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宝海上师 > 正文内容

初机学密过程

宝海上师  发表时间:2020-08-18   作者: 宝海上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初机学密过程

宝海上师 撰

【一】 先了解教义及名相

接触密宗,最头痛的是面对一堆密教术语,一个初学密教者,对于整个密教体纟架构之认知,变成极为重要入门钥匙。对于一些基本 理念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往后修行上,住心妙观之契入。往往一些初 机者,急于速成,忽略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猛持咒语,一心幻想本 尊,冀望有不可思议之境,及现世功德。此有如狂心不歇,饮鸩止渴 ,终必在光影幻想中度过,除非机缘转,否则于心性解脱上很难有所 受用。一代圣教,则变成光影幻想,及人类欲望之指归。故而有心从 真言密教入门者,宜先解教义所在,方免于修行道上迷失。建议初学 者可先从密林上师着《密教通关》入手,本人在清净慈门首页『上师文集』中,有十几年前对此书的粗略讲解,欢迎参考之!此书实为入门之最佳工具。

例如:第十篇法义略诠

密教分教相、事相两大部门。其中名相繁复,交涉回互。有虽教相,而涉及事相者。有虽属事相,而牵及教相者。今择普通应知之法相,略为诠释。若欲排类覶缕索事数典,则日本有密教大辞典在,可以购读。五峰八柱宝楼阁是两部不二,理智冥合之法界塔婆,亦即吾人父母所生之身也。在修法时,道场观中,观此楼阁,悉是心中本有毘卢遮那如来,内证境界。故略出经云:于其殿上,有五峰楼阁,悬杂缯彩,珠网华鬘,而为装饰,以八大金刚柱承之。言五峰者,屋顶中央、四方有五栋尖峰,有如五座方塔之顶。中高、四方稍低,外似有五,而内是一相,表金刚界五智,故无尽庄严藏次第,以为种子也。言八柱者,四方门口各立二柱,表胎藏八叶也。

五峰八柱宝楼阁:修行之法本仪轨在「道场观」时,须观想五峰八柱 宝楼阁。此先在心前观想种字字变成宫殿楼阁,其内有坛场,坛场 上字变成莲花 ( 此「莲花」代表吾人自性菩提 ) ,莲花上开始产生 种种佛世界,然后在八叶莲台上产生七宝楼阁。五峰八柱即建立在吾 人自性菩提心上,所以首先观想自心八叶莲花为世界。本尊楼阁就如 中国式的凉亭,四边都是翘角,中间为最高,犹如法界塔婆,如后图 所示:中间有一个字,塔上有四个翘角,中间较高,四边稍低,这就是五峰;五峰代表五佛五智,外似有五,实则内相是一。此凉亭每 面都有两根柱子,总共八根柱子,即八柱。

五峰八柱象征什么含义?五峰表金刚界五智,八柱表胎藏界八叶九尊。金刚界与胎藏界乃表理智不二,金刚界为智,表修生、始觉、上转之义;胎藏为理,表本有、本觉、下转之义。所以「道场观」就 是真理,真理即自性,亦即自心中本有毘卢遮那如来内证境界。因此 在这坛场内所产生的一切现象,皆是由自性菩提心所展现,此菩提心 即毘卢遮那如来自在心王,此宝楼阁即大日如来。宝楼阁内产生的一 切现象即毘卢遮那如来自心内证的境界,而把它具体化呈现出来。所 以观想「道场观」,其实是在开展我们内心无尽庄严藏,即开展吾人 自心菩提。而此宝楼阁亦是金胎两部不二,理智冥合之法界塔婆,即 吾人父母所生之身也。

简言之,吾人之心代表胎藏八叶肉团之心。胎藏界里有许多东西 ,诚如吾人身体内含有五脏、六腑等诸器官。如金刚界五峰表五智, 犹如人身体之两手两足与头部。在脸上显现有五官,眼睛是灵魂之窗 ,表一切智慧的作用,能看、能听、能分别、能生种种作用者,也需 有智慧为前导,以分辨一切事情。五峰八柱人体已全部具足,故父母 所生之身即全部具足。

当观想「道场观」时,不要执于心外有佛世界,此如称念「南无 阿弥陀佛」者执着有西方极乐世界可往生一样。所以应了解五峰八柱 乃由自心莲华性海所展现的佛世界,即由自性所建立也。刚开始先观 字变成莲华。

