为观照的目标。色业处也称为色摄受(rupa pariggaha);名业处也称为非色摄受(arupa pariggaha),在此,非色是指名法而言。禅修者修成安般第四禅之后,如果先观照色法, 他便是呼吸行者。如果想先修行名业处,他应当先观照禅支,因此称他为禅那行者。
呼吸行者及如何分析色法
呼吸行者应当再度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逐一地观察呼吸里四界的十二特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动、粘结、热、冷、支持、推动。观察纯熟之后,就将这十二特相分为四组,即硬、粗、重、软、滑、轻是地界;流动与粘结是水界;热与冷时是火界;支持与推动是风界。他应该有系统地专注于呼吸里的四界。若能这样有系统地专注,就能见到许多色聚。进一步分析色聚时,就能透视到每一粒色聚里至少有九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与声音。这九种色法称为呼吸身(assasapassasa kaya)。
观照了呼吸身之后,他应当如此思惟:「呼吸身依靠什么而生起呢?」他发现呼吸身依靠依处而生起。依处是什么呢?根据《阿毗达摩藏》,依处有六种,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心所依处。然而,根据经上的教导,依处是指所生身而言。所生身包括四类色法: (一)业生色:由业力所产生的色法。(二)心生色:由心产生的色法。(三)时节生色:由火界产生的色法。(四) 食生色:由食素产生的色法。为什么经与论所教导的方法不同呢?因为经是教导实际修行的方法,而论是显示精确的含义。例如,如果有系统地对眼睛修行四界分别观,你就能见到色聚。分析色聚之后,就能辨别眼睛里的六种色聚,眼十法聚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分析一粒眼十法聚,你可以透视到其中的十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及眼净色。在这十种色法当中,只有眼净色才是真正的眼处,其他九种色法不是眼处。虽然如此,但是它们与眼处同时生起, 成为一粒色聚。必须能分析眼十法聚里的所有十种色法,才能破除组合密集,见到眼处(眼净色)。因此,根据经教,依处是所生身,因为你必须观照与眼净色同在一粒色聚中的所有俱生色法,而不只是观照眼净色而已。关于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心所依处也应以同样的道理去了解。
眼十法聚不能单独生起。有系统地对眼睛修行四界分别观时你就可以见到其他种色聚。当你用手碰触眼睛的时候,眼睛可以感受到手所给予的触觉,由此可知眼睛里必定有身十法聚存在,因为身识唯有依靠身净色(身处)才能生起。眼睛里也有性根十法聚,由于其中的性根色,才让你能很容易地知道「这是男人」或「这是女人」。眼十法聚、身十法聚与性根十法聚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产生的,称为业生色。想眨眼的时候就能眨眼,由此可知眼睛里也含有心生色法(心生八法聚)。每一粒色聚里都有火界,多数的火界能产生许多代的新色聚,这些是时节生色。每一粒色聚里都有食素,在食生食素的帮助之下,多数的食素能产生新色聚,这些是食生色。眼睛里有上面提到的这六种色聚。分析它们时就能见到包含在它们之中的五十四种色法。你必须透视这五十四种色法,以便破除密集。
然后必须以同样的方法照见六门与四十二身分的色法。在四十二身分的多数身分里有业生、心生、时节生、食生这四类色法,因此那些身分也是所生身。
二十八种色法
注释中解释说:「所生身是由四大种色及四大所造的色法所构成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地、水、火、风这四大种色(即四界),也有颜色、香、味、食素等四大所造成的色法。事实上,色法有二十八种,即四大种色加二十四种所造色。二十四种所造色是:
五种净色(pasàda r.pa):
1.眼净色(cakkhu pasàda)
2.耳净色(sota pasàda)
3.鼻净色(ghàna pasàda)
4.舌净色(jivhà pasàda)
5.身净色(kàya pasàda)
四种境色(gocara r.pa):
1.颜色(va..a)
2.声(sadda)
3.香(gandha)
4.味(rasa)
食素(ojà)
命根色(j.vitindriya)
心色(hadayar.pa)
两种性根色(bhàva r.pa):
1.女根色(itth. bhàva r.pa)
2.男根色(purisa bhàva r.pa)
十种非真实色:
1.空界(àkàsa dhàtu)
2.身表(kàyavi¤¤atti)
3.语表(vac. vi¤¤atti)
4.色轻快性(lahutà)
5.色柔软性(mudutà)
6.色适业性(kamma¤¤atà)
7.色积集(upacaya)
8.色相续(santati)
9.色老性(jaratà)
10.色无常性(aniccatà)
你必须分析所有种类的色法。
只观照色法为无常、苦、无我并不足以证悟涅槃, 还必须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观照名法的时候, 禅那名法是最佳的观照起点。观照禅那名法之后应当观照欲界的名法,包括六门心路过程心与离心路过程心的所有名法。所以注释里说:接着,他观照触等五项名法(nama),即触、受、想、思、识。在这五项名法当中, 受是受蕴,想是想蕴,触与思是行蕴,识是识蕴。这是四种名蕴,前面谈到的二十八种色法是色蕴,总共是五蕴。关于这五蕴中的行蕴,注释只提到触与思这两种名法,因为它们是行蕴中最显著的。提到这两项名法时, 行蕴里其他的名法也都包括在内了。这就好象在皇家出巡的行列里,提到国王的时候,他的随从人员也都包括在内了。
