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白话佛经 > 出三藏记集 白话 > 正文内容

出三藏记集 25 大智释论序

出三藏记集 白话  时间:2022-02-06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25大智释论序 

  释僧叡
  译文
  一切事物都是生灭不已的,而生灭不已的本原是无生无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开始,而引起开始的本体是无始无终的。那么,无生无灭、无始无终是事物的本性。事物的生灭变化不改变无生无始的本性,然而万物呈现于外,悔恨烦恼产生于心内,这就是邪思吧!佛正是看到了邪思产生的根源,所以有阿含经的创作;正是了知执着万物是由于惑见,所以宣说般若智慧,以观照万物皆空。然而般若观照本身是无形无象而又浩瀚无际的真理,非语言所能表达,其归趣超出思虑的范围。从语言中寻求它(般若),就背离了它的深奥;用智慧来测度它,则失去了它的义旨。声闻、缘觉二乘之所以辛勤修习于经律论三藏,初学佛教的人之所以受挫于佛法之门,不就是这个缘故吗?
  因此,在「正法」的后期出现了马鸣菩萨,在「像法」的末期诞生了龙树菩萨。在「正法」末期,容易弘扬佛法,所以直接重振佛陀的遗风,加以磨练就可能了。「像法」末期,学术多端,所以要寄托于凡夫的行迹,显示觉悟须循序渐进;又藉以引入龙宫,以光大他的玄思智慧、通过阅览大乘深经,而通达经文的妙义;然后深解义理,作了《大智度论》。龙树开辟的平坦大道,使佛教的大车畅行直入;他辨明诸法实相,使迷惑的妄见不再继续背离佛教,而自觉地归向佛教。《大智度论》的论说特点是,先举出对法相的各种不同的解释,以此为尽美;然后宣说无分别执着,以此为尽善;解释有不到的地方,则立论说明;立论不能辨明的,则依据中道观来确定。从而使《大智度论》没有不明白的篇章,世代都能领悟作者的意旨,信服此人的功绩。
  有一个名叫鸠摩罗什的法师,少年时就以聪慧闻名,长大后更是出类拔萃,才能一表现,就显得见解非凡;言论一发表,就使是非好坏分明。时常依据《大智度论》作为深远明镜,按照其高妙旨趣来究明佛理。在后秦弘始三年(公元四O一年),此年为卒丑年十二月二十日,从姑臧来到长安。后秦王姚兴虚心礼士,心中早有相见之意,哪里仅仅是出自一时的高兴呢?见面相互交谈所悟,一谈就是整整一天;研讨微言,穷尽奥义,穷年累月也不觉疲倦。又因各自的领悟虽深,而恨有此领悟之心的人不多;穷尽奥义虽然玄妙,而可惜途径不够广大。
  因而二人以莫逆的心怀,共同弘扬物我双忘的智慧,于是召集京城研习佛教义理的僧人,令王公大臣中,赞赏信奉佛教之上五百余人,聚集于渭水之滨的逍遥园大厅,姚兴的鸾舆停于渭水岸边,禁军驻扎于树林间。姚兴亲自览阅佛教经典,按照梵文本考察订正经典名称,商讨翻译的方法要领,为后来者铺平道路,需要翻译的经典确定之后,乃翻译这部《大智度论》。《大智度论》的略本有十万偈,每偈三十二字,合计三百二十万字。梵文和汉文不一样,而且有繁琐与简略的差异,删节三分之二,得到现在的《大智度论》一百卷,计三十万字,玄妙的篇章、美好的义旨一目了然。直接显示佛教的宗旨,不再有疑惑之处,考察其文,没有一点纰漏。
  所以印度传说,在正法和像法末期,如果没有马鸣、龙树出现,佛教的法门,恐怕就要沉沦了。其原因何在呢?这实是因为马鸣、龙树二人未传扬佛道时,外道邪法盛行,虚假的言论与真实的说教兴起,危险的邪门外道与佛教的平坦大道争夺道路。开始修习佛教的人,受此邪法的诱导而偏离佛教,准备归依佛教的人,受外道的迷惑而离开佛教。如果没有马鸣、龙树这两大宗匠,谁来摧破外道邪说,端正视听呢?
  因此印度各国为他们二人建立庙宇,像对待佛陀一样崇敬他们,又称赞歌颂他们说:「智慧的太阳已衰落,此二人使之重放光芒;世人沉睡已长久,此二人使之觉醒。」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真可以说,此二人的功德达于十地,道行合于补处菩萨了。对他们的传颂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原典
  大智释论①序
  释僧叡
  夫万有本于生生②,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生始不动于性,而万有陈于外,悔悋生于内者,其唯邪思乎!正觉有以见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知滞有之由惑,故「般若」为之照。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瀚,理超文表,趣绝思境。以言求之,则乖其深,以智测之,则失其旨。二乘所以颠沛于三藏,新学所以曝鳞于龙门③者,不其然乎!
  是以马呜起于正法之余,龙树④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迹凡夫⑤,示悟物以渐;又假照龙宫,以朗搜玄之慧;托闻幽秘,以穷微言之妙;尔乃宪章智典,作兹释论。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⑥而直入;其辨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矣(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⑦,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辨,则寄折中⑧以定之。使灵篇无难喻之章,千载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
  有究摩罗耆婆法师者,少播聪慧之问(闻),长集奇拔之誉,才举则亢标万里⑨,言发则英辩荣枯。常杖兹论焉(为)渊镜,凭高致以明宗。以秦弘始三年,岁次星纪,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长安。秦王虚袊⑩既已蕴在昔见之心,岂徒则悦而已?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惓。又以晤言之功虽深,而恨独得之心不旷;造尽之要虽玄,而惜津梁之势未普。
  遂以莫逆之怀,相与弘兼忘之惠。乃集京师义业沙门,命公卿赏契之士五百余人,集于渭滨逍遥园堂。鸾舆伫驾于洪涘⑾,禁御⑿息警⒀于林间。躬揽玄章,考正名于胡本;谘通律(津)要。坦夷路于来践。经本既定,乃出此《释论》⒁。《论》之咯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胡夏既乖,又有烦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⒂。归途直达,无复惑趣之疑。以文求之,无间然矣。
  故天竺传云:「像正之末微马鸣、龙树⒃,道学之门,其沦渒溺丧矣。」其故何耶?寔由二未契微⒄邪法用盛,虚言与实教并兴,崄径与夷路争辙。始进者化之而流离,向道者惑之而播越⒅。非二匠,其孰与正之?
  是以天竺诸国,为之立庙,宗之若佛。又称而咏之曰:「智慧日已颓,斯人令再曜,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觉。」若然者,真可谓功格十地,道牟补处者矣。传而称之,不亦宜乎!

