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 No. 0206 旧杂譬喻经
吴 康僧会译
2卷
(一)
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时适他国卖赍货。所止近住佛弟子家。佛弟子家时作大福安施高座众僧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由心身口所行。及四谛非常苦空之法。远道贾人时来寄听。心解信乐便受五戒。白优婆塞上座。以法劝乐之言。善男子。护身口心十善具者。戒有五神。五戒有二十五神。现世卫护令无枉横。后世自致无为大道。贾人闻法重喜无量。后还本国。国中都无佛法。便欲宣化恐无受者。以所受法教化父母兄弟妻子及诸中外。皆便奉法。去贾人土千里有国。民多丰乐宝物饶好。二国否塞绝不复通百余年中。所以故有阅叉居其道中。得人便啖前后无数。是故断绝无往来者。贾人自念。吾奉佛戒。如经所道。及有二十五神见助不疑。听彼鬼唯一人耳。吾往伏之必获也。时有同贾五百余人。便语众人。吾有异力能降伏鬼。汝等能行诣彼者。不及有大利。众人自共议。二国不通从来大久。若得达者所得不訾。便相可适进道而去。来至中路见鬼食处。人骸骨发狼籍满地。萨薄自念。鬼神前后所可食人今证验现。我死职当恐此众人。便语众辈。汝等住此吾欲独进。得胜鬼者当还相迎。不得来者知为遇害。便各还退勿复进也。于是独前方行数里。逢见鬼来。正心念佛志定不惧。鬼到问曰。卿是何人。答曰。吾是通道导师也。鬼大笑曰。汝闻我名不。而欲通道。萨薄曰。知汝在此故来相求。当与卿斗。若卿胜者便可食我。若我得胜通万姓道益天下利矣。鬼言。谁应先下手乎。贾人言。吾来相求。故应先下。鬼听可之。以右手叉之。手入鬼腹坚不可出。左手复打亦入。如是两脚及头都入鬼中不能复动。于是阅叉即以颂而问曰。
手足及与头 五事虽绊羁
但当前就死 跳踉复何为
手足及与头 五事虽被系
执心如金刚 终不为汝擘
吾为神中王 作鬼多力挔
前后啖汝辈 不可复称数
今汝死在近 何为复讇语
是身为无常 吾早欲弃离
魔今适我愿 便持相布施
缘是得正觉 当成无上智
毕为度人师 得备将不久
愿以身自归 头面礼稽首
于是阅叉前受五戒慈心众生。即为作礼退入深山。萨薄还呼众人。前进彼土于是二国并知。五戒十善降鬼通道。乃识佛法至真无量。皆共奉戒延敬三尊国致太平。后升天得道。乃五戒贤者直信之恩力也。佛告诸比丘。时萨薄者我身是。菩萨行尸波罗蜜。所度如是。
(二)
过去无数劫。尔时有孔雀王。从五百妇孔雀。相随经历诸山。见青雀色大好。便舍五百妇追青雀。青雀但食甘露好果。时国王夫人有疾。夜梦见孔雀王。寤则白王。王当重募求之。王命射师。有能得孔雀王来者。赐金百斤。妇以女女之。诸射师分布诸山。见孔雀从一青雀。便以蜜麨处处涂树。孔雀日日为青雀取食。如是玩习。人便以蜜麨涂己身。孔雀便取蜜麨。人则得之。语人言。我以一山金相与可舍我。人言。王与我金并妇。足可自毕已。便持白王。孔雀白大王。王重爱夫人故相取。愿乞水来咒之。与夫人饮澡浴。若不差者相杀不晚。王则与水令咒。授与夫人饮。病则除。宫中内外诸有百病。皆因此水悉得除愈。国王人民来取水者无央数。孔雀白大王。宁可木系我足。自在往来湖水中。方咒令民远近自恣取水。王言大佳。则引木入湖水中。自极制方咒之。人民饮水聋盲视听跛伛皆伸。孔雀白大王。国中诸恶病悉得除愈。人民供养我如天神无异。终无去心。大王可解我足。使得飞往来入入湖水中。瞑止此梁上宿。王则令解之。如是数月于梁上大笑。王问曰。汝何等笑。答曰。我笑天下有三痴。一曰我痴。二曰猎师痴。三曰王痴。我与五百妇相随舍追青雀。贪欲之意为射猎者所得。是为我痴。射猎人我与一山金不取。言王当与己妇并金。是射猎者痴。王得神医王。夫人太子国中人民诸有病者。悉得除愈皆更端正。王既得神医。而不牢持反纵放之。是为王痴。孔雀便飞去。佛告舍利弗。时孔雀王者我身是也。时国王汝身是。时夫人者今调达妇是。时猎师者调达是也。
(三)
昔有国王。行射猎于旷泽中。大饥渴疲极。遥望郁然有屋树木。即往趣之。中有一女人。王从求饮食果实之辈。所求悉得。王请女人与相见。侍人白言。裸形无衣。王即解衣与之。有自然火烧衣。如是至三。王惊问女。何因如此。女人答言。前世为王妻。王饭沙门梵志。又欲上衣。我时言。但设饭则可。不须与衣。故受此罪。若王相念。作衣与国中沙门道士。若晓佛经者。咒愿女人得脱此勤苦。王受其言。还国作衣。求沙门道人了不得。时国无晓佛经者。王忆念。问舍度父当知之。度父言。乃昔有人度无钱。以五戒经一卷相与读之耳。王言。汝知佛经则以衣与。度父使咒愿。令裸形女人得福无量解脱勤苦。女人则时有新衣著身。故在鬼道中命尽。当生第一天上也。
(四)
昔海边有国王行射猎。得一沙门。持作使沙门夜诵经作梵声。王言。此伎大工歌。有客辄伎歌。时有异国优婆塞贾。往到其国。王请之出沙门令歌。优婆塞闻说深经。内心踊跃即去。国人以千万往赎。至三千万王乃与之。贾人作礼曰。我以三千万相赎在所到。道人即弹指踊在空中。曰卿自赎不赎我也。所以者何。往昔王为卖葱人。汝来于王买葱不毕三钱。我时任卿。卿遂不还三钱。今此生子息。乃至三千万。汝当还本三钱也。主则意解悔过。受五戒为优婆塞。师曰。债无多少不可负。亦不任人也。
(五)
佛在世有小儿。与兄嫂共居。儿日日至佛所受经戒。兄嫂谏不止。后取儿牵抱之。以杖捶之言。佛比丘僧当救汝。儿啼呼恐怖自归三尊。则得须陀洹道。乘佛威神便与木抱缚相随俱飞去。出壁入壁出地入地自在所为。兄嫂见之惶怖叩头悔过。儿便为兄嫂说善恶之行。俱到佛所受戒。佛则为现宿命本末。兄嫂欢喜。心开垢除。得须陀洹道。
(六)
