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开示
Ven. Pa Auk Sayadaw
■ 克服障碍
问1:感谢昨天发的「安般念简介」。我很认真地去了解它并且感受它,所以今天进步很快,更加专注,更加有正念,更加有信心。但是前几天静坐时一剎那间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只专注到息经过接触点,被此不曾有过的感受吓了一跳。助理老师告知这是好的,不要怕。今天再有两次,比上次更长几分钟,心里非常宁静,眼前只有太阳般的金色光芒,只专注觉知息经过接触点。旁边师兄一个很大声的咳嗽,我却吓得跳起来,好像静坐时打香板,被打的人没感觉,旁边的人却吓得跳起来。当自己专注在觉知息时,为什么会被大一点的音声吓到?连走路时专注于觉知息也会被转弯的师兄吓一跳。我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今天为什么被吓好几次?我该怎么做?
答1:单纯只觉知息而忘记身体的存在是很好的禅修经验;很重要的是要继续如此修行。当禅修者的定力开始进步时,自然会对噪音敏感,因为声音对禅定而言犹如尖刺一般。你应当尽可能不去理会声音及其它一切对象,一心只专注于气息。当你的定力深且强时,就不会再受到这些境界干扰。
容易被声音或影像惊吓是由于对它们不如理作意的缘故。你不自觉地作意它们为某种可怕之境,因此惊吓等不善法就会生起。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与你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并非每位禅修者都有如此的经历。你应该做的就是经常保持如理作意:就现在而言,就是只注意自己禅修的目标──气息。
问2:我是初学,以前很少有机会静坐。怎样的姿势能令我越坐越久,而不是几天下来就越坐越想爬起来,因为酸、痛、麻而起心动念想离开座位?
答2:在密集禅修刚开始的阶段,几乎每个人都难免有酸、痛、麻的问题。如果能有耐心,坚忍不拔地继续修行,渐渐就会适应,种种不舒服感受会消失,而且能坐得愈来愈久。
适当的坐姿因人而异:对于身材高瘦的人,结双跏趺坐通常是很容易的;对于身材矮胖的人,单盘坐或两脚并排平放而坐通常比较适当。你必须自己尝试及抉择那一种坐姿最舒适、耐久。
有一项重要的须知是应当保持身体骨架平衡,不要经常歪向某一侧。例如,这次静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下次静坐则两脚的位置对调,如此调整坐姿以保持左右平衡。
问3:实在受不了时,我可否起来走走?但是如果我离开了,静坐时间会进步吗?
答3:坐得受不了时,可以起来站着,继续专注于气息。静坐的时间不适宜用来行禅。静坐时间是否会延长决定于你精勤与毅力的程度:如果你有规律地时常静坐,通常你就能愈坐愈久。
答4:在佛陀的时代,有一天罗塔比丘(Radha Bhikkhu)问佛陀说:「世尊,什么是病?」佛陀回答说:「五蕴就是病。」因此,只要还有五蕴存在,就必定还有病苦。例如,四大当中任何一大过度强盛时,就有病痛产生。四大不调可以由于业力、心理、时节或食物所造成。在这四种原因当中,我们只能设法改善心理、时节与食物,无法改变业力。由于五蕴就是病,因此解脱五蕴就解脱了病苦。如果想要解脱五蕴,就必须精勤修行直到证悟涅槃。涅槃里没有五蕴,没有病,没有苦。
对治病痛的方法是取用适当的食物与药物,居住于气候温和的安静处所。很重要的是要培育增上心(adhicitta),即止禅心、观禅心、道心与果心。这些是强而有力的心,有助于减轻病痛,乃至去除病痛。举例而言,我们的佛陀在般涅槃之前十个月时得到非常剧烈的背痛。他修行七色观法与七非色观法这两类观禅,然后进入阿罗汉果定。由于他的观禅强而有力,所以他的阿罗汉果定也是强而有力。从阿罗汉果定出定之后,他发愿说:「从今日起到般涅槃日为止,愿此病不再发作。」他每天都必须如此修行与发愿,来防止该病痛生起。因此,若要对治病痛,你应当效法佛陀,培育与禅定、观智、圣道智、圣果智相应的增上心。
问5:为什么吃得饱饱、睡得饱饱,上殿一样昏沉得很厉害,晚上一样肚子饿?
答5:昏沉困倦可以由身体的因素或心理的因素所造成。就身体的因素而言,四大不平衡会造成昏沉:当地大或水大过度强盛时,你会感到昏昏欲睡,因为这两大都有沉重的本质。相反地,当火大或风大过度强盛时,你会失眠、睡不着。我们身体的四大一直在变化当中,不能期待它们永远处在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尤其当我们换到一个新环境或新的生活型态时。然而,这种不调现象通常是暂时的,身体会自己调整过来。为了避免在静坐时睡着,用餐后你可以小睡片刻。
就心理的因素而言,当你的心活力不充沛时,就容易受到昏沉睡眠烦恼的侵袭而感到困倦。对治这种昏沉睡眠的方法是激发修行的精进心与浓厚兴趣。你可以思惟生、老、病、死之苦,四恶道之苦,过去世与未来世轮回之苦及现在世寻求食物之苦,如此能激起应当及时修行的警惕心(samvega悚惧)。然后可以思惟修行佛法所带来的大利益,如获得当下的安乐住处、未来的投生善趣与究竟解脱一切痛苦。如此思惟能激起修行的精进心与浓厚兴趣。当你的定力愈来愈深时,渐渐就能克服昏沉睡眠烦恼。
也可以运用对治昏沉的七种方法:当你专注于某一种业处(如安般念)时,若昏沉睡眠的现象发生,你可以暂时停止专注那种业处,而改专注其它种业处,如佛随念、慈心观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思惟曾经牢记的教法(pariyatti-dhamm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完整地背诵曾经牢记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用力拉扯耳朵,并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去洗脸、朝不同的方向远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作光明想(alokasabb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来回地行禅以便去除昏沉。渐渐地,你的定力会愈来愈深,也就能克服昏沉。
饥饿是由于身体内消化之火强盛的缘故。另一种可能性是你还不习惯于不吃晚餐的生活。渐渐习惯这种生活之后,你就会觉得不吃晚餐也没什么大碍。
问6:为何有些禅修者修到阿达…阿达…(俗语;意即异常、呆滞)?我们如何防止及它的初步征状是什么?这种人应该停止禅修吗?
答6:可能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缘故,所以他们变得呆滞、迟钝,特别是当他们的结生心(patisanti-citta)与有分心(bhavavga-citta)剎那中没有智慧心所时,或虽然有智慧心所但是力量很薄弱时。他们应当依照正确的方法,尽可能地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虽然他们可能无法在今生证得禅那与道果,但是他们今生的精进修行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生修行成功,证得圣果。
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们并没有正确地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来修行。因为不了解应当时时保持正念于禅修的目标,所以他他们可能会任由自己的心四处漂荡。由于不守护自己的心,有时就会产生问题。避免发生问题的方法就是要依照正确的方法修行;若能有良师指导则又更好。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们并不是真的精神异常;但是由于他们一心一意精勤地在修行,不了解禅修的人从他们迟钝的外表下判断,就误以为他们精神不正常。能够放下一切忧虑、一心专精禅修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即使佛陀本人也是赞叹保持圣默然,禁止比丘谈论无用的闲言闲语。误解这种禅修者的那些人应当研究禅修的道理,并且亲身实际地修行,不应该单看外表就遽下结论。
问7:如何突破障碍?
