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经论注释书之通称,又作义疏。如《观无量寿佛经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因佛经义理深奥,若不解释难以明了文义,故须疏决开通以分别旨趣、决择胜劣、使无疑滞。《阿弥陀经疏钞演义》卷1载:“疏者,疎也,通也。谓经中义理甚深微妙,未易窥测故,以疏疎通,使无疑滞也。”又说:“钞者,抄略也,随顺本疏略加解释,使经疏妙义涣然冰释也。”
经号 | 卷号 | 页码 | 经名 | 卷数 | 【朝代 译者或作者】 |
---|---|---|---|---|---|
1693 | 33 | P0001 | 佛说人本欲生经 | 1卷 | 【东晋 道安撰】 |
1694 | 33 | P0009 | 阴持入经注 | 2卷 | 【吴 陈慧撰】 |
1695 | 33 | P0025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 | 3卷 | 【唐 窥基撰】 |
1696 | 33 | P0063 | 大品游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697 | 33 | P0068 | 大慧度经宗要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1698 | 33 | P0075 | 金刚般若经疏 | 1卷 | 【隋 智顗说】 |
1699 | 33 | P0084 | 金刚般若疏 | 4卷 | 【隋 吉藏撰】 |
1700 | 33 | P0124 | 金刚般若经赞述 | 2卷 | 【唐 窥基撰】 |
1701 | 33 | P0154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 2卷 | 【唐 宗密述,宋 子璿治定】 |
1702 | 33 | P0170 |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 7卷 | 【宋 子璿录】 |
1703 | 33 | P0228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 1卷 | 【明 宗泐.如[王*巳]同注】 |
1704 | 33 | P0239 |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 2卷 | 【唐 智俨述】 |
1705 | 33 | P0253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 5卷 | 【隋 智顗说.灌顶记】 |
1706 | 33 | P0286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 | 4卷 | 【宋 善月述】 |
1707 | 33 | P0314 | 仁王般若经疏 | 6卷 | 【隋 吉藏撰】 |
1708 | 33 | P0359 | 仁王经疏 | 6卷 | 【唐 圆测撰】 |
1709 | 33 | P0429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 7卷 | 【唐 良贲述】 |
1710 | 33 | P0523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 2卷 | 【唐 窥基撰】 |
1711 | 33 | P0542 |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 1卷 | 【唐 圆测撰】 |
1712 | 33 | P0552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 1卷 | 【唐 法藏述】 |
1713 | 33 | P0555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 2卷 | 【宋 师会述】 |
1714 | 33 | P0569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 1卷 | 【明 宗泐.如[王*巳]同注】 |
1715 | 33 | P0572 | 法华经义记 | 8卷 | 【梁 法云撰】 |
1716 | 33 | P0681 | 妙法莲华经玄义 | 20卷 | 【隋 智顗说】 |
1717 | 33 | P0815 | 法华玄义释签 | 20卷 | 【唐 湛然述】 |
1718 | 34 | P0001 | 妙法莲华经文句 | 20卷 | 【隋 智顗说】 |
1719 | 34 | P0151 | 法华文句记 | 30卷 | 【唐 湛然述】 |
1720 | 34 | P0361 | 法华玄论 | 10卷 | 【隋 吉藏撰】 |
1721 | 34 | P0451 | 法华义疏 | 12卷 | 【隋 吉藏撰】 |
1722 | 34 | P0633 | 法华游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23 | 34 | P0651 | 妙法莲华经玄赞 | 20卷 | 【唐 窥基撰】 |
1724 | 34 | P0854 | 法华玄赞义决 | 1卷 | 【唐 慧沼撰】 |
1725 | 34 | P0870 | 法华宗要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1726 | 34 | P0877 | 观音玄义 | 2卷 | 【隋 智顗说.灌顶记】 |
1727 | 34 | P0892 | 观音玄义记 | 4卷 | 【宋 知礼述】 |
1728 | 34 | P0921 | 观音义疏 | 2卷 | 【隋 智顗说.灌顶记】 |
1729 | 34 | P0936 | 观音义疏记 | 4卷 | 【宋 知礼述】 |
1730 | 34 | P0961 | 金刚三昧经论 | 3卷 | 【新罗 元晓述】 |
1731 | 35 | P0001 | 华严游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32 | 35 | P0013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 10卷 | 【唐 智俨述】 |
1733 | 35 | P0107 | 华严经探玄记 | 20卷 | 【唐 法藏述】 |
1734 | 35 | P0492 | 花严经文义纲目 | 1卷 | 【唐 法藏述】 |
1735 | 35 | P0503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 60卷 | 【唐 澄观撰】 |
1736 | 36 | P0001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 90卷 | 【唐 澄观述】 |
1737 | 36 | P0701 | 大华严经略策 | 1卷 | 【唐 澄观述】 |
1738 | 36 | P0709 |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 1卷 | 【唐 澄观述】 |
1739 | 36 | P0721 | 新华严经论 | 40卷 | 【唐 李通玄撰】 |
1740 | 36 | P1011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 | 1卷 | 【唐 李通玄造】 |
1741 | 36 | P1011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 4卷 | 【唐 李通玄撰】 |
1742 | 36 | P1049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 2卷 | 【唐 湛然撰】 |
1743 | 36 | P1064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 1卷 | 【唐 静居撰】 |
1744 | 36 | P0001 | 胜鬘宝窟 | 6卷 | 【隋 吉藏撰】 |
1745 | 37 | P0091 | 无量寿经义疏 | 2卷 | 【隋 慧远撰】 |
