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新闻 > 佛教文化艺术 > 正文内容

佛艺:中国禅意书画名家之王维

佛教文化艺术  时间:2019-03-15   作者: 未知  来源: 佛教在线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近年撰写中国禅意书画名家系列,一直想探索禅意书画的源头,唐代王维是个关键的节点,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各臻其妙,董其昌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本文就是从禅诗、绘画、传承王维的当代价值三点分述。

一、禅诗

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其中王维是第一个为六祖惠能大师撰写墓铭之人,对禅宗的熟悉使其创造独具风格的禅诗闻名于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存诗400余首。王维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意境,重视身边的一景一物之“自然景象”,更有自己的独特意境,形成自己的禅意风格。略述二首禅诗如下:

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观色悟空、以动显静。立足于空性的立场,生动活泼地创造出动静相宜、色空圆融的禅境。

2、《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光惊鸟,鸟儿以为天色已亮,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愈发增添了春涧的宁静。佛教“大乘十喻”中以“如响如影”来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的道理。禅宗认为世间万法是因缘和合而生,形相虽然有,本性本来空,因此一切形相都如声如影般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二、绘画

唐代人物画盛行,而唐末的山水画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起点。曾经在敦煌的壁画中看过唐代人物画的配景山水,基本是以线勾勒,填色为主。而王维的画在唐代评价并不高,不在吴道子、张璪等一流之列。就如酒越陈越香一样,对于王维的评价宋代声名鹊起,明代董其昌对其更是推崇备至,尊称其为南宗之祖,后人更是在画史不断赞誉。其有《山水论》、《山水诀》传世。

唐人记载王维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王维的绘画作品有记载,存世较少。可惜传承至今之作品有存疑。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三、传承王维之当代价值

王维不仅诗书画俱佳,其音乐造诣也颇高,尤擅于琵琶。曾有传说在宴席间赏画,王维能说出画中乐师所奏之曲目,可见其精湛。说了这么多,都是历史的王维,对于当代的您我他来说,传承王维的当代价值如下:

1,继承和创新是书画艺术千古不变的规律

从王维最早的田园诗到后来的禅诗,以及山水画传承二李,后有破墨创新之法,方有自己的山水画之“水墨渲淡”之新面貌。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思想

在唐代有记载的画作中,在画上题款的作品也就是在10%左右,在宋以后山水画题款逐渐丰富,国画的繁荣也逐渐从人物画过渡到山水画。能把诗书画融合在一起,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当代书画家普遍稀缺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当下工笔画制作盛行,更多的创作的为了展览而画。王维在宋以后历代备受推崇也可以看出,书画的发展趋势不再是宫廷式、民间信仰的个性需求,还有更多的文人闲适、寂静的精神追求,这与当今烦躁的都市生活里人们的精神向往是完全吻合的。王维的生命中大多数时间居于长安这个唐代国际大都市,文化娱乐也丰富,他不象李白寄情于酒,而是追求禅意生活,从禅宗思想中寻找诗书画创作的精神境界,这个禅意的“静”也是值得当代书画家学习的。

山水论 王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头,水看风脚。此是法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

有两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

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

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

山水决 王维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人之钓艇,低乃无妨。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通途。远岫与云容交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山钩锁处,沿流最出其中;路接危时,栈道可安于此。平地楼台,偏宜高柳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酒旗则当路高悬,客帆宜遇水低挂。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迸。手亲笔砚之馀,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

塔顶参天,不须见殿,似有似无,或上或下。芳堆土埠,半露檐廒;草舍芦亭,略呈樯柠。山分八面,石有三方。闲云切忌芝草样,人物不过一寸许,松柏上现二尺长。

周晶,亦名子彦,养慈居士。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长老入室弟子,马来西亚佛教大学佛学博士。佛教艺术评论,书画家。

中国禅意诗书画院创会副会长,九华山乔觉禅林诗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华佛造像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名寺高僧书画系列系列执行人,《中国当代佛教艺术》执行主编。文化部中国画艺术创作院萧剑工作室助教,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敦煌中国画院特聘画家,太原市佛光禅寺文化顾问,记录片《五台山》文化顾问。

本文由禅基地编辑组整理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