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甚深般若波罗蜜
本章有三节 一 波罗蜜有三种分别 二 大慧提出种种诘难 三 世尊答大慧问
第一节 波罗蜜有三种分别
经文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蜜①满足,得成正觉。何等为六?
[注]
① 六波罗蜜小乘、大乘都讲六波罗蜜,顺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脱离生灭苦海度到不生不灭彼岸的法门。
白话解
大慧菩萨请佛开示:世尊!是世尊说的,修满六波罗蜜,便能成就正觉,请世尊详细演说六波罗蜜。
经文
佛告大慧:波罗蜜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同是修波罗蜜,因为初发心的程度不同,便有三种差别,分别是世间波罗蜜,出世间波罗蜜,出世间上上波罗蜜。
经文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我我所摄受计著,摄受二边,为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 满足檀波罗蜜。戒忍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白话解
一、世间波罗蜜,执着我我所,陷于二边见,乐于声色香味触的感受,在三界有处受生,起种种妄想。在这种境界下修行施、戒、忍、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得凡夫神通,顶多修到离欲清净的梵天境界。
经文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六波罗蜜,乐自己涅槃乐。
白话解
二、出世间波罗蜜,是声闻、缘觉所修,摄受涅槃乐。同样是修六波罗蜜,但乐于追求自己的涅槃,认为无作便是涅槃。
经文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著。
白话解
三、出世间上上波罗蜜,正确认识心法几心所法,对由这二法在自心显现的虚妄心量,了了分明;但自心清净,离摄受及所摄受的对象,远离虚妄的影像,不动心念,不生妄想。
经文
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波罗蜜①,起上上方便。
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蜜②。
[注]
① 檀波罗蜜梵音檀,意译布施。出世间上上的施,不只是施财施物。施则要舍,包括喜怒利衰荣辱甚至生命都能舍;不求名,不图报,不求福德,也不执着功德,这样才能修成功德;行上上方便,以法施化度他人,则是最大的功德。
② 尸波罗蜜梵音尸罗,略为尸,意译持戒。世间波罗蜜制订严格的戒律,诸恶勿作,众善奉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制恶向善。出世间波罗蜜,在较大程度上自觉远离身口诸恶业,还要着重在戒除贪恚痴方面下功夫。出世间上上波罗蜜,心地无非自性戒,神通自在,随入一切刹土,随浊流而不污,出污泥而不染。
白话解
为安乐一切众生,于世间行檀波罗蜜,行上上方便,化度众生。
对一切世间因缘,妄想不生,自然成就了戒体,是尸波罗蜜。
经文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蜜①。
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随顺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毗梨耶波罗蜜②。
[注]
① 羼提波罗蜜梵音羼提,意译忍辱。这是忍辱负重,为了无上菩提和普度众生的大事业而修炼心性,而不是忍辱偷生。
② 毗梨耶波罗蜜梵音毗梨耶,意译精进。出世间上上波罗蜜主张随时随地修行,行、住、坐、卧、不离修行,把明心见性的修行贯穿于一切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
白话解
对一切法都不生妄想,能忍受一切困难和一切苦恼,不生恼恨之心,是羼提波罗蜜。
初中后夜,精勤奋进,坚持不懈,随顺修行各种方便法门,都不生妄想,是毗梨耶波罗蜜。
经文
妄想悉灭,不堕声闻涅槃摄受,是禅波罗蜜①多。
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是般若②波罗蜜。
[注]
① 禅波罗蜜禅,泛指一切禅定。出世间上上禅,无所谓入禅出禅,认为空心死坐是禅病。妄想悉灭便是禅,心地无乱自性定。
② 般若波罗蜜梵音般若,意译智慧,般若不是世间智,不是出世间智,是出世间上上智,是自觉圣智,是清净心生发的无上智慧。
白话解
一切妄想全都寂灭了,又不落入声闻、缘觉的妄想涅槃,是禅波罗蜜。
了知自心妄想相,不生有性无性的分别想;智慧观察现前一切景象,不落于有无二边;先前妄识身转圣智身,坚定不移,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
白云按
外道、声闻、缘觉、菩萨乘都修习波罗蜜。因为发心程度不同,便有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不同的果。
因地发心,是成就高低的关键。
第二节 大慧提出种种诘难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世尊为何记阿罗汉得成无上菩提?