昔有罗汉。与沙弥于山中行道。沙弥日日至道人家取饭。道经历堤基上行。崎岖危险常躄地覆饭污泥土。沙弥取不污饭著师钵中。取污饭澡洗食之。如是非一日。师曰。何因澡弃饭味。答曰。行乞去时晴还雨。于堤基躄地覆饭。师默然禅思之。知是龙娆沙弥。便起到堤上。持杖叩擞之。龙化作老翁来头面著地。沙门言。汝何因娆我沙弥乎。答曰。不敢娆实爱其容貌耳。龙言。何以日见其行。师曰。行乞饭。龙言。从今日为始。愿日日于我室食毕我寿命。沙门默然受请。还语沙弥。汝往乞止彼食。勿复持饭来。沙弥日日于彼食。后见师钵中有两三粒饭。香美非世间饭。问和上曰。于天上饭乎。师默不应。沙弥便伺师知于何许饭。便入床下持床足。和上坐禅定意。床相随俱飞到龙七宝殿上。龙及妇诸婇女。俱为沙门作礼。复为沙弥作礼。师乃觉呼出。正汝心勿动。此非常之像何因污意。饭已即将还语之。彼虽有殿舍七宝妇人婇女。故为畜生耳。汝为沙弥。虽未得道。必生忉利天上。胜彼百倍勿以污意。语沙弥言。此百味饭入口即化成虾蟆。意恶吐唾逆反已。乃却饭不复入。二曰妇女端正无比。欲为夫妇礼。化成两蛇相交。三曰龙背有逆鳞。沙石生其中。痛乃达心胸。龙有此三苦。汝何因欲之。沙弥不应。遂昼夜思想于彼不食。得病而死。魂神即生为龙作子。威神致猛。其父命尽得脱生人中。师曰。人未得道。不可令见。道及国王内也。
(七)
昔有国王夫人生一女。父母名为月女。端正无比。王与衣被珍宝。辄言自然也。至年十六。王恚言。此是我与。汝何言自然。后有乞儿来丐。王言。此实汝夫。月女言诺。自然便追去。乞人惶怖不敢取。女言。汝乞食常不饱。王与汝妇何为让。便俱出城昼藏夜进。行到大国。国王时崩无太子。夫妇于城外坐。出入行人问曰。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国来。答曰自然。如是十余日。时大臣使梵志八人于都城门行人出入以次相之。唯有此夫妇应相耳。是时举国群臣共奉迎之为王。王夫妇以正法治国人民安宁。诸小王来朝。月女父王在中饮食已去。月女特留父王。月女以七宝作鱼机关。帐牵一鱼百二十鱼现。推一鱼户则开。下为父作礼白父。今已得自然。曰夫人行然臣不及矣。师曰。月女与乞儿宿命。夫妇俱田作。令妇取饷。夫遥见妇与沙门相逢于岸水边止。从乞妇食。则分饭上道人。道人止饭。夫遥见两人。不谓有恶。持杖往见。道人飞去。妇言。卿分自在勿恚。夫言。两分者我与共食也。师曰。夫有恶意故堕贫家作子。后见道人欢喜自悔责故。同受此福耳。
(八)
昔佛从众比丘行。逢三醉人。一人走入草中逃。一人正坐博颊言无状犯戒。一人起舞曰。我亦不饮佛酒浆。亦何畏乎。佛谓阿难。草中逃人。弥勒作佛时当得应真度脱。正坐博颊人。过千佛当于最后佛得应真度脱。起舞人。未央得度也。
昔有沙门。昼夜诵经。有狗伏床下。一心听经不复念食。如是积年。命尽得人形。生舍卫国中作女人。长大见沙门分越。便走自持饭与欢喜。如是后便追沙门去作比丘尼。精进得应真道也。
(九)
昔维卫佛在世时。国中诸大姓。各各一时供佛及比丘众。时有一大姓。贫无以供佛者。白言。愿比丘众有欲得药者。某悉当给之时有一比丘。身体有疾。大姓以一甘果与之。食。比丘得安隐除愈。大姓后寿尽生天上。胜诸天有五事。一者身无病。二者端正。三者命长。四者得财富。五者智慧。如是九十一劫中上为天。下生大姓家。不堕三恶道。乃至释迦文佛时。为四姓家作子名曰多宝。见佛欢喜。作沙门精进得道。号为应真。夫施高行沙门一。逾波邪秽浊一国人矣。
昔有夫妇。俱持五戒事沙门。有新学比丘不知经。至其门乞。夫妇请道人。前坐作饭食已毕。夫妇俱下地作礼言。少小事道人未曾闻经。愿开解蔽闇不及。比丘低头无以答。曰苦哉苦哉。夫妇心意俱解。言世间实苦。应时俱得道迹。比丘见两人欢喜。亦得道迹也。师曰。宿命累世三人兄弟。愿学道迹。同行故俱道证。
(一○)
昔有国王。出射猎还。过绕塔为沙门作礼。群臣共笑之。王觉知问群臣有金在釜。釜沸中以手取可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汝冷水投中可得不。臣白王。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猎所作如汤沸。烧香然灯绕塔。如持冷水投沸汤中。夫作王。有善恶之行。何可但有恶无善乎。
(一一)
昔有沙门行至他国。夜不得入城。于外草中坐。至夜阅叉鬼来持之当啖汝。沙门言。相离远。鬼言。何以为远。沙门言。汝害我。我当生忉利天上。汝当入地狱中。是不为远也。鬼则置辞谢作礼而去。
(一二)
昔有国王。令人呼知识。知识言谢王。适穿地作坑。欲藏七宝。王闻大惊。令人复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宝著坑中。王便复令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平地。平地已便往。王问。汝何痴。藏七宝以语人耶。知识言。属馔具甘美。欲饭佛及比丘僧。是为穿地作坑。斟布羹饭。是为下宝坑中。扫地行澡水羼经。是为平地。白王。此宝五家不能辱也。王言。善哉善哉。汝不当早相告。我当早相告。我当数藏宝。王则开藏大布施。饭佛及比丘僧。佛为说清净咒愿。即发道意矣。
(一三)
昔有四姓请佛饭。时有一人卖牛湩。大姓留止饭。教持斋戒止听经。宾乃归。妇言。我朝相待未饭。便强令夫饭坏其斋意。虽尔七生天上七生世间。师曰。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二曰身安隐。三曰少淫意。四曰少睡卧。五曰得生天上。常识宿命所行也。
(一四)
佛及比丘众应请。有一沙门与一沙弥后来。道逢淫女人牵沙门。沙门与之有欲。欲毕到饭家。佛呼沙弥。汝到须弥山下取甘泉来。沙弥已得道。便挑钵于前叉手追。须臾得水来还。其师惭愧踧踖。悔过自责即得罗汉。此女人宿命对也。逢对毕罪乃得道矣。昔阿育王。日饭千罗汉。后有来年少沙门。与千道人俱入宫。年少沙门坐已。上下视王宫殿。复视正夫人不休。王有恚意。饭已各自去。王留上座三人。问此年少从何来。姓名为何。师事何人。此非沙门。何因将入宫。占相正夫人眼不转休。答曰。此沙门从天竺来。师名某乙姓某名某。有慧明达经。故来以视坐起宫殿。复上视忉利天适等无异念。王前世以把沙著佛钵中。巍巍乃尔。今复日饭千罗汉。其福无量也。所以视正夫人者。万六千人之上端正无比。却后七日寿尽当入地狱。世间无常。用是故视之耳。王惶怖呼夫人。自归三道人。道人言。王虽日饭吾等千人。千人不能释解夫人意。故当得年少沙门为说经。可疾见谛道。王使请道人。道人还。王与夫人俱头面著地。愿归命令重罪得微轻。道人则为夫人说宿命所可经见者。为现法要。应时欢喜衣毛竖立。则得须陀洹也。夫人本五百世为道人姊。宿共誓先得道当相度。师曰。人无宿命终不从解。亦不相见语言。终不入意。人各有本师也。
(一五)
