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新闻 > 佛教文化艺术 > 正文内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化视角下的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开题报告暨专家

佛教文化艺术  时间:2018-11-04   作者: 未知  来源: 上大道安佛学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化视角下的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开题报告暨专家咨询学术会议在上海大学隆重、顺利召开

觉悟佛教网上海讯 2018年11月3日上午,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化视角下的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开题报告暨专家咨询学术会议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上善厅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围绕“中国化视角下的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上海大学文学院书记竺剑出席并致欢迎辞,他对程恭让教授来到上海大学后带来的学术新成果、开辟的研究新领域给予高度称赞,对各位专家学者对程恭让教授和上海大学文学院科研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题报告,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作项目开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主持。

程恭让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课题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目标。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佛典汉译与诠释问题的研究主线,深化对于佛教中国化问题的理论认识,并在佛教中国化研究视角的指引下,深刻理解中国佛教古典诠释传统的学理价值,进一步深刻把握中国佛教古典诠释传统与现代转型实践的一致性,为当代中国佛教思想的继续健康发展提供学术启示。其次,他介绍了自己近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研究》(2015),《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概念思想为中心》(2017)等相关著作代表的前期研究成果。接着,他介绍了目前自己正在努力推进的“《宝性论》汉译与诠释研究”、“《维摩经》汉译与诠释研究”、"《八千颂般若》研究”等几个重点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关于中国佛教经典汉译史、诠释史等今后将主要致力的几个重点问题。最后,他期望在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平台上,能够培育一支高水平、宽视野、能创新的学术团队,组织系列性的论文集《佛教中国化与佛典诠释研究》,建设好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搭建起出色的佛教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如期圆满顺利地完成课题研究。

接着进行的项目选题交流部分,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学院夏广兴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汇报了以下各自的研究选题。

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常红星报告的题目为《南朝尼众佛教中国化研究》,他基于对佛教女性议题的持续关注,选择南朝尼众佛教这一早期佛教中国化的理想型,计划分别从戒律、伦理、布教、尼制、思维方式和女性观念等六个面向讨论南朝尼众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趋势、具体进程和性别特征。

扬州大学哲学系讲师樊沁永博士报告的题目为《觉浪道盛精神哲学发微——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他基于长期对晚明佛教的研究,选择道盛这一特殊的晚明高僧,围绕道盛对《法华经·方便品》的诠释开发,运用徐梵澄精神哲学方法,期望能对佛教中国化问题有新的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后韩敬山报告的题目是《五位汉藏高僧对“佛教中国化”的诠释研究》,他以道安、九世班禅、太虚、七世章嘉、星云大师等五位高僧为对象,以政教关系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佛教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

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赵文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从鸠摩罗什译经看大乘佛教真理观的“中国化”》,他通过对《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梵汉文本的比较,讨论了“法性”、“如”、“法界”、“实际”等概念在鸠摩罗什译本中的不同运用和表现,及其反映的鸠摩罗什译经中的佛教中国化现象。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释慧正的报告题目是《<无量义经>的译入、流传、诠释与应用》,针对《无量义经》的译入版本与时间,《无量义经》在中、印、日三国之间的流传,《无量义经》在中外、古今不同时空下的诠释,以及《无量义经》在天台创教、慈济办会的古今应用问题展开探讨。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王若曦报告的题目为《金刚经诠释层次初探》,以无住思想为例,讨论了《金刚经》在概念释义层次、段落联系性、诠释可能性等方面的内容。

保定佛教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胡明明报告的题目是《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楞严经〉诠释》,通过将《楞严经》放到“中国化”视角下重新审视,诠释《楞严经》的内涵与意义,并拟重新在佛教中国化视角下思考“疑伪经”的重要学术意义与重要历史价值。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伊家慧报告的题目为《部派佛教佛陀观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从佛典汉译史的视角,讨论了部派佛教佛陀观基本文献在中国的汉译与传播,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会议第二阶段为咨询专家发表相关研究前沿报告及开题报告学术评议,由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主持并作回应发言。

 

刘平

 

夏金华

 

李向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平教授结合基督教圣经学的研究,从诠释学的角度肯定了课题对建构佛教诠释学的努力。他认为佛典的诠释应该首先注重对佛典源语言梵文、巴利文的研究,这是佛典诠释学体系得以建构的首要基础。同时,佛典诠释应该尽量避免对文本先入为主的辨别,这两点是本课题含金量所在,他基于这两点高度肯定程恭让教授领衔的这项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夏金华研究员肯定了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并提出如何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经典选择标准,明确中心的研究主线,将是未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充分肯定了课题负责人程恭让教授多年来立足于佛典翻译和诠释,在佛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丰富成果,认为这对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注重佛典与研究主题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逻辑的统一,关注中国佛教历史上中国化失败的案例以形成对比性研究,并要更加注重研究方法论的问题。

