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第002期
一切法的根源所知依 善恶功能储存的秘密
现在的这些科学家们,他也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心来主导的,他慢慢知道这个道理。世间的心理学家,把心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表层意识,就是我们平常的眼耳鼻舌身,这样的一个见闻觉知。第二个是潜在意识。潜在意识就是说:你今生所做的某些事情,你忘掉了,但是它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可能只是今生的因缘,可以透过催眠,把它调出来,叫潜在意识。第三个叫深层意识。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深层意识,是我们生命邪恶功能主要的枢纽点。谁能够掌握这个深层意识,你就能够改造一个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世间的心理学对深层意识是一无所知,只知道有这个名词存在,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深处有一东西,它储存了善恶的功能;如果把这个善恶的功能密码找到,你就能够改造这个人的思想。但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心理学讲不出来。所以你看最近美国发生一件事,就是二个小学生、兄弟,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争执。他哥哥也是小学生,十几岁,去抽屉拿枪,把弟弟打死,用枪打死。这件事震惊整个美国社会。这个时候,美国犯罪心理学家开始探讨:这个小孩子他以前没有拿过枪,他怎么会有这个拿枪的动作呢?这一直没办法解开。所以,当我们观察生命的时候,你仅止于在今生的观察,你很多的事情看不出来。这个人他怎么?你看他刚出家,就能够把这个戒持这么好,他持戒如鱼得水,他觉得很自然;有些人他禅定就修得很好;有些人他对智慧就游心法海。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把生命,从阿赖耶识这样的一个受熏持种,累积性的、相续性的功能,才能够看到整个生命的真相。在本段当中,无著菩萨的智慧会带我们进入到阿赖耶识的领域,来深入的探讨我们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所知依」。
空观完成自我净化 假观为菩萨道布局
第二个「所知相」。前面是讲到能变现的心识,一切法是从这个根源发动出来。从能变现叫做「所知依」,所变现的万法叫「所知相」。当这个生命已经被表现出来以后,我们如何来观察这个生命?这当中,本论讲到三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跟遍计所执性。简单的讲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万法,这是不带分别心,叫做依他起性,这当中有杂染的依他起,也有清净的依他起。依他起性,是约着一切缘起法表相的一种作用。这些差别的染净作用当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我空、法空的理体叫做圆成实性,它是一个圆满真实存在的东西。当我们的心跟依他起性接触的时候,心中产生分别──虚妄分别,又创造一个新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遍计所执性,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三性的安立,就是告诉你一个主题:你在修行的时候,你要知道什么是你该断的,什么是应该要保存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诸位持戒,比如说有个人喜欢偷盗,你要不明白三性:诶!我为什么偷盗?因为我这个手有问题,把这个手砍断!其实这个手,它是依他起性,它没有错。就是说:这个手,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果报体;你今天会偷盗,是你内心有遍计执。所以你要断的是这个遍计执,你要保存的是依他起,你所要追求的是圆成实。所以你这个三性了解以后,面对这个所观境,你才知道在修行当中,到底你是错在哪里?哪些东西是无辜的;哪些东西是有过失的,应该断的?你一定要先明白,你才有资格开始修行。这二科当中,从「所知依」跟「所知相」,我们开始了解到:在广大的无量生命当中,我们在这样一个广大的生命当中,我们应该如何的取舍。
这个「入所知相」,就是修唯识观。修唯识观,简单的讲就是修空、假、中三观。在本论当中,它修行的次第是先修空观。当然你也可以用无常观,从「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而趋向于空观;你也可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而趋向空观。总之空观所破的是遍计执,所证的是圆成实性。刚开始依止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爱取,来自我净化,这是第一个阶段。假观,就是从空出假以后,就开始观察缘起,观察依他起性。你从空观出来以后,你会以一个心平气和,比较平等的心来面对生命。哪些是你应该放弃的?哪些是你应该追求的?产生一个「善知取舍」,你开始去规划你的菩萨道:「我应该先到净土去;到净土以后,亲近十方诸佛,再广度众生。」这个假观就是让你去布局:你这个菩萨道该怎么走?这些都是观依他起性。那么在中观当中,把空、假调和。所以这个「入所知相」,是菩萨自利的修行。你刚开始要以空、假、中,来抉择你整个身心世界。你整个生命的流转,你现在走到这个地方,你应该何去何从?你会知道你过去是什么因缘?现在是什么因缘?未来是什么因缘?这都是你应该去观察的──「入所知相」。
「入所知相」的唯识观,是偏重在自身的修习,以空观来调伏爱取,以假观来善知取舍;「彼入因果」是讲到修习利他的妙行,这地方讲到六波罗蜜的修学法门,包括修善,也包括度众生。本论当中「彼入因果」的六度,它是从资粮位的六度,讲到加行位的六度,讲到通达位的六度。从一个有漏凡夫的六度,讲到菩萨无漏的六度。本论的殊胜,比如你去读《华严经》,《华严经》也讲六度,你内心当中只有随喜赞叹,因为你做不到。但是本论的六度,它是引导一个初心的菩萨,如何踏出第一步。就是假设你是一个有漏,就是你心中有所得,有所得就是有所爱取,没关系!我们刚开始都是摇摇晃晃的,从这个地方跌跌撞撞当中,去训练自己。它刚开始会告诉你: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你如何修六度?如何从错误当中自我调整?慢慢的到加行位,到通达位。所以这个「彼入因果」,就是因地,当然是有漏的因果,到果地清净的六度,这个地方会详细地说明,它整个六度的转换的过程。
第七意识在转凡成圣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内心的状态,详细地分析有三个层次:前六识、第七意识跟第八识。这个居于中间的第七意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它向内干扰第八识。第八识它的功能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我们就会问:它为什么会不断地在收集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又会变成果报呢?就是说这个生命的水流,它为什么会不断地流动呢?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很自然地这个业力,又会从这样的种子、这种潜伏的功能,变现一个果报呢?这个时候跟第七意识有关。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无明,它有「润生」的功能,滋润生死的功能。我们应该要了解生死是由业力所招感;但是没有无明的滋润,这个业力不能得果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够不停止地流动下去,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第七意识不执我,这个阿赖耶识马上转成大圆镜智,它不再流动了。所以第八识会不断地创造这种生灭相,跟第七意识有关的,因为第八识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老是跟第八识在一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把这第八意识转成阿赖耶识了。第七意识的影响,不只是润生而已,它还发业,发动有漏的业力。就是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它是主,它带动前五识造业的时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身为第六识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断地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直告诉第六意识: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通通变成有漏的业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应有所得的有漏业力。所以说这个第七意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它发动了有漏的业力,再把这个业力,加以滋润而得果报,所以我们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当中,第七意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它的理由。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运气的,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一定是有正确的观照力,才有正确的行动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识的相貌,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所有染净的根源。