观照了名法与色法之后,接着他观照名色法的因, 见到过去世所造的无明、爱、取、行、业这五项主因。过去世的这五种因造成今世投生时的五取蕴。他观照
因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缘起法。于是他下了一个结论: 名法与色法都只是缘及缘生之法,除此之外没有人或众生存在。因此他超越了疑惑。
已经超越疑惑的禅修者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如此就能逐步地提升智慧,乃至证悟阿罗汉果。这种禅修者称为呼吸行者。
禅那行者
接着我要解释第二种禅修者──禅那行者。这种禅修者出定后先观照禅支。由于之前以安般念修行止禅时他已经检查过禅支,所以当他转修观禅时观照禅支是很容易的。然后他必须观照与禅支同时生起的其他名法。包括禅支在内的所有这些名法称为禅那法。观照禅那法之后,他应当如此思惟:「这些禅那法依靠什么而生起呢?」于是他见到它们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根据经的解释,心所依处是所生身,包含了前面提过的业生、心生、时节生与食生那四类色法。
在这里,禅那法是名法,所生身是色法。如此观照之后,他探究名色法的因,依照无明、爱、取等缘起法来观照。于是他下了一个结论:名法与色法都只是缘及缘生之法,除此之外没有人或众生存在。因此他超越了疑惑。
已经超越疑惑的禅修者观察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如此就能逐步地提升智慧,直到证悟阿罗汉果。这种禅修者称为禅那行者。
如果明白了上面所解释的内容,你就能了解以下经文中佛陀所作的开示。在《大念处经》当中,佛陀教导以安般禅那为基础而修行观禅的方法如下: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 这是修成安般念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转修观禅的开始阶段。什么是「身」呢?根据巴利圣典《无碍解道》, 身有三种,即呼吸身、所生身与名身。这些在前面已经解释过,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
如何观照名法
前面已经谈过观照色法的方法,现在我要解释观照名法的方法。如果想观照安般初禅的名法,首先你必须先入安般初禅。出定之后应当观察有分心(意门)。然后当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现时,应当观察五禅支。修行止禅的时候,你已曾观察过五禅支,所以这对你而言是很容易的。然而,在这里你必须见到剎那剎那间都有五禅支生起,因此你见到无数次的五禅支。能清楚地见到五禅支之后,你可以选择由触、受与识这三种名法当中的一种开始观察。
假设选择由识开始观察,那么你应当在每一剎那中都观察到识生起:「识,识,识……」,如此生起无数次。如果观察不到,那么你应当再入安般初禅。出定后观察有分心。当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现时,你应当观察识剎那剎那生起无数次。能观察到识之后,应当再加上触, 意即在每一剎那中同时观察识与触这两种名法。能观察到两种名法之后,再加上受,即在每一剎那中同时观察识、触、受这三种名法……如此逐渐增加到能够在每一剎那中同时观察到三十四种名法。这三十四种名法是什么呢?它们是:识、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及慧根。 在前面谈过的三种身当中,呼吸身与所生身都属于色身。因此可以说身有两种,即色身与名身。为什么称它们为身呢? 因为它们无法单独生起,必须成群地生起,所以称它们为身。请注意在此所说的「身」是指究竟色身和究竟名身。
观照外身
你必须观照这些身为身。然而,只观照内在自己的身为身并不足以证悟涅槃,还必须观照外在他人的身为身。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只对内在自己的身有渴爱、骄慢与邪见,对外在他人的身也有渴爱、骄慢与邪见。为了去除对外在对象的渴爱、骄慢、邪见等烦恼,你必须也观照外在的身为身。例如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儿子、丈夫或妻子的成就而感到非常骄傲。要去除这样的骄慢,你必须观照外在的这些身为无常。要去除对外在身的渴爱,你必须观照它们为苦。要去除认为有「我的儿子」,「我的丈夫」,「我的妻子」这样的邪见,你必须观照外在的身为无我。为什么说外在的身是无常、苦、无我的呢?如果以观智来照见它们,你只会见到究竟名色法而已。它们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所以是无常的。它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的。在它们之中没有能让你称为「我的儿子」、「我的丈夫」、「我的妻子」这样永远不变的自我存在,所以它们是无我的。如此观照时你就能去除骄慢、渴爱与邪见这三种执着,因此佛陀教导说:「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 为什么佛陀给与这样的指导呢?它的用意是:就初学者而言,只用一次静坐的时间观照内在的身为身是不够的,必须以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观照。然后他必须观照外在的身为身,这也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来观照。如此观照之后,他必须在一次静坐的时间里,交替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观照一、二次是不够的, 必须一再重复地观照。唯有如此观照才能降伏骄慢、渴爱与邪见等烦恼。