答7:一般而言,障碍可归纳为五种,即所谓的「五盖」(pabcanivarana)。五盖就是欲贪、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怀疑。由于它们阻碍禅修的进步,所以称它们为盖。如果能克服五盖,禅修者就能稳定地进步,乃至成功。克服五盖对禅修者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想多加解释。
五盖的远因是在长久的生死轮回中累积的无数烦恼。这些烦恼以潜伏的形态含藏于众生的名色相续流当中。五盖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因此,克服五盖的彻底方法就是完全地灭除一切烦恼,包括潜伏性的烦恼在内。克服五盖的暂时性方法就是运用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在此,不如理作意是指不适当的、方向错误的注意;或者是指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的作意。如理作意则正好相反,乃是适当的、方向正确的注意;或者是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的作意。
关于欲贪盖,佛陀在《增支部.一法集》(Eka-Nipata of Avguttara Nikaya)里如此说: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净相(美丽之相)那样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欲贪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欲贪。
对于不如理作意净相之人,若欲贪还未生起即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增强与增长。」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不净相(厌恶之相)那样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欲贪生起,或断除已生起的欲贪。
对于如理作意不净相之人,若欲贪还未生起即不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被断除。」
因此,想要克服欲贪盖的人不应继续将人、事、物看成是美丽的,而要思惟它们为不净。不净观可以大略地分为两种,即有生命体的不净观(savibbanaka asubha)及无生命体的不净观(avibbanaka asubha)。有生命体的不净观是指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即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头、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皮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无生命体的不净观是专注于尸体的各种不净相。尸体的十种不净相是: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这些是克服欲贪盖的方法。
关于瞋恨盖,佛陀如此开示: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丑恶相那样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瞋恨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瞋恨。
对于不如理作意丑恶相之人,若瞋恨还未生起即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增强与增长。」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慈心解脱[1]那样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瞋恨生起,或断除已生起的瞋恨。
对于如理作意慈爱之人,若瞋恨还未生起即不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被断除。」
因此,若要克服瞋恨盖,就不应继续注意引起你瞋恨之对象的丑恶相,而应当修行慈心观。必须有系统地散播无私的慈爱给你自己、你所喜爱者、你既不喜爱也不厌恶者、你所厌恶者,乃至最后,遍满慈爱给一切众生。你也应当学习宽恕他人,因为佛陀告诉我们,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没有一个众生不曾作过我们的父母与亲人。这些是克服瞋恨盖的方法。
关于昏沉睡眠盖,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倦怠、疲乏、懒惰地伸直身体、饱食后昏沉及心软弱无力那样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昏沉与睡眠。
对于心软弱无力之人,若昏沉与睡眠还未生起即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增强与增长。」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那样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生起,或断除已生起的昏沉与睡眠。
对于勇猛精进之人,若昏沉与睡眠还未生起即不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被断除。」
因此,若要克服昏沉与睡眠,就不应继续注意身心的懒散与倦怠状态,而应提振精神,精进地禅修。正是透过精勤不懈的努力,所以菩萨才能成佛;我们应当效法这种精进的榜样。也可以思惟生、老、病、死之苦、四恶道之苦、过去与未来轮回之苦等,以激发应当精进修行的警惕心(samvega悚惧感)。当然,适度的睡眠、适量的食物及适当的禅修姿势对于克服昏沉与睡眠而言也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克服昏沉睡眠盖的方法。
关于掉举追悔盖,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心不安宁那样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掉举与追悔。
对于心受到困扰之人,若掉举与追悔还未生起即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增强与增长。」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心之轻安那样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生起,或断除已生起的掉举与追悔。
对于心轻安之人,若掉举与追悔还未生起即不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被断除。」
因此,若要克服掉举追悔盖,就不应去理会心的不宁静状态,而应当以平和、冷静、不动摇、轻安的心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如果能在行、住、坐、卧当中都以正念与耐心如此练习,定力就会愈来愈强,而能克服掉举与追悔。这就是克服掉举追悔盖的方法。
关于怀疑盖,佛陀开示说: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不如理作意那样有能力导致未生起的怀疑生起,或增长已生起的怀疑。
对于不如理作意之人,若怀疑还未生起即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增强与增长。」
「诸比丘,我不见有任何一法会像如理作意那样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怀疑生起,或断除已生起的怀疑。
对于如理作意之人,若怀疑还未生起即不会生起,若已生起即会被断除。」
因此,若要克服怀疑盖,就应当经常保持如理作意,思惟一切有为法为无常、苦、无我。他也应当经常思惟佛、法、僧三宝的殊胜特质,在良师的指导下谨慎地研究佛陀的教法,并且依照佛法而实际地修行止禅与观禅。这些就是克服怀疑盖的方法。
佛陀教导许多克服五盖的方法,上述只是举出当中的一些例子而已。若想更深入地了解,请研读三藏圣典及参考《去尘除垢》一书。当禅修者经由修行止禅而达到禅那,或经由修行观禅而获得观智时,他暂时地克服了五盖。当他证得须陀洹果时,就永远地克服了怀疑盖。当他证得阿那含果时,就永远地克服了欲贪盖与瞋恨盖。当他证得阿罗汉果时,就永远地克服了昏沉睡眠盖与掉举追悔盖。这就是彻底突破障碍的方法。
[1] 中译按:慈心解脱就是慈心禅那。
■ 戒学释疑
问8:如果把有虫的水倒入土中是否违犯杀戒?
答8:如果虫因此而死,则倒水的人违犯杀戒。事实上不应将有虫的水倒入土中,而应倒入适当的容器中、池塘中或河流中。
问9:告诉别人船上有活鱼可以买是否算是助杀(罪过)?
答9:这决定于告诉者的动机:如果他的动机是要别人买了活鱼之后拿去放生,则是一种善行;然而,如果他的动机是要别人买了之后杀来吃,则是助杀的行为。
问10:比丘在山中砍有主的竹子是否犯戒?若是,犯什么戒?如何忏悔?
答10:如果比丘没有偷盗的心,例如他以为竹子是无主物,那么他不犯偷盗戒,而犯伤害植物的波逸提罪。然而,一旦知道那竹子是有主物之后,他应当设法赔偿物主的损失。如果他决定不赔偿,就犯了偷盗罪。
如果比丘一开始就知道那竹子属于别人所有,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就去砍竹子,那么除了上述的波逸提罪之外,他还犯了偷盗罪。此偷盗罪的严重程度决定于他所砍竹子的价值:如果所砍的竹子价值古印度一钱或一钱以下,则犯突吉罗罪;如果该价值在一钱至五钱之间,则犯偷兰遮罪;如果那些竹子价值五钱或五钱以上,则犯波罗夷罪。
如果所违犯的是偷兰遮、波逸提或突吉罗罪,他应当对另一位比丘忏悔所犯之罪,此外还必须设法赔偿物主的损失。如果所违犯的是波罗夷罪,他就丧失了比丘的身份;波罗夷罪是无法忏悔的。
问11:比丘犯了波罗夷戒就自动失去比丘资格,可否再出家呢?
答11:今生他不能再受戒为比丘。然而,如果他立刻承认所犯的戒并且脱下袈裟,那么他可以再受戒成为沙弥。如果他覆藏所犯的戒,维持原来的形象,冒充为比丘,那么他甚至没有资格再受沙弥戒。
问12:在家人犯五戒是否可以出家?
答12:通常是可以的,除非他所犯的是非常严重的过失,例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淫污比丘尼等。符合受戒资格的居士在求受比丘戒之前必须先受沙弥十戒。
问13:出家要有那些条件?
答13:想出家成为比丘的人必须具有想要解脱生死轮回的愿望。此外他还必须符合下列的条件:他不曾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以恶意使活着的佛陀身上流血、分裂和合的僧团、淫污比丘尼或沙弥尼;他不能执着不信因果的坚固邪见;他必须是自由身分与奉公守法的人,不是囚犯、奴隶,也不是强盗等犯法之人;他必须不欠人债务,没有政府公职在身,并且没有痲疯病、痈、疹、结核病、癫痫这些难治的疾病;他的年龄至少达到二十岁而且父母同意他出家;他必须具备三衣一钵;他不是黄门(没有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异常的人)、双性人或贼住者(曾经冒充比丘或沙弥的人);他不是犯边罪者(曾经出家为比丘并且违犯波罗夷罪的人)或归外道者(原本在佛教中出家,然后归依外道,之后再回到佛教来请求出家者);他必须没有畸形或残缺,不盲、不聋、不哑。
问14:佛陀为何要托钵乞食呢?
答14:事实上佛陀可以不必托钵乞食,但是他为了使众生获得利益,因此还是托钵乞食。此外,佛陀为了显示圣者们的模范,所以托钵乞食。托钵乞食是四圣种当中的一种。四圣种意思是沙门应当对饮食、衣服、住所、医药这四种资生用具感到知足。托钵是对食物知足的很好方式:沙门不期望将能得到何种食物,而是必须满足于他人布施的任何食物。托钵也能降伏骄慢。比丘了知自己生活上的四种资具都必须仰赖他人布施,因此自己没有什么能引以为傲的,所以托钵有助于心的锻练。
问15:出家后如果父母生活有问题,是否应该回去照顾?
答15:佛陀允许比丘照顾自己的父母。比丘可以将托钵所得到的食物及自己所拥有的其它日常用品分给父母,以此方式来照顾父母,而不需要舍戒还俗。
问16: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答16: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无论是对出家人或在家人而言,那样做都是违犯偷盗戒。若比丘偷盗的物品价值一个大钱(pada;相当于五个小钱masaka)或以上,则违犯波罗夷罪,丧失了比丘的资格。
在家人若犯了五戒,就失去了五戒,因此不需要作法忏悔。然而,他应当下定决心不再违犯五戒。他可以在沙弥、比丘或佛像前再度求受五戒,并且谨慎地持守。
问17:请示禅师,您上次开示盗戒,能否请禅师进一步解释盗「五钱」?若以现今的价值,盗多少钱就算盗「五钱」?若以美金为计算单位,盗多少美金以上就犯波罗夷重罪?