这个地方是讲到心、意、识的「意」,第七意识的一个存在的情况。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心的摄受引导,你跟无上菩提就不相应。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菩提心有二种,一种菩提会退,一种菩提心不会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里呢?《起信论》上说: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缘所发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宝的庄严发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识摄受你,你也发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缘,所发的菩提心,在《楞严经》说:依止「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恶因缘,就产生退转。第二种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灭心,就是说他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能够经常观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虽然我现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庄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还有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业要做。没错!但是,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拨开以后,我们发觉到:我们这个明了心识的体性是「如」,三世诸佛清净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开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会退转。
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说: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萨道了,你还是可以行菩萨道。你不会受外在人事的变化,而退失菩提心。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这个地方,不共无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说,一个人,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来不知道有这种观念,你也可以发菩提心。是的,那你这个菩提心的中间,有一个我执──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四种烦恼,在加持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险的菩提心。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一个人的私心,是很难跟菩提心共存的。我们行菩萨道,虽然不能够马上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刚开始不得不建立,因为这个牵涉到你的种姓──大乘圆顿的种姓。你能够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光是深信这样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现前,不能够影响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门的殊胜,在于它的一个不生灭性,它不会因为外在因缘而生灭。当然你菩提心坚固,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虽然会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总有一天,你能够不断地往上爬。那么资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对内心一种深观的智慧,在资持着你前进。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不要小看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它是那么微细,好像它也不能造什么罪业;但是你看「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从大乘的角度,它的过失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它把我们凡夫的心态跟佛的心态加以区隔。
菩萨须先了解生命的根源
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以十种殊胜的法门,总摄整个大乘的境、行、果。在十种法门当中,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依」。这个「所知依」,就是解释我们有情众生,在流转当中的一个根源。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呢?主要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它的相貌简单地说,就是「恒转如瀑流」,它恒常相续,而且前后变化,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因为阿赖耶识不断地流动,也就带动我们有情众生,一次一次地在三界当中,不断地得果报、不断地相续流动下去了。所以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会影响到我们对整个佛法修证的不同。
智者大师把佛教的修行者分成三种差别。第一种是修习有相行:这个有相行,是说这一类的众生,他对生命的观察,是观察到生命的相续,所谓因果的相续;从因果丝毫不爽当中,他开始去持戒、修福、断恶、修善。因为生命的相续,造成他对业果的思惟,产生对业果的修学;因为这样的修学,都是在有相的因缘当中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就创造了人天的安乐果报,所以叫作有相行,这一类是属于人天乘的修学法门。第二种修学法门叫作无相行:这个无相行,他能够进一步观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从有相的变化当中,看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本性是空寂;依止这样的空寂,就趋向于偏空的涅槃,这个叫作无相行,是一种二乘的修学法门。前面二种的修学,都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一个看到生命的相续、一个是看到生命的变化。第三种的修学者是亦有相亦无相:身为一个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一方面看到生命的相续,因果丝毫不爽,同时也看到生命的变化,所谓的法性本来空寂;因为菩萨能够如实的观察生命,知道生命是如实的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带动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中道妙行。一方面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心中的爱取,趋向于无住;一方面,生起广大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积集菩萨道殊胜美妙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就是「亦有相、亦无相」的菩萨行。所以我们对生命的观察有所不同,就带动不同的修行,最后引生不同的果证。所以在整个十种的殊胜法门当中,为什么我们必须第一个先了解到生命的根源,因为你对生命的根源有所差错,你在修行、在断除、在追求的时候,都会有所偏差。
小乘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这样子讲,我们可以作一个归纳。天台宗说:我们的止观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止观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这一类的,或者是以五蕴、或者是以烦恼、或者以邪见为所观境,所以这个众生法为所观境,多分来说都是声闻人,他的所观境是众生法界。第二个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比如说净土宗、密宗,他们对于我现在的五蕴是如何的苦恼、我有什么烦恼,他不在乎;他就直接观察佛菩萨的功德,直接跟弥陀的功德、跟本尊的功德感应道交,成就解脱。这种直接观佛法界,都是修本尊相应的,这也是一个观法。第三个是观心法,大乘的天台、唯识,多分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从本性上来说,它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但是从作用上来说,它有它不同善恶的功能,就是天台宗说的「性具十法界」。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恶的功能,就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就是假观。
所以我们从这段论文,可以看出来:小乘的学者,他整个修行的所观境,偏重在众生法界,所以会带动他比较悲观消极的思想,对生命产生极度的厌离。这就是讲到小乘的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什么叫自内我?