昔有四姓名伊利沙。富无央数悭贪不肯好衣食。时有贪老公与相近居。日日饮食鱼肉自恣宾客不绝。四姓自念。我财无数反不如此老公。便杀一鸡炊一升白米。著车上到无人处。下车适欲饭。天帝释化作犬来。上下视之。请为狗言。汝若不能倒悬空中。我当与汝不。狗便倒悬空中。四姓意天恐何图有此。曰汝眼脱著地。我当与汝不。狗两眼则脱落地。四姓便徒去。天帝化作四姓身体语言乘车来还。敕外人有诈称四姓驱逐捶之。四姓晚还。门人骂詈令去。天帝尽取财物大布施。四姓亦不得归。财物尽为之发狂。天帝化作一人。问汝何以愁。曰我财物了尽。天帝言。夫有宝令人多忧。五家卒至无期。积财不食不施死为饿鬼恒乏衣食。若脱为人常堕下贱。汝不觉无常。富且悭贪不食。欲何望乎。天帝为说四谛苦空非身。四姓意解欢喜。天帝则去。四姓得归自悔前意。施给尽心得道迹也。
(一六)
昔有大姓家子端正。以金作女像语父母。有女如此者乃当娶也。时他国有女人亦端正。亦以金作男像白父母。有人如此乃当嫁之耳。父母各闻有是。便远娉合此二人为夫妇。时国王举镜自照谓群臣。天下人颜容宁有如我不。答曰臣闻彼国有男子端正无比。则遣使请之。使者至以王告之。王欲见贤者。则严车进去。已自念。王以我明达故来相呼。则还取书籍之要术而见。妇与客为奸。怅然怀感为之结气。颜色衰耗惟怪更丑。臣见其如此人行道轗轲颜色痟瘦。便断马厩以安措之。夜于厩中见王正夫人出与马下人通。心乃自悟。王夫人当如此。何况我妇乎。意解颜色如故。则与王相见。王曰。何因止外三日。答曰。臣来相迎。我有所忘道还归取之。而见妇与客为奸。意忿为之惨怒颜色衰变。住厩中三日。昨于厩见正夫人来与养马儿私通。夫人乃尔。何况余乎。意解颜色复故。王言。我妇尚尔。何况凡女人。两人俱便入山除须发作沙门。思惟女人不可与从事。精进不懈俱得辟支佛道也。
(一七)
昔有妇人生一女。端正无比。年三岁。国王取视。呼道人相后中夫人不。道人言。此女人有夫。王必后之。我当牢藏之。便呼鹄来。汝所处在何所。白王。我止大山半有树。人及畜兽所不得历。下有回复水船所不行。王言。以此女寄汝养。便撮持去。日日从王取饭与女。如是久后。上有一聚卒为水所漂去。有一树正倚追水。下流有一男子。得抱持树。堕回水中不得去。回满树踊出住。倚山男子得上鹄树与女通。女便藏之。鹄日举女称之。已更子身未者轻也。鹄觉女重。左右求得男子。举弃之。往如事白王。王曰。道人工相人也。师曰。人有宿命对。非力所能制也。逢对则相可。诸畜生亦如是也。
(一八)
昔有国王持妇女急。正夫人谓太子。我为汝母。生不见国中。欲一出汝可白王。如是至三。太子白王。王则听。太子自为御车。出群臣于道路。奉迎为拜夫人。出其手开帐。令人得见之。太子见女人而如是。便诈腹痛而还。夫人言。我无相甚矣。太子自念。我母当如此。何况余乎。夜便委国去入山中游观。时道边有树。下有好泉水。太子上树。逢见梵志独行来入水池浴出饭食。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女人。与于屏处作家室。梵志遂得卧。女人则复作术。吐出一壶。壶中有年少男子复与共卧已便吞壶。须臾梵志起复内妇著壶中。吞之已作杖而去。太子归国白王。请道人及诸臣下。持作三人食著一边。梵志既至言。我独自耳。太子曰。道人当出妇共食。道人不得止出妇。太子谓妇。当出男子共食。如是至三。不得止出男子共食已便去。王问太子。汝何因知之。答曰。我母欲观国中。我为御车。母出手令人见之。我念女人能多欲。便诈腹痛还入山。见是道人藏妇腹中当有奸。如是女人奸不可绝。愿大王赦宫中自在行来。王则敕后宫中。其欲行者从志也。师曰。天下不可信女人也。
(一九)
昔有二人从师学道。俱去到他国。于道路见象迹。一人言。此母象怀雌子象一目盲象上有一妇人怀女儿。一人言。尔何知。曰以意思知也。汝不信者。前到当见之。二人俱及象悉如所言。至后象与人俱生。如是一自念。我与俱从师学。我独不见要。后还白师。我二人俱行。此人见一象迹。别若干要而我不解。愿师重开讲。我不偏颇也。师乃呼一人问。何因知此。答曰。是师所常道者也。我见象小便地。知是雌象。见其右足践地深。知怀雌也。见道边右面草不动。知右目盲。见象所止有小便。知是女人。见右足踏地深。知怀女。我以纤密意思惟之耳。师曰。夫学当以意思惟。乙密乃达之也。夫简略者不至。非师之过也。
(二○)
昔有妇人富有金银。与男子交通。尽取金银衣相追俱去。到急水边。男子言。汝持财物来。我先度之。当还迎汝。男子便走去不还。妇人独住在水边。见狐捕取鹰舍取鱼。不得鱼复失鹰。妇谓狐。汝何痴甚。捕两不得一。狐言。我痴尚可。汝痴剧我也。
(二一)
昔龙王女出游。为牧牛者所缚捶。国王出行界。见女便解之便使去。龙王问女。何因啼泣。女言。国王枉捶我。龙王曰。此王常仁慈何横捶人。龙王冥作一蛇。于床下听王。王语夫人。我行见小女儿为牧牛人所捶。我解使去。龙王明日人现来与王相见语王。王有大恩。在我许女昨行为人所捶。得王往解之。我是龙王也。在卿所欲得。王言。宝物自多。愿晓百畜兽所语耳。龙王言。当斋七日。七日讫来语。慎勿令人知也。如是王与夫人共饭。见蛾雌语雄取饭。雄言各自取。雌言我腹不便。王失笑。夫人言。王何因笑。王默然。后与夫人俱坐。见蛾缘壁相逢诤共斗堕地。王复失笑。夫人言。何等笑。如见至三。言我不语汝。夫人言。王不相语者我当自杀。王言。待我行还语汝。王便出行。龙王化作数百头羊度水。有怀妊牸羊呼羝羊。汝还迎我。羝羊言。我极不能度汝。牸言。汝不度我我自杀。汝不见国王当为妇死。羝羊言。此王痴为妇死耳。汝便死谓我无牸羊也。王闻之。王念。我为一国王。不及羊智乎。王归。夫人言。王不为说者当自杀耳。王言。汝能自杀善。我宫中多有妇女不用汝为。师曰。痴男子坐妇欲杀身也。
(二二)
昔有一国。五谷熟成人民安宁。无有疾病。昼夜伎乐无忧也。王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何类。答曰。臣亦不见也。王便使一臣至邻国求买之。天神则化作一人。于市中卖之。状类如猪持铁锁系缚。臣问。此名何等。答曰祸母。曰卖几钱。曰千万。臣便顾之问曰。此何等食。曰日食一升针。臣便家家发求针。如是人民两两三三相逢求针。使至诸郡县扰乱在所患毒无憀。臣白王。此祸母致使民乱男女失业。欲杀弃之。王言大善。便于城外刺不入斫不伤掊不死。积薪烧之。身体赤如火。便走出过里烧里过市烧市入城烧城。如是过国遂扰乱人民饥饿。坐厌乐买祸所致。