分别名色的四个阶段
根据观智的次第,这只是第一种观智(名色分别智) 而已。这是见清净的开始阶段,是观禅的基础。此智慧分为四个阶段:
1. 色摄受智(rupa pariggaha bana):观照色法的智慧。
2. 非色摄受智(arupa pariggaha bana):观照名法的智慧。
3. 色非色摄受智(ruparupa pariggaha bana):同时观照色法与名法的智慧。
4. 名色差别智或名色分别智(nama rupa vavatthana bana or nama rupa pariccheda bana):同时分辨名色法,及分辨在名色法中没有人、我、众生存在, 纯粹只有名色法而已。
因此, 在这个阶段你必须依下列这四个步骤来修行:(一)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色法、(二)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法、(三)于内在与外在都同时观照名法与色法二者、(四)分辨内在与外在的名色法中都没有人、我、众生存在。这是《大念处经》中所提到观禅的第一个阶段。接着佛陀开示观禅的第二个阶段如下:
「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这段经文中包含了三种观智,即:
1. 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观照因果关系的智慧。
2. 思惟智(sammasana bana):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
3.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bana):观照行法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
两种生灭
行法的生灭有两种,即:(一)因缘生灭(paccayato udayabbaya);(二)剎那生灭(khanato udayabbaya)。因缘生灭又分为两部份,即因缘生与因缘灭。由于因缘生起,所以五取蕴生起,这是因缘生。由于因缘完全坏灭, 所以五蕴完全坏灭,这是因缘灭。 五蕴与名色是同义词。二十八种色法是色蕴。名法中的受是受蕴,想是想蕴,五十种心所是行蕴,六种识是识蕴。色蕴是色法,而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是名法,因此五蕴就是名色。如何观照五蕴或名色的因缘生呢?这是《大念处经》中佛陀教导观禅的第二个阶段。你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跳级。必须先修行第一个阶段, 即:(一)观照内外的色法、(二)观照内外的名法、(三) 观照内外的名色法、(四)分辨内外的名色法没有人、我、
众生。如此观照之后,才能修行第二个阶段。
名色法的因缘生
如何观照名色法的因缘生呢?观照内外的名色法之后应当观照离你现在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例如在禅坐开始之前的名色法。在禅坐之前,请用蜡烛或清水来供佛,然后发愿在未来世成为比丘。开始禅坐后,请观察供佛和发愿成为比丘时的心路过程。这些是最近的过去名法,它们是业轮转和烦恼轮转。它们依靠各自的依处而生起,依处则是色法。应当像观照外在的名色法那样来观照过去的名色法。能观照离现在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之后,就再往稍远一些的过去观照。如此紧密地逐渐观照过去的名色法,一直观照到今世投生时的第一个剎那──结生心的时候。
能观照结生心的名色法之后,再往过去观照,就能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的名色法。那时有三种目标当中的一种出现在你心中。这三种目标就是:(一)业:造业的行为、(二)业相:该行为的相、(三)趣相:下一世投生处的相。
我要举例来说明:有一个禅修者观照前世临死时的名色法,他见到一个人以蜡烛供养佛像这样的业相。这时他观照供养蜡烛那个人的名色法。如何观照呢?他对那个人的影像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之后就分析那些色聚,直到照见色聚里的究竟色法,然后特别注意观照心脏里的五十四种色法,尤其是心所依处色,因为每个意门心路过程心都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这么做的时候,他见到了有分心,也就是意门。在有分心当中会有不同的目标出现。那时他应当前后来回地观照那些有分心。为什么呢?因为心路过程会出现在有分心之间,如此一再来回地观照时就能观察到那些心路过程。结果他见到前世那个人在供养蜡烛给佛像之前发愿来世要成为修行的比丘。