1746 | 37 | P0116 | 无量寿经义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47 | 37 | P0125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1748 | 37 | P0131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 3卷 | 【新罗 璟兴撰】 |
1749 | 37 | P0173 | 观无量寿经义疏 | 2卷 | 【隋 慧远撰】 |
1750 | 37 | P0186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 1卷 | 【隋 智顗说】 |
1751 | 37 | P0195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 6卷 | 【宋 知礼述】 |
1752 | 37 | P0233 | 观无量寿经义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53 | 37 | P0245 | 观无量寿佛经疏 | 4卷 | 【唐 善导集记】 |
1754 | 37 | P0279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 3卷 | 【宋 元照述】 |
1755 | 37 | P0306 | 阿弥陀经义记 | 1卷 | 【隋 智顗说】 |
1756 | 37 | P0307 | 阿弥陀经义述 | 1卷 | 【唐 慧净述】 |
1757 | 37 | P0310 | 阿弥陀经疏 | 1卷 | 【唐 窥基撰】 |
1758 | 37 | P0329 | 阿弥陀经通赞疏 | 3卷 | 【唐 窥基撰】 |
1759 | 37 | P0348 | 佛说阿弥陀经疏 | 1卷 | 【新罗 元晓述】 |
1760 | 37 | P0350 | 佛说阿弥陀经疏 | 1卷 | 【宋 智圆述】 |
1761 | 37 | P0356 |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 1卷 | 【宋 元照述】 |
1762 | 37 | P0363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 1卷 | 【明 智旭解】 |
1763 | 37 | P0377 | 大般涅槃经集解 | 71卷 | 【梁 宝亮等集】 |
1764 | 37 | P0613 | 大般涅槃经义记 | 10卷 | 【隋 慧远述】 |
1765 | 38 | P0001 | 大般涅槃经玄义 | 2卷 | 【隋 灌顶撰】 |
1766 | 38 | P0015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 | 4卷 | 【宋 智圆述】 |
1767 | 38 | P0041 | 大般涅槃经疏 | 33卷 | 【隋 灌顶撰】 |
1768 | 38 | P0230 | 涅槃经游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69 | 38 | P0239 | 涅槃宗要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1770 | 38 | P0257 | 本愿药师经古迹 | 2卷 | 【新罗 太贤撰】 |
1771 | 38 | P0263 | 弥勒经游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72 | 38 | P0272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 | 2卷 | 【唐 窥基撰】 |
1773 | 38 | P0299 | 弥勒上生经宗要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1774 | 38 | P0303 | 三弥勒经疏 | 1卷 | 【新罗 憬兴撰】 |
1775 | 38 | P0327 | 注维摩诘经 | 10卷 | 【后秦 僧肇撰】 |
1776 | 38 | P0421 | 维摩义记 | 8卷 | 【隋 慧远撰】 |
1777 | 38 | P0519 | 维摩经玄疏 | 6卷 | 【隋 智顗撰】 |
1778 | 38 | P0562 | 维摩经略疏 | 10卷 | 【唐 智顗说.湛然略】 |
1779 | 38 | P0711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 10卷 | 【宋 智圆述】 |
1780 | 38 | P0853 | 净名玄论 | 8卷 | 【隋 吉藏造】 |
1781 | 38 | P0908 | 维摩经义疏 | 6卷 | 【隋 吉藏造】 |
1782 | 38 | P0993 | 说无垢称经疏 | 12卷 | 【唐 窥基撰】 |
1783 | 39 | P0001 | 金光明经玄义 | 1卷 | 【隋 智顗说.灌顶录】 |
1784 | 39 | P0012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 6卷 | 【宋 知礼述】 |
1785 | 39 | P0046 | 金光明经文句 | 6卷 | 【隋 智顗说.灌顶录】 |
1786 | 39 | P0083 | 金光明经文句记 | 12卷 | 【宋 知礼述】 |
1787 | 39 | P0160 | 金光明经疏 | 1卷 | 【隋 吉藏撰】 |
1788 | 39 | P0175 |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 10卷 | 【唐 慧沼撰】 |
1789 | 39 | P0343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 8卷 | 【明 宗泐 如[王*巳]同注】 |
1790 | 39 | P0425 | 入楞伽心玄义 | 1卷 | 【唐 法藏撰】 |
1791 | 39 | P0433 | 注大乘入楞伽经 | 10卷 | 【宋 宝臣述】 |
1792 | 39 | P0505 | 佛说盂兰盆经疏 | 2卷 | 【唐 宗密述】 |
1793 | 39 | P0512 | 温室经义记 | 1卷 | 【隋 慧远撰】 |
1794 | 39 | P0516 | 注四十二章经 | 1卷 | 【宋 真宗皇帝注】 |
1795 | 39 | P0524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 | 4卷 | 【唐 宗密述】 |
1796 | 39 | P0579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 20卷 | 【唐 一行记】 |
1797 | 39 | P0790 |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 2卷 | 【唐 不可思议撰】 |
1798 | 39 | P0808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 | 1卷 | 【不空撰】 |
1799 | 39 | P0823 | 首楞严义疏注经 | 20卷 | 【宋 子璿集】 |
1800 | 39 | P0968 | 请观音经疏 | 1卷 | 【隋 智顗说.灌顶记】 |
1801 | 39 | P0977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 4卷 | 【宋 智圆述】 |
1802 | 39 | P1004 | 十一面神呪心经义疏 | 1卷 | 【唐 慧沼撰】 |
1803 | 39 | P1012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 | 2卷 | 【唐 法崇述】 |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基本信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金刚三昧经》,隶属“般若波罗蜜”经类。经文...
永明延寿阐明唯心思想的著作。一卷。收在《大正...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