在须弥山顶;山者,心之体,安然不动如大地,如一座山,如如 不动。观想佛世界之莲花,由自性菩提展现出来,是平等义,亦即平 坦义。为何佛世界很平坦?因心平等,故佛世界即很平等、平坦。是 以从自性清净心所流现出来,犹如莲花之清净出污泥而不染,宽广无 边,平坦无际,此平等义,乃与一切众生,与佛人人平等。故比「道 场观」含义甚深。若观想时不了解此义,而执于心外有个本尊净土可 往生,认为有本尊净土在虚空中,即表此人不懂密教,甚至显教道理 也不甚明白。因此其人在修道场观时,如在幻想神通妙境,修至最后 再怎么修内心都不能平静下来,因其心外求佛,故其本尊永远皆在外 面;不了解心内、心外原是一体,此道场不在内、不在外,遍一切处 ,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此时无所谓内外之分,外现之坛场与内观想 之坛场无法分别,整体即一,乃绝待之境,亦原来是自性菩提所展现 ,即自心无尽秘密庄严藏所展现。

了解前所言之道理之后,慢慢修,心就会渐渐平静,内心也会越来越清净。如果不解此义,天天拿着法本猛修、猛观想,认为心外有 佛,故而心外求佛,于是本尊与本尊的佛世界,就变成你追求的欲望了。如是虽是云学佛,实则狂心未歇,天天在营谋图利。如此又怎能 与自性相乎应呢?

这样怎么修都不会轻松,怎么修都不能清净,怎么修都是烦恼无 穷。纵使本尊观想出来也仍是执着心,因其不懂自心即佛之义。如有 很多人把本尊观想出来,吾问其内心觉受如何?答:不怎么样。他唯 有执着不断地努力,把自己的意识集中,把自己的妄想呈现为一个佛 世界。比两者相去甚远,如果是以后者之心修法则会越修越痛苦,修 至最后不知修法为何?也不知为何而修?如此而修有何意义?有何快 乐可言?如果以前者之心修法则会越修越自在,越修执着越减少,越 修内心越清净,越修越逍遥快乐。所以,在此提供给各位参考斟酌。 汝等闻此说法之后,会觉「今是而昨非」,原来以前错用工夫,莫怪 越修越执着,越修越痛苦。了解此义,回头是岸,从今以后依此法而 修,才是一个真正的密教行者。若不明了此深义,修一切法皆是魔道 。话又说回来,前面执着的众生,或多或少也有些许工夫,因为在他 八识田中已种下佛种,若为求得往生则颇有希望,然而若求即身成佛 则相去甚远!执着的众生有其依报身,执着本尊的净土,执着本尊的 报身,自然死后会往生本尊的净土,此乃执着众生的依报。依何法修 而得何种报土,但无法汇归自性,无法了生脱死,也不能即身成佛, 应知带业往生仍是在迷之众生 !


师常云:你们不要只学样板戏,宜注意听闻修习,许多理趣是在 一言一行之中慢慢传授的;而师徒之间的传授,也是在一言一行、一 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所以你们内心要清净,随时随地依师之教导 而行,如是亦步亦趋才能渐渐契入个中法要。

又如:金刚杵义

五钴铃杵:理趣经释云:金刚加持者,表如来十真如、十法界、 十如来地,以成上下十峰,金刚大空智处。加持者,表如来于中道十 六大菩萨普贤智。从此辗转流出,共成三十七位,以成解脱轮。又诸 部要目云: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 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钴,五佛五智义,亦表十 波罗蜜,能摧十烦恼,成十真如,证十地。铃者,金刚界三十七尊中 之铃菩萨,表欢喜义、惊觉义、说法断疑义。又杵,表智,铃,表理 ,金刚萨埵,持此二物,表三十七尊,具于一身之义也。

金刚加持者表如来十真如、十法界、十如来地,上下成十峰,金 刚大空智处,乃一切真如之处。为何云为一切真如之处?表如来于中 道十六大菩萨普贤智辗转流出共成三十七位。如果能契入十六大菩萨 身,能圆满而生如来处,即能成就大日如来,即金刚大空智所在之处 。

金刚杵者,即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于中道,即断空有 二边之执,一边表空、一边表有,断空有二边之执,则能契入中道。 菩提即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即为中道。金刚杵之中 间有上下两个八叶莲台共成十六位,一表因地,一表果地,其中间有 四目,表四方佛,中央杵脐即是大日如来。五股杵两边为何各有一五 钴?一边表本有,一边表修生,表本有五智五佛与修生五智,一指竖 立五股杵表自性圆满义。金刚杵表有,亦表理智不二。有五钴五智, 就有莲花,莲花表胎藏,五智表金刚,即理智不二。五股杵中有三圈 是代表三部之含义。