阿赖耶识 内我性摄
这个「阿赖耶识」的我见,是一个「内我」,这个「内我」,在唯识的专有名词,经常讲到「自内我」,加一个「自」。这个自内我跟外在的我,有什么差别?我们前面说过,外在的自我是萨迦耶见,它是攀缘五取蕴相,才产生自我意识,所以它是第六意识的一个生灭法,它只有生灭,没有相续,它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你看入了无想定,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消失了,所以这个外在自我也就消失了。但是这个自内我,它是永远不消失的,不管你跑到三界九地,乃至到等觉菩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内心有一个微细的自我意识,是任运的执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个是第七意识执阿赖耶识为自我,叫作俱生我执,它是任运现前,所以它叫作自内我。这个我是内在的,它不攀缘任何的外境,不管你外境怎么变化,它永远是爱着自我的,所以这个我,是自内我。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的自我,就是在五蕴当中的分别,有一个能够主宰五蕴的、能够去感受五蕴的自我,他是放弃的,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能够放弃外在粗显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内心微细的俱生我见,他还是深深地「爱」着,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还有变易生死。
在经论当中有一个公案: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徒弟在山中修行。这个徒弟因为精进,而且善根深厚,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这个师父只证到三果,因为对教理没有深入了解,他就以三果为四果,起了增上慢,所以内心当中就一直停留在三果的阶位,不求进取、突破。身为徒弟,他也不好意思公开地来教授师父。这怎么办呢?这个徒弟就施设一个方便,有一天这个师父到山下托钵的时候,经过一棵大树,突然间转过去的时候,看到一只大老虎。这个师父是三果的圣人,三果圣人的心性跟老虎接触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起了恐惧心。我们讲「一切法因缘生」,我们有很多潜伏的功能,要由境界风的刺激,才能够生起现行;他平常没有这个刺激的时候,他内心的自我意识是潜伏在里面,所以当他产生害怕,这个三果圣人他就检讨:我为什么会害怕呢?就是想要保护自我!所以,他知道自己的修证还不圆满,后来就精进地用功,也就证得四果了。
不过在唯识的经论上说:阿罗汉如果没有进入无余依涅槃,他还是有余依涅槃的时候、他生命还在的时候,他的俱生我见还在,他只断除分别的我见。所以当他遇到一些极度恐怖的事,他还是会有微细的害怕,就是他那个我相、人相的对立还存在,他还没有进入到佛的不二法界,那是没有所谓的个体,没有说谁害怕、谁不害怕,没有这种事情。这就是说明:即使我们能够信解我见、调伏对粗显生灭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相续的微细我见,还是爱着的。
阿赖耶识的因相和果相
什么是「阿赖耶识」的「因相」呢?就是具足「一切」善恶「种子」的这个「阿赖耶识」,它在「一切时」当中,「与彼杂染品类」的「诸法」,以这个第六意识的「现」行来当作「因」,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种子起现行。就是什么叫作「因」?「因」就是能生,「阿赖耶识」能够引生第六意识,所以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因相,来生不管你是到净土去、或者在三界,你一定有一个第六意识。你来生的第六意识是怎么来的?是阿赖耶识创造的。所以阿赖耶识,它能够把第六意识「杂染品法」的「现」行,来当作它的「因」。比如我上次在打佛七的时候,我本来第六意识都是在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的,怎么念一念,突然间生起了贪烦恼、瞋烦恼呢?我根本就没有注意贪瞋烦恼这样的一个因缘,怎么突然间会冒出贪瞋的烦恼呢?就是阿赖耶识有贪欲、瞋恚的种子,当这个种子遇到因缘的时候,就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它是一切杂染品法生起的因相,它有能生起杂染品法的一个能力,所以叫「阿赖耶识因」,就是种子能够起现行,这是讲「因相」。
「阿赖耶识」它的「果相」是什么呢?第六意识它不断的不断的在所缘境中造作「熏习」,使令「阿赖耶识」展转的「相续生」起。这个地方是约着现行熏种子来说的,现行熏种子。阿赖耶识它创造第六意识,它是因相;但第六意识的造业,又创造了阿赖耶识,那阿赖耶识是被创造,所以它是个「果相」。蕅益大师讲得好,其实生命的相貌说穿了:「只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其实生命的本质不多,就是现前的一念心性,这一念流动的心性,对望前面,它是一个果相,因为有这个「望前名果」,它是由前面的业力所创造;但是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新的因,它又是一个因地:「望前名果,望后名因」。所以每一个剎那,它本身是一个因相,它有能生义;但是它又是果相,对望前面,它又是果相;对望后面,它是个因相。就是我们这个水流,我们以当下随便横切的一个小点来看,这个点对望着过去,它是一个果相;对望着未来,它又是一个因相。
分别自性缘起
什么叫作「自性缘起」呢?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造了很多的业力,这个业力有的时候是布施、持戒的善业,有的时候是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业力都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而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它能够生起诸法的现行,由善恶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叫作「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叫作「分别自性缘起」呢?这以下解释它名称的由来。「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因为它能够「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清楚分明不会错乱,它能够把每一个种子的自性(这个就是「自体」)它的差别自体表现出来。什么叫作种子的差别自体呢?比如说我们布施,这个布施的业,它种子的自体是能够招感财富;你修忍辱,这个忍辱业的自体是招感庄严;你修慈悲,这个慈悲的自体是招感长寿。它每一个业的种子,都有一个相应果报的招感自体,所以这个业种子,在阿赖耶识保存的时候,是个个差别的,你造什么业,这个业种子它招感的果报,就各式各样不同。同样是善业,但是这个善业的本身,也是各式各样。所以这个「自性缘起」就是: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差别的业的自体,而这种业的自体,都是由种子的方式来保存的,所以叫作「自性缘起」。这是引生诸法的亲因缘,比如葡萄的种子,它一定产生葡萄;苹果的种子,就产生苹果:就是它有它差别的自体。