答17:现今很难确定地指出古印度的「五钱」相当于多少美金。注释提到在古印度的币制中,一个卡哈巴那(kahapana货币的一种)相当于四个巴陀(pada古译为大钱);一个巴陀相当于五个摩沙迦(masaka古译为钱或小钱)。根据《金刚觉疏》(Vajirabuddhi-tika)等复注,卡哈巴那与巴陀都是由金、银与黄铜混合制成的;但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三种成份的正确比例。
至于重量,依照缅甸传统的计算法,我们使用一种名为「瑞迹西」(Rwegisi)的种子来称量重量。金店就是以「瑞迹西」种子来称黄金的重量。「瑞迹西」种子有大与小两种:小的「瑞迹西」种子比米粒稍大;大的「瑞迹西」种子比小的重两倍。一个摩沙迦(钱或小钱)的重量相当于四颗大的「瑞迹西」种子或八颗小的「瑞迹西」种子的重量。这种称量法据说是从古印度流传下来的。
无论如何,最好是不要违犯任何程度的偷盗戒。古代的长老们建议我们将别人的物品看成像毒蛇一般。除非物主同意我们将他的物品拿起来观看,否则我们甚至不会故意去碰触别人的物品。谨慎小心地持戒是值得的,因为如此能避免受到追悔的困扰。
问18:从事养生蛋鸡职业是正命、正业吗?
答18:如果他们只是基于慈悲,没有任何企图地布施食物给鸡吃,也不将牠们的蛋拿去卖,则是好的行为。然而,如果他们将蛋拿去卖,则不是正命,也不是正业,因为有时那些鸡蛋中还是有生命存在,尽管这种机率很小。
问19:在家居士对出家众应注意那些礼节?
答19:在家居士应当尊敬出家众,聆听出家众讲说佛法,供养出家众四类资具及依照所学习的佛法来修行。所谓「依佛法修行」是指在家居士至少应当持守五戒,并且应当修行止禅与观禅。
在《长部.巴提迦经》(Pathika Sutta, Digha Nikaya)里提到:在家居士应当将财富分成四份──将其中的一份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以两份来从事自己的事业;以剩下的一份用于日常生活所需。他从这第四份当中取出一部份来供养资具给出家人。
■ 定学释疑
问20:鼻孔出口处与上嘴唇间的气息,及这气息的感受,及这气息的感觉,及这气息与皮肤的触觉,此四者有何关系?有何不同?为何只应以气息当作目标?
答20:气息是成群的色法。如果你有系统地对自己的气息修行四界分别观,就会发现气息是由许多物质微粒所构成的。这些物质微粒称为色聚。感受与感觉是同样的东西,都是指受而言;受是一种心所。触觉实际上就是身识;身识是一种心。心与心所是名法,而气息是色法,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
出现于鼻孔出口处与上唇之间的气息是修行安般念者的专注目标;感受、感觉与触觉则不是修行安般念的目标。这必须分辨清楚。如果能一心只专注于气息,就能培育定力;定力深时禅相就会出现;若能稳固持久地专注于禅相,就能证得禅那。如果专注于感受、感觉与触觉,则无法产生强得足以使禅相生起的定力,于是也就无法证得禅那。这就是为何只能以气息为所缘目标的理由。
问21:有何方法拣别正在专注于嘴唇上方、鼻人中方位的息,或者只是专注唇上方、鼻人中位上的触点?有时候这两者容易混用,如何避免?
答21:触点是你的皮肤,它是静态的。气息是接触那皮肤的空气,它在触点的上方进进出出,是动态的。应当如此拣别它们。
为了能有更清楚的理解,在此引用一个比喻:假使地上有一段木头,有一个人用锯子锯那段木头。木头被锯子锯到的部份好比是嘴唇上方或人中的触点,它是静态的;前后来回移动的锯齿好比是进进出出的气息,它是动态的;正锯在木头上的锯齿好比是正在经过触点的气息,它也是动态的;正如那人只注意于正锯在木头上的锯齿,不去注意已经通过木头的锯齿,同样地,禅修者只注意正在经过触点上方的气息,不跟随气息进入鼻孔内或向外远去。应当如此分辨气息与触点的差别。每当你混淆时,请思惟这个比喻的含意。
问22:当慢跑或爬山时用嘴巴呼吸,这时应专注于那里的气息?
答22:就修行安般念而言,禅修者内心专注的目标是经过鼻孔出口处与上唇之间的气息。注释中并没有提到经过嘴巴的气息也能作安般念的目标。因此,当禅修者用嘴巴呼吸并且无法在上述的接触部位里察觉气息时,应当继续将心保持于接触部位,在那里等待气息。如果有充分的正念与耐心,终究能察觉非常微细的气息。
问23:是否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从安般念开始修行,而不能从其它禅修业处开始?修行四界分别观是否能培育深厚与稳固的定力?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禅修者人数有多少?
答23:并非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从安般念开始修行;禅修者可以选择《清净道论》所提到四十种止禅业处当中的任何一种开始修行。佛陀教导不同的法门乃是针对不同根器的禅修者。举例而言,佛陀针对散乱心强的禅修者而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法门;四界分别观则适合智慧利的禅修者;慈心观是针对瞋心强的人;不净观适合于贪心强的人。然而,根据我们的经验,多数禅修者能够从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下手而达到成功,原因是他们在过去生中曾经修行这两种法门或其中一种。
无疑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确定能培育深厚与稳固的定力。四界分别观是佛陀亲自教导的业处。如果你对佛陀有坚定的信心,你就应当对四界分别观有坚定的信心。修行四界分别观时,首先要观察四界的十二种特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熟练这十二种特相之后,就将它们分成地、水、火、风四组。此时应当整体地专注于你全身的四界,如此培育定力。定力增强时,你会发现身体转变成白色。那时应当专注于那白色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白色体会转变成透明体,犹如冰块或玻璃一般。那时应当专注于那透明体的四界。当你的定力变得深厚而且稳定时,透明体会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当明亮的光芒持续半小时左右时,你可以开始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在四界分别观深厚与稳固定力的帮助之下,你能清楚地照见自己身体及外在众生身体的三十二身分。接着你可以专注于个别身分的颜色来修行色遍,达到第四禅。然后可以借着移除色遍禅相而修行空无边处定,进而逐步地修行,乃至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你也能轻易地修成其它种止禅业处,然后修行观禅,证得各阶段的观智。
另一种禅修路线是:在四界分别观明亮光芒的帮助之下,你可以直接观照色法,开始修行观禅。因此,禅修者能够从四界分别观开始,直到修成止禅与观禅。如此了解修行四界分别观的利益是很有帮助的,尤其对于修行安般念困难重重的禅修者而言更是如此。
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禅修者有不计其数之多。我们无法确定地说修行安般念而成功的人数比较多,或是修行四界分别观而成功的人数比较多。无论如何,为了你自身的利益,我们建议你对佛陀所教导的每一种禅修法门都有坚定的信心,并且遵循正确的方法来修行。
问24:请禅师慈悲开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涵意?如何才能做得到?又何谓慈观?
答24:根据《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慈」(metta)是指希望众生得到幸福安乐;慈心观是瞋恨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悲」(Karuna)是指希望众生脱离痛苦;悲心观是伤害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喜(Mudita)是指对众生的成功感到欢喜;喜心观是嫌恶心(arati)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嫌恶」意即不喜欢见到别人成功。舍(Upekkha)是指对众生平等中立的态度;舍心观是贪爱心重的人藉以达到清净的法门。
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因为它们都以无量的众生作为修行的对象。这四种心都必须遍满到宇宙的一切有情,而不是只对一人或某一区域内的众生散播而已,这就是它们称为无量心的理由。
慈观或慈心观就是对众生培育慈爱的禅修法门;它是四无量心当中的第一种。
想要修行四无量心的人应当先修行慈心观,然后才逐一地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开始修行慈心观时,先以下列这四种心愿对你自己培育慈爱:愿我没有怨敌、愿我没有心理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愉快地自珍自重。当你的心变得柔和、安详时,就对一位与你相同性别而且是你所敬爱的人培育慈爱:先回忆他或她微笑的面容或全身,然后以下列四种心愿的一种散播慈爱:愿此善人没有怨敌、愿此善人没有心理的痛苦、愿此善人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对他或她培育强而有力的慈爱,直到你证得慈心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接着以其它三种心愿一一地对他或她培育慈爱,每一种都达到慈心第三禅。以同样的方式,对大约十位与你同性而且是你所敬爱的人、十位你所喜爱的人、十位你对他们没有爱憎差别的人、十位你所厌恶的人一一地培育慈爱。
对他们每一人修行都能达到慈心第三禅之后,就要破除四类人之间的界限。这四类人就是:一、你自己;二、你所喜爱的人(包括你所敬爱的人在内);三、你既不喜爱也不厌恶的人;四、你所厌恶的人。首先以短暂的时间对自己散播慈爱,然后对一位你所喜爱者,然后一位你既不喜爱也不厌恶者,然后一位你所厌恶者;对后三类人都必须达到慈心第三禅。第二圈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但是改换另一位喜爱者、另一位无爱憎差别者、另一位厌恶者。第三圈又各改换另一位……如此不断地对四类人培育慈爱,最后你会破除人际之间的界限,意即你对这四类人的慈爱达到完全平等,毫无差别。
破除界限之后,你就能以各种方式对一切众生遍满慈爱。从一个小范围里的众生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宇宙,然后对十方的众生遍满慈爱。修行慈心观成功之后,你可以运用同样的步骤来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这只是扼要的介绍,详细的说明请参阅《清净道论》、《智慧之光》、《如实知见》;或者当你的禅修达到这个阶段时,我会教你如何有系统地修行四无量心。
问25:从来此到昨天,每天晚上都没睡好,夜里多梦,害怕去睡觉,因为睡了比没睡更累。上殿又昏沉,喝咖啡提神好辛苦。功课进步又退步,很难稳定。初学不懂这也可以发问。助理老师慈悲告知用慈心观,夜里好睡。看书又是初禅、二禅、三禅观。若是初学完全没上禅,怎么用慈心观?