白话解
大慧菩萨再请佛开示: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声闻阿罗汉在菩萨第七地得无生法忍,即以此为涅槃,实未离变易生灭,未到如来地。世尊为什么么记阿罗汉能像菩萨一样得成无上菩提呢?
经文
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
白话解
出世间上上法不舍有为众生,不入涅槃,世间法,不得入涅槃,出世间法所入妄想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那么,有谁能修至佛道?
经文
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
白话解
世尊从初成佛得最正觉到般涅槃之间,不说一字、不答一字。因为如来常在定中,无思无虑,对现前景象,知而不察。
经文
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何不施设本际?
白话解
化佛化作佛事,为什么说所有虚妄识相刹那坏灭,说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何故不直说如来的真实情况?
经文
现魔魔业①,恶业果报,旃遮摩纳②,孙陀利女,空钵而出,恶业障现?云何如来得一切种智而不离诸过?
[注]
① 现魔魔业 世尊初成道时,还现魔业恶业果报。世尊在菩提树下初成道时,于如幻三昧中见魔王波旬派他的三个女儿来挑逗。这三个女儿都美貌非凡,名字分别叫染欲、悦人、可爱,脱得半裸,又歌又舞,世尊不为所动。移时,魔女隐去,又见魔兵张弓射箭,利箭到了世尊面前,都变成了洁白的莲花。魔王,魔女、魔兵、都是心魔所生。一念邪,则见魔住舍,一念正,即见佛在堂,是邪是正,全在一念之差。
② 旃遮摩纳旃遮摩纳,又名金舍尼。佛在舍卫城广说法音时,婆罗门的头儿十分妒恨,用三块金砖收买了十六岁的美貌丰盈的金舍尼,混入精舍听法。不久,金舍尼鼓着个大肚子招摇过市,逢人便说,她肚子里怀着佛陀的孩子,以此破坏佛的名誉。佛弟子罗候罗火了,抬脚向金舍尼肚子踢去,当街从金舍尼肚兜里掉下一个木盂,惹得围观者捧腹大笑。
白话解
世尊在菩提树下初成道时,还显现魔业恶业果报,在如幻三昧中见魔魔女魔兵扰乱。世尊在舍卫城被少女旃遮摩纳造谣中伤,坏佛名誉,后来又有外道孙陀利杀女诽谤佛法。世尊乞食化缘也遭遇过空钵而出的事。为什么证入如来地,得一切种智,还不脱这些过患?
第三节 世尊答大慧问
一 化佛授记声闻得无上菩提
经文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好好听着,认真思考,随时忆念,我现在给你说。
大慧说:好啊!世尊!我用心听着哩。
经文
佛告大慧:为无余涅槃①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此及余世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大乘。
[注]
① 无余涅槃无余即无漏。《本事经》说:“诸行犹相续,诸所受皆灭,寂静永清凉,名无余涅槃。”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声闻人乐于声闻乘妄想涅槃境界,亦有修菩萨行者的人声闻乘妄想涅槃境界。为诱导他们舍离声闻乘入大乘,入无余涅槃,所以说声闻乘人只要再发心,亦能得无上菩提。
经文
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
大慧,因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
白话解
这是化佛说法,授记声闻的无上菩提,不是法佛说法。
因此,我记声闻乘修行者与诸菩萨无异。
经文
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
白话解
说声闻乘修行者与诸菩萨无异指声闻、缘觉、诸佛如来都断了烦恼障,在这一点上得到解脱,所以无异。要知道,声闻,缘觉还未断智障。
经文
大慧,智障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七识灭。法障解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
白话解
断智障,才立法无我,得殊胜清净。声闻、缘觉断了烦恼障,立人无我,如果再进一步修到七识寂灭,藏识习气所生的无明烦恼寂灭,便立法无我,不受一切法的束缚,获得法障解脱,究竟清净。
二 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
经文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
白话解
法界本来就法尔如是,不因诸佛出世与否而存在,前佛后佛所证,都是如来本住法界。如来以无尽本愿为众生说法,不动主观意念,不思前,不想后,都是正智所化,没有妄念,正智如如,所以说,如来无虑无察。
经文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白话解
断除欲爱、色爱、有爱及见一切处这四种烦恼和无明习气,断除了三界烦恼和余习烦恼,远离了分段生灭和变易生灭,确立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观点,断除了烦恼障和智障。