供养蜡烛时生起的是意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路过程有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七个速行心。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即识、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及精进。每个速行心有三十四个名法,即识、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及慧根。速行心的三十四个名法称为行。在这些名法当中,思心所是最主要的,思就是业。这些名法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因为它们是无常的。然而,它们在他的名色相续流中留下了业力。根据《发趣论》(Patthana)的业缘(kammapaccaya)章,业力称为业。
然后他再观照发愿来世成为比丘时的心路过程。那也是一种意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路过程有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七个速行心。其中的意门转向心有之前说过的十二个名法。每个速行心则有二十个名法,即识、触、受、(关于《发趣论》里的二十四缘,请参阅本书后面的《词语汇解》。
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痴、无惭、无愧、掉举、贪及邪见。在速行心的二十个名法当中,无明、爱、取这三项名法最为显著。什么是无明?根据佛陀的教导,我们的身体与心只是究竟名色法而已。如果我们了知它们为名色法,那是正确的,是观智,也就是正见。但是如果我们视它们为男人、女人、比丘或
比丘尼,那是错误的,这称为无明或痴。缘于无明,他发愿成为禅修的比丘,这是贪爱。他执着禅修比丘的
生命,这就是取。无明、爱、取这三项称为烦恼轮转(kilesavatta),造成生死轮回的烦恼。 因此总共有五种过去因,即无明、爱、取、行、业。
然后他必须观照今世投生时结生心的五蕴。结生心时有三十种色法,分别存在三种色聚当中,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色十法聚,它们各含有十种色法。 他反复地观照这三十种色法和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过去因,尤其注重观照业力,检查这些色法是否由该业力所产生。他这样反复地观照,看到前世临死时成熟的业力产生今世结生时的三十种业生色法。这是一个禅修者的实修例子。
如果这样修行,你能够很容易地了解在过去世所造的业力产生今世结生剎那的色蕴。如何观察这种因果关系呢?在这个阶段,多数禅修者已能观察到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能产生许多心生色聚,能观察到心与心 4 缘起法中有三种轮转,烦恼轮转与业轮转能造成果轮转(vipakavatta),即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色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正如心产生心生色法的情况, 同样地,业力能产生业生色法。他应当如此检查前世临死时的业力与今世结生时的业生色法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确定见到业力产生业生色法之后,应当进一步观照: 由于前世的无明、爱、取、行、业生起,所以今世结生时的业生色法生起。
接着也必须观照前世的业力与今世结生时的名法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必须观照前世的业力与今世这一生中所有
果报五蕴之间的因果关系,尤其着重于六门心路过程。如果能观照由于前世的无明、爱、取、行、业生起,所以今世的色蕴等生起;前世的无明、爱、取、行、业是因,今世的色蕴等是果,这是观照行法的因缘生,如此观照的智慧是缘摄受智或因缘生智见(paccayato udaya bana dassana)。因缘生智见意即见到现象(或法) 的因缘生的智慧。
观照坏灭法
教导观照行法的因缘生后,接着佛陀开示说「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意思是:他必须观照由于五种因缘完全坏灭, 所以五蕴完全坏灭。这是因缘灭见智(paccayato vaya dassana bana)。
造成轮回的五种主因(无明、爱、取、行、业)何时才会完全坏灭呢?根据佛陀的教导,烦恼及能造成未来世果报的业力会在你证悟阿罗汉道时完全坏灭,因此在般涅槃之后就不再有任何果报产生。阿罗汉道将会把
这五种因灭尽无余。由于这五种因灭尽无余,般涅槃后五蕴也将会灭尽无余。你应该尝试观照这种灭尽,因为佛陀在《大念处经》里指导说:「他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你应该记得,在这里「身」(kàya)是指色身(r.pakàya)和名身(nàmakàya)。