答25:佛陀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中开示修行慈心观的十一种利益如下:
「诸比丘,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奠基、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那十一种利益呢?安稳地入睡;安稳地醒来;不作恶梦;为人所爱;为非人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容易得定;相貌安详;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梵天界。」
然而,只有在精通《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所记载的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爱的方法之后,才能充分地得到这十一项利益。如果还未达到慈心禅那的阶段,则只能获得部份与有限的利益而已。对于已有禅那及还未有禅那这两类禅修者而言,修行慈心观的次第都是一样的,但是修行的程度则因禅修者的意愿而有差别。例如,以四种方式对自己散播慈爱几分钟之后,就散播慈爱给一位与自己相同性别而且是自己所敬爱的人。如果禅修者的目的只是要让心情平静下来,那么当禅修者的心变得宁静、柔和、安详时,就可以换到另一位敬爱者。然而,如果禅修者的目标是要证得慈心禅那,那么他必须持续地对那人培育慈爱,直到使定力提升到慈心第三禅。然后才可以换到另一位敬爱者。如此逐一地对十位与自己同性的敬爱者培育慈爱,然后逐一地对与自己同性的十位亲爱者、十位无爱憎差别者、十位厌恶者培育慈爱。
然后应当破除人际之间的界限(未达到禅那者只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效果,不能真正破除人际的界限):禅修者借着不断地对自己、喜爱者(包括敬爱者在内)、无爱憎差别者、厌恶者培育慈爱,直到对他们的慈爱达到平等。然后对逐渐扩大范围里的各类众生遍满慈爱,即一切有情、一切有命者、一切生物、一切个人、一切个体、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圣者、一切非圣者、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直到对无边宇宙的无量众生遍满慈爱。然后逐一方向地对十方的众生遍满慈爱。达到慈心禅那的人能够彻底地修行这些方法,清楚地照见这些对象,并且对他们培育强而有力的慈爱,使定力提升到第三禅。然而,对于尚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而言,只能借着想象与善愿来修行;尽管如此,如此修行时他还是在积累善业,能使他得到安详的心情,有助于去除焦虑,得到安稳的睡眠。
问26:请问在禅修中,什么样的状况下称为堕入有分心?
答26:当禅修者达到近行定(upacara Samadhi)的阶段,而又不能维持定力时,特别容易察觉堕入有分心(bhavavga)的现象。那时他可能会感到心里一片空白或者有片刻的时间心中一无所知。那是因为在那片刻的时间里没有心路过程生起,只有有分心相续不断地生灭。有分心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生起许多次,它缘取前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那是过去的目标,不是现在的目标。除非已经修行到缘起法,否则禅修者无法觉知那个过去目标。由于不能察觉那个目标,所以禅修者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这种现象称为堕入有分心,它既不是心不起念,也不是涅槃。
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藏》,在每一个心路过程之后通常都会有有分心生起。佛陀的心路过程之间有两个有分心生起;舍利尊者的心路过程之间有十六个有分心生起;其它人的心路过程之间则有数不尽的有分心生起。尽管经常有这么多的有分心在生灭,我们通常无法察觉它们。只有在心比较宁静与专注时,尤其是在近行定的阶段,才能清楚地觉察到有分心持续生起的现象,亦即所谓堕入有分心。
当你经验到堕入有分心的情况时,既不需要欢喜,也不需要沮丧,因为这只是禅修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你要做的只是继续将心保持于禅修的目标。当你达到安止定的阶段时,你的禅支就强得足以长时间维持定力,中间都不会堕入有分心。
问27:请问睡眠中与定中有何不同?
答27:当一个人熟睡无梦时,他的有分心(生命相续流)相续不断地生灭。就人类而言,有分心剎那中的名法是欲界名法。当一个人作梦时,则是微弱的欲界意门心路过程生起作用。在定中的情况则不同,是色界或无色界的名法相续地生起。定中的色、无色界名法比梦中的欲界名法更高超殊胜。
定中的心能够深深地认取禅那的目标。有分心则取前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为目标,它无法像定心那样深深地认取目标。梦中的微弱欲界意门心路过程则松散地取欲界的目标。这些是它们之间的差别。
问28:何谓禅思?坐禅时须要禅思吗?可否举例说明?
答28:禅思的巴利文是「jhayati」,是一个动词,有两个含意:一个含意是烧毁烦恼;另一个含意是透视禅修目标或深深地将心固定于禅修目标(,以便烧毁烦恼)。它的名词是禅那(jhana)。禅那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禅那与出世间禅那。世间禅那又可分为两种,即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这是禅那的广义解释。出世间禅那能够永远地去除烦恼;世间禅那则只能暂时地去除烦恼。这两种去除烦恼的情况都称为烧毁烦恼,因此禅修时你需要运用禅思深深地将心固定于禅修目标,以期达到禅那。我将举例说明: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而进入初禅时,他的名法当中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存在。这五个禅支称为止禅禅那,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如一小时、二小时、一天、二天等。当禅修者修行观禅,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他的观智通常与五个禅支相伴生起。这五个禅支称为观禅禅那,它们也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制止了烦恼,并且保持烦恼不生起长达六十年之久。
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就能以道智与果智体证涅槃。如果他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槃,那么他的圣道名法中有五个禅支存在。然而,如果他在观照第二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槃,则他的道智与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相伴生起。这些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某些烦恼。当禅修者证得阿罗汉道时,与阿罗汉道智同时生起的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其余的一切烦恼。这些禅支都是出世间禅那。
因此,修行止禅与观禅时都需要运用「禅思」(jhayati)──将心深深地固定于禅修的目标,以期烧毁烦恼。持续如此地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止行者就可能成就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观行者就可能成就观禅禅那。然后当他们的五根力量够强及达到平衡时,就能成就出世间禅那而证得圣果。
问29:请禅师详细说明为何在禅定中不能检查禅支与修观。何谓定外修观?出定后检查禅支是否就是定外修观?
答29:有三种定,即剎那定(khanika-samadhi)、近行定(upacara-samadhi)、安止定(appana- samadhi)或禅那定(jhana-samadhi)。这三种定的定力深度比较起来,安止定比近行定更深,近行定又比剎那定更深。只有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才能检查禅支或修行观禅,这是因为目标不同的缘故:禅支不能作为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修行观禅时所专注的目标也不是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例如修行安般念时,他的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是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而不是禅支。专注于禅支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禅修者在一心融入于安般似相一段很长久的时间之后,当他开始要检查禅支时,他已经从近行定与安止定出来了,那时他的定力只是剎那定而已。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检查禅支的理由。
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所专注的目标是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专注于这些目标只是剎那定,不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因为这些目标不断地生生灭灭。专注于这些目标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修行观禅的理由。
「定外修观」意即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照见究竟名色法及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是在止禅禅那(samatha jhana)之外观照;然而那时还是有剎那定,该剎那定称为观禅禅那(vipassana jhana)。之前先入的近行定或安止定是禅修者清晰地照见观禅目标的强力助缘。如此,止禅禅那能帮助观禅禅那。
观禅意即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因此若禅修者只是检查禅支,则不算是在修行观禅。若要修行观禅,除了照见禅支之外,还要依照心路过程而照见同在禅那中的其它所有名法。例如在初禅中通常有三十四个名法,禅修者必须清楚地照见它们。这是见清净的开始阶段,也是观禅的基础。然后禅修者应当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问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是否只能摒除外缘,一心修之?可否于日常生活中修持?若可能,应如何做才能保持不退呢?