分别爱非爱缘起
这个业种子,它要从种子转成正式果报,必须经过「十二」因缘的滋润。你一定有「无明」的滋润,才产生「行」。这个「行」业力的造作,它有它的种子,不能说「无明」产生「行」,而是因为「无明」的资助,它是一个助缘而产生「行」,「行」的助缘而产生「识」。所以十二缘起,是每一个都是一个增上缘。因为无明的滋润,产生了业力;由业力的滋润,产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由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等,所以这个「十二缘起」,它是一个增上缘。这个地方,「十二缘起」主要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是我们这个我执、法执的分别;由于我们我执、法执的分别,把这个业力的种子滋润以后,就产生了「分别爱、非爱」的果报,这个「分别」就是差别。这个时候,在三界六道当中,有很多可爱的果报,就是人天可爱的果报;或是有很多不可爱的三恶道果报出现。因为这种「善趣、恶趣」的果报,「能」够明确的「分别」可「爱」、不可爱的「自体」,它有它种种痛苦五蕴、安乐五蕴的自体,所以叫作「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说它这个缘起,能够透过我们心中我执、法执的滋润,使令这个善恶的业种子,转成三界的果报。
内种的成就要经过熏习
这个「外种」,这个植物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不一定要经过「熏习」,「外或」,「或」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比如我们前面说过:胡麻跟香花放在一起,所以你榨这个胡麻的时候,就有香味,胡麻能够受熏;但是莲花生在污泥当中,它不受熏,莲花的种子丢在臭秽的污泥,它长出的花还是香的,它不受外在环境的熏习。所以身为「外种」,它在转成果报的时候,可能会受熏,也可能不受熏,所以「外或无熏习」。那这一点就与「内种」不同。「非内种应知」,我们的种子要转成果报,一定要经过熏习。比如说你今天念佛,这个念佛的业种子,要转成净土的功德庄严,定要有信愿的熏习,要有深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希望,不断地熏习这个种子,才能得果报。那外种就不一定了,这一点是不同的。
这以下讲出一个实际的例子:「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比如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你都没有对佛法听「闻」;「等」,「等」包括思跟修,你在佛法当中,都没有闻思,结果你就自然产生了智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是没有道理的。有些人说:诶!禅宗说扫地也可以开悟,拜佛也可以开悟。其实应该是这样讲:一切法是引自果,每一个法的生起,有每一个法的因地。我们忆佛、拜佛,是跟诸佛菩萨产生感应道交;你要产生智慧,必须在佛法当中闻、思、修。也就是说,有些人拜佛开智慧了,这是有可能的。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他前生有熏习过佛法的种子,他有这一部分智慧的种子;但是拜佛只是一个增上缘,把它滋润,让它生起现行,所以拜佛是引生智慧的增上缘。
我们经常说:持戒能够产生定,定能够产生慧。其实这个道理也是一样。持戒的人怎么产生禅定?你看持戒持得好的人,心散乱的多的是。持戒是成就禅定的增上缘,因为你戒持得清净,你内心安稳,你不会恐惧,内心坦荡,无所畏惧。你「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心坦荡,你修禅定容易成就,所以持戒是成就禅定的增上缘。禅定能够引生智慧,外道有四禅八定多的是,但是每一个人都邪知邪见。就是禅定,你内心寂静,你对法义的吸收也有帮助。所以这个戒、定、慧的引生,都是增上缘,包括十二缘起都是增上缘。「无明」滋润的这个业种子变成「行」,「行」而变成「识」,这个「无明」跟「行」也是个增上缘,每一个人都有他各类的种子。所以说,这个内种的成就跟外种的不同,是它要经过熏习。
从事忏到理忏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的厌恶跟诃责,因为厌恶跟诃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诃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作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作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像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地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地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破和合识是第六意识
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你一定要说「识缘名色」这个「和合」的「识」是第六意识,这个和合的识它的体性「是意识性」,就是第六意识,这样子讲是非常「不」合「道理」。为什么呢?这当中有三个过失:第一个,「依染污故」。因为这个和合识,它的体性是染污的。如果说你临终的时候,这个阿赖耶识是受染污意识的刺激,把有漏的业力带动出来,所以这个和合识基本上是有所得的。那阿罗汉入灭以后,为什么不能启动和合识呢?因为他临终的时候,心是清净的,所以他的和合识不能动,就入了涅槃,他跟来生的果报体不能相结合。所以你会跟这个果报体相结合,这个和合识就是染污的,这个体性是染污的;但第六意识不一定是染污的,有时候我们修止观的时候,第六意识可以跟我空、法空的真理相应,心中能够入无所得的清净状态。所以第六意识有时候是染污、有时候是清净,是不决定;而这个和合识的体性决定是染污,所以不合理。