周广荣

 

业露华

 

葛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广荣研究员,对程恭让教授的学术追求与情怀给予高度赞扬,对他在梵文佛典的新译时从学术研究求真务实的立场出发所坚持的严谨译风给予肯定。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跳出中国佛教的传统视域,将目光同时投向印度佛教的本色和印度宗教文化背景,这将对佛教中国化问题取得更加深入的认识。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前所长业露华研究员对本课题的选题给于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也建议关注佛教中国化,不应该只局限于对精英阶层的关注,同时也应该对其在大众阶层的具体展开予以同等的重视。他也指出经典诠释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题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展开个案研究,将是课题开展的一个重点难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葛壮研究员高度肯定了本课题的选题,认为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将有利于推动当代佛学研究的学科发展,客观上也有益于对中国优秀佛教传统文化的弘扬,因而具有非常积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他建议本该课题所关注的佛教中国化研究,要关注中国思想史上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背景,同时也不能离开对当代佛教发展方向的现实观照。

侯冲

 

夏广兴

 

唐忠毛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侯冲教授肯定了本课题以中国化视角为切入点的研究思路,并建议将释道安对佛教中国化的推动纳入课题的研究中。对于佛典诠释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课题组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佛典义理的阐释入手,同时也可以更多关注佛教实践层面的诠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夏广兴教授认为,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佛教立宗判教的过程同时展开,对佛教中国化问题的探讨,应当关注中国佛教各宗派对此问题的阐释。另外,从空间上看,西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因此在讨论佛教中国化问题时,也建议适当关注西域文化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认为,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佛教诠释学是对佛教根本精神的把握、领会和发扬,这是佛教诠释学建构的目标所在。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佛教中国化问题集中表现在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就当代的维度而言,佛教中国化问题不仅涵盖中印,同时还要考虑西方文化的影响。

经过长达四个小时的课题报告、选题交流及专家评议三个环节,会议进入第三阶段的开题报告会学术总结议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晏可佳研究员分别作了学术评议总结。

魏道儒研究员对本课题的选题给于充分的肯定,他称赞课题负责人程恭让教授一直保持着对学问的敬畏,保持着对学术的追求,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课题组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年团队,他们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对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都有深入了解。本次重点项目的开题会议,聚集了国内的顶尖专家,各位专家学者在会上积极发言、认真探讨,为该课题研究今后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意见。相信在程教授的带领下,该课题的研究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他也建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明确佛典的选择标准,对于课题组成员的研究选题也要坚持认真对待、仔细思考、谨慎筛选、严格取舍的原则,不仅要把握好研究主题的整体逻辑,同时还应该做到全面化、系统化、专题化、细致化、综合化的有机统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晏可佳研究员认为,当前中国对宗教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学界、教界和政界。学界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然存在丰富的研究空间,而如何推动学界、教界、政界相关研究的互动,也应该是今后可以继续深入拓展的。佛教源自古印度,对佛教中国化的研究离不开对佛典汉译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课题组发挥团队语言优势,尤其是要在梵文佛典新译的基础上对佛典汉译问题进行深入的阐释。他称赞程恭让教授及所带领的团队学术基础扎实,研究视野开阔,前期成果丰富,一定可以取得卓越学术建树,大大推进佛教经典学研究及佛教中国化问题研究。

 

最后,项目负责人程恭让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给出的指导意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涵盖佛教中国化、佛典汉译研究和佛教诠释学研究等领域。研究思路是借助于中国化的研究视角,对佛典汉译和诠释理解做出更具纵深度的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对当代佛教中国化发展方向的价值探讨和现实观照。这其中必然要涉及到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佛教中国化概念的界定、佛典源语言的理解、翻译和佛教诠释学理论的建构等问题。诸位专家围绕这几个方面所给予的宝贵意见,对本课题研究规划的逻辑性、纵深行、系统性的全面提升以及今后研究的顺利展开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课题组将认真研究吸收专家学者们给予的宝贵意见,合理安排研究周期,通力合作,如期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出席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还有: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陈菊霞、上海大学出版社主编邹西礼、上海大学期刊社编审方守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讲师邵捷博士、上海花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来艳女士等。此次开题报告会的举行,标志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化视角下的佛典汉译与诠释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对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深入开展和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黄凯、常红星,图:张全婷)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