念珠:苏悉地经云: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子。金刚部 ,用金刚子。或有木穗子、多罗树子。或用螺珠、水精真珠、牙珠、 摩尼珠。或余草子。若降伏,用诸骨。又金刚顶念珠经云:珠,表菩 提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 寿。慎莫蓦过,越法罪。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 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 珠,为下类。设安顶髻,或挂耳。或安颈上,或安臂。所说言谕,成 念诵,以此念诵,净三业,由安顶髻,净无间。由带颈上,净四重。 手持臂上,除众罪。十颗记子表,十度二,颗露滴二,转依因,修十度,而得此。但今用一百八颗,以表一百八智,断百八烦恼,显金刚界百八尊。绳,表观音大悲,故宜赤色。母珠,表弥陀,以表由观音 大悲三昧之功德,归本地弥陀之义。

念珠有多种,依吾人所修持的方式不同,则采用不同的念珠;譬 如修两部大日如来或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的法,则宜用菩提子,如凤 眼菩提、星月菩提、金刚菩提等等。若修观音菩萨的法则用莲子或菩 提子。若修金刚部的法则用金刚子,亦有用铁器做的铁子念殊,此种 较少见,亦有用贝壳、檀香木、沈香木等做的念珠。真言宗念诵最好 宜用水晶念珠,水晶念珠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较为相应。降伏的法门西藏也有 用「人骨念珠」,用人骨念珠需要先行供养法,其手续很麻烦,若供 养不得法有时反会受其作障,此要谨慎。

念珠代表果,表菩提正果。中间母珠头两边不相连,代表断绝诸 漏。线代表观音,其贯穿之绪最好宜用红色线,红色线表观音之大悲 ,红色与西方法门相应,所以采用红色线。线既代表观音,母珠头则 代表阿弥陀佛,珠子代表舍利、菩提。母珠和绪两边各附有十颗小珠 ,一边表因地之十波罗蜜,一边表果地之十地。母珠和十波罗蜜之间,有一边有一颗小珠是代表补位佛。阿弥陀佛的补位佛是观世音菩萨 。绪末之二珠叫做滴珠,表福智二严。左右各有五十四颗,两边各有 两颗小珠,合称为四亲近菩萨,即是阿弥陀佛的四亲近菩萨一法、利 、因、语等四菩萨。

念珠分有一千零八十颗、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或二十七颗不等 。一般常采用一百零八颗,表百八法门,断除百八烦恼,证得金刚界 百八尊。

佛教界常云:唯法师可于脖子上挂念珠。实际上,大藏经中念珠功德经云:常携挂念珠,可灭罪无量。同时一个人一生最好只用一串 念珠为宜,不要赶时髦,否则念珠多串精神容易分散。相同地佛像也 不要供奉太多,专一几尊就好,心也容易单纯、专一,心一专就契入 了,故成败不在多而是在于心,往内心求,心就能静下来。念珠亦如,万不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皆不是好现象。故使用念珠有以上之 深义,实不可不知。

五轮投地:总别二义:总者,投行者有漏之五体烦恼,于阿字之 大地,愿满足五转,证得五智也。别者,次第如下: 顶礼次第:

一、右膝─东,发心...愿一切众生安立正道。
二、左膝─南,修行...修四摄行摄取诸外道。
三、左手─西,菩提...愿使外道入于正法。
四、右手─北,涅槃...愿坐金刚座大地六种震动成无上觉。
五、头顶─中,方便...愿离憍慢成佛之无见顶相。

何谓五轮投地?即。五体指额头、右膝、左膝、右手、左手。地 者指菩提心地,乃阿字本不生之地,是一切的法缘,一切的根本。五体投地表以我们有漏之身皈命顶礼,契入于本不生之大地,此礼乃至心之顶礼,礼阿字本不生之地,藉此圆满五转,经东方、西方、南方 、北方,最后是中央,经此五转圆成五智,而证入阿字本不生,所以 顶礼时以五漏之身契入阿字本不生之菩提心地,可在剎那之间圆成五智证得自性菩提,故云「能礼所礼性空寂」,吾人顶礼前面的本尊, 即是顶礼吾人自性菩提,而今五漏之体顶礼阿字本不生之体,亦是汇 归自性。是以礼佛时应以何种心态作礼?宜依上师所言之深义,深入了解而体会。不仅一顶礼,一称佛名号可以罪灭河沙,亦能在一念之 间礼阿字本不生之菩提心地,而圆满五转证得自性大日尊。如此能证得大日尊,岂不是罪灭河沙,无量福德亦于一时之间具足。