第二个,「时无断故」,和合识不能有间断。不能有间断,事实上第六意识有间断,因为你在死亡的时候是经过闷绝,第六意识中断了。所以,以这个和合识当第六意识不合道理,因为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
第三个,「意识所缘不可得故」。没有一个人投胎的时候是清楚的,包括阿罗汉在内。就算他是一个阿罗汉、或者说是三果的圣人,他发愿来生要做人的时候,经过死亡的阶段,他也要经过一个闷绝的状态。而这个闷绝状态,它的了别性是不清楚的,这完全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了别性是不可知执受,它是不可知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像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梦的状态。所以说这种状态是「意识所缘不可得故」。假设它是第六意识,那你在投胎的过程当中,你应该很清楚,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了别识是清楚的,即使做梦,你都知道你做梦的时候,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投胎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的过程是什么,所以它不是意识所缘的境界。所以,依止这三种情况:「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你说我们在生命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和合识是第六意识,是不合道理的。
一切有情 皆依食住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段食:「段」就是分段的饮食,我们吃的这些饭菜等等。第二个是触食:「触」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产生六识。假设我们所接触的环境,都经常是不如意的环境,你的身体要好就有困难;假设你的六根所接触的六尘,都是欢喜的,你色身的抵抗力会比较强。前面的段食是约着物质的享受来说,这以下的触食是约着精神享受。就是说我虽然出了家,我受用物质的饮食比较单薄;但是我的触食,我经常内心保持欢喜,这个时候你色身的抵抗力强,因为有触食的资持。第三个是思食:「思」就是希望,一个人对未来有希望,虽然我现在的生活不是很满意,但是我知道我以后、晚年的时候、我来生的时候会更好。有希望在资持,这个人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这叫思食。这二个都是精神的受用。第四个是识食:这个识食就不是前六识,前面的触食跟思食都是第六意识,这个识食是第八识,就是你业力的资持。你看饿鬼道的众生、地狱道的众生,他们也没有饮食饭菜可以吃,他所接触的环境也不可能让他快乐,都是刀山油锅,也不可能有希望,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地狱。他现在死掉了,马上受生,又再接受痛苦,所以他不可能有希望的。那这个地狱的众生,他的生命是如何相续呢?他没有段食、触食、思食,他是靠这个识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不断的资持他的色身。所以,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业力的识食,这个识食体就不能成立了。「何以故?于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因为前六识不能做识食体。为什么呢?因为前六识不能普遍三界,有的地方有第六意识,有的地方没有第六意识,你看无想天就没有第六意识了,所以它不能扮演识食体。当然第六意识所带动的触食跟思食,也有帮助,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个识食是最重要的,就是业力。
有关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新加坡去弘法,去了将近十天,前五天是讲经,后面几天就带大家念佛共修。在新加坡的时候,我的身心状态非常的好,但一回到台湾,不到一个礼拜就生了重病。这个病,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过去的习惯就是断食,但是我这次的病,断了三次,连续断了三次,一次断三天,等于断了九天,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做梦,在梦境当中,那个意思就是有这个鬼神障。后来我就持咒,持了三天感到有一点好转,到了第三天晚上静坐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一个感觉:我现在不要持咒,就念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当然有障碍的人,心情的归依就不同,我那时候观想阿弥陀佛的圣号,无量光、无量寿,他决定能够救拔我。那个时候,我生起了强大的归依心,一直地念佛,念了将近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当中,突然间听到:「劈啪」的一声,突然间,身心的暗钝相、粗重相消失了,从那时候,身体就开始恢复健康。我想每一个人多少都会遇到鬼神障,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带着果报体,带着业障、报障在修行。
比如说你看很多老和尚,他去打佛七,打完七以后回来就生病了,你怎么解释呢?你说:诶,代众生受苦。这样讲也是有道理,其实都是自己业力的表现。鬼神障也好,外在的因缘只是增上缘,因为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你的果报体,永远是你心中阿赖耶识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不可能有一个外在的业力,跑到你的身心来给你快乐、给你痛苦,不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个唯识学的观念就会全部被推翻掉了。所以我们一个人的菩提心,一定要依止正见,否则你的菩提心不能相续。这个地方讲「识食体」就是说,我们相信果报体任何的变化,外在的环境只是一个增上缘,你自己心中的业力才是亲因缘。这样子你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你的菩提心不会退转,这个正见非常重要。
如何解释听闻法义跟如理作意的前后差距?