(二三)
昔有鹦鹉。飞集他山中。山中百鸟畜兽。转相重爱不相残害。鹦鹉自念。虽尔不可久也。当归耳便去。却后数月大山失火四面皆然。鹦鹉遥见便入水。以羽翅取水飞上空中。以衣毛间水洒之欲灭大火。如是往来往来。天神言。咄鹦鹉。汝何以痴。千里之火宁为汝两翅水灭乎。鹦鹉曰。我由知而不灭也。我曾客是山中。山中百鸟畜兽。皆仁善悉为兄弟。我不忍见之耳。天神感其至意。则雨灭火也。
(二四)
佛与比丘俱行。避入草中。阿难问佛。何因舍道行草中。佛言。前有贼。后三梵志当为贼所得。三人后来。见道边有聚金。便止共取。令一人还聚中市饭。一人取毒著饭中杀二人。我当独得金。二人复生意。见来便共杀之。已便食毒饭俱死。三各生恶意。展转相杀如是也。
(二五)
昔有四姓藏。妇不使人见。妇值青衣作地窟。与琢银儿相通。夫后觉。妇言。我生不行。卿莫妄语。夫言。当将汝至神树所。妇言佳。持斋七日入斋室。妇密语琢银儿。汝当云何。汝诈作狂乱头。于市逢人。抱持牵引之。夫斋竟便将妇出。妇言。我生不见市。卿将我过市。琢银儿便抱持卧地在所为妇便哮呼其夫。何为使人抱持我。夫言。此狂人耳。夫妇俱到神所叩头言。生来不作恶。但为此狂所抱耳。妇则得活。夫默然而惭。妇人奸诈乃当如是也。
(二六)
昔有一女行嫡人。诸女共送。于楼上饮食相娱乐。橘子堕地。诸女共观。谁敢下取得橘来。当共为作饮食。当嫁女便下楼。见一童子已取橘去。女言童子。以橘相与。童子曰。汝临嫁时先至我许我还橘。不尔不相与。女言诺。童子便与橘。女得持还。众人共作饮食。送女至夫所。女言。我有重誓。愿先见童子。还为卿妇。夫便放去。出城逢贼。女向贼求哀。我有重誓当解。贼放去。适前逢啖人鬼。女叩头愿乞解誓。鬼放去。到童子门。请前坐。童子不干。为设饮食。以私金一饼送之。师曰。如是夫贼鬼童子四人皆善。虽尔意有所在。或有言夫胜者。为持妇急。言贼胜者。为持财物急。言鬼胜者。为持饮食急。言童子胜者。为谦谦也。
(二七)
昔有妇人。常曰。我无所亡。其子取母指镮掷去水中已。往问母金镮所在。母言。我无所亡。母后日请目连阿那律大迦叶饭。时当得鱼。遣人于市买鱼归治。于腹中得金镮。母谓子。我无所亡。子大欢喜往至佛所。问我母何因有此不亡之福。佛言。昔有一仙人居北。阴寒至冬天。人人悉度山南。时有老独母。贫穷不能行。独止为众盖藏器物。春人悉来还。母以物一一悉付还其主。众人皆欢喜。佛言。时独母者是汝母。前世护众人物故。得是无所亡福耳。
昔有四姓家子。为离越作小居处则足自容。复作经行处。后寿尽上生忉利天上。得宝舍周匝四千里。所欲自乐。欢喜持天华。散离越屋上。天言。我作小泥屋耳。乃得好殿舍。念恩故来散华耳。
(二八)
昔有三道人共相问。汝何因得道。曰我于王国中。观蒲萄大盛好。至晡时人来折灭取。悉败狼藉在地。我见觉无常。缘是得道也。一人曰。我于水边坐。见妇人摇手澡器臂镮更相叩。因缘合乃成声。我缘是得道也。一人曰。我于莲华水边坐。见华盛好。至晡有数十乘车来。人马于中浴。悉取华去。万物无常乃尔。我觉是得道也。
(二九)
昔有梵志。大高才学问反驳论议。造立无端弹易正要。引虚为实牵物连喻。莫当之者。诸国遂师之。后到舍卫国。白日然火行。城中人问曰。何以故如是。曰国[穴/具]无明故然火也。国王大耻之。而悬鼓城门下。募求明人有能折此人者。时有一沙门。入国问之。何以有此。答曰王耻梵志所为。有明者捶鼓。沙门举足逾之。王闻大欢喜。则请沙门梵志上殿饭食。沙门语王。善哉是梵志。智慧明达真是道人。非奴非卒非担死人种。梵志默然无以答。伎乐同时作。便取梵志著粪箕中。扫迹驱逐出国。相传告语也。
(三○)
昔有沙门。饭已减除。妆饰面目。整顿衣被。窥视前后。阿难白佛言。此比丘非法乃尔。佛言。适从女中来。余态未尽故耳。比丘则现罗汉道。般泥洹去也。
(三一)
昔舍卫城外有家人妇。为清信女戒行纯具。佛自至门分卫。妇以饭著钵中却作礼。佛言。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如是生万生亿。得见谛道。其夫不信道德。默于后听佛咒愿。曰瞿昙沙门言何若过甚哉。施一钵饭乃得尔所福。复见谛道。佛言。卿从何所来。答曰。从城中来。佛言。汝见尼拘类树高几许。答曰。高四十里岁下数万斛实。其核大如芥子。答曰。少少耳。佛言。一升乎。答曰一核耳。佛言。汝语何若过乎。栽种一芥子。乃高四十里。岁下数十万子。答曰实尔。佛言。地者无知其报力尔。何况欢喜持一钵饭上佛。其福不可称量。夫妇心意开解。应时得须陀洹道也。
(三二)
昔有沙门。已得阿那含道。于山上煮草染衣。时有失牛者遍求牛。见山上有火烟。便往视见釜中悉牛骨。钵化成牛头。袈裟化成牛皮。人便以骨系头。徇行国中。众人共见之。沙弥见日已中捶楗椎。不见师至。便入户坐思惟。见师乃人所辱。则往头面著足言。何因如此。曰久远时罪也。沙弥言。可暂归食。两人则放神足俱去。沙弥未得道。常有恚未除。顾见清信士及国人。国人乃取我师如此。使龙雨沙石。动此国令之恐怖。念此适竟。四面雨沙。城坞屋室皆悉坏败。师言。我宿命一世屠牛为业。故得此殃耳。汝何缘作此罪乎。汝去不须。复与我相追。师曰。罪福如是可不慎矣。
(三三)
昔有国王。大臣五人。一臣宿请佛。佛不受臣则还。因王请佛。佛言。此臣今必命当终。明日将谁复作福乎。臣尝令相师相之。云当兵死。常以兵自卫。己亦拔剑持之。夜极欲卧。以剑付妇持之。妇睡落剑断其夫头。妇便啼叫言君死。王则召四大臣问。汝曹营卫之。激修奸变。其妇与相随而忽至此罪。为谁在边者。便斩四臣右手。阿难问佛何因。佛言。其夫前世作牧羊儿。妇为白羊母。其四臣前世作贼。见儿牧羊。便呼儿俱举右手指。令杀白羊母。与五人烹之。儿啼泣悲哀。杀羊食贼。如是展转生死。今世共会故。毕其宿命罪也。
(三四)
昔有大姓家富巨亿。常好惠施所求不违。后生一男无有手足形体似鱼。名曰鱼身。父母终亡袭持家业。寝卧室内又无见者。时有力士仰王厨食恒怀饥乏。独牵十六车樵。卖以自给。又常不供。诣此四姓求所不足曰累年。仰王饮食常不供足。恒抱饥饿。闻四姓资财巨亿。故来乞丐。鱼身请与相见。示其形体。力士退自思惟。力石乃尔。近不如无手足人联取其物。往到佛所问其所疑。世或有豪尊如国王者死无手足。殖富乃尔。近我筋干国中无敌。而常抱饿饮食不足。何缘如此。佛言。昔迦叶佛时。鱼身与此王共饭佛。汝时贫穷驱使助之。鱼身具所当得已与王行。而谓王言。今日有务不得俱行。废此事为断我手足无异故。时行者今王是也。不行失言者鱼身是也。时贫穷佐助者汝身是也。于是力士心意开悟。即作沙门得阿罗汉道也。