现在你还不是阿罗汉。你会在什么时候证悟阿罗汉道呢? 是现在还是未来呢?当然是未来。多久的未来呢?如果你具备充分的波罗蜜,而且持续精进地修行, 你就可能在今生证悟阿罗汉道。即使在今生证悟,然而从剎那生灭的角度来看,那时对现在而言也称为未来, 因为现在你还是凡夫。如果你将在来生证悟阿罗汉道, 那么来生也是你的未来。在你证悟阿罗汉道的那个未来时候,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会完全坏灭。由于这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般涅槃时五蕴完全坏灭。你必须照见到那两种坏灭。这种观智称为因缘灭见智(paccayato vaya dassana bana),即能照见因与果完全坏灭的智慧。
如果想以观智直接了知因果关系,你就必须先能观照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法,否则就无法见到因与果将要成熟而会在最后一生里结成果报的业力不会被阿罗汉道所灭,除此以外的一切业力都被阿罗汉道灭尽。正因为如此,包括佛陀在内的一切阿罗汉在般涅槃之前都还会受到过去所造善恶业的果报。应当了解这里的「业」是指会造成未来世果报的业力的完全坏减。
讲到这里,你还会认为佛陀在《大念处经》当中只教导观照现在的名色法而已吗?如果了解佛陀的教导,你就不会那样想。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都必须观照,因为它们都是观智的目标。如果不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你就无法了知缘起法及观照因果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那么也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因为佛陀在《大因缘经》(Mahànidàna Sutta) 里是这么说的。
观照生起与坏灭的现象
接着佛陀开示说:「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你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以及剎那生灭这两者。如何观照呢?你应当观照:由于五种因生起,所以五蕴生起;由于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五蕴完全坏灭。这是因缘生灭智( paccayato udayabbaya bana)。然后应当观照五种因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所以它们是无常的;五蕴也是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所以五蕴也是无常的。这是剎那生灭智( khanato udayabbaya bana)。在这个阶段,你必须培育这两种智见。
如果能观照因果为无常、苦、无我,在你还未能清楚地见到每一剎那的生灭之前,那时的观智称为思惟智。在你能够清楚地见到每一剎那的生灭之后,那时的观智称为生灭随观智。
呼吸的因缘生灭
现在我要举出注释对呼吸的因缘生灭所作的解释。由于这是安般念的部分,注释也只针对呼吸的因缘生灭来解释。
关于「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这句经文,就像依靠铁匠风箱的外壳、风箱的喷口及适当的劳力,空气才能进出风箱。同样地,依靠所生身、鼻孔及比丘的心,呼吸身才能进出鼻孔。所生身等是呼吸身生起的因缘。如此观照就是安住于观照呼吸身的生起现象。注释的这段解释可能不大容易了解,我要再加以说明。当你有系统地对呼吸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就能见到色聚。分析色聚之后就能见到九种究竟色法。为什么这九种究竟色法能够生起呢?如果你的身体毁灭了,还能有呼吸存在吗?不能,没有身体就没有呼吸。如果分析这个身体,你可以见到业生、心生、时节生与食生这四类色法,它们称为所生身。由于所生身的存在,呼吸身才能生起,因此所生身是呼吸身生起的一项因素。再者,如果没有心,呼吸身就无法生起,因此心也是呼吸身生起的一项因素。此外,鼻孔也是呼吸身生起的一项因素。所生身好比是风箱的外壳,鼻孔好比是风箱的喷口,心好比是适当的劳力。由于所生身、鼻孔与心生起, 呼吸才能生起,它们是呼吸的因。在这些因当中,心是最重要的。但是心是依靠所生身而生起,所以所生身也自然地是一个因。这是呼吸的因果关系。
然而,只观照呼吸身的因果关系是不够的,必须也观照五蕴的因果关系,即过去第一世临死时成熟的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造成现在世的五蕴,过去第二世临死时成熟的五种因造成过去第一世的五蕴,然后一直往更远的过去观照下去。同样地,现在世临死时成熟的五种因造成未来第一世的五蕴,然后一直往更远的未来观照下去。必须如此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因果关系。
注释接着解释呼吸身的坏灭现象。关于「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这句经文,当风箱的外壳被拆除、风箱的喷口破裂或缺乏适当的劳力时,空气就无法进出。同样地,当所生身毁坏、鼻孔破损或心停止作用时,呼吸身就无法进出。因此,由于所生身、鼻孔与心的坏灭, 呼吸身也就坏灭。
然后你也必须观照:由于未来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未来五蕴也将完全坏灭。这样观照就是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因缘灭。你也应当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意即观照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这两者。