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义的时候,跟过去听闻法义的时候,这二个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后差距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去年听到某一个法,那个时候你没有很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个法不管你有没有感觉,这个法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这个仓库保存下来,等待你以后备用。二年后,你遇到一个障碍,这个时候,突然间这个法的力量生起来了,引导着你在所有障碍当中突破过去。这个时候,假设没有第八识来做仓库,你这个闻思的智慧是「久灭过去」,那是以前闻思的,怎么能够生起后来如理作意的相应之心呢?你听闻的时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时候,在表现出来时候,有前后的距离,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怎么能够保存呢?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修人天的善法,甚至于你修小乘的教法,会发觉你马上可以用得到,因为它本身对生命没有全盘的了解,它只是告诉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碍;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盘的染净因果告诉你,有的法你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净土以后,诶,突然间你有个智慧现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当中,听到某一部经、某一部论所得到的收获。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现行的时候,是有中间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是不能成立的。
有阿赖耶识才能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
所以假设我们没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圣道,因为我们都是依止有漏的心来修学圣道。如果完全靠第六意识,这个善恶的功能不能明确地区分,这样子无漏的善根就永远不能现前,一定是有这个阿赖耶识。你虽然修学这个法是无漏的,你也打妄想,但是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你第六意识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起善心、有时候起恶心,所以第六意识是变化很多的。有时候你很想修行、有时候懈怠放逸,但是不管你第六意识多么的变化,进入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它在保存种子的时候,是清楚分明的,它是归类的──无漏的善根归到无漏的种子;净土的善根归入到净土的种子;三恶道的造作,归类到三恶道的种子:这十法界的种子到了仓库的时候,是分得很清楚,就等待你临终的时候,看你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来滋润它。所以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这个地方是约着出世间的功德来说明。
杂染法和清净法汉贼不两立吗?
当然我们听闻以后,是一个无漏的善根。那听「闻」正法「熏习」的这个善根,它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性」?还是它不以「阿赖耶识」为「自性」?就是阿赖耶识是杂染法,你是清净的,那你到底是要跟它在一起?还是不跟它在一起?你的体性到底是跟它相同?还是不同?提出这个问题。「若是」你这个无漏的善根体性,跟「阿赖耶识」是相同的体性,你是跟它相同,你怎么能够去「对治」、或者说是消灭阿赖耶识的「种子」呢?说你跟它相同,你们二个应该是和合的、随顺的;但是,不是!你这个善根种子进去以后,对阿赖耶识的这种生灭性,这个阿赖耶识是「恒转如瀑流」,它是启动我们生死业力一个最大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能够相续?就是有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推动,那我们听闻这个佛法的善根,进入到我们心中以后,它产生一种对治生死的力量。如果说你的体性跟阿赖耶识相同,它怎么会「对治」阿赖耶识呢?如果是不同于「阿赖耶识」,你是清净的,阿赖耶识是杂染的,你不屑跟它在一起,这样子的话,你这个「种子」的依止处到底在哪里呢?你不依止阿赖耶识,那你依止谁而住呢?这一段的征问是说:我们凡夫的思考,在没有经过大乘的熏习之前,我们都是有自性执。就是说这个杂染法跟清净法是不两立的,汉贼不两立,你是杂染法就不应该跟清净的法在一起,你是清净法就不应该跟杂染法在一起,染净不能共存,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难。
犹如水乳和合共处 无漏善根在有漏的阿赖耶识暂时寄住
我们凡夫在「证得」无上「菩提」之前,就是在这个金刚道之前,这个时候,第八识异熟识都是存在的。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所积集的戒定慧的善根,都是依止在阿赖耶识当中。怎么依止呢?「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随在一种」,就是说随在一种三界的果报当中,阿赖耶识有不同的转生处所,你就住在这一期阿赖耶识的转生处所当中,跟阿赖耶识俱生俱灭同时地运转。比如说:你是一个人,你在人道的时候,栽培了听闻佛法、如理思惟的无漏善根,你来生生到天人,你这个时候是一个「所依转处」,你的阿赖耶识就变成一个天人的阿赖耶识,这个时候你虽然看起来外表是有漏的,但是你这个天人跟一般的天人不同。比如说:他是一贯道的信徒,他也修习善业到天人去了,他也现出天人;你是佛弟子,你修习戒定慧,但是你还没有成佛之前,你也做天人。你们二个是隔壁,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是有差别!就是你这个有漏的天人果报当中,内心有无漏的善根,这一点是不共于一般的天人。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当中,也讲到一个情况:白鹤听法而转成一个禅师。说:诶,你看它是一只白鹤,是一个畜生道的五蕴身心,但是这只白鹤,它虽然过去生有一种罪业的力量起现行而变成白鹤,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它这个有漏的、带有罪业的身心当中,它有无漏的善根,它能够来到法师的说法处来听法。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栽培无漏的善根,即使堕落到恶趣,「若堕恶趣,终不久留」。就是说有善根的人,在苦恼当中,他很容易生起惭愧心,所以他的罪业会比一般人早一点结束。也就是说,当我们听闻佛法以后,这个善根,在成佛之前,生生世世随着我们某一期生命当中的转生处所,就寄在这一期的异熟识当中,跟异熟识和合俱生俱灭。讲一个譬喻:「犹如水乳」。这个「乳」指的是杂染性,「水」是清净的,水跟乳虽然体性不同,但是它们二个能够完全和合的混在一起;说水是清净的,乳是有杂质的,虽然体性不同,但是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和合相处。就好像这个善根是无漏的,阿赖耶识是有漏的,但是它也可以暂时的寄住在阿赖耶识,这是合理的。