答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能够摒除外缘、一心禅修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没有那样的条件时,禅修者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持。
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禅修不退决定于个人的投注与精勤。有些人尽管平时事务繁忙,但是修行时能放下一切的罣碍,一心投注于修行。这种人能够保持修行不退。但是有些人无法完全放下罣碍,也就无法一心专注。他们必须有耐心地精勤修行,一而再地不断努力。通常在他们每天都拨空禅修经过几年之后,逐渐会精通于禅修的要领,那时他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修行不退。
在佛陀的时代,女人通常在白天的时候到寺院去听法与禅修;男人则在晚间的时候去寺院。由于他们如此精勤地闻法与禅修,所以他们的修行能够保持不退。这就是他们多数都证得圣果的缘故。例如,根据注疏,俱卢国(Kuru Country)几乎所有人民都证得圣果;即使在做煮饭、织布等工作时,他们还是一直在修行。
若要保持修行不退,每天至少应当拨出一到二小时的时间来专心禅修。在那一、二小时里,应当尽量抛开一切的忧虑、回忆与计划,一心专注于禅修的业处。还应当注意运用正确的禅修方法,以免浪费时间。渐渐地就能排除掉举、昏沉等障碍,专注于业处的时间也会愈来愈长。然后就能保持修行不退。
■ 慧学释疑
问31:何谓名法与色法?是所谓心法与色法,或十二缘起之名色一支的名法与色法?又此二色法相同吗?
答31:有关名法(nama)与色法(rupa)的知识是很深广的,详细解释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想要清楚地了解它们,你必须彻底地研究《阿毗达摩藏》;在此我只能简要地回答而已[1]。名法(精神现象)包括心(citta)与心所(cetasika)。心有八十九种,包括善心、不善心、果报心与唯作心。心所有五十二种,包括:
(一) 通一切心的心所,如触、受、想、思、作意、精进等;
(二) 不善的心所,如愚痴、瞋恨、贪欲、邪见等;
(三) 美的心所,如信、念、无贪、无瞋、慧根等。
色法(物质现象)有二十八种,包括四大种色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如颜色、气味、食素等。它们可以依照来源而分成四类,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
至于十二缘起当中的名色这一支,根据经教的方法,这里的「名」是指果报心与其相应心所而已,不包括善心、不善心、唯作心与它们的相应心所。这里的「色」主要是指业生色及由果报心产生的心生色。然而,无可避免地,时节生色与食生色也都包括在内,因为这两种色法分别由上述两种色法里的火界(tejo-dhatu)与食素所产生。因此这里的「色」也包含四类色法,所以色法与十二缘起当中名色一支的色是相同的。
问32:五蕴的定义为何?
答32: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色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内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许多附属的心理现象(心所);识就是心。色蕴是十一类物质的集合,即包括过去的、未来的与现在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粗的与细的、低劣的与高尚的、远的与近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受蕴是十一类感受的集合;想蕴是十一类内心印象的集合;行蕴是十一类心所的集合;识蕴是十一类心识的集合。
另一种分类法是:二十八种色法是色蕴,其中包括四大种色与二十四种所造色。六种感受是受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感受;或者乐受、苦受与舍受是受蕴。六种内心印象是想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印象。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种心所是行蕴。六种心识是识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这只是简单的介绍。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蕴,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学《阿毗达摩藏》,并且透过实际修行止观去照见它们。
问33: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论,或是常见?
答33:对于这件事,你必须分辨人道生活与天道、地狱道生活的差别。天道与地狱道称为业果生活地(kammaphalupajivibhumi),意即该道的众生透过业力的果报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则称为精进果生活地(utthanaphalupajivibhumi),意即人道的众生透过精进的结果而得到其生活。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缘故,天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乐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众生则不同,他们的生活不只与过去世的业力有关,也受到今世的努力与智慧影响。因此,业力、努力与智慧是决定人生幸福的三项因素。
就以你所提到的贫富问题为例,如果一个人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并且付出足够的努力与运用智慧,他能够变成大富翁并且享用自己的财富。
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运用智慧,那么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他也无法保有,终究会失去财富而变得贫穷落魄。生在佛陀时代的大富长者子(Mahadhanasetthiputta)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与妻子都各得到多达八亿元的遗产;然而,后来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变成乞丐。除此之外,尽管他有足够的善业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由于他不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来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可怜的凡夫。
如果一个人没有致富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去赚钱,他无法变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种程度的舒适生活。由此可知,努力与智慧比业力更重要。
有一个关于三条鱼的故事,能给予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从前,有个渔夫在恒河捉到三条鱼。这三条鱼当中,一条相信努力,一条相信业力,另一条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条鱼认为自己单靠努力就能逃脱,因此牠一再地奋力跳跃,企图挣脱渔网。渔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桨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业力的那条鱼认为如果自己有逃脱厄运的善业力,该业力会自动地产生果报;因此牠静静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运自动来临,一点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条鱼相信智慧,牠认为自己能采取理智的行动而逃脱,因此牠一直观察周遭的情况,留意适合采取行动的时机。
渔夫将船划向岸边。当船接近岸边时,他一脚跨上岸,另一脚还留在船上,那时他无意中让渔网打开了一道隙缝。那条相信智慧的鱼把握这稍纵即逝的良机,迅速地从那道隙缝中跳出渔网,落入水中,并且立刻游回恒河去。
由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智慧是这三项因素当中最重要的。
至于生病,有四项可能的因素,即业力、心理、时节(火界)与食物;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由业力造成。
佛教是分辨道理的(vibhajja-vada),教导人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见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注定,无法改变,那么你就是宿命论者。根据佛陀的教导,当一个业力成熟而且即将结成果报时,那业力的果报是决定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当一个业力尚未成熟时,它的果报是尚未决定的、可以改变的。摩诃目犍连尊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他般涅槃之前,他在过去某一生中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块骨头都粉碎。即使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仍然无法改变这种恶报。然而,由于他已经断尽一切烦恼,所以除了当生已经成熟的那些业力之外,其它所有的业力都不能产生果报。般涅槃之后他就解脱了生死轮回。
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个人,意即同样的那个人从前世生到今世来,或者你相信有一个灵魂从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么你就是有常见。根据佛陀的教导,没有灵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剎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剎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它们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你」或人存在。然而,过去世累积的业力产生今世的五取蕴,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是完全不相关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问34:请问禅师,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它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若是重复,他应该先从那个阶段复习?或可以随心所欲,想复习那个阶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则?请禅师慈悲开示。
答34: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之时,观禅才算修完;在你成为阿罗汉之前都必须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相应部.七处善经》(Sattatthanakusala Sutta of Samyutta Nikaya)中说:每一位阿罗汉都经常将心安住于三种修行法当中的一种,即依照十八界、十二处或缘起而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satata-vihari)。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禅那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槃乐。若阿罗汉想入灭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已经练习了观禅的所有重要课程,因而声称自己已经修完观禅。其实那样说是不正确的。他们必须一再重复地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以圣典中的教理谨慎地检查自己的禅修体验。通常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如此复习与检查,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因此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禅修成果是不恰当的。一般而言,有两种复习观禅的方法:一种是从生灭随观智开始复习;另一种是从自己还观照得还不够清晰的阶段开始复习。复习时很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止禅与观禅修法方法正确地实行。
问35:何谓法眼净?什么是初果?
答35:在《转*轮经》及其它某些经中,法眼净(dhammacakkhu)是指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而言;在另外一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阿那含道(anagamimagga)而言。
须陀洹(Sotapanna)是证悟涅槃的四类圣者当中的第一类。「须陀」(Sota)意为「流」,即指圣者之流;「阿洹那」(apanna)意为「进入」。因此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进入圣者之流的人。
问36: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贪爱、瞋恚与痴迷都消灭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称自己是阿罗汉?或者如何自行验证?