观禅的第三个阶段
接着佛陀开示观禅的第三个阶段如下: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 「有身」是指由于强而有力的观智,禅修者只见到「纯粹的」名色身──究竟名色法,丝毫不见色聚等概念法,这是坏灭随观智以上这些观智的特征。也因为如此,这时开始才被认为是纯粹的观禅。 与正念。关于这一段经文,禅修者透过谨慎的观察而建立起正念。他思惟:「有身存在,也就是只有名色法存在,但是没有众生、没有人、没有男人、没有女人、没有自我、没有属于自我之物、没有我、没有我所有、没有他人、也没有属于他人之物。」
它的意思是什么?这段经文是指从坏灭随观智到行舍智这些上层的观智。如果依照前面谈过的方法来修行生灭随观智,当观智变得利而且深的时候,他应当只专注于观照名色法的坏灭。渐渐地,他甚至见不到色聚, 而纯粹只见到究竟名色法,并且他不见名色法的生起, 而只见到它们的坏灭。那时他见到只有「纯粹的」名色身存在,不见有众生、人、男人、女人、我、属于我所有之物、他人、属于他人之物。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
「只为了」是指目的。它在说明:建立正念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那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只是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意思是指:只是为了愈来愈广大、深远的智慧与正念。也就是说为了增长正知与正念。
当禅修者只见到名色法的坏灭,并且观照它们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他的观智就会渐渐成熟。观智成熟时,五根也会成熟,那时他就能证悟取涅槃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持续地修行,最后他就能证悟阿罗汉果。佛陀解释阿罗汉的境界如下:
「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
「他独立地安住」是指:他不依靠邪见、渴爱及无明来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是指:不认定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这是我」、「这是我的」或「这是我的自我」。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道智完全灭除了渴爱及邪见。
以上是修行安般念一直到证悟阿罗汉果的简要解释。如果能如此有系统地修行,并且有足够波罗蜜的话, 你也可能在今生证悟涅槃。
接着佛陀为安般念这一节作结论说:
「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四圣谛 在安般念这一节当中,观察呼吸的正念及正念的目标(五取蕴)是苦谛。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过去因是集谛。苦谛与集谛这两者都不生起是灭谛。这是指涅槃,也就是出世间灭谛。在培育生灭随观智时,你可以观照到由于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般涅槃时五蕴完全坏灭,(因灭与果灭)这两种灭也称为灭谛,然而它们只是世间的灭谛而已。当你以道智与果智证悟涅槃时,你才了知出世间的灭谛(涅槃)。你应当分辨这两种灭谛。 了知苦谛、舍弃集谛、以灭谛为目标的圣道是道谛。在这里也必须分辨世间的道智与出世间的道智。世间道智能见到五蕴,这是了知苦谛的观智;它也能见到苦的因,这是了知集谛的观智;它也能见到由于五种因完全灭尽所以般涅槃时五蕴完全灭尽,这是了知灭谛的观智。世间道智是指观智而言,也就是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与正定这四项因素会与观智同时生起。在修行之前,你必须先
持戒,那就是具备了正语、正业与正命这三项因素。因此总共是八圣道分,这是世间的八圣道分。
禅修者有时必须观照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那时他了知世间的道谛。因此世间道智能了知世间的四圣谛。
出世间八圣道分与圣道智、圣果智同时生起,它们都以涅槃作为目标。那时,正见了知涅槃,正思惟将心投入涅槃,正念对涅槃明记不忘,正精进努力于了知涅槃,正定专注于涅槃,正语、正业、正命这三项也同时存在。这是出世间的八圣道分。为什么在禅修者证悟涅槃的时候,正语、正业、正命这三项也同时存在呢?因为圣道智灭除了能造成邪语、邪业、邪命的烦恼。 如此精勤地修行四圣谛之后,就能灭除痛苦,达到寂静。这是致力于修行安般念的比丘的解脱之道。对于采用其他止禅业处来作基础,进而修习观禅的方法,也应以同样的方式来理解。
因此,为了灭除痛苦,我们必须了知四圣谛。为了了知四圣谛,我们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有系统地修习止禅与观禅。
愿大家都能够尽早了知四圣谛,灭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