觉悟的因缘带动善根 颠倒的因缘启动杂染
染净相依 染净不二
虽然这个无漏的善根,它是暂时寄住在杂染的阿赖耶识;但是它本身不会被「阿赖耶识」的杂染所同化,而且它会去消灭、去「对治」这个阿赖耶识的有漏「种子」,这个就是说明染净相依、染净不二。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很奇怪,比如你在修行的时候,你说:我修行的这一念心,到底是杂染的?还是清净的?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诶,有时候我的心生起戒定慧,我在佛堂做功课的时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但是有这个杂染的因缘来刺激我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出现贪欲、瞋恚、高慢、嫉妒的烦恼。如果我的心是清净的,那它就不应该起烦恼;如果我的心是绝对的杂染,它就不应该生起清净的戒定慧?其实我们的心是不决定的,染净相依的,它有杂染的功能,也有清净的功能,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说,善根是寄住在阿赖耶识,这个杂染法跟清净法是可以和合共住的:是觉悟的因缘来启动你的心,就带动了善根;是依止颠倒的因缘,就启动了杂染的力量。这一段是说明善根的依止处所。
无漏善根的三个品类
这个善根的种子,依止它势力的强弱有三品:刚开始叫「下品熏习」,这个「下品熏习」叫作「闻」所成慧。闻所成慧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去熏习善根的时候,是透过我们正确而不错谬的听闻;听闻了以后,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正见;有这个正见的观照,产生一种惭愧心;有这个惭愧心来灭恶生善。但是这个时候的惭愧心是不坚固的,有时候信心具足,惭愧心很强;有时候信心羸弱,惭愧心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善根,跟这个广大的烦恼罪业作战,我们有时候战胜,有时候失败。所以一个初学佛法的人,刚开始的情绪是变化很大,晴时多云偶阵雨,你看他昨天好像正念现前,今天却起烦恼。就是说他在跟烦恼对抗的时候,有时候是正念强,有时候正念薄弱,因为他的善根是薄弱的。所以他要面对无始的烦恼跟罪业,有时候就有很多的变化,这个我们都叫作闻所成慧。
第二个,当然我们可以再进步,仰仗我们不放弃的道心,慢慢地随着我们修行时间的增长,就到了「中品熏习」。这个「中品熏习」叫作「思」所成慧,就是我们经常在生命当中,利用这个空档的时间,在寂静的心中,思惟、消化这些语言文字的教法,把语言文字的教法,转成内心的智慧。这个语言文字是一个心外之法,但经过你的思惟以后,就变成你的心内之法,它就是有这种力量,这种对于佛法的善根,就叫作胜解,一种坚定而有力量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力量就增加了。这个思慧,一个人思慧产生以后的相貌,古人说这个人修行上路了,这个人上了高速公路了(哈──)。就是你刚出家的时候,在这个市区上到处转,今天用功、明天懈怠,烦恼情绪的变化很大,因为你还没有找到上高速公路的交流道。这个思慧不同,虽然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很多身口意的过失没有消除,也有很多诸佛菩萨的功德还没有生起;但是他内心当中不容易退转了,这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在他的生命当中,每一天都在增上当中,而他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内心有再大的烦恼,对他来说都有办法去调伏它,虽然不可能说没有烦恼,但是他有抗拒烦恼、调伏烦恼的力量,这种人叫作修行上路了,就是这个人上了高速公路了,他到台北去,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已,这个叫作中品熏习。
当然我们不应该得少为足,「依中品熏习,成上品熏习」,不断地加强心中的禅定。这个「上品熏习」就是「修」所成慧,他能够依止一个专注的力量,以这个禅定力,在心中观察、思惟诸法实相,这个时候,就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所以这个上品熏习是能够转凡成圣、断除烦恼的。总而言之,「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所有的善根要能够进步,都是有闻、思、修的相续而不间断的修行,才能够成就的。这个地方是把这个无漏的善根,分成了三个品类。
转依的因相:出世善根渐增 杂染种子渐减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庄严的法身;如果是小乘,是偏空涅槃的解脱身。这种善根的熏习是「如如熏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心中不断的思惟观察,使令我们的善根从「下品」而转成「中品」,由「中品」转成「上品」,这种出世的善根是「次第渐增」。这样增加的结果「如是如是,异熟果识,次第渐减,即转所依。」在我们「异熟果识」当中,出世的善根慢慢地增加,杂染的种子慢慢地减少,就能够产生一个「转依」,转有漏的阿赖耶识成无漏的清净识、无垢识。就是这个「转」,在因地是这样的做法。这个地方是讲熏习次第渐增。
本论的熏习,这个善根,是比较狭隘的针对听闻来说。我们要读《法华经》,《法华经》的〈方便品〉是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说:诸佛出世的本怀,是要使令一切众生成就佛的知见,在这样一个目标的前提之下,佛陀是广设方便的。所以你读《法华经》的〈方便品〉,智者大师说:《法华经》最重要的是〈方便品〉。有人就问说:《法华经》是讲一佛乘,它是要趋向诸法实相,为什么强调〈方便品〉呢?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没有〈方便品〉,就没有真实的功德。所以佛法的殊胜在〈方便品〉。虽然我们今天的目标是理体三宝,但是没有住持三宝,没有一个人可以从生死凡夫趋向理体三宝,不可以!你超越了住持三宝,你就跳跃不到理体三宝。你看《法华经》的〈方便品〉,它没讲那么高深,一定要听闻。它说:一个生死凡夫,他做了一些生死的事业,他去赚钱回来以后,诶!经过一个佛堂的前面,他看到佛像很庄严,合掌起欢喜心,种下一个善根。种下一个善根,他来生就能够生长在有三宝住世的地方。诶,有人盖庙,他就出个二百块,又种下一个善根。种下一个善根,他就更有可能跟三宝在一起,来生又生长在有三宝的地方。慢慢慢慢地就做一个五戒的优婆塞、优婆夷,乃至于再慢慢慢慢地出家,最后一念的相应成就圣道。你说:诶,修行最重要就是那一念的光明现前。那我问你:他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佛像让他生起欢喜心,他怎么会有最后的那一念光明出现呢?所以智者大师赞叹〈方便品〉是对的!