答36:我们必须了解烦恼有三个层次,即:
一、 潜伏性的烦恼(Anusaya kilesa):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没有在心中显现出来的烦恼。
二、 困扰性的烦恼(Pariyutthana kilesa):浮现在心中、造成困扰的烦恼。
三、 违犯性的烦恼(Vitikkama kilesa):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业或语业的烦恼。
阿罗汉必须完全灭除这三层次的烦恼。就凡夫而言,当心中没有烦恼生起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烦恼都消灭了。然而,那种境界可能只是因为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暂时被强有力的观智或禅那降伏而已,实际上他还未证得圣道智,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只要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遇到诱发的因缘时,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可能再度生起。
大龙大长老(Mahanaga Mahathera)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罗汉(Dhammadinna arahant)的老师,已经修行止禅与观禅超过六十年以上,然而他还是一个凡夫(puthujjana)。虽然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由于强而有力的止观禅修力量,所以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心中都没有烦恼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净、严谨。由于这些缘故,他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
有一天,他的学生法施阿罗汉坐在自己的日间住处,心里想:「我们住在伍加瓦里卡(Uccavalika)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证得最究竟的沙门果位呢?」于是他照见到他的老师还是一个凡夫,而且知道若他的老师不了解这项事实的话,那么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凡夫。于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日间住处,顶礼老师并且执行对老师的义务之后,他坐在一旁。大龙大长老问说:「法施贤友,你为什么忽然来到这里?」法施阿罗汉回答说:「尊者,我想来问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贤友,我会尽自己所知道的来回答你。」于是法施阿罗汉问了一千个问题,大龙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法施阿罗汉称赞老师说:「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什么时候达到如此的境界?」大长老回答说:「六十年以前。」法施阿罗汉问说:「尊者,您修行禅定吗?」大长老回答说:「贤友,禅定并不困难。」法施阿罗汉说:「尊者,那么就请您变出一头大象来吧。」大长老就变出一头全身纯白色的大象。法施阿罗汉又说:「尊者,现在就让那头大白象两耳向外伸张,尾巴直竖,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向您直冲过来吧。」大长老照着他所说的一一地变现了。然而,当他看到那头凶猛的大白象朝着自己飞奔过来的恐怖景象时,他跳了起来,拔腿就跑。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袈裟边缘,说:「尊者,诸漏已尽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大长老才了解自己还只是一个凡夫。他跪了下来,说:「法施贤友,请帮助我。」法施阿罗汉说:「尊者,不要担心,我正是为了要帮助你才来的。」于是他为老师讲解一种禅修业处。大长老领受了业处之后,向行禅的道路走去。当他走到第三步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因此,向别人声称自己的成就是不好的,因为你很可能会像大龙大长老那样高估了自己。你最好能依照佛陀的教导谨慎地检查自己。例如:须陀洹圣者完全灭除了身见、怀疑、嫉妒、悭吝与戒禁取见。他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不可动摇的信心。他持戒清净,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愿故意犯戒,即使是在梦中亦然。有时他会无意中在身、口、意方面犯过错,但是他会坦白地认错,绝不会隐瞒自己的过失。由于他已经透彻地了知缘起及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因此他彻底地灭除了认为有灵魂或自我的邪见。无知的人误认为有两种「我」,即至上我与生命我。至上我(parama-atta)是指造物主;生命我(jiva-atta)是指由一生转世到下一生的我或死后断灭的我。须陀洹圣者断除了这两种我见。因此,如果你有时会生起犯戒的心,或怀疑三宝,或相信名色法是你或你所有,或者你相信有创造世界的造物者,那么你就不可能已证悟须陀洹果,更不用说阿罗汉果。
斯陀含圣者将贪、瞋、痴的力量减弱。阿那含圣者灭除了瞋恚与欲界的贪爱,因此他不会再生气、忧愁或害怕,也不会对感官享乐有任何执着。即使是在家人,当他证悟阿那含果之后,他自然就放弃金、银、钱、宝等物。因此,如果你还会生气、忧愁或害怕,或者你还接受金钱等,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爱着生起,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厌的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恼怒生起,你也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
阿罗汉已经完全灭除了其余的一切烦恼,包括骄慢、掉举、无明、昏沉与睡眠在内。他对生命没有丝毫的留恋。他的诸根安详宁静,了无瑕疵。他经常照见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唯有在他注意概念法时,才会知道「这是男人、女人、父亲、儿子……」。因此,如果你还贪爱自己的生命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你不具足持续不断地经常照见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的强有力正念,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所说的只是自我检验的一些例子而已,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究上座部圣典,以便彻底地了解如何验证自己的禅修体验。
问37:何谓正念?有正念之时必有正知吗?
答37:有四种正念(sati),即:
一、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
二、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
三、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
四、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正念必须沉入气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记禅修的目标;它持续不断地将心保持于目标。
正念的现状(或现起)是守护着心或守护着禅修目标,使烦恼无隙可入,因此与正念相应的心理状态不会受到烦恼压制。正念的另一种现状是使注意力与目标正面相对。
正念的近因(或足处)是对禅修目标强而稳固的想或四念处。
有四种正知,即:
一、 有益正知(satthaka sampajabba):了解一项行动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二、 适宜正知(sappaya sampajabba):了解一项行动是否适合做的智慧;
三、 行处正知(gocara sampajabba):经常专注于修行止禅的智慧;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包括在内;
四、 不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bba):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缘及它们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这包括所有的观禅。
正念通常与正知(sampajabba)同时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观智。当禅修者的正念与正知都强而有力时,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容易成功。
在禅修的过程中,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强。当正念与定力强的时候,正知也会强。相反地,正念弱的时候,定力就会弱。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佛陀在《谛相应.三摩地经》(Samadhi Sutta, Sacca Samyutta)中开示说: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没有正念的话定力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的理由。
问38: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
答38:要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确的禅修目标。如果禅修的目标正确,你的禅修态度也就正确。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不会被误导而走入歧途。那么,禅修的正确目标是什么呢?佛陀在亲自授人比丘戒的许多场合里清楚地宣示了禅修的目标。他说:
「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
因此,究竟离苦就是你禅修的正确目标。要达到此目标,你必须灭除一切烦恼,因为烦恼是苦的原因。有十种烦恼,即贪欲、瞋恨、愚痴、傲慢、邪见、怀疑、昏沉、散乱、无惭、无愧。你必须谨记在心:你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烦恼彻底灭除。然而,在你的禅修力量还不够强之前,至少你应当努力避免受到这些烦恼控制。
要灭除一切烦恼就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不过,在禅修的路上有许多陷阱与岔路;如果不小心谨慎,你可能会由于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烦恼的陷阱及走上歧途。这就是佛陀之所以开示《小心材譬喻经》(Culasaropama Sutta, Majjhima Nikaya)的缘故。他开示说:
「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拥有供养、恭敬与名望,而其它那些比丘则默默无闻、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这是《小心材譬喻经》当中提到的第一种禅修者,由于他对供养、恭敬与名望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二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持戒清净,品行良好,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持戒不清净,品行恶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外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戒行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能够专注,心力集中,而其它那些比丘则不能专注,心神涣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内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定力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四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具有知见地生活,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没有知见地生活。』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边材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知见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注释解释说:这里所说的「知见」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见到平常人无法看见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后佛陀开示第五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
这种禅修者不因为上述的种种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他不落入烦恼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继续有系统地修行止禅与观禅。最后他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因此经上说:
「借着以智能来彻见,他灭除了诸漏。」
「诸漏」是「诸烦恼」的同义词。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罗汉道智彻底地灭除了一切烦恼。佛陀如此地描述这种禅修者:
「我说这个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
然后佛陀以这段话来总结他的开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注释解释说:所谓「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指阿罗汉果而言。阿罗汉果是上面所说阿罗汉道智的结果。因此,如果你真诚地效法本经所说第五种禅修者的模范,终有一天你也能灭除一切烦恼,成就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究竟脱离一切苦。这就是成为好的禅修者之方法。
问39:女众修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39: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碍。我们无法说那些障碍单是女众才有,男众没有。不论男众或女众,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不但男众方面有上首弟子,女众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论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须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贪、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怀疑这五盖,你的禅修才能有成就。
问40: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都不用功,能解脱吗?
答40:由于初果圣者已经以须陀洹道智透彻地了知四圣谛,因此他们不可能不精进修行。
问41:纯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罗汉吗?
答41:是的,如果正确地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而修行的话,纯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罗汉。这种阿罗汉称为纯观行阿罗汉,通常他们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
[1] 关于心、心所与色的分类图表,请参见本书后面的「附录」。
■ 学佛群疑
问42:请问禅师对尸体捐给医院解剖做实验的看法如何?会不会对下一世投生善道有影响?
答42:将尸体捐给医院是一种弱的善业;尽管是弱的善业,但是仍然是很有利益的,因为即使是尚未行善之前确定要行善的动机都能带来善报。圣典中也提到:“Kusalesu dhammesu cittupadamattampi bahupakaram vadami”──「我说,就善法而言,即使只是出现在心中都是很有利益的。」确定要布施某物的动机是善的前思(pubbacetana)。一个人在布施之前生起善的前思即使只是五分钟之久,心中也已经累积了许多善业;这些善业能产生善报。有三种思,即造业前的思、造业时的思与造业后的思。这三种思都能在业力成熟时产生果报。
如果一个人对生命还有执着,而且他想要在死后捐献自己尸体的那个善前思在他临死时成熟,那么该善业力能造成他来世投生于善道。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机会非常小,因为这种善业的力量很弱,通常要到未来的某一世才能成熟。
问43:请问禅师,有些人天生有阴阳眼,能看到鬼道众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时能看到死者的气只有呼,而没有吸。请问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呢?
答43:这种能力称为「业生通」,意即由业力所产生的特殊能力;该业力可能是他们在过去世禅修的业所产生。也可能由于他们刚从天界或梵天界投生到人间来,因此能看到一般人见不到的事物。
问44:请问禅师:植物人还有心吗?
答44:由于植物人依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现象,因此很难说他是否还有心。
问45:请问禅师对为亡者作功德的看法?若有作用,其作用有多大?