若不了解此深义,如净土宗所云「叩破脑袋也枉然」,纵使顶礼 至令地板有个洞,也只是心外求佛,不明了自性即是佛,如此与礼木 头又有何异也。然而愚痴众生执着外在种种色相,若不用形色来表现 ,一切众生则无从体察诸佛圆满之性德。是以若不雕刻阿弥陀佛相, 怎能知晓阿弥陀佛庄严慈悲之德相,藉此佛像来启发我们内心庄严慈 悲之德性。如果此佛像无法启发我们内心庄严慈悲之性德,认为礼佛 只是希望佛来带领我们往生西方,那么此佛像对我们而言,无异是一 个木头,有何意义存在?相同的,若能深入了解此礼乃吾人自性菩提,是皈命于阿字本不生之菩提心地,是真如本性,即是不二之礼。能了解此真正含义,就无内外之分,非内非外,犹如虚空身,到底虚空 中有本尊?抑是汝内心中有本尊?

同理,此乃是一绝待之心,了解此深义才是真正的顶礼。如果是比较执着的话,可以依「顶礼的次第」礼佛:

一、右膝—东方发心位,愿一切众生安立正道; 二、左膝—南方修行门,修四摄行,摄取诸外道;三、 左手—西方菩提门,愿使外道入于正法; 四、 右手—北方涅坐盘门,愿金刚座,大地六种震动,成无上正 觉; 五、头顶—中央方便门,愿离憍慢,成佛之无见顶相。

藏密礼佛时,没有翻掌就直接五体投地;显教则有翻掌,一般即 表承接佛之两足令佛两足不踏在污浊的泥土上,将佛捧高。若深密释 之则然非此义也,承接佛足乃表具足佛之福慧两足尊,此「足」乃「 行」之义,由修行而成就福慧圆满,所以此双足代表福慧。承接佛两 足,即是承接吾人自性之福智,并非地板太脏需托住佛两足,故此不 要盲目的信仰,宜应了解其真正的佛法大义,安住正法,依法而修, 依理而行,自然就能渐趋正道,渐离无明,愿能满足五转证得五智。 三礼者:显三身、三宝、三密,礼三部曼荼罗也。

三身即法、报、化三身;三宝是佛、法、僧三宝;三密是身、口 、意。三部即佛部、莲花部、金刚部。此与前所云「五轮投地」,即 表行者有漏之五体投于阿字本不生之大地,圆满五转证得五智,乃由 东方大圆镜智转到南方修行位之平等性智,然后转到西方菩提门之妙 观察智,再到北方涅槃门之成所作智,最后入中央法界体性智之方便 门,此即是五转,最后证得大日法身,亦即证得自性菩提。所以顶礼 时,有此五转之不同次第。故此五转在理趣上而言,由五轮投地而展 现出来。故礼前面之佛,即是礼吾人自性本尊,亦即吾人全体之展现 ,以此有漏之烦恼体,投于阿字本不生之大地,令契入佛性,而能面 睹自性本尊。即吾所礼之佛,乃是自己,故云「能礼所礼本体空」。 礼三身、三宝、三密、三部之理趣与五体投地之意义相同。既然契入 自性即是法、报、化三身同时展现,亦即三密具足成三部曼荼罗也, 故能于自性中展现无量无边之森罗万象。


【二】 宜扎实禅坐基础工夫

修密离不开禅定,心若不能寂静,实无从生慧。心若不能寂静, 则气不易入脉。气不入脉则观想不明。观想不明,则身心无由统摄。身心无由统摄,则难契奥境。每见初学者,打坐持咒,弯腰驼背,身体僵硬,以致生理影向心理,心气上浮,一座修下来口干舌燥,胸气 郁闷,得不到法乐,此皆因坐姿不良所致。

故正确学习禅坐姿势是必要的,正确姿势可帮助身体放松,令行 者除去身体障碍,将全部心力放在修观上,且可帮助生理健康,气之升起,及入脉。且禅之空观有助于密行者,面对种种境界时,保持智慧的分判,不易流于相上之执。

建议参考毗卢七支坐法、天台六妙法门、小止观—-等。

【三】 正确念诵咒音

所谓正确念诵咒音,并不是要各位去学如何发梵音

一般而言:请依照上师语音为主,除非你不信他,否则还是以上师之音为主。若私下改变则有下列几点缺失:

(一)如此师徒彼此之间的互信己打折扣,以后若要心脉相传恐会多 层障碍。此人自我意识未放,日后障道因缘现起,必难依循上师卓越 知见指导,而顺利排除障道因缘,以致堕落。