我们看这一段文怎么说呢?「如如熏习下、中、上品次第渐增」。比如说:诶,都没有人要出家,没有人愿意穿这个袈裟来扮演僧宝的角色,那你怎么栽培善根呢?众生就没有办法栽培善根!这就是住持三宝。没有人盖佛庙,没有人来承办佛像,那众生也没有办法跟佛结缘。所以他这个善根是慢慢的、点点滴滴的累积,从浅到深慢慢的增加,所以因地的时候是没有跨越的。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说:有人说永嘉大师好像是一下子就开悟了。永嘉大师说:「我也曾经累劫修」。你看禅宗的祖师,三言二语就开悟了;但是你没看他过去生是怎么修的。就是说他吃三碗饭吃饱了,你看他吃到第三碗,他前面二碗饭已经吃好了。所以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的栽培而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跨越这个次第,不可能!一定是从闻而后思,由思而成就修,「如如熏习下、中、上品」,决定是「次第渐增」的,慢慢地有漏的这个种子渐减,出世的善根渐增。这个是讲因相。
无漏善根加入阿赖耶识 减损阿赖耶识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无漏的善根,它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好像「水乳」一般的和合。和合的结果,这个时候「非阿赖耶识」所收摄的无漏种子,跟「阿赖耶识同」时同「处」地运「转」;同时同处运转,使令这个「阿赖耶识」里面的杂染种子慢慢地消失,而不是使「阿赖耶识」的杂染种子增加。意思就是说,「非阿赖耶识」的这个无漏善根,跟杂染的阿赖耶识在一起运转。但是我们一般说:你加入它们的行列当中,你应该使令它增加,结果不是!反而使令阿赖耶识的有漏种子减少。你加进去以后,你反而在减损阿赖耶识,这是什么道理?提出这个问题。说你进去以后,它的力量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
譬如于水,鹅所饮乳。
这个「水」就是无漏的善根;「乳」是有漏的种子,有漏的烦恼。「水」它寄住在「乳」当中,但是「鹅」去「饮乳」的时候,因为鹅的嘴巴当中有一个酸的物质,它能够把这个乳凝固,所以鹅能够把乳吸收掉,最后只剩下水。就比喻说我们这个无漏善根深入到阿赖耶识当中,我们不断地观照以后,有漏的这个乳就慢慢减少,水的力量慢慢增加,是这个意思。
粗重相与轻安相
粗重相者,谓烦恼、随烦恼种子。
轻安相者,谓有漏善法种子。
有情众生的果报体,除了共相跟别相以外,还有「粗重」跟「轻安」的差别。「粗重」这个「粗」就是粗恶,这个「重」就是很沉重。有些人的身心世界,他感到他的生命非常的粗恶沉重,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贪、瞋、痴、高慢心的烦恼,以及这个「烦恼」等流的「种子」,这个地方应该也包括罪业,就是烦恼跟罪业这个种子太多的时候,就使令一个人内心粗重。这种粗重性,一般来说,刚开始出家的人,这种相貌会比较明显。就是刚开始出家的人,他内心就是依止一念的善根,他的善根遇到三宝因缘的刺激,发动了想要修行的意乐;但是他刚刚来到僧团,他的内心当中基本上都是粗重的,你看他没有事情就是闷闷不乐,当然也不是他喜欢这样,就是他内心的烦恼跟罪业产生了遮障。第二种相貌就是「轻安相,谓有漏的善法种子」。你在三宝当中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时候你的身心世界会改变,改变成一种轻松安乐的相貌。就是我们内心的种子,累积很多的善业跟善念的种子,这个种子虽然它正式的果报在来生,来生的果报才正式出现;但是在今生的时候,你会有一点消息出现,就是它即使是个种子,你都能够感受到它所释放出来的轻安相,虽然你的果报是来生,但是你今生当中也有一点征兆。是什么征兆呢?你感到你的身心特别轻安,就是这个人内心善业强。
答疑解惑第002期圆满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摘自《宣化法师答...
净土百问 目录一、初机入门(1)初学净土者,应如何...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摘自<宣化法师答问录...
念佛百问 净宗法师 目录 第一部分 有关现世利益...
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什么前五识和第六意识? 如何...
《智敏上师书信二集》 问答部分 智敏上师 二 问答...
六度篇 目录: 1、我自己经济一般,钱不多,然后...
葛印卡老师答问的宝库 放弃虚假的幻想,迈向真理...
常见学法问答法增比丘1.什么是佛教?答:佛教是根据...
(一) 《问》师父在开示的时候,说念佛的时候,不...
(一) 问佛七圆满后,应如何精进,方能增进念佛信...
(一) 《问》打坐时要如何念佛,才能使心清净?...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摘自《宣化法师答...
101.佛法要在生活中得到受用,如何真正做到世间和...
实修问答集(惟贤法师)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
佛陀的族姓简释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
佛学问答 海涛法师 出家与供养 皈依与律仪 念佛与...
佛学问答(一) 通问(一) 总目录: 一、通 问(一) 二...
佛学问答(二)通问(二) 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
佛学问答(三) 析 疑 问:世界是怎样造成呢?(卢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