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此,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一) 无明 ─ ─ 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或迷暗的意思。此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二) 行 ─ ─ 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有时作恶,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三) 识─ ─ 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遇缘托胎受果报,成为现在之生命。
(四) 名色 ─ ─ 「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是成立生命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形成。
(五) 六入 ─ ─ 为六根具备,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渐次具足。这时的胎儿,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
(六) 触 ─ ─ 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到长大,其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七) 受─ ─ 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婴儿出世后,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遇顺境则
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
(八) 爱─ ─ 以染着贪爱为难得,由受而来,对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执着在心,不肯放松,故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九) 取 ─ ─ 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追求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造出恶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
(十) 有 ─ ─ 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未来又受苦果之报。
(十一) 生 ─ ─ 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十二) 老死 ─ ─ 这是说明既然要再受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随
之而来。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于过现未的三世,即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所修的法门。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乘,或辟支佛乘。
习题:
(一) 写出十二因缘的名称。
(二) 十二因缘中的生死根本是那一支?含有什么意义?
(三) 识与名色有何不同?
(四) 何谓受?爱与受有什么关系?
(五) 十二因缘中之有是何义?
(六) 十二因缘中之过去二支因与未来二支果是什么?
(七) 十二因缘中之现在五支果是什么?
(八) 十二因缘中之现在三支因是什么?
(九) 缘觉乘修何法门?又叫什么名称?
(十二) 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十一) 乐的追求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
(十一) 佛陀宿世传说 因果经中记载:在过去无量劫...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
序「佛学入门简要」 金明 佛教是阐明人生宇宙哲...
(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
(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不分种族...
(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 菩萨,印度话原来称菩提萨陀...
(三十七) 四弘誓愿 菩萨初发心修学佛法,以发愿为...
(三十九) 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
(四十) 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1),佛经称...
(四十一) 心意识的研究 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传播 佛灭度后,印度佛法的传...
附录 (一)盂兰盆真义 在农历七月里,华人聚居的地...
附录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
附录(三)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释迦牟尼佛是...
附录(四) 选择题 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