(三五)
佛为诸弟子说经。时有射猎人担弩。及负十余死鸟。过往观佛。其意精锐。愿闻说经心欲听受。佛则止不为说之。猎人退去。便言。若我作佛。必普遍为人说道。无所违逆。阿难问佛。此人撰情欲听典教。何以逆之。佛言。此人是大菩萨。立心深固。昔为国王于众婇女意不平均。不见幸者共鸩杀王。王生射猎家。诸婇女皆堕鸟兽中。今毕其罪。后又成就。若为说经恐其意惧堕罗汉道故不为说耳。
(三六)
昔佛寺中有金釜。以烹五味供给道人。时有凡人入观见金釜。欲盗取之无所因。诈作沙门。被服入众僧中。闻上座论经说。诸罪福生死证要。影向之报不可得离之证。盗人意中开悟怀惭悔。撰情专心则见道迹。思惟所由。釜是我师。特先礼釜绕之三匝。为众沙门具自道说。夫觉悟各有所因。心专一者莫不见谛也。
(三七)
昔阿那律已得罗汉。众比丘中颜容端正有似女人。时独行草中。有轻薄年少。见之谓是女人。邪性泆动欲干犯之。知是男子自视其形变成女人。惭愧郁毒自放深山。遂不敢归经逾数年。其家妻子生不知处。谓已死亡悲号无宁。阿那律行分卫往至其家。妇人涕泣自说其夫不归。乞丐福力使得生活。阿那律默然不应。心有哀念。乃至山中求与相见。此人便悔过自责其身。还成男子。遂得还归家室相见。凡得道人不可以恶向之。反受其殃也。
(三八)
昔有比丘。于空闲树下坐行道意。树上有一猕猴。见比丘食下住其边。比丘以余饭与之。猕猴得食辄行取水以给澡洗。如是连月。后日食忽忘不留饭。猕猴不得食大怒。取比丘袈裟上树悉裂败之。比丘忿此畜生。以杖捶误中堕地猕猴即死。数猕猴并来噪欢。共舆死猕猴到佛寺中。比丘僧知必有以。则合会诸比丘。推问其意。此比丘具说其实。于是造教。自从今日比丘每食。皆当割省留余以施蠕动。不得尽之。檀越丐饭由此为始也。
(三九)
昔有鳖遭遇枯旱。湖泽干竭不能自致有食之地。时有大鹄集住其边。鳖从求哀乞相济度。鹄啄衔之飞过都邑上。鳖不默声问。此何等如是不止。鹄便应之之应口开。鳖乃堕地。人得屠裂食之。夫人愚顽无虑。不谨口舌其譬如是也。
昔有沙门。令兄人剃头。剃头已头面著地作礼言。愿令我后世心意净洁智慧如道人。道人言。令卿得慧胜我。其人作礼而去。后命尽生忉利天上。天上寿尽来下生大姓家作子。后得作沙门。智慧得见道道。迹此至意所致也。
(四○)
昔有梵志国王丐。王欲出猎。令梵志止殿上。须我方还。乃出猎追从逐禽兽。与臣下相失。到山谷中与鬼相逢。鬼欲啖之。王曰听我言。朝来于城门中。逢一道人从我丐。我言止殿上待还。今乞暂还。与此道人物已。当来就卿受啖。鬼言。今欲啖汝。汝宁肯来还。王言。善哉诚无信者。我当念此道人耶。鬼则放王。王还宫出物与道人。以国付太子。王还就鬼。鬼见王来感其至诚。礼谢不敢食也。师曰。王以一诚全命济国。何况贤者奉持五戒。布施至意其福无量也。
(四一)
昔阿育王常好布施饭食沙门。令太子自斟酌供具。太子默恚言。我作王时。悉当杀诸道人。道人心知太子嗔恚。谓太子言。我不久在世间。太子惊曰。道人明乃尔。知我心意。即反念。我作王时。当供养道人胜我父。心遂和则去恶就善。道人言。比卿作王时。我生天上已。太子曰。圣哉沙门。后作国王。以五戒十善为国政。遂致隆平矣。
(四二)
昔有四姓取两妇。大妇日日以好饭供养沙门。沙门日往取饭。小妇患毒之。明日沙门复来。小妇则出取钵。以不净著钵中。以饭置上授还沙门。沙门持去。于山中适欲饭。见不净则澡洗钵。后不敢复往。小妇口中及身体则俱臭。人见皆走避。后寿终堕沸屎地狱。如是展转三恶道数千万岁。罪毕得为人。常思欲食大便不得腹中绞痛。后为人妇。夜起盗食大便。如是数数。夫怪之便往寻视。见妇食屎。此宿命行所致也。
人有四难得成。一者塔。二者招提僧舍。三者饭比丘僧。四者出家作沙门。是四事以立其福无量。所以者何。三界时有耳。已得作人复有财产。能拔悭贪之本。应时施惠功业纯立。是亦难得。谁能知此福者。唯佛耳。
佛言。比丘不以饭食转相呼为亲道。唯以经法转相教诫为亲耳。比丘以饮食美味转相贡施。见世于比丘善名。后世无所应。于佛得恶论。何以故。外行家见比丘言。佛弟子但以美饭食好衣转相施耳。谁教者是佛也。于佛得恶论。比丘以经戒道法转相请乃为大亲厚耳。何以故。外行家见比丘言。佛弟子但以经戒道法转相施耳。无他相与。于比丘现世得善名。后世得解脱。于佛有善论。何以言之。佛是比丘师。教弟子但以经道。是故不必以饭食为惠也。但以善言转相施上耳。
佛言。比丘当知足。何等为当知足。谓趣求一衣一食。常在经行念不念。外求能止不乱意。是为知足。亦不当知足计。所谓经戒逮得四禅及四空定须陀洹斯陀含。未可计知足也。如是为不当计足矣。
(四三)
有比丘分卫道住。促迫卒失小便。行人见之。皆共讥笑言。佛弟子行步有法度。被服有威仪。而此比丘立住失小便。甚可笑也。时有外行尼揵种。见人讥笑此比丘。即自念言。我曹尼犍种裸身而行。都无问者。佛弟子住小便。而人皆共笑之。如是者我曹师为无法则。故人不笑耳。将独佛弟子法清净有礼仪。易为论议故。便自归佛所作沙门。即得须陀洹。比丘譬如师子众兽中王。人中师所语当用法。行步坐起当有威仪。为人法则不得自轻。自轻自毁以辱先贤也。
天王释及第一四天王。十五日三视天下。谁持戒者。见持戒者天即欢喜。时以十五日。天王释在正殿坐处。自念言。天下若十五日三斋者。寿终可得吾位矣。边诸天大惊言。但十五日三斋。乃得如释处。有比丘已得阿罗汉。即知释心念。白佛言。宁能审如释语不。佛言。释语不可信为不谛说。何以故。十五日三斋精进者。可得度世。何为释处。如是为不谛说为未足信。谁能知斋福者。唯佛耳。
(四四)
海中有大龙。龙欲雨阎浮利地。恐地无当此水者。龙意念。地无当我雨者。还自海中雨耳。佛慧弟子威德甚大。欲以施外行九十六种道家。恐无能堪者。是故佛弟子展转自相惠耳。譬如龙自还雨海中也。
(四五)