经文
大慧,离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不复轮转。
白话解
离心、意、意识及眼识等七识,正确建立无漏智,离刹那习气等妄想因缘,善持无漏品,七识已寂灭,不复在三界轮转。
三 金刚力士随护 非真如来
经文
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
白话解
在外道及声闻、缘觉认为是涅槃的境界中,断了分段生灭,未变易生灭,因为如来藏是兴造苦乐的根源,流注不断,愚痴凡夫不觉,常被因如来藏引起的作用而涌现的不思议变扰乱得心意不宁。
经文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
白话解
为安他们的心,便对他们说有金刚力士随时护卫,让他们不必惧怕邪魔侵害。这些都是化佛说法,不是真实如来的知见。
经文
大慧,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根量悉灭,得现法乐住,无间法智忍故,非金刚力士所护。
白话解
真实如来是怎么样的?舍离一切根量,灭除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的妄想心量,得现法乐住,得无间法智忍,并没有什么金刚力士随时护卫。
经文
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
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白话解
妄识所造的业,化不成佛。化佛不是真的法佛,化佛所说法不离法佛的根本宗旨。
像制作陶器的工丈,用轮、绳、泥水制造陶器一样,化佛依众生不同的因缘为众生说法,而不是依自通处对他们说自觉圣智境界。
经文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
白话解
愚夫在七种妄识寂灭的时候,便生起断见。当藏识流注的作用涌现如幻影像的时候,他们又生起常见。由于他们执着种种妄想,所以不可能了解引起生灭现象的根本原因。
经文
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白话解
以般若智慧除灭自己心中的妄想,便可即时获得解脱。断除欲爱、色爱、有爱、见一切处这四种烦恼和无明习气,则无一切过患。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乘亦非乘,如来不磨灭。
一切佛所记,说离诸过恶。
为诸无间智,及无余涅槃。
诱进诸下劣,是故隐覆说。
白话解
世尊把这些意义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所说三乘亦非乘,如来金刚不磨灭,
佛记罗汉得菩提,令离过恶化佛说。
为佛子得无间智,无余涅槃真解脱,
权宜诱进诸下劣,开权遮实隐覆说。
经文
诸佛所起智,即分别说道。
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槃。
欲色有及见,说是四住地。
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
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
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
白话解
契根契理佛智慧,随机分别说大道,
应知诸乘实非乘,诸乘未到涅槃路。
欲色有见生贪爱,说是世间四住地,
现识涌起无名妄,意等七识随生起。
愚于七识寂灭处,生起断见说无常,
藏识流注当涅槃,愚夫妄想说是常。
第九章 食不食肉罪与福 本章有三节 一 大慧请问食...
第二章 不生不灭离有无之二 第六节 佛和外道都说...
后记 小乘与大乘的分界线是什么? 小乘只懂人无...
第五节 三有苦灭 爱业缘灭 自心所现幻境随见 经文...
第七章 三世诸佛如恒沙之一 本章有十节 一 因何说...
第七章 三世诸佛如恒沙之二 第十节 识习气刹那,...
第八章 甚深般若波罗蜜 本章有三节 一 波罗蜜有三...
卷一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一章 矛盾对立百八句 本...
第九章 避免生起诽谤相 本章有六节 一 四种非有建...
卷二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一章 菩萨无间方便法 本...
第四章 菩萨十地无次第之一 本章有电六节 一 菩萨...
第四章 菩萨十地无次第之二 第五节 如来应供等正...
第五章 造业之源如来藏之一 本章有三节 一 如来藏...
第五章 造业之源如来藏之二 第二节 如来藏不离不...
第六章 细说五法三自性 本章有三节一 愚痴凡夫随...
第七章 三世诸佛如恒沙之一 本章有十节 一 因何说...
第七章 三世诸佛如恒沙之二 第十节 识习气刹那,...
第八章 甚深般若波罗蜜 本章有三节 一 波罗蜜有三...
第九章 食不食肉罪与福 本章有三节 一 大慧请问食...
后记 小乘与大乘的分界线是什么? 小乘只懂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