  注释
  ①大智释论:即《大智度论》,亦译为《摩诃般若释论》,略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一百卷,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即《大品般若》)的论著。此书的注疏有南北朝时释慧影抄撰的《大智度论疏》,但已残佚,仅存卷一、六、十四、十五、十七、二十一、二十四。
  ②生生:生生灭灭、流转不已。
  ③曝鳞于龙门:古代传说,大鱼集于龙门之下,得上者便成为龙,不得上者即曝鳃于龙门。比喻遭受挫折、困顿。
  ④龙树:约二、三世纪印度佛教学者,亦译为「龙猛」、「龙胜」,传说是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道,故号曰龙树。据罗什译《龙树菩萨传》及《付法藏因缘传》卷五等载,龙树为南印度人,属婆罗门种姓,自幼天聪奇悟,先博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图纬、秘谶,无不悉练,青年时即为著名婆罗门教学者。后与三个挚友相率学隐身术,出入王宫,淫乱宫中美女达百余日,嗣后事败,三友被杀,而龙树仅以幸免,因而体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遂归依佛教。先学小乘三藏,后入雪山佛塔从老比丘受大乘经典,因其未得实义而生慢心。于是有大龙菩萨接他入海,在龙宫九十天,读方等深奥经典而悟得实义。后回到南印度大弘佛法,摧破外道,并使南天竺王放弃婆罗门教信仰,归依佛教。著作甚多,有「千部论主」之称,主要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毘婆沙论》、《七十空性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谕》等。
  ⑤寄迹凡夫:指佛法托迹于龙树。下文即指龙树的行迹。
  ⑥方轨:两车并列而行。
  ⑦释所不尽:对般若经的解释,不能完全穷尽义理时。
  ⑧折中:综合比较,去其偏颇而取其不偏不倚之中,亦即僧叡在〈中论序〉中所说的「折之以中道」(大正五十五·页七十六下)之意。
  ⑨亢标万里:高标万里。见识高远、人品高尚,超出一般人。
  ⑩虚袊:虚襟、虚心,谓谦虚而不固执、高傲也。
  ⑾涘:水边。
  ⑿禁御:京城里帝王的防卫车队。
  ⒀息警:解除戒备。
  ⒁释论:据《大智论记》(大正五十五·页七十五中)云,姚秦(编按:即后秦)弘始四年(公元四O二年)夏,于逍遥园中、西门阁上翻译此《论》,弘始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讫。
  ⒂朗然可见:据《大智论记》云,只有解释般若经初品的《大智度论》初品三十四卷是全译,二品以下,罗什法师加以删略,只取其要,能阐释经文大意即可,不再全译广释。但亦有一百卷,如果全部译出,将十倍于此。
  ⒃微马鸣、龙树:微,隐而未显。微马鸣龙树,即马鸣龙树未出世弘道。(编按:微,即无,没有)
  ⒄契微:契入微妙佛法。
  ⒅播越:离散、流亡。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