昔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不妻娶。无淫泆之情。处深山无人之处。以茅为庐蓬蒿为席。以水果蓏为食饭。不积财宝。国王娉之不往。意静处无为。于山中数千余岁。日与禽兽相娱乐。有四兽。一名狐。二名猕猴。三者獭。四者兔。此四兽日于道人所听经说戒。如是积久。食诸果蓏皆悉讫尽。后道人意欲使徙去。此四兽大愁忧不乐。共议言。我曹各行求索供养道人。猕猴去至他山中。取甘果来以上道人。愿心莫去。狐亦复行化作人。求食得一囊饭麨来。以上道人。可给一月粮。愿止留。獭亦复入水取大鱼来。以上道人。给一月粮。愿莫去也。兔自思念。我当用何等供养道人耶。自念。当持身供养耳。便行取樵以然火作炭。往白道人言。今我为兔最小薄。能请入火中作炙。以身上道人。可给一日粮。兔便自投火中。火为不然。道人见兔感其仁义。伤哀之则自止留。佛言。时梵志者提和竭佛是。时兔者我身是。猕猴者舍利弗是。狐者阿难是。獭者目揵连是也。
(四六)
昔有五道人俱行道。逢雨雪过一神寺中宿。舍中有鬼神形像。国人吏民所奉事者。四人言。今夕大寒可取是木人烧之用炊。一人言。此是人所事不可取。便置不破。此室中鬼常啖人。自相与语言。正当啖彼一人。是一人畏我。余四人恶不可犯。其可止不敢破像者。夜闻鬼语起呼伴。何不取破此像用炊乎。便取烧之。啖人鬼便奔走。夫人学道常当坚心意。不可怯弱令鬼神得人便也。
(四七)
昔有国王弃国行作沙门。于山中精思。草茅为屋蓬蒿为席。自谓得志。大笑言快哉。边道人问之。卿快乐今独坐山中学道。将有何乐耶。沙门言。我作王时所忧念多。或恐邻王夺我国。恐人劫取我财物。或恐我为人所贪利。常畏臣下利我财宝反逆无时。今我作沙门。人无贪利我者。快不可言。以是故言快耳。
(四八)
昔有国王大好道德。常行绕塔百匝未竟。边国王来攻欲夺其国。傍臣大恐怖。即行白王言。有兵来至。唯大王置斯旋塔。还为权虑以攘重寇。王言。听使兵来我终不止。心意如故绕塔未竟兵散罢去。夫人有一心定意。无所不消也。
(四九)
昔有国王行。常过佛为作礼。不避泥雨。傍臣患之。自相与语。王作意何以烦碎乃尔。王耳闻之。王还宫敕臣下。行求百兽头及人头一枚来。臣下白王言。已具王令于市卖之皆售人头不售。臣下白言。卖百兽头皆售。此人头臭烂初无买者。王语傍臣。汝曹不解耳。秘前者过佛所为佛作礼。汝曹言。王意烦碎。欲知我头者如此。死人头不洁净。当以求福可得上天。汝曹愚痴不知反言烦乎。傍臣言。实如大王所说。叩头谢过。臣等愚不及。王后复出。臣等皆下马为佛作礼。以王为法也。
(五○)
昔有国王出游。每见沙门辄下车为沙门作礼。道人言。大王止不得下车。王言。我上不下也。所以言上不下者。今我为道人作礼。寿终已后当生天上。是故言上耳不下也。
(五一)
昔有人死已后。魂神还自摩娑其故骨。边人问之。汝已死何为复用摩娑枯骨。神言此是我故身。身不杀生不盗窃。不他淫两舌恶骂妄言绮语。不嫉妒不嗔恚不痴。死后得生天上。所愿自然快乐无极。是故爱重之也。
(五二)
昔外国有沙门。于山中行道。有鬼变化作无头人。来到沙门前。报言。无头痛之患。目所以视色。耳以听声。鼻以知香。口以受味。了无头何一快乎。鬼复没去复化无身。但有手足。沙门言。无身者不知痛痒。无五藏了不知病何一快乎。鬼复没去。更作无手足人。从一面车转轮来至沙门。道人言。大快无有手足。不能行取他财物。何其快哉。鬼言。沙门守一心不动。鬼便化作端正男子来头面著道人足言。道人持意坚乃如是。今道人所学但成不久。头面著足恭敬而去也。
(五三)
昔沙门于山中行道。里衣解堕地。便左右顾视。徐牵衣衣之。山神出谓道人。此间亦无人民衣堕地。何为匍匐著衣。沙门言。山神见我。我亦复自见上。日月诸天见我。于义不可身露。无有惭愧非佛弟子也。
(五四)
昔有六人为伴。俱堕地狱中同在一釜中。皆欲说本罪。一人言沙。二人言那。三人言特。四人言涉。五人言姑。六人言陀罗。佛见之笑。目揵连问佛。何以故笑。佛言。有六人为伴。俱堕地狱中共在一釜中。各欲说本罪。汤沸涌跃不能得再语。各一语便回下。一人言沙者。世间六十亿万岁。在泥犁中为一日。何时当竟。第二人言那者。无有期。亦不知何时当得脱。第三人言特者。咄咄当用治生为。如是不能自制意。夺五家分供养三尊。愚贪无足今悔何益。四人言涉者。言治生亦不至诚。我财产属他人。或为得苦痛。第五人言姑者。谁当保我从地狱中出。便不复犯道禁。得生天人乐者。第六人言陀罗者。是事上头本不为心计。譬如御车失道入邪道。折车轴悔无所复及也。
折罗汉譬喻抄七首。
(五五)
昔佛遣舍利弗。西至维卫庄严刹土。问讯彼佛三事。佛身安隐不。说法如常不。受者增进不。舍利弗即承佛威神往诣彼刹。宣令如是。彼佛报言。皆悉安隐。于时彼佛转阿惟越致轮。为七住菩萨说法。舍利弗闻之从彼刹还。姿色光明行步胜常。佛告舍利弗。汝到彼何故侅步怡悦如是。舍利弗白佛言。譬如贫家饥冻之人得大珍宝如须弥山。宁欢喜不。佛言。甚善。舍利弗言。我到彼刹。得闻彼佛说阿惟越致深奥之事。是以欣踊不能自胜。佛言。善哉。如汝所言。佛语舍利弗。譬如长者大迦罗越。纯以紫磨金摩尼珠为宝。内有扫除铜铁铅锡弃在于外粪壤之中。有贫匮者喜得持归。言我大得迦罗越宝。宁是长者珍妙宝非。答言。非也。佛语舍利弗。汝所闻得如是贫者。彼佛所说但十住事及在举中清净之者。汝所闻者不足言耳。舍利弗即愁毒。如言我谓得宝。反是铅锡。舍利弗说是事时。无央数人皆发无上平等度意。无央数人得阿惟颜住也。
(五六)
昔摩诃目揵连。坐于树下自试道眼。见八千佛刹。意自念言。如来所见尚不如我。作师子步行诣佛所。佛告目连。汝声闻种。今者何故作师子步。目连白佛。我自所见八方面八千佛刹。想佛所视又不如我。故师子步。佛言。善哉目连。所见广大乃尔。佛告目连。譬如灯明比方摩尼。相去甚多。佛言我眼所见十方各如十恒沙刹。一沙为一佛刹。尽见其中所有一切。有从兜术天来入母腹中者。及有生者。有出家行学道者。有降伏魔者。有释梵来劝助者。有转法轮一切说法者。有欲般泥洹者。有已般泥洹烧舍利者。如是等辈不可计数。我持是眼悉已见之。佛放眉间毫相之光彻照上方。放身中光遍照八隅。放足下光明洞照下方各百千刹。应时十方诸刹六反震动。其大光明无所挂碍。时目揵连。即于佛前。见无央数千恒沙无边刹。其中所有如佛前说。白佛言。佛属所说十恒沙刹。今佛所现乃尔所乎。佛语目连。用汝不信故小说耳。今我所现如是之比不可胜计。摩诃目揵连闻说是事。身即躄地如大山崩。举声大哭。我忆知佛有是功德今方如此。宁令我身入大泥犁。右胁见者过于百劫不取罗汉。目连便言。诸在会者。世尊说我神足第一。尚不足言。所作功德不及知此。何况未有所得者耶。发心所作当志如佛。莫得效我化为败种。一切会者龙神人民无央数千。皆发无上平等度意。发大道心者即得阿惟越致。已得不退转者皆悉逮得阿惟颜住也。