答45:在《长部.教授尸伽罗经》(Sivgalovada Sutta, Digha Nikaya)里提到:作子女的人有义务要行善并且将功德回向给过世的父母亲。
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的《生闻婆罗门经》(Janussonibrahmana Sutta)中提到,除了阿罗汉之外,每一个众生死亡之后都会投生到五趣当中的某一趣。五趣就是天趣、人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阿修罗则是饿鬼趣里的一种。在这五趣当中,只有饿鬼趣里的一种饿鬼能因为他人回向功德而获得利益,其它的都不能。这种饿鬼称为「他施活命饿鬼」(paradattupajivika-peta),意即他们依靠别人回向功德而生活。
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天趣或人趣,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善业力而享受那一趣的乐报;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畜生趣、地狱趣或投生作「他施活命饿鬼」以外的其它种饿鬼,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恶业力而遭受苦报。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无法由于前世的亲朋好友回向功德给他而获得利益。该功德的利益只有行善者自己能受用而已。
「他施活命饿鬼」获得别人回向的功德之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饿鬼趣中享受快乐;另一种是脱离饿鬼趣。会得到那一种结果决定于他自己的业及所受到功德的强弱。我将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古时候,难提迦(Nandaka)是频伽罗王(King Pivgala)的将军,他持有断见,死亡后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他的女儿优陀罗(Uttara)是须陀洹,布施前来托钵的阿罗汉比丘食物,并且将功德回向给父亲难提迦。已转世为「他施活命饿鬼」的难提迦呼唤出「善哉!」(sadhu)来随喜优陀罗的功德。由于此善业的力量,他在饿鬼趣中享受犹如天界一般的快乐达到六个月之久。六个月之后他在饿鬼趣的生命结束,由于断见的缘故,接着他投生到地狱去。
另一个例子是频毗娑罗王(King Bimbisara)过去世的亲戚。他们在毗婆尸佛(Vipassi Buddha)的时代是国王御厨里的厨师,负责调理供养毗婆尸佛与十万位比丘的食物。然而,他们自己先享用了那些食物,然后才供养给佛陀与僧团。由于这项恶业的缘故,死后他们投生于地狱[1]。在地狱经过一段长久的时间之后,他们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
当拘楼孙佛(Kakusandha Buddha)出现于世间时,他们来请问佛陀何时他们才能脱离饿鬼趣。拘楼孙佛要他们问下一尊佛──拘那含牟尼佛(Konagama Buddha)。他们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于世间,就去请问同样这个问题。拘那含牟尼佛要他们请问下一尊佛──迦叶佛(Kassapa)。他们又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迦叶佛出现于世间,他们就来请问同一个问题。迦叶佛告诉他们说:他们将在乔达摩佛(Gotama Buddha)的时代脱离饿鬼趣。于是他们等待乔达摩佛出世,又经过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
到了我们的佛陀──乔达摩佛──的时代,这些饿鬼过去世的亲戚频毗娑罗王供养竹林精舍(Veluvana)给佛陀与僧团,但是他并没有将功德回向给他的亲戚。这些饿鬼得不到他们长久以来期盼的功德,由于热切盼望早日脱离饿鬼趣的痛苦,他们夜晚时就在频毗娑罗王的御花园里发出恐怖的大声哀嚎。频毗娑罗王感到非常恐惧,第二天早晨就去请问佛陀这件事情。佛陀告诉他这些饿鬼的故事以及帮助他们的方法。于是频毗娑罗王供养佛陀与僧团食物与资具,并且将功德回向给那些饿鬼。为什么他需要再做新的善业然后才回向呢?因为只有造完善业后立刻做的回向才对「他施活命饿鬼」有帮助。当频毗娑罗王回向功德给他们时,这些饿鬼非常欢喜,并且呼唤出「善哉」(sadhu)以表达随喜。由于他们的恶业力已经即将穷尽,所以在随喜之后他们就脱离饿鬼趣而投生到天趣去了。
了解回向功德能造成这两种结果之后,我们都应当布施、持戒、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将这些善业的功德回向给已经过世的亲友。
问46:请问禅师对肉身不坏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标吗?
答46:佛陀开示说:众生的心愿能够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达成。那些肉身不坏的人可能在当生或过去某一生中曾经持戒清净;以清净的戒行为基础发愿死后尸体不腐烂。当那个善业力成熟时,他们的肉身就能在死后很久都还不腐坏。
在缅甸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人发现有一个女人的尸体经过很长久的时间都还是完好如初,没有腐坏的迹象。然而那个女人在世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也没有持守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肉身不坏可能是由于过去某一生中持戒清净与发愿的缘故。
然而,长远地来说,他们的尸体终究还是会毁坏与消失的,因为「诸行无常」;包括色身在内的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无论如何,这绝不是修行的目标。修行的目标是要灭除一切烦恼,证得究竟离苦的境界──涅槃。
问47: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论是什么?诸欲的过患是什么?
答47:这种教法称为「次第说法」(anupubbi- katha)。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以这种系列来说法。对于戒与定都已达到清净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导观禅;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们都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佛陀为他们开示《无我相经》,单纯只教导观禅,没有谈到戒与定。对于持戒已达到清净,但是定力还不够强的比丘,佛陀就从禅定的修行方法开始教起,《小空经》(Cula Subbata Sutta)就是一个例子。在《小空经》里,佛陀教导世间的八定及灭尽定。对于持戒还未清净的人,佛陀就从戒开始谈起,例如《意愿经》(Akavkheya Sutta)。对于需要听闻布施论、持戒论、天论等的人,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佛陀才开示「次第说法」。
至于获得好福报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别经》(Dakkhinavibhavga Sutta, Majjhima Nikaya)提供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在那部经中佛陀列举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从对佛陀的布施谈到对没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对畜生的布施。每一种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带来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给同一类的接受者,其利益还依照布施者的动机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报的清净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过以期待回报的不清净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于布施者或接受者或双方的清净德行而得到净化。净化了的布施能带来殊胜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获得殊胜的果报,应当具足五项条件:
一、 布施者戒行清净;
二、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三、 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不期望回报);
四、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五、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净。
具足这五项条件的布施能够产生很大的果报。然而,佛陀并不十分称赞这种布施,因为这种布施还会造成未来的投生。只要还有投生,就肯定还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佛陀赞叹另一种布施。他在《布施分别经》中如此开示:
「诸比丘,当一位阿罗汉以清净无染的心,相信业果的殊胜,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给另一位阿罗汉,那么此布施是世间所有布施当中最崇高的一种。」
这种情况有五项条件:
一、 布施者是阿罗汉;
二、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三、 布施者具有清净无染的心;
四、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五、 接受者也是阿罗汉。
这种布施不会产生未来世的投生,也就不再会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就是佛陀赞叹说这种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还不未证得阿罗汉果,他如何能行这种布施呢?在《难陀母经》(Nandamata Sutta)中,佛陀教导两种可行的方法:当布施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已经远离贪、瞋、痴,或者当双方都在为了灭除贪、瞋、痴而精进修行。这种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这种情况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时修行观禅,观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还必须观照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的善名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布施通常不会造成未来世的投生。若想解脱生死轮回,最好能行这种布施。
至于持戒,比丘应当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应当持守五戒。能够终身谨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时地违犯戒律则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适当的机缘,也应当持守八戒或九布萨支(navavga-uposatha)。所谓「九布萨支」就是持守八戒时也修行慈心观。这是《增支部.九法集》(Navaka-Nipata of Avguttara Nikaya)里记载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狱的烧烤之苦。当戒行被禅定与观智所围绕时,这种戒行变得更殊胜与有力,更能避免人堕入地狱。如果能获得圣者所喜之戒(ariyakantasila),意即证得圣果,那么就肯定不会再堕入地狱。
天论(sagga-katha)是指谈论天界的快乐、福报。我们无法衡量天界的快乐。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应当亲自去那里看。例如他们的宫殿非常华丽,以金、银及各种珠宝建造而成,依照个人过去的业力而有不同。有些宫殿长宽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长宽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约相当于十一公里)。
至于诸欲的过患,佛陀以种种方式加以讲解。在《中部.哺多利经》(Potaliy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佛陀举出几种譬喻来说明沉迷于欲乐的危险:一只饥饿的狗无法因为啃没有肉的骨头而消除饥饿与虚弱;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没有肉的骨头一样。当一只秃鹰口中叼着一块肉而飞行时,牠会被其它群鹰攻啄与抓攫,因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块肉一样。当一个人握着炽燃的草扎火炬逆风而行时,他会被火炬焚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样。当一个人掉入充满灼热火炭的坑陷时,他会被灼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样。一个人梦见可爱的花园,醒来之后则丝毫见不到那花园的迹象;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梦一样。一个人向别人借物品来使用,物主将物品要回去之后此人会感到很沮丧;感官欲乐就好比是借来的物品一样。一个人爬上果树去摘果实,当那棵果树被人从根部砍断而倒下来时,树上的那个人会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棵果树一样。因此,感官欲乐带来许多痛苦与绝望;感官欲乐当中潜藏着很大的危险。这就是诸欲的过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经》(Magandiy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佛陀所举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设有一个痲疯病患者,四肢长满了脓疮与水泡。由于被种种虫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将伤口上的痂疤抓下来,并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体。他愈抓伤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体,他身上的伤口就愈肮脏、愈发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伤口的时候,他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同样地,摩犍地耶,未脱离感官享乐之欲的众生,受到欲爱的折磨,受到欲热的烧烤,却仍然沉溺于感官享乐。这样的众生愈沉溺于感官享乐,他们的欲爱就愈强烈,他们就愈受到欲热的烧烤;然而在他们沉溺于五欲之乐时,他们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
因此,感官欲乐的过患之一是它会使人沉迷得愈来愈深,无法自拔。最后只有趋向灭亡与遭受长久的恶道苦报。
佛陀在《六处相应.燃火之教经》(Aditta- pariyaya Sutta of Salayatana Samyutta)中谈到执取尘相的危险。他说:
「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红的、燃烧的、炽烈的、灼热的铁钉刺穿眼根,仍然好过于执取眼根所对的色尘之相状与特征。因为如果心识系缚于对那相状或特征的欢喜,而万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话,他就可能投生于二趣之一,即地狱或畜生道。由于见到这种危险,所以我如此说。」
然后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执取声音、气味等的危险。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狱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当中最后一个速行心──临死速行心──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于爱欲或其它烦恼的缘故,使得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后他会投生于恶道。举例而言,苏巴玛天神(Subrahma Deva)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乐时死亡,死后投生于地狱。由于对感官享乐的爱欲,她们的临死速行心是与贪相应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业力引导她们到地狱,这种业称为「近业」(asanna-kamma),意即临死时回忆起过去所造之业或临死时所造之业。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不幸遭遇,并且发现自己在七天之后也将投生到同样那个地狱,他感到非常忧虑。于是他带着剩下的五百位天女来向佛陀求助。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他们全部证得须陀洹果,因此永远免离堕入恶道的危险。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诸欲的过患及脱离诸欲的重要性。
问48:阿罗汉是自了汉吗?