(二)上师依此音成就,相信汝亦可依此音而获得成就此外,所谓正确念诵咒音,是指正确依循上师语调,进而让心境藉由咒音之音韵,

深入内心体受法味。另外咒音以能引起体內輪脈共鳴為殊勝,此又非一般喉音念誦可至。心寂静,气自下沉,咒音宣流,心意随之开展。 心意开展中,密意绵绵不绝,住入微细心分,气亦入轮脉,而极其微 细,于是身心绝待契入本尊性海。

有人云:咒语之涵意是否需了解,吾认为不需,古代亦不翻之。因真言一字含千理,只言片字恐难尽其全。且翻译后对一般初学者, 失去密咒之神秘性,反而不容易摄受。况咒语之无尽内义,皆包含在 上师教授修观无尽内密住心中,虽不知咒意,实是全知也。

故念诵者,寂静身心,绝待系念本尊,以空幻之身,依咒音互鸣,在咒音中行者本尊之心深深相互契入,生佛不二,咒音成千古绝唱 ,常恒纵横三际,如佛性之不增减、无来去…

【四】 以赞叹、欢喜心、自性供养之心,吟咏本尊咒

咒音是心灵之音,是自受法乐的欢喜声,是自心绝妙境,在唱诵中,韵律之变化,来自于对本尊性德之感召,随法音之宣流,乃自性微妙心分对本尊之供养。吾心灵深密奥室,乃本尊与吾之法乐堂,此 间欢喜愉悦声,三世常恒不断。

【五】 修法乃心灵之旅,是对自己的一种仁慈

修法与本尊约会的时间到了,在无边尘垢中,找一块净土,找一个无人的地方,让心情尽情宣泄,或唱或跳,或高歌或低吟,或无量欢欣--,这个地方就是汝心。现在人在一整天的忙碌后,心灵之旅---修法,是给自己最佳犒赏,是对自己的慈悲。学佛之初,是为了喜 欢那一份无忧,那一份清净、那一份洒脱,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若修法变成追求,成就变成压力,感应变成期待,那一切皆变成不轻松 ,不快乐不自在,有违学佛初衷!虽无感应,也不知何时成就,但每 次修法就像心灵之旅,与本尊的约会。修法中,那一份无忧,那一份 清净、那一份洒脱,我喜欢。如此就可以了,不要修得愁眉苦脸,变成下班后的加班。以欢喜无求之心来修法罢!

初学基本心态

(一) 勿求速成及功能

一般初学者为求殊胜及利益,会有持此咒,而望彼咒之殊胜垢病 。如此修行之人,于已持之咒,必难生完全之信心,也必难有所相应 ,终至于所求不得而退心。提醒大众信为道源功德母,唯信而能入。此狂心不歇,于外相追求,徒增内心纷乱,不如净心专一而持一咒。 又解脱虽仗佛慧加被,而佛慧加被旨在净化远离无知,由此看来,无一法不依本尊性德之力,渐令吾心净化,遂得如此功德力。故法法所 需基础是相同的,初学宜专依一法而建立起其它诸法之基础,若于心 法基础未建立,贪修诸法,最后仍是原地踏步也。此如盲人于密室中,摸壁游走四面,虽云有进步,实则仍处斗室中也。

(二) 勿求师意、顺己之意

一般学佛者,皆因己有迷故,而上求明师指导。往往漏习不改,以己一知半解之认知,判断上师之好坏?若如此之人,何需上师?最 合己意者即是自己,自己当自己之上师即可?虽云择师之重要,但上 述之弊病,也非注意不可。又有些人皈依以后,仍以自身喜好及不正 确之佛法去检择师言。此人虽受师教,但亦出离无门。归依前宜慎思 观察上师,是对的。但一经决定即需将己见放下,依师之正见如法修 行,于法上不可私下变更,有所改变需上禀上师,经允许方可为之。 每见修法之人,己见不放,每于法上自己道听途说,胡自变更,终于 上师所授之法而无法摄受。此种之人对法只挑合己意者,只听合己意 之言。上师所传之法,只不过是他内心参考之数据罢了!说穿了仍是 以自己为上师,如此已见我执甚重,何能有所法益呢?习气之所以为 习气,乃是不违吾我所执也。若欲了脱,自与自心所好有所相背矣! 故勿求师意、顺己之意,将自己完全交于上师,乃于法上最速成就之 途。又与上师交待之修持,不可片刻离之,宜全力行之,方不负师之 慈悲教授。有些人今日师交付之修法,过些时日一问,不是顺己之意 修他法,就是已全忘了。如此之人,于法无心,枉费师意,虽是明师亦难出高徒。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