(五七)
昔有龙王名曰拔抵。威神广远多所感动。志性急憋数为暴虐。多合龙共为非法风雨霹雳。雹杀人民鸟兽蠕动。积无央数。有尊罗汉万人。自共议言。若杀一人堕地狱一劫。百偿死罪犹故不毕。今者此龙残害众生前后不訾。遂尔不休转恐难度。幸当共往谏止之耳。时佛知之。赞言善哉。汝等出家求无为道。欲救一切危厄之命。度有罪者。大快当尔。是为报恩。时诸罗汉自相谓言。不足乃使万人俱行。于是一人各各更往。辄被厄害不能自前。还相谓言。虽独行不能降化屈折此龙使改为善。当更合会万人功德。俱时共行即都复往。龙放风雨雷雹霹雳。万人惊怖不知所至。逆为所辱顿伏来还。阿难白佛。此龙残杀乃尔所人及诸畜兽。其罪大多已不可计。今复加雹怖万罗汉。雨其衣被状如溺人。其罪深大叵复胜计。是时佛在耆阇崛山。与万菩萨万罗汉俱。往诣异山到龙止所。龙便嗔恚兴暴雨漴雷雹霹雳。其放一雹令辟方四十丈。若至地者入地四尺。欲以害佛及菩萨僧。时雹适下住于空中化成天花。佛放光明广有所照。诸在山中射猎行者。遭值云雨窈冥迷惑不识东西。合万余人皆寻光来诣佛所住。龙复霹雳放下大石方四十丈。若石至地者。陷入地中当四十丈。石于佛上与前华合化成华盖。小龙雹石各方一丈。亦皆如是。前诸罗汉见龙灾变。各怀恐怖前依近佛。龙于云间自见雹石化为花盖。悬于虚空而不下至。复自念言。我当以身坚自蟠结。令四十丈欲以澎佛及众僧上。即时自扑无所能中。遍身毒痛倒地甚久。举头开目仰视见佛。我之所为皆不如意。疑是尊妙无上神人。于是小龙而皆自扑无所动摇。龙王是时即便命尽上生为天。诸余小龙亦皆并命得作天子。皆悉来下住于佛边。佛告阿难。汝知是天所从生不。对曰。不及。佛言。属者诸龙兴恶意者。汝言罪大不可胜计。自扑在地发一善心。知佛为尊。命尽为天。此者是也。天闻佛言。及诸天子皆发无上平等度意。是时猎人诸在山中来诣佛者。皆自念言。此龙之罪尚得解脱。我之所害方之此龙盖亦无几。欲发道意心尚犹豫。佛告阿难。此万罗汉欲度诸罪力所不任。若无我者为龙所制。不能度恶还益其罪。欲度一切当先禅定思惟可度然后乃行。汝等不能度者。怛萨阿竭能度不度。是时猎人闻说如是。皆发无上平等度意。天龙人民其在会者。佛为说经皆得阿惟越致。昔龙王拔抵与释迦文佛。共为婆罗门。拔抵弟子时有万人。见释迦文为人才。猛舍其师事释迦文。拔抵怀恚罪至为龙。佛德既成多度一切。弟子万人皆得罗汉。龙恶遂盛广欲为害。万人愍伤故欲往度。曾为师故四道虽足犹受其辱。若为菩萨。龙欲加恶终不敢也。
(五八)
昔有一国人民炽盛。男女大小广为诸恶。性行刚憋凶暴难化。佛将弟子到其邻国。五百罗汉心自贡高。摩诃目犍连前白佛言。我欲诣彼度诸人民。佛即听之。往说经道。言当为善。若为众诸恶其罪难测。覆一国人皆共挝骂不从其教。于是复还。舍利弗谓目揵连。欲教诸人当以智慧如更见毁。舍利弗白佛。我欲诣彼劝度人民。佛复听往。为说教戒。复不从用而被唾辱。摩诃迦叶及尊弟子。合五百人以次遍往。不能度之咸见轻毁。阿难白佛。彼国人恶不受善教多所折辱。辱一罗汉其罪不訾。况乃违戾尔所人教。当获重罪虚空不容。佛言。此罪虽为深重。菩萨视之静为无罪。佛遣文殊师利。往度脱之。即到其国。都赞叹言。贤者所为何乃快耶。诣其王所皆面称誉。各令大小人人闻知。言某勇健某复仁孝某有胆慧。随其所在应意叹誉。皆欢喜不能自胜。言此大人所说神妙。知我志操何一快善。众人各持金宝香花。散菩萨上。咸持好叠锦彩衣服甘脆美味饮食肴膳。供奉菩萨。皆发无上平等度意。文殊师利谓人民曰。汝供养我不如与我师。我师名佛。可往共供之。福倍无量。一切甚悦。随文殊师利往诣佛所。佛为说经。应时即得阿惟越致。三千国土为大震动。山林树木皆赞言[口*蔡]。文殊师利善度如是。佛告阿难。深大之罪今为所在。五百罗汉躄地泪出。菩萨威神所化如是。何况如来可复称说耶。我为败种无益一切也。
(五九)
昔佛坐树下时。佛为无央数人说法。中有得须陀洹。有斯陀含。有阿那含。有得罗汉者。如是之等不可计数。时佛面色无有精光。状类如愁。阿难深知佛意。长跪白佛。礼侍佛八年。未曾见佛尊颜无有光明如今日也。有何变应令佛如此。今日谁有失大行者。谁有为恶堕地狱者。谁有离远本际者耶。佛告阿难。譬如商客多持珍宝及数千万远行求利。道逢盗贼亡失财宝。其身裸住无以自活。宁愁忧不。阿难白佛。其愁甚剧。佛告阿难。我从无数劫来。勤苦为道。欲救度一切人民皆令得佛。我今已为自得作佛。而无一人作功德者。是以不乐身色为变。阿难白佛。今佛弟子有得罗汉。已过去者今现在住及当来者。不可计数。有得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亦尔叵计。云何无因功德度者。佛告阿难。譬老公妪生十数女。当能典家成门户不。阿难言。不能也。佛言。虽有罗汉无央数千因我法生。犹非我子。会亦不能坐佛树下故。譬如生女虽为众多。行嫁适人公妪孤独。我亦如是。时佛涕泣堕三渧泪。三千世界为大震动。无央数天龙神人民皆发无上平等度意。应时佛面端正悦好。无数光明千亿万变。十方彻照倍异于常。其见光者无不蒙度。阿难白佛。何以重光神变妙好乃如是。佛告阿难。如老公妪祠天祷地求索子姓晚得生男。竖立门户岂不欢喜而自劳贺。今诸一切发摩诃衍意。是以踊跃。佛种不绝故也。佛遣须摩提菩萨上国六十亿恒沙数刹。令诣彼国取师子座众饮食具。如伸臂顷还来到此。严庄师子高广之座。请诸一切无不会者。其发无上平等度意者。皆坐自然师子千叶金莲华上座。有于七宝交露帐中及于七宝树下坐者。竖诸幢幡七宝为柄。天锦为幡天缯为花盖。佛应时令大千国土变为浴池。七宝莲华满其中生。佛自变身现作菩萨。或复现形如释梵四天王者。广为大檀供养一切。万味饭食其香广闻十方一切。其闻食香皆发无上平等度意。香香遍身从毛孔出。展转复闻毛孔之香者。亦发无上平等度意。十方无涯坻刹为大震动。刹刹诸佛各遣左右尊菩萨来贺。释迦文用一切。人民多发菩萨之心故也。中有持紫磨金莲花来者。有持摩尼宝莲花来者。有将明月珠莲花来者。各各持杂尊宝莲花共散佛上。佛之威神皆令所散合成花盖。覆遍十方无央数刹。花盖光明亦照诸刹。幽冥之处恒为明。泥犁薜荔禽兽六畜皆发大意咸欲求佛。佛为一切会者说经。不可计菩萨皆得阿惟颜住。复不可计天人得无所从生法忍。复不可计龙神人民得阿惟越致。复一切菩萨和萨皆发无上平等度意。