答48:根据巴利文,阿罗汉──arahant──是由ari及hata这两个字组成的。「ari」是敌人,意思是指烦恼。「hata」是杀。所以「阿罗汉」(arahant)意为杀敌,即杀死烦恼之意。是否要积极地帮助别人决定于阿罗汉自己的意愿。大多数阿罗汉都很积极地帮助别人,如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有些阿罗汉则独自住在森林里,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如憍陈如尊者。然而,即使是不积极帮助别人的阿罗汉也还是带给别人很大的利益:当他们托钵时,供养食物给他们的施主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即使像憍陈如尊者住在森林时并不外出托钵,但是供养他食物的大象与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胜的功德。
在佛陀的圣弟子当中,阿罗汉是最高的阶位。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之一就是佛陀的圣僧团。圣僧团由四对或八种出家圣众所组成(即所谓四双八辈);换句话说就是达到四道与四果的四类圣者。这四类圣者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如果将圣道与圣果分开来说时,这四类就分成八种。佛陀开示说这四类或八种圣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而阿罗汉果圣者正是他们当中最高的一种。即使只是对阿罗汉表达恭敬或赞叹都已经得到很大的利益。因此,就算阿罗汉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自然也已经在利益世间的众生了;积极帮助别人的阿罗汉就更不用说了。
我想列举阿罗汉积极地帮助他人及为众生安乐而努力的例子:巴利圣典中有许多部经是舍利弗尊者(Venerable Sariputta)所开示的,如《大象迹喻经》(Mahahatthipadopama Sutta)。有时在他的一次开示当中,成千上百位听众证悟圣果。他教授了对禅修很重要的《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当他托钵时,在每户居士家门口他先站着入灭尽定(nirodha- samapatti),出定后才接受食物。正是为了使施主能获得崇高与殊胜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摩诃目犍连尊者(Venerable Maha- moggallana)往往会到天界去问诸天人是什么善业造成他们投生天界。然后他回到人间,向众人开示说如果他们想要生天,就应当奉行如此这般的善业。有时他到地狱去,问地狱的诸众生是什么恶业造成他们投生地狱。然后他回到人间,向众人开示说如果他们不想投生地狱,就应当避免造作如此这般的恶业。如此,他使许多人舍离诸恶,奉行众善。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Venerable Punna Mantaniputta)是善于说法第一的大弟子。他在许多场合开示佛法。由于他善巧的阐述,许多人因而证得圣果或在信心与修行方面获得提升。例如阿难尊者(Venerable Ananda)就是在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之后证得须陀洹果的。
摩诃迦旃延尊者(Venerable Mahakaccana)是将佛陀的简要开示详尽解释第一的大弟子。他在偏僻的国家持续地弘法,使无数人获得法益。他开示了《导论》(Nettippakarana),这是批注藏经的一部著作,详尽地解释几部深奥的经,对佛教徒理解佛陀的教法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个非常要紧的重点我们必须谨记在心,那就是:阿罗汉弘扬佛法与延续佛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佛陀般涅槃后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还能听闻与修行佛法的原因。关于这点,我想再稍加解释:
最初的五比丘听闻《无我相经》而证得阿罗汉果之后,耶舍(Yasa)与他的五十四位朋友也先后地出家,然后证得阿罗汉果。于是包括佛陀在内,世间有了六十一位阿罗汉。当时佛陀嘱咐他们要四处游方,弘扬佛法。佛陀说:
「诸比丘,我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你们也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去游方,诸比丘!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安乐,出于对大众的悲悯,为了诸天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安乐,切勿两个人同行在一条路上。诸比丘,开示初善、中善、后善,具足义理与文句的佛法,显示圆满具足的梵行。众生当中有尘垢较浅的人,若没有机缘听闻佛法则会退堕,若听闻了佛法则能了悟。」
于是,那些阿罗汉担负起佛陀所交代的弘法任务,无论走到那里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扬佛法。
从那时候开始,一代接一代的阿罗汉继续弘法的重任;佛陀在世时是如此,佛陀般涅槃后亦然。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由摩诃迦叶尊者(Ven. Mahakassapa)为首的五百位阿罗汉完成,第二次圣典结集由离婆多尊者(Ven. Revata)为首的七百位阿罗汉完成,第三次圣典结集由目犍连子帝须尊者(Ven. Moggaliputtatissa)为首的一千位阿罗汉完成,这些就是著名的例子。他们甚至不辞辛劳地将佛法弘扬到其它国家去。他们清净的戒、定、慧不时地照耀世间,感动人们来皈依佛教。如果没有他们持续不懈的努力,我们今天甚至连佛、法、僧的名称都听不到。他们为了利益众生而做出的辉煌事迹是记载不尽的;他们为了保护佛法而做出的宝贵贡献是赞扬不尽的。了解了这些历史的事实之后,你还会想要说阿罗汉是自了汉吗?
事实上,批评圣者是不善业。如果不道歉的话,这种不善业会障碍你修行的进步。关于这一点,《清净道论》里记载如下的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进入村子托钵。来到第一户人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为胃中生风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里想:「这粥对我有利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了。」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
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说:
「贤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么立足处吗?」
「有的,尊者,我是须陀洹。」
「贤者,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
当时那位年轻比丘立刻向长老请求原谅,因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道的障碍。
若有人批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较低的圣者批评果位较高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更高层次的道果。其实批评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那人是不是圣者。最好是止息自己内心的烦恼,而不要去挑剔别人。
当你批评阿罗汉是自了汉时,你不但抹杀了他们对佛教有重大贡献的史实,而且对你自己的解脱制造了障碍。为了你长远的利益着想,我想建议你舍弃这种错误的想法。
[1] 他们事先食用施主要供养佛陀与僧团的食物,此行为属于偷盗的一种。这与厨师为了知道咸淡而品尝食物的情况不同:了解食物的碱淡是厨师的职责,为了此目的而品尝不算犯戒。这必须分辨清楚
如实知见 Knowing and Seeing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 (帕奥尊者Pha-AukSayadaw) 目录...
智慧之光 帕奥 尊者 Pha-Auk Sayadaw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
菩提资粮 帕奥禅师 讲述 ◇◇◇◇◇◇◇◇◇◇◇...
转正*轮 (转*轮经、无我相经、皮带束缚经) 禅修开...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 克服障碍 问1:感谢昨天发的「...
《大念处经》释题与总说(摘录) 帕奥禅师宣讲 时间...
观察缘起 帕奥禅师讲缅译英:Bhikkhu Dhammasubho oth...
如何灭除痛苦 你想脱离痛苦吗?如果想离苦,请聆...
帕奥禅师开示 Ven. Pa Auk Sayadaw ■ 克服障碍 问1:感...
《大念处经》释题与总说(摘录) 帕奥禅师宣讲 时间...
菩提资粮 帕奥禅师 讲述 ◇◇◇◇◇◇◇◇◇◇◇...
转正*轮 (转*轮经、无我相经、皮带束缚经) 禅修开...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 克服障碍 问1:感谢昨天发的「...
布施之道 无上的布施 有两种布施: 一、带来圆满...
去尘除垢 (修订版) 帕奥禅师英语讲述 寻法比丘中...
如何灭除痛苦 你想脱离痛苦吗?如果想离苦,请聆...
观察缘起 帕奥禅师讲缅译英:Bhikkhu Dhammasubho oth...
大空经 (MahasubbataSutta) 缅甸帕奥禅师讲述 佛陀说:...
2000 年时,帕奥禅师受到联合国邀请在2000 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