(六○)
昔有一人年少贫苦。行诣他国得一甘果。香美且大世所希有。辄爱惜之不敢[飢-几 兌]尝。心念父母欲以果与。即持果归还耶离。时佛入城与诸菩萨大弟子。俱诣长者家就檀越请。佛适过去人未至家。手持果投在佛处。从少及长未曾闻佛见佛足迹。相轮如盖光色众变亦无缺减。便住足边视之无厌。心自侥幸亡悲亡喜。地之行迹犹尚乃尔。况此人身诚非世有。度是行人必当来还。我当掇置父母之分。待此人至以果上之。佛未周旋人坐迹旁悲思泪出。道路行者来问此人。为持果坐此悲耶。答言。守此无极尊迹待留。神人冀其当还。欲以此果自归上之。迟见光颜未得如愿。自鄙薄祐是故悲耳。行路问者聚观如云岂。怪此人谓之狂痴。讵知行者还在何斯欲待之乎。佛到檀越长者家坐。众僧澡讫以次坐定。长者大小手下饭具。众味遍设皆悉备足。佛遥达嚫道中守迹持果延竦欲上佛者。于是食讫。檀越自念。世尊达嚫属不见及。即遥祝愿外持果者。将以所供有不可乎。佛告阿难。长者供具福往耳。所为虽广意有所冀。心怀四惧志在灭度。外有年少手持甘果一心无他。守我足迹慈悲待我。思欲上果用一切故发大道意。是以在坐并遥达嚫。长者念言。是人果施而无异馔。佛叹其德甚为高妙。我虽豪富所设为丰。计意轻重福为不如。愿侍随佛往见此人。佛便起坐到守迹人所。菩萨弟子长者居士并余众辈。应时皆从。彼持果者遥见佛往。身相众好光逾日月。即前迎佛稽首作礼。因以此果长跪上佛。即发无上平等度意。佛放光明彻照无极。三千世界为大震动。十方诸佛及诸菩萨应时皆现。如镜中像不以远近无不见者。佛为受其果。转施诸佛等。令一果周遍无极。十方诸佛及诸菩萨各从袈裟伸金光手放千亿炎。其一炎端各各自然有宝莲花珠交露帐师子之座。上有坐佛及诸菩萨。皆持宝钵受得此果。各持一果神变达嚫。释迦文佛亦复如是。于此世界照耀十方。虚空神天一切充满。八维上下无空缺处。皆助欢喜赞善称叹三界诸菩萨皆得应蒙。时上果者得不起忍。佛授其决。后当作佛号果尊王无上正觉。所有国土如阿弥陀刹。应闻世尊所别国土。自然清净得阿惟颜。长者居士向道迹者无数千人不退转地大度其德如是也。
(六一)
昔佛往到第二忉利天上。为母说经。时有一天寿命垂尽。有七事为应。一者项中光灭。二者头上傅饰华萎。三者面色变。四者衣上有尘。五者腋下汗出。六者身形瘦。七者离本坐。即自思惟。寿终之后当弃天座七宝殿馆浴池园果自然饮食众伎女乐。更当下生于拘夷那竭国疥癞母猪腹中作子。甚预愁忧不知当作。何等方便得免此罪。有天语言。今佛在此为母说经。佛为三世一切之救。唯佛能脱卿之罪耳。即到佛所稽首作礼。未及发问。佛告天子。一切万物皆归无常。汝素所知何为忧愁。天白佛言。虽知天福不可得久。恨离此座当为疥癞母猪作豚。以是为毒。趣受他身不敢为恐也。佛言。欲离豚身。当三自归言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如是日三。天从佛教晨夜自归。却后七日天即寿尽。来下生于维耶离国。作长者子。在母胞胎日三自归。始生堕地亦跪自归。其母娩娠又无恶露。母旁侍婢怖而弃走。母亦深怪。儿堕地语。谓之荧惑。意欲杀之。退自念言。我少子怪。若杀此儿父必罪我。徐白长者。杀之不晚。母即收儿。往白长者言。产生一男。甫初堕地长跪叉手自归三尊。阖门怪之谓为荧惑。父言。止止。此儿非凡。人生在世行年百岁。或八九十。每尚不晓自归三尊。况儿堕地能称南无佛。好养视之慎无轻慢。儿遂长大年向七岁。与其辈类于道边戏。时佛弟子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适过儿旁。儿前礼足言。和南舍利弗摩诃目揵连。舍利弗摩目揵连惊怪。小儿能礼比丘。儿言。道人不识我耶。佛于天上为母说经。我时为天当下作猪。从佛之教自归得人。比丘即禅亦寻知之。即为咒愿言。咨梨只。儿语目连及舍利弗。愿以我声因请世尊诸菩萨僧并及仁等。目连舍利弗然受其言。儿便还归白父母言。属者游戏见佛二弟子过。即因请佛及四辈饭。愿办其甘脆。父母爱之从其所言。异其年幼开发大意。又奇所作操识宿命。为极珍妙尽世名味。求具精细过逾儿意。佛及众僧各以功德。作神足来到儿舍饭。父母小大供养毕讫行香澡水。如法皆了。佛为说经。父母及儿内外亲属。应时皆得阿惟越致。自归之福所度如是。况乃终年修道教乎。
大正藏 No. 0153 菩萨本缘经 吴 支谦译 3卷 菩萨本缘...
大正藏 No. 0155 菩萨本行经 失译 3卷 佛说菩萨本行...
大正藏 No. 0161 长寿王经 失译 1卷 长寿王经 僧祐录...
大正藏 No. 0162 金色王经 东魏 瞿昙般若流支译 1卷...
大正藏 No. 0164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唐 智严译 1卷...
大正藏 No. 0165 顶生王因缘经 宋 施护等译 6卷 佛说...
大正藏 No. 0163 妙色王因缘经 唐 义净译 1卷 佛说妙...
大正藏 No. 0166 月光菩萨经 宋 法贤译 1卷 佛说月光...
大正藏 No. 0168 太子墓魄经 西晋 竺法护译 1卷 佛说...
大正藏 No. 0167 太子慕魄经 后汉 安世高译 1卷 佛说...
大正藏 No. 0206 旧杂譬喻经 吴 康僧会译 2卷 旧杂譬...
大正藏 No. 0205 杂譬喻经 失译 2卷 杂譬喻经卷上 失...
大正藏 No. 0204 杂譬喻经 后汉 支娄迦谶译 1卷 杂譬...
大正藏 No. 0199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西晋 竺法护...
大正藏 No. 0198 佛说义足经 吴 支谦译 2卷 佛说义足...
大正藏 No. 0196 中本起经 后汉 昙果共康孟详译 2卷...
大正藏 No. 0197 佛说兴起行经 后汉 康孟详译 2卷 佛...
大正藏 No. 0195 佛说十二游经 东晋 迦留陀伽译 1卷...
大正藏 No. 0192 佛所行赞 马鸣菩萨造 